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任研究(20110614)

合集下载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群体是这个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对于我国民众整体的政治信任情况,大学生的政治信任情况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本文设计大学生政治信任影响因素指标模型,以474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政府、高校、媒体、学生四个主体分析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因素。

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政府、高校、媒体、学生等主体层面提出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信任;影响因素一、引言政治信任是民众和政治系统之间的一种互动,国家只有建立在较高的政治信任水平上,才能更好的运转。

本文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群体,当今学界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实证研究不多,对此深入研究更富理论意义;再者从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年纪较轻、社会经验不足,其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尚不坚定,所以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政府、高校、媒体、学生四个层面出发设计大学生政治信任影响因素指标模型,根据474位大学生政治信任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政府绩效、高校培育、媒介使用、学生特征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然后从主体层面提出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框架本文认为政治信任是民众基于理性思考、实践感知、心理预期和政治表现,而体现出来的对于政治制度、政治机构、政府官员,呈动态特征的信赖度和认可度。

根据政治信任的定义,本文从大学生对政治制度的信任、对政治机构的信任、对政府官员的信任等三个方面来间接测量大学生政治信任。

根据文献研究,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理性选择、社会文化、媒介使用、个人特征四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群体,鉴于此,笔者把政府绩效、高校培育、媒介使用、学生特征作为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下又细分为12个具体影响因素。

大学生政治信任作为本文研究的因变量,12个具体影响因素作为本文研究的自变量。

大学生政治信任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政治信任研究——兼论当代政府公信力的开题报告

政治信任研究——兼论当代政府公信力的开题报告

政治信任研究——兼论当代政府公信力的开题报告题目:政治信任研究——兼论当代政府公信力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的公信力成为评价一个政府是否为人民所信任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当今社会,政府的公信力面临着种种挑战,如政治腐败、失信事件等,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因此,进行政治信任研究,探讨当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对于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政治信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分析当代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相关对策。

研究内容:1.政治信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政治信任是指个体对政治权力和决策的信任。

本部分将介绍政治信任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信任调查、行为实验研究方法、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等。

2.当代政府公信力的现状本部分将分析当代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包括政治腐败、失信事件、政府透明度等方面的分析。

同时,介绍国内外政府公信力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公信力现状和差异。

3.影响当代政府公信力的因素本部分将分析影响当代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政策实施、精英行为等方面的分析。

同时,探讨公众的信任感性特征、知识层次、价值观念等因素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4.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本部分将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相关对策,包括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改善政策制度、加大反腐力度、强化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政治信任和政府公信力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政治信任和政府公信力的相关问题,分析当代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相关对策。

同时,为完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政治信任

政治信任
政治制度信任的增加。反之则反。米施勒(William Mishler )与罗斯(Richard Rose)在
对中东欧和前苏联10个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治信任进行实证分析以后指出,无论是微观层
次(即个人层次)还是宏观层次(即社会层次),制度主义的解释更具有说服力。目前,从
制度主义角度探讨政治信任的学者居多数,其中不少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他们的观点
中国人的四种社会取向的特征,即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在家族中的
父权至上和国家中的君权至上,两者“相辅相成,便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封建专制主义。
在家族内外,自幼长期生活在这样的专制环境下,自然会形成一种过分重视、崇拜及依赖权
威的心理和行为取向”。[6]权威取向具体来说有三个特征:1.对权威的敏感;2.权威崇拜;
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则较难容易形成(Uslaner ,1999;Levi ,1998)。
那么,以上对于政治信任的解释是否也适合用来解释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政治
信任的起源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单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政治信任源于社会信任的解释,
对东亚国家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十分完整的答案。笔者认为,权威主义价值观同样可以成为
一、问题的提出
政治信任近年来日益成为政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政治信任之所以受到关注的
原因可以简要概括为两点:1、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政府及其行为在多大程度上
得到了一般民众的认可,从而体现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或正当性:legitimacy);2、政治
信任也是政府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政治信任过低将意味着目前的政治体系或政府行为丧失了
拜和依赖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政府、政治领导人的信任。为了从经验角度对这一假设加以证明,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摘要】政治信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治理实践和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洞察力,它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题。

论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府绩效社会资本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政治信任的研究以来,政治信任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利维和斯托克(Levi& Stoker,2000)概括了推动政治信任研究在美国兴起的三重因:一是1965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1968年盖森《权力与不满》的公开出版;二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包括种族关系和公民权利运动,也包括越南战争;三是关于美国全国选举调查(National ElectionSurvey)政府信任问题的调查中,美国公民的信任百分比长期急剧下滑,尤其是1964-1972年间。

这些因素都使得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对政治信任的大量研究。

政治信任的研究因此在西方政治学界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一、何为政治信任?当代社会政治信任的学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是,政治信任的涵义到底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公民对政府的这种政治信任?(一)政治信任的涵义对政治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政治信任的概念。

政治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

政治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

政治信任的研究缘起、逻辑基础及分析范式

政治信任的研究缘起、逻辑基础及分析范式

事。事实表明,与这些国家民主化相协而生的是政治生活中的信任式微。如 Lvl对中东欧国家 oe l 民主化 的研究认为:从程序角度看 ,过去十年间后共产主义国家 的民主制度——多党制 、自由定 期的选举和非暴力的政府轮换—— 已经在很多国得到确立。但与英美等国家相 比,后共产主义 国 家的政治信任水平总体偏低。 ¨ 在俄罗斯 ,公众 比其他任何 国家都不信任其社会机构 ,尤其是政 5 治机构 ,没有一个机构能够赢得超过 4 %—5 %的信任。从 民主政治的成长看,政治信任的缺失 0 0
象 ,而是一种持续颇久的状态 ,“ 对政府的信任一再降到创记录的最低点。 _ 与美 国类似 ,欧洲 ”4 ¨ 人也大面积地对现行政治领导人和政治组织失去了信心。在过去 的几十年 中,在英 国、意大利 、 法国和瑞典等国家 , 人们对政府和主要政治机构的信任感呈下降趋势。同时,政治犬儒主义在挪
人 权利 意识 的高涨 激活 了代表 观念 的 “ 内在悖 论 ” ,使 代议 制难 以胜任 表达 和综合 公 民利 益 诉
求的基本功能 ,而遭受了政治信任危机 的考验。具体而言 ,在美 国, “ 国家选举研究 ( aoa N t nl i
EetnSuis” 从 15 l i tde) co 98年至 20 02年 的跟踪调 查显 示 ,美 国公 民对 政府信 任 的 衰落并 非 暂 时现


研 究缘起
二战结束以来 ,虽然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了 “ 滚雪球”效应 , 并得到迅速扩展 , 同 但 时在很多国家出现 了体制疏远 、消极冷漠 、离心内耗 、纠葛排斥 ,甚至是严重的政治动荡 。随着 如此 “ 民主破碎”情形出现的是政治信任 的衰微。民主困境与信任缺失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不仅 出现在 “ 三边 ” 国家与 “ 第三 波” 国家 ,而且发 生在 其它很 多 国家 。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信任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信任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信任政治信任是指对政治体系及其组成部分的信任,包括对政府、政党、公共机构等的信任。

政治信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民主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

政治信任是一个相互建立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政府需要支持和认可,而公民和社会组织也需要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治信任是政治参与和政策影响的基础。

只有政府和公民能互相信任,政府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实现社会和民族的共同利益。

政治信任对于政治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当公民和政府间建立起高水平的信任,政治制度才能得到良好的运作。

政治信任最重要的是增强政治平等,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保证公民在政治上享有真正的公民权利。

政治信任还能促进政治参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政治问题,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政治信任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

政治信任可以加强不同政治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减少猜忌和误解。

政治信任可以激发人们的团结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然而,政治信任也容易受到影响。

政治腐败、公共管理不善、不
公正的法律制度等问题都会对政治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政治宣
传也可能对政治信任产生影响,政治宣传被当作是政府和公民间交流
和理解的关键。

政治宣传应该避免虚假信息,避免夸大和曲解事实,
以增强政治信任。

政治信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现代政治环境中面临着多种挑战。

唯有聚焦实际问题,解决好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问题,我们才有可
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民主、健康、稳定的政治环境。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摘要】政治信任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探讨了政治信任的建构过程。

首先分析了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其次探讨了公众参与对政治信任的影响。

然后阐述了政策执行中政治信任的建构方式,并重点探讨了政府透明度与政治信任之间的关系。

最后,分析了政策评估对政治信任的影响。

通过这些分析,突出了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构建政治信任的重要性。

最终指出,只有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建立起信任,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公众,确保政策的接受和执行效果。

因此,加强政治信任建构,提升政府合法性与公信力,是实现有效公共政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政治信任、公共政策、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政府透明度、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建构1. 引言1.1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在公共政策领域,政治信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政治信任是指公民对政府和政治体制的信任程度,是推动政府与民众良好互动的基础。

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治信任的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涉及到政府、公民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信任建构是政治决策的基础。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获得公民对其决策的信任和支持,否则政策的执行将难以进行。

公众参与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政府是否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是否能够满足公众需求,都会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政策执行中的政治信任建构涉及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效率,政府的透明度与政治信任也密不可分。

政府透明度可以增加政府的可信度,从而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政策评估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政策评估结果是否公正、透明,会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需要政府、公民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政治信任关系。

只有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公共政策才能够取得成功,社会才能够稳定繁荣发展。

政治信任:概念、层次与功能价值

政治信任:概念、层次与功能价值

政治信任:概念、层次与功能价值作者:王瑶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5期[摘要]作为民众与政治体系良性互动的重要体现,政治信任是民众对政治体系的一种积极评价、期待及支持。

政治信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对政治价值、政治制度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对公职人员的信任。

政治信任在政治生活与政治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政治绩效、维持政治稳定、增强政治合法性、培塑政治文化四个方面。

[关键词]政治信任;概念;层次;功能价值中图分类号:DO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7)05-0051-06一、政治信任的概念界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作为专门的政治学问题,政治信任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目前为止,尽管学界对政治信任概念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在界定政治信任概念上形成了政治评价论、政治期待论和政治认同论三种形态,存在着某些共识。

学界对政治信任概念界定的共识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可以视政治信任为公民与政治体系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良好的政治信任水平代表着公民与政治体系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合作与趋近状态,因而政治信任的建设路径不应只针对公民或政治体系一方,而应从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增进两者之间相互了解的互动方式,进而积累政治信任。

二是政治信任表现为公民的一种政治心理。

这种心理建立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代表着公民对政治体系及其内部要素的积极评价、期待或认同,公民的政治信任水平可以视为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通过审视政治信任现状可以判断社会政治生活的状况,因而能够为公共部门出台相应的路线方针或政策措施提供重要的社会心理依据。

三是政治信任呈现一种动态过程。

在公民与政治体系及其内部各要素的互动过程中,政治信任不断发生、发展、侵蚀与修复,因而政治信任的建设绝非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时刻关注政治信任的现状、特征与问题,防止政治信任危机的发生。

政治信任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_上官酒瑞

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_上官酒瑞

一、政治信任及其研究的兴起政治信任是1970年代以来国外政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

人们根据自己的政治信任观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1.政治信任的基本内涵学者们在研究中诠释了他们对政治信任的认知。

如Miller和Listhaug认为:“政府信任的表达(或同意词政治信心和支持)是一种总体评判,是对体系具有回应性和情愿做正确事情的判断,甚至在长期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1]学者史天健也认为:“政治信任是一种信念:政治体系或体系的一部分会形成好利的结果,尽管会留下不如意。

作为一种情感,政治信任在短期内独立于政治产品和绩效,是政体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2]其他学者对政治信任的界定与他们相似。

这些关于政治信任内涵的言说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政治信任是一种相信并有所托付的一种政治心理,体现为公民对政治体系的态度、评价或信念;其二,政治信任是公民与政治体系之间的一种政治关系,表现为公民与政治体系之间互动合作和趋近的关系。

前者阐明的是政治信任的本质,后者解释的是政治信任的基础。

根据认识论,作为一种心理取向,政治信任的本质和基础是现实的政治信任关系,即建立在公民对政治体系的预期及体系回应基础之上的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在具体政治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公民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或权利关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政治信任的发生、发展与销蚀。

2.政治信任研究的兴起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自觉关注政治与信任关系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

但在洛克之后很长时期内政治信任都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没有受到重视。

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政治信任的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上官酒瑞程竹汝内容提要作为一个独立知识领域的政治信任研究兴起于1970年代。

政治信任研究以政治学及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基础,而世界各国出现的政治信任危机则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人们从学理上深刻思考政治信任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治系统福利国家上官酒瑞,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030006程竹汝,上海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200444研究始于1970年代。

关于信任的思想政治论文.doc

关于信任的思想政治论文.doc

关于信任的思想政治论文.doc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信任关系正在发生嬗变。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信任的思想政治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关于信任的思想政治论文篇一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风险【内容提要】任何关于中国社会政治信任水平或高或低的简单判断,都会失之偏颇而难于形成符合事实的结论,甚至会造成严重政治后果。

根据政治信任理论和民众的政治不信任表达,可以形成政治信任现状的基本判断:政治信任在类型学上属于转型形态;政治信任水平呈现为高低共存的非均衡格局;政治信任流失呈强化趋势,不信任压力增强;政治不信任表达形式日益多样化;政治不信任总体具有可协调性,处于可控范围。

同时,政治信任缺损还隐含着不少风险,可能导致政治信任的整体性坍塌,造成公共政策的阻梗等。

【关键词】政治信任级差政治信任政治不信任政治风险民众的政治信任状况是国内外关注现阶段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焦点。

对此,形成了截然不同两种判断:一种认为政治信任度很高。

如世界五大公关公司之一的爱德曼发布的2011年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政府以88%的信任度排名全球第一,比2010年的74%提高了14个百分点。

也有学者在对中国、韩国、日本、台湾等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政治威权主义与政治信任是一种正相关系,政治威权主义越强的国家和地区,政治信任度也越高。

他得出结论:中国大陆的政治信任在东亚地区处于最高水平。

[1]另一种则认为政治信任度很低。

如《小康》杂志于2009年进行的“信用小康”调查表明,49%的人对政府、人际、公司三类的信用危机表示“都非常担心”,37.8%的人则更担心“政府”的信用危机。

在“您相信政府公布的各种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吗”的调查中,认为“仅作参考,掺假的成分很多”或“绝对是假的,从来都不信”的比例高达91.1%,而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个比例是79.3%。

政治信任的含义、层次(结构)与测量——对中西方学界相关研究的述评

政治信任的含义、层次(结构)与测量——对中西方学界相关研究的述评
05 ) 08 。
作 者 简 介 : 治 菊 ( 9 8一) 女 , 庆 人 , 州 民族 学 院 副 教 授 , 京 大 学 2 1 谢 17 , 重 贵 南 0 0级 行 政 管 理 专 业 博 士 研 究 生 , 事 公 共 管 理 理 论 与 实 践 从 研究。
第 4期
谢 治菊 : 治信 任的含义 、 政 层次 ( 结构 ) 与测量——对 中西方学界相关研究的述评
达工业化 国家的政 治信任度一直呈下滑趋 势, 这种 下滑在亚洲 国家尤其是 中国却 不明显。尽 管如此 , 我们还是应 该认真对待并采取措施 解决我 国政 治信任的层级差异 , 积极探 索政 治信任 理论 的本 土化 , 建适合我 国政 治信任 构
的模 式与 运 行 机 制 , 升 民众 相关 理 论 的发 展 与成 熟 有 社会
的思 想家是 英 国的洛 克 。但在 此后漫 长 的历 史长河 中, 政治信任 都处 于学术 研究 的边缘 , 没有受 到应有 的重 视 , 到 2 纪 7 代 , 治信任 才逐渐 吸 引 直 0世 0年 政
了一 些学者 的 眼球 , 国外 学 者对 其 的关 注度 持 续上
的政 治信 任 。制 度 主 义 的 解 释 则认 为 : 政 治 信 任 “
源于政 治领域 , 是人 们对政 治制 度和政府 绩效 、 治 政 制度可 信性 的一种理 性评 估 。 ‘ ” 当公 民对政 府 及
其机构 、 决策 的总体 状 况 以及 独 立 的政 治 领导 的评
政治 信 任 的源起 及 含 义
第4 2卷 第 4期 2 1 年 7月 01
南 昌 大 学 学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OUR NAL O F NANC HANG U VE I NI RSTY

政治信任研究的框架、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政治信任研究的框架、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政治信任研究的框架、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政治信任是政治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伴随政治信任的研究深入,它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

政治信任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政治信任施信方、被施信方、大众媒介和外部环境这四个相互链接的有机整体。

政治信任研究是不同学科的理论不断交融的结果,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政治沟通理论。

不仅如此,政治信任对现实政治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增强政治合法性、促进政治稳定,增强公共政策效率、提升政治绩效,形塑政治文化。

标签:政治信任;分析框架;理论基础;现实意义一、政治信任及其分析框架政治信任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界说就是存在于政治生活中所有信任关系的总和,它不仅包含政治体系信任,还包含着社会信任,整个政治信任过程中的公众既可以是施信者又是受信者。

狭义上的界说则不包含民众之间的信任,而是公众对整个政治体系或其部分的信任。

在狭义政治信任的范畴中,政治信任过程中,公众就是施信方,而政治体系或体系的一部分就是受信方。

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的政治信任,学界在政治信任界定时都一致认为,政治信任是一种政治心理,同时它还反映的是施信方和被施信方相互之间的沟通互动。

因此笔者基于当前有关政治信任的研究共识,把政治信任的界说为:政治信任是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民众基于需求和预期、实践感知和理性思考对政治体系的一种期待、相信和支持的政治心理。

根据前文界定的政治信任概念,笔者认为政治信任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个结构性要素:施信方、被施信方、大众媒介和外部环境圈。

施信方,即政治信任的主体要素,它所揭示的是政治信任过程中“谁信任?”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目前学界仍存在着争论与分歧,争论的焦点就是社会组织到底是不是政治信任的主体。

笔者在结合对政治信任的理解基础上,认为政治信任的主体是能够进行心理活动,能对政治体系能做出感性或理性评价的,而社会组织本身是不具备心理和思维能力,因此政党、社会团体等组织是不具有政治施信者特质的,不能成为政治信任的主体。

政治信任研究(20110614)

政治信任研究(20110614)

政治信任研究——北京初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信任的衰落成为西方国家公共治理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对47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全球41亿民众对诚信问题存在忧虑,对各类机构的信任程度下降,对政府机构表示不信任的人占到47%。

政府信任缺失问题已经对各国政治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2011年初北非各国所发生的政治动荡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于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但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经济发展与制度革新间的差距逐步拉开,有些制度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再加上政府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民众质疑精神开始浮出水面,质疑的声音愈发增多,政府的信任水平和权威性日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各种形式的政府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陕西虎照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案到听信谣言抢购食盐事件等此起彼伏,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其发展态势基本可以概括为: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

而这均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质疑感和不信任感的增强,积极的一面是它彰显了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觉醒,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为社会进步的体现。

而消极的一面是它对政府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从而增加了社会风险,使得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下降,于2011年3月发生的抢购食盐事件便是例证。

基于上述考虑,对政治信任流失这一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归纳其形态和特点,分析其内在机制和演变趋势,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

一、概念界定政治信任这个概念由于使用层次的不同,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也有不同的侧重,不少西方学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的总体概览与深化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的总体概览与深化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的总体概览与深化思路作者:卢伟许鹏飞陈赛珊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4年第01期摘要: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其含义主要包括信任涵义、信任主体、信任客体、信任特征等。

目前,除少数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为研究主题和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理论为研究目标外,研究主题多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外两大论域,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为功能意义、问题与成因、路径对策三个方面。

其深化研究的主要思路在于进一步辨析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内涵特征、调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现状及规律和不断拓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的主题内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现状;研究建议;综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1-0020-03收稿日期:2023-02-03作者简介:卢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助教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0SJZDA088);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度校本教育研究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职业本科生的职业生涯困扰及纾解对策研究”(SCYB22-0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度校本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本科院校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困境与对策研究”(SCYB22-04)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其本身也有着广泛深刻的价值。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为主题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建议,为学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信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的基本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内涵特征与“信任”含义直接相关。

在心理学中,信任被规定为对未来积极预期的动机、态度、信念等,是在一定外部情境刺激下同时受信任主体自身特质影响而产生的,指向个体主观层面及其发生过程。

“信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意向或行为积极预期基础上而敢于托付的一种心理状态”[1]。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摘 要】政治信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治理实践和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洞察力,它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题。

论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政治信任 政府绩效 社会资本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政治信任的研究以来,政治信任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利维和斯托克(Levi& Stoker,2000)概括了推动政治信任研究在美国兴起的三重因:一是1965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1968年盖森《权力与不满》的公开出版;二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包括种族关系和公民权利运动,也包括越南战争;三是关于美国全国选举调查(National ElectionSurvey)政府信任问题的调查中,美国公民的信任百分比长期急剧下滑,尤其是1964-1972年间。

这些因素都使得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对政治信任的大量研究。

政治信任的研究因此在西方政治学界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一、何为政治信任?当代社会政治信任的学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是,政治信任的涵义到底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公民对政府的这种政治信任?(一)政治信任的涵义对政治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政治信任的概念。

政治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

政治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

政 治信任常用理论知识

政 治信任常用理论知识

政治信任常用理论知识政治信任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政治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有许多关于政治信任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政治信任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一、社会契约理论与政治信任社会契约理论是探讨政治信任的基础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权利和利益,通过契约的方式让渡一部分权利给政府,形成政治权力。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承担着保障公民权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如果政府能够履行契约,满足公民的期望,那么公民就会对政府产生信任;反之,如果政府违背契约,不能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公民则会对政府失去信任。

社会契约理论强调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认为政治信任是基于政府对契约的履行程度。

例如,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中,政府依法执政,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公民就会认为政府是值得信任的。

二、政治文化理论与政治信任政治文化理论关注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和信仰对政治信任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文化会塑造出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任。

例如,在一些强调公民参与和民主价值的社会中,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度可能较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府决策。

而在一些传统的权威主义文化占主导的社会中,公民可能更倾向于服从政府的权威,对政府的信任更多地基于对权威的敬畏,而非对政府绩效的评估。

此外,社会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因素也会影响政治文化,进而影响政治信任的形成和发展。

三、制度主义理论与政治信任制度主义理论认为,政治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对政治信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健全、透明、公正的政治制度能够增强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信任。

例如,选举制度的公正性和竞争性能够让公民感受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从而增加对政治体系的信任。

同时,权力制衡机制可以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的权益,提高政治信任。

相反,如果政治制度存在缺陷,如腐败盛行、权力不受约束,公民就会对政治体系失去信心。

【推荐】信任政治资料-范文word版 (12页)

【推荐】信任政治资料-范文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信任政治资料篇一:政治信任研究(201X0614)政治信任研究——北京初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信任的衰落成为西方国家公共治理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对47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全球41亿民众对诚信问题存在忧虑,对各类机构的信任程度下降,对政府机构表示不信任的人占到47%。

政府信任缺失问题已经对各国政治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201X年初北非各国所发生的政治动荡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于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但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经济发展与制度革新间的差距逐步拉开,有些制度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再加上政府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民众质疑精神开始浮出水面,质疑的声音愈发增多,政府的信任水平和权威性日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各种形式的政府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陕西虎照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案到听信谣言抢购食盐事件等此起彼伏,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其发展态势基本可以概括为: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

而这均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质疑感和不信任感的增强,积极的一面是它彰显了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觉醒,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为社会进步的体现。

而消极的一面是它对政府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从而增加了社会风险,使得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下降,于201X年3月发生的抢购食盐事件便是例证。

基于上述考虑,对政治信任流失这一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归纳其形态和特点,分析其内在机制和演变趋势,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

政治信任的两大来源

政治信任的两大来源

政治信任的两大来源孙力政治信任的提取和构筑已经形成了两个大的来源:一个是制度功能,一个是角色功能。

从前者来讲,人们根据制度运行的好坏、它所发挥的作用来生成自己的政治信任,执政主体也依赖制度运行来实现其价值追求和意识形态承诺,从而赢得政治信任。

从后者来讲,政治角色往往被作为特定政治的化身,也同样构成政治信任生成的资源。

优秀的政治角色能够在一个社会中确立起广泛的政治信任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而失败的政治角色则会极大地损害政治信任,甚至会出现一颗老鼠毁一锅汤的状况。

应该说,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制度是政治最基本的依托。

相对角色功能来讲,制度功能更能够反映政治的本质。

并且,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

所以,人们从制度功能的认识和解读中生成的政治信任,就比较巩固和持久,国家和政党从制度功能提取的政治信任也比较可靠和稳定。

角色功能并不具备这特点,而是有个性化和具体化的特色。

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就是,一旦角色功能出现异化,从角色功能的认识和解决产生的政治信任就会遇到危机。

因此,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正确解读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以制度功能为主构建政治信任,避免政治信任对角色功能的依赖和不当关联。

混淆制度功能和角色功能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一般来讲,在现代政治制度中,角色是依附于制度的,与传统政治中角色大于制度不同。

但中国处于转型期,角色大于制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当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将法理型的权威置于最高地位时,克里斯玛型的权威,或者说对精英化合物的人格崇拜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功能运用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大大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

威信高的领导人可以一呼百应,顺利、高效、廉价地实现奋斗目标。

而它产生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制度变成了角色的附属物,不仅会产生邓小平同志所批评的制度会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的糟糕景象,而且会产生制度的存废与个人的成败的不当关联。

例如,一旦角色出现异化或者说腐败,就必然影响到角色所“代表”的制度和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信任研究——北京初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信任的衰落成为西方国家公共治理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对47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全球41亿民众对诚信问题存在忧虑,对各类机构的信任程度下降,对政府机构表示不信任的人占到47%。

政府信任缺失问题已经对各国政治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2011年初北非各国所发生的政治动荡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于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但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经济发展与制度革新间的差距逐步拉开,有些制度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再加上政府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民众质疑精神开始浮出水面,质疑的声音愈发增多,政府的信任水平和权威性日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各种形式的政府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陕西虎照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案到听信谣言抢购食盐事件等此起彼伏,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其发展态势基本可以概括为: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

而这均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质疑感和不信任感的增强,积极的一面是它彰显了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觉醒,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为社会进步的体现。

而消极的一面是它对政府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从而增加了社会风险,使得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下降,于2011年3月发生的抢购食盐事件便是例证。

基于上述考虑,对政治信任流失这一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归纳其形态和特点,分析其内在机制和演变趋势,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究。

一、概念界定政治信任这个概念由于使用层次的不同,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也有不同的侧重,不少西方学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中国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其研究的范式是参照西方政治学研究范式。

因此首先梳理了西方政治学领域学者的观点,对研究问题和维度作了基本界分,并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参考了我国学者关于政治信任的研究。

综合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政治信任更多地被定义为公民对于政府或者政治系统将运作产生出与他们的期待相一致的结果的信心或信念(Easton,1965;Miller,1974;Hetherington,1998;Citrin,1974)。

政治信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它指公民对待整个政治共同体的态度(公民所属国家),此可以由对国家政治理念的信任体现出来;第二层次,它指公民对诸如民主等政治制度的态度;第三层次,它指公民对政治行动者(政府公务员)的态度(Norris,1999)。

另外一些学者将其分为公民对政府职责上、政权上和制度上的信任(Craig, Niemi, and Silver,1990),认为政治信任是一个政治系统合法性的基础(Easton,1965:273)。

由此可以看出,通常按照抽象程度划分政治信任的维度,并着重强调了政治信任在一国政治系统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把政治认为是一个从价值观念到实践结果的连续过程,根据从抽象价值到具体实践的顺序,政治信任可以划分为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公务员、政府政策、政府信息权威性四个维度。

其中对政治理念的信任属于对政治价值的信任;对政治制度和公务员的信任属于对政治主体的信任;而对政策政府信息真实性的信任则属于对政治实践的信任。

其基本关系如下所示:结合中国国情,有学者指出中国百姓常常视国家为统一的国家,而视政府为两个体系的政府,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若按中央、省、市、县、村五级来划分,可以将市及以下的政府看做地方政府,而省级以上的政府则可以视作中央政府,因为其已不与百姓直接接触。

李连江(Li,2004)通过对中国四省农民政治信任状况的定量研究发现,中国农民能够直接面对的政府是乡镇两级政府,后者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其政治信任的高低。

而对于中央政府,大多数农民不知道其运作机制和政策始末(Tong Weijun,1999),而倾向于把中央政府看做是一个儒家式的理想政府,即能判定大是大非的道德模范,因而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普遍较高。

史天健的政治文化理论也支持这一论点(Shi,2001)。

由此可以发现,公民对于可接触到的也即具体的政府往往持有较低的信任感,而对于无法接触到相对抽象的政府往往持有较高的信任感。

在对政治信任的研究框架中增加了对抽象和具体这两个层次的考量,区分了对价值理念本身与价值实践状况的信任;对抽象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具体规章办事程序的信任;对抽象不易接触的中央公务员与具体较易接触的地方公务员的信任;对抽象政策与具体政策的信任。

以期在研究中发现,在抽象和具体这两个层次上,公民政治信任感的区别。

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除了之前提到的中国公民对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不同态度,还包括:(1)人口特征。

这一点西方的实证研究发现其对政治信任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而我国的实证研究(Shi,2001)发现党员和性别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是男性在对最低的三级地方政府的信任上要比女性低。

(2)教育程度。

西方的学者发现教育程度和对政府的信任呈反相关(Agger,Goldstein,1961)。

而中国学者在印证了前者结论的实证研究中,又进一步认为教育程度高的公民对中央政府持更多的批判态度(Yu Jianrong,Duan Xianju, Tan Jian, and Chen Bin,2000;)。

(3)收入水平,李连江(2004)发现最高和最低收入的人群都对省级以上的政府有较低的信任感。

二、北京的政治信任状况(问同学要到的部分数据)(一)价值观信任民主政治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其价值追求的深化和发展,不同的民主价值催生不同的民主实践。

对政治价值的信任是构成政治信任的基石。

为了衡量北京市民的政治价值信任情况,选取了现今较有代表性的政治价值观,即“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政治个体本位的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矛盾调和作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建设服务型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则是政府在实际执政中所遵循的宗旨和追求。

通过被访者关于这四项政治理念评价的调查,我们得到结果如下:在这四项政治理念本身价值的认同程度上,多数人对此“非常认可”,表示非常认可的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9.4%、56.5%、48.4%、57.8%。

仅有1.6%、2.8%、4.9%和3.6%的人表示“非常不认可”。

但对于这些政治理念在执行中的落实情况,受访者的认可度明显减少,多数人表示“比较认可”或持中立态度,而表明“非常认可”的人只有10%、12.1%、9.6%、9.3%。

为了进行理念价值和实践落实的差异的比较,首先计算出受访者对于两者认可度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是首先给每道选择题赋值,赋值的方法即从1到5分,例如“非常认可、比较认可、持中立态度、比较不认可、非常不认可分别计为1-5分”,然后再计算出这两方面题目的平均得分。

平均分越高的认可度越低,反正则越高。

计算得出,对于四项理念价值的平均得分为1.72,时间落实得分为2.41。

由此可见,受访者对于价值本身认可度较高,但对于其在实践中的落实情况的认可度低于对价值本身的认可度。

结果显示,被访者对政治价值内容的认同感普遍较高。

这反映出我国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较大支持。

只有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下,国家的各种政策、制度等才有可能进一步获得民主的支持。

另一方面,被访者对政治价值的落实情况信任感偏低,反映出政府在贯彻这些政治理念的过程中还有所欠缺。

“政府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体现为政府对自身执政理念的落实程度。

政府是否严于律己,言出必行,对公民的政治信任感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造成目前这种“政治诚信”缺失的原因,既有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上的欠缺,也市场经济中政府行为取向趋于利益化的原因。

监督机制的薄弱,诚信制度的缺失,使得国政府构建的价值体系在具体制度和实际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对公民的政治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二)制度信任社会学家卢曼曾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信任——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

所谓制度信任是指社会成员间的信任建立在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而不是以关系、人情为基础。

政治制度在政治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将其划分为抽象层次的政治体制和具体层次的政治制度,前者主要指与百姓日常生活接触较少的宏观抽象的政治体制,后者主要指与百姓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

1. 抽象层次的政治体制信任对于这一维度,主要使用四个指标予以测量: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信任、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信任以及对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信任。

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在我国的政治体系中,上述制度均为基本政治制度,从范围上基本包涵了我国所有重要政治制度。

其二是因为这些制度均规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方向,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不是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的,符合我们对于抽象层次政治体制的定义。

多数被调查者对抽象政治体制均有着较高的信任感。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仅有5.60%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说法持负面态度(即选择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选项,以下略);仅有9.6%的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说法持负面态度;仅有4.8%的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说法持负面态度;仅有11.29%的人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的说法持负面看法。

对五种说法的不同回答: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进行了1-5分的赋值,粗略计算出了各个指标的“信任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对政治的信任感越低,该指数越低说明对政治的信任感越高。

由此用以粗略反映被调查者对于抽象政治体制的信任状况。

诚然这种分类可能比较笼统且有诸多局限性,但为了调查与分析的需要,必须采用一种相对量化的标准,否则很难有效区分公民对与各个指标的信任状况。

由此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从总体上是十分认可和信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他们对于抽象政治体制的信任感较高,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信任感最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信任感最低。

对政治制度的信任是政治信任的基石和根本。

当民众相信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政治制度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公平、合理、正义、进步的制度,并且这种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偏离自己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即使政府的某些具体政策、公职人员的某些行为损害到自己的暂时利益,仍会选择宽容的态度并支持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