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公共政策与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公众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国家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公共政策的现状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推行和修正的规划、决策和实施方案,为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公共政策的现状一方面是政府管理的责任和挑战,另一方面是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和参与。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需要制定出合适的政策,同时保证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公平性。

这对政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和参与,也是公共政策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公众对政策的了解、关注和评价,可以促进政府作出更好的决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变得越来越容易。

公共管理的现状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包括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执行和监督,以达成公共目标、满足公共需求。

公共管理的现状也面临各种的机遇和挑战。

公共管理的机遇之一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为公共管理带来了更多方便和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升治理水平和效能。

例如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强服务交互,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公共管理的挑战之一是内外环境复杂。

政府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环境变化,如全球化、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的正确性。

政府要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和创新管理方式,转变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趋势公共政策和管理的趋势包括数字化、创新和参与。

这些趋势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将对公共政策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是公共政策和管理的重要转型。

数字化技术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使公共政策和管理更加高效和灵活。

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更好地掌握社会信息,提升决策精度和效率。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性特性精品资料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性特性精品资料
关键词:
公共管理;公共性服务性;合作共治性;全球化
一、引言
公共事务管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重视,但是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被政府官员以及学者和政治界所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新的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而造成了变化,其理论和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渐与时代接轨。目前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这对传统的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公共行政需要在自我辩证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并延伸其内涵,自我超越,以前者从未有过的张力和活力迅速发展,奠定它在新世纪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往开来,塑造、规制和导引当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向和运作方式的重要地位。
目前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这对传统的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公共行政需要在自我辩证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并延伸其内涵自我超越以前者从未有过的张力和活力迅速发展奠定它在新世纪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往开来塑造规制和导引当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向和运作方式的重要地位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性特性
摘要:
[6]于明霞.谈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10年02期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以及合作共治性。在发挥传统公共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公共管理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又具有着时代性的特征,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先从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入手,从公共性、服务性以及合作共治性三个角度来阐述了公共管理的作用发挥,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对公共管理的时代性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为公共事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方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几个本质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要点二
管理的一般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十四条管理的一般原则 ,如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 与分权相结合等。这些原则为企业的 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要点三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法约尔强调管理教育的必要性,认为 管理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 养的能力。他主张通过管理教育来提 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 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效率至上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追求效率,重视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 大的产出,强调标准化、程序化和量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和质量。
顾客导向
新公共管理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关注公众需求和满意度,要求公共部门提供回应性服务。
绩效评估
新公共管理重视绩效评估,强调结果导向和绩效问责,通过绩效评估改进公共服务质量。
社交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影响
社交媒体和网络舆论对公共管理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公共管理机构更加关注网络民意和舆 情分析。
信息化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
如何缩小数字鸿沟,让更多人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是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公民参与对公共管理的推动与要求
1 2 3
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
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对 公共管理的参与意愿和能力也在增强。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number {01}
目 录
• 公共管理概述 •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 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 • 公共管理理论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变迁ppt课件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变迁ppt课件
合理性,并且会产生裙带关系; ❖ 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
官僚组织必须为成员提供组织培训增加成员的处理 事务能力。
2024/2/18
1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③科学管理理论 ④行为主义管理理论
❖ 西蒙的行政学说:
➢ 《行政行为》分析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抛 弃了所谓的行政原则及政治-行政二分法,指出了 传统行政学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的不足,引入科学 方法论来研究行政行为尤其上决策过程,并围绕行 政决策的研究,力图建构起新的行政学理论体系。
➢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或活 动仅仅抽象为若干的原理及原则。西蒙提出:“行 政原则”并非真正的科学原则,它们只能被称为 “行政谚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变迁
学习要点:
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实践、阶段、模式 公共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则行政。
2024/2/18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官僚制的特征: ❖ 合理的分工:每个组织的成员有严格的职责和分工; ❖ 层级节制:权利与等级一致,形成一个指挥链条; ❖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工作不是随心所欲进行; ❖ 正规的决策文书; ❖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个人的情感影响他们的客观、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和公
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呈现
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背景特点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制定国家治理现代
化战略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将
有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
供支撑、指导和服务。

2.政治经济秩序的复杂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国家治理面临日益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公共管理学科需要
适应这种发展,建立理论和实践框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政治环境。

二、特征特点
1.跨学科性:公共管理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政
治学、社会学等。

它集成了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构建一
个新的理论体系,以应对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复杂挑战。

2.实践性:公共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学科,重在解决公共事务的
管理问题。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管
理技能的卓越管理人才。

3.制度化:公共管理重在建立和改善公共管理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它培养和分配公共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保护社会稳定。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需要具备卓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应对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简述公共管理活动的特点

简述公共管理活动的特点

简述公共管理活动的特点公共管理活动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工作。

它涉及到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公共管理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公共性公共管理活动的对象是公众利益,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与私人管理活动相比,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的利益冲突更加复杂,需要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权力性公共管理活动是通过行政权力来实施的。

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具有权威和强制力,可以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对公民和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

权力性使得公共管理活动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可以对社会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多元性公共管理活动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和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等。

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利益诉求,需要进行协商和合作,形成多元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

四、目标多样性公共管理活动的目标多样,既包括经济目标,如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效率,也包括社会目标,如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社会公平。

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需要权衡不同的目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协调。

五、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强调公众参与的原则。

公众参与可以增加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包括公众听证、问卷调查、社会咨询等。

公众参与的程度和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六、风险管理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由于公共管理涉及到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其结果往往难以预测。

因此,公共管理活动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

七、创新性公共管理活动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推动公共管理的创新和改革。

公共管理活动具有公共性、权力性、多元性、目标多样性、公众参与、风险管理和创新性等特点。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1.概念解释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涉及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等各种参与主体,其核心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公众利益。

2.内涵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公共目标导向: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追求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公共管理活动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公平、公正和效率。

2.2 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包括财政资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3 公共参与与治理:公共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和公共治理的理念,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和管理中,通过信息公开、民主讨论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实现公共管理的透明和民主化。

2.4 绩效导向:公共管理需要以绩效为导向,强调成果导向和责任考核,注重管理的结果和效率,促进公共组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

3.特征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公共性:公共管理是针对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

3.2 政府主导: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是政府部门,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

3.3 多元参与:公共管理不仅仅由政府单一主体来实施,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专业团体、公民等,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3.4 法治原则:公共管理需要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尊重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权利和义务,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我的观点和理解:从内涵和特征上来看,公共管理是一种复杂而多维的管理活动,其核心在于服务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在实践中,公共管理需要坚持公正、效率和责任,促进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2、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思路 (1)政府职能范围的调整:由“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有限的政府职 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2)政府职能重心的调整:由“管制”向“服务”的转变。依据市场本位、社会 本位、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的原则,把管制纳入服务的视角,建立服务型政府的 职能体系。 (服务型政府也不是不要管制,同时也不是什么都服务)。 (3)政府职能关系的调整:理顺内外关系。 ——在外部关系上,除了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确保企业的 市场主体地位、事业单位的自组织地位外,主要是理顺党政关系及各国家权力之 间机关的关系、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内部关系上,主要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和下级政府间及各职能部门 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对公共行政的新发展: (1)政府行政进一步民主化:直接、大众、参与的民主 不仅政治系统要求民主,行政系统也要求民主; 政府不仅要对政治和法律负责,还要对社会公民直接负责, 体现的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和直接民主制的结合。公共参与成为当今 政府的第一原则。 有三个原因: 代议制民主的局限; 行政国家的扩张; 行政的合法性来自社会参与基础上的认同,而不仅仅是法律。
(4)在政府与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提 高服务质量公对公的竞争: 公对私的 竞争: 私对私的竞争: 思考:不在于 公或私,而在于竞争和选择;当前公共服 务的垄 断与质次价高。
5)组织管理的变革:外部取向的灵活化、绩效化、顾客导向 政府内部进一步分权:在地方自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权;探索微观组织结 构的扁平化、瘦小化、模块化、机动化、项目化、团队化; 由注重法规、分工、过程、投入等内部取向,转向注重绩效和结果控制的 外部取向,用绩效取代效率(3E): 成本——投入——产出——效果 经济——效率——效益 经济要求两点:投入适度和成本观念. 效率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行为与技术以及以结果为导向的组织设计。 效益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建立外部为主的评价机制。

公共事业管理国内外发展态势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国内外发展态势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内外发展态势(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外发展态势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外发展现状公共事业管理是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

但是,在西方国家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中,并无“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名称,他们对该类人才的培养是与其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背景相一致的。

比如,美国学者菲利浦科特勒认为,整个社会组织划分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部门。

由于西方国家公民社会发达,诸多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由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较少。

因此,西方公共管理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就是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涉及文化娱乐、教育研究、健康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发展与住宅、法律宣传与政治、慈善中介与志愿性服务、国际活动、宗教、商业与专业协会等。

这样,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即据此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门类等。

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西方国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外发展趋势现在国外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例如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

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

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 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 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

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公共管理概述1.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主体是多元。

2)客体、社会公共事务、不断扩展的趋势。

3)目的—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

4)职能—调节和控制。

5)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

3.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4.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1)公共资源:公共设施、产品;公共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2)公共项目3)社会问题。

5.公共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共利益。

(二)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1.社会工作的含义——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目标——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的功能——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1.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体现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想结合。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社会工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实践专业价值观: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价值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对专业实践……;对服务机构……;对公共福利发展……;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

(五)社会工作直接方法1.个案工作方法——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阶段。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②资源来源不同:公共—资源是公共的经费,来自故管理活动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

工-资源来自于市场竞争中的利润,企业经费消耗为自③运作机制不同。

④管理方式不同。

⑤人员选拔不同. 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 基本素质:良好的品行,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 技能:技术技能、沟通协调的技能、规划决策的技 公共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肯定有许,也决定了公共管理者承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 公共部门指,处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和公共企业。

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②提供公共产品③对收入进公共,稳定,权威,合法。

公共,强制,系统,政治。

①政府的内在性与政府规模膨胀②提供公共物品社会.小政府,一方面方式上,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秩序,制定法律发展规划,监督行为,公共物品;另一方面缩减政府规模,精干人员,责范围,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大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对话协商成为一种日常制度。

①把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秩序,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会公正等方面来.②把政府管不了的交给社会。

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极端方式都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较成功的领域,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灵和市场失灵同样存在的一些领域,架。

第三章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管理非营利组织是的,就志愿性和自治性的社会组织。

总体功能:纠正市场失灵表现在:①纠正市场机制中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垄.②解决外在性问题。

③解决公共产品供应问题。

④.⑤协调宏观经.第一,公共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监第二,公共企业承担着促进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不得不牺牲效率.第三,公共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导致忽视公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货币 现实依据:①民营化可以提高公共企业的效率,减轻政府财,这是公共企业民营化的最主要依据.②公共企业民营化能够吸引私人资本参与。

③公共企业的特征(如规模经济效益)和责任(如),并不④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外在压力,也迫使各国政府 ⑤产业结构升级,客观上要求部分公共企业民营①出售公共企业(所有权由政府转移到民间)②委托承包经营(承包经营部分盈利上交政府,剩③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权鼓励建立)区别:如政府独资或股权最大,同时自己经营或聘代理如政府独资或股权最大,但是把企业承包给私人,或私人独资,都算民营企业。

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

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

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它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从多个维度分析其内涵和影响。

首先,公共管理的性质是公益性。

与私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和福利。

它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持续发展。

无论是教育、医疗、环境保护还是社会福利等领域,公共管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其次,公共管理的性质是包容性。

公共管理涵盖了广泛的社会资源管理和社会事务处理,需要面对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和冲突。

因此,公共管理需要具备包容性的特征,能够有效协调不同群体、利益方和观点之间的矛盾与协商。

面对社会多样性的挑战,公共管理需要兼顾公共参与、平等权利保障和公正决策,以确保社会稳定与进步。

第三,公共管理的特征是系统性。

公共管理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系统。

它涉及多个层级、多个部门和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与互动。

公共管理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和力量,确保组织和运作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比如,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多个因素的综合管理,这就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

第四,公共管理的特征是规范性。

在公共管理中,法律和规章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它们对行为规范和权力运行进行规定和约束,确保公共管理的公正、透明和有效。

公共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最后,公共管理的特征是创新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全球挑战,公共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寻求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创新涉及政策、组织管理、科技应用等多个层面,需要培养和激励具备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

创新性的公共管理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

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

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前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国际公共管理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演变,开发和实施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国际公共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介绍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并分析其对国际公共管理的影响和意义。

全球治理的概念和特征全球治理是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对全球问题(如环境问题、金融危机、贸易战等)的共同管理和应对。

全球治理由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国家等国际主体共同构建,尤其是涉及到全球公共产品、全球公共利益等方面,面临非同寻常的治理问题。

全球治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共赢: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各个主体需要倡导合作共赢,通过合作实现共同诉求和利益的最大化。

2.多元参与: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尊重各个主体的权利和利益,实现多元参与,包括国家、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等。

3.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公正地对待所有主体,让全球治理的结果体现合理的机制与制度,关注全球的公共利益。

全球治理与国际公共管理全球治理是国际公共管理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国际公共管理需要通过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

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依靠国际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形成有效的、建设性的机制和制度。

全球治理为国际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球治理要求公共管理者具备全球化思维,认识到所有问题都是全球性的,这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具有更好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公共管理者需要以此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全球治理的新趋势和未来展望全球治理的新趋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全球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空气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新挑战。

国际公共管理工作者需要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应对措施,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简述公共管理的特征

简述公共管理的特征

简述公共管理的特征公共管理是一种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它涉及制定政策、决策、资源分配、监督和评估等一系列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1.公共性:公共管理是针对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

公共事务通常指的是涉及整个社会或者特定群体的事务,如公共安全、教育、卫生保健等。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2.政府性:公共管理主要由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来负责。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制定政策、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执行等。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具有权力和责任,负责管理和维护公共利益。

3.复杂性:公共管理涉及的事务通常具有复杂性。

公共事务往往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多个部门和机构,需要协调、沟通和合作。

公共管理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如资源分配、冲突解决、政策制定等。

4.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要求公众参与其中。

公众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公众应当享有参与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权利。

公众参与可以增加透明度、民主性和效果性,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

5.非营利性:公共管理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或团体的利益。

公共管理机构或公共服务机构往往是非营利性组织,它们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公共福祉、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6.规范性:公共管理需要遵循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

公共管理必须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遵守政策制定的程序、执行的规定等。

公共管理的规范性保证公共事务的公平性、合法性和正当性。

7.目标导向:公共管理需要明确设定目标并追求实现。

公共管理的目标通常包括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提高效率和效能等。

公共管理需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指标,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

8.绩效评估:公共管理需要进行绩效评估和监测。

公共管理机构需要评估自身的绩效和效果,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

绩效评估可以帮助公共管理机构确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并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理念也在不断地演变。

从最初的公共行政到今天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越来越注重民主、透明、效率和服务,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以“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为主题,探讨公共管理的演变和发展。

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公共行政是指政府机构为实现政府目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和活动,包括决策、规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监督等一系列行为。

公共管理强调更广泛的管理范围,它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事务管理,同时也涉及社会组织、市场机制、公民自发性等其他管理主体。

因此,公共管理是一个更加综合、多元的概念。

二、公共管理的特征1. 民主化。

公共管理强调民主、参与和透明。

各层次管理者在决策、执行、评估等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民利益,提高透明度和可参与度,推进民主化管理。

2. 效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机构也需要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共管理借鉴了市场竞争中的管理方法,加强工作标准化、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推进管理效能的提高。

3. 服务导向。

公共管理应当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通过服务导向思想来提高政府对公众事务的处理水平,让公众受益。

三、公共管理的形式1. 政府公共管理。

政府是公共管理最核心的实体,政府的公共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还包括行政职能转变和扁平管理等一系列创新。

2. 组织公共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非营利机构等公共管理实体不断涌现,不仅为社会贡献力量,也对政府公共管理发挥了积极的补充和促进。

3. 公众参与公共管理。

公众是公共管理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公共管理需要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让公众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

比如,公众的观念引导、信息公开、沟通协商等形式。

四、构建公共管理体系公共管理的构建需要具备现代科技的支持、政策法规制度的规范、技术工具的提升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条件。

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在推动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进行
的管理活动。

它是一种管理和协调社会资源、规划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行为。

公共管理旨在实现公共利益,通过合法的、有效的和透明的方式来处理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公共性: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不同,它关注的是社会共同利益。

公共管理的
目标是服务公众、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而不是以追求个人或私人利益为中心。

2. 政府主导:公共管理活动通常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

政府在公
共管理中起到决策、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制定公共政策并提供公共服务。

3. 公共参与:公共管理要求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公民、社会组织和利
益相关方应当在公共事务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参与其中,以确保多元化的声音被合理听取并反映在决策中。

4. 公正和效率:公共管理追求公正和效率的平衡。

公共管理需要公平地分配和
利用资源,确保政策和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并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效率和效益。

5. 透明和责任:公共管理应该是透明和负责任的。

政府和公共组织应当向公众
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并对管理行为负责。

公民对公共管理的监督权力和参与权益应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服务公众、推动社会公共事务为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具有公共性、政府主导、公共参与、公正和效率、透明和责任等特征。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通过合法、有效和透明的方式来处理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必须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公共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把它放在公共管理的大视野中加以考虑,这有助于把握政策科学发展的未来取向,拓宽政策科学的研究主题,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加快政策科学的知识创新。

一、公共政策学的缘起政策科学又称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和政策研究,是二战后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思想库和大学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它的出现被视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的发展”、当代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以及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政策科学的迅速成长以及它对各国政府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它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学科.现在政策科学已构成当代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富有活力的部分。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首先提出的。

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出版物中的首次出现则是他与卡普兰在1950年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1951年,拉斯韦尔在与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特别是拉斯韦尔本人所写的“政策方向”一文中,首次对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研究方向,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拉斯韦尔因此成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政策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它以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和《政策科学进展》(1971)的出版为代表,这些著作构成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二里程碑。

“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首先提出的。

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类型。

在西方文献中,“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两个概念的关系颇为复杂,有的学者将两者当作同义词使用;有的学者将它们加以区别,用“政治科学"作为一个总的学科领域名称,强调它的跨学科、综合性特征,而将“政策分析"看作政策科学的一个分支,强调政策分析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应用性学科的特征。

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政策

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政策

在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政策这一主题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和内涵,然后探讨它们之间的通联和发展趋势。

一、传统公共管理传统公共管理是指早期政府实施的管理方式,其核心职能是为公共利益服务,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传统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权威和行政效率,注重组织层次和层级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政府官僚体系的运作。

这种管理模式通常由官僚主义、分工和控制为主要特征,其决策过程通常是单向的,而且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

新公共管理试图通过市场化、产权化、社会化等手段重新定义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强调效率、竞争和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的运作中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提倡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强调结果导向、绩效评估和公共部门的创新能力。

新公共管理还注重公民参与和社会合作,强调建立灵活、透明、负责的公共机构。

三、新公共政策新公共政策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通过政府策略和政策工具来解决公共问题,强调政府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监管和评估。

新公共政策强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公共参与,注重政策的整合性和协调性。

新公共政策的特点是多元化、协作性和实验性,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协同治理。

在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政策这三个概念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从机构化转向社会化,强调公民参与和治理的开放性。

在当今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政策的理念更能适应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需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政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

传统公共管理的权威性和效率性为公共治理提供了基础,但在面对社会多元化和复杂性的挑战时,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政策的出现为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制,强调了市场的作用和社会的参与,使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

探讨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特征与改革趋势

探讨我国公共管理范式的特征与改革趋势

茨 觉 得 , 共 管 理 是 公 共 行 政 或 公 共 事 务 公 的 一 部 分 , 合 了 公 共 行 政 的 方 案 设 计 与 综
组 织 重 建 、 策与 管 理 规 划 、 由预 算 制 度 政 经
2公共管理 的特征
() 绝公共行政学和执行研究 。 1拒 公共 理 自觉地 为取 得 与 经 济 学 和 政 策 分 析 的 同 库 恩 指 出 , 套 关 于 现 实 的 假 设 就 是 一 个 科 学 的 范 式 , 套 假 设 比其 它 的 假 设 这 个 科 学 范 式 都 有 它 自己 的 一 套规 则来 说
由于 新 公 共 管 理 的 出 台 , 而 引 发 了 从 法 途 径 和 内 容 。 是 不 同 的 是 强 调 的 重 点 但 ( ) 过 案 例 钻 研 来 发 展 知 识 。 共 管 4通 公 相对 比而 言 , 国外 学 者 的 概 理 研 究 通 过 一 种 粗 糙 的 表 达 方 法 , 过 与 通 很 大 的 争 论 。 底 是 传 统 的 公 共 管 理 范 式 有 点 不 太 一 样 。 到 好 , 是 新 公共 管理 更 全 面 。 今还 没 有 定 念 界 定 强 调 公 共 管 理 在 活动 内 容 和 方 法途 商 学 院 类 似 的决 策案 例 与 公共 管 理 者 的 个 还 至
论 。 未 来 的 发 展趋 势 里 , 的 公 共 管理 是 径 上 的 区 别 。 国 学 者 特 别 注 意 活 动 的 主 人 经 验 来 寻 找 真 知 灼 见 。 共 管 理 者 往 往 在 新 我 公 不 是 可 能 代 替 传 统 的 公 共 管 理 范 式 。 些 体 和 目的 , 在 活 动 内 容 和 方 式 途 径 上 做 觉 得 , 难 做 出 预 测 和 发 展 出模 式 , 可 以 这 而 很 但 就是需要我们探讨的 。 笼 统 的 限 定 。 者 认 为 产 生 这 样 的 情 况 有 靠 观 察 来 了 解 , 么东 西 能 起 作 用 和 什 么 笔 什 二 个 原 因 : 一 , 思 维 方 式 上 来 看 , 国 东 西 不 能 起 作 用 , 从 观 察 中 推 出管 理 者 第 从 我 并

公共管理的特征

公共管理的特征

公共管理的特征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

那么你对公共管理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与分支学科。

是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公共管理的特征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两大类。

2 、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

4 、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5 、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公共管理的特点(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

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分为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

( 一 ) 公共资源1 、公共设施、产品。

即特定社区所有人们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且它们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如能源、城市道路、路灯、桥梁、交通标志等。

2 、公共信息资源。

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公共管理问题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主导社会事务和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也是人类社会自从出现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今,人类社会的航船已经行进到21世纪,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上仍在持续着全球化的人类社会的结构转型,而主导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公共管理也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边缘化、国际化、创新化、公共政策化、知识管理化和可持续发展化.一、公共管理边缘化在21世纪,公共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无法替代,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为与过程更会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从学科研究来讲,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科学在经历长期的分化和初步的融合之后,开始逐步向整体化、边缘化和横断化迈进,跨学科与交叉综合研究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趋向。

各种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始围绕政府管理问题的解决而交叉、融合。

政府公共管理问题的边缘化是公共管理过程与行为边缘化的反映,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它的发展过程也必然包含着中心边缘化和边缘中心化的丰富意蕴。

公共管理的边缘化趋势表现为:21世纪的公共管理将把主体中心主义转化为客体中心主义,把权力中心主义转化为服务中心主义,把效率中心主义转化为成本中心主义,把个体利益中心主义转化为公共利益中心主义。

传统的管理把统治权和统治行为置于社会的中心,21世纪的公共管理则不同,它关注政府实施的各种计划、项目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于目标这一中心,这个目标的具体表现就是顾客的满意。

21世纪的公共管理会更注重社会的分权,表现出一种破除权力拜物教的趋势,使人们把视线从关注权力和权力的运行转向关注管理的效果上来。

政府不再是唯一执掌公共权力的组织与部门,公共权力随着公共管理的社会化而社会化,公共管理变成了一种为公众的服务。

公共组织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时不是单向地去考虑政府行为的效率,而是把这种效率的提升放在行政成本投人降低的双向思考之中,反映出成本意识先行的思路。

21世纪的公共管理还把预防永远无法治愈的瘤疾当作处理问题的思路,把掌权者与权力本身区分开来的做法从观念上否定了行政权力的私有,并试图以此减少腐败的滋生空间,使公众增加对政府的满意度。

公共管理边缘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走向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方向,是政府管理变迁中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代写论文二、公共管理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公共管理在向边缘化发展的同时正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全球化的多边贸易的发展与各国市场壁垒的逐步瓦解不断为公共管理的国际化提供基础,多边贸易的发展导致了诸如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样的多边贸易协议的出现。

在WTO下,各主权国家纷纷出让部分主权,以承认W,I,0的基本原则为前提。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日益增多,像打击跨国犯罪、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核扩散等领域内的活动将更多地依赖于各国政府之间的谈判和协作,民族国家单独行动的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在社会事务方面,市场经济和贸易自由的发展都要求各国政府拓宽开放的领域,放松某些管制,以便更充分地加人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还凸显了地区和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地区和城市将越过国家疆域,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再工业化和重新组合的主要空间。

这使得政府公共权力逐步流向地区机构和社区,从而打破了政府包揽社会公共事务的格局。

同时,新一轮爆发的信息革命正为公共管理的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畅通、快捷的信息对政府管理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越来越大。

21世纪公共管理国际化的趋势表现为管理思想、管理文化、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化。

管理思想国际化突出表现在公共管理人员将逐步摆脱狭隘的思想观念,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更加注重管理创新。

管理文化是公共管理部门在长期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作风等,在信息网络化、竞争全球化的21世纪,注重本土管理文化和外来管理文化的结合,博采众长,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新文化己成为公共管理发展的必需。

管理人才是制约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努力创造适于公共人才资源发现、培育、使用和发展的宏观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丰富低廉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低成本、高收益正成为公共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三、公共管理创新化管理创新化是21世纪公共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1世纪将是持续创新的世纪,国家主席江泽民1997年2月4日在中科院提交党中央、国务院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中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1998年3月的“两会”上,江泽民再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些精神突出地表明,在新的世纪,当人类叩响知识经济大门的时候,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人们把握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大手段。

作为主导社会发展前沿的公共管理肩负着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任,适应开放、创新、前进的时代步伐,更好地驾驭全局成为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公共组织将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不满足于“上传下达”,不迷信于任何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冲破旧观念和老模式,善于求新,从而取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就。

求异思维、超前思维、开放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反向思维将成为21世纪公共管理的新思维。

这些创造性管理思维的出现意味着公共管理创新化时代的开始。

21世纪的公共管理将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整个公共组织及其组织人员也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

随着新世纪公共管理的全面创新,创新活动也将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创新活动的行为与过程也将显现出新颖性、灵活性、随机性、开拓性、风险性。

就创新活动的风险来说,风险管理是21世纪公共管理创新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组织在管理活动中将加强监测和预测,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努力防范风险,实现公共管理持续、有效创新。

四、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化21世纪政府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政府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共组织将更加注重制定对策性措施,诸如精减机构、转变职能、放宽规制、压缩管理、公共服务社区化等等,这些措施在实践中的运用体现着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化的趋势。

对于政府管理来说,统治职能被作为一个总目标和总原则而深深地隐藏在各项管理职能的背后,表露于外的是政府的社会职能。

随着现代政府职能的分化,政府规范也就越来越庞大。

政府规模扩大不仅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而且自身也出现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诱扯皮等效率问题和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公平间题。

根据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设计,政府虽然还是专门的公共管理机构,但却不是唯一的机构。

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很大一部分可以由其他社会组织来承担,政府可以部分或全部从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专心致力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及监督执行。

政府严守公共政策制定的职能,运用公共政策来引导和控制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日益呈现出公共政策化的趋势。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化涵盖着公共管理杜会化的内容,政府以外的公共组织虽然承担了原先政府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但却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不是政府机构的延伸,它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的范畴,意味着社会自身实现了自我管理,同时也代表着21世纪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五、公共管理知识管理化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人公共管理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

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

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

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却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公共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使公共管理呈现出知识管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政府管理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来实现公共组织的智慧创新,从而有效减少公共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虞效应。

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知识取代资本并成为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脑力劳动者取代体力劳动者并成为新世纪社会劳动力的主体,社会组织将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由过去的等级式权力结构向彼此平等的网络化结构演变,人际关系将随着社会财富占有方式向占有知识财富的转变而变得更加平等、友善、和谐,以人为本将成为普遍的价值观,学习也将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在这些变革的促进下,公共管理也将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并以推动社会组织增加知识、实现自我管理为任务。

六、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化21世纪的发展不会拘限于经济、环境、社会等几个领域内,公共行政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将被纳人可持续发展的序列。

在新世纪的公共管理中,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都将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公共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公共组织在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时将实施“绿色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己任。

在新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中,研究各种组织内外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和谐理论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实践中,政府在选择自身发展模式、道路、战略上将会合乎发展潮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政府组织将通过法治化的过程来克服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短期和短视行为,盲目求快、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和纠正。

建立在新的发展战略基础之上,公共组织将会更好地处理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整体、协调性特征要求政府组织能够处理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平衡发展,避免走单一发展的道路。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质效性使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必须采取能体现其特征的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经济增长模式。

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化将首先体现在政府决策上,公共决策的科学化集中体现在决策的前瞻性上;其次,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化也体现在公共组织的权力真空和职责真空将会有效地避免;最后是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

公共管理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将为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化不断提出新的价值理念和心理诉求,切实为公共管理的稳定顺畅发展创造条件。

公共管理的特征(公共管理的特征是其本质属性的反映)。

首先,公共管理呈现出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跨学科发展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