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3.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4.名义型决策: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和品牌,该产品和品牌随之选择和购买的决策。
5.消费者动机:由于要满足这些特定的需要,因次决定了人们购买这种商品而不买另一种。
这种影响顾客选择某种商品的原因就叫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取决于顾客的要求和需要。
6.双趋冲突: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7.双避冲突: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是面临的冲突。
8.趋避冲突:消费者在趋某一目标是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
9.认知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
10.购买知觉风险: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11.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12.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知的总和。
13.情景:是指消费者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
二.简答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答: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消费者保护。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一:名词和含义潜意识:指蕴含在意识层之下的欲望,情绪等经验被控制或压抑而未被个体觉知的意识状态。
消费者的心理现象构成两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1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 情绪情感过程3 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投射法,深度访谈法,在线调查法。
阿萨尔购买行为类型消费者购买过程:确认问题,收集信息,比较评估,购买行动,购后反应。
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购买和使用某产品之后通过对该产品的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对比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如何提高顾客满意:1提高顾客购买的总价值;2 减少顾客购买的总成本;3利用价值链创造顾客让渡价值。
顾客忠诚: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感到十分满意而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同,对该产品或品牌有一种强烈,持久的偏爱,并试图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的趋向。
需要:是指人们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要求和欲望。
消费者需要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周期性,伸缩性,可诱导性。
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引发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愿望和意愿。
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动机是升华到足够的需要,是购买行为的驱动力,购买是最终的目的。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它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感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知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或者说知觉是个体为了对他们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降低知觉风险的策略:1尽可能多地收集产品的相关信息。
2 尽量购买自己熟悉的或使用效果好的产品,避免购买不熟悉产品。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消费者是指在消费过程的三个阶段中产生需要或欲望,实施购买并处置产品的人。
2消费行为就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其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过程。
3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框架外部环境影响个体心理影响决策过程4消费行为与营销战略:市场分析——市场细分——营销组合——消费者决策过程——结果5市场细分就是将市场分成有意义的、相似的、可识别的部分的或群体过程。
6市场细分的作用:-识别消费者需要-将具有类似需要的消费者归入一个细分市场-描述没一细分市场-选择有吸引力的市场7 营销组合是指针对目标市场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的相互搭配。
8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有目的的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引起某种心理现象长生,从而对他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问卷法也属于调查法的一种,他是根据研究内容的要求)-访谈法、-投射法、第二章1 购买决策的概念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为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的购买过程进行的评价。
2 购买决策方式:-购买个人决策。
-家庭决策。
-社会协商式决策。
3 购买角色:首倡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4 购买决策的过程:需要确认—信息搜寻—方案评价与购买决策—购买后的使用和评价、5 需要确认的定义:消费者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并足以激发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结果。
(问题认知)6 需要确认的原因:-消费者已有的物品已用完成对现有的东西不在满意会产生的需求。
-收入的变化会产生新的需求。
-需求处境的变化会产生新的需求。
-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会强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对配套产品的需求Ps.评价原则。
1。
最大满意原则。
2相对满意原则。
3。
遗憾最小原则。
4预期一满意原则。
7 信息收集包含了内部与外部收集:内部信息收集是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和购买的信息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消费或购买问题。
外部信息收集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业传媒及其他信息渠道,获得某一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消费者的概念狭义: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广义: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二、不同类型的购买行为角色角色类型角色描述倡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影响者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买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决策者在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做出部分或全部决定的人购买者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的人三、消费者行为定义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四、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1.是研究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五、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1.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2.应用阶段(1930-1960)3.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个体与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资源文化需要与动机社会阶层消费者知觉社会群体学习与记忆家庭消费者态度情景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买行为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一、消费者决策过程:实际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识别信息搜集备选方案评估产品选择成果二、消费者决策类型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一)扩展型决策1.什么是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扩展型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2.扩展型决策消费者购买的介入程度3.扩展型购买决策的应用住宅、电脑、汽车等大件商品的购买外出旅游(二)有限型决策1.内涵有限型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附答案)
消费者⾏为学复习知识点(附答案)第1章1、概念:消费者、消费者的三种状态、消费者⾏为消费者:进⾏消费的主体,即是指商品或劳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者。
消费者的三种状态:可分为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永不消费者。
消费者⾏为: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评价和处置商品的⼀系列活动中所产⽣的内在⼼理活动过程和外在⾏为过程的总和。
消费:2、消费者⾏为学发展经历了哪⼏个过程?每个过程有何特点?⼀)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1899年凡勃伦出版《有闲阶级论》斯科特第⼀次提出消费⼼理学的问题。
1903年,出版了《⼴告论》盖尔出版了《⼴告⼼理学》闵斯特伯格出版了《⼯业⼼理学》重点研究产品销售,⽽⾮消费者的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泛⽤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应⽤阶段(1930—1960)1960年,美国⼼理学会成⽴了消费者⼼理学分科学会,⼀般认为,这⼀学会的成⽴标志着消费⼼理学作为⼀门独⽴的学科从此诞⽣。
消费者⾏为动机研究(Haire速溶咖啡案例)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三)变⾰与发展阶段(1960—)消费者满意研究、发展商标资产的研究、建⽴长期顾客关系的研究、跨⽂化消费研究1.研究⾓度趋向多元化2.研究范围更具⼴泛性3.研究⽅法更加多样化4.研究地域更加普遍化第2章1、概念:投射法它是通过⼀些⽆结构性的,或经过经⼼设计的测验,引出被试者的反应,从中考察被试者所投射的⼈格⼼理特征的⼼理测验⽅法,主要⽤于探究消费者内⼼深处的真实想法,真实动机。
投射法具体⽅法有:·⾓⾊扮演法·罗夏墨渍测验·词组联想·句⼦或故事完成法·主题统觉法·第三⼈称法2、消费者⾏为有哪些研究⽅法?其适⽤范围跟优缺点⼀、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为记录法三、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然实验法四、投射法五、案例研究法1、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性、知觉风险、⼼理定势感觉性:是指反映刺激物的感觉能⼒,感受性⽤感觉阈限来度量。
消费者行为学 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1、消费者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一般而言,消费者行为学所理解的“消费者”是指狭义而言。
(还包括参与消费者购买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所有人)2、消费者行为定义: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特点:(1)消费者行为既富有多样性,又很复杂(2)消费者行为富有共性(3)消费者行为具有引导性影响因素:(1)消费者决策过程(2)内在因素(3)营销因素(4)外在因素3、消费者角色倡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
影响者:器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买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决策者:在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作出部分或全部决定的人。
购买者: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
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的人。
4、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因素(具体见书17—20)过程:(1)认知需求(2)收集信息(3)评价与选择(4)购买决策(5)购后评价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6、现代消费者行为产生和发展一、萌芽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
他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广义的消费概念;1901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W.D.斯科特首次提出,要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广告宣传,同时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H.盖尔出版了《广告心理学》。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着重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与行为,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新研究领域;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经济生活》问世,阐述了广告和橱窗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1920--1930年间,丹尼尔·斯塔奇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着重论述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运用。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5篇)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5篇)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复习大纲1.名词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冲动性购买消费者行为学问题认知评价标准联合分析法编纂式规则问题认知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形底原则完形原则知觉韦伯定律学习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刺激泛化刺激辨别认知学习映像式机械学习推理/类推态度动机个性投影技术品牌个性生活方式自我概念文化亚文化2.简答题简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
消费者行为学在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中的地位如何?试述消费心理过程。
简述由消费者需求决定的购买行为的特点。
扩展性决策、有限型决策和名义型决策有何区别?企业如何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如何测量问题认知?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什么是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你怎样去测量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动机冲突”是什么意思?它对于营销经理有什么启示?影响购买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简述影响注意的因素。
试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其在营销中的作用。
试述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试述影响记忆的因素强化学习原理为企业的哪些营销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态度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简述态度的测量方法。
试述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
简述对消费者问题的衡量怎样测量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怎样运用关于个性的知识来制定营销策略?怎样提高展露的水平呢试述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在消费者信息搜寻过程中,激活域、惰性域和排除域各起何作用?在制定市场营销决策时如何应用消费者关于评价标准和标准重要程度的知识?怎样才能形成一种强烈和持久的习得性反应呢?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下的学习。
什么是“映像式机械学习”?它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呢?“刺激泛化”是什么意思?营销者什么时候运用它?找出你认为成功和不成功的的品牌延伸事例各2则,解释你的选择。
消费者如何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下的消费者学习如何运用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三论述题理解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替代指示器?在消费者的评价过程中它们是如何应用的?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如何应用消费者关于评价标准和标准重要程度的知识?简述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附录:
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的区别:
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行为
心理活动
行为
区别
内部心理活动(不可见)
外部活动(可见)
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消费者心理支配消费者行为,根据消费者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者
联系
行为
消费者行为受消费者心理支配,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心理活动,
根据消费者行为可以分析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行为学:含义:是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
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
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吸引力)
营销因素 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霍金斯模型:
外部影响 文化亚文化 人口环境 社会地位 参照群体 家庭 营销活动
内部影响 知觉、学习 记忆、动机 个性、情绪 态度
体验与产品获取
自我概念与
关注:个体的感官接收神经将刺激物传递到大脑,并且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3 方面影响 因素:刺激因素、个体因素、情景因素)解释:个体对刺激物赋予某种含义或意义,可分为 认知解释(既存范围内解释)、情感解释(个体情感反应),(3 方面影响因素:个体特征、 情景特征和刺激物特征) 2、学习:含义: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导致个体长期记忆和行为在内容或 结构上的改变(in a word ,由于经验引起个人行为改变)。 行为学派: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运用刺激与反应之间某种既定的关系,使个体学会对不 同的刺激产生相同反应的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能产生正面结 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反复奖赏或强化,会产生学习) 认知学派: 机械学习: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替 代式学习与模仿: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或通过想象来预期行为的 不同结果,而不是通过直接体验奖赏或惩罚来学习 记忆:含义:是获得信息并把信息贮存在头脑中以备将来使用的过程 3 个环节: 识记:获取知识和经验(选择性)——录入信息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动机:1)是引导人们作出行为的过程。
M·所罗门认为:动机是指导人们去做他们所做事情的一个过程,是希望需要得到满足时被激发产生的。
J·C·莫文认为:动机是指人们所处的能导致有目的的行为的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2. 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个群体,该群体的看法和价值观被个人作为他(她)当前行为的基础。
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作为行为向导而使用的群体。
3. 自我概念:是指对自我的看法,或对“我是谁”的理解。
它是理解消费者行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人们总是购买有助于强化自我意识的品牌和产品。
4. 态度(AIO)分类: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消费者的活动、兴趣和意见来描述其生活形态。
1)有关活动方面的问题,如消费者从事哪些活动,购买什么产品,如何支配时间等。
2)有关兴趣方面的问题,如消费者有什么偏好,对哪些事物特别关心等。
3)有关意见方面的问题,如对世界和地方发生的事件、人生、道德、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看法和感受。
决策遵循的模式为:学习---感觉---行动。
广告应重视足够理性的诉求支持,鼓励使用比较。
方格2. 消费者表现为情感性的人,是一个感觉者,如:香水,时尚服装等。
其购买决策遵循的模式为:感觉---行动---学习。
广告应重视感性的打动。
方格3. 消费者是行动者,购买的产品是一些介入程度低的产品,多为求变性的习惯性购买。
其购买决策遵循的模式为:行动---学习---感觉。
广告应重视购买后的认同。
如:日常用品方格4. 消费者追求的是自我满足,是一个反应者,购买的主要是满足个人特殊嗜好的一些产品,如:雪茄,电影等。
其购买决策遵循的模式为:行动---感觉---学习。
广告应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和自我感觉。
二.简答题1. 商场购物环境有哪些因素?答:1)商场选址,在竞争环境下,商场位置的微小差异,都会对销售产生极大的影响。
选址如何,会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是否决定前往购物的意向。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经济的整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消费者:1、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狭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广泛性、分散性。
2、多样性、复杂性。
3、易变性、发展性。
4、非专家性、可诱导性。
消费者的意识:1、含义: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
简言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反映。
它的产生依赖于劳动和语言。
2、意识的层次:潜意识;潜意识也称无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消费者心理现象构成: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格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学科基础:消费者行为学就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各种规律的科学和学问。
消费者行为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标志有:1889年社会学家凡伯伦出版《有闲阶级论》;1901年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原理可运用在销售和广告中,并发表了12篇论文, 1903年汇集成《广告论》;1908年心理学家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1905年梅森*海尔主持的速溶咖啡的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对消费者购买研究的典型代表。
消费者行为学 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一、名词解释题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求廉动机: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服务的价格低廉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
在求廉冬季的驱使下,消费者选择商品价格为第一考虑。
3、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4、消费者需要:是指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
它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
5、知觉风险: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消费前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二.判断题1、消费者行为学以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学科为基础。
(错)2、消费生活是人们获取和使用消费物品或服务的行为来构成的。
(错)3、本能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与动力(Y )4、动因是促使消费者认识需求的内部刺激或驱动力(Y )5、人的记忆系统包括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录。
(对)6、把”every good boy does fine”编码为”E,G,B,D,F”五个字母是精细性编码(错)7、复制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取信息,它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Y )8、新产品被消费者接受的过程一般先进入刺激辨别阶段,然后进入刺激泛发阶段(N)9、认知观点和行为主义观点属于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Y )10、情感总是指向一定的事物,没有任何对象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 Y )11、.认知理论把认知理解为情感处理的中心概念,主要解释对情感表现的知觉。
( N )12、给人以产品或品牌本身固有的形象,以便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或品牌是商品个性化可能性特点。
(√)13、个性的社会定义是认为个性应属于个体自身,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或内在的结构。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消费者行为学一、名词解释1、求廉动机: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服务的价格低廉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
在求廉动机的驱使下,消费者选择商品--价格为第一考虑。
2、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3、消费者需要:消费者的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4、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5、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而进行产品与服务的选择、购买、使用与处置,因而所发生的内心里、情绪上以及实体上的结论。
6、参照群体:指这样一个群体,该群体的看法和评价被个人作为他或她当前行为的基础,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作为行为指导而行动的群体。
7、动机:被视为一个人内在的驱力,这种驱力促使个人采取行动,驱力主要来自因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
8、自我概念:对自我的看法,或对“我是谁”的理解。
D.J霍金斯定义:自我概念为个人自身作为对象的所有思想和情感的总和,是对自己的感知和情感。
9、差别阈限:一个感觉系统觉察两个刺激之间的变化或差别的能力。
10、最小可觉差:能够察觉到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
11、知觉:消费者进行选择、组织及解释外界的“刺激”并给予有意义完整图像的一个过程。
12、AIO:利用活动(activity)、兴趣(interest)、意见(opinion)这三类资料的混合,营销人员可以描述那些在活动以及产品使用状态上相类似的消费者剖面。
如生活方式、人们如何生活如何消费,以及如何支配他们的时间。
13、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为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消费者⾏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动的决策过程。
扩展型决策:是⼀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它⼀般是在消费者介⼊程度较⾼,品牌间差异程度⽐较⼤,⽽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有限型决策:指消费者对某⼀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起了⼀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名义型决策: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冲动性购买:消费者在进⼊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进⼊商店后基于突然或⼀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动。
问题认知: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需要采取进⼀步⾏动。
评价标准: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
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
联合分析法:消费者对具有相同属性但不同⽔平的⼀系列产品作出整体偏好评价,然后对数据进⾏分析,得出各种属性及各种⽔平的相对重要性。
编纂式规则:消费者先将产品的各种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较,在该属性上得分最⾼的品牌将成为备选品牌。
连接式规则: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应达到的最低⽔平作出了规定,只有所有属性均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要求,该产品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即使产品在某些属性上的评价值很⾼,但只要某⼀项属性不符合最低要求,该产品仍将被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
重点选择规则:这⼀标准通常定得较⾼,只有在⼀个或⼏个重要属性上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该品牌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按序排除规则:消费者先将各种产品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并为每⼀属性规定⼀个删除点或删除值。
补偿性选择规则亦称期望值选择规则:消费者将按各种属性的重要程度赋予每⼀属性以相应的权数,同时结合每⼀品牌在每⼀属性上的评价值,得出各个品牌的综合得分,得分最⾼者就是被选择的品牌。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一、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二、消费品和服务的分类(举例题)有形物品混合型物品与服务无形服务个人用品或服务服装手表餐馆用餐、汽车修理理发、外科手术家庭用品或服务汽车洗衣机、微波炉照看小孩、室内装修家庭财务咨询集体用品或服务街灯,收费桥梁教育,敬老院天气预报,消防服务三.不同类型的购买行为角色(简答、判断、选择)角色类型角色描述倡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影响者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买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决策者是否购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做出部分或全部决定的人购买者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等人★四.动机研究(应用题)速溶咖啡的例子:两张购物单,一张标有雀巢的速溶,一张标有麦氏的普通咖啡,进行测试对所标示的家庭主妇做出描述。
结果,标有速溶的,把那位家庭主妇描绘为懒惰、缺乏计划、吝啬和不称职的人,这就是消费者不买速溶咖啡的真实的原因。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
一.消费者决策类型的划分1、扩展型决策:对某类产品或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容易变换品牌。
特点: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介入程度:是指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关心程度。
2、有限型决策者:当消费者认为备选品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介入程度不高,解决需求问题的时间比较短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大多属于有限型决策。
特点: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以及在他人影响下或在某种情绪影响下作的购买决策,很多可以归入有限型决策。
3、名义决策型: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或品牌。
名义型购买决策又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忠诚型:对该品牌形成情感上的依赖,长期反复购买,为了减少购买风险。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详细版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0*2=20分)1. 连接式选择规则:在购买发生前,当消费者面临着大量备选方案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的每一个评价标准设置最低的可接受的表现水平,然后选择在所有标准上都超出了最低水平的方案。
---P412. 排除式规则:也称按序排除规则,它要求消费者首先对所有的评价标准按重要程度排序,并对每一标准设立切除点。
然后从最重要的属性开始对所有品牌进行考察,那些没有超过切除点的被排除在外。
---P423. 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既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也指一个人的内在真实自我。
---P984. 完型原则:是指即使在要素不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也有将刺激物发展成一幅完全画面或图景的趋势。
---P1525.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又叫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体验。
它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系统,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感知和自我评价。
---P1766. 家庭: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P2467. 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消费者态度:是指在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所持有的评价观点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三个成分构成的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内在心理结构,在调节外界刺激和消费者的个体反应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P1238.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出现的刺激物会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并在解释中被赋予更大的影响权重。
---P1539. 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辩证统一。
---P19610.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就是指信息及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消费品(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1.便利品(洗衣粉,牙膏)2.选购品(电视机,冰箱)3.特殊品(劳力士)4.非寻求品(不为消费者所了解或无人问津)二、消费者行为指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三、市场细分1地理因素2人口因素3心理因素(根据购买者所处的生活方式、个性特点、偏好等心理因素将其划分)4行为因素(根据购买者对商品的了解程度、态度、使用情况及反应等将其划分)四、营销组合1、产品2、价格3、渠道a.普遍性销售b.选择性销售c.独家销售4、促销第二章消费者研究一、心理学1、心理现象的内涵(1)心理动力: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现象的选择与偏向的心理现象系统。
(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2)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4)心理特征: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多血质:反应迅速(燕青)胆汁质:热情兴奋(李逵)黏液质:冷静慎重(林冲)抑郁质:敏感多疑(林黛玉)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信息来源1>二手资料:间接资料2>一手资料:原始资料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前后比价,参照系比较,随机比较3.调查法4.问卷法(问卷制作的信度和效度)5.访谈法(效率低,成本高)6.投射技术(隐蔽性、非结构性、开放性、自由性与整体性)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第三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2)寻求差异的购买行为:便宜(3)减少失调的购买行为:购买后自我感觉良好(4)日用消费品二、信息搜寻(1)信息来源a.个人来源b.商业来源c.公共来源d.经验来源(2)信息选择a.选择性注意,注意与当前需要有关的刺激,注意超出正常刺激规模的刺激b.选择性曲解,个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接受信息c.选择性记忆,消费者倾向于记住那些符合自己态度与信念的信息。
消费者行为学最强复习资料
消费者⾏为学最强复习资料第⼀章消费者⾏为学概述1. 消费者⾏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为的特点:(1)多样性–各⼈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同⼀⼈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为⽅式不同。
(2)复杂性。
受消费动机、⽂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3)⾏为共性。
由⼈们需要的共性决定。
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为的意义(4)可引导性。
在满⾜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为的研究⽅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为。
(3)⾏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的购买⾏动。
4. 消费者⾏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第⼆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程度⾼,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购买的时间压⼒⼩。
特点:消费者进⾏⼤量的信息搜集;⼤量的⽐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程度不很⾼;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特点:购买介⼊程度低、购买基本不⽤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消费者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用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消费者行为有哪些特点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用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1多样性:表现为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以及选择产品的方式等方面各有侧重,互不相同。
○2复杂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他的多样性、多边形反映出来。
另一方面。
也体现在它受很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其中很多因素既难识别,又难把握。
○3可诱导性:消费者有时对自己的需要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
此时,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产品来激发消费者的需要。
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1产品定位营销人员只有了解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了解其品牌或商店是如何被消费者所认知的,才能发展有效的营销策略。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制定大多数营销策略的基础,其实质是将整个市场分为若干子市场,每一子市场的消费者具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或行为特点,不同子市场的消费者在需求和行为上存在较大差异。
○3新产品开发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了解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的评价,企业可以据此开发新产品。
○4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如果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或与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脱节,再好的产品也难以打开市场。
○5分销渠道消费者喜欢到哪些地方,以及如何购买到本企业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研究了解到。
○6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制定对消费者行为的透彻了解,也是制定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基础。
(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政府制定有关消费政策,也必须建立在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否则,政策效果可能要打很大折扣。
4.消费者行为信息加工过程图(图2-3)市场管理模型图第二章1.决策决策的特性内容2.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有何特点?一、扩展型决策该类型决策的显著特点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并对被选产品作广泛的评价、比较。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1. 消费者行为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原则、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分析-综合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
2.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_________、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
3. 消费者行为具有期望性、一致性、_________、不确定性、时代性、_________等特点。
4.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类型差异、_________和表现时间差异三个方面。
5. 根据商品的购买方式可将消费品分类为简便拼、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1. 利用音乐.幽默,引起快感的视觉刺激等营销方法,这是根据( )A. 刺激的突出性B. 刺激的熟悉感C. 消费者专业性D. 消费者情绪2. 消费者购买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
A. 购买心理B. 购买意志C. 购买行动D. 购买意向3. 某种相关群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__________。
A. “意见领袖”B. “道德领袖”C. “精神领袖”D. “经济领导者”4. 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 趋避冲突B. 双趋冲突C. 双避冲突D. 单趋冲突5. 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
A. 确认B. 收集信息C. 备选产品评估D. 决定购买6. 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及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A. 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B. 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C. 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D. 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7. 消费者从包装物上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来源属于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消费者行为的概念: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二、消费者决策的类型:
1、扩展型决策:对某类产品或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它的特点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并对各种备选产品作广泛而深入的评价、比较。
2、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品牌有一定的了解或建立了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形成特定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做出更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它的特点是信息搜集主要来自于内部,外部信息搜集比较有限,备选产品不多,通常只对产品的某个或少数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名义型决策: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它实际并未涉及决策。
它的特点是丝毫不考虑选择其他的品牌。
三、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
四、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
1、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
(两者区别,书41页)
2、激发问题认知的方法:提高理想状态或降低现实状态。
3、问题认知的时机:营销者通常采用的策略是在问题发生之前就激发问题认知。
4、压制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消费者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往往是一些营销者力图避免的。
五、信息来源: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
六、信息搜集的类型:内部信息搜集和外部信息搜集(书44页,了解)
七、内部信息搜集的类型:品牌信息、产品属性信息、评价信息、体验信息。
八、影响外币信息搜集量的因素
1、着眼于经济层面:一是消费者住地与出售某种产品的商店的距离,二是交通费用与时间的机会成本。
2、着眼于决策的角度的分析。
有三类因素影响消费者的信息搜集活动。
一是与产品风险相关的因素,二是与消费者特征相关的因素,三是情境因素。
九、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或选择标准,实际上是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
十、选择规则(具体内容仔细看,书61页)
1、连接式规则:消费者对产品属性应达到的最低水平作出规定,只有所有属性均达到最低要求,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2、重点选择规则:消费者为那些最重要的属性规定最低的绩效值标准。
3、按序排除规则:消费者先将各种产品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并未每个属性规定一个删除点或删除值。
然后检测各品牌能否通过删除点,不能通过则被删除。
4、编纂式规则:消费者先将各种产品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行比较,在该属性上得分最高的品牌将成为备选品牌。
5、补偿性选择规则:消费者按各属性的重要程度赋予每一属性相应的权数,同时结合每一品牌在每一属性上的评价值,得出各个品牌的综合得分,得分最高者就是被选择的品牌。
十一、从购买意向到实际购买的影响因素:一是他人态度;二是购买风险;三是意外情况或意外事件的出现。
十二、冲动型购买: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十三、影响店铺选择的店堂特征:一是商店的位置与规模;二是商店形象;三是零售店广告。
(具体内容看懂,书70页)
十四、影响品牌选择和产品购买数量的店内因素:一是购物点陈列;二是削价与促销;三是店堂布置与气氛;四是商品脱销;五是销售人员。
十五.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就是两个认知之间出现逻辑上的不一致。
十六、降低认知失调的方法:一是增加对所选产品的欲求感;二是减少对未选产品的欲求感;三是降低购买决策的重要性;四是通过退货改变购买决定;五是搜集更多外部信息来证明选择的明智性。
十七、影响消费者满意的因素
1、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预期的因素:产品因素、促销因素、竞争品牌的影响、消费者特征。
2、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实际绩效认知的因素:产品的品质和功效、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情感、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对交易是否公平的感知、消费者的归因。
十八、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
1、消费者不满的程度或水平。
2、消费者对抱怨本身的态度。
3、从抱怨行动中获得的利益大小。
4、消费者的个性。
5、对问题的归因,即将责任归咎于谁。
6、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
7、消费者用于抱怨的资源及其可获得性。
十九、品牌忠诚: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二十、品牌忠诚的成因:产品吸引、时间压力、风险因素、自我形象
二十一、消费者需要的含义: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二十二、动机的含义及特征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它的特征有:
1、动机的不可观察性或内隐性。
2、动机的多重性。
3、动机的实践性与学习性。
4、动机的复杂性。
二十三、消费者具体购买动机:求实动机、求新动机、求美动机、求名动机、求廉动机、求便动机、模仿或从众动机、好癖动机。
二十四、现代动机理论(具体内容自己看,书137页)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3、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
二十五、基于动机冲突的营销策略
1、双趋冲突:消费者有两个以上选择的目标但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面临的冲突。
2、双避冲突: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面临的冲突。
3、趋避冲突:消费者在趋近某一目标时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冲突。
二十六、注意及其特征
1、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展露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做出进一步加工
和处理。
2、注意的特征:选择性、可分割性、有限性
二十七、影响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因素:大小与强度、色彩与运动、位置与隔离、对比与刺激物的新颖性、格式与信息量。
2、个体因素:需要与动机、态度、适应性水平。
3、情境因素。
二十八、影响理解的个体因素:动机、知识、期望
二十九、影响理解的刺激物因素:刺激物的实体特征、语言与符号、次序。
三十、认知质量
1、概念:我们把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征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叫认知质量。
2、消费者如何形成对质量的认知(书162页,重点看!)
三十一、知觉风险
1、概念: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感。
2、知觉风险的类型:功能风险、物质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心理因素。
3、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主动搜集信息、保持品牌忠诚、依据品牌与商店形象、购买高价产品、寻求商家保证、从众购买、
三十二、消费者学习
1、学习的含义: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消费者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书172页,自己看懂)
三十三、消费者记忆
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海中的反映,是对输入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作用:第一、记忆使消费者对所遇到的产品或服务能做出合理的预期,并使之能有选择地接触他所希望购买或有兴趣购买的产品;第二、记忆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注意过程;第三、记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服务及其价值的理解。
三十四、消费者态度
1、消费者态度的含义: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2、消费者态度的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知识或认识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3、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首先,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
品牌的判断与评价;其次,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最后,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4、消费者态度的测量:李克特量表、语意差别量表(书208页,看懂)
5、消费者态度形成的理论:学习论、诱因论(书212页,看懂)
6、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书221页,看懂)
三十五、消费者的个性: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
三十六、需要看的一些图:书第4页表1-2,第38页2-3,第87页4-2,第189页8-8.
提示:有的内容太多,我无法给大家归纳总结,需要大家自己结合书本,吧一些重点知识点看懂,希望大家好好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