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80145585资料
(精编)数控车床设计说明书
(精编)数控车床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与拟订41.1 系统总体改造方案的确定41.2 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方案的确定41.3 设计参数4第二章进给传动系统传动方案设计62.1 进给系统的概论62.2 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结构改造设计方案6第三章运动设计83.1 机床主传动设计及参数的确定8第四章丝杆螺母机构的选择和计算134.1 计算主切削力极其切削力计算134.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144.4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导程14第五章向步进电动机的计算和选型165.1 等效转动惯量计算16第六章丝杆螺母刚度计算206.1 杠抗压刚度206.2 支承轴承组合刚度20第七章数控系统设计257.1 数字控制系统257.2 数控系统的硬件特点:257.3 控制系统图及芯片的选择267.4 I/O接口的扩展267.5 存储器及系统扩展设计。
277.6 键盘及键盘接口设计297.7 显示器接口设计307.8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32参考文献38致谢39摘要本文介绍了普通数控机床中CA6140车床进给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为机械元件的设计,包括滚珠丝杠、轴承、步进电机、和齿轮传动比的计算、选择与应用。
针对现有常规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装方案,纵向、进给系统进行数控控制,并要求达到纵向最小运动单位为0.01mm每脉冲,刀架要是自动控制的自动转位刀架,要能自动切削螺纹。
关键词:齿轮;进给丝杠;步进电机;前言我国目前机床总量为380万余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
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
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
数控机床说明书
计算机控制的微型数控铣床I计算机控制的微型数控铣床摘要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及其年产量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数控系统的发展是促进数控机床不断发展的技术因素。
传统的数控系统都是封闭的,用户难以在其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开放式数控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已成为当前CNC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采用数控技术的系统称为数控系统,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出现了基于PC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所谓开放式体系的数控系统即开放式、高可靠、高性能、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数控系统,其核心是开放式。
本设计主要用GT400运动控制器作为被控对象,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计算机显示器为显示模块、步进电机等相结合的系统。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
其优点是:硬件之间接口简单,软件功能强大,控制系统可靠,容易实现开放式的数控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途,是CNC的发展趋势所在。
本设计以微型实验用数控铣床为例对计算机控制数控系统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控,铣床,计算机,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器,开放式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II Computer Control Mini NC Milling MachineABSTRACTToday,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machines are found almost everywhere, from small job shops in rural communities to Fortune 500 companies in large urban areas. The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has been greatly upgraded as the result of the employment of the CNC technology. The possession and annual output of CNC machine indicate the manufacturing ability of the country. The improvement of CNC machine benefi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NC system.All of the conventional CNC systems are interface closed.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m or to add new function for users. Open-CNC systems can solve this proble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open-CNC system with its platform on the base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PC) is an important trend of the present CNC technology.In the last few years, science technique flies to develop soon; numeral control (Numerical Control) technique has already tended the maturity. Adopt technical of numerical control department to know together as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long with the electronics technique, computer develop continuously, in the last few years, appear according to the PC of open architectur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s the open architectur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namely the open architecture, high credibility, high 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turn, the network turn, information-based of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its core is an open architecture. The origin design main use the GT400 motion 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object, computer as the control core, computer display for show the display function and stepping motors combine together of system. Fragment exertive function of the computer. Its advantage is the interface of the hardware is simple, the software function is strong, the control system is dependable, easy to carry out the open architectur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have very high practical value and development, CNC development trend place. KEYWORDS:Milling Machine,Numerical Control,Computer,Stepping Motors,Motion Controller,Open Architecture计算机控制的微型数控铣床 11概述1.1 世界数控系统的发展简史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广西科技大学《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X-Y数控工作台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6 月 25 日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X-Y数控工作台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精度对数控机床的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X-Y数控工作台通常由导轨座、移动滑块、工作、滚珠丝杠螺母副以及伺服电动机等部件构成。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数控铣床的X-Y数控工作台的滚珠丝杠螺母副、步进电机、导轨副的计算和选用。
关键词:数控机床开环控制滚珠丝杠步进电动机滚动导轨一、设计的目的 (1)二、设计任务 (1)三、设计主要步骤 (1)(一)确定设计总体方案 (1)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1)2. 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进给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及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
.. 2(二)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2)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2)2. 计算切削力。
(3)(三)滚珠丝杠传动的设计计算及效验。
(4)1. 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
(4)2. 最大计算动载荷的确定。
(4)3. 规格型号的初选。
(5)4. 传动效率的计算。
(6)5. 刚度的验算。
(7)6. 稳定性的验算。
(7)7. 临界转速的验算。
(8)8. 滚珠丝杠的选型及安装连接尺寸的确定。
(9)(四)步进电动机的传动计算及电动机选用。
(12)1.传动计算 (12)2.步进电动机的计算及选型。
(12)3. 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等效负载转矩M的计算。
(15)(五)滚动导轨的设计计算 (18)1.工作载荷的计算。
(18)2. 小时额定工作寿命的计算。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手册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应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目录1.设计任务 (3)2.设计要求 (3)3.零件图的分析 (3)4.机床设备的选择 (3)5.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 (4)6.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工序卡片 (4)7主轴的转速和进给速度的选择 (5)8螺纹有关参数的计算 (5)9.三维图形 (7)1.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
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同时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1 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各一张;2 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3 走刀路线图一份;4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含注释);5 设计讲明书一份。
(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3.零件图的分析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图所示的带螺纹的轴类零件,该零件由外圆柱面,槽和螺纹所构成,零件的最大外径为Φ56,加工粗糙度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加工M30×1.5的螺纹,其材料为45﹟,分析其形状为不规范的阶梯轴类零件,能够采纳端面粗车循环加工指令,选择毛坯尺寸为Φ60mm×150mm的棒料。
4.机床设备的选择依照该零件图所示为轴类零件,需要的加工的为外轮廓和螺纹,以及毛坯的尺寸大小,查机械设计手册选择FANUC系统的CK7815型数控车床来加工此零件。
5.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由于那个工件时一个实心轴类零件,同时轴的长度不是专门长,因此采纳工件的左端面和Φ60的外圆为定位基准。
使用一般三爪卡盘加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的坐标系的原点。
6.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工序卡片依照零件的加工要求,T01号刀为45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2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3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精切外圆偏刀;T04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槽刀,刀片宽度为5mm,用于切槽、切断车削加工;选择5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螺纹刀,用于螺纹车削加工。
机械数控设计说明书
机械数控设计说明书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目录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 - 3 - 摘要............................................................................ .......................................... - 4 - 序言 ........................................................................... ......................................... - 5 - 第一章零件的建模 ........................................................................... ......................... - 6 -1. 打开软件 ........................................................................... .............................. - 6 -2. 草图轮廓的绘制 ........................................................................... .................... - 6 - 3 实体的创建 ........................................................................... ........................... - 8 - 4.倒圆、拔模 ........................................................................... ........................... - 9 -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 .................- 11 -1.零件图的工艺性分析 ........................................................................... ..........- 11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 .......- 11 -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 .......- 11 - 1.3零件结构工艺性 ........................................................................... ...........- 12 - 2.毛坯的确定............................................................................ ...........................- 13 -2.1毛坯的选择 ........................................................................... ..................- 13 - 2.2毛坯余量的确定 ........................................................................... ...........- 14 - 2.3毛坯草图 ........................................................................... .....................- 16 - 3.机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 ..........- 16 -3.1加工方法的分析和确定 ........................................................................... - 16 - 3.2加工顺序的安排 ........................................................................... ...........- 17 - 3.3定位基准选择 ........................................................................... ..............- 19 - 3.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 ....- 19 - 4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 ........- 20 -4.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确定 ........................................................................- 20 - 4.2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确定 ....................................................................- 21 - 5 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 ........- 21 - 6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 .....- 22 -6.1 切削用量的确定 ........................................................................... ........- 22 - 6.2 工时定额的确定 ........................................................................... ........- 23 -第三章 30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 ........................................................................... .......- 29 -1 2ХФ5销孔的专用夹具设计 ........................................................................... - 25 - 2 定位方案的设计 ........................................................................... ...................- 25 - 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 ............- 26 - 4 定位元件尺寸公差的确定 ........................................................................... .....- 26 - 5 夹紧装置的设计 ........................................................................... ...................- 27 - 6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 ............- 28 - 第四章刀具、量具设计说明 ........................................................................... ............- 29 -1 刀具的选择 ........................................................................... ..........................- 29 -1.1 刀具的分类 ........................................................................... .................- 29 - 1.2 刀具的选择 ........................................................................... ...............- 30 - 2 量具的选择 ........................................................................... ..........................- 33 -2.1 量具的分类 ........................................................................... ...............- 33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 -2.2 量具的选择 ........................................................................... ...............- 34 -第五章数控编程设计说明 ........................................................................... ............- 35 - 第六章毕业设计体会 ........................................................................... ...................- 38 - 致谢 ........................................................................... ...........................................- 39 - 参考文献............................................................................ .........................................- 40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 -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数控技术专业0902班姓名聂梦学号17号设计题目:设计“SJ02泵盖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与工装夹具”设计内容及要求:1、SJ02零件图(3号图纸) 1张2、三维建模图(用UG等软件) 1张3、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包括数控加工程序) 1套4、夹具设计专配图(1号图纸)1张5、设计说明书(不少于40页) 1份机械制造工程系数控教研室2021年11月15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 -摘要泵盖零件结构较简单,而且为铸件,外表面为求不是很高的精度要求,铸造即可满足。
机床设计说明书
机床设计说明书摘要:一、机床设计说明书概述1.机床设计说明书的重要性2.机床设计说明书的组成部分二、机床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机床的用途和主要技术参数2.机床的布局和结构设计3.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4.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5.机床的安全防护措施三、机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1.设计说明书的结构与格式2.文字表述的要求3.工程图的绘制规范四、机床设计说明书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和操作机床的设计说明书2.机床设计说明书的更新与维护正文:机床设计说明书是对机床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需技术资料的系统整理和详细阐述。
它是指导机床设计、制造和使用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保证机床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机床设计说明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机床的用途和主要技术参数、机床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机床的安全防护措施。
1.机床的用途和主要技术参数: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主要用途、加工范围、最大工件尺寸、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主要技术参数。
这些参数是机床选型和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
2.机床的布局和结构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总体布局、各部件的相对位置、机床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等。
合理的机床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合适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机床的刚性、精度和寿命。
3.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各运动轴线的运动范围、运动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以及机床的惯性力、阻尼力、驱动力等动力学参数。
这些参数是机床动态性能分析的基础,对于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4.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的选型、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界面等。
电气控制系统是机床的“大脑”,负责控制机床各部件的运动和协调,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至关重要。
5.机床的安全防护措施: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规程、安全标识等。
数控设计说明书
我国从1958年起,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由于受到当时国产电子元器件水平低,部门经济等的制约,未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数控技术才逐步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经过“六五"(81----85年)的引进国外技术,“七五”(86------90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91~一-95年)国家组织的科技攻关,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当时通过国家攻关验收和鉴定的产品包括北京珠峰公司的中华I型,华中数控公司的华中I型和沈阳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蓝天I型,以及其他通过“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测试合格的国产数控系统如南京四开公司的产品。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
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在90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50%,库存超过4个月。
从1 9 9 5年“九五”以后国家从扩大内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1 9 9 9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在我们毕业之际,我选择了数控加工作为自己的大学毕业设计课题。
在过去的学习阶段中,我们通过对《数控加工与编程》这本书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及相应的基础知识,而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车间实习,使我们能够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并能进行简单的工艺加工。
希望通过对《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工程》的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便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与应用数控加工技术。
通过对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零件工艺性等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数控车床设计说明书
一、总体方案设计机床工业是机器制造业的重要部门,肩负着为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是使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高生产率和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的保证。
设计机床的目标就是选用技术先进。
经济效果显著的最佳可行方案,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是一个机床拥有量大、大部分机床役龄长、数控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从事机床设计的人员,应不断地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设计中,做到既要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效率高。
要不断的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做到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又要赶超国际水平。
要不断的开拓创新,设计和制造出更多的生产率高、静态动态性能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修容易、造型美观、耗能少、成本低的现代化机床。
设计本着以上原则进行,尽量向低成本、高效率、简化操作、符合人机工程的方向考虑。
(一)、主传动的组成部分主传动由动力源、变速装置及执行元件(如主轴、刀架、工作台等)部分组成。
主传动系统属于外联系传动链。
主传动包括动力源(电动机)、变速装置、定比传动机构、主轴组件、操纵机构等十部分组成。
1、动力源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它给执行件提供动力,并使其获得一定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2、定比传动机构具有固定传动比的传动机构,用来实现降速、升速或运动联接,本设计中采用齿轮和带传动。
3、变速装置传递动力、运动以及变换运动速度的装置,本设计中采用两个滑移齿轮变速组和一个背轮机构使主轴获得18级转速。
4、主轴组件机床的执行件之一,它由主轴支承和安装在主轴上的传动件等组成,5、开停装置用来实现机床的启动和停止的机构,本设计中采用直接开停电动机来实现主轴的启动和停止。
6、制动装置用来控制主轴迅速停止转动的装置,以减少辅助时间。
本设计中采用电磁式制动器。
7、换向装置用来变换机床主轴的旋转方向的装置。
本设计中采用电动机直接换向。
8、操纵机构控制机床主轴的开停、换向、变速及制动的机构。
本设计中,开停、换向和制动采用电控制;变速采用液压控制。
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80145585
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学院:________专业:_班级:____机自__学号:_____学生姓名: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2011年 1 月5 日摘要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基本组成要素特点发展趋势前言一、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而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数控机床说明书
目录1. 概述 (3)1.1 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3)1.2 铣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3)1.3 操作性能要求 (3)2. 参数的拟定 (3)2.1 确定极限转速 (3)2.2 主电机选择 (3)3. 传动设计 (4)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4)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4)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4)3.2.2 传动式的拟定 (4)3.2.3 结构式的拟定 (5)4. 传动件的估算 (6)4.1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 (6)4.2 传动轴的估算 (7)4.2.1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7)4.2.2 传动轴以及主轴计算转速 (8)4.3 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 (9)4.3.1 齿轮齿数的确定 (9)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 (9)4.3.3 齿宽确定 (12)4.4 带轮结构设计 (12)5. 动力设计 (13)5.1 主轴刚度验算 (13)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C. (13)5.1.2 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 (13)5.1.3 计算当量外径 (13)5.1.4 主轴刚度的计算 (13)5.1.5 对于这种机床的刚度要求 (13)5.2 齿轮校验 (14)5.3 轴承的校验 (15)6. 系统传动图 (16)7. 心得体会 (17)8. 参考文献 (17)1. 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铣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
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
数控车床说明书
1概述1.1 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与目的本说明书是为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我公司生产的平床身数控车床而编写的,请用户认真阅读。
在本说明书的第2部分,提供了操作机床的安全须知,操作者可以把它作为日常工作的检查条目。
在本说明书的第3部分“吊运与安装”中提供了安装本机床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在本说明书的第4部分“技术参数”和第5部分“机床结构”中介绍了操作本机床预先应该理解的内容。
第6部分“机床的使用和安全防护”介绍了机床操作中安全方面的防护情况。
第7部分“检查与维修”中为操作者提供了操作和维修本机床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
第8部分“易损件”中提供了机床的易损件的简图。
如果出现本说明书未能涵盖的情况,请与我公司售后服务部门或技术部门联系。
1.2 产品的主要用途本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轴类、盘类零件,可以车削各种螺纹、圆弧、圆锥及回转体的内外曲面,能够满足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材料高速切削的速度需求。
适合于水暖器材、阀门、电器、仪表、汽车、摩托车、轴承等行业零件的加工。
具有高速、高效、高可靠性,加工零件一致性好、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等的优点。
加工精度可达到IT 6~IT 7级。
1.3 机床的精度本机床的精度符合JB/T8324.1-1996《简式数控卧式车床精度》的标准的要求。
1.4 机床的使用环境本机床适合在下述规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运行:■环境空气温度:5℃~40℃范围内。
■湿度:最高温度40℃下,相对湿度不得超过50%的的范围内,且温度变化的原则是不能引起冷凝。
■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
■大气污染:没有过分的粉尘、酸气等腐蚀性气体和盐分。
■辐射: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引起环境温度的变化。
■安装位置应远离振动源和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电磁干扰区。
1.5 机床对环境的影响本机床空运转时噪声声压级不大于83dB,无有害气体或液体排放,因此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2 安全防护须知本机床带有一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警示标牌,请操作者在开机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完全了解机床使用方法,清楚警示标牌含义后再上机操作,以防止出现操作人员伤害或设备损伤的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学院:________专业:_班级:____机自__学号:_____学生姓名: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2011年 1 月5 日摘要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基本组成要素特点发展趋势前言一、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而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从EMO2001 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 min ,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 min左右。
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 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 ,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 ,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1μm 。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这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 、5 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采用5 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但过去因 5 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 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 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 5 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
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 5 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 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3)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
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
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
目前开放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
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 年,近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 年到1979 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 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 个5 年计划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的成绩还是不小。
(三)、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1) 、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所以,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
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 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曲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
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
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有出头之日。
.数控机床基本概述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改型频繁,尤其是在宇航、军事、造船等领域所需的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批量又小。
传统的普通加工设备已难以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以数字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应运而生。
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Parsons Co)受美国空军委托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所(Servo Mechanismus Laboratory of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进行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
1952年,第一台三坐标立式铣床试制成功,但第一台工业用数控机床直到1954年11月才生产出来。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起步的,由清华大学研制出了最早的样机。
早期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采用电子管,其体积大,功耗高,只在军事部门应用,只有在微处理机用于数控机床后,才真正使数控机床得到了普及。
何谓数控机床数控(NC)是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的简称,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用数字化信息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种方法。
装备了数控技术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也简称为NC机床。
7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小型计算机的价格急剧下降,采用小型计算机代替专用控制计算机的第四代数控系统,不仅在经济上更为合算,而且许多功能可用编制的专用程序来实现,将它存储在小型计算机的存储器中,构成所谓控制软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特色。
这种数控系统又称为软接线(软线)数控,即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CNC (Computerized NC)。
1976年制成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称为第五代微型机数控系统。
简称MNC (Microcomputerized NC)。
国际信息联盟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做了如下定义:数控机床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
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程序。
定义中的控制系统就是数控系统。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工作原理,首先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图样,将工件的形状、尺寸及技术要求等,采用手工或计算机按运动顺序和所用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成加工程序单,并将这些程序代码存储在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由计算机用通信方式等信息载体上(或直接用键盘输入),然后经输入装置,读出信息并送入数字控制装置。
数控装置就依照指令带上的数码指令进行一系列地处理和运算,变成脉冲信号,并将其输入驱动装置,带动机床传动机构,机床工作部件有次序地按要求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作(如工件夹紧与放松、冷却液的开闭、刀具的自动更换、各轴的进给等),加工出图样要求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组成组成一台完整的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穿孔带、磁带)、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四部分及辅助装置组成.1.控制介质数控机床工作时,不需要人直接操纵机床,但机床又必须执行人的意图。
这就需要在人与机床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中间媒介物称为控制介质。
在控制介质上存储着加工零件所需要的全部操作信息和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移信息。
因此,控制介质就是指将零件加工信息传送到数控装置去的信息载体。
控制介质有多种形式,它随着数控装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有穿孔带、穿孔卡、磁带、磁盘等。
控制介质上记载的加工信息要经过输入装置传送给数控装置,常用的输入装置有光电纸带输入机、磁带录音机和磁盘驱动器等。
除了上述几种控制介质以外,还有一部分数控机床采用数码拨盘、数码插销或利用键盘直接将程序及数据输入。
另外,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有些数控设备利用CAD/CAM 软件在其它计算机上编程,然后通过计算机与数控系统通信,将程序和数据直接传送给数控装置。
2.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控制中心,人们喻为“中枢系统”。
数控装置包括输入装置,控制运算器(CPU)和输出装置等构成,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