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设计课件

沥青路面设计课件

沥青面层组成及厚度 (㎝)
基层类型及 厚度
(㎝)
沪嘉
中粒式、粗粒式、贯入式 19
广佛
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 石 15
京津塘
中粒式4、粗粒式6、沥 青碎石13 23
济青
中粒式4、粗粒式5、沥 青碎石6 15
南京—— 中粒式、粗粒式、粗粒式
南通
16
沪宁
中粒式、粗粒式、粗粒式 16
二灰碎石 36
水泥碎石 25
第七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一节 沥青路面设计的任务、程序与原则 第二节 标准轴载与轴次换算 第三节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 第四节 土基与路面材料强度指标 第五节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第六节 新建路面的结构层厚度计算 第七节 原有路面补强设计
第一节 沥青路面设计的任务、程序与原则
一、设计任务 确定合理路面等级 选择适合的路面类型 进行结构组合设计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 路面结构计算 在路面设计之前,应进行外业调查内容:工程地质
水泥粒料 25
水泥砂砾 34
二灰碎石 20
二灰碎石 28
底基层类型 及厚度 (㎝)
砂砾 20 水泥石屑土 28
石灰土或水 泥土 35
石灰土 18
石灰土 33
二灰土 33
总厚度 (㎝)
75 68 83 67 69 77
e
Ac As
Ab
式中:Ld——设计弯沉值,0.01mm;
Ac——公路等级系数;
As——面层类型系数;
Ab——基层类型系数
(2)实际弯测值计算Ls
Ls

LC F
1000
2 p
E0
cF
式中:p、δ—标准轴载轮胎接地压强和当量圆半径,

第七章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第七章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换算原则:
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的临界状态为标准,即对同一种路面 结构,甲轴载作用N1次后路面达到预定的临界状态,乙轴载 作用使路面达到相同临界状态的作用次数为N2,此时甲乙两 种轴载作用是等效的;
第二,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的标准进行轴载 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计算的路面厚度是相同的。
三、结构层类型选择:
1.面层类型:
选择面层时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如:高温地 区、多雨地区、干旱地区、寒冷地区、以及强度、 抗滑性能等。
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
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稀 浆封层、可用于三级、四级公路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交通量小的三级、四级公 路面层。
2.基层类型选择: 首先考虑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并重视基层水
稳性。
基层可选沥青混合料类、半刚性类、粒料类、 贫混凝土; 底基层可选半刚性类、粒料类等。
四、组合设计: 1.按各结构层的强度组合设计:
1)轮载作用于路面表面,其竖向应力和 应变随深度而递减,所以各层材料的强度和 刚度要求也相应降低。路面各结构层一般应 按自上而下,强度、刚度递减的方式组合。 以充分利用材料,降低造价。
第一节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简介 一、沥青路面结构的破损模式
1、沉陷
(一)表现 在车轮作用下表面产生的较大 凹陷变形,有时凹陷两侧伴有 隆起现象
(二)起因
当路基土的承载能力较低,不能承受从路面传至路基表面的车轮压力,便 产生较大的垂直变形即沉陷。 引起路面沉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
2、车 辙
(一)表现
路面的纵向带状凹陷,是高级沥青路 面的主要破坏型式
(二)起因
是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 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 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同荷载 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以及结构层和 土基的性质有关 。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一、填空题1 .在《柔规》中规定,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 为标准轴载,并以表示。

2 .在《柔规》中采用作为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控制指标,所以轴次换算的等效原则是以为准。

3 .路表容许弯沉值是柔性路面设计的指标,而是验算指标。

4 .在车辆垂直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产生的总变形包括以及。

5 .路面弹性模量是表示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又称为模量,它表征路面材料的能力。

6 .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以模量表示,它表征了土基或路面材料能力。

7 .由于路面的垂直变形实际上是由路面各结构层( 包括土基) 的总结果,故它也就综合地反映了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 '。

8 .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整体性的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的多次重复作用下,由于疲劳现象而使其强度降低,从而在板底出现拉伸裂缝,故对高等级公路必须验算其强度。

9 .柔性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和设计。

10 .通常应选用的结合料和强度高的材料作为面层材料,且面层类型选择时,要考虑当地的特征。

11 .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不单纯是一个厚度问题,也不是路面各结构层次的简单问题,而是路面各结构层次的是否合理的问题。

12 .防治路面翻浆要贯彻的原则,最基本措施是防止或减少土基水分的一O .13 .柔性路面设计是以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设计控制指标。

表征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是。

14 .路面结构层的整体强度,以作用下轮隙中心处的表示。

15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确定的方法主要有和。

16 .目前,我国测定柔性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的方法有和。

17 .整层材料测定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的方法有和。

18 .柔性路面设计年限内最基本的任务是:通过设计工作,防止路面结构,由于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而出现各种损坏。

19 .为了调查情况,应测定原有路面下深度内路基分层含水量。

20 .原有路面结构调查中,一般应每隔挖一试坑,查明原有路面的、各结构层厚度及材料组成等。

21 .若原有路面面层为结构层,且厚度,或气温等于2 0 ℃±20 ℃时,所测得的弯沉值进行修正,其它情况下测得的弯沉值均应进行温度修正。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案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案是保障道路安全和交通畅通的重要环节。

沥青路面的设计需要兼顾耐久性、平稳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道路在各种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都能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和使用寿命。

1. 沥青材料选择:在设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

常用的沥青材料包括优质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和再生沥青等。

考虑到高速公路的大车流量和高速行驶的特点,建议使用优质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作为路面材料,以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2. 路面结构设计: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通常采用多层结构设计,以提高承载力和耐久性。

典型的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层、面层和封面层。

- 基层:选用高质量的石料作为基层,确保基础承载力和排水性能。

石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 底层:底层起到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常采用矿渣、碎石或沥青混凝土作为材料。

底层的厚度和强度应根据设计交通量和车辆类型进行合理计算。

- 面层:面层采用优质的沥青混凝土作为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抗水性。

面层的厚度一般为3~5厘米,可以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量和道路等级进行调整。

- 封面层:封面层主要是为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性能。

采用特殊的沥青混凝土作为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剥离和抗水性能。

3. 路面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压实技术:对于路面材料的压实是确保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沥青混凝土的类型和厚度,选择适当的振动压路机和压实方法,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 拌合技术: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过程需要控制好拌合时间、拌合温度和拌合强度等参数,以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均匀、完全固化。

- 面层平整度控制:高速公路的路面平整度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有重要影响。

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激光平调仪等先进设备,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4. 养护与修复:完成沥青路面设计后,需要进行养护和定期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维持良好的行车环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公路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下面将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一、路面结构设计规范1.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车速、路段等级、预计通行量等综合考虑,确定设计荷载,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设计厚度:根据地基状况、路段等级、设计荷载等要素,确定路面结构的总厚度。

通常,沥青路面的设计总厚度为100mm至150mm。

3.基层结构:包括路肩、基床和基层,用于承受和分散上层荷载。

基层应采用可靠的材料,如砾石混凝土或碎石渗透层,以确保结构稳定和排水良好。

4.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分为底层和面层。

底层用于承受交通荷载并提供表面平整度,面层用于提供摩擦力和舒适性。

二、材料选择规范1.沥青: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沥青,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附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

2.石料:采用优质的石料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较好的硬度、耐久性和抗冲击性。

石料应按照一定的粒径分布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混合料: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合料中的黏性剂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合料的黏着性和可塑性。

三、施工工艺规范1.路面基层施工:在路基垫层上先铺设基床,然后进行基层的施工。

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上层的施工质量。

2.沥青砼面层施工:在基层上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黏性剂的控制,以充分保证沥青的粘合性。

同时,要注意振捣和摊铺的工艺,以保证面层的均匀和平整度。

3.道路标线和标志:在沥青路面的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道路标线和标志的涂刷,以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和导引能力。

四、验收标准1.厚度检测:通过对沥青路面的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在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交通量、重载车辆、气候条件、土质情况以及预算等因素。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提出一种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一、确定路面类型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量情况,我们可以确定沥青路面的类型。

常见的路面类型有城市次干道、农村道路和高速公路等。

不同类型的路面对材料的要求和结构设计也存在差异。

例如,城市次干道由于交通量较大,需要考虑更高的耐久性和承载力,因此需要采用更厚的路面结构。

二、确定路面厚度路面厚度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的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和土质条件来确定。

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道路需要更大的厚度来保证其承载能力。

根据设计规范,我们可以确定相应的路面厚度。

三、选择路基材料路基材料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路基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选择路基材料时,需要考虑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壤胶结特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砾石、碎石等坚固的材料可作为路基材料,通过压实等处理方法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确定基层材料基层材料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分散交通荷载并传递到路基。

常见的基层材料有碎石、砂砾等。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需要考虑交通量、土质条件、预算等因素。

一般来说,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路段需要采用较坚固的基层材料以提高承载力。

同时,预算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实用的基层材料。

五、选择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沥青混合料是通过沥青与骨料混合而成的,它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抗剥落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沥青混合料时,需要考虑交通量、气候条件、路面类型等因素。

例如,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道路需要选择抗水剥离性能好的沥青混合料以提高耐久性。

六、确定路面结构层数根据路面类型、交通量和预算等因素,我们可以确定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数。

沥青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

沥青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

沥青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一、前言沥青道路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道路类型之一,具有使用年限长、维护方便、行车舒适、交通安全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和乡村道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沥青道路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道路标准、设计原则、设计步骤、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道路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二、项目背景沥青道路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安全、舒适的交通运输服务,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明确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等指标。

同时,还要考虑道路的环境、气候、地形和土质等因素,保证道路工程的持久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设计方案的详细介绍,使工程师能全面了解沥青道路设计的各项要素,提高设计水平,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设计标准1. 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25-2011)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等。

2. 结合当地交通、地貌等环境因素,符合附近的城乡规划和交通规划,确保道路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3. 参考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灵活运用适用技术,提高设计水平和实用性。

四、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包括平整度、侧坡、坡度、标线等安全设计。

2. 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保证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的经济合理性。

3. 工程技术原则:保证设计施工合理,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4. 环保原则:在设计时注重环境保护,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和工艺。

五、设计步骤1. 项目规划:明确道路的规划用途和意义,包括道路等级、纵断面、横断面、交通量分析等,绘制道路的设计范围图。

2. 地质勘察: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土质、水文情况等相关数据。

3. 气象条件分析: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沥青材料和路面结构设计。

4. 设计初步方案:确定交通组织方案、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排水系统、附属设施等初步设计方案。

5. 设计深化: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调整,包括路面结构、标线、路基、排水系统等。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弯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与本地区的经验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个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本次设计不考虑冻害)。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N= 4.35121()ki i i PC C n P =∑ (7-1)计算结果列于下表: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2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年平均增长率=5.4%γ。

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885.380.631587275.4%t e N N γηγ⎡⎤+-⨯⎣⎦=⎡⎤+-⨯⎣⎦=⨯=(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结果列于下表: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505.650.61807550()5.4%t e N N γηγ⎡⎤+-⨯⎣⎦=⎡⎤+-⨯⎣⎦=⨯=次4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1. 结构组合与材料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筑路材料较丰富,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二灰碎石(20cm ),基底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它具有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典型实例。

一、沥青路面设计方法1.路面层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其层厚度。

根据路面的设计标准和相应的道路使用等级,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合适的层厚。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总厚度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粗石层和面层。

2.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路面的面层多采用沥青混合料,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和级配设计两种。

配合比设计通过确定沥青、石料、骨料和填料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级配设计则是通过确定石料或骨料的级配曲线,使得混合料在不同粒径下的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3.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其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层次的控制,包括基层的夯实度、底面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铺设厚度和密实度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加水量,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二、典型实例1.北京五环路改扩建工程:该工程是对北京市五环路进行改扩建的项目,施工中采用了多层沥青路面结构。

在路面设计中,根据道路使用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了各个层次的厚度,采用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2.上海市嘉定区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设计时,根据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确定了合适的路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石料级配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保证了路面的质量。

3.广州市岭南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悬浮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高速公路的往返快车道和法兰带,采用了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厚度。

施工中,采取了分层施工和层间养护的方式,确保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通过上述典型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使用等级、设计标准、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p k1103.4488T1.5606N0.479244 r
其中:k1C1C2depth0.328196depth
C1 0.1039ha2c 2.4868hac 17.342
C2 0.0172ha2c1.7331hac27.428 ❖ ②无黏结粒料永久变形
❖ 其最终标定模型为:
a
N
GB0r
eN vh
C hac
❖ 温度裂缝长度和裂缝数量的关系为:
❖ 平整度模型 C f1 P R lg C lg h a c
❖ 预测IRI的模型根据不同类型基层分为以下几种
❖ ①粒料基层和底基层
I R I = I R I 0 0 .0 4 6 3 S F e a 2 g 0 e 1 0 .0 0 1 1 9 T C L T 0 .1 9 3 4 C O V R D 0 .0 0 3 8 4 F C T 0 .0 0 7 3 6 B C T 0 .0 0 1 1 5 L C S N W P M H
英国诺丁汉大学还建立了l拉g N 应f变 、9 .疲3 8 劳 4 荷.1 载6 lg 作用次数、沥青含量
和软化点的关系:
lg N f 9 .3 8 4 .3 2 lg
第三页,共46页。
lg 1 4 .3 9 lg V B 2 4 .2 T R B 4 0 .7 lg N 5 .3 1 lg V B 8 .6 3 lg T R B 1 5 .8
❖ 美国陆军工兵部队1945年以后,对CBR设计法又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机场道面的观测资料和实际使用状况的总结,与1956 年提出了机场道面厚度与当量轮载及当量轮压的关系式:
2
3
H
C B R C B R C B R
i A = 4 . 2 9 4 2 - 4 . 9 8 1 2 l g p 2 . 4 1 6 4 l g p 0 . 4 7 3 l g p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第二章:要紧工程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要害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第三章: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四章:工程质量治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五章:平安生产治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六章:环境保卫、水土维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卫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八章:工程风险推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第九章:其他应讲明的事项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一、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原那么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那么,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编制。

2、遵循与设计、标准和验收标准维持一致的原那么。

在编制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那么,在制定本施工组织中,依据本单位施工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本钞票标段施工。

4、坚持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严格治理的原那么,在每道工序施工中,加大自检力度,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5、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那么。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扬科技的先导作用。

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治理的原那么。

在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以专业队为全然单元,充分发扬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合理调配,以到达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施工组织要点1、按工程法实施治理,对技术、平安、进度、质量、材料、财务等实行全方位治理,使全工程时刻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下进行。

2、投进本合同段的施工队将抽调我单位设备精良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队伍。

3、做好施工预备工作,一旦接到中标通知书,在办理合同文件的同时立即派人前往工地租用和搭建住房、租用场地、料场,开办伙食。

力求早开工、争主动,确保工程按时顺利进行。

4、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经理部、工队、工班“三级〞质量治理体系。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规范

文档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术语、符号2.1术语2.1.1沥青路面---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2.1.2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2.1.3刚性基层---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2.14柔性基层---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2.1.5轴载谱---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概率分布.2.1.6当量轴次---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2.1.7累计当量次数---在设计年限,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2.1.8设计年限---在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时取用的基准时间.2.1.9冻结指数---一年中平均负温度的累计值.2.1.10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类型而确定的路表设计弯沉值.2.1.11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2.1.12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2.1.13封层---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在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滲的沥青薄层.2.1.14稀浆封层---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2.1.15微表处---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了,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2.1.16抗拉强度结构系数---考虑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是根据一次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强度与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强度之比,并考虑公路等级、室与现场差异等因素而确定。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具有耐久性和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等。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道路的用途、交通流量、气候条件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一、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调研:了解道路的用途、交通流量及道路特点等基本信息。

2.勘测设计:进行现场勘测,包括道路宽度、路基情况、水土情况等,还需关注地下管线情况。

3.设计选择:根据调研和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如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防水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加沥青封层等。

二、基础处理1.路基处理:对路基进行填方、夯实,保证路基平整、承载力好。

2.边坡处理: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边坡处理,采用挡墙、绿化等方式加固。

三、路面施工1.基层施工:(1)垫层:进行2次散筛石垫层夯实,保证垫层的承载性能和平整度。

(2)混凝土基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基层施工,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沥青防水层(可选):在基层完工后,进行沥青防水层的施工,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

2.面层施工:(1)底层面层:将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设在基层或沥青防水层之上,厚度通常为4-6cm,确保材料均匀、密实。

(2)面层压实:采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面层的压实,确保密实度和平整度。

(3)面层处理:对铺设完毕的面层进行灰尘清除、道路标线施划等处理。

四、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对采用的沥青及骨料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执行。

(2)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和抽样检测,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五、养护维修1.辅助设施:施工完成后,及时设置相关的辅助设施,如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

2.定期养护: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对路面损坏或变形进行及时维修。

在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案,并结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N'
k
i1
c1'c2'ni(pPi )8
不计小于50KN的轴载
式中: C1´ ──轴数系数;当间距小于3米时,按双轴或 多轴计算C1´ =1+2(m-1), m是轴数。
C2´──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 四轮组为0.09 。
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于130kN的各 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3×10e6 ~ 1.2×10e7
1.2×10e7 ~ 2.5×10e7
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 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 < 600
600 ~ 1500
1500 ~ 3000
特重交通 >2.5×10e7
> 3000
第三节 路基与路面材料强度指标
一、路基受立与工作区 1、路基受力状况: 自重、车辆荷载
二、解题方法
h1 hi
p E1 μ1
Ei μi
En μn
弹性层状体系示意图
三、沥青路面设计的控制指标
结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 路表面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 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设计弯 沉值为设计指标。
有条件时,对重载交通路面宜检验沥青混合料的 抗剪切强度。
换算原则:
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的临界状态为标准,即对同一种路面 结构,甲轴载作用N1次后路面达到预定的临界状态,乙轴载 作用使路面达到相同临界状态的作用次数为N2,此时甲乙两 种轴载作用是等效的;
第二,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的标准进行轴载 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计算的路面厚度是相同的。
3. 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
设计年限(t)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Ne, 可通过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和设计年 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γ,按下式计算:
Ne[(1)t1]365N1
4. 交通等级
交通等级 轻 中等交通 重交通
交通分级
BZZ-100累计当量轴次Ne (次/车道) <3×10e6
P—车轮荷载换算的均布荷载 KN/㎡ D—圆形均布荷载作用面积的直径。 Z—应力作用点深度。 γ—土的容重。
2、路基的工作区: 1)定义: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产生的应力
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 1/5~1/10时,在此深度以下,车轮荷载对土基的作用影响 很小,可略去不计,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式中:
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100KN; 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C1——轴载系数, C1=1+1.2(m-1),m是轴数。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按单独 的一个轴载计算,当间距小于3米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2)计算:
3、正确的设计:应使路基所受的力在路基弹性限度范围 内,即当车辆驶过后,路基能恢复变形。保证路基相对稳 定,路面不致引起破坏。
4、要求: 1 )对工作区深度范围内的土质选择、含水量、路基
压实度提出较高要求。
2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填土高度时,荷载不仅施加于 路堤而且施加于天然地基上,所以天然地基也应充分压实。
• (3)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应对基层按拉应力指标 设计。
第二节 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依据
1. 路面设计年限
2. 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1) 当以弯沉进行厚度设计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NiK 1C1C2ni(P Pi )4.35
不计25KN以下轴载
第七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一节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简介 一、沥青路面结构的破损模式
1、沉陷
(一)表现 在车轮作用下表面产生的较大 凹陷变形,有时凹陷两侧伴有 隆起现象
(二)起因
当路基土的承载能力较低,不能承受从路面传至路基表面的车轮压力,便 产生较大的垂直变形即沉陷。 引起路面沉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
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规范》规定:
• (1)除交通量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时 可仅用设计弯沉值指标设计外,在其他道路上铺 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设计弯沉值、层底拉应 力、面层剪切应力三项指标设计。
• (2)对沥青碎石面层采用设计弯沉值和剪切应力 两项指标设计,对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和 粒料路面,只用设计弯沉值指标设计。
二、土基的强度和刚度指标:回弹模量
回弹模量:反映路基或路面材料所具有的弹性性质。 确定方法:
1.现场实测法: 1)大型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在0—0.5mm的各级压力和对
2、车 辙
(一)表现
路面的纵向带状凹陷,是高级沥青路 面的主要破坏型式
(二)起因
是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 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 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同荷载 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以及结构层和 土基的性质有关 。
3、疲劳开裂
(一)表现
路面无显著的永久变形,最初在 荷载作用部位形成细而短的横向 开裂,继而逐渐扩展成网状
(二)起因
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 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同时也与行 驶车轮的冲击、振动有关。
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引起的破坏
美国沥青路面修补
二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简介
一、基本假设
1、各层连续、弯曲弹性、均匀、各向同性,位移、形变 微小; 2、最下一层(土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无限大,其 上各层厚度有限,水平方向无限大; 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层向下无限深处, 应力、形变、位移为零; 4、层间接触情况,或者完全连续(连续体系)或层间仅 竖向应力和位移连续而无摩阻力(滑动体系); 5、不计自重
(二)起因
较厚的沥青结构层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弯曲作用, 使结构层底面产生的拉应变(或拉应力)值超 过材料的疲劳强度,底面便开裂,并逐渐向表 面发展。稳定类整体性基层也会产生出疲劳开 裂,甚至导致面层破坏。与重复应变(或应力) 大小和路面的环境因素有关 。
弯拉疲劳
剪切疲劳
4、推 移 (一)表现
受到较大的车轮水平 荷载作用时,路面表 面出现推移和拥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