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12.06•【字号】•【施行日期】2020.06.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19年10月25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分类投放第四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第五章源头减量第六章促进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建筑装修垃圾,绿化管护单位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绿化作业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和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旧家具、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应当专门处置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废弃物、中药药渣等家庭厨余垃圾,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立法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苏州日报/2019年/12月/2日/第A07版苏报发布·人大之窗立法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解读《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夏晓娟《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9年10月25日通过,并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9年11月29日批准,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制定实施,将为我市生活垃圾实行强制分类管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条例》共八章五十五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生活垃圾分为四类科学合理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类别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本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考虑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垃圾的分类类别也会有所细化调整,《条例》第四条第二款作了授权规定:“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根据国标《生活垃圾分类标志》,餐厨垃圾属于厨余垃圾,但是,由于我市餐厨垃圾已经根据省政府规章《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市政府规章《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处理机制,同时考虑到建筑装修垃圾是不同于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我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不收运绿化作业垃圾,《条例》第二条第二款明确:“建筑装修垃圾,绿化管护单位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绿化作业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和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建立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政府、部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
《条例》第六条明确了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以及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2016全文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全文(3)《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2016全文本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安排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
各宣传媒体根据全市垃圾分类宣传的具体要求,制定宣传计划并加以实施。
第二十八条本市鼓励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宣传、教育、推广、实施及监督活动。
第二十九条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先行实行绿色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应当将可循环利用物品、资源化利用产品列入采购目录,并予以优先采购。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组织非营利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活动。
第三十一条本市鼓励通过研发、使用清洁生产技术、能源和原料,采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化菜场净菜上市、果蔬菜皮就近就地处理、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适量点餐等措施,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第三十二条市人民政府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公众监督委员会,向社会公开聘请监督员,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市、区两级政府对在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已纳入本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生活垃圾设施用地,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擅自拆除、迁移、改建生活垃圾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未履行义务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单位未采取有效措施产生二次污染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完整版)《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城乡环境,保障公众健康,节约生态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定义和分类】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基本原则】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创新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和无害化。
第五条【政府职责】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含管委会,下同)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指导、协调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并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应急安全处置。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督促单位、个人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和源头减量等义务。
第六条【部门职责】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循环经济发展等规划,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有关项目的立项核准、备案或者审批工作。
财政主管部门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并纳入财政预算。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住宅、办公楼、商业区等场所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指导、督促和考核工作;指导协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内容。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7 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已于2015 年12 月8 日经市政府第46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 年7 月1 日起施行。
[1]中文名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外文名Measures for the promotion of Suzhou municipal solid waste classification性质地方政府规章施行日期2016年7月1日目录. 1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 ?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 第三章分类和处理. ? 第四章激励促进. ? 第五章法律责任. ? 第六章附则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编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纸类、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纺织物、家具、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等固体废物;(二)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过期药品、废水银产品、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等固体废物;(三)易腐垃圾,指家庭、农贸市场等产生的容易腐烂的食品加工废料、食物残余、瓜皮果壳、废弃食用油脂、枯枝烂叶、谷壳、藤蔓等居民厨余垃圾、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农村可堆肥垃圾;(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之外的不能单独收集的被污染的纸类、塑料制品、纺织物和灰土等固体废物。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20年)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建筑装修垃圾,绿化管护单位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绿化作业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和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旧家具、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应当专门处置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废弃物、中药药渣等家庭厨余垃圾,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第五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的原则。
第六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
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23年修订)
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2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11•【字号】苏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6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苏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6号《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由苏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7日修订,并经2023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2月11日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6年8月31日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6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根据2011年12月29日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的《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4月25日苏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5月26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的《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苏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9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23年10月27日苏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 2023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容环卫责任第三章市容管理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和维护整洁、有序、安全、优美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2016全文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全文(2)《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2016全文第三章分类投放第十三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投放垃圾时应当按照分类收集容器上注明的种类分类投放。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并及时进行修订。
第十四条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制度,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为责任人;由业主自行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为责任人;(二)单位及其他组织的办公管理区域,本单位为责任人;(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为责任人;(四)其他区域,清扫保洁单位或其他相关单位为责任人。
第十五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二)在责任区域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三)负责收集容器的保洁、维修和更换;(四)指导、监督责任区域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五)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相关情况。
第四章分类收集和运输第十六条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禁止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应当定期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每天收集。
第十七条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运输,禁止将已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
第十八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二)收集、运输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三)负责收集、运输设施的保洁、维修和更换;(四)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的相关情况;(五)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应急方案。
第五章分类处置和循环利用第十九条分类收集和运输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处置或利用:(一)可回收物应当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再生利用;(二)有害垃圾应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置;(三)厨余垃圾应当由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厨余垃圾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模板】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19年10月25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分类投放第四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第五章源头减量第六章促进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建筑装修垃圾,绿化管护单位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绿化作业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和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旧家具、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应当专门处置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废弃物、中药药渣等家庭厨余垃圾,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条例规定,我市将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生活垃圾 分类管理实际情况,决定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区域。此外,条例规定大件垃圾不得随意丢弃或者投 放至收集容器内;有害垃圾应当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内,但废药品应当投放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家庭 废药品收集点;易腐垃圾应当先在产生场所滤去水分,再投放至易腐意见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苏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 过,现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该条例通过前进行了初步审查,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 建委以及省司法厅、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省 卫健委等有关部门和部分立法咨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与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了沟通,提出了修改意 见和建议,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已作相应修改。11月6日,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该条例进行了审议。 现将审议意见报告如下:
谢谢观看
条例全文
(2019年10月25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 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分类投放 第四章 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 第五章 源头减量 第六章 促进与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苏州垃圾分类政策和措施
苏州垃圾分类政策和措施1. 引言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可以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延长资源的利用周期。
苏州市作为中国的先行者之一,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苏州市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其成功之处和面临的挑战。
2. 政策背景苏州市是江苏省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一,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苏州市政府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文件,如“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3. 垃圾分类政策3.1 “一城一策”原则苏州市垃圾分类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行“一城一策”,即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垃圾分类方案。
这种灵活性有助于政策的有效推行。
3.2 垃圾分类标识苏州市政府在各小区内明确设立了垃圾分类指示牌,并对垃圾桶进行标识,使居民在投放垃圾时能够明确分类。
不同分类的垃圾桶颜色也不同,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辨识度。
3.3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苏州市政府积极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居民传递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3.4 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苏州市政府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班,培养一批专业化、有垃圾分类知识的志愿者。
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指导,解答居民的疑问。
3.5 垃圾分类考核奖惩机制苏州市政府建立了垃圾分类考核奖惩机制,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法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4. 垃圾分类措施4.1 双桶制苏州市引入了双桶制,即每户家庭分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另一个是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这一措施有助于居民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有效地分开投放。
4.2 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苏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专门用于垃圾分类收运的车辆,这些车辆采用密封设计,防止垃圾交叉污染,提高了垃圾分类收运的效率和质量。
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是一个以环保为主要目的的重要政策,旨在鼓励市民减少垃圾数量、分类垃圾以及回收物品。
这个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有益的过程,为保护环境和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
首先,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政府以各种形式宣传和教育市民,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市民需要分类投放垃圾,按照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处理。
垃圾分类在家庭、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并得到广泛的支持。
在苏州市,每天有数千吨垃圾被分类,并得到妥善处理。
这些垃圾在回收、处置和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垃圾分类,市民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减少垃圾污染和浪费资源。
垃圾分类有助于改善垃圾处理和环境管理的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苏州市也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及加强环境监测及执法来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建立垃圾分类监控系统,实施分类手机APP等手段,加强城市管理。
总之,苏州市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市民以参与的方式为未来的环境发展做出了贡献,降低了垃圾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并为环境改善和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支持。
这个制度的实施和地方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创造了优美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这也是对环保和建造环境友好城市的国家战略做出的贡献。
苏州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苏州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1. 前言为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苏州市决定制定本《苏州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本规定旨在规范和推广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促进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和落实。
2. 定义2.1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不同的属性、组成和处理方式,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拣、清理和处理的行为。
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个分类。
2.2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是指社区组织和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并通过制定管理规定、提供垃圾分类器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等措施,加强对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3. 垃圾分类指导原则3.1 统一标识社区应根据规定提供统一标识牌,标明不同垃圾分类桶的种类,确保居民可以准确识别和投放垃圾。
3.2 居民参与社区应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水平和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3.3 分类投放居民应按照不同分类要求,将垃圾准确投放到相应的分类桶中。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应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并确保投放的垃圾与分类要求相符。
3.4 垃圾收集社区应规定垃圾收集时间和地点,并确保分类垃圾被准确收集和运输到相应的处理站点。
3.5 惩罚措施对不按照要求参与垃圾分类、蓄意混投垃圾等行为,社区可以根据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等。
4. 垃圾分类管理流程1. 社区提供垃圾分类指南,将不同垃圾分类桶的种类标识清晰明确。
2. 社区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水平。
3. 居民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4. 社区进行垃圾收集和运输,确保垃圾准确送至相应的处理站点。
5. 社区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奖惩措施,依法对违反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5. 后续措施苏州市将进一步加强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宣传教育机制,提供分类指导和垃圾分类器具,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并定期对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生根。
苏州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
苏州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了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环保举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
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面临着垃圾处理难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苏州市政府制定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
二、垃圾分类的意义。
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环保举措,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垃圾分类也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垃圾分类还可以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提升整个社会的环保水平。
三、苏州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
1. 垃圾分类范围。
苏州市垃圾分类实施范围覆盖全市范围,所有市民和单位都应当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具体分类范围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2. 垃圾分类标准。
(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材料。
(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等有害物质。
(3)湿垃圾,包括食材残余、厨余垃圾等易腐垃圾。
(4)干垃圾,包括纸盒、餐具、塑料袋等其他垃圾。
3. 垃圾分类收集。
市政府将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体系,设置可回收物、有害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垃圾桶,并在社区、单位、学校等场所设置分类垃圾箱,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4. 垃圾分类处理。
市政府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对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加强对有害垃圾的安全处理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5. 垃圾分类宣传。
市政府将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宣传栏、宣传车、宣传片等形式,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四、推进垃圾分类的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市政府将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 建立奖惩机制。
市政府将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处罚。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19年10月25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分类投放第四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第五章源头减量第六章促进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建筑装修垃圾,绿化管护单位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绿化作业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和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旧家具、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应当专门处置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废弃物、中药药渣等家庭厨余垃圾,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
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文:---------------------------------------------------------------------------------------------------------------------------------------------------- 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由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6年8月31日制定,并经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9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6年9月28日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6年8月31日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制定2006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县级市、建制镇以及经济开发区、独立工业区等城市化区域。
第三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扶持市容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第五条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县级市、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本市依法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
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根据《市人民政府令第137号》,《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已于2015年12月8日经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1]中文名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外文名Measures for the promotion of Suzhou municipal solid waste classification性质地方政府规章施行日期2016年7月1日目录.1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分类和处理.▪第四章激励促进.▪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编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根据《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纸类、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纺织物、家具、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等固体废物;(二)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过期药品、废水银产品、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等固体废物;(三)易腐垃圾,指家庭、农贸市场等产生的容易腐烂的食品加工废料、食物残余、瓜皮果壳、废弃食用油脂、枯枝烂叶、谷壳、藤蔓等居民厨余垃圾、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农村可堆肥垃圾;(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之外的不能单独收集的被污染的纸类、塑料制品、纺织物和灰土等固体废物。
(完整版)《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城乡环境,保障公众健康,节约生态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定义和分类】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基本原则】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创新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和无害化。
第五条【政府职责】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含管委会,下同)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指导、协调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并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应急安全处置。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督促单位、个人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和源头减量等义务。
第六条【部门职责】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循环经济发展等规划,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有关项目的立项核准、备案或者审批工作。
财政主管部门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并纳入财政预算。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住宅、办公楼、商业区等场所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指导、督促和考核工作;指导协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内容。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苏州标准2020版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生活垃圾分类的类别与标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操作、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绩效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居住区、公共机构、企业单位、公共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9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 25175 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GB/T 37066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CJJ 27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47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52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CJJ 179 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CJJ 184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T 227 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机CJ/T 280 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NY 525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活垃圾 municipal solid waste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3.2可回收物 recyclable适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小类。
可回收物的小类定义应符合GB/T 19095的规定。
3.3有害垃圾 hazardous waste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电池等小类。
有害垃圾的小类定义应符合GB/T 19095的规定。
3.4厨余垃圾 food waste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
厨余垃圾的小类定义应符合GB/T 19095的规定。
3.5其他垃圾 residual waste在垃圾分类中,按要求进行分类以外的所有垃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19年10月25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分类投放第四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第五章源头减量第六章促进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建筑装修垃圾,绿化管护单位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绿化作业垃圾,以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和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下列四类:(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旧家具、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应当专门处置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废弃物、中药药渣等家庭厨余垃圾,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第五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的原则。
第六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是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配合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指导住宅、办公楼、商业区、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等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推进地产洁净农副产品进城,对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进行指导。
商务部门负责推进净菜上市和非地产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指导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的回收管理工作,指导大型商场、超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生活垃圾处置污染环境防治的指导和监督。
发展和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教育、园林和绿化、卫生健康、文化广电和旅游、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指导工作,配合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督促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第九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参与绿色生活行动,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并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示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第十条支持运用科技手段,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管理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鼓励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等方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引进和应用。
第十一条本市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具体收费办法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十二条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组织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规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规划应当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和成分特点,统筹生活垃圾处置流量、流向,明确生活垃圾处置结构和设施总体布局。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规划确定的中转设施、处置设施的用地位置、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三条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规划,制定生活垃圾分类中转、处置、回收利用设施的年度建设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组织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施建设。
第十四条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配置规范,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和规范配套规划、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已有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应当予以改造。
城市住宅区、农村居民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改造由所在地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本条例所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包括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场地、收集亭、垃圾房等设施。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
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应当经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商生态环境部门同意后核准,按照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进行重建或者提供替代设施。
第三章分类投放第十六条市、县级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省和本条例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分类投放查询、预约回收、可回收物交易价格查询、投诉举报等服务。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车辆等设备的类别、标识、规格,应当统一规范、清晰醒目、易于辨识。
第十七条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
投放管理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本单位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二)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商场、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三)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站场、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四)公路、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主管单位或者管理单位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五)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六)城市住宅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投放管理责任人;实行业主自行管理的,执行机构、管理人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七)农村居民点,村民委员会为投放管理责任人。
按照前款规定,不能确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的,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确定投放管理责任人。
物业服务合同中可以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服务内容进行约定。
第十八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类别、标识、规格要求,合理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但是,城市住宅区、农村居民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首次配置,由县级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更新维护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负责。
城市住宅区、农村居民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的配置位置、数量等,应当满足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需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可以在住宅区、居民点主要出入口等区域相对集中配置。
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根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种类和处置利用需要,细化设置收集容器。
第十九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应当承担下列职责:(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日常管理制度,公示生活垃圾的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分类投放要求。
(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宣传和分类投放指导、监督。
(三)保持收集设施、收集容器完好及周边环境整洁。
(四)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予以劝告、制止;对仍不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应当向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五)对翻拣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内的生活垃圾,造成收集容器周边环境污染或者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合的行为予以劝告、制止;对不听劝告、制止的,应当向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六)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分别交由符合相应要求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并做好相应记录。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城市住宅区、农村居民点和单位实行生活垃圾内部驳运的,投放管理责任人不得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合驳运。
第二十条本市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
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际情况,决定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区域。
尚未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投放管理责任人可以自行决定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第二十一条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不得乱倒生活垃圾。
对家具、电器等体积较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垃圾,单位和个人应当投放至投放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堆放收集点,或者通过预约由收运服务单位收集。
大件垃圾不得随意丢弃或者投放至收集容器内。
有害垃圾应当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内。
但是,废药品应当投放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家庭废药品收集点。
厨余垃圾应当先在产生场所滤去水分,再投放至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内。
建筑装修垃圾、绿化作业垃圾不得投放至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内。
动物的尸骸按照有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不得投放至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内。
第四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第二十二条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禁止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
收集、运输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一)对可回收物实行预约或者定期收集、运输,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与收集、运输单位协商确定收运时间。
(二)对有害垃圾实行定期收集、运输,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确定收运时间,并向社会公布;也可以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与收集、运输单位预约收运时间。
(三)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行每日定时收集、运输,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确定收运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发现交付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类规定的,应当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进行分类。
对仍不分类的,可以拒绝接收,并向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及时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发现收集、运输单位不符合分类收集、运输要求的,应当向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