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新)
初中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方案

本研究丰富了初中教学理论,为初中 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创设有效情境教 学的策略和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了 可操作的指导,有助于改善初中教学 现状。
研究局限和不足
本研究主要在某一地区或学校进行,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地域性和学校特异 性,对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 化关注不够,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
高学习效果。
0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教学中创设 有效情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为 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 南。
研究问题
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有效情境教学的实施对学生学 习有哪些影响?如何评估有效情 境教学的效果?
营造生活场景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 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将所学知识与 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创设问题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问题链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设计 一系列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引
XXX
初中教学中创设有效 情境教学的研究方案
汇报人:XXX
2024-01-28
REPORTING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初中教学中有效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 • 初中教学中有效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 • 初中教学中有效情境教学的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 ( 课题研究方案)

“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离不开课程的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
从一定意义上说,怎样的课程设置就培养出怎样的人。
而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
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学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
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
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掌握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一)研究的主要目标1、教师方面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
2、学生方面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语文学习中能将已有生活经验化为文字、感受、理解来吸收知识,获取知识。
情境创设主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情境创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决定开展以“情境创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明确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帮助教师掌握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提高情境创设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们解读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2. 经验分享组织优秀教师分享他们在情境创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3.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 互动研讨针对情境创设中的问题进行互动研讨,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5. 教学设计比赛开展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具有创意和实效的情境教学方案。
四、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3月-4月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4. 活动流程:(1)专家讲座(3月10日)(2)经验分享(3月15日)(3)课堂教学观摩(3月20日)(4)互动研讨(3月25日)(5)教学设计比赛(4月5日-10日)五、活动评价1. 参与度: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知识掌握:教师对情境创设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能力提升:教师情境创设能力的提高情况。
4. 教学效果: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预计达到以下成果:1. 提高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
2. 帮助教师掌握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提高情境创设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研究计划

《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一、研究目标
我组教师结合课题前期研究的成果,进一步进行教学中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继续探索、总结出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可操作的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中能主动的学习,提升课题教学效率。
二、研究内容
1、深入研究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和策略。
2、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有效教学情境的推广与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三、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
利用各种教育杂志及购买的关于“创设教学情境”的书籍进行学习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
与其他教师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并进行交流,写读书笔记。
2、开展课题有关的教研活动,推进课题的研究。
举行课题研讨活动,教师间要对研讨课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对教者的情境创设进行分析,点评。
对如何解决教学情境给课堂带来的负面效应。
如何做好有效教学情境的推广与利用等进行讨论,总结。
四、预期效果
通过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研究方案
为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本学期课题分解为三个主要阶段:
1、探索准备阶段(2012年9月)
2、实施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3、总结思考阶段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结果分析。
创设教学情境课题研究方案

创设教学情境课题研究方案
当设计教学情境课题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课
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等。
以下是
一个可能的教学情境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1. 背景:
在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家庭环境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需要进行
研究来改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特定教学情境下的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3.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同时进行实地观察教学过程,以获取全面
的数据。
4. 数据收集:
通过设计问卷和进行实地观察,收集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和家庭环境等数据。
5. 数据分析:
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学方法、学生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
6. 结果呈现:
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呈现,包括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等形式,以便于研究成果的有效传达和展示。
通过以上方案设计,可以全面地考虑教学情境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也能够为改进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建议。
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计划

调查中小学教室情况教学模式的形成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评,包括缺乏互动、参与有限和无法满足学生个人需要,一直存在。
建立情景教学模式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更有效和更沉浸的学习环境。
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就像把现实世界带入课堂一样,但带有乐趣和兴奋的曲折!想象一下:而不是无聊的老教科书例子,学生们可以潜入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情景。
这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充满活力地参与学习过程。
当他们能够连接点在他们学习和如何应用他们的日常生活,它就像灯泡爆炸在他们的头上!乐趣不会在那里停止——协作学习是游戏的名称。
学生们携手应对这些激动人心的情景中的挑战和任务,让学习感觉更像是一场冒险而不是一场杂耍。
谁知道学习会这么有趣?
为了编织情景教学模式的挂毯,教育者必须精细地构思和雕塑各种情景,确保这些情景与课程目标的挂毯和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无缝地交织在一起。
这项任务要求他们深刻了解学生的故事、激情和能力,以及将不同的科目融入复杂设计的美术。
教师必须精明地适应和修改情景,以适应学生的叙述和成长。
从本质上讲,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专注于创造引人入胜和深刻的学习经验,由老师的指导手雕塑的灵感交响乐。
情境教育教研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情境教育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体验、实践和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决定开展情境教育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和反思,探索情境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情境教育的认识,明确情境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2. 探索情境教育的实施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四、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教室、各学科教研组办公室、校园实践基地等。
五、活动内容(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10月)1. 组织教师学习情境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了解情境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实施方法。
2. 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教师对情境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制定情境教育教研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二)实践探索阶段(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1. 各学科教研组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教学方案。
2. 组织教师开展情境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状态,收集教学反馈。
3. 定期举行情境教学观摩课,邀请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
4.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情境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4年2月)1. 各学科教研组对情境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2. 举行情境教育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
3. 邀请专家对教研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整理教研活动资料,形成情境教育教研档案。
六、活动实施步骤1. 组织教师学习情境教育理论,明确情境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2. 各学科教研组制定情境教学方案,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初中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案

《初中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案一问题提出(一)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
我校有的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情境创设每节课都需要,甚至提出无情境不教学。
教学的各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新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希望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结果不顾教学内容,不讲实效,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的现象,使情境创设走向了形式化。
其表现为:(1)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追求课件的“花哨”,结果让学生视觉疲劳,眼花缭乱,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习惯了感官刺激而懒于思考甚至变--得不会思考,同时也削弱了情境应有的作用,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
(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为无价值的讨论,闪电式的讨论和目标不明确的讨论。
一些小组合作表面上是学生全员参与,而实际是一盘散沙,纯粹为合作而合作。
这些合作学习,看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已成为教师操纵的木偶。
这样的情境不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更谈不上情境创设的实效;(3)有的教师以频繁、思维含量低的提问代替情境创设,提问由于缺少精心设计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4)有的智力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关,由于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完全变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教学内容的外包装,其实质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了学科性,也忽视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情境教学称为情境论(Situationsansatz) 。
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计划

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计划,旨在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该计划将在我国某中学的英语课堂进行实验和实施。
主要工作内容:1.研究现有情境创设计的方法和理论,结合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计方案。
2.在英语课堂上,利用情境创设计方案,进行实践教学,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3.收集和整理实践教学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情境创设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4.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和调整情境创设计方案,使之更加适应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5.以班级为单位,选取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情境创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另一个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6.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计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7.实验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情境创设计的评价和建议。
8.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情境创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本次工作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情境创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益的借鉴。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情境创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因此,本次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实验和实证研究,探讨和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计方案。
二、工作内容1.研究现有情境创设计的方法和理论,结合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计方案。
2.在英语课堂上,利用情境创设计方案,进行实践教学,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3.收集和整理实践教学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情境创设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4.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和调整情境创设计方案,使之更加适应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1.研究背景与目的教学情境创设和情境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研究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研究计划旨在深入探讨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效果,为教育实践提供可行的建议。
2.研究内容和方法2.1研究内容(1)教学情境创设的内涵和要素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分析教学情境创设的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总结教学情境创设的要素和构建策略。
(2)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综合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探讨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点和适用性。
(3)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教育实验,研究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步骤,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4)情境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观察和学生成绩分析等方法,评估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2.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对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阅读,明确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2)实地观察:选择一些典型的教学场景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3)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将情境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缺陷。
(4)问卷调查:设计合理的问卷,对实施情境教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情境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学习效果评价。
3.预期成果和意义(1)在理论层面,通过对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丰富教育理论体系,拓展教育研究视野。
(2)在实践层面,提出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和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3)在教学层面,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计划1

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构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构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将情境教学理念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1.情境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内涵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在中小学课堂中的适用性和优势。
2.中小学教育特点分析: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的特点、问题和挑战,探讨情境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
3.情境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4.教学实践探索:在中小学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5.经验总结与推广:总结情境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实践经验,提炼其成功因素和关键要素,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通过推广情境教学模式,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为构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认知和态度,为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3.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课堂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情境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问题。
4.实验研究法:在中小学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验证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实施阶段总结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实施阶段总结第一篇: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实施阶段总结教学情境创设与情景教学模式研究实施阶段计划一、课题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情境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它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由于师资、环境、设备条件、观念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英语教学质量偏低,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形成了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有些不适应了,甚至使得不少学生过早地丧失学习信心而厌恶英语学习。
为了遏制这种“初一热情大,初二便分化,初三见了就害怕”的英语学习消极状况,我们提出此课题进行尝试。
我们设想依靠课堂这个主渠道探讨用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及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由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目标1、在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的途径的研究。
2.情境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与课堂教学环节相整合的途径的研究。
3.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在不同课型(词汇、听力、阅读、写作)中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形成不同课型的情境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1、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和观摩教学活动,探索情境教学和课堂教学环节整合的途径。
课堂教学环节分三大板块:导入板块、新知学习板块、运用语言板块。
在不同板块创设情境的策略,形成基本的践行模式。
2、在词汇教学课、听力教学课、阅读教学课、写作教学课中,教师如何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更好地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通过更好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协作学习、对话,进行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既促进了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思维和合作学习习惯的形成,真正实现英语情境教学的目的。
情景教学计划: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情景教学计划: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情境教学计划: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与探索的机会。
然而,情境教学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主动参与,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教学主题的选择1. 背景介绍:情境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因此,选择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主题非常重要。
比如,在初中地理课上,可以选择“环境保护”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环境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 目标设定:根据教学主题,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对于环境保护主题,可以设定如下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活动安排1. 情境创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
可以安排实地考察,带学生去学校周边进行环境观察和数据收集;也可以组织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环保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清洁等实际工作。
2. 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环境调查报告或制作宣传海报。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3. 创新思维: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方案,通过科技手段如APP设计,智能垃圾桶等来提高环保效率。
三、教材使用1. 多样资源:情境教学的材料来源可以丰富多样。
可以利用课本、视频、图片、实物等资源,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环保经验和成功案例。
2. 创设情境:通过教材和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环境问题。
比如,通过播放环境污染的视频,现场模拟环境污染状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第一篇: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计划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
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的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对问题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实践和开拓。
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他在长达9年的“暗示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惊人的轰动效应的教学成果。
“暗示教学”的根由就是问题情境教学。
就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而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问题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效益。
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
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理论方面,李吉林著有《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诗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合著),马樟根、吕达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庆明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等;在推广运用方面,广泛开展实验,建立情境教学研究所,出版《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与《小学情境语文》、开设情境教学网、出版不定期杂志《中国情境教育》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
如何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愉快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指导教师不滥用情境,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效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这个小专题的宗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小专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背景目前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考虑情境创设为教学带来的热闹,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
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还有的数学教师一味地为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这个宗旨。
主要表现在:①、情境创设离教学内容太远,目的不明确②、过分的强调情境的生活化,设计复杂且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情境;③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认知基础。
④、情境不能凸现数学内容的本质属性…为此,我们在金凤区各小学开展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的小专题的研究活动,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思考问题、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具有吸引力。
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计划

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满足当下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情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情境教学将学习从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变为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因此,构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国外情境教学研究现状在国外,情境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教育理论家如杜威提出了“经验教育”的理论,认为学习最好是通过真实的情境和体验达到的。
近年来,美国、英国等国家探索并积极推行情境教学,不少学校已经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情境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国内情境教学研究现状在国内,情境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一些教育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情境教学引入中小学教育,并积极开展实验和案例研究。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真正成熟的情境教学模式还比较少,对于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有待加强。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构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将情境教学理念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研究内容(1)情境教学理论研究:探讨国内外情境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情境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2)中小学教育特点分析:分析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3)情境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情境教学的理论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
(4)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实践,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探讨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四、研究方法与路径1.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2)实地调研法:走访一些已经开展情境教学探索实践的学校,深入了解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
创设情境激发课堂的研究计划

创设情境激发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里进行的,这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
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消极颓废的情感。
如果教师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教学必然会事半功倍。
《创设情境激发课堂》的研究课题,已进行一年的研究,略有成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效果很好。
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本学期,我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的开始很重要,我将设计富有新鲜感的导语,比如“设置悬念、讲故事”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二、开展竞赛,激发兴趣儿童有争强好胜的心里,又因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长久,把竞赛融入其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组织游戏,激发兴趣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教学中儿童易兴奋,又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
所以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就应多组织游戏活动,把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创设形象情境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习的内容,利用录像、电影、图画、幻灯、挂图、以及实物等形象手段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
五、创设故事情境故事、小品、科学家小传、科学史事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传说、寓言、成语、笑话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都能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
当然,还有创设愉快情境、思维情境、发现情境、对比情境等等。
情境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我将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不能牵强附会,不能滥用。
我相信,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就会激活课堂,激活孩子心中那渴求知识和快乐的火花,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情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情境教学,我校开展了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掌握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情境教学理论培训活动前期,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一系列的情境教学理论培训,邀请了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和研讨。
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情境教学案例分享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情境教学,我们组织了情境教学案例分享活动。
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案例,包括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情境教学的实施技巧。
3. 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享的基础上,教师们开始进行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研究主题: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确定情境教学的研究主题。
(2)设计教学情境:教师根据研究主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包括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展开和情境的总结。
(3)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将设计的情境融入课堂教学,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4)收集和分析数据:教师记录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并进行数据分析。
(5)反思和改进:教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措施。
4. 情境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后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情境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教师们通过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等形式,展示了他们在情境教学实践中的成果。
评委和专家对展示成果进行了点评,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和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和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和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
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
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
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
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
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
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的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对问题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实践和开拓。
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他在长达9年的“暗示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惊人的轰动效应的教学成果。
“暗示教学”的根由就是问题情境教学。
就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而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问题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效益。
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
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理论方面,李吉林著有《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诗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合著),马樟根、吕达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庆明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等;在推广运用方面,广泛开展实验,建立情境教学研究所,出版《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与《小学情境语文》、开设情境教学网、出版不定期杂志《中国情境教育》等。
应该说,情境教学研究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认识的直观原理;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惰感活动)统一的过程。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三、预期目标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
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实地捕捉各种信息,产生疑问,分析信息并引出各种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
四、课题的核心理念及研究内容、基本思路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创设在有效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许多学校同仁对各学科的有效教学的情境创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实践,对情境创设的原则、方法、程序进行了构建探索。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教学中巧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美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主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化的审美建构;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生活化的思考;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情境创设的研究;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把学校文化精神渗透在有效教学的情境创设之中,是更高层次的情境创设的研究;一切的教学活动是情境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情境创设的延伸和发展,情境设计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独到的价值。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将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哲学原理,借鉴心理学中
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情境教育基本模式。
(一)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二)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①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②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三)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四)着眼实践创新,促进素质全面发展(l)实体性现场操作,让学生从小步入生活,面向社会;
(2)模拟性相似操作,儿童自己动手动脑,极易产生顿悟;(3)符号性趣味操作,通过情绪的作用,为符号性操作添“趣”。
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1)在审美愉悦中,培育创新的土壤,让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2)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3)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的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4)在学科训练中,培养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主要方法及实施步骤
(一)主要方法:
1、文献法。
通过书籍、实物、声像材料,以及以软件、光碟、网络等为载体认真学习研究相关理论及各地先进的经验,借鉴优秀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成员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
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调查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有效策略和行动。
3、经验总结法。
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有关论文。
4、行动研究法。
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反复行动、观察、反思从实践中得出有效情景创设的最佳方法,提高科研水平。
(二)实施步骤
2012年4月——2012年9月,启动阶段。
确定子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规划子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工作初步展开
2012年10月——2014年5月,子课题深入阶段。
深入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研究,于2014
年5月左右初步完成子课题结题报告,组织中期成果交流会。
2014年6月——2015年1月,总结结题阶段。
子课题研究成果汇总,于2014年11月之前完成结题报告。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推广价值预测
1、探求构建本校各学科开放、创新的快乐教育的情境创设方法、模式。
2、积淀文化,培植滋养教师发展肥沃土壤和生态环境。
做到教师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思想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形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合
作、探究与发展,并充分感知收获的快乐。
高集岗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