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4组(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4组(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第一组: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4题。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

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⑤掬(jū):捧。

⑥馀甘:即橄榄。

1、下列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山八九折斗折蛇行C、书以付过以其境过清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喜可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②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答:3、下列对【甲】【乙】两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B.“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

D.《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游白水书付过》是北宋苏轼的作品,两人都“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除此外还有韩愈、欧阳修、曾巩、杜甫等也是。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一)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极乐寺记游(节选)袁宗道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②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注:①张盖:打着伞。

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

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

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

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

⑤情障:情欲的魔障。

这里指对山水的喜好。

8.解释以下加点字词(4分)(1)佁然..不动()(2)犬牙..差互()(3)去桥可.三里()(4)隶.而从者()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马行绿荫中,若.张盖B、如鸣佩环,心乐之.实是欲界之.仙都C、以其境过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西湖胜.境,入梦已久驴不胜.怒,蹄之10.翻译以下句子(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1.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3分)8.解释以下加点字词(4分)(1)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2)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去桥可.三里(可能、大约)(4)隶.而从者(跟随、随从)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马行绿荫中,若.张盖B、如鸣佩环,心乐之.实是欲界之.仙都C、以其境过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西湖胜.境,入梦已久驴不胜.怒,蹄之10.翻译以下句子(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完整版)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 分)
9.C 10.①竞:争 ②可:大约 ③若:像 ④于:在 11. ①那湍急 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 忽暗,忽隐忽现。 12. C 五.(07 年海南省)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 19-22 题。(15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 分) 19、(2 分)C 20、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21、(意思正确即可)①(2 分)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 而下快。 ②(2 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22、(1 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 分)清澈 (2 分)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 2 分)。 七.(06 年太原) 阅读文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潭记》对⽐阅读(含答案)《⼩⽯潭记》课内外对⽐阅读⼀、阅读⽂⾔⽂,完成11—14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彻,影布⽯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望,⽃折蛇⾏,明灭可见。

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凄神寒⾻,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

(节选⾃柳宗元《⼩⽯潭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溪,南流数⼗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洄悬激注。

佳⽊异⽵,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野,则宜逸民退⼠之所游处;在⼈间,则可为都⾢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置州以来,⽆⼈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遁世隐居的⼈。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第⼀段描写的内容是;[⼄]⽂中描写溪⽔的语句是2、解释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现代汉语说说下⾯句⼦的意思。

(6分)①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异⽵,垂阴相映。

⽃折蛇⾏,明灭可见。

4、⾯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产⽣“怅然”的情绪?(2分)5、甲⼄两⽂各从什么⾓度写出了⽔怎样的特点?(4分)甲⽂:⼄⽂:6、甲⼄两⽂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例说明。

(2分)⼆、阅读甲、⼄两选⽂,回答l2-l5题。

(l2分)【甲】从⼩丘西⾏百⼆⼗步,隔篁⽵,闻⽔声,如鸣佩坏,⼼乐之。

伐⽵取道,下见⼩潭,⽔尤清冽。

全⽯以为底,近岸,卷⽯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澈,影布⽯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一、选择题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

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

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

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释)①韬光:指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

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真不知马也【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熟记课文注释。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A表承接/表转折。

故A不合题意。

B连词,因为/连词,因为。

故B符合题意。

C助词,的/代词,它。

故C不合题意。

D代词,它的/表推测,相当于“恐怕”。

故D不合题意。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石潭记》对比阅读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B.潭西南而.望时踞石而.坐C.乃记之.而去忘路之.远近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4.翻译下面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心情。

【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的情绪。

阅读《小石潭记》《陋室铭》《游沙湖》,完成下列题目。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甲】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乙】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整理(内容全面,答案准确)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整理(内容全面,答案准确)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 的两句诗。(2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凄神寒骨( ) ②以其境过清( ) ③能媒能治背驼 ( ) ④延吾治( ) ⑤可朝治而夕如矢( )⑥其子欲鸣诸 官( ) ⑦我业治驼( ) ⑧但管人直(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2)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 译文: 3、甲文重在写景,请说出景后之情。 答: 4、乙文重在记事,请写出事中之理。 答:
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 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
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
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
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
• 三、1、①使……寒冷 ②因为 ③ 介绍 ④请 ⑤ 箭 ⑥ 之于 ⑦ 职 业 ⑧只 • 2、每小句占0 . 5 分,共4分。 • ①(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水两岸的形势犬牙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 ②(医人)将一片板放在地上,让驼者卧在上面;又将另一片板压 在驼者身上,接着就在上面跳踏。 • 3.忧伤凄苦孤寂之情 • 4. 一、办事如果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 糟。二、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以科学有效的措施。 三、一定要分清轻重,不能本末倒置 。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小石潭记》对比精讲精练附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精讲精练附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一)…甲文‟《小石潭记》全文。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

…注释‟①梁攦(lì):屋的正梁。

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

③箭:小竹子。

④疏数(cù):疏密。

⑤中州:中原。

⑥更:经历。

⑦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乃悟前狼假寐C、乃不知有汉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翻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小石潭记从XXX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XXX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XXX上。

佁然不动,XXX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XXX,XXX,XXX。

隶而从者,XXX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心情愉悦。

2)佁然不动:静止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岸边形势错综复杂。

4)乃记之而去:记录下来并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有闻而传之者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心乐之山川之美答案:D。

都是表示对景色美丽的赞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有上百条鱼,它们游来游去,仿佛没有归宿。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从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弯弯曲曲像蛇一样,时隐时现。

4.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围绕着“石”来写,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了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作者的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D.XXX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答案:D。

虽然XXX在文中提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但并不代表他认为小石潭不值得游玩。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通过描写潭边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比较阅读5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往来翕.忽()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②怀民亦未寝.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分)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动力专业)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300题)1、真空泵法卸车的缺点是()。

A.对卸车系统的严密性要求高,当真空槽容积一定时,系统管路受到一定限制B.车系统各连接部位必须足够坚固、严密,确保安全可靠,卸车前准备时间长C.设置其附属设备而增加厂房面积和投资,易受酸气腐蚀而维修费高,碱洗涤器易被盐类堵塞而需定期清扫D.卸车前时间长,设备性能要求高,易受腐蚀【答案】:C2、我国对发展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要求年平均大于()。

A.25%B.45%C.75%D.99%【答案】:B3、以下关于影响可燃气体着火极限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对碳氢化合物和CO的着火起抑制作用B.随着惰性气体含量减少,下限和上限均将提高C.高压时,对碳氢化合物而言,随压力升高,着火极限范围将减少;而对CO则相反,随压力升高,着火极限范围将变宽D.燃气一空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着火极限范围将扩大【答案】:D4、热化发电率又称为电热比,是供热汽轮.机的热化发电量与供热量之比。

热化发电率(),说明供同样的热量,在机组中转换成的电量越多,经济效益也越好。

A.越小B.变化C.越大D.不变【答案】:C5、弹簧支吊架或恒力支吊架的()包括分配给该支吊架的管子、阀门、管件、保温结构和所输送介质的重力。

A.安装荷载B.结构荷载C.工作荷载D.分配荷载【答案】:D6、以下关于风机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为()。

A.锅炉鼓、引风机宜单炉配置B.单炉配置鼓、引风机时,风量的富裕量宜为10%C.选择风机时应尽量使风机常年在较高效率范围内进行D.单炉配置鼓、引风机时,风压的富裕量宜为50%【答案】:D7、()不是影响硫铵结晶于母液中成长速率和晶形的因素。

A.母液中杂质B.母液温度和酸度C.粒结晶在母液中呈悬浮状态和其在母液中停留的时间D.溶质向结晶界面移动的性质和强度【答案】:C8、螺旋输送机的特点为()。

A.密封性好,操作方便,但有机件易磨损,消耗功率大B.密闭性差,易造成环境污染C.高倾斜度可以做到直接从地面将煤送到小型锅炉的煤斗D.间断给料均匀,可调节,结构简单,驱动功率小【答案】:A9、对于冷却供水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哪里)决焉?(选自《孟涂文集》)10.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不以千里称也B.乃记之而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而或不知其细而或长烟一空D.而或不达于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1. 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 窥谷忘反反:(2) 理明矣理: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译:1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

(1分)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4.【甲】文和【乙】文中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分)【甲】【乙】15.【丙】文阐述了作者什么观点? (2分)答:参考答案:10.(2分)C11. (2分,每题1分)(1) 通返,返回。

(2) 道理(或:事理)12. (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一.(08年山东)【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奇欠(qi)嵌盘屈,不行名状。

清流触石,泪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0. 说明下列加点的词。

(2分)叩以其境过清()@不行名状( )11. 翻译下列句子。

(4分)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 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13.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10答案:心因为@ 说出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1答案:也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婉蜓前行,时隐时现。

@美妙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相互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澄澈透亮乙文:正面(干脆)描写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 08年内蒙古)(一)阅读下文,回答5-8题。

(8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筐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峓,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5篇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5篇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冰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 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注]①玦(ju ©: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I eng g m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

⑤荠(j 1):荠菜。

⑥舁(y ()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折纤秀长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溪,平坦如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少陵”指谁?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2分)(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初中 语文 八年级 下学期 文言文 小石潭记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 语文 八年级 下学期 文言文 小石潭记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一、选择题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

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

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

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释)①韬光:指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

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真不知马也【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熟记课文注释。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A表承接/表转折。

故A不合题意。

B连词,因为/连词,因为。

故B符合题意。

C助词,的/代词,它。

故C不合题意。

D代词,它的/表推测,相当于“恐怕”。

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甲]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比较阅读训练七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比较阅读训练七篇(含答案)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训练七篇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7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

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

屡跋①屡歇,抵欢喜台。

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

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注释】①跋:行步。

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

③睥睨:城上短墙。

栏楯:栏杆。

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潭西南而.望B.隶而.从者C.跳而.东西 D.而.他峰又复跃出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佁然/不动 B.乃/记之而去C.仰视/白日 D.其/峰峦变幻3.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描写小石潭的周围事物,表达了被贬后的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

B.【乙】文描写上方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C.【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美景。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斗.折蛇行()(3)方.叹峰之奇()(4)余不能悉.记也()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③,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厓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皷⑦,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恐怕。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上石头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厓:岸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双手捧取。

⑦皷:古同“鼓”。

⑧余甘:水果名。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佁然不动佁然:(2)凄神寒骨凄:(3)折处辄为潭辄:(4)书以付过书: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3.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使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小溪岸势高高低低,凹凸不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悄怆幽邃”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作者一来到小石潭,心情就凄苦忧伤。

他游山玩水,是为了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C.“掬弄珠璧”写出了江月倒映水中,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

D.“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结合画波浪线句子,分析写法上有何不同,写出水怎样的特点?【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练习
(一)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

⑤荠(jì):荠菜。

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
(3)西折纤秀长曲(4)尽溪,平坦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
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2分)
(二)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
清清:
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三)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
然!
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a以其境过清b不可名状
c俶尔远逝d悉皆怪石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
乙: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练习答案
(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

)(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

(1分)4.杜甫。

(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1分)
(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三)1因为说出2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4: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