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篇二《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教育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快捷的传播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
学校作为我国网络教育的前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本文分析了网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并提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措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网络教育方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即学校根据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网络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科学掌握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引导网络信息,使大学生全面、客观的接触信息,正确、合理的选择和吸收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1.1教育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和资料主要来至于大量理论类、政策类、时事类的报刊和书籍,其缺点信息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吸引力。
而在网络时代,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实时动态信息和全面深入的数据库。
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具有对其它媒体的整合作用。
现有的教育媒体,如报刊、电视等,形式上是相对独立的。
而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报刊、电视等传播媒介的结合,从而扩展信息来源;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陈旧的弊端。
此外,网络具有信息共享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就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专家讲座、教育专题片等都可以搬上网,进入网络课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出现,全方位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1500字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1500字网络道德是指人们在使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时应遵守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原则。
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重要用户群体,应该高度重视网络道德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中的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行为规范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在网络中保护个人隐私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大学生应当意识到自身在网络上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重要性。
首先,他们应该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避免被他人盗用和恶意攻击。
其次,不随意在公共场合或社交网络上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住址和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保护知识产权也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平台,知识产权的保护关乎创新和社会进步。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非法下载、共享或转载他人的作品。
他们应该遵守著作权法规定,尊重原作者的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版权。
在进行学术研究或参加比赛时,也应遵守相关的学术道德规范和竞赛规则,不得抄袭他人的作品。
此外,网络行为规范也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网络社区的一员,应该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与秩序。
首先,他们应该展示出友善和尊重的态度,不以恶意攻击、谩骂或网络暴力对待他人。
其次,应当遵守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不进行非法活动或传播非法内容。
同时,他们也应该尊重网络的公众道德,不在网络上传播谣言、淫秽、暴力和有害信息,以促进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结合课程设置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规范,培养规范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
家庭也应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并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
其次,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道德的监管和引导。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2000字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2000字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所以我们所不能忽视在大学期间加强道德修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思想道德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思想道德2000字论文篇一:《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摘要:大学生教育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虽然比较多,但是操作性却很低。
如何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曾几何时,大学生被人视为精英分子,能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这人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堪称一流,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大学生头顶上的光环渐渐失去了光芒,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始逐渐下滑。
考试作弊、成绩单造假,专业课旷课,迷恋网吧,剽窃毕业论文这些恶劣现象越来越严重。
不能否认,大学生中曾涌现出一部分优秀人物,诸如带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曾组建了“全国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团”,赴全国各地巡讲,旨在更好地宣传优秀大学生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凝炼和培育大学生精神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会是很让人感动和震撼,但是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还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综合力量。
笔者研究生毕业后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朝夕相处了四年,作为曾经的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老师,在那几年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对学生管理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过渡。
他们有着初、高中的六年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和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高考的压力在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消失了,部分人开始迷失方向,生活的漫无目标,因为旷课,考试作弊等原因退学的大学生在高校频发。
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和监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引导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在日后的四年学习生涯中健康的成长,就成了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网络安全教育论文15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网络安全教育论文15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网络安全教育论文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比如部分学生沉溺于网游、虚拟交友、网购、网络影视中,生活严重脱离现实,性格变得孤独冷漠,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更有甚者参与网络赌博,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育论文网络安全教育教育论文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些过度消费大学生的不良P2P网络借贷平台,逐渐在高校当中不断扩展业务。
大学生在即时消费满足的诱导下,随时都可能在“高利贷”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因此,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与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大学生网贷这一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贷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虚拟性作为互联网的核心性质,使得当今的网络使用过程明显具有自由性和隐秘性特点,以至于部分畅游虚拟网络中的高职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即时享乐,追求新鲜刺激在网上人身攻击、互相谩骂、虚荣拜金、过度消费,以及推崇享乐主义等等。
这一系列的现象不仅让当今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上摒弃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时代责任,降低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扭曲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削弱了自己人身安全的防范意识,还导致了网络犯罪几率增长,让原本混杂纷乱的互联网环境更加恶化。
二、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1.追求即时满足。
大学生追求的物质生活,希望今天可以透支明天的收入,来提前享受,这一心理是如何落实到过度消费的网络借贷,以致于借贷金额已远远超出了自身的偿付能力呢?下面举例说明。
李某作为一个每月只有800元生活费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在一个节俭朴素的传统家庭环境中,很多物质需求并不能即时满足,本身就具有物质匮乏的心理的李某,在大学这个群体环境中具有可以对比的对象时,这种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望愈演愈烈。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网络道德的背景与概述.doc
目录引言 (2)第一章网络道德的背景与概述 (3)1.1网络道德产生的背景 (3)1.2网络道德释义 (3)第二章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4)2.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4)2.2.1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4)2.1.2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6)2.2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8)2.2.1道德认知的冲突和价值紊乱 (8)2.2.2到的情感的冷漠和人际疏离 (8)2.2.3道德意志的弱化和行为失范 (9)2.2.4道德人格的偏常和人性异化 (9)2.2大学生网络道德成因 (10)2.2.1传统道德约束的真空及道德冲击 (10)2.3.2网络自身特点 (10)2.3.3大学生主观因素 (11)第三章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12)3.1 从政策重视,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 (12)3.2积极开展“网上”“网下”文化活动。
加强学生“上网自律” (13)3.3转变观念 (13)3.3.1建立网上辅导园地 (13)3.3.2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题意识 (13)3.3.3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14)3.3.4推进德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 (14)3.3.5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 (15)3.3.6饮食引导两性网络应用 (15)结论 (17)注释 (18)参考文献 (19)谢辞 (20)引言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而网络道德则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近年来,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国内外有关部门、学者、德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就网络道德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撰写了许多研究论文(文章)。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上网人数最为集中、最活跃的群体。
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在社会网络道德,乃至整个社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题拟以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社会指导,以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着重研究:1现实社会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明确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与网络道德品质的述评,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3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
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篇一《浅论我国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摘要:本文以论述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劣因素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为基础,分析传统道德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并从继承与批判传统道德的角度探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路径,最后提出从原则、方法论、环境氛围、自修等方面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字:传统道德思想道德品质伦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思想和佛学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这种传统道德中既含有现代社会所推崇的伦理道德因素,也有与时代理念对立矛盾的陈旧伦理道德,这二者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简析我国传统道德(一)主要优良道德传统简析一般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等整体利益,注重爱国主义思想。
在个人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强调要“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2.在人际关系中推崇“仁爱”、和谐原则。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
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最先把“仁“同”爱人”联系起来,并从各个方面对“仁”作了全面的阐释。
3.提倡人性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
孔子提出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原则。
墨子认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306社会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虚拟网络作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产物,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辉煌的成果之一。
网络信息技术在历经这么多年的运用和发展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也相对统一和深入。
一般来说,网络指的是通过一定的网络硬件与软件完成数据通信与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带来了许多传统社会从未出现过的社会伦理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行为的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便产生了网络道德这一概念。
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网络道德的特点自主性。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导致网络行为在很多时候缺乏外界监督和约束,由个体自主决定。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由绝大部分社会群体都认同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所形成的,它并不取决于几个或某一个个体的需求而组成,在一定程度上,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缺乏自主性,更多的依赖大家的一致认同才能够存在,延续和传承下来。
而网络道德则与之不同,每一个使用网络的个体都能够在这一虚拟的世界中随心所欲的展示自我,人人都可以制定自己的道德规范,依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网络交往。
正是由于网络道德的自主性,使得网络社会中主体行为失范的现象不断发生,这既是网络道德的优点,也是其弊端所在。
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世界最鲜明的特点之一,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拉近,整个地球在网络的覆盖下变得越来越"小",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获取咨讯。
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把人类社会拉进了自媒体时代,人人可以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发表言论,公布讯息。
个体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和传播,个体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将受到广泛的公众监督。
多元性。
相较于传统道德来说,网络道德还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道德模式是往往都是单一的,即使道德会因人类阶级社会的不同而存在有多种的形式,但最终这些个不同的阶级社会都会产生其主导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而其他的道德规范则会服从于主导的道德规范,所以,特定的现实阶级社会中的道德是单一的,而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在这一方面则与现实社钟秀娟(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0)摘 要: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当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论文
网络暴力论文篇一:大学生小论文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摘要:网络的发展给公共舆论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语言暴力等消极影响。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网络媒介特点,网民受众心理,网民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媒介;攻击;社会心理;社会阶层暴力,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是人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害。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
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
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后导致线上甚至线下更加激烈的辱骂和攻击。
代表事件有“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更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
各式各样,愈演愈烈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让我们不禁深深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究竟是哪些因素的合力造成了网民如此不冷静,非理性的表现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网络媒介自身特点人类的会话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
印刷术即纸质媒体强化了人类分析,线性逻辑和专门化分割的思维习惯,强化了同一性,连续性和一致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将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为称为“阐释年代”“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长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 互联网令所有媒体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有着无限的容量,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
面对大量高速度呈现的信息,人们应接不暇,往往只是快速切换浏览,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长时间接触网络就会降低人们的感知能力。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通用5篇)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通用5篇)网络道德论文范文篇一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失范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后果。
笔者把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引入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的传播活动中,将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也分为内外两个因素:(一)外部因素(1)法制建设滞后,导致无法可依。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新闻事业的法律,虽然有些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凭借“第四权力”、“言论自由”的名义滥用媒体,但惩罚却无法可依,使得这些从业者有恃无恐,成为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2)媒体之间竞争激烈,导致生存环境压力较大。
如今,我国的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市场、受众,媒体之间抢首发、抢独家的现象十分激烈,从业者在这样生存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就会忘记自身的使命,从而成为赚钱的工具。
(二)内部原因(1)网络新闻媒体行业自身的体制不完善:行业岗位混乱,权责不够明晰;人事管理的不到位,门槛越来越低,导致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就为职业道德失范埋下了隐患;考核制度的不规范,使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丧失前进的动力。
(2)从业者自身有问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只向“钱”看齐,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从业者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下降,助推了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失范现象。
此外,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也导致网络媒体从业者对新闻客观性、公正性认识不够深入。
二、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失范的防范对策网络新闻媒体事业存在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已愈演愈烈,迫切需要做出努力来遏制此现象的发生,具体防范措施为:(一)净化网络新闻媒体行业环境(1)完善网络新闻媒体机构的体制建设。
从三方面入手:一要梳理岗位、明确全责明晰,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事。
二要强化人事管理,逐渐提高从业者进入该领域的门槛,从而使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强从业队伍道德素质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摘要]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对此,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正确的矫正对策,必须改革现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
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有效的矫正对策,为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而创造条件。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一)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在亦虚亦幻的浪漫中行为失控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规则”。
除具有形象便捷的特点外,网络语言更多的戏谑与粗俗,逐渐失去原有的语言规范。
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多数是交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决定了交友对象的不可确定性,而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在制度化的校园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里很难得到满足。
(二)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从其作为虚拟世界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相互沟通。
通过网络有机会认识陌生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
关于网络暴力的论文
关于网络暴力的论文篇一:思想论文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摘要】在信息技术越发普及的当下,也出现了许多“键盘侠”,他们凭着网络的复杂性和匿名性对他人进行随意地攻击诽谤,给他人的心理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引发了许多严重的后果,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如何去预防或者面对它,成为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网络暴力预防影响心态监管一.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
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
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
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一)对他人网络暴力现在屡见不鲜,著名的乔任梁事件,20xx年9月16日18时21分,艺人乔任梁在上海桃浦地区祁顺路某住宅楼内自杀身亡。
9月17日,其经纪人左女士通过媒体表示,乔任梁之前就患有严重抑郁症,长期的失眠一直困扰着他,尤其是去年有几个阶段,有些传言和诽谤,对他造成很大的困扰,加重了病情。
乔任梁的离世虽然不能说是网络暴力直接导致的,但是网络暴力无疑是很重要的原因。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论文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摘要:网络的发展在对人类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负面的影响。
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的教育方法应该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大学生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其积极意义上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平台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日益暴露出他们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凸显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问题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生动直观、传播速度迅速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崭新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
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
下面笔者就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浅显的概括。
第一,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容易让人迷失真我网络以虚拟实在和虚拟空间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隐匿和篡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来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
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副有意思的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另外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这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特征。
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让自己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而做出些与自己身份不合的举动。
“追星族”在大学生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群体,很多大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去碰自己的“偶像”。
但是这些所谓的偶像在网络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真的自我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浅析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浅析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关键词:数字化;挑战;思考;建议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知识获取、交友沟通的重要渠道,改变着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
因此,在当前数字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社区的网络环境使得他们的学习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发生变化,改变着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因此,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数字化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一)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受到的影响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但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
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只要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
一些敌对势力正是凭借这种网络优势加紧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大肆传播西方的政治标准,使一些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长蔓延,从而动摇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大学生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改变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全面又兼快速搜索的功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因此成为大学生答疑解惑的首选途径。
高校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道德影响论文
浅谈高校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道德的影响【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道德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能使大学生尽快的适应网络环境,自觉抵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道德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章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里道德问题及现状,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道德的形成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如何培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措施及培育引导方法。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里道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信息时代交流媒介的网络迅速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时空,给大学生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然而,互联网在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精神文化和心理道德的深层次嬗变,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造成的一些心理失衡的症结和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
1.高校网络文化的问题与现状目前由于全球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全面发展,计算机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去,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从事学习、传递信息、交流感情。
他们经常通过网上聊天、游戏、上论坛、看电影、玩游戏、办网站来获取信息,发布信息。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因为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他直接渗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水平,而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与应用,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的技能。
但是,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信息传递系统,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都会在这里迅速传播、碰撞和交融,大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教育程度及实践经验方面的局限,大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人生观,对爆炸的信息难以进行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出现一些问题。
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论文
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摘要: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讲,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进一步。
良好的校园文化、技术和师资力量将成为重要的支持力量,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健康的积极的网络生活方式,制定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让网络道德教育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网络道德大学生健康在这个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和生活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生活、成长以及学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增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怎样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给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
一、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网络媒体以自身独特的虚拟性、异质性、交互性、平等性和开放性,向外界传播着各种思想观点和知识信息,网络信息的传播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然而另一方面也将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异质文化带来了。
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文化,一旦没有及时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发生偏离。
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对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和个性发展非常有利。
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着推销自我和了解他人的渴望,他们渴望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倾听自己的心声,尊重自己的人格,而网络文化这种手段正好能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愿望。
毫无疑问的,网络交流对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非常有益。
但是网络虚拟化的特征又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冷漠。
大学生的社会沟通、人际交流和身心健康受网络文化的深刻影响,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和网络信息,很多学生会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业。
二、怎样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1、对于网络文化应当积极面对、正确看待。
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承载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崇高使命。
在这个网络统治的时代,我们应当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网络文化,加强同网络上上大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以真实的情感对上网大学生的心灵进行进化,用先进的价值尺度、道德观念和思想认识对待网络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
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
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
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
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
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
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
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
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
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
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
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
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从而加强高职院校
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
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
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 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
6. 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 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 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
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
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 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 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 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 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 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 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 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 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 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 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 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