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概论【全套课件275P】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的依据:社会发展趋势、文化发展趋势、 大众接受性、信源提供者的动向
2、编辑行为的个性问题
时间差异: 传播程序差异: 传播对象差异:
三、编辑出版工作的行为原则
坚持主旋律原则 双效益原则 文化选择原则 遵纪守法原则
第一章 中国编辑出版简史
一、书籍制度的演变
文字 造纸术 印刷术 中国书籍发展的六个阶段 中国三大书籍制度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 1051)
北宋布衣,为印刷铺工人,于宋仁宗庆历年间 (1041至1048年)创造活字印刷术。
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为烧硬后,便 成活字。
现代印刷术发明者:古腾堡(1400-1468)
在1440~1448年发明现代活字印刷术。 1456年,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
系统特征(P4):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 系统具有整体性功能;各要素之间结构严 密、不可分离。
2、出版产业的系统性特征
整体性(P4):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变动性(P7):不断创新 等级观点(P5):编辑与作者、读
者紧密相连
二、编辑出版工作的专业属性
编辑行为的共性问题 编辑行为的个性问题
1、编辑行为的共性问题
2、印刷术之起源:印章、拓印、印染
先秦时用印章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 碑石拓印技术:汉灵帝时蔡邕建议朝廷,在太
学门前树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魏晋六朝时, 有人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 印染技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 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
雕版印刷
起源于公元590~640年之间的隋唐。 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 单版复色印刷法: 多版复色印刷/套版印刷
1、文字
产生的基础:语言与实物,即能指与所指 文字产生的三个阶段:结绳记事、契刻记事、
图画符号 汉字的演进:甲骨文、金文、篆书、籀文、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秦始皇统一文字“书同文”意义重
2、造纸术发明者:蔡伦(61-121)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 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 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书籍的发生阶段: 书籍简策阶段: 书籍卷轴阶段: 手工业印刷术阶段: 机械化印刷术阶段: 现代化发展阶段:
4、中国三大书籍制度
简策制度 卷轴制度 册叶制度
(1)简策制度:简策பைடு நூலகம்
简策:写在竹片上的书。
竹简和木牍取材容易、廉价、整治简单、容 量大,便于文化普及和学术发展。
中国文字的直行书写、自右至左的排列顺序、 书籍的单位、术语及版面形式、赘简制度均 源于简策制度
刘向成《别录》,刘歆成《七略》。 《七略》共把图书分为六类:《六艺略》分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九 种
3、现代书目分类体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的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它 的理论核心。
西方的目录,则只为类分书籍之用,它的理 论核心是实际的技法层面的东西。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已经出了四版,五个 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在国家图书馆、 各级公共图书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中普遍 使用,是目前国内维护的最好的信息检索的 工具之一。
第一部活字印刷品。
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型, 印刷性能好;使用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 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产;首创脂 肪性油墨,大大地提高了印刷质量,脂肪性油 墨也一直沿用至今。
印刷种类
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凹板印刷: 孔版印刷:
3、中国书籍发展的六个阶段
(2)、文化的再创造性(P10)
编辑使信源得以优化和突破的再创造的过程 编辑从全社会广大公众的角度,对各种资源
进行鉴别、选择、加工、物化,使之进入大 众传播渠道。
(3)、意识的超前性(P11):
编辑由被动到主动,由顺从到引导,由无意 到有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编发工作, 发挥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前沿作用。
1、四部分类法
中国古代书目分类体系即经、史、子、集 四大部类 ,是我国特有的图书价值分类 体系
它内在的文化内涵,又与中华民族精神的 深层结构密切相关。
类别观念模糊是这一图书分类法最致命的 弱点 ,突出表现在经部、子部,以及史 部的某些子目上。
2、刘向父子六分法:
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整理群籍, 首创图书分类目录。
(3)册叶制度:册叶
唐末五代以来,雕版印刷的书籍都由单叶书 纸积累装订而成
在版式、装祯等方面形成了与简策、帛书、 隋唐抄本不同的特色,史称“册叶制度”。
册叶制度包括书籍的版式、行款、字体、装 帧等内容。
册叶装帧类型
卷轴装
龙鳞装
经折装/折子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二、中国图书分类
古代书目分类体系之四部分类法 古代书目分类体系之刘向父子六分法 现代书目分类体系
两晋之后废简用纸,简策才逐渐退出历史舞 台。
(2)卷轴制度:卷轴
初期的纸写书的形式,完全是模仿帛书的。 纸被大量应用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卷轴制
度。
南北朝以后至唐代中期,是纸质抄本书籍的全盛时 期。
卷轴制度:影响与意义
由于纸张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为人类找到了 一种最理想的书写材料
这对于促进书籍数量的增加,推动社会文化 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角色的双重性: 文化的再创造性: 意识的超前性:
(1)编辑角色的双重性(P9):
大众传播是一个两级传播的过程 第一级传播:从作者、记者、摄影师的原始
文稿和声像资料到编辑。此处,编辑是传媒 的把关人。
第二级传播:根据受众的需要和自己的判断, 编辑把原始材料转变为成稿。此处,编辑由 受传者转变为传播者。
编辑出版学概论
第一章 编辑出版工作的性质及原则
编辑出版工作的一般属性 编辑出版工作的专业属性 编辑出版工作的行为原则
一、编辑出版工作的系统性:
系统与系统科学 出版产业的系统性特征
1、系统与系统科学
系统(P3):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P3):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 维领域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系统原理、系 统联系和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