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医嘱与处方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常见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感染等。
在临床实践中,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下面将针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
一、未经严格的病因诊断而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在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道感染中,患者往往常常症状不明显,而大量应用抗菌药物成为一种常见的用药策略。
未经严格的病因诊断而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其副作用与效果之间未必成正比。
有些患者的胃肠道感染病因可能并不是细菌,而是病毒或寄生虫,抗菌药物对这些病因无效,反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二、频繁应用抗酸药物对胃肠道微生态的破坏: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中,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一线药物通常是抗酸药物。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为了追求暂时的症状缓解,频繁应用抗酸药物。
而长期应用抗酸药物会破坏胃酸的分泌功能,进而影响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胃酸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抑制胃酸分泌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甚至导致胃肠道感染。
三、滥用解痉药物对胃肠道功能的抑制:在消化内科中,一些患者常常因为胃肠道疼痛而滥用解痉药物。
解痉药物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来缓解胃肠道疼痛。
长期滥用解痉药物会破坏胃肠道的平滑肌功能,进而影响消化道对食物的推进和排空,甚至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四、忽视营养支持治疗:在消化内科中,一些患者疾病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时,营养支持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口服营养液、静脉注射营养液等方式补充营养,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力。
在临床实践中,营养支持治疗常常被忽视或被夸大其作用,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包括未经严格的病因诊断而大量应用抗菌药物、频繁应用抗酸药物对胃肠道微生态的破坏、滥用解痉药物对胃肠道功能的抑制以及忽视营养支持治疗等。
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的病因诊断,并结合临床指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来合理用药。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以消化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临床学科,治疗疾病往往需要用到药物,但在药物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本文将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滥用抗生素消化系统感染是消化内科的一大特点,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感染的治疗中。
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减少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很有必要。
改进建议:1.应根据病情和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抗生素并遵照用药规定服用;2.对病毒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二、滥用抗酸药抗酸药是消化内科治疗胃酸过多和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
但长期滥用抗酸药会导致胃酸分泌不足、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的发生。
1.对于轻度胃酸过多和非溃疡性胃肠炎等疾病,避免长期滥用抗酸药,可以选择其他药物控制症状;2.严格按照用药规定和治疗方案使用抗酸药。
三、滥用止痛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伴有腹痛等症状,因此,止痛药的应用在消化内科中也很普遍。
但滥用止痛药会导致肝损害、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1.对疼痛程度轻微的症状,不要滥用止痛药;2.对于长期需要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四、滥用胃肠动力药胃肠动力药是消化内科治疗胃肠道运动障碍的一类药物,常见的包括甲氧氯普胺等。
但滥用胃肠动力药会导致反复、加重症状。
1.在明确胃肠运动障碍的前提下才适用胃肠动力药;2.根据用药适应症、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用药方案。
总之,消化内科的药物应用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应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耐药性、交叉反应等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和相应的临床解决方案。
1.抗生素滥用问题临床分析:一般来说,抗生素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肠胃炎、胰腺炎等,以及肠胃道细菌感染性疾病。
然而有些医生在面临消化道疾病时,往往将抗生素当做第一选择的药品,这样会导致许多问题。
解决方案:1) 加强医学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理解。
2) 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病情:更好的了解病情和诊断结果,避免盲目用药。
3) 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抗生素仅能应用于细菌感染的疾病,不适用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
2.止痛药滥用问题尤其是对于慢性胃病患者来说,每天都大量地滥用止痛药。
1) 真正了解担负止痛药的原因:其实胃病治疗并不一定需要大量地使用止痛药,评估病情后开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应用。
2) 注重预防胃病的发作:营养均衡、合理饮食、定时作息等都是预防胃病发作的有效措施。
3.胃黏膜保护药滥用问题消化内科中的一些患者往往会滥用胃黏膜保护药,导致药物滥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胃黏膜保护药即贝西地尔、奥美拉唑等药品,具有相对较高的副作用风险,如肝肾损伤等。
1) 滥用胃黏膜保护药主要是担心药物会对胃黏膜产生侵害,所以需要加强宣传,以病理生理学的角度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应注意事项。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合理饮食、不饮酒等都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可以适当减少胃黏膜保护药的使用。
4.酸中毒问题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认为,如果胃酸过多,就需要过多地服用制酸药,这样会导致酸中毒。
胃酸是一种正常分泌物,它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但酸度过高时,会影响胃黏膜的健康。
1) 在使用制酸药时需要找出其使用的根源,加强患者理解制酸药的作用。
2) 给定准确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式,即避免误吸。
3)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蛋白、高咖啡因等食物过多超过胃的消化负荷。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以研究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对象的临床学科,涉及到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用药。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这就需要消化内科医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检查,以提高用药质量,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1.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消化内科中常用的药物,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消化道感染、胃肠道溃疡合并感染、急性胆囊炎合并感染等。
但是,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疗所有的消化系统疾病,还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破坏肠道微生物群落平衡、导致菌群失调和二次感染等。
因此,医生必须在严格的指征下,权衡获益和风险,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使用抗生素。
2.过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一种治疗胃酸反流性疾病(GERD)的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GERD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PPI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PPIs的长期使用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肠道感染和慢性肾脏病等。
因此,在使用PPIs的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权衡风险和获益,合理使用PPIs。
3.忽视病因治疗很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病因息息相关。
比如,溃疡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胰腺炎的发生与酒精、胆囊疾病的发生与胆石症等等。
因此,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应首先针对病因治疗。
否则,即使症状被缓解,疾病也可能复发。
4.不合理地应用中药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剂量难以控制、药性会受到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药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在使用中药时,医生应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特点,选择符合标准的中药方剂及制法,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5.忽略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消化内科的治疗通常会涉及到多种药物的使用。
每种药物都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不正确地使用药物,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健康。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消化内科门诊处方3570张(对同一就诊卡号在同一时间缴费的处方视为同一病例),对这些处方进行分类总结。
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281例,占总病例数的7.87%。
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医生要一起进行病例讨论,交换经验,做到合理用药,使病人得到合理和正确的治疗。
标签:处方分析消化系统疾病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做好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不容忽视。
通过对我院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用药的处方分析,对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月消化系统疾病处方3570张,对同一姓名持同一就诊卡号在同一时间缴费的处方视为同一病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药品名称、药品用法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归类分析。
2.结果3. 讨论3.1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黏膜保护剂合用PPI合用胶体果胶鉍,胶体果胶鉍属于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促进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PPI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 值升高,从而破坏胶体果胶鉍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胶体果胶鉍的作用。
因此铋剂不宜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口服[1]。
若是必须同时应用,应错开服药时间,以免影响疗效。
须在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前半小时或服用1小时后给予。
3.2 同时选用同类药物雷贝拉唑肠溶片是抑酸药,铝碳酸镁是制酸剂,两药同时服用或是服用制酸剂一小时后再服用本药时,本药的平均血药浓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下降8%和6% [2],疗效降低,故二者最好不要一起使用;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时,处方中发现有莫沙必利分散片与多潘立酮片同时出现,属于重复用药。
间苯三酚注射液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能解除消化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处方中出现与消旋山莨菪碱合用,从合理用药的角度看,联用是不合理的。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诊治对象的科室,常见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炎、胆囊炎、肝炎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
一些医生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常常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广谱抗生素能够同时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也容易引起耐药性的产生,对肠道微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偏离正常的菌群平衡。
在选择抗生素治疗疾病时,应该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
一些患者在治疗胃溃疡时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胃酸的分泌量减少,增加胃肠道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出现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对于胃溃疡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PPI类药物。
对于一些慢性肝病患者,医生在治疗时常常过度使用肝脏保护药物。
肝脏保护药物虽然可以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但长期使用对肾脏和胃肠道也会产生一定的负担。
尤其是一些不经过严格药物临床试验的肝脏保护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治疗慢性肝病时,应综合考虑病情和药物的安全性,避免过度使用肝脏保护药物。
在消化内科的治疗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剂量问题。
有些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根据个体经验或直觉调整药物的剂量,而非根据严格的药物治疗指南。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药物毒副作用的增加,因此应该遵循临床指南和药理学原理,按照药物的标准用法用量进行治疗。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涉及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医生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安全性,遵循临床指南和药理学原理,进行个体化的用药选择和调整。
对于患者来说,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医嘱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避免个人主观调整药物剂量和时间,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不断地得到了改进和完善,然而,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这些不合理的用药行为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目前医疗领域中一大严重问题。
在消化内科中,许多消化系统感染疾病患者由于急于求治,擅自使用抗生素,或是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软弱心态,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2. 长期服用胃药胃药分为抗酸剂和胃动力药,抗酸剂可减轻胃酸和胃内容物的反流,并缓解消化不良症状,而胃动力药能够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胃肠胀气等问题。
但是,长期服用胃药可能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如肠道菌群失调、营养不良等。
3. 大量使用止痛药消化内科疾病往往伴随着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疼痛难忍。
但是,大量使用止痛药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等风险。
4. 长期应用激素消化内科中许多疾病和患者的症状都和炎症程度有关,而激素的治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炎症程度。
但是,长期应用激素不仅会导致大量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免疫功能下降等,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面对以上这些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呢?1. 加强健康教育医生应该在诊疗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用药注意事项、可能的不良反应等等,以便患者能够更加理性地使用药物。
2. 遵循用药原则医生应该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对于不需要使用的药品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
在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定量以及疗程。
3. 多种疗法结合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疗法,多种疗法结合,优化治疗方案。
同时,在诊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关爱,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对策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对策分析消化内科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胃肠道、肝脏、胰腺等多个器官的疾病。
在消化内科的治疗中,药物疗法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一、不合理用药问题1. 用药过量在消化内科治疗中,部分医生可能会因为对疾病的担忧,而过量使用药物。
例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部分医生会加大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剂量,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发胃食管反流病等并发症。
2. 用药不足与用药过量相反,有些医生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可能会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减少药物剂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部分医生可能会减少抗生素的剂量,导致根除率降低。
3. 药物选择不当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生可能会因为对疾病认识不足,导致药物选择不当。
如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
4. 药物配伍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是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
如治疗胃溃疡时,将PPI与抗酸药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5. 用药时间不当部分消化内科疾病需要长期用药,但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按时服药。
如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患者未能按时服用PPI,导致病情反复。
二、对策分析1. 提高医生业务素质针对药物选择不当、用药过量等问题,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使医生充分了解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合理选择药物。
2. 严格执行用药指南针对用药过量、用药不足等问题,应严格执行用药指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在制定用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
3.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针对药物配伍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等问题,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负责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道等器官的各种病变。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用药: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药物,但有时患者或医生会存在过度用药的情况。
对于一些轻微的消化不良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过早地使用抗酸药物,导致药物过度使用,甚至可能造成抗酸药物的依赖性。
2.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有时医生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同时应用抗生素和抗酸药物会增加胃肠道感染的风险。
3. 激素滥用:对于某些消化内科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激素类药物通常是治疗的一线选择。
激素滥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压升高等。
在应用激素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4. 长期使用抗酸药物:抗酸药物是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重要药物,如胃溃疡、食道炎症等。
长期使用抗酸药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少,容易发生胃肠道感染,且可能会影响人体对某些重要营养素的吸收。
5. 对症用药不当: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病情对症用药,但有时患者或医生会存在对症用药不当的情况。
患者出现胃肠道感染症状时,可能会错误地使用抗生素,而实际上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合理用药教育,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意识。
医生应在用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并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
医生还应对患者进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主要研究人类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及其诊治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接受了不合理的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下面就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1.滥用抗生素消化道感染是消化内科医生最常见的诊疗领域之一,但由于患者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并长期不正确使用,导致许多原本可以轻松治愈的病例转变成难治性感染。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在开具处方之前,了解病原菌的敏感性,明确症状严重程度,给患者选择对症治疗。
2.滥用抗酸剂胃酸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在未进行恰当评估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抗酸药或长期使用抗酸药,造成胃酸缺乏、肠道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抗酸药,并尽可能推荐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3.滥用激素类药物许多患者因为患上胃炎、溃疡等消化道疾病而经常使用激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骨骼疏松、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在开具处方之前,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并按照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4.过度使用营养补剂一些患者在接受消化内科治疗时,会补充各种多种营养素,但过多的营养补剂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加重肝肾负担。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量补充必需营养素,避免过度补充。
总之,消化内科医生应该注重良好的临床实践,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更好地治疗消化道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指专门研究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的医学科。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胰腺炎、脂肪肝、炎症性肠病等。
针对这些疾病,医生常常会开具药物治疗方案。
在实际用药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会出现,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就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使用抗生素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些疾病,比如胃溃疡、胰腺炎等常常会合并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由于患者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易触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道感染等并发症。
而且,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还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对后续的治疗造成困难。
解决方案: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科学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方案。
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医生应对患者进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引导,避免患者自行滥用抗生素。
2. 滥用胃肠道促动药胃肠道促动药被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疾病。
一些患者常常会滥用胃肠道促动药,以期迅速缓解症状。
过度使用胃肠道促动药容易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肠穿孔、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解决方案: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合理选择胃肠道促动药的种类和用药剂量,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风险的告知,避免不当滥用。
3. 不合理使用止痛药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伴随着疼痛症状,因而医生会考虑使用止痛药进行治疗。
一些患者在获得止痛药后会自行过量使用,甚至长期使用,导致药物依赖性以及胃肠道副作用的增加。
4. 忽视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一些患者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
部分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容易忽视,而医生也有时存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不足,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一个涉及到肝、胆、胃、肠等消化系统的机能和疾病的科室。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医生经常会面临许多患者的需要用药的情况。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广告宣传、患者观念等,消化内科医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不合理用药问题一:滥用抗酸药抗酸药是消化内科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为消化道疾病中的大多数病情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强有关。
消化内科医生经常会为患者开出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抗酸药物。
但是,抗酸药物并不是一种适宜长期使用的药物。
太久服用抗酸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变弱、胃口减退等症状。
此外,过度使用抗酸药还会对身体其他系统如骨骼、神经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
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肠炎等,常常导致患者肠道蠕动不畅,从而体验明显的排便问题。
这时候,患者往往会过度服用泻药,以期迅速解决问题。
但是,过多使用泻药会破坏肠道的健康菌群,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
如果使用无规律的泻药,还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
消化内科医生常常会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肝炎、胃炎、肠炎等疾病。
但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身体的健康菌群,并且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例如,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肝脏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同时需要考虑到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药物的种类,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使用。
不合理用药问题四:不明确食物过敏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对某些食物过敏,例如对蛋白质或者乳糖过敏,导致食物不耐受或者肠胃不适等问题。
但是,在消化内科治疗中,有些医生并没有对患者的食物过敏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甚至可能会大量输入有问题的食物。
这样的做法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还容易造成患者的身体负担和不适感。
总的来说,消化内科医生要时刻注意各种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出现,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史,以避免患者的身体负担和副作用。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负荷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和不规范用药疗程、滥用促动力药物、未充分评估治疗效果。
滥用抗生素是消化内科临床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之一。
由于消化系统感染常见且症状明显,很多患者或医生在没有明确诊断和细菌培养结果的情况下,就会滥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
这样不仅会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过度使用负荷剂量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之一。
负荷剂量是指在治疗初期给予较大剂量的药物以快速达到治疗浓度,然后再调整到维持剂量。
过度使用负荷剂量不仅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风险,还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成药物毒性。
不合理用药时间和不规范用药疗程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之一。
一些患者在症状明显改善后就中断了药物治疗,导致病情反复。
一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然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和药物不良反应。
未充分评估治疗效果也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之一。
有些患者或医生在用药后没有进行充分的症状评估和相关检查,就提前停止或增加药物剂量,这样可能会延误病情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分析以上问题,对于滥用抗生素应加强教育和引导,明确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
对于过度使用负荷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特点合理调整剂量。
对于不合理用药时间和不规范用药疗程,应进行临床指导和持续随访,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对于滥用促动力药物,应进行严格的适应症管理和用药监测。
对于未充分评估治疗效果,应加强医患沟通,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病情评估。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疗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水平和规范用药操作,将有助于减少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消化道及相关器官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胃病、肝病、胰腺炎等。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主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病因,根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并注意合理用药原则,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目的。
以下为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
1.胃病的处方分析:胃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常见的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等。
对于胃炎患者,常见症状是胃肠道不适、食欲不振等,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炎症状。
(2)抗生素: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可选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预防胃酸刺激的药物:如铋剂、胃藻糖醇等,可以保护胃粘膜,减轻炎症刺激。
2.肝病的处方分析:肝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
对于肝炎患者,常见症状是乏力、食欲不振等,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可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
(2)肝保护药物:如乙肝活化细胞素、谷胱甘肽等,可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修复。
(3)抗肝纤维化药物:如丙戊酸、尼达尼泊等,可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硬化进展。
3.胰腺炎的处方分析:胰腺炎是比较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是腹痛、呕吐等,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止痛药物:如舒痛宁、吗啡等,可以缓解腹痛症状。
(2)抗生素:对于胰腺炎合并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唑林、呋喃妥因等。
(3)酶替代治疗:如胰酶制剂,可以缓解消化酶缺乏的症状,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在处方分析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及药物禁忌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避免使用相互不良影响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病情,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使用。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科室,常见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
在诊治这些疾病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
本文将介绍消
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临床分析。
1.不合理用药问题:过度使用抗生素。
临床分析:抗生素在消化内科中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胃肠道出血合并感染等疾病。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微生态紊乱,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避免长期使用。
3.不合理用药问题:胃肠道镇静剂滥用。
临床分析:胃肠道镇静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痉挛性疼痛、胃肠胀气等症状。
有些患
者在出现轻微腹痛、不适时,滥用胃肠道镇静剂,长期过量使用。
导致胃肠道运动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在使用胃肠道镇静剂时,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决
定使用的剂量和疗程。
临床分析:在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时,有
些患者滥用或长期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一定
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风险。
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时,
应根据病情适度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止痛药、胃肠道镇静剂滥
用和滥用免疫调节药物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加强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教育,遵循临床指南,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室,涉及到的疾病种类繁多,用药治疗也较为复杂。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以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滥用抗生素由于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感染的问题,患者中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虽然对细菌感染有效,但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一旦出现耐药菌株,患者将更难以治疗感染疾病。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临床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尽量选择对目标菌株有特异性的抗生素,并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不合理的抗酸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酸味感受区症状。
患者往往会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抗酸药物进行治疗。
长期不合理使用抗酸药物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影响营养吸收,甚至引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临床症状严肃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抗酸治疗。
三、盲目使用保肝药物由于肝脏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代谢和排毒功能,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如肝病、肝炎等,需要保护肝功能。
一些患者盲目使用保肝药物,但因个体差异和药物本身的特点,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患者,且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或其他副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保肝药物,严守用药原则。
四、不合理的药物组合由于消化内科疾病复杂多样,患者往往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一些患者在药物组合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一些药物可能具有相互作用或增强副作用的风险。
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的合理组合也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的组合使用。
五、忽视药物不良反应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消化内科涉及的药物也不例外。
一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将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疾病本身的症状混淆。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向患者详细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如何处理。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主要关注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疾病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不合理用药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1. 应用抗生素乱用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抗生素的滥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感染症状,医生和患者往往过分重视抗生素的应用,导致大量的抗生素被滥用。
仅仅是因为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或者是因为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就盲目的应用广谱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合理的。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2. 滥用利胆药在消化内科中,胆囊疾病和胆道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对于这些疾病,有一些患者会滥用利胆药,以期望能够快速疏通胆管和胆囊,缓解胆绞痛和消化道不适。
过度应用利胆药不仅会导致药物性肝炎和其他肝损伤,还可能导致胆囊病变的加重,加重胆结石被排出的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医生必须慎用利胆药,对于那些没有产生胆道梗阻和重要胆道感染的患者,不要滥用利胆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3. 盲目使用止泻药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时,很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止泻药。
盲目使用止泻药是一个不合理的做法。
因为腹泻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除了细菌感染和食物中毒外,还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所致,甚至是由于某些消化道肿瘤或炎症性疾病所引起。
对于腹泻症状的临床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腹泻的病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而不是盲目的使用止泻药。
4. 过度应用胃药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胃镜检查和胃部不适症状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组合当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行为。
一般来说,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要考虑药理学、对症、辅助治疗、精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宜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来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并尊重患者正常保健行为。
不良用药行为,不仅引起患者无效治疗、医疗费用增加,还可能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以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组合为例,不合理用药行为往往发生在相同疾病、相同治疗工作、药物过量等方面。
例如,消化内科的治病不良用药往往发生在活血活络类药物的使用上。
前者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病,而后者用于治疗肠胃及充血性胃病。
但是,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作用,如抑制胃酸分泌等。
因而,对于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良用药行为往往发生在重叠使用两种药物的情况下。
另外,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行为还发生在联合使用安慰剂药物的情况下。
当药物处方在治疗流行性感冒、胃病等病症时,安慰剂的“护肤磨砂”可能会继续使用,这也是病患对药物不合理用药的一种表现。
此外,针对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人们往往会用泻药以求“清热解毒”,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此外,在药物处方审查及药物使用方面,不合理用药行为还会造成患者药物过量使用或滥用问题。
一定程度上,这也会增加患者对药物耐受性的恶化,导致医疗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临床医务人员在开药前应先行进行完备的查阅,准确判断患者的诊断和用药条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上述不合理用药问题。
最后,完善药师继续教育,赋予更多的临床药师权威性,对药品标准化的使用及毒副作用做出及时调整,并通过新药上市进行补充,以满足消化内科患者不合理用药行为的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医嘱与处方分析
何子祥(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摘要目的:为了纠正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方法:对在业务查房和处方质量检查工作中,发现并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和处方,进行整理与分析。
结果: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03服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剂量过大;②同时选用同类药物;③合用后毒副作用增加;④理化配伍禁忌;⑤药理作用拮抗;⑥配伍后影响吸收、作用抵消,疗效降低;⑦用药未注意婴儿特点。
结论: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不可忽视。
应提高医生临床药学的理论与用药水平;三级查房要重视用药情况及药师参与查房;才能做到合理用药。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一011l(2005)05—0274~02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并不少见,现从临床药学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在业务查房和处方质量检查工作中,抽查了本院2005年1月~3月期间的住院医嘱209份;门诊处方2026张。
不合理用药医嘱有14份,占6.6%;处方有57张,占2.8%。
其中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有5份(占2.4%);处方26张(占1.3%)。
针对这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临床药学为依据进行分析与讨论。
2结果与分析
2.1服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剂量过大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中,有雷尼替丁0.15tid;以及0.3bid。
正确用法是0.15bid,一次口服可维持12h,无须3次给药,也不用加大剂量。
剂量过大不但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如头昏、过敏性哮喘、脱发、精神异常、泌乳、急性肾炎、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
2.2同时应用同类药物在治疗急性胃炎的病人,同时使用甲氧氯普胺和吗丁啉,这两种药都属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类,作用机制基本相似,两者均能刺激催乳素分泌,合用可加重不良反应。
2.3合用后毒副作用增加治疗急性胃肠炎时,西咪替丁、地西泮与庆大霉素合用,可使神经一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并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1o,对药理作用了解不够。
在治疗食管炎并哮喘的病人,合用
作者简介:何子祥(1953一),男,内科主任医师西咪替丁与氨茶碱,西咪替丁为肝脏微粒体酶的抑制剂,而氨茶碱的80%~90%由体内肝药酶代谢,两药合用时,西咪替丁可抑制氨茶碱的去甲基代谢,使氨茶碱的清除率降低20%~30%,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因此两药合用,必须注意调整氨茶碱的给药剂量,并监测其血药浓度。
2]。
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失眠和其他情况的病人,奥美拉唑与安定、双香豆素、苯妥英钠等合用,前者具有酶抑制作用,后三者是经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其半衰期可因合用本药而延长。
故合用时,应注意调整这些药物的剂量,以防中毒。
2.4理化配伍禁忌在治疗急性胃肠炎与慢性支气管炎并存的病人时,庆大霉素与氨茶碱伍用,前者pH4.0~6.0呈酸性,后者pH9.0左右呈碱性,两者合用属酸碱配伍禁忌,毒性会相应增加担o。
治疗消化性溃疡,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受体拮抗剂与威地美合用,威地美主要成分是铝碳酸镁。
因为H: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通过选择性阻断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腺体壁细胞的H:受体。
而抑制胃酸分泌的铝碳酸镁的作用是中和胃酸,并在溃疡表面形成凝酸性保护膜起机械保护作用。
两者联用,后者减少前者吸收20%~30%,使H,受体拮抗剂的血药浓度下降而降低疗效’3。
2.5药理作用拮抗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伴有腹痛、腹胀时,654—2与吗丁啉合用,前者有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松弛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后者增强胃动力,可选择性地促进胃肠肌层神经丛节后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的运动;两者合用因作用拮抗而相互抵消。
还有西咪替丁与乳酶生合用,前者是抑制胃酸分泌;而后者为活乳酸菌干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而产生乳酸;一个减低酸度,一个增高酸
万方数据
药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23卷第5期275
度,两药作用相互拮抗。
2.6配伍后影响吸收、作用抵消胃肠炎与心血管病同时并存者,喹诺酮类与地奥心血康同用,两者合用可形成络合物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黄连素、克林霉素与乳霉生、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合用,前者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后者的活菌,显然降低两药的药效。
2.7未注意婴幼儿特点婴幼儿胃肠道感染,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不合适的。
因为喹诺酮类药物对哺乳动物和人类软骨细胞均有特殊亲和力,不宜用于婴幼儿。
3讨论
如何做到安全、有效的用药,一是必须认真加强止咳祛痰药治疗的临床思维
张夏华,吴广通(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药剂科,上海201103)临床药学的理论学习,提高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二是在三级查房时,上级医师要关注用药情况,普遍只重视诊断的分析,而在治疗上往往仅提几个治疗原则,忽视了具体用药的情况;三是临床药师参与查房。
才能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黄道秋,孙健,薛梅,等.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状况[J].华西药学杂志,1998,13(4):279.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17,33I,67.
[3]万仁忠,苏美英,周茂全.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l晦床医生,1999,27(9):48.
收稿日期:2005-04-01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缜密思维促进止咳祛痰药的合理应用。
方法:根据所了解的患者基本情况,结合咳嗽咳痰的病理与药物作用机制,归纳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结果:止咳祛痰药临床应用仅为对症治疗,疗效取决于病因的去除,合理选择药物正确的应用。
结论:正确应用临床思维,全面掌握基础理论是指导止咳祛痰药临床应用的基础。
关键词咳嗽;咳痰;止咳祛痰药;l胳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R974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6—011l(2005)05—0275—04
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止咳祛痰药是临床医师常用的药物。
如何正确选择,合理使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须思考的问题。
止咳祛痰药治疗的临床思维的基础是了解患者咳嗽的基本情况(了解病情),了解患者的情况(了解病人),了解止咳祛痰药(了解药物)。
而止咳祛痰药物治疗的思维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用法、适应证、禁忌症,疗效的观察和不良反应等。
1合理使用止咳祛痰药的临床思维基础
1.1咳嗽与咳痰
1.1.1定义及发病机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
咳嗽可以分为干咳和痰咳。
干咳:急性干咳经常发生在近期内病毒感染并且累及上下呼吸道,可因刺激性气体、粉尘异物、肿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夏华(1955一),女,副主任药师瘤、炎症、出血等刺激;也可以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也是胸膜疾病如胸膜炎、胸膜问皮瘤、外伤性气胸的症状之一。
咳痰:当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因各种因素如生物、物理、化学、过敏使黏膜或肺泡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腺体杯状细胞分泌增加漏出物、渗出物及黏液浆液、吸入的尘埃及组织坏死产物一起混合成痰。
因此,在治疗多种咳嗽时常以祛痰为主。
1.1.2临床表现及意义“2o
1.1.2.1咳嗽的时问和节律。
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突然发作性咳嗽,常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所致;早晨咳痰的病人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扩病人;支气管哮喘和心衰引起的痉挛性咳嗽经常发生在清晨或夜问体位变动时;因深呼吸激发的咳嗽,可能发生在肺纤维化或哮喘病人之中。
1.1.2.2咳嗽的音色。
咳嗽伴声音嘶哑,多见于声带炎、喉炎、喉结核、喉癌、喉返神经麻痹等;伴有金属音调,多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支气管瘤;连续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