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菊科
![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01227af49e31433239689353.png)
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
一、特征:
1.草本,稀木本;有时有乳汁或树脂道
2.单叶互生,少对生
3.花小,两性,稀单性或无性;﹡或↑,成头
状花序,具总苞;K退化成冠毛、鳞片状、刺状或缺如;C(5)管状或舌状;A(5),聚
药;子房下位2心皮1室1胚珠
4.瘦果
5.含倍半萜内酯、菊糖、挥发油、生物碱
菊科二亚科的区分
管状花亚科:全部管状花或中央管状花,
边缘舌状花;无乳汁
舌状花亚科:全舌状花,具乳汁
非洲菊花解剖
•位于花序中央的
管状花(左),
花序周边的假舌
状花(中),假
舌状花相当于唇
形花的上唇极度
扩展,下唇退化
消失而成,因而
顶端仅有3裂
蒲公英
金盏菊
百日菊
紫茎泽兰
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
蜡菊(麦杆菊)
头状花序有
多种色彩,
且因其“舌
状花”干膜
质如同麦
杆,能长久
保持色彩不
退,成为著
名的“干花”
蜡菊花纵剖
头状花序全由管状花组成,总苞片由下向上逐步扩大外折,外观似舌状花,下部为各种位置的总
苞片。
扶郎花矢车菊
菊芋蓝刺头
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
一、特征:
1.草本,稀木本;有时有乳汁或树脂道
2.单叶互生,少对生
3.花小,两性,稀单性或无性;﹡或↑,成头
状花序,具总苞;K退化成冠毛、鳞片状、刺状或缺如;C(5)管状或舌状;A(5),聚
药;子房下位2心皮1室1胚珠
4.瘦果
5.含倍半萜内酯、菊糖、挥发油、生物碱。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49c80d7cd184254b353564.png)
被子植物科类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介绍如下:菊科(Compositae ):[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
[分类]:分为2个亚科管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花柱圆柱状,具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苍术[形态特征]:[分布]苍术为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忌强光和高温,生于丘陵岗地杂草丛或树林之中,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茅山山脉,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为山地阳坡、半阳坡灌丛群落中的常见植物。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2 0多个省区。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一)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一)](https://img.taocdn.com/s3/m/aa6f317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7.png)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一)本次给大家讲的是头状花序呈紫(蓝)色的几种菊科药用植物。
【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高100~150cm,上部有分枝,枝有纵条纹,密被白软毛。
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几全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有针刺及刺齿,茎生叶向上逐渐变小。
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稀疏的节毛或几无毛。
头状花序直立,单生于枝端;总苞钟状,直径3cm,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有刺。
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
瘦果压扁,偏斜楔状倒披针状。
冠毛浅褐色。
花果期5-11月。
【药用】地上部分入药,称“大蓟”,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之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大蓟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
煎服,10~15g,鲜品加倍。
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图1:蓟【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高30-100cm,不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绵毛。
基生叶及下部茎叶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再羽状深裂。
全部叶质地柔软,两面被稠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
全部叶质地柔软,两面灰白色,被稠密的或稀疏的蛛丝毛。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花序梗粗壮;总苞半球形,苞片约9层,覆瓦状排列,苞片顶端有膜质附属物,褐色。
管状花紫红色或淡紫色。
瘦果楔状,棕褐色。
冠毛褐色,多层。
花果期4-9月。
【药用】根入药,称“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
主治乳痈肿痛,瘰疬疮毒,乳汁不下等,为治乳痈之良药。
煎服,5~9g。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图2:祁州漏芦【植物】蓝刺头(驴欺口)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高30-60cm,上部分枝长或短,有棱线,被稠密的长节毛和稀疏的蛛丝状薄毛。
叶互生,基生叶与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有长叶柄,二回羽状分裂,边缘具刺齿;中上部茎叶羽状半裂或浅裂,无柄。
菊科主要特征
![菊科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f8482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c.png)
菊科主要特征菊科主要特征植物学上,菊科(Asteraceae)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植物家族,包括有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小乔木。
该家族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大约2万个品种。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菊科植物被广泛栽培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
形态特征花序:菊科的花序通常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复合花序。
复合花序通常由中央盘状花序和周围的舌状花组成。
中央盘状花序是由许多小型管状花组成的球形或圆锥形结构。
舌状花则是由具有宽大色彩鲜艳的舌片的较大而扁平的女性花所组成。
叶子:菊科植物通常具有交替排列的叶子,这些叶子可以是简单或复合叶片。
茎:菊科植物茎可以是直立、爬行或匍匐生长,也可以是木质化。
根系:菊科植物的根系通常是浅根性的,但也有一些物种具有深入地下的根系。
果实:菊科植物的果实通常是由单个种子组成的瘦果或坚果。
坚果通常具有带状纹理,而瘦果则通常具有羽毛状结构。
生态特征花期:菊科植物花期多为夏季和秋季。
花粉传播:菊科植物的花粉传播方式多样,包括风媒、昆虫媒介和自交等方式。
分布范围:菊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生长环境:菊科植物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生长,包括草原、森林、沙漠和海岸线等地区。
许多菊科植物具有耐旱性和耐寒性,并且可以在高海拔区域生长。
经济意义观赏价值:许多菊科植物被广泛栽培为观赏植物,包括菊花、向日葵、马蹄莲和红菊等。
药用价值:菊科植物中的一些物种具有药用价值,包括甘菊、艾叶和茼蒿等。
这些植物通常被用于治疗头痛、消化不良和感冒等疾病。
食用价值:菊科植物中的一些物种也可以作为食品,包括莴苣、菊芋和洋葱等。
总结综上所述,菊科植物具有复合花序、交替排列的叶子、浅根性的根系以及适应性强等特征。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且在观赏、药用和食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4d3dd5220722192e4536f635.png)
茵陈蒿
牡蒿
天名精:全草入药, 止血、利尿、清热解 毒、破血、生肌。瘦 果中药称“北鹤虱”, 可驱除绦虫、蛔虫。 全草水浸液可做农 药,杀青菜虫、地老 虎、守瓜虫等。
豨签草: • 用于风湿痹痛: 味苦寒,又有 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 病症尤为适宜。 • 酒治蒸熟能强筋骨,适用于四 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 斜 、半身不遂等症。 • 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 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 症。 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 降压作用。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 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 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 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胆结石 、外伤性食道炎 、面神经麻痹 、外伤性 神经损伤 、痔疮出血 、头痛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食管癌 . 威灵仙有较强的走散力,气血亏虚者忌用。
藿香: 全草入药有止呕吐, 治霍乱腹痛,驱逐肠 胃充气,清暑等效; 果可作香料;叶及茎 均富含挥发性芳香 油,有浓郁的香味, 为芳香油原料。藿香 亦可作为烹饪佐料, 或者烹饪材料。
5、蔷薇科
蔷薇科为有花植物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126 属,近4 00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 带,南半球为数很少。本科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 样,包括酚类化合物、有机酸、二萜类、三萜类以 及含氮化合物。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 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 等。
唇形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大科,我国有 102属约800种。唇形科是进化较高级的一 个类群,化学成分类型多样,除富含挥发 油外,还含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 二萜及三萜类成分(通常为苷元),部分 类群富含芹菜素、木犀草素衍生的黄酮类。
27菊科
![27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23098639376baf1ffc4fadc2.png)
艾蒿
艾蒿花序
北苍术
牛蒡
药用: 药用: 果实:疏风散热, 果实:疏风散热,宣肺透疹 根:疏风,清热,解毒 疏风,清热, 疏风利水。 叶:疏风利水。
蓝刺头 禹州漏芦
大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胆草
白花地胆头
胜红蓟
一点红
豨莶草
药用: 药用:全草 祛风湿, 祛风湿,利关 节,解毒
苍耳
雪莲
紫背菜
菊芋(洋姜) 菊芋(洋姜)
千里光
野菊
舌状花亚科: 舌状花亚科: 野苦荬菜
蒲公英
2 1
2为 为
花,其雄蕊类型为
,果实为
果。
1
1、图中植物属于 、
科
亚科, 为 亚科,1为
花,
菊
科
一、本科突出特征 头状花序,具总苞,有舌状花和管状花, 头状花序,具总苞,有舌状花和管状花, 聚药雄蕊,子房下位, 心皮合生 心皮合生, 室 聚药雄蕊,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1室, 1胚珠;连萼瘦果。 胚珠; 胚珠 连萼瘦果。
分类: 分类 管状花亚科: 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管状花或缘花为舌 状花,盘花为管状花。 状花,盘花为管状花。 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舌状花。 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舌状花。
管状花亚科: 管状花亚科: 向日葵
舌状花 总苞 管状花
聚药雄蕊 花萼
花程式: 花程式: *K2C (5) A(5) G (2:1:1)
红花
药用: 药用:花。 活血、散瘀、 活血、散瘀、 通经、 通经、止痛
旋覆花 药用: 药用:花 化痰降气, 化痰降气,软坚行水
黄花蒿
药用:地上部分。 药用:地上部分。 清热祛暑,退虚热。 清热祛暑,退虚热。 抗疟疾。 抗疟疾。
菊科
![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b0e5870bb52acfc789ebc928.png)
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草本,茎无刺,上有浅褐 色斑点,叶三角状卵形或 心形,基部三出脉;果实 成熟后囊状苞片变坚硬, 外面疏生具钩的刺。
果实为“苍耳子”, 能散风湿, 通鼻窍;有毒
鳢肠 Eclipta prostrate L.
全草称“旱莲草”、“墨旱莲”, 能滋补 肝肾, 凉血止血。
头状花序直径约2.5cm, 单生枝顶排成疏伞房 花序,总苞片2-3层, 舌状花1层,舌片淡紫 色。
全草或根清热解毒, 利尿, 散瘀, 消食, 凉血止血。
蟛蜞菊 Wedelia chinensis
全草清热解毒, 化痰止咳, 凉血止血, 散瘀止 痛。
舌状花亚科
2.舌状花亚科 整个花序全为舌状 花, 植物体含乳汁。
根状茎肥大,有不规则分枝。 叶具长柄,3裂。苞片叶状,羽 状分裂刺状;全为管状花,紫 红色。瘦果密被柔毛,冠毛羽 状。
根状茎为“白术”, 能补脾健胃,
燥湿化痰, 利水止汗, 安胎
苍 术
(南苍术、茅术)
A. lancea
根状茎粗肥,结节状,有
红棕色油点 。叶无柄,下
部叶常3裂。花冠白色。
根状茎称“苍术”, 能燥湿 健脾, 祛风除湿。
多年生草本,全体被 白色绒毛。头状花序 直径2.5-20mm。总苞 片多层,外层绿色, 边缘膜质,缘花舌状、 雌性。盘花管状,两 性,黄色。瘦果无冠 毛。
花序能清热解毒, 疏风, 明目, 抗菌, 降压。有“亳 菊”、“滁菊”、“杭菊”、“怀菊”等品种。
野 菊
D. indicum
头 状 花 序 较 小 , 直 径 1-
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全草能清热解 毒, 明目, 去腐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菊科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c36daaabfad6195f302ba656.png)
功效
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月经不 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对冠心病,血管栓塞性 疾病,传染性肝炎有一定疗效,单用或与其他活血化 瘀药配伍。孕妇慎用。
苍术
木香
蒲公英
款冬花
其它生药
菊花 茵陈
采收加工
5~7月间花冠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阴干或晒干。采收时留下子房,是能继续生长结实(白
平子)。
性状特征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聚合成筒状;柱头微露出 花药筒外,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花浸水中,水染成金 黄色。
2.对血液影响: 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效果;水煎剂大 鼠试验尚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及抗内、外凝血的功能。
3.兴奋子宫作用: 在摘除卵巢小鼠的阴道周围注射红花煎剂,可 使子宫重量明显增加。
4.免疫作用: 红花多糖以小鼠进行试验,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增加脾细胞对羊红细胞空斑形成细胞数,对抗强的松的免疫抑制 作用
以花冠色红而鲜艳、无枝刺、质柔润、手握软如茸毛者为佳。
红花
化学成分
红花中的黄色素和红色素类成分是由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水溶性 黄色素主要成分包括红花黄色素A、B、C。
药理作用
1.心血管作用: 对蟾蜍离离体心脏与兔在体心脏,小剂量煎剂可 增强心缩力,大剂量有抑制作用。水提液和红花注射液能使在体 犬心冠脉流量增加,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 血流量。水提取液能明显降低麻醉猫、犬的血压。
42. 菊科
菊科是种子植物第一大科。
青蒿
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理作用 1. 抗疟疾 2. 抗血吸虫 3. 促进免疫 4. 抗病原微生物
红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亭可托红花的干燥管状花。
药用植物学菊科
![药用植物学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18e2c27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c.png)
头状花序
花 序
舌 状
管状花
基
花
部
有
多
枚
总
苞
片
花萼退化成冠毛状、 鳞片状、刺状或缺如
管 状
花
柱头2
花小,多两 性,有辐射 对称旳管状 花和两侧 对称旳舌状 花
雄蕊5个 为聚药雄 蕊
舌 状 花
子房下位, 二心皮1室 瘦果
•
• 菊科植物旳亚科分类
• 本科根据头状花序花冠类型旳不同、乳状汁旳有无 ,一般可提成两个亚科。
• 瘦果无冠毛
功能 : 花序(菊花)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
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 花序(野菊花):清热、解毒、抗菌、
降血压作用。
春菊 万 寿 菊
大波斯菊
•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 寿酒”,其味凉爽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 老等功能。
• 【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 心、除烦、悦目、去燥。
常见旳有野菊、菊花、青蒿、雪莲花、红花、水飞 蓟、蒲公英、向日葵、红花、木茼蒿、金盏花、雏菊、 翠菊、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菊、飞机草和紫茎泽兰、 茼蒿等等。
向日 葵
章 菊
非洲菊
黑心 菊
小丽 菊
紫花藿香
• 菊科药用植物旳功能是多方面:止咳、祛痰、平 喘作用,主要分布在紫苑属、旋覆花属中档等;清热解 毒。
状围绕头状花序。头状花序顶
生,全部为管状花。瘦果。
头状花 序
具特异香 气,味微苦。
以花片长、 色鲜红、质 柔软者为佳。
• 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功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 通经药。
药用植物学菊科课件
![药用植物学菊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48d8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a.png)
抗肿瘤作用
一些菊科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肿 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和扩散。
抗氧化作用
菊科植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 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
化损伤,延缓衰老。
菊科植物的常用中药材
菊花
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 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
肿痛等症。
艾叶
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 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虚寒性出血、痛经、腹
菊科植物的综合利用
总结词
除了药用价值外,菊科植物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如食 用、保健、观赏等,综合利用菊科植物可以发挥其最 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详细描述
许多菊科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如菊花、 枸杞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可以 用于制作食品、保健品和饮料等。此外,菊科植物在 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中也有广泛应用,如雏菊、秋英 等,它们具有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形态,可以为城市 和家庭增添色彩。综合利用菊科植物,可以实现药用 植物资源的多元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CHAPTER 05
菊科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结词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是开发利用菊科植物的基础,通过研究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可以深入了解 其药用价值和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萜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 、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用成分,为药物研 发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痛等症。青蒿紫源自叶具有清热解毒、解暑热、 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暑热、疟疾等症。
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 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感冒、咳嗽、胸闷等症。
简述菊科主要特征
![简述菊科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29d3f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0.png)
菊科主要特征一、植物分类学中的菊科植物分类学中的菊科(Asteraceae),又称为复合花科,是植物界中最大的科之一。
菊科的植物种类繁多,全球范围内约有25000多个物种,分布在各个地理区域。
二、菊科植物的外部特征菊科植物具有一些共同的外部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归类这些植物。
1. 复合花序菊科的花序通常为复合花序,即由众多小花组成的大型花结构。
复合花序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中央的圆锥花序和外围的舌状花序。
圆锥花序通常由多数较小的管状花组成,而舌状花序则是由较大的舌状花构成。
这种复合花序的结构在菊科中非常普遍。
2. 花被的特殊形态菊科的花被通常由两个环状的结构组成:外环为颇具鳞片状的总苞,内环为花冠。
总苞呈托叶状,可以呈现各种形态,如鳞片状、钟状、杯状等。
花冠通常为筒状,它由5个合生花瓣构成,并具有5个裂片。
3. 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菊科植物的雄蕊和雌蕊通常都发达。
雄蕊的花丝通常会合并在一起,形成雄蕊柱。
雄蕊柱上的花药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围的大型花药,一种是内部的小型花药。
雌蕊的子房通常是下位的,并具有一个羽毛状的柱头。
三、菊科植物的生态特征菊科植物的生态特征使它们适应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并展示出了一些独特的生存方式。
1. 耐旱性强菊科植物中的一些物种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
它们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并通过减少水分蒸腾和调节气孔大小来减少水分损失。
2. 繁殖途径多样菊科植物的繁殖途径非常多样化,既包括有性繁殖,又包括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要是通过花粉传递和授粉来完成,而无性繁殖则包括分株、扦插、匍匐茎等方式。
3. 强大的竞争能力菊科植物通常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们的种子产量丰富,能够迅速扩散和定植,从而占据更多的生境资源。
四、菊科植物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菊科植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 药用价值许多菊科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如某些蒲公英属植物的根、叶可制成中药,用于治疗消炎、清热等疾病。
30种菊科植物介绍
![30种菊科植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600156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f.png)
30种菊科植物介绍菊科植物可是一个超级大家族呢,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成员。
1. 向日葵向日葵就像一个永远向着太阳的小太阳花。
它的花朵大大的,中间是密密麻麻的小花蕊,就像一个大圆盘。
花瓣呢,金黄黄的,特别鲜艳。
向日葵的杆子又粗又壮,感觉像是个大力士,能支撑起那么大的花盘。
而且呀,向日葵可有用啦,它的种子就是我们爱吃的瓜子,不管是原味的、五香味的还是焦糖味的,嗑起来都超级带劲。
向日葵在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它们就像在跳舞一样,特别美。
2. 小雏菊小雏菊就像是草丛里的小精灵。
它的花朵小小的,白色的花瓣围着黄色的花蕊,看起来特别纯洁可爱。
小雏菊生命力可顽强了呢,在路边呀、草地里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守护者,静静地待在那里。
有时候人们还会把小雏菊采下来,做成漂亮的小花束,放在家里的桌子上,整个屋子都变得温馨起来了呢。
3. 万寿菊万寿菊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吉利呢。
它的颜色可鲜艳了,橘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燃烧的小火苗。
万寿菊的花瓣是一层一层的,很有层次感。
这种花啊,不仅好看,还很实用呢。
它可以用来提取色素,加到食物里,让食物变得更加好看。
而且在花园里种上一排万寿菊,那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像一群穿着华丽衣服的小仙子在排队呢。
4. 蒲公英蒲公英可是我们小时候的好伙伴呀。
它那毛茸茸的小球球,一吹就散了,就像一个个小降落伞飘向远方。
它的黄色小花在开放的时候也特别美,小小的花朵点缀在草丛里。
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呢,它可以入药,对身体有好处。
而且蒲公英就像一个自由的旅行者,它的种子随着风到处飘,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让人羡慕。
5. 大丽花大丽花那可是菊科植物里的大美人呢。
它的花朵超级大,比我的手掌还要大很多。
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的、紫的、粉的等等。
花瓣的形状也很特别,有的像波浪一样弯曲着,有的是那种尖尖的形状。
大丽花就像一个穿着华丽舞裙的舞者,在花园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菊科看花识草辨药材
![菊科看花识草辨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ff1b0477336c1eb91a375d9b.png)
祁州漏芦
牛蒡 Arctium lappa L.
Rhaponticum uniflorum DC. 种子(大力子.牛蒡子)为辛凉解表
根(漏芦)为清热解毒药
药。根、茎、叶入药,能祛风热、 活血止痛
旋覆花 Inula japonica Thunb. 祁木香Inula helenium L.
苦苣菜
Sonchus Oleraeus L.
全草入药,能 清热解毒、凉血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叶基生,大头羽裂。 花葶无叶,单生,不分 枝,花黄色
A.裂齿;B.花管 状;C.聚药雄蕊;D. 花丝分离;E.柱头; F.连萼瘦果;G.冠毛
蒲公英花 K∞ C(5)A(5)G(2:1:1)
花全为舌状花,花冠顶端5裂齿,花无 柄,子房下位(C)。子房顶部有短喙 (D),喙在花后迅速加长,果时又因干 燥变为细丝状,将冠毛(E)托起至顶端
舌状花亚科:植物体有乳汁,头状花序全由舌状 花组成;花柱分枝细长条形,无附器
药用植物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
缘花舌状,雌性, 形色多样;盘花管状、 两性、黄色,具托片
菊花 花序(菊花)为辛凉解表药、能清热极度、疏风、明 目、抗菌、降压
红花
Carthamus tindorius L.
识别特征:头状花序,有总苞,聚药雄蕊,连萼瘦果 显微特征:含菊糖;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和各
种草酸钙结晶体 化学成分:倍半萜内酯类;黄酮类;生物碱裂;聚炔
类;香豆素
分类
根据花冠的类型和特征,将菊科植物分为2个亚科 即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菊科识别要点
![菊科识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a302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6.png)
菊科识别要点介绍菊科菊科(Asteraceae),通常称为菊花科,是植物界最大的科之一。
这个科包含了大约24,000个物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
菊科植物具有多样的形态,有些是草本植物,有些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它们的花朵由众多的小花组成,被称为花盘,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花朵。
菊科的分类特征菊科植物有一些独特的分类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识别和区分它们。
以下是菊科的一些常见特征:1.花序形态:菊科的花序多种多样,有头状花序、伞状花序、圆锥花序等。
花序由若干个花组成,花序的排列和形状对菊科的分类和识别有重要意义。
2.花的结构:菊科植物的花朵呈复合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
每个小花由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瓣呈管状或舌状,重叠排列。
雄蕊的数量和形态对菊科植物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3.叶的形态:菊科植物的叶子多为互生,有时也有对生或轮生的情况。
叶片多为全缘或有锯齿状的边缘。
叶的形状和大小也是菊科植物识别的重要特征。
4.茎的特征:菊科植物的茎多为直立或蔓生。
茎的形态、纹理以及有无内腔等特征对菊科植物进行鉴别很有帮助。
菊科的常见代表物种菊科植物种类繁多,下面列举了一些菊科的常见代表物种:1.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花序:头状花序,由众多的小花组成。
•花的特征:花瓣呈管状,黄色或白色,花径约2-5厘米。
•叶的特征:叶子具有羽状复叶,倒卵形或披针形。
•茎的特征:直立的茎,多分枝。
2. 君子兰(Clivia miniata)•花序:伞状花序,花朵密集排列。
•花的特征:花瓣管状,橙色或黄色,花径约5-8厘米。
•叶的特征:叶子线形或皮带形,革质,深绿色。
•茎的特征:短而厚的茎。
3. 碧玉兰(Euryops pectinatus)•花序:头状花序,花朵密集排列。
•花的特征:花瓣舌状,黄色,花径约2-3厘米。
•叶的特征:叶子卵形或披针形,有齿状边缘,灰绿色。
•茎的特征:直立的茎,多分枝。
菊科
![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4246266f783e0912a2162a7f.png)
茵陈蒿 的幼苗
功能:能清湿热,退黄疸 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长习性 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
紫菀
紫菀的跟 及根状茎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 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紫菀属
功能:润肺下气,祛痰止咳
紫菀(zǐwǎn),多年 生草本,高1~1.5m。 茎直立,上部疏生短 毛,基生叶丛生,长 椭圆形,基部渐狭成 翼状柄,边缘具锯齿, 两面疏生糙毛,叶柄 长,花期枯萎;茎生 叶互生,卵形或长椭 圆形,渐上无柄。头 状花序排成伞房状, 有长梗,密被短毛; 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 层,边缘紫红色;舌 状花蓝紫色,筒状花 黄色。瘦果有短毛, 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 花期7~8月,果期8~ 10月。
功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 多年草本
木香
根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属:木香属 种:木香
功能:理气,止疼,调中
牛蒡子
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 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 炒用,用时捣碎。 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 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 风热药
白术
根状茎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苍术属 种:白术 分布区域:浙江、湖南、江西、湖北、 河北 功能:补脾益气,燥湿利 水,止汗,安胎 多年生 草本
苍术
根状茎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菜蓟族 属:苍术属 种:苍术 亚族:刺苞亚族
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 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 20-50cm,宽15-40cm
青蒿
菊科
![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9c286f5baef8941ea76e05d5.png)
苞围绕;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冠管 状、舌状或假舌状。聚药雄蕊,连成管状包在花柱外面。子 房下位,2心皮1室,1胚珠基底着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 3.瘦果,顶端常有冠毛状或鳞片。
形,露出于花药筒外,质轻,柔润; 气微香,味微 苦。
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
[显微特征]
红花粉末 橙黄色
花粉粒
1.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充满黄色或红棕色分泌物。 2.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 3.花柱碎片深黄色,表皮细胞呈圆锥形,先端尖。 4.花冠裂片表皮细胞呈短绒毛状。
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
道年(santonin)蛔虫。天名精内酯有麻痹延髓脑干作用; 泽古兰内酯(eupatorin)、苦地胆苦素(elephantopin)具有 抗肿瘤活性。 5.生物碱类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在千里光属中普遍存在,千 里光碱(抗菌); 6.香豆精类 蒿属、泽兰属、杨甘菊属等。 7.杀虫成分 除虫菊素甲、除虫菊素乙; 8.菊糖 inulin(菊科特征性成分) 桔梗科植物含有菊糖。
雄蕊5个, 为聚药雄蕊
舌 状 花
子房下位, 二心皮1室 瘦果
化学特征
1.挥发油 术属、云木香属、蒿属、菊属、木香属等。 2.多烯炔衍生物 蒿属、菊属、紫苑属、术属等。 3.黄酮类 红花属、紫苑属、大丽菊属等, 红花苷
carthamin;水飞蓟素(silymarin)抗肝炎病毒 4.萜类及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青蒿素(arteannuin)抗疟疾、山
苍术酮(atractylon)、茅术醇(hinesol)、苍术素 (atractylodin)。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1a499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d.png)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菊科植物是一大植物科,包括多种草本植物和灌木。
以下是菊科植物的特征、分布和药用情况的详细总结:
特征:
1. 植物形态多样,包括草本植物和灌木,有些品种能够攀缘或爬升。
2. 叶子通常为对生或互生,有时也有基生叶和侧生叶,叶形多为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
3. 菊科植物的花序复杂多样,有单独的花或者花的聚伞状、头状或伞状花序。
4. 花色鲜艳,花形多样,包括红色、黄色、橙色等。
5. 果实是种子囊或坚果。
分布:
菊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常见的菊科植物有雏菊、菊花、蒿属植物等。
药用:
1. 菊科植物中一些品种具有药用价值,如菊花、蒿属植物等,被广泛用于中药和食疗。
2.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发热、目赤肿痛和痔疮等症状的治疗。
3. 蒿属植物包括艾草等草本植物,具有驱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调理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4. 还有一些菊科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可以用于制药和食疗,如开花草的根茎可用作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药材。
菊科植物在药用上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在中药和食疗中被广泛应用,但需要根据具体的草本植物和使用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
菊科主要特征
![菊科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e05d3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a.png)
菊科主要特征一、介绍菊科(学名:Asteraceae)也被称为合同花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
它包括了许多著名的花卉,如菊花、向日葵和雏菊。
菊科植物的特征是各式各样的花形和花色,以及复合花序的形成。
二、科名起源菊科的名称来源于拉丁语中的词根aster,意为星星,以描述其独特的花序形状。
科名的字面意思即为星星之花科。
三、植物特征菊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包括:1. 花序复合菊科的花序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复合花序,外观像是一个整体的大花。
这些小花被称为管状花,通常位于花序的中心部分。
花序的外周则是舌状花,它们更大、更显眼,并且有鲜艳的颜色。
2. 特殊的花序类型菊科植物的花序类型非常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即由许多小花组成的球形或圆锥形花序,外观上如同一个整体的花。
除了头状花序,菊科还包括伞状花序、簇状花序等多种类型。
3. 花色丰富菊科植物的花色非常丰富多样,主要有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粉色、紫色等。
有些菊科植物还具有多彩的花色变异性,使得它们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四、菊科的亲缘关系菊科是一大类群,包含着众多物种。
根据植物分类学的研究,目前已知菊科约有25000多个物种,分布于全球各地。
在植物进化树上,菊科被归为菊目(Asterales)的一个科。
五、菊科的分类菊科包括了许多属,其中一些常见的属包括:1. 菊属(Chrysanthemum)菊属是最为著名的菊科属之一,它包含了许多菊花的种类。
菊属的植物具有丰富多样的花色和花形,是人们喜爱的园艺观赏植物。
2. 向日葵属(Helianthus)向日葵属包含了向日葵等几十种植物。
这些植物具有大而鲜艳的黄色花朵,外观十分引人注目。
向日葵还有一个特点是花序随太阳的运动而转动,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3. 雏菊属(Bellis)雏菊属是更小型的菊科属,包含了许多小型的雏菊植物。
它们通常生长在草地上,有着白色或粉色的花朵,是常见的花坛观赏植物。
4. 飞蓬属(Taraxacum)飞蓬属包含了蒲公英等植物,这些植物生长于世界各地。
植物科属分类E-50--菊科
![植物科属分类E-50--菊科](https://img.taocdn.com/s3/m/c16a14442e3f5727a5e96261.png)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Tzvel.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Tzvel.
向日葵属 Helianthus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下部常 对生,上部的互生。头状花序单 生,或排成伞房状,顶生。总苞 片数轮,外轮叶状。缘花假舌状, 中性不孕;盘花筒状,两性。连 萼瘦果倒卵形、稍压扁,顶端具2 个鳞片状、脱落的芒。 向日葵 H. annuus L. 种子含油量达22—37%,有时可 达55%,为重要的油料作物。
识别要点:
头状花序;聚药雄蕊。合瓣花冠多型,有管状、 舌状、假舌状、二唇形、轮状等;花萼常变为冠 毛、刺状及鳞片等,聚药雄蕊;下位子房;瘦果 顶端常有冠毛或鳞片。 本科常分为二个亚科: 管状花亚科(Tubulifrorae)体不具乳汁,管状 花,或边缘具舌状花 如,泥胡菜 舌状花亚科(Liguliflorae)体具乳汁,全舌状 花如:蒲公英、莴苣 。
一、 管状花亚科
刺菜、白莲蒿、苍耳、泥胡菜、黄花蒿、 野艾蒿、 烟管头草、大丁草、麻花头。
亚科I 管状花亚科
矢车菊属 Centaurea
矢车菊 C.cyanus L. ,一年生草本,幼时被白 色绵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钟状,总苞 片多层,外层短,边绝篦齿状。缘花漏斗状。 常7裂。欧洲原产。我国各地常栽培,供观赏 用。
向日葵 H. annuus L.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
苍耳属 Xanthium
苍耳 X. sibiricum Patrin. 一年生草本,叶三角形,3—5裂, 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头状花序顶生 或腋生,单性同株,总苞结成囊状, 外面具钩刺。分布全国各地。果药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子植物科类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介绍如下:菊科(Compositae ):[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
[分类]:分为2个亚科管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花柱圆柱状,具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苍术[形态特征]:[分布]苍术为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忌强光和高温,生于丘陵岗地杂草丛或树林之中,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茅山山脉,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为山地阳坡、半阳坡灌丛群落中的常见植物。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2 0多个省区。
苍术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茅苍术野生资源已渐稀少,药用多收购北苍术。
[功用及主治]苍术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苦。
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能。
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萎痹、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2.祁州漏芦[形态特征]:高30-60厘米,主根粗壮,茎直立,不分枝,密生白色绒毛;基生叶大,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茎生叶较小,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淡红紫色;瘦果似圆锥形,黑褐色。
根部外表棕黑色,粗糙有明显纵沟,质轻,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黄白色,中心多空,呈棕色。
臭特异,味微苦,以根条粗长、整齐不破碎、表皮棕黑色、质坚者为佳。
[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
生于向阳地、干燥山坡。
[功用和主治]味苦、咸,性寒。
具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下乳之功效,治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疠,乳疮,乳汗不通等症。
根(药材名:漏芦)为清热解毒药,能清热解毒、消肿通乳.3.禹州漏芦(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株高可达1m。
叶二回羽状分裂,基生叶矩圆状倒卵形,具长柄,上部叶长椭圆形至卵形。
复头状花序球形,径4cm,小头状花序长近2cm,外总苞刚毛状,花冠筒状,裂片5枚,条形,淡蓝色。
花期夏秋。
[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
生于林缘、干燥山坡。
[功用和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
用于诸疮痈风,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瘰疬疮毒。
又用作驱蛔剂。
4.牛蒡(恶实)[形态特征]两年生草本。
根内质。
基生叶丛生,茎叶互生;阔卵形或心形。
头状花序丛生或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披针形,顶端钩状弯曲;全为管状花,淡紫色。
瘦果扁卵形,冠毛短刚毛状。
[功用及主治]种子(药材名:大力子、牛蒡子),如图所示,为辛凉解表药,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消肿。
根、茎、叶入药,能去风热、活血止痛。
[牛蒡子鉴别]以身乾,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为佳。
5.山牛蒡(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a)别名刺蓟,鸡项草,野红花,牛触嘴。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
茎直立,30~80cm,茎枝有条棱,被长毛。
基生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几全裂,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头状花序直立,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顶端有短刺;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紫红色,5裂;雄蕊5,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
瘦果长椭圆形,稍扁,长约4mm;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用及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有止血、降压、抗菌等作用6.苍耳子(Fructus xanthii)别名苍子,苍楝子,苍耳蒺藜,刺儿棵。
[主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
全株被白色短毛。
主根纺锤形,土黄色。
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mm。
单叶互生,叶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5~10cm,宽4~9cm,两面被贴生的糙伏毛;基出三脉。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球形,花管状,先端5裂,雄蕊5;雌花序椭圆形,总苞片2~3裂,具钩状的刺,卵形或椭圆形。
瘦果2,纺锤形,包在有刺的总苞内。
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功用及主治]果:散风除湿,通鼻窍。
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有抗炎、镇痛、抗微生物、降血糖、抗氧化、抗凝血酶作用,有抑制心脏作用。
苍耳的茎叶:祛风,清热,解毒。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
也用于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症。
禁忌本品有毒,内服不易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
本品散气耗血,体虚者慎用。
7.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主要特征]蒿属。
一或二年生草本。
直根系。
茎直立,上部分枝,被柔毛。
叶密集。
茎中部叶具短柄,基部有1—3对丝状条形的假托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丝状条形;花枝上的叶近无柄,3全裂或不裂,基部有假托叶;叶幼时密被灰色绢状长柔毛,后渐脱落。
头状花序小,球形,下垂或斜生,极多数排成圆锥状,花梗短或无,苞片丝状条形;总苞无毛,有光泽,总苞片2—3层,边缘宽膜质,先端钝,卵形至椭圆形;边缘小花雌性,5—7枚,花冠细管状,中央小花两性,花冠圆锥状。
8.刺儿菜(Cirsiumsetosum (Willd.)MB.)蓟属[主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
根状茎长,茎直立,有纵沟棱,无毛或被蛛丝状毛。
叶椭圆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一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齿裂,有刺,两面疏或资被蛛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雌雄异株或同株,总苞片多层,顶端长尖,具刺;管状花,紫红色。
瘦果椭圆或长卵形,冠毛羽状[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
[功用及主治]刺儿菜性味甘凉,具有凉血、法瘀、止血的功效。
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急性传染性肝炎、疗疮、痈毒等。
舌状花亚科(Asteroideae,Tubuliflorae,Curduoideae) [主要特征]:植物体具有乳汁;头状花序全由舌状花组成;花柱分枝细长条形,无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nd.-Mazz.)[主要特征]叶片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锯齿,顶端稍钝头或尖,基部渐狭细成柄,无毛或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但结果时则伸长,有蛛丝状毛,毛在头状花序下较密。
头状花序直径约3.5厘米,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可带谈红色或紫红色,顶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蛛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顶端有红色细条。
瘦果土黄或黄棕色,长约4毫米,有纵棱与横瘤,中部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喙长6—8毫米;冠毛白色。
花果期4—6月。
[分布] 产江苏各地,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都有分布。
[功用及主治]全草入药,消炎、清热、解毒、退肿。
叶可饲蚕。
嫩苗可作野菜,全草可防治蚜虫。
2.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别名:苦菜、滇苦菜、田苦卖菜、尖叶苦菜苦苣菜属 Sonchus[主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有纺锤状根。
茎中空,直立高50—100厘米,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有稀疏腺毛。
叶片柔软无毛,长椭圆状广倒披针形,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至小尖齿;茎生叶片基部常为尖耳廓状抱茎,基生叶片基部下延成翼柄。
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花序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总苞钟形或圆筒形,长1.2—1.5厘米;舌状花黄色,长约1.3厘米,舌片长约0.5厘米。
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约6毫米的白色细软冠毛。
花果期5—12月。
[分布]苦苣菜原产欧洲,目前世界各国均有分布。
在我国除气候和土壤条件极端严酷的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戈壁和盐漠等地区外,几遍布全国各省区;在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及远东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各国。
[功用及主治]中药治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淋,痈肿疔疮,肠痈,乳痈,痔瘘,毒蛇咬伤。
蒙药治“协日”热,口苦,口渴,发烧,不思饮食,泛酸,胃痛,嗳气,“巴达干宝日”病。
3.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约30一80cm,无毛。
茎直立,上部有分枝。
基生叶多数,长3.5–8cm,宽l–2cm,顶端锐尖或圆钝,基部下延成柄,边缘具锯齿或不整齐的羽状深裂,茎生叶较小,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em,宽0.7–1.5cm,先端锐尖,基部常成耳形或戟状抱茎,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有细梗;总苞长5–6mm.圆筒状,总苞片有2层,外层通常5片,卵形,极小;内层8片,披针形,长约5mm,背部各具中肋1条。
头状花序只含舌状花,黄色,长7一8mm,先端截形,具5齿。
瘦果纺锤形,黑色,长约3mm。
有细纵肋及粒状小刺,喙炔,长为果实的1/4,冠毛白色[生境分布]抱茎苦荬菜是中生性阔叶杂类草,适应性较强,为广布性植物。
花,及疏林下,一般出现于荒野、路边、田间地头,常见于麦田。
果期4–7月。
生于平原、山坡、河边。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等省区;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功能主治]抱茎苦荬菜嫩茎叶可做鸡鸭饲料;全株可为猪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