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西游记》的提纲

《西游记》的提纲

《西游记》的提纲
《西游记》的提纲
一、介绍《西游记》的背景
1. 作者简介:吴承恩
2. 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3. 文学流派:明代的长篇小说
二、小说概述
1. 小说的主要情节:孙悟空的出生和成长,师徒四人的相识与结拜,取经之旅的开始,各种奇遇和战斗,最终取回真经
2. 小说的主题:追求自由、正义与成长的故事
3. 小说的风格和特点:幽默风趣、寓意深刻、神话与现实相结合
三、主要角色介绍
1. 孙悟空:形象塑造、性格特点、成长历程
2. 唐僧:形象塑造、性格特点、与孙悟空的师徒关系
3. 猪八戒:形象塑造、性格特点、与师徒三人的互动
4. 沙僧:形象塑造、性格特点、与师徒三人的互动
5. 其他重要角色:如观音菩萨、牛魔王等
四、小说中的主要情节
1. 资治通鉴:孙悟空大闹天宫
2. 白龙马与红孩儿:孙悟空的命运
3. 铁扇公主的复仇:孙悟空的斗争
4. 火焰山与黑河:师徒四人遭遇的困难与挑战
5. 三打白骨精:师徒四人的智慧与勇气
6. 大战牛魔王:师徒四人的团结与战斗力
7. 蟠桃盛宴:师徒四人的欢乐与离别
8. 孙悟空的佛教修行:成为斗战胜佛
9. 最终取回真经:师徒四人的成长与收获
五、《西游记》的意义和影响
1. 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2. 弘扬正义与勇气的精神
3. 影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学、戏曲、艺术等
4. 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和启示
六、总结
1.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 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故事仍然深受人们喜爱
3. 通过《西游记》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思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讨论中,教师应该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讨论效果。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导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大家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西游记》中的情节有何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对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情节。这个案例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情节理解和人物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第十一至二十回,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等经典情节;
3.第二十一至三十回,探讨女儿村、火焰山等神奇国度的寓意;
4.结合全书,讨论《西游记》中所体现的团结、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西游记》导读复习提纲

 《西游记》导读复习提纲

《西游记》导读复习提纲《西游记》导读【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

晚年退居张里,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他一生著述很多,诗、文、词皆备,但多已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后人集辑的《射阳光生存稿》四卷。

解放后出版了近人刘修业重新辑校的《吴承恩诗文集》。

【作品概况】《西游记》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精彩情节】大闹天宫: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定海之宝金箍棒,却被龙王告状,骗到天庭当弼马温。

悟空知道受骗,回花果山称“齐天大圣”。

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捉拿悟空,被悟空打败,逃回天庭。

玉帝狼狈,如来相助将其压于五指山下。

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行至宛子山。

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三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婆婆和白发老翁前来诓骗唐僧,均被悟空识破。

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其击毙。

唐僧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怒而逐走悟空。

悟空走后,唐僧师徒果中奸计,后来悟空救师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变成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战打死白骨精,师徒四人愉快上路,继续西天取经。

真假美猴王:六耳弥猴假扮悟空想去取经,修成正果,故意在唐僧面前打死人,让唐僧将悟空赶走。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简单介绍《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产生兴趣。

3. 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并期待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章节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分析吴承恩的创作风格及其对《西游记》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分析吴承恩的创作风格及其对《西游记》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吴承恩及其作品的看法。

章节三:《西游记》的故事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背景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故事背景。

2. 分析故事背景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塑造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故事背景。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背景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塑造的影响。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和感受。

章节四:《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主要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章节五:《西游记》的文学价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读名著《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指导学生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揭示《西游记》作品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经典,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可以用快板的形式表现,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转述精彩的小故事,或者用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带给我们惊喜亦可……教师: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作者生平,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收集阅读名著的高效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ppt,设置抢答环节题型,带领学生快乐读名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一篇课文《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大家还有印象吗?接下来,让我们用一段小视频来一起回顾一下。

(播放小视频“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孙悟空一会变成鸟一会变成鱼,而且还变化成了二郎神颐指气使,除了这个故事,你还能给我们讲讲其他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吗?(引导学生上台讲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如大闹天宫、智取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二)导读小说: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

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

他的曾祖父、祖父“两世相继为学官,皆不显”,到他的父亲以小本生意来维持生计时,家境已十分拮据了。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深刻的寓意,如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等。
(4)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概括、归纳、分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这一古典名著,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西游记》中的人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孙悟空、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特点和《西游记》所蕴含的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西游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人物形象分析、故事寓意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游记》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刻寓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部名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名著导读——《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岁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作品简介】《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

【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观音点化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

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成书背景。

2.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3. 《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大闹天宫、唐僧取经、西天取经。

4.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寓意修行、弘扬佛法、战胜困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西游记》的深层寓意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人物和情节。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成书背景。

2. 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3. 讲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展。

4. 分析《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寓意。

5.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合作态度和分享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他们阅读和参考。

2. 相关研究资料:提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相关音频、视频和在线讨论资源,丰富学习渠道。

八、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进行比较分析。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西游记》的电影版本,讨论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差异。

3.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西游记》为背景,创作自己的故事或剧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欣赏名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道德修养。

1.2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第二章:作者与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吴承恩的生平事迹,如生活年代、生平经历等。

2.2 创作背景介绍明代社会背景,如文化、艺术、宗教等。

分析《西游记》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2.3 作品特点阐述《西游记》的神话色彩和现实意义。

分析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第三章:主要情节概述3.1 故事开篇介绍石猴出世及孙悟空的求学经历。

3.2 师徒四人讲述唐僧招募徒弟的过程及师徒间的矛盾与和解。

3.3 取经之路概述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的过程。

3.4 结局讲解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的归宿。

第四章:主要人物形象分析4.1 孙悟空分析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如聪明、勇敢、机智等。

4.2 唐僧分析唐僧的形象特点,如慈悲、坚韧、愚昧等。

4.3 猪八戒分析猪八戒的形象特点,如贪吃、懒惰、忠诚等。

4.4 沙僧分析沙僧的形象特点,如沉稳、忠诚、憨厚等。

第五章:作品鉴赏与启示5.1 作品鉴赏引导学生从文学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欣赏作品。

5.2 作品启示分析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5.3 拓展阅读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第六章:第一回至第五回精读指导6.1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西游记》第一回至第五回的主要内容,包括孙悟空的出生、求学、被封为“齐天大圣”等情节。

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如傲慢、无畏、聪明等。

6.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孙悟空的成长历程。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况,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寓意,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比较阅读法,启发学生发现古典文学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西游记》原著、相关论文、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西游记》原著、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提问:《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阅读选段2.1 教师发放选段,学生独立阅读。

2.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讨论。

3. 分析人物形象3.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4. 寓意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讨小说中的寓意。

4.2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 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

3. 长期效果:阅读兴趣、文学素养的提升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后续课程将继续深入解读《西游记》的其他内容,包括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十、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

2. 相关论文、教学课件。

3. 网络资源:关于《西游记》的介绍、解读等。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成书时间、背景等。

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西游记》的作者、成书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及人生哲理。

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和主题思想。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名著中的哲理。

实践法:培养学生实际阅读名著的能力。

第二章:《西游记》基本信息介绍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成书背景。

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

2.2 教学内容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角色介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图片展示法:展示《西游记》中的角色形象,增强学生对角色的认识。

第三章:《西游记》主题思想探讨3.1 课程目标让学生领悟《西游记》的主题思想,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代表的思想内涵。

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领悟思想内涵。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见解。

第四章: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4.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分享阅读《西游记》的心得体会。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经验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阅读《西游记》的心得体会。

第五章:名著阅读实践5.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阅读名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5.2 教学内容布置《西游记》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阅读。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5.3 教学方法作业法:布置《西游记》阅读作业,督促学生完成。

阅读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其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佛教、道教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教学重点:了解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西游记》的背景。

2. 第二课时:阅读选段,分析主要角色性格特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宗教思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佛教、道教思想。

4.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分析《西游记》的语言特色、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具体情节和角色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阅读选段的感悟和分析报告。

3. 课后阅读其他古典名著的读后感。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学生读本。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动画片等。

3. 参考资料:关于《西游记》的研究书籍、论文等。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第二课时: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宗教思想。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讲解《西游记》的创作动机和意义2. 第二课时: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1)阅读选段,引导学生关注角色形象(2)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3.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宗教思想(1)讲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2)探讨佛教、道教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4.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分析《西游记》的语言特色(2)讲解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典名著,提高文学素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1.2 教学内容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介绍《西游记》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采用问题引导法和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第二章:《西游记》的作者和背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 教学内容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分析《西游记》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探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动机和目的。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吴承恩的画像和生平介绍。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吴承恩的创作背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吴承恩和《西游记》的理解。

第三章:《西游记》的文学地位和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成就。

探讨《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介绍《西游记》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西游记》的文学评论和学术研究。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西游记》影响的看法。

第四章:《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2 教学内容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事件。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西游记》的插图和人物介绍。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看法。

第五章:《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西游记》提纲

《西游记》提纲

《西游记》提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背景:作品以唐朝贞观年间为背景,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主线,描述了唐朝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

人物形象:作品塑造了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即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唐僧是佛教信徒,具有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猴子,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武艺;猪八戒是猪精,具有憨厚、懒散的性格;沙僧是河妖,具有沉稳、迟缓的性格。

故事情节:作品通过描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其中包括了降妖除魔、历尽艰险、遭遇困境等各种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变化。

文化内涵: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其中包含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赞扬和传承。

艺术风格:作品采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既具有奇幻、夸张的元素,又具有真实、细腻的描写。

同时,作品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韵律感。

社会影响:作品在问世后迅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对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学领域,还涉及到绘画、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

以上是《西游记》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
解这部经典作品。

西游记的内容提纲

西游记的内容提纲

西游记的内容提纲以下是《西游记》的内容提纲:1. **故事背景**:《西游记》以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传奇故事。

2. **主要人物**:- **唐僧**: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他慈悲善良、坚定执着,但有时过于迂腐。

- **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而生,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是唐僧的大徒弟。

-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后被贬下凡,他贪吃好色,但也不乏善良和风趣。

- **沙悟净**:原为卷帘大将,他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是唐僧的三徒弟。

3. **取经之路**: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出发,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和险恶情境。

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斗金银角大王等。

4. **降妖除魔**:孙悟空凭借其神通广大的本领,与猪八戒、沙悟净一起保护唐僧,与各路妖怪展开激烈战斗。

他们不仅要应对妖怪的法术和陷阱,还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和困难。

5. **历经磨难**: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遭遇了诸多考验,如火焰山、女儿国等。

他们需要不断地战胜自我,提升修行,才能完成取经的使命。

6. **佛道之争**:小说中还涉及到佛道两派的斗争和调和,体现了作者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

7. **取得真经**:经过重重困难,唐僧师徒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返回东土大唐,将佛法传播世间。

8. **启示意义**:《西游记》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真理的艰难。

它寓意深刻,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以上提纲只是对《西游记》内容的简要概括,实际上小说中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情节。

《西游记》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选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4.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特点。

2. 第一至第五回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

3.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及其意义。

4. 唐僧“西天取经”的缘起和初期经历。

5. 猪八戒和沙僧的加入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内涵。

2.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情节和人物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角色性格,探讨作品主题。

3. 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段,提高阅读能力。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古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至第五回,了解作品基本情节。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作品亮点。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及其意义。

2. 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四、课堂练习2.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作品主题。

二、课堂讲解1. 讲解唐僧“西天取经”的缘起和初期经历。

2. 分析猪八戒和沙僧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所蕴含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西游记》名著导读课

《西游记》名著导读课

《西游记》名著导读课【教学目标】1.了解精读、跳读的方法,并运用精读、跳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2.了解《西游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厘清西天取经故事的主线,了解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

3.精读精彩章回,把握其情节结构模式,讲述最喜欢的取经故事。

4.通过成果展示,同伴互助,学习“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的读书方式,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对长篇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升整本书阅读的素养。

【教学重点】精读精彩章回,把握其情节结构模式,讲述最喜欢的取经故事。

【教学难点】培养对长篇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升整本书阅读的素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遇见《西游记》与学生交流。

话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接触过哪些与《西游记》相关的内容?请与大家分享。

学生交流内容预设:1.动画片,如《大闹天宫》。

2.电影,如《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话西游》等。

3.歌曲,如《敢问路在何方》《大圣歌》《西游记序曲》。

4.顺口溜,如“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孙悟空……”5.游戏,如《梦幻西游》。

(可以以电视剧片头曲创设情境)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体验,唤醒学生旧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原著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2.文学常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分析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和寓意,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朝文学家,代表作《西游记》。

2. 选段阅读:第一至三回“大闹天宫”片段。

3. 人物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形象特点。

4. 神话色彩: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及其寓意。

5. 主题思想:探讨作品所传达的反抗、斗争、忠诚、勇敢等品质。

三、教学重点1. 作者背景和作品概况。

2. 人物形象分析和神话色彩解读。

3. 主题思想的领悟。

四、教学难点1. 神话色彩的识别和寓意分析。

2. 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概况、人物形象等。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特点、神话色彩和主题思想。

3. 案例分析法: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选段,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和神话色彩。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概况。

2. 分析人物形象: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特点。

3. 解读神话色彩: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等。

4. 探讨主题思想: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勇敢斗争等。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心得。

【案例分析】教师以选段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游记》的价值意义。

【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西游记》第一至三回。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知识点掌握: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作者背景、人物形象、神话色彩和主题思想的掌握情况。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学会跳读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学会跳读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学会跳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跳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2.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3. 跳读技巧:略读、寻读、猜读、跳过不理解的部分。

三、教学重点:1. 《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跳读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西游记》中的寓意和象征。

2. 学会运用跳读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跳读技巧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讲解跳读技巧:略读、寻读、猜读、跳过不理解的部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阅读《西游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跳读技巧的应用。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跳读技巧阅读《西游记》的相关章节。

6. 总结: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跳读技巧的运用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跳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步骤:1. 复习《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确保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介绍跳读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跳读在阅读长篇文学作品时的作用。

3. 演示跳读技巧:略读(快速浏览,抓住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寻读(根据问题或线索寻找特定信息),猜读(根据上下文推测不熟悉词语的意思),跳过不理解的部分(暂时跳过难以理解的段落,待后再解决)。

4. 分发《西游记》的章节片段,让学生实践跳读技巧。

最新《西游记》第89-92回导读教学提纲

最新《西游记》第89-92回导读教学提纲

学习资料精品文档《西游记》第89-92回导读1、孙悟空兄弟三人的兵器在夜间被玉华城外豹头山上精所盗。

它欲开宴庆会,特派和两个小妖去买猪羊。

2、孙悟空计划智取兵器,于是自己假扮,猪八戒假扮,沙僧假扮贩猪羊的客人赶着猪羊混进洞中,夺取兵器。

3、孙悟空兄弟三人夺取兵器,大战妖怪,妖怪不敌,逃到竹节山向哭诉,老妖听后决定助它擒拿孙悟空兄弟和三个王子。

4、狮子精与孙悟空兄弟三人大战,结果是孙悟空兄弟三人中被擒,狮子精中有头被孙悟空一方擒住。

5、第二天,狮子精用计围攻孙悟空一方,乘机擒去老王父子并唐僧,而围攻孙悟空一方的狮子除被打死,其余全部被捉。

6、孙悟空兄弟二人到竹节山救师父,与老妖大战,战败被擒,被群妖用柳棍捶打,乘妖怪瞌睡之际,施法逃出洞穴。

7、孙悟空经土地之口,知道老妖原来是东极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坐下的,于是孙悟空去请天尊降妖,终于降住妖怪,救出老王父子和师父与师弟。

8、唐僧师徒路经金华府,受僧众之邀,欲看节灯会,灯会上,唐僧参拜假扮佛祖来取灯油的妖怪,结果被妖怪掳走。

9、掳走唐僧的是青龙山玄英洞的大王、大王和大王。

10、孙悟空兄弟三人到青龙山,变作火焰虫进洞救师父,被妖怪发觉,唐僧没有救出。

11、孙悟空兄弟三人与妖怪打斗,和被捉,上天搬救兵。

12、孙悟空上天搬救兵,遇指点,欲降这伙牛精,可以请星帮忙,孙悟空依言奏请玉帝派他们下界擒妖。

13、孙悟空和天神驱赶三个妖怪直至海,妖怪钻进海中,悟空和天神追赶,龙王和太子相助,最后,大王被咬死,另两个妖怪被捉,带至金平府处死。

14、简答:八戒锯下三个牛妖的六只犀角,孙悟空是如何处置这六只犀角的?。

15、阅读斋罢,唐僧要行,却被众僧并斋主款留道:“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

”唐僧惊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

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

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岁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作品简介】《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

【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观音点化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

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

孙悟空被带上观世音的紧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疼难忍。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

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经。

观音试道心: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婿,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有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

偷吃人参果: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

为了赔偿,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了仙树。

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僧,都被悟空识破。

唐僧不辨真伪,又听信八戒谗言,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

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成老虎。

八戒在白龙马的苦劝下,到花果山请转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乌鸡国救国王: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人井内淹死,狮精变作国王。

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要来金丹,救活国王。

智取红孩儿: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

悟空抵不住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

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

西梁女国:西梁女国国王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毒敌山琵瑟洞蝎子精摄去。

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才使妖怪现了原形。

真假美猴王: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

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三调芭蕉扇: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协力,赶奔西天。

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

铁扇公主恼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

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法,借天兵神力,降伏三怪,扑灭了大火。

比丘国:比丘国王受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了婴儿,打退妖邪。

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灭法国:灭法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王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法国。

天竺国:在天竺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弧布寺的真公主。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

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求得真经,返回本土。

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至今《佛本行经》不全。

封号:唐三藏等把佛经送还大唐首都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

三藏被封为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加升为八部天龙,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人物形象】《西游记》着重表现了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突出地表现了他在跟妖魔作斗争中显示出的坚强的斗争决心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例如,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怪的本来面目;他总是除恶务尽,从不心慈手软;斗争中注重了解敌情,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根据不同的斗争对象,变换不同的策略和战术,等等。

猪八戒是一个有缺点而又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

他憨厚纯朴,能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是孙悟空斩妖除怪不可缺少的助手。

但他贪馋好色,自私偷懒;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定性,一遇困难就要散伙回家;嫉妒心强,好拨弄是非。

他的小聪明具有一种憨厚本色的特点。

作者对他弄巧成拙的嘲笑,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小生产者落后意识的善意批评。

唐僧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而又胆小懦弱,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残忍地处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空。

唐僧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作者对他是批评多于肯定。

这一点是《西游记》和传统的取经故事一个很大不同之处。

【艺术成就】《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最能体现我国民族丰富想像力的小说,也是一部最接近儿童文学的古代小说。

《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和《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一样,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名著,它问世以后即产生广泛的影响。

明清两代,续作、补作《西游记》的小说有多部出现。

《西游记》故事在清代还被改编为戏曲搬上舞台。

一直到现代,《西游记》故事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视荧屏上。

许多人小时候就听过《西游记》的故事,无不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长大后还不断地阅读这本古代名著,可以说,这部小说对中国人的心理品质和言语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西游记》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说。

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大约有三。

第一,是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它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50多个故事,大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则尤为引人入胜。

第二,是善于塑造人物。

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几个人物形象,都能使人过目不忘,都已成为这一类人物的代名词。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他由仙石化成,手持一根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反倒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他闹龙宫、闯冥府,使得四海龙王和十殿阎王俯首帖耳。

他大闹天宫,打败十万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也无可奈何。

真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

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制服了无数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他保护唐僧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他自己也修成正果。

他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小说中另外一个惹人喜爱的人物是猪八戒。

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

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其可爱之处。

第三,是充满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在小说中,天府、龙宫、仙境、地狱是打通了的,人物可以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妖魔鬼怪等可以共同登场;自然界的虎豹熊狮、花鸟虫鱼,甚至骷髅等都可以变成人形兴妖作怪;有法力的人物可以变形、钻心,无所不能。

另外,书中还写了许多宝物,如太上老君的金刚套、观音菩萨的杨柳净瓶、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人参果等都使人眼花缭乱,遐想万端。

【妙语佳句】◆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见鞍思骏马,滴水想亲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