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区别

合集下载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 JJG823-93中,离子色谱仪的最小检出浓度检定计算公式为:Cmin=Cs(2Hn/H)。

式中:Cmin---最小检出浓度,Cs----检测离子浓度,Hn----基线噪声(不少于30分钟的基线),H-----检测离子峰高。

而很多文献里的检出限是按3倍基线噪声的最小离子浓度确定的引自“分析化学中的检出限、测定限与检测限(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100029)Clarification paper on detection limit,determination limit and detectabilit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Du Jinxia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Beijing 100029)”检出限(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测定限(determination limit,limit ofdetermination)与检测限(detectability)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名词术语,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文献多有论述[1~6].但目前国内出版物中对三者的定义、使用仍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有时甚至将三者混为一谈,使深入讨论或比较数据产生困难.一、检出限与测定限查“detection limit”或“limit ofdetection”对应的中文,有“检测极限[7~13]”,“测定范围[14]”,“检测限[15~17]”,“检出(下)限[15]”,“检测下限[15]”,“检出极限[18]”等多种译法;查“determination limit”或“limit of determination”对应的中文,有“定量下限[10]”,“定量界限[10]”,“定量测定下限[19]”,“测定下限[20]”等译法。

实际上,文献[20~25]曾对检出限与测定限的名称、定义展开过讨论。

1991年8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化学名词》[26]规定了检出限(detectionlimit,编号03.0090)与测定限(determinationlimit,编号03.0091),并得到认可[12,13,27~29]。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一、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2N/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Sg,单位为mg/mlDv=2N/Sv,单位为ml/mlDt=2N/St,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b和标准偏差Sb。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docx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docx

检出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 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 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单位为ml/mlDt=2N / St,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 g )或浓度(mg/ml) 。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 、 NPD、 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 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 20 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 X b和标准偏差 S b。

在一定置信概率下,被检出的最小测量值X L以下式确定:X L = X b + K’S b式中:X b——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S b——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docx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docx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 单位为mg/mlDv=2N / SV , 单位为ml/mlDt=2N / St ,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 )或最小检测浓度(MDC )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 )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 )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 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D.L 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精)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精)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第一节: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 单位为ml/mlDt=2N / 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单位为mg/mlDv=2N / Sv,单位为ml/mlDt=2N / St,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 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 b和标准偏差S b。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测定下限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都是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概念。

它们是用来描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指标。

虽然这两个概念有些相似,但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是不同的。

检出限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被检测出的最小浓度。

通常情况下,检出限是指信号与噪声比为3:1时的浓度。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分析物,如果这个浓度低于检出限,那么我们就无法检测到它的存在。

检出限的大小取决于仪器的灵敏度、噪声水平和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检出限的大小对于确定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确定样品中分析物的存在与否都非常重要。

测定下限则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被准确测定的最小浓度。

通常情况下,测定下限是指信号与噪声比为10:1时的浓度。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分析物,如果这个浓度低于测定下限,那么我们虽然可以检测到它的存在,但是无法准确地测定它的浓度。

测定下限的大小取决于仪器的灵敏度、噪声水平、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测定下限的大小对于确定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确定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都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大小取决于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指标,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97年通过,1998年发表的《分析术语纲要》(IUPAC Compendium of Analytical Nomenclature)[30]中规定:“检出限以浓度(或质量)表示,是指由特定的分析步骤能够合理地检测出的最小分析信号xL求得的最低浓度cL(或质量qL)”。表达式为:
检出限是指产生一个能可靠地被检出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某元素的最小浓度或含量,而测定限则是指定量分析实际可以达到的极限。因为当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相当于方法的检出限时,虽然能可靠地检测其分析信号,证明该元素在试样中确实存在,但定量测定的误差可能非常大,测量的结果仅具有定性分析的价值。测定限在数值上总应高于检出限。
3. 样品检测下限
即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最小样品含量,也就是样品最低检测浓度。定义样品检测下限为三倍空白标准偏差,即3σ空。
4. 相互关系
仪器检测下限与方法检测下限这两个概念,在选择仪器和方法时,是重要的参数。
样品检测下限不仅与方法检测下限有关,而且与空白样品中空白含量以及空白波动情况有关,只有当空白含量等于0,样品检测下限等于方法检测下限,然而空白含量往往不等于0。
但在IUPAC1997mination limit,limit of determination)改称为定量限(quantification limit, 18.4.3.7)或最小定量值(minimum quantifiable value,18.4.3.7)。
(1)式中 为空白平均值,空白指与待测样品组成完全一致但不含待测组分的样品; 为空白标准偏差。IUPAC规定 与 应通过实验以足够多的测定次数求出,譬如说20次。S(灵敏度sensitivity)为分析校准曲线在低浓度范围内的斜率。k为根据所需的置信度选定的常数,IUPAC建议取k=3作为检出限计算标准,对于严格的单侧高斯分布k=3对应的置信度为99.6%。由于 与 均基于有限次的测定,因此实际上3sb通常对应的置信度约为90%。

检出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

检出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

一、检出限检出限的定义比较混乱,有人认为检出限是方法能检出的最小含量(或最低浓度),计算方法也不一致;仪器制造厂商认为应该用仪器的噪声水平表示检出限;有人认为用分析空白表示痕量分析的检出限更为合理.下面是几种检出限的定义:1、《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4.6×δ 式中:δ为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对各种光学分析方法,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xL以下式确定:xL= + Sb 式中:为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Sb为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为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与xL-(即Sb)相应的浓度或量即为检出限:D.L= xL- /k= Sb/K式中:K为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为了评估和Sb,实验次数必须至少20次。

1975年,IUPAC建议对光谱化学分析法取=3。

由于低浓度水平的测量误差可能不遵从正态分布,且空白的测定次数有限,因而与=3相应的置信水平约为90%。

此外,尚有将取为4、4.6、5及6的建议。

3、美国EPA SW-846中规定方法检出限:MDL=3.143×δ(δ为重复测定7次)4、在某些分光光度法中,以扣除空白值后的与0.01吸光度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出限。

5、气相色谱分析的最小检测量系指检测器恰能产生与噪声相区别的响应信号时所需进入色谱柱的物质的最小量,一般认为恰能辨别的响应信号,最小应为噪声的两倍。

最小检测浓度系指最小检测量与进样量(体积)之比。

6、某些离子选择电极法规定:当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外延的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电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直线相交时,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值即为该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检出限。

二、方法检出限(MDL)即某种分析方法所能检测的最小浓度,也即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

检出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 单位为ml/mlDt=2N / 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

(mg/ml).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NPDECD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2)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1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95%()。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 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和标准偏差S。

在一定置信概率下,被检bb出的最小测量值X以下式确定:L X = X+ K'S b Lb式中:X——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b S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 b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教育]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教育]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教育] 检测限、最小检测浓度等概念的定义及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 JJG823-93中,离子色谱仪的最小检出浓度检定计算公式为:Cmin=Cs(2Hn/H)。

式中:Cmin---最小检出浓度,Cs----检测离子浓度,Hn----基线噪声(不少于30分钟的基线),H-----检测离子峰高。

而很多文献里的检出限是按3倍基线噪声的最小离子浓度确定的引自“分析化学中的检出限、测定限与检测限(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100029)Clarification paper on detection limit,determination limit and detectabilit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Du Jinxia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Beijing 100029)”检出限(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测定限(determination limit,limit of determination)与检测限(detectability)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名词术语,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文献多有论述[1,6].但目前国内出版物中对三者的定义、使用仍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有时甚至将三者混为一谈,使深入讨论或比较数据产生困难.一、检出限与测定限查“detection limit”或“limit of detection”对应的中文,有“检测极限[7~13]”,“测定范围[14]”,“检测限[15~17]”,“检出(下)限[15]”,“检测下限[15]”,“检出极限[18]”等多种译法;查“determination lim it”或“limit of determination”对应的中文,有“定量下限[10]”,“定量界限[10]”,“定量测定下限[19]”,“测定下限[20]”等译法。

检出限与检出下限

检出限与检出下限

检出限的定义:信号为空白测量值(至少 20次)的标准偏差的3倍所对应的浓度 (或质量)。即置信度为99.7%时被检出 的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检出限的确定
1. 配制1份浓度为c,接近于空白值的
标准溶液,测量20次以上,得到平
均信号( ),求出测量信号的标
准偏差( )。
X
2. 用下式计算出检出限(用
X
灵敏度:待测物浓度(或质量)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量。用S表示, S=dx/dc,也可以把灵敏度理解为分析曲线的斜率。 检出限与灵敏度的关系:
灵敏度 (Sensitivity)
3
cL S
B.方法检出限 指当用完一完整的方法,在99%置信度 内,产生的信号不同于空白中被测物质的浓度。
02
检测下限 (Limit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LQD) 定义:检测下限为信号空白测量值标准偏 差的10倍所对应的浓度 (或质量)。 当待测物的含量≥LQD,才可准确测定, 所得分析结果才有可靠性。
当以检出限作为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比较标准时,应约定统一的检出限计 算方法。
谢谢
THANK FOR YOU WATCHING
演讲人姓名 演讲时间
检测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 值。在没有(或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对特定的 分析方法来说,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测定下限越低说明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对待测物质的敏感性越高,表明仪 器性能良好、方法选择合理。
对于化学工作者,要分清检出限与测定下限的含义和关系,提高检测结果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更好地实现实验室质量控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介绍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介绍

一、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D=2N/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Sg, 单位为mg/mlDv=2N/Sv, 单位为ml/mlDt=2N/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 b和标准偏差S b。

在一定置信概率下,被检出的最小测量值X L以下式确定:X L= X b+K’S b式中:X b——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S b ——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检出限与测定限区别

检出限与测定限区别

检出限与测定限区别一、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2N/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Sg,单位为mg/mlDv=2N/Sv,单位为ml/mlDt=2N/St,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b和标准偏差Sb。

在一定置信概率下,被检出的最小测量值XL以下式确定:X L=Xb+K’Sb式中:Xb——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Sb——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 测定下限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一、概念解释1. 检出限(LOD)的定义检出限,全称为“检出限浓度”(Limit of Detection),是指在实验或分析过程中能够被检测方法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通常以信噪比、信号强度或测量结果的统计性质进行表达。

2. 测定下限(LOQ)的定义测定下限,全称为“测定下限浓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是指在实验或分析过程中能够被检测方法可靠地测定出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与检出限相比,测定下限不仅要求能够检测出目标物质的存在,还需要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二、检出限与测定下限的关系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二者常常视为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

•检出限通常是测定下限的较低值。

它表示的是能够通过某一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目标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测定下限是比检出限更为严格的要求。

它表示的是能够通过某一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地测定出目标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优化和验证,以确定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三、检出限与测定下限的确定方法1. 检出限的确定方法检出限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下述几种常用方法:•标准偏差法:根据一系列浓度较低的标准溶液的测量结果,计算其标准偏差,将其与零浓度测量结果的信噪比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到检出限的估计值。

•均值加2~3倍标准差法:根据零浓度测量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信噪比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到检出限的估计值。

•线性回归法: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和零浓度测量结果的信噪比,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出检出限的估计值。

2. 测定下限的确定方法测定下限的确定方法可以借鉴检出限的确定方法,但需要更严格的统计学要求,以确保能够进行准确的定量测定。

•标准偏差法:与检出限的确定方法类似,但需要更多的标准溶液和更低的浓度范围,以确保可靠的测定下限。

•均值加2~3倍标准差法:同样需要更多的标准溶液和更低的浓度范围,并且要求测定结果的变异性更小,以满足测定下限的要求。

检出限、校准曲线、空白值

检出限、校准曲线、空白值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第一节: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 单位为mg/mlDv=2N / Sv, 单位为ml/mlDt=2N / 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标准曲线是一种用于确定化学物质浓度的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实验室中。

标准曲线是通过测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光学密度或荧光强度
来制作的。

这些数据被用于绘制一条曲线,该曲线可以用于确定未知
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标准曲线的制作需要一些基本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
的标准溶液。

这些溶液应该涵盖整个浓度范围,以便能够绘制出完整
的标准曲线。

然后,需要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光学密度或荧光强度,
并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图表。

最后,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绘制出标准曲线,并使用该曲线来确定未知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检出限是指可以在样品中检测到的最小浓度。

检出限通常是通过测量
标准曲线上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来确定的。

如果测量的光学密度或荧
光强度低于检出限,则无法确定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在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用于确定未知样
品中化学物质的浓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了解样品的组成和性质。

标准
曲线和检出限也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及检测食品和药品
中的残留物。

总之,标准曲线和检出限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用于确定未知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并帮助科学家了解样品的组成和性质。

在实验室中,制作标准曲线和确定检出限是非常基本的技能,对于进行准确的化学分析非常重要。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区别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 = 2N / 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 / Sg,单位为mg/mlDv=2N / Sv,单位为ml/mlDt=2N / St,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D.L 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b 和标准偏差S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标准偏差(空白测定次数大于20)。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光学分析方法规定:
L=k’Sb/k
其中,Sb为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空白测定次数大于20);k’为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k为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IUPAC(1975年)建议:光谱化学分析取k’=3。当k’=3时,置信水平大约为90%。
在定量测定中,大部分实验要借助于校准曲线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校准曲线 (Calibration curve)是由一组已知浓度的梯度标准溶液浓度值和相应的仪器响应值在坐标图上形成的点连成的曲线。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是曲线上已知的最低浓度值及其仪器响应值构成的点,它和其他系列已知浓度标准溶液浓度点共同构成校准曲线,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这一概念含有空白以外最低浓度值之意,对这一概念的关注,也多忽略其响应值而重在其浓度值方面。
在大部分方法标准中,都已给定校准曲线浓度值;在研究性检测中,校准曲线系列浓度是按检测设计要求而定的。一般来说,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与检出限值无函数关系。虽然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和测定下限在应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有明显不同。在同一方法中,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可由检测员根据待测物浓度选择,而测定下限则由主观选定。
2.各个之间的区别
检出限的计算依分析方法不同而不同,有关资料规定的方法有数种,其计算原理都是在规定置信水平时,以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为检出限(以L表示)。如:
(1)《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检测操作指南》规定:在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L。
(3)气相色谱的最小检测量指监测器恰能产生于噪音相区别的响应信号时所需进入色谱柱的物质的最小量。一般认为恰能辨别的响应信号,最小应为噪音的两倍。
测定下限的计算,有资料建议以3.3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其测定值的标准偏差约为10%。按此推知,测定下限的计算与检出限值有函数关系(如:测定下限=3.3L)。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的量(或系数)的大小,依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而定。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一般在监测时,都设有空白点(即“0”浓度),从理论上讲,“0”浓度点既是最低浓度点,也应是“检出限”,有“0”浓度点的校准曲线似乎适于任意低浓度的测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实验中,在“0”浓度至测定下限间,并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曲线存在弯曲,这种情况成因复杂,既有技术因素限制,也涉及不确定度理论。在低浓度区间实际检测中,人们以“检出限”界定待测物质的有无,以“测定下限”界定定性、定量区间,这种划分有效地解决了低浓度区间检测的复杂性问题,有利于控制检测质量。
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区别
摘 要: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是实际工作中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本文联系检测工作实际,从所述概念的计算入手,进行了区分和应用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无公害产品;检出限;测定下限;校准曲线
无公害产品标准及其产地环境标准,在检测项目和指标上严于普通产品标准和相关环境标准,不仅体现在检测参数多、安全卫生指标严等方面,还体现在执行方法标准更严密、更准确方面。标准在规定的检测方法中明确规定了部分检测项目“或参数”的检出限等值,对质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是新检测员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搞清这些概念的含义,对于科学、公正、准确地执行无公害产品标准及其产地环境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在检测中,配制工作标准溶液的要求是,其浓度范围应包括样品中被测元素或物质的浓度,因此确定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的选择,应主要考虑样品中被测元素或物质的浓度下限。一般情况下,方法标准中都告诉了该方法的测定下限(或测定范围)和校准曲线梯度浓度值,检测时可能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当样品测定值高于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空白测定仅用作扣除背景即可;②当样品测定值低于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值而又高于测定下限值时,空白测定点作为校准曲线上的一点,这时,报告这一范围的样品测定值时,必须考虑实验室在执行该方法时的实际测定下限。如果实际测定下限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则应找出原因,满足要求后测定;③当样品测定值低于测定下限而又高于检出限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已满足了检测要求,按上述“<(测定下限值)”报出;二是未满足定量检测要求,如该参数质量标准为低于测定下限的数值,这时就应选择其他检测方法。如执行GB7475标准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铜时,直接法的测定范围为0.05~5mg/L。当样品中待测元素(或物质)小于0.05~5mg/L时,则应考虑选择其他分析方法,如萃取法(铜测定下限为1μg/L)等其他分析方法,决不可在低浓度端随意顺延。(杜汉斌,程晓东,高志)
该指出的是,某特定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在实测时还与实验环境、实验用水等因素有关,因而可能随不同的实验室而有所变化,即使同一实验室在不同的时间也可能有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检出限”的高低体现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水平。原始记录中同时记载的“检出限”的计算及测定值,可体现当时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状况。
测定下限是测定限定量范围的低浓度端,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低于分析方法测定下限的测定值,在检验报告中应按“<0.xxxx(测定下限值)”报出。参加统计时可按(检出限+测定下限)/2计算;也可按原测定值计算,以了解其变化趋势。
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即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的有效测定范围,亦称最佳测定范围(optimum concentration range或optimum determination range),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的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一般来说,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即是最佳测定范围。由于校准曲线只能在其线性范围内使用,因而既不能在高浓度端任意外推,也不能在低浓度端随意顺延。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低于测定下限的测定数据,其误差大于预定要求的范围,故按 “<(测定下限值)”报出似更为准确。
3各方法的应用
综上所述,“检出”是定性概念,“检出限”是计算得出的特定的数值。在检测工作中,低于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的测定值,按“未检出”在报告中报出。参加统计时按1/2最低检出限计算,但在统计检出率时按“未检出”统计。
对于无公害食品中的某些物质残留限量,有关标准规定指标为“不得检出”(如NY5750-2001等),同时规定了方法检出限指标,如氯霉素指标为 “不得检出”,方法检出限指标为10μg/㎏。这就是说,只有待测物质含量低于检出限,产品才合格。在监测报告中按“未检出”报出,同时,还应注明方法检出限。只有方法检出限指标也符合标准要求,该监测数据质量才能保证;同时注明方法检出限,还可表明这一描述性结论用语的具体的数值范围。
1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校准曲线的定义
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或 minimum detectablity)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值。所谓“检出”是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是定性概念,在测定限(Limit ofdetermination)范围内才可准确定量测定,测定限两端称测定下限或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