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6月5日1、2节205考试(十五周周三)

导论

一、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化

(一)现象

1、人的第二自然、非特定性

2、给定的行为规范体系

3、古拉丁语:耕耘、培养、教育、修养

4、演化,考古学:《周易》“关乎天文以查实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1871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二)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从社会上获得的习惯、器物文化。德国,思辨。

雷蒙德、威廉斯:艺术和艺术活动;文献式的人类智慧结晶;一种生活方式。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1897年,德国的巴德开展田野调查

(一)含义

(二)性质:马林诺夫斯基

1、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统一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3、理论和实证的统一

4、个体和整体研究的统一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哲学的区别

2、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区别

(四)研究内容

1、民俗、风俗习惯、民歌、民谣

2、宗族崇拜

3、

4、语言、文字、符号

5、家庭、婚姻、亲属

6、艺术

7、知识

8、传统与现代化

9、文化传播、冲突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比较分析法(中西方宗教)

3、问卷法

4、访谈法

(六)研究意义(四点)

1、揭示文化的产生规律

2、揭示文化发展规律

3、文化现状

4、参与决策的咨询

三、推荐书目

1、1748年《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法国;1689-1755年

2、1871年《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英国;1832-1917年

3、1890年《金枝》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英国;1854-1941年

4、1899年《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年

5、1918年《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德国;1880-1936年

6、1934年《历史研究》汤因比英国;1889-1975年

7、1946年《菊与刀》本尼迪克特美国;1887-1948年

8、1947年《乡土中国》费孝通中国;1910-2005年

9、1949年《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中国;1893-1988年

10、1955年《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德国;1898-1979年

11、1969年《代沟》玛格丽特·米德美国;1901-1978年

12、1973年《后工业社会》贝尔美国;1919- 年

13、1978年《东方学》萨义德美国;1935-2003年

14、1980年《第三次浪潮》托夫勒美国;1928 - 年

15、1989年《历史的终结》福山美国;1955- 年

16、1993年《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美国;1927-2008年。

四、西方文化社会学时期

1、朦胧时期

2、明朗时期

3、辉煌时期

第一章:西方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文化社会学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

(一)时代背景:历史、生物、经济、文化知识领域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进化论》作为指引明灯,跨越图腾追求崇拜

(二)先驱人物

1、思考题:试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和文化发展三阶段。

孔德(1)社会发展的三段论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人的现代发展三个基础武力、法律、科学。(2)人道教

2、斯宾塞

3、爱德华·泰勒在人类学领域的贡献:

(1)对原始文化的定义:1871年至今仍具有意义

(2)文化人类学的两大原则:A人性相似性和生活环境相似性B文化的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产物。

4、亨利·摩尔根(美国)《古代社会》

马克思称其是分析母系、父系氏族的典型,摩尔根的三方面思想:

(1)对氏族制度的研究

(2)原始社会分期理论:三阶段为蒙昧——野蛮——文明;初期——中期——晚期。蒙昧时期生活技术和技巧集中为火、弓箭。野蛮时期是制陶术、冶铁术等发展的高级阶段。文字标志着文明阶段的出现。

(3)婚姻家庭制度的五阶段:专门制——父权制——偶婚制——伙婚制——血婚制

(三)古典文化社会学流派

1、古典文化进化论孔德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

(1)古典文化主要思想:探寻人类文化发展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解释当时世界各民族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原因,认为文化是由低而高、由简而繁的进化过程。

(2)发展是有阶段的,这个时期基本理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A心理一致说:人们心理构成思维方式是相似的B独立发明说C一线发展说:人的本质是一样的,共同法则暗含不可逆的规律D逐步进化说:文化是向前发展的。

(3)以上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看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状态;论证人类社会文化由低而高;总趋势被揭示。缺陷在于以下四个方面:A从个人心理本质角度推导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B独立发明说:文化是相互借鉴的,忽略文化要素的传播和功用,把文化要素和文化整体脱裂开来C一线发展说:文化发展的单一性和一线性D逐步进化说:欧洲文化中心论。

2、文化地理学派: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文化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相关。面积和政体对应的关系:大面积——专制;中面积——君主制;小面积——民主制。

3、文化人种论:从人的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范畴为高级人种发展出高等文化。

二、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背景:世纪交替时期

(二)确立

1、德国文化社会学批判孔德、斯宾塞,古典社会学代表人物是齐美尔,研究形式社会学,德国从文化现象来把握社会发展。舍勒尔认为人类发展的两种动力是生理和精神冲动。

2、美国作为学术中心经历了一战,以历史学派的博厄斯为中心人物,公然反对进化论,他认为不同民族文化有不同特点,讽刺进化论,任何一个地方、民族有其独特发展背景,每个民族具体地历史从结点上研究,而非线上,必须从民族内部、周围环境研究。

3、德法、英美研究角度完全不同,德国认为社会研究对象是文化现象;英美则具体的文化现象,属于社会学分支,学科来源存在分歧。

(三)代表学派:文化传播学派、社会学年鉴派、功能主义学派。

1、文化传播学派

文化传播学派伴随着西方人探索世界产生,互相借鉴、采借。中心思想:否定各族人民文化创造的独立性,文化都是依次产生的,到各地传播的结果。理论要点:

(1)创造力是有限的

(2)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地区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是历史的接触或传播

(3)新文化的产生是几种文化综合体传播的结果。

德奥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格雷(拉侧尔的学生)文化都是从一个原点传播出去的。

英国代表人物:史密斯,其观点极端,他认为文明最早是出现在埃及,四千年左右才出现组织、氏族。其学生佩里的著作《太阳之子》

讨论:是否赞同传播学派?

2、社会学年鉴派

(1)迪尔凯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学家,后期研究注重原始社会文化分类和宗教生活。

(2)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提出集体意识是一个社会中多数人所共有的信仰和情感(个人的;社会集体共有的语言、道德、信仰、传统意识)

雷蒙·阿隆评价个人就是淹没在广大的社会事实当中的,可施加外在强制的固定或不固定。

(3)思考:从文化的角度看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概念是对于个人可施加的外在强制的任何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化的现象,包括法律、道德、宗教、语言、习俗等等;第二类是比较不固定的尚未制度化的现象,如流行、舆论、时尚、艺术形式等。

(4)社会事实的特点: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

(5)澳大利亚土著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世俗与神圣是对立的;信仰与仪式的区分。(6)宗教的含义:宗教是一整套与神圣事物相关仪式的活动和信仰。

(7)宗教起源原始人无法解释,借助神学编造A反对万物有灵论。泰勒等都认为万物有灵,如果万物都有灵,那么他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缥缈之中,导致研究对象失去客观性。所以该观点是为社会秩序服务的,促进有机团结,合作靠分工,分工越细,差异越大,依赖越强。B宗教功能:核心是仪式。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社会集体情感是靠宗教教化,规范社会的手段,稳定统治,宗教倡导和平,对个人而言,坚定信心、希望、力量。如萨义德《东方学》、莫斯(萨义德的学生)《礼物》1924年、葛兰言(莫斯的好友)《中国人的宗教》(8)《礼物》赠礼不是出于需要物物交换认为理性的交换社会基础而非纯粹的经济基础。博厄斯开创了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之中,把礼物交换分为三个环节:A义务性地送礼B义务性地接受C义务性地赠送礼物。环环交换广泛存在于原始社会,为什么送礼?A社会原因,反映社会地位,同辈互送礼物,讲究契约的达成,代表进入关系系统当中B 宗教上的原因,得到更多的庇护。——全面酬报系统。

(9)马林诺夫斯基:库拉交换,社会规范的产生不再靠血缘、亲缘关系,社会性关系的总和。

3、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1)产生标志:1922年,布朗《安达曼岛民》、马林诺夫斯基《两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标志着新的功能主义产生。

(2)功能学派的思想:第一阶段是满足社会功能的作用;第二阶段从人们的心理角度看待文化现象;第三阶段二十世纪至今,现代西方文化社会学发展时期,包括主观主义派别和客观主义派别。

(3)主观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A弗洛伊德从人类心理来解释社会现象,文明的产生是超我受到抑制的结果。注重人文关怀,文化的来源是“三”我:本我(无意识)——生物,被超我抑制、自我(有意识)——为本我实现、超我(超自我)——外在审视自我、约束。《图腾与禁忌》深入到人类早期氏族文化起源。B文化族体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一个真实的个人开始。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复赛,工业社会的人已经丧失反叛精神。

(4)与主观主义派别对应的是现代进化论的兴起。现代进化论兴起于50年代以后,强调技术或经济是文化和社会进化普遍的决定因素,分为两派:普遍进化论:建立一个全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技术进化论;多向进化论,司徒尔德提出,借助着外在的自然条件而呈现多样的发展模式,文化是——能量进化论。

(5)技术进化论提出者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划分三个阶段石器——新石器——铁器。相应提出人类发展三阶段都市革命——知识革命——能量革命。美国怀特提出文化三系统技术(最底层的基础决定)——社会(关系,人与人)——观念。不同时期的能力提升导致技术提升,能量的四个阶段:自身人类体能消耗——自然界光、电、风、水、土——动力阶段,如煤、石油、天然气——原子能阶段,如核能。

第二章:文化的生态系统

文化的创造凭借存在的生态环境,创始人司徒尔德,人和自然交互的结果。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

二、文化生态系统: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的体系。这些变量产生相互联系。恒定的环境和文化类型没有关系,不存在绝对关系,是与变量之间交互作用。

思考:以地理环境为例子,分析其怎样对文化产生影响?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提供了外在的环境,决定文化发展的速度(温带,原始资本丰富,地中海沿岸),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类型(经济、文化类型、政治类型)。

三、村落文化

1、村落的概念近似于社区,村落是一家一家的集合体,是自然而然的形成,氏族时期形成于氏族和部落时期。

2、村落代表人们对自然环境能力的支配,从狩猎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的一种文化。人们对自然支配能力的增强,使人们更加稳固发展,从而相应的体制、制度产生了。

3、宗族的概念:依据父系的血缘关系在一起的人。

四、城市文化生态

1、城市产生的原因:西方商业城市以宗教为中心;中国城市都市政治原因,分封制。

2、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在:

(1)地质条件影响城市建设(城市选址)

(2)地貌的条件限制

(3)城市影响气候

(4)水源

(5)生物群落,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

五、城市生态系统

1、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2、物质和能量大、流通量大、运转快、开放性高。

3、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弱,易出现环境污染。

六、中欧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1、儒家思想:天,即自然。

2、道家:“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

3、荀子:社会运转需要法条律令

(二)西方:西欧文明

古希腊,神话时期;古典时代,人与自然的对立。

第三章:文化的时空系统

一、文化层: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上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都反映着不同时期由各种文化要素所连接起来的特征,这种文化意识层次被称作文化层。

二、文化丛: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三、文化圈:典型的空间概念,人类从一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包括语言、风俗、道德、宗教、艺术等共同文化特质的一定分布范围。

格雷·布列尔将文化圈分类:1、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2、连续标准和维斯勒《人类与文化艺术》,中央、苔原、林莽地带。西欧、东亚、伊斯兰、印度、东欧文化圈。

四、文化类型:文化共同体当中最本质的,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斯博尔德提出,其观点(1)外在环境不一样,可以判别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精神文化居多。(2)各种文化体系当中最有特色。

五、文化模式:特定的民族生活方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的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基本生存方式或样版。

1、文化三层次:核心层(思想观念)——外围层(文物)——制度层(法条、习俗)。文化是精神产品,本尼迪克特指出文化类型是文化外在的表现,文化主体心理学派代表,提出罪感文化模式和耻感文化模式。

2、罪感文化:是建立一个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性社会。

耻感文化:真正的耻感文化借助于外部的强制力来行善,在乎的是别人怎么看。

六、文明形态:不同文化类型的特点

(一)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八个典型文化形态类型,他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有机体,持悲观态度,西方文明进入帝国主义时期,钱占主导地位,只有鲜血和牺牲才能改变社会状况。

(二)汤因比《历史研究》(1889-1975年)美国人,受斯宾格勒的影响,认为社会形态存在21种。不同国家文化差别的区分因素是宗教和文化——亨廷顿。文明的成长或发展在于生产的自觉(决),人的思维觉醒做事决定;文明的衰落因为失去批判的意识。

(三)雅斯、贝尔斯,神学家、哲学家。认为精神发展的四个层次——四个阶段是:

1、史前阶段,文字是过渡性标志

2、古代文化精神统治在神学之下

3、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300年,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道德先知的出现。如犹太教、佛教的释迦摩尼。

4、科学和技术的时代。比较前两者,西方、中国、印度文化三方文化很容易让人接受,文化是存在差别的,三种对待人生的路线。

(四)梁漱溟提出的三线路(思考题)

1、西方向前。

2、持中路线:维持现状,达到和谐。

3、反身向后路线:逃避问题、逃离城市喧嚣(印度)。

(五)从历时态视野分析文化模式,整体来看,社会发展态势划分为原始社会——农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1、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特点:

(1)自然状态,生产是为了生活资料而存在,生存活动是被动适应自然的。

(2)社会交往尚未发展非情感、非日常的、自觉的精神交往活动。典型的情感性交往是其基础,氏族部落。

(3)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现代社会是按地域划分,原始人按血亲划分。

2、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的特点:

(1)农业文明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生产特点是靠天吃饭

(2)人们主要生存在由宗法关系维系的自然秩序之中

(3)精神生产领域相对来说是不发达的,由少数人独占。

(4)生产模式以经验主义为主。

3、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特点:

(1)现代工业经济以理性、契约、法制为基础,决策时需要理性计算。

(2)技术理性注重人本精神,是文明的总体形态。

4、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模式,提出中轴理论,强调技术的巨大作用,以信息为中心,知识经济为支柱。特点:

(1)在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的经济转为服务性的经济

(2)专业技术处于主导地位

(3)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是社会核心制定政策的源泉

(4)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

(5)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并成为制定政策的工具。

七、宗教与人的发展

1、起源:迪尔凯姆对宗教的评价有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生。

2、原始的宗教形式:拜物教、图腾、死者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教。

3、民族宗教:作业:根据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至今为止信教人数、分布地区作出涉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表格。

4、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发源地古印度巴勒斯坦阿拉伯麦加西奈

发源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初公元前13世纪

信教人数约3.6亿约20亿约12亿

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摩西

分布东亚、东南亚欧、非、美洲阿拉伯半岛

泰国范围最小大部分北非、中亚和南亚地区

神释尊耶和华安拉耶和华

5、摩西十诫:

(1)除了耶和华之外,不可有其他神

(2)耶和华是上帝,必须爱他、受戒

(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4)安息日

(5)孝顺你的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偷盗

(8)不可奸淫

(9)不可作假见证

(10)不可贪恋别人的财产

6、犹太教的教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希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第二部是《塔木德》,它对《托拉》及犹太教经文中的“613条诫律”逐一做出了详尽解释。第三部是《米德拉什》。

7、基督教的教义:

(1)十诫

(2)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3)信原罪

(4)救赎说

(5)因信称义

(6)天堂地狱说

(7)创世说

8、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区别:从教义上区分是这样的:(1)基督教: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犹太教:上帝是独一的上帝,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

(2)基督教:世人都遗传了从亚当而来的罪性(就是原罪)因此人在上帝面前都被定罪。犹太教:人并没有原罪,但上帝赋予人自由的权柄,在行善与作恶之间作决择。每个人都应为他自己负责。

(3)基督教:人能在上帝面前罪得赦免,乃是因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及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的救主。犹太教:任何人都可以借着信靠上帝,并过着敬虔与道德的生活而获得上帝的救恩。

(4)基督教: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

9、佛教的教义:(1)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2)四法印:一是"诸行无常",谓一切事物、现象生灭不定;二是"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现象没有主宰者和常住不变的本性、本质;三是"涅槃寂静",谓永远超离生死苦恼的涅槃境界是清净永恒的。如果再加上"一切皆苦"则成"四法印"。

10、宗教与经济:研究宗教经济学,从促进个人自律、家庭和睦、地方协调、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国家建设、社会和谐和人类发展等目的需要;或从宗教典籍、宗教教义、历史资料、宗教政策、考古和现实中的宗教信徒的生产生活等社会角度;或研究文献记载、人物传记、教理形态、宗教仪式、宗教实践等材料和活动;或从宗教史学、宗教哲学、宗教文化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现象学、宗教经济学等宗教学科方面;或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及其方法,以及直接观察或体验等去研究宗教、宗教经济、宗教经济学的性质和作用,会形成不同认识、不同学术观点,得出不同结论。

11、宗教与政治:(1)政教合一(2)政教协约(3)政教分离

第四章:文化的社会系统

一、文化的民族性

1、民族:有共同语言地域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文化的特征:保守性、渐变性、相对性

二、文化的阶级性

1、马克思:阶级的产生

2、韦伯:三位一体分权学说;财富、权力、声望。

3、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文化与权力》

(1)三个基本概念: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基础之上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位置关系所构成的。通过场域,社会的物质结构与精神结构同行动者相互联结起来,并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惯习:是由沉积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团体价值的内化,它以下意识而持久的方式,体现在个体行动者身上,最后表现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惯习是集体的个人化和生物个人的集体化。在此前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

资本:A经济资本: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

B文化资本: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以教育形式被制度化。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二是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中;三是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C社会资本: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

D符号资本:

(2)文化阶级性

阶级:具有相同习性的生物个体的集合。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一)霸权:文化意义上的领导权

(二)文化霸权:通过道德意识、精神领域达到目的

(三)市民社会?

(四)知识分子

四、美国的文化霸权

扩张的三种途径:

1、运用经济援助推行美国价值观

2、运用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渗透

3、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文化扩张

五、印度的种姓制度

1、婆罗门:最高阶层

2、刹帝:王权管理阶层,武士

3、吠舍:广大的农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

4、首陀罗:失去自己的土地,被征服的奴隶

5、贱民:不可接触者,只能做些特别肮脏的工作

六、日本“各就其位”的等级制度

1、集体意识

2、孝道

3、性别

4、等级制的社会:年功序列——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贱民

5、对战争的解释

七、中国的职业分途: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第五章: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

第一节:文化生产

一、文化生产的含义:人们传播一定的社会形式而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形式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文化产品分为市场的和非市场的文化。

三、经济性质和非经济特点

第二节:文化传播

一、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当中,产生于社区群体以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二、文化传播的形式

1、扩展传播:内部三种形式:传染、等级、刺激传播

2、迁移传播:永久性的、季节性的、不同等级之间

3、移动传播:精英移民现象

三、文化传播的条件

1、文化的共享性

2、传播关系的确立

3、传播媒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4、传播方式或渠道

(1)商贸往来及互市的活动(边境贸易)

(2)军事入侵的方式(被迫的)

(3)自然和政治力量所导致的移民及部族的迁徙(中国北民南迁)(4)宗教信仰的意识形态的媒介作用(托克维尔)

四、文化传播的方式

1、野蛮式弘扬(武力、军事侵占)

2、文明式弘扬:积极推广、主动介绍

3、无为式弘扬:不需要刻意弘扬

五、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1、实现社会交往的功能

2、社会化功能

(1)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

(2)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

(3)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

(4)文化带给人知识、经验和技能

3、社会调适功能

4、社会控制功能

5、社会存储功能

6、促进社会发展

7、提升精神层面: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六、文化增值:即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第六章: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一、当今文化的交往方式

1、平行交往

2、文化交融

3、文化冲突

二、全球化视野下文化发展趋势

1、文化冲突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的观点:

(1)未来世界的冲突根源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

(2)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威胁,因此要尊重对方

(3)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

(4)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

2、文化趋同论

3、文化融合论

三、文化冲突概述

(一)相互竞争和对抗的状态

(二)产生的原因

1、文化独有的个性,是冲突出现的内因,即扩张性、广泛传播、无限性

2、传入的文化超出当地社会的发展水平

3、国家利益在全球化的转移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4、民族主义的盛行

5、文化殖民主义的发展

6、宗教因素

(三)文化冲突的性质

1、区域性

2、时代性

3、民族性

4、阶级性和党派性

5、集团性

(四)文化冲突的一般进程

1、文化危机的产生

主要表现:(1)不再满足人们新的需要

(2)不再有效规范社会行为,反而引起人们的怀疑

(3)把人降低到更低的水平

2、文化反省:对文化危机的反思,内容:(1)对旧的文化模式的评价(2)规定文化冲突的方向

3、文化批判

(五)中国现代文化的危机

1、身体文化的过度膨胀

2、道德体系的崩溃

3、审美感知体系的退化

4、教育体系的扭曲

5、知识体系的混乱

6、思想和信仰的瓦解

四、文化适应

五、文化融合

(一)含义

1、狭义

2、广义

(二)条件

1、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文化融合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为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历史舞台

3、人类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4、与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密切相关的

(三)实现的基本特征

1、有机性:从内部结构看,合力。

2、整体性:主要标志。

3、从根本性质看,是对文化个性差异的根本否定

思考: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第七章: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释义:伴随着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在工业社会出现的面向广大普通民众的通俗的商业化的文化形式。

三个基础: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社会基础(市民社会)、技术基础(科技传媒)

二、区别相似概念

1、流行文化:

2、高雅文化:以文化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历史使命感。

高雅文化是自律的、严肃的;大众文化是他律的,维护和助长享乐主义的虚假文化。

3、民间文化:自发形成的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1、以大众为主要受众

2、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机械地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3、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文化

4、大众文化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5、大众文化是一种感性的娱乐文化

6、大众文化具有日常性的特点

四、西方大众文化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

1、内容

(1)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

由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共同提出

文化工业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2)文化工业的欺骗性

马尔复赛《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认同现实没有批判精神、不反思的人。

单向度的社会: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维护现有体制,有着巨大惰性的社会。

(3)文化工业的操控性和控制性

(4)文化工业是文化艺术的蜕变

2、质疑

(1)忽视大众本身对大众文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表达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结,未能客观历史地考察大众文化发展的规律

(3)把大众文化视为一架意识形态的机器,具有局限性

(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

1、霍加特:认为工人阶级的文化带有合法合理性,赞扬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否定20世纪50年代市场化过浓的文化。

2、霍尔:成群的人读他们;买他们;听他们

不能把文化视为少数人的权利,必须是大众的专利,共同的生活经历。

大众文化的内容:

(1)社区是组织上的联系,居住方式的改变,各种文化上的消费得到共识,一个新的大众文化产品,形成新的内容。

(2)大众文化是资产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谈判与抗争的场所

(3)大众文化是政治参与的姿态

(4)伯明翰学派为大众文化产品进行辩护

3、雷蒙·威廉斯:文化是一种生活的图示、方式,拒绝使用大众文化一词,本身就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大众文化的三个层义:(1)为民众(2)生机勃勃大杂烩(3)对市场的依赖

(三)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的异同

不同点:

1、法兰克福学派把快乐和思想对立起来,认为在消遣中无法产生思想;伯明翰学派主张快乐可以培养鼎盛的力量大众文化的休闲娱乐是权力控制最薄弱的地方。

2、法兰克福学派企图让精英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提倡一种先锋艺术,自上向下;伯明翰学派把希望寄托于大众文化的微观效应,看到了工人阶级的文化力量,自下向上。

相同点:费斯克认为非常肯定大众文化自发的社会力量,由下向上引发自发的潮流文化,金融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五、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一)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1、含义

2、主导文化的特点:支柱;表现共同理想;改革开放不动摇;爱国精神风貌;促进生产;提高精神素质。

3、精英文化的特点:批判反思性;严谨细致性;主体创造性;意识继承性;系统性

(二)大众文化的意义

1、丰富人性,满足当代人人性多样化需求

2、满足大众生活娱乐需求及人格的塑造:休闲社会学

3、大众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形成

4、大众文化为中国文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提供文化精神的支撑

5、大众文化开发了新的大众教育渠道

6、大众文化对民主政治建设有推动效应

(三)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大众文化和主导文化有整合趋势

2、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整合

3、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整合

第八章:现代社会与消费社会

一、消费与消费社会的关系

(一)消费的含义:人类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经济三阶段:1、初期。积累财富;抑制消费;鼓励生产。

2、中期。主流生产模式;工业成熟;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3、六十年代时期。刺激消费。

(二)消费社会: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拉动刺激生产的社会。

(三)消费社会的图景(特征):1、相对发达的物化社会。

2、大众消费。

3、消费者主权日益凸显。

4、妇女日益成为消费的主角。

5、个性化的消费成为一种口号。

二、凡勃伦与桑巴特

(一)凡勃伦(美国)与炫耀性消费

1、1899年《有闲阶级》;经济学家;制度学开山之人;有闲阶级取决于私有制和分工的发展。

2、有闲阶级;杜绝一切具有实际价值工作的上层阶级,主要从事的是政治、战争、宗教、运动比赛等非正式性或荣誉性的业务。类似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对应劳役阶级。

3、炫耀性消费;为了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凡勃伦认为商品分为两大类: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服饰是所有商品中最能凸显个人身份的。

(二)桑巴特和资本主义起源

1、桑巴特(德国)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奢侈;与韦伯命题中的劳动与节俭观点截然相反。柏拉图认为奢侈是一种非必需品;奢侈是万恶之源。

2、奢侈: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奢侈创造了市场。代表作《奢侈与资本主义》;宫廷生活有两种基本要素:奢侈;女人。销售额取决于周转速度和单次销售额度(销售数量*单价)

3、比较韦伯和桑巴特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异同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精神中产生出来的,而资本主义精神则是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中诞生。桑巴特则认为奢侈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诞生。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一个持禁欲说,一个持奢侈说,是两个对立的观点。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前后时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着眼于不同的时间段和群体,共同描述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全过程。

桑巴特和韦伯虽同为德国历史学派的继承者深受德国浪漫主义、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影响然而二人却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桑巴特从奢侈、获利、犹太人的角度入手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流派夏建中精品文档10页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 古典进化论学派 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 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 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 宾塞社会进化论。 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 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 法的应用》 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 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 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 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 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 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 亲制度》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氏族制度的发现: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胞族、部落、 部落联盟是一次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民族。 家庭史的研究:首次从亲属称谓制度来研究家庭和家族制度;家庭发展:“血缘” 家庭,伙婚制家庭(普纳路亚),偶婚制家庭,父权制/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其他学者:德国人类学之父:巴斯蒂安:人类心里一致说 瑞士的巴霍芬:母权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 英国的麦克伦南:内外婚姻制度:母权制先于外婚制 英国的卢伯克:第一个提出残存法思想;宗教阶段理论 英国的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一词;《金枝》: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 进步性的理论:人智力发展经历了巫术阶段、宗教阶段、科学阶段 传播论学派

文化社会学读书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化社会学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文化社会学的读书报告2011 年 6 月 16 日

关于文化社会学的读书报告 【摘要】文化不仅是构建文艺作品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情感、意志、思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等,哪一点不是有意义的文化世界赋予的呢!我觉得谈中国特色,就不能不研究国情,因为无论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还是各级的领导人物,他们的思想及其整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至今还没有完全离开中国几千年得传统文化。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遗产,不管是把它看成富豪的家资,还是看做沉重的包袱:是动力是阻力,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社会,都不能避开他无事他,只有从现存的文化基础上,才能开拓历史的新局面。1 【关键字】文化教化教育现状背景解决方法影响、意义 【正文】社会是人的社会,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文化社会学的概念自然也是至今没有定论,我比较喜欢的文化的定义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人们研究它分析它创立的一门学问就是文化社会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涉及庞大的知识体系,但从来没有像文化社会学那样包揽或者涉及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哲学、历史、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文物制度、风俗、时尚、以及种种物质文化就更多了。文化社会学就是研究文化,研究社会的学科。 文化与社会化的关系上,首先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从小时候的父母的教育到长大后学校的教育还有在社会生活是接受的社会文化的教化经过教化的我们所形成的价值观总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规范;其次,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心理、性格、人格都不是天生的都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而是社会教化得结果。人的做人之道主要是接受社会(包括家庭)用文化的教化,也要靠个人在文化环境中的修养。所谓人格,就是一定社会文化赋予的思想,性格和行为。人格的高下决定了文化修养的深浅,伟大的文化造就了伟大的人格。一个人越是接受先进文化的教化、高深文化的教育,他的生物属性就越少,社会属性就越大,人格就愈高尚,愈伟大,愈脱离鄙俗的社会习气,文化不仅培养人的习性和气质, 1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山西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教程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文化的分析

第二节文化的分析 文化分析是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分析和考虑的。要分析一个整体的文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1)其主流价值观和标准是什么,需要确定;(2)文化是如何在社会行为中得到体现的,需要观察;(3)价值观和观念是如何塑造物质文化,同时又为物质文化所决定的,需要研究。 人类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分析原始文化,而分析现代文化是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他们虽然从不同传统出发,根据不同的学术著作研究文化,但他们在兴趣点和研究方法上都十分相近。社会学家在文化分析中引用了大量的人类学概念和有用的技术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或考察文化分析中的三种最重要的研究视角:功能主义的、冲突论的和文化生态学的探讨方法。 一、文化分析的视角 (一)功能主义的视角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考察信仰体系、礼仪、制度或文化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时,首先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文化的这个方面能够存在?”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为什么某个文化特征能够存在?”是由于这个特定的文化特征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承担了什么功能呢?”这是功能主义者进一步感兴趣的问题。 功能主义是文化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曾是英国人类学家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开创者之一是马林诺斯基。是他最先提出了这个当时具有改革意味的词汇。他所接班的那一代社会人类学者在英国来 说一般认为是以E·泰勒(E·B·Tylor)开始的。在他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里,泰勒为英国人类学第一次写下了“文化”的一个定义。马林诺斯基基本上接受了这个经典定义,不过在列举的文化内容中多了物质的那一部分,如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等。他认为,所谓“文化”,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生理与心理的)而发生的,文化对人是有用的,满足生活需要是文化所起的作用,所以说文 化是有功能的,功能等于用处。文化是个体系,它是由若干互相关联的 部分组成和配合活动的。【1】因此,根据马氏最早的需要论,功能 (function)一词是指对人有用处的意思。另一个被公认的功能派创始人 之一是布朗(Radcliffe-Brown),他用函数论来解释功能。函数是一个 数学名词,在数学里如果说甲是乙的function,就是说甲的变化跟着乙 的变化而变。我们可以理解为甲乙处在一个体系里,甲乙互相牵连,甲 变乙亦变,文化中的各部分就是这样的关系。布朗强调功能是互变的关系。比如说物质文化的改变,相应的带来制度、思想观点以及价值观等精神层次的变化。这样就摆脱了文化和生物或心理的挂钩,也就脱离了对人有用的限定。

社会学概论之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社会存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几乎随时随地都要与他人发生接触和交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同时也在相互地影响。 由此可知,任何社会互动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然而,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而且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社会互动的情景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对于二人关系,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对于三人关系,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对多人关系,组成社会网络。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在大学中,这几种关系都非常普遍。例如我们现在的宿舍有三个人,因此,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他两个人的想法。在各种活动中,例如运动会、晚会等等这种大型群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则会更多。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分,社会互动可以分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性关系。 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满足个人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人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一、选择题 群体类型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A.血缘群体 B.初级群体 C.次级群体 D.业缘群体 E.趣缘群体 【答案】ADE 二、概念题 1.社会群体(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2.次级群体(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初级社会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2008年研;中财2007年研) 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非正式群体(北科大2010年研) 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5.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 6.参照群体(中财2011年研)

文化社会学讲义

文化社会学讲义 授课教师: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邓力铭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会用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纷繁的文化现象,增强学生对各种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内文化的辨析能力和理解程度。 教学时数:36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相结合。 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和提问,课堂作业)主要参考教材: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文化、宗教两章)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1、狭义的文化——文化是精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多种形式 1、广义的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 果,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东西。 参考——人类社会所创造和共享的全部产品。既包括物质文化(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有形的制品)又包括非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 3、“文化”与“社会”在概念上的不同 文化是社会所创造和共享的产品 ..构成 社会是创造和共享某种文化的相互发生作用的人.构成。 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教材P52) 4、“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一切文明都是文化,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文明,文明是文化的高级阶段。 注意,“人类”、“人类社会”、“文化”这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三位一体”的概念,三者谁也不可能单独脱离其他而孤立存在。是人类创造了文化、而当人类创造文化的那一刻起,人才之所以为人,而社会正是由创造和共享了文化的无数个人构成的。 二、文化的的演进(人类的演进) 1、人类演进的历史: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约6亿年前生命在古代海洋中产生(由单细 胞到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约4亿年前爬行类产生约1亿8千万年前哺乳类动物产生→约7千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出现→约3百万年前人类产生→约5万年前现代人形成→约1万年农业开始→约6千年国家出现→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进入现代社会。 2、人类在灵长类基础上进化演进具有了如下特点: ?、喜欢群居。?、智力发达。?、前肢灵活。?、喜用嗓音。?、直立行走。?、四季性交。 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付出了许多代价。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八章 社会群体——第十章 社会组织)【圣才出

第八章社会群体 一、选择题 群体类型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A.血缘群体 B.初级群体 C.次级群体 D.业缘群体 E.趣缘群体 【答案】ADE 二、概念题 1.社会群体(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社会群体有广义狭义之分:①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②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次级群体(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

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初级社会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2008年研;中财2007年研) 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初级群体这一概念。初级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非正式群体(北科大2010年研) 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5.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概念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布鲁默 符号互动理论的很多关键思想都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的著作中作了论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为: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务,这些符号都是能够由意义地代表另一事务地,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地;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在阐释的过程。 (二)拟剧论戈夫曼 拟剧论使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 (三)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提出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的的行动。 按照这个定义,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和效益。 (二)交换的类型 交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 (三)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交换主要是有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 二、合作 (一)合作的概念 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之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二)合作的类型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型: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文化社会学考试资料

1.什么是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反映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有时也指文化的各个部分的相互适应。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文化是特定的动物有机体用来调适自身与外界环境的明确而具体的机制。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工具和技术适应、组织适应、思想观念适应这3个方面。 2.什么是文化整合?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司马云杰,2001)。文化整合的概念起初由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界提出并关注,后渐为地理学者重视并开始研究,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整合是指单一或地域式的人类文化由于产生惰性、影响自身发展等因素,而不得不融合、继承其他优秀文化以实现进步的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整合一般会给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某些落后的传统得到更新;有时,文化整合能引起社会的动荡。 3.论述传统文化变迁 在民俗特征中,变异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出路有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面对外来文化(异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

社会学概论 第七章群体

第七章群体 第一节什么是群体 一、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是社会和个人的中介。 群体的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5)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二、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这是社会学群体研究中最经典的分类之一。 初级群体又称作为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初级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 次级群体又称作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不同,它不是由上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成员个人倡议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一般说来,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非正式群体既存在于这鞥是群体之外,也可以在正式群体内部形成。 (三)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连个概念由萨姆纳在《民俗轮》一书中最先提出。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四)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是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参照群体不是人们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心目中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它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常常是参照这个人的目标或标准。(五)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典型的大群体是如阶级群体这样的利益群体。 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的主要特征是: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联系,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保持着直接的思想沟通;具有共同认可的群体规范。 三、初级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对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分析初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规模小;(2)是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4)是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5)是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初级群体的类型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6月5日1、2节205考试(十五周周三) 导论 一、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化 (一)现象 1、人的第二自然、非特定性 2、给定的行为规范体系 3、古拉丁语:耕耘、培养、教育、修养 4、演化,考古学:《周易》“关乎天文以查实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1871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二)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从社会上获得的习惯、器物文化。德国,思辨。 雷蒙德、威廉斯:艺术和艺术活动;文献式的人类智慧结晶;一种生活方式。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1897年,德国的巴德开展田野调查 (一)含义 (二)性质:马林诺夫斯基 1、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统一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3、理论和实证的统一 4、个体和整体研究的统一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哲学的区别 2、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区别 (四)研究内容 1、民俗、风俗习惯、民歌、民谣 2、宗族崇拜 3、 4、语言、文字、符号 5、家庭、婚姻、亲属 6、艺术 7、知识

8、传统与现代化 9、文化传播、冲突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比较分析法(中西方宗教) 3、问卷法 4、访谈法 (六)研究意义(四点) 1、揭示文化的产生规律 2、揭示文化发展规律 3、文化现状 4、参与决策的咨询 三、推荐书目 1、1748年《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法国;1689-1755年 2、1871年《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英国;1832-1917年 3、1890年《金枝》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英国;1854-1941年 4、1899年《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年 5、1918年《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德国;1880-1936年 6、1934年《历史研究》汤因比英国;1889-1975年 7、1946年《菊与刀》本尼迪克特美国;1887-1948年 8、1947年《乡土中国》费孝通中国;1910-2005年 9、1949年《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中国;1893-1988年 10、1955年《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德国;1898-1979年 11、1969年《代沟》玛格丽特·米德美国;1901-1978年 12、1973年《后工业社会》贝尔美国;1919- 年 13、1978年《东方学》萨义德美国;1935-2003年 14、1980年《第三次浪潮》托夫勒美国;1928 - 年

文化的社会学含义及其特征

文化的社会学含义及其特征 (一)文化的社会学含义 文化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从原始人的石器到现代社会的机器人,从兰州街头的拉面馆到美国的麦当劳快餐连锁店,都可以用一个名字来称呼,即文化。文化这一术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社会一词。 汉字“文”与“纹”义相通,即交错画成的线条,这是最原始的花纹,亦即是最早的艺术。文的反面是野,文化是一个过程,是由野变文的过程,亦即由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的过程。“文治教化”,文指道德、礼乐、典章制度,化是指感化、教化。用一定的道德、礼乐去教化人民就是文化。“文化”一词,中国古来已有。古籍《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含有“文化的意思。汉朝刘向的《说苑》也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话,这里,“文化”实际上是指文治教化的意思,是与“武功”相对而言的。 在文化的发展史上,与食物有关的文化,居于首要地位。英文CULTURE来自拉丁文CULTUS,有耕作的意思,也有为拜神而劳作的意思。它主要的意思是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一般人类的日常生活,都不外乎拜神与耕作这两件事,后来才发展出现代意义的文化和知识。可见,文化既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文化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的体现。人是文化的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人。人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通过劳动,一通过交往。凡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文化。在一定的人口和环境的前提下,劳动以文化的创造具有决定性意义。文化历来是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是心理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所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和研究对象。 英国文化人类学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文化的起源》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泰勒认为,文化是人后天获得的广义生活方式的总和,而非天赋本能的东西,同时也含有精神、理念性的价值。它遍及人类行为所及的一切领域。他更多地把文化看作信仰、价值、艺术等精神性的东西。 社会学所讲的文化,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对于复杂纷纭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概括为一

江南style的文化社会学分析[1]

江南style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系孙瑞2011300110058 论文背景:今年韩国歌手psy的江南style成为火遍世界的神曲,我们不禁发问,为何这首歌可以达到如此神奇的高度。在33个国家和地区排行榜首。以及在youtube上的惊人点击率,让世界人民为之疯狂,所以我们自然想在文化社会学角度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论文目的:将江南style作为在文化社会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其得以广泛传播的社会学原因。此外,对比其它国家的文化现象总结出流行文化的意义以及其带来的影响等因素。与此同时将其作为借鉴,从中尽可能的吸取经验,使得我们的文化推广得到进一步加强。 论文关键词:江南style 文化现象文化分析 论文结构:第一部分,简单介绍目前这首歌的情况 第二部分,结合歌词,韩国以及歌手的具体情况,通过文化社会学,社会学等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结合第二部分的分析结果得出一些借鉴性的认识,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 第一部分 《江南Style》作为韩国歌手Psy第6张专辑的主打歌曲于7月15日登录YouTube网站,短短26天点击率就突破了2000万次。到8月27日,《江南Style》成功问鼎itunesMV实时排名第一位。此后,其一直以当下HOT歌曲的姿态,霸占韩国各大音乐榜单的首位,截至9月3日上午,MV在Youtube的点击次数达到了9300万次,已经超过少女时代的《Gee》,成为了Youtube 上点击次数最高的韩国MV,破亿指日可待。“一秒钟,可以变疯子”,是很多人看完韩国艺人“鸟叔”Psy的《江南Style》之后的感觉。2012年11月11日,江南style 的点击率超过七亿,并创下多项世界纪录。无数的欧美亚洲明星纷纷推荐,各种版本的模仿简直让人目不暇接。点击率超过三亿的速度要高于贾斯汀比伯和很多欧美人气歌星。不得不说江南style已经成为了一种不能被忽视的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 歌词里的江南指的是韩国首都首尔的江南区,是当地人眼中的富人聚集区,许多有钱人和社会名流在此居住 第二部分 为什么会那么火?接下来我们就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1)文化生产。江南style是怎么产生出来的?表面上看是音乐人的作品,但是霍华德贝克告诉我们,把艺术生产视为集体行动,艺术作品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分析单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的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即社会规,规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15.恩格斯:“一切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16.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 17.法规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2.预期社会化也称初级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