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10以内的数字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课件10以内数的点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课件10以内数的点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课件10以内数的点数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大纲,涉及教材《快乐儿童数学》第三单元“认识数字110”的章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复习对1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数的顺序,理解数的数量概念,以及进行数的点数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点数10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将具体的物品数量与数字相对应。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强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进行准确点数。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110),点数教具(如小石子、扣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数字卡片,一份点数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故事《小猴子和10个桃子》引入,引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故事中小猴子每天摘10个桃子,分给不同的朋友,引导幼儿注意数字10。

2. 复习数字: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读出数字,复习数字110。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集体读出数字,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3. 实践操作:进行点数活动,让幼儿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a. 教师示范点数,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b. 幼儿分组进行点数实践,每组发一份数字卡片和点数教具。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点数错误,引导幼儿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小猴子的桃子”为例,讲解如何进行10以内数的点数。

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

b. 教师讲解点数方法,让幼儿跟随讲解进行操作。

c.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点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字110,并在旁边配以相应数量的点数教具。

2. 在黑板上画出“小猴子的桃子”例题,标注数字和数量。

七、作业设计a. 点数110的数字,让家长记录幼儿完成情况。

b.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10件物品,让幼儿进行点数。

幼儿园大班课件找邻居-10以内的相邻数PPT课件

幼儿园大班课件找邻居-10以内的相邻数PPT课件

课件内容回顾
1 2 3
课件目录
课件开始时列出了本次课程的目录,包括什么是 相邻数、如何找相邻数、练习和总结等部分。
动画演示
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 的概念,如数字“5”的相邻数是“4”和“6” 。
互动练习
课件中设置了多个互动练习,让幼儿自己动手找 出指定数字的相邻数,巩固所学知识。
如何找到一个数字的相邻数
教学方法
01
02
03
互动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相邻数的概念。
观察与思考
引导幼儿观察数字的特点, 思考如何找到一个数字的 相邻数。
实际操作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通 过实践来加深对相邻数的 理解。
02 10以内的相邻数概念
10以内相邻数的概念
相邻数定义
数字连线游戏
总结词
通过数字连线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顺序和相邻关系。
详细描述
在一张纸上画出10个点,代表数字1-10,然后让幼儿用线将点按顺序连接起来,并 找出每个数字的相邻数。例如,让幼儿找出数字5的相邻数,即4和6。
数字接龙游戏
总结词
通过数字接龙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数 字的顺序和相邻关系。
详细描述
幼儿园大班课件找邻居-10以内的 相邻数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10以内的相邻数概念 • 如何找到10以内的相邻数 • 实践与游戏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教学目标
掌握10以内数字的相 邻数概念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 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
什么是相邻数 10以内数字的相邻数有哪些
详细描述

幼儿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幼儿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8
-
= 2
6
9-3
6
在 叫 谁
8-4
2
7-5

草地上原来有6只小猫,又来了2只小猫,草地上现在有几只 小猫?
送给谁吃?
6
9-3
8-4
1 地里有7个西瓜,小猴抱走了2个,还剩
几个?
2 请你看图编一道减法应用题。
10 - 2 = 8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知己,从相逢,相识,到相知,到无话不谈的知己,穷尽一生,朋友广而远,知己少而近,友情文章告诉我们,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互相懂得的人, 就要好好珍惜。自己是把剑,知己是剑鞘,利剑出鞘,锋芒毕露之时,剑鞘则系在腰间默默守候。一把剑经过一番打打杀杀,江湖缠扯过后,必会五骨通乏,六筋俱困,疲 惫充斥于脏腑之间,这个时候,就需要躺在剑鞘里好好休养了。剑鞘是一把剑最坚实的维修基地,提供最可靠地后勤保障,每当宝剑元气大伤之时,务必要返厂疗伤,作为 知己的剑鞘,定是倾其所有,哪怕是砸了老锅,卖了陈铁,也要肝胆相照,以最大功率输出自己的真气,只为保住这把剑。有人腰缠万贯,有人流落街头,有人名扬四海, 有人一生庸碌,人这一辈子,旅途虽短,路却难走。注定逃不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音速飞镖,注定要吃尽五颜六色的风霜。若能赐一知己,得之是命,惜之是福,可不 能随意糟蹋。知己就是半个自己,如果自己是左脑,那知己就是右脑,如果自己是左手,那知己就是右手,如果自己是左边的这瓣心,那知己就必须是右边的另一半。若缺 了另一半,就是个死人了,并且还死无全尸,若是挣扎着不死,无异于变异僵尸,理性失效,良心残废,吞噬人血,不带怜悯,岂不更可怕?人,是个对称的生命,什么都有 左右两半,若缺了知己,自己就只剩一半了,不就成了一头怪物了吗?那不就要天天被奥特曼追杀吗?跌倒了,很多人懂得扶你,摔伤了,很多人懂得止血,噎住了,很多人 懂得端杯水。可是,当你内心受伤了,即使是小到纳米级的伤痕,有人能看出来吗,你既没感冒,也没发烧,脸色红润,满面轻风,盖住了内心那瞬间的小小波动,可能不 会有任何震感,也许连自己都找不到震源。而这个时候,偏偏有人感觉到地震了,准确侦测出了震级和震源,只有知己才能扫描出你心房里的病毒,唯有知己才会专门为你 安装一台精密地动仪。知己能读出你心里最深处的悲伤,埋得再深,填得再厚实,也会被掘出来,而这种近乎奇迹的事只有知己才做得到。人生的轨迹既不是常数函数式的 一马平川,也不会是指数函数式的一路腾达,而是正弦曲线式的跌宕起伏,有升有降,有顶峰,有谷底,盛极必衰,摔倒了最低处,再开始爬升。而知己,就是在我们直线 飙升时给我们及时降温,以免过热烧坏了头脑,主机一旦报废了,整台机器随之瘫痪;在我们堕落腐朽时给我们添加柴火,用木棒在雪花缤纷的寒冬里,擦出希望的火花,给 我们解冻,帮我们去潮,重新启动。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也是这样,知己是自己的知己,那自己就是知己的知己,互为知己,才是真正的知己。若仅 有单方面的输出,另一方却浑然不知,只能说明,一方作践自己,另一方没心没肺。一个不会珍惜自己,另一个不会珍惜别人,作为知己的这两半,都没有得到精心照顾, 土壤干裂,缺水少肥,杂草丛生,怎么指望这两半茁壮成长呢,将来不是畸形就是异形,怎么能做知己呢?人心不在大小,而在于单人间和双人间的纠葛,纵使心再大,可就 住了你一个人,不觉得空虚寂寞冷吗,就算心再小,可也住下了两个人,那份互为知己的温暖,连上帝都会羡慕的。朋友大薇去北京出差,约了十几年没见的朋友吃饭,大 薇在城东,朋友在城西,两个人耽搁在路上的时间,比见面聊天的时间还长。匆匆吃饭,匆匆告别,大薇苦笑着说,曾经好得睡一个被窝,说要好一辈子的闺蜜,生生被时 间隔在了两岸,再也回不去。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吧,一路走来,人生的每个阶段,总会有那么几个死党或闺蜜,和你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在你孤单时给你温 暖,在你受伤时给你安慰,在你受欺负时,为你出头……走着走着,在某个人生的转角说了再见,然后就再也没见到;即使再见,也因为时过境迁,找不到来时的路,无法 再走近。就像席慕蓉说的:回顾所来径,只剩苍苍横着的翠微。只有少数人,会陪你一生。坦然面对友情的得到与失去,不必追,不必挽留,这才是人生常态。人生漫长, 总有一些人来来去去,总有一些人要离去; 也总有一些人,无论风风雨雨,会陪你一辈子。电影《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与安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少女。七月文静乖巧,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法-坐船去探险》PPT课件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法-坐船去探险》PPT课件
10以内的加法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2.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 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加 法运算。 活动难点:通过学习10以内 的加法运算能准确地计算。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 师请来了几位动物小朋友, 由于今天小朋友们太多了, 小动物有些害羞躲了起来, 我们一来把小动物们找出 来吧!
4+3
3+3
5+5
3+5
2+7
小朋友们,再见! 收好你的神奇钥匙
我们 征,请说出动物的名字。
小朋友们,小动物 们想要去探险,探险之 前它们分别为自己准备 了不同数量的食物,需 要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数 一数、算一算分别带了 多少食物?
2 3
3 3
5 4
1 6
8 2
谢谢小朋友为小动物们 计算除了它们分别带了多少 食物。
现在小动物要去坐船了, 请小朋友们根据小动物手中 的船票找到相对应的座位。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课件

游戏目的
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掌握相邻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和社交技能。
抢凳子游戏
游戏规则
老师准备比孩子人数少一个的凳子,并在每个凳子上贴一个数 字。孩子们听音乐围着凳子走动,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要迅 速找到贴有相邻数的凳子坐下,没有抢到凳子的孩子被淘汰。
游戏目的
实际应用
学员能够将相邻数的概念应用于实 际生活中,如比较大小、排序等。
家庭作业布置及要求
复习巩固 要求学员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相邻数的概念、 10以内数的相邻数以及相邻数的性质。
书面作业 布置相关书面作业,要求学员书写10以内每个数的相邻数, 并理解其含义。同时,鼓励学员尝试用相邻数的概念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数字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相邻数定义及性质
相邻数是指紧挨着的 两个整数,如5和6, 20和19等。
相邻数是相对的,如 5和6是相邻数,同时 6和7也是相邻数。
相邻数之间的差为1, 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 数大1,前一个数比 后一个数小1。
10以内数字相邻关系
1和2是相邻数,2比1大1,1比2小1。 2和3是相邻数,3比2大1,2比3小1。
运用相邻数的加减运算。
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口 算、心算、书面练习等,帮助幼 儿巩固相邻数的加减运算技能。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邻 数的加减运算解决问题,如分配
食物、玩具等。
04
图形与空间观念培养
Chapter
认识基本图形及其特征
01
圆形
一个平面上所有点到 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 集合。
02
培养幼儿使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 引导幼儿使用图形与符号表征数学问题,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单双数-课件(互动版)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单双数-课件(互动版)
认识单双数
大班 数学
1
备课页
出示物品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单和双的意义。
小结:两个在一起的是“双”,只有一个就是“单”。
2
3
单数
4
双数
5
备课页
出示相关资源图片,与幼儿共同探索区别单与双数的 方法。
1.出示全家福、杯子及对应的数量,教师按照两个两个交朋友的方 式划圈。 2.出示1-10数字及对应圆点数量,请个别幼儿操作,将PPT中1-10 按照两个两个交朋友的方式画圈。 ——你发现了什么?哪些数字宝宝是能够两个两个数完,哪些是数 到最后还剩一的? 小结:两个两个地数,如果全数完就是双,如果还剩余1个就是单。
14
纸面教具门票:
15
纸面教具车牌:
16
纸面教具车库:
17
18
备课页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活动区中投放10以内的数字,以及若干花朵贴贴纸,供幼儿操作。
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以排队、分组等形式尝试分一分单数的号数和双数的号 数。
19
6


7
5
单 数
8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 35 7 9

2 4 6际操作,尝试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
1.个别幼儿操作。 ——看样子你们都已经认识了单双数。奇奇和妙妙遇到了一个 困难,想请你们帮帮他们。你们看,奇奇的车库里的车挂的都 是单数的车牌,已经有三辆车挂好了,还有两辆空着,请你们 帮助他挂上正确的车牌号。妙妙的车库里挂的都是双数车牌的 车,谁来帮帮她也挂上正确的车牌呢?
11
12
13
备课页
2.集体动手操作。 ——接下来,请你们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每个人都来帮帮奇奇 和妙妙,让他们的新车挂上车牌好吗?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和身 边的伙伴互相检查一下,都做对了可以把任务表交到老师这里。 3.实际运用。 ——奇奇和妙妙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现在要请你们去游乐园 做游戏呢。现在我给大家发门票,请你们根据门票上的数字, 走对应的单双数入口。游乐园门口还有检票员,请你们将票递 给他,他会引导你们从正确的入口进去。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

02
10以内加法基础知识
加法概念及运算规则
1 2
加法的定义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加法。
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 “=”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3
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在同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竖式加法计算方法
竖式加法计算步骤
竖式减法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
在竖式计算中,被减数和减数的个位、十位要对 齐。
从个位开始减
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借位处理
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向 前一位借位。
减法应用题解析
01
题目类型
减法应用题通常涉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计算,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02
解题思路
首先明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减法
小组竞赛:快速计算加减法
01
02
03
04
分组进行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 数相等。
题目设置
准备1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 确保难度适中。
计时比赛
每组轮流派出一名代表,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
,正确率高者获胜。
奖励措施
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激励 学生积极参与。
角色扮演:购物找零游戏
场景模拟
设置一个购物场景,学生分别 扮演顾客和收银员。
加法应用题注意事项
03
在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加数和加数的位置,以及进位的情况
。同时,在计算结果时,也要注意进位和错位的情况。
03
10以内减法基础知识
减法概念及运算规则
减法定义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单双数》
潍坊市临朐县实验幼儿园窦立红
1 2 3 4 5 6 7 8 9 10
1 357 9
2 4 6 8 10
1 单数 2 双数 3 单数
5 单数 4 双数
6 双数 7 单数 8 双数
9 单数 10 双数
我们一起来为小鸟找朋友吧!
思考1:一共有几只小鸟? 思考2:两只小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呀玩我跟来谁
7只 单数
思考:这时大家都找到朋友了吗?一共有几只小鸟?
8只
双数
小朋说友一们说,找下现朋面在友的你数们字知,道
什么哪叫些单是数单,数什,么哪叫些双是数双了数吗??
1 6
2 7
839
45 10
数单 数双
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东西的 数量是可以用单数表示,哪些 可以用双数表示。(比如:一 张嘴巴 ,两只眼睛。)
“谁பைடு நூலகம்鞭炮最最响,我说3”
说出1——10 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拍手 如果是单数,则拍一下,嘴巴说“砰”。 如是双数,则拍两下,嘴巴说“砰”、 “砰”两声。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 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

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运用相邻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课件、磁性黑板。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磁性黑板上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10以内的数。

(2)邀请学生上台操作,将数字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相邻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

(2)教师示范如何找出相邻数,并解释找相邻数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学生自行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并在练习本上记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找到的相邻数。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补充。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0以内相邻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10以内数的顺序,并用不同颜色标注相邻数。

2. 在磁性黑板上展示例题,用数字卡片展示相邻数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5 + () = 68 () = 73 + () = 49 () = 82. 答案:(1)2、4、1、3、6、7、5、9、10、8(2)1、1、1、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相邻数。

幼师教案ppt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幼师教案ppt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来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
03
拓展性提问
在孩子们回答问题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如:“很
好,那么7加2等于9,那么9减去2又是多少呢?”。
小组讨论活动组织
分组讨论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 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加法小达人”或“减法小专家”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理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加减 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 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
识。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选取具有 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模 拟购物、时间规划等,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运算规则 。
0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幼儿感 受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方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展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运算 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 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自信 心和合作意识。
课程安排与时间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游戏或故事等方式,激发幼 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新课学习(15分钟)
讲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
实践操作(5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 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方法 。
课程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