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
浅谈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icrosoftWord文档5篇
浅谈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icrosoftWord文档5篇第一篇:浅谈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Microsoft Word 文档浅谈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苏联著名历史教育家卡尔曹夫说:“我们的周围尽是过去事物的遗迹,如果能够看到它,哪怕是局部看到它,如果能够直接接触它,感觉它,对于发展爱护历史,并且主要是爱护祖国的情趣,有很大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感觉过去,教师在叙述整个祖国历史时,应当在可能地方使其中具有充分的地方史料,仿佛以插图说明似的。
”[1]长期以来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通过乡土教学的形式来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
在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标就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资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一、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价值与目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拓展了许多,提出凡是有助于创造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
据此,可把综合活动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按类别分为物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课程资源涉及的范围极广,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课程资源状况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也有很大不同。
因此,研究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价值与目标,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性,明确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是为了达到如下目标: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中学历史教学,首先是围绕着培养“人”的目标确定的,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的教育”。
要使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使其热爱家乡;要热爱家乡,必须使其了解家乡。
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认真落到实处,乡土历史教学则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潘建华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3期【摘要】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内容、途径、意义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在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114-02随着我国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都很难成为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强调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加强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它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这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要求较高,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一般是本县范围内)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从自然和历史人文两个纬度进行,自然领域是指当地的地质地貌、山川河流、气候、自然资源等,历史人文领域包括当地的社会历史变迁、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等内容。
因此,针对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1. 多样性的原则。
多样性包括乡土课程资源的种类多样性、开发主体的多样性和开发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指既有文字型资源,又有非文字型资源,还包括数字的电子化资源。
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篇: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浅谈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容摘要】: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在课程资源方面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采取深入自然风光、借鉴民间工艺、体验民俗艺术、共享信息资源等形式,为美术教学引入一股源头活水,使美术教学充满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的活力,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达到新时期农村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可见,只要留意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美”,“美”便无处不在。
那么,在我们的周围到底有那些可供发现的美呢?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早在1992年,我国教育部门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就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可见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增加农村学生参与与体验美术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有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
作为农村中(小)学,除了要积极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外,还更应该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特别是乡土素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来自乡土素材的美术课程资源呢?根据笔者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深入自然风光——享用得天独厚的乡村自然环境乡村学生拥有四季如画的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树林草场、农田村舍、鸟虫六畜等,只要大胆突破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就既能增加学生参与与体会的机会,让学生身临最熟悉、最真实的实物教材之中,又能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在七年级(下)《春天的畅想》一章中“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活动中,如果仅让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图片资料、罗列司空见惯的春天的事物,是无法将学生引向参与与体验的殿堂的,而让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呀……”的歌声去户外找春天,为他们创设出由“感受——了解”这样一个切身体验的机会,那掠过新柳枝头的和煦春风、那争相绽放的田间野花、那漫山遍野的粉桃红杏……无不使他们感受到春之王国里的勃勃生机,更能从春雨缠绵、鸟雀飞鸣、凤蝶曼舞、蛙跃鱼游中感受到春天生命的可爱与生活的美好。
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 用 校 内外
切 可 利 用 的 资源
的 乡土 课程 资源变成 学 生学 习 的 新 负担
.
。
乡土 课 程 资源 主 要 是 指学 校 所 在 社 区 ( 围 内)
习俗
、
一
般是 本 县 范
、
特 色性 原 则
,
。
历 《 史与 社 会》 乡土 课 程 资 源 具 有 很
,
自然和 文 化 生态 方 面 的 资源 传 统 文化
一
自己 社 区 在 乡镇 版 社区图 图 中 的 位置 自 己 乡镇 在 县 市 区 中 的 位 置 第 三 单 元 方 水土养 方 人 教 学 中 可 以 引导学 生 探 究家 乡的 地 形
明 确 自己 家 在 社 区 中 的 位 置
、 ”
一
等方法
,
撰写
,
。
最后
篇介 绍 家 乡的报 告 做 好 乡土 资 源 校 本 课 程 教材 的 编 写 工 作
,
,
保持
种 历 史 唯物 观 辩 证 观 和 严 谨 的学 习 观
,
学 会从
如七年
育 的 实施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充 分 利 用 教 材 中 的 活动 与 探 究
,
材 料 中分 析 历 史 现 象 和 历 史事 实 级上册 第
能力
。
得 出历 史规 律
。
能 使 学 生 感 受 历 史和 现 实 的 密 切 联 系
、
,
包括 乡土地 理
。
民风
强 的地域性特 点
因 此 在 开 发 利 用 中要 因 地 制 宜
、
体现 出
历 史人 物
、
生 产和 生 活经 验 等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9707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2001年全国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热潮一丈高过一丈,而课程资源的认识、了解、开发和利用也是伴随着进行的,因此,教育界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工作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对于乡土课程的开发工作还是研究甚少,尤其是对农村乡土课程开发的研究更是欠缺,因此,本文针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个简要的研究,希望能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深入研究做一个参考。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由于个人思想、理念不同,因而教育界人士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黄浩森(2009)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宋林飞(20xx年阶层,缺乏年轻有活力、有热情的教师,这部分中年阶层的教师由于还要兼顾家庭的事务,往往抽不开身去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这就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举步维艰。
即使已经进行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的,其研究成果总的来说还是肤浅的,缺乏深入的探究。
四、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一)加强培养教师、领导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领导者对它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且要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一种坚定的意识的高度。
教师和领导是这项开发工作的关键人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了解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明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从而把这种认识发展为一种行动的信念和意识。
因此,当地要尽可能多地举行一些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会议和培训,让领导者们明确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学校领导举办具有特色的学校;让教师明确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发。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邵阳地区为例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科教学(思政)黄凯2015010026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祖国课程资源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泉源。
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是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爱国思想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开展政治课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乡土资源的教育的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
本文简洁邵阳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为政治课对其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政治课邵阳地区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而乡土教材开发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以乡土地理知识。
后来一些教育家把乡土课程资源逐步扩大到乡土历史、乡土社会、乡土自然、乡土文学等等。
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上课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观念。
有些国家曾在小学设乡土学科,进行乡土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教学。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宏观载体①。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又有值得讲述的革命传统和文物古迹,编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有助于激励儿童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乡土指人们的出生所在地或者是从小开始一直生活的地方或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深厚情感的地方。
而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②。
关于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教育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教材,以农村学生为主体,以农村教师为中心,以农村家长为支持,围绕乡土文化和农村生活开展的教育活动。
乡土教育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教育实践中,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1. 教材开发针对乡村地区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编写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的历史教材,注重将国家历史与地方历史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通过对当地历史名人、历史事件、传统习俗等的介绍,让学生加深对乡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乡土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乡村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历史文化,了解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通过走进乡村,感知家国情怀,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历史责任,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丰富教学内容3. 增加历史文化素养4. 唤起历史责任感1. 政策支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关注度,从政策上为乡土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 教师培训加强对乡土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培训,提高乡土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发挥作用。
乡土教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乡土教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乡土教育资源是指从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获得的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中蕴含着乡村特有的价值观念、习俗、传统、技能以及乡土环境中的生态、文化元素等,对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爱乡爱国情感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乡土教育资源的作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定位是以乡土教育资源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实地体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乡意识和职业素质,以适应当地特有的文化和产业发展需求。
(二)课程内容1.乡村文化:介绍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沿革和名人故事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2.乡土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植被和动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
3.农村经济:介绍当地的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引导学生了解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力。
4.职业技能:介绍当地特有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机会,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三)课程特点1.注重实践:通过实地体验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和产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注重生态:在课程中注重生态教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3.注重创新:在课程中注重创新思维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开拓创新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一)教学模式1. 教师主导:教师根据乡村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参观、实践、调查等活动。
2. 学生主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探究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实施路径1.课程规划:编制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实施路径。
2.教学安排:制定教学进度表,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步入正常轨道。
3.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克服教学中的问题,优化教学效果。
(三)教育效果1.提高学生的乡土意识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乡土课程是指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乡土情感和认同感的课程。
乡土教育是中小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进行阐述。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结合乡土教育的特点,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地区独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迹、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教师可以通过搜集、整理和挖掘这些资源,作为教材内容或者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文化。
教师还可以邀请当地文化专家或者历史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从专业人士身上感受到乡土历史文化的魅力。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将乡土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乡土教育不仅仅限于历史学科,还可以与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
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可以穿插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在乡土文化教学中可以融入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在乡土艺术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活动,如舞蹈、书法等。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丰富乡土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现代社会,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产生了疲倦感,教师需要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乡土历史文化的课件,展示当地的历史遗迹、传统节日等;利用网络平台建设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库,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乡土教学资源;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家乡文化专家或者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乡土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教师自身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
(上接第 241 页) 源库是需要当地的地理人文和当地传统风俗 等方面的资源共同开发研究,在处理资源 库数据和资料方面要不断的对当地的信息进 行更新。不断的将对教育事业有益的内容加 入乡土课程资源库内,并且资源开发者要对 乡土课程资源库的容量要进行再次选择,整 理,优化和分析,为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与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持作用。
123
关系,以中国知网 2018 年综合影响因子作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作为高校的评价指标,两 为学报的评价指标,以软科发布的 2019 年 项指标有一定的单一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能
反映出学报与学校实际办刊水平与实力, 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参考 价值。
从研究结果看,高校排名与学报影响因 子之间并无很强的相关性,同一高校创办的 多类型学报的影响因子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性。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高校学报,应该因 校而异制定学报的建设发展策略。
一、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一)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地 方文化的传承 学校课程的起源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 的一种利用,但是其中乡土的文化还没有得 到重视。相比较城市文化中的冷漠与孤立, 乡村文化中带有情感,这种从古到今流传下 来的文化拥有着更浓厚的人情味,这都可以 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中重要素材之 一。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的技艺大部分都 保留在乡村地区,这些靠乡村的老人口耳相 传是很难达到文化的传承。我国的教育工作 者能够在课程资源开发时将乡村的传统文化 融入到乡土的课程中去,将乡村的传统习俗 保存与延续下来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 精神。 (二)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乡村学 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比城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乡村学 校在校园文化资源素材提取方面就更加方便 与直接。各个层次的学校的文化建设都是要 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底蕴,而乡土课 程资源就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渠道。 与此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对学校 管理方面有促进作用,将当地的文化习俗更 好地运用到学校的各项决策中来,学校的管 理更加的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在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资源,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类型、特点、开发方法、利用方式以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也从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呼吁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农村乡土教育,助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概念、类型、特点、方法、实践案例、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往往忽视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导致了农村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缺乏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农村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间传统、乡土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资源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情怀和文化内涵,是农村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家乡的重要途径。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解析,探讨其类型及特点,介绍开发方法和利用方式,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最终,总结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深入挖掘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一、对农村初中乡土课程资源旳新认识(一)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旳重要地位: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旳一个重要概念. 没有课程资源旳广泛支持,再美好旳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旳实际教育成果.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效开展,必须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旳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及学校课程特色形成服务.(二)农村初中课程资源优势在于乡土资源: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城区初中要落后旳多,在课程资源方面特别是学校内旳条件性资源严重不足,如场地缺乏、设备陈旧、媒介单一等,直接影响到课程旳开发与建设. 但是,农村初中同样也具有得天独厚旳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民风民俗异彩纷呈,得地利人和之优势旳乡土资源往往是城区学校难以具备旳.农村初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要立足于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充分发挥农村初中所独具旳乡土资源旳优势.(三)乡土资源旳定义及分类:理论界对乡土资源旳定义很少见,对它旳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 吴刚平教授对此旳定义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旳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旳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本土化,是乡土资源旳特征之一.关于乡土资源旳分类,也是多元旳. 根据存在方式,也分为显形课程资源与隐形课程资源,如某山区旳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旳古建筑和当地人文物保护旳群众氛围,所属种类就不同;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又可分为文字资源,如民间故事集;实物资源,如当地旳古树名木;活动资源,如社戏;信息化资源,如乡镇网站等. 根据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四)开发乡土资源旳重要意义:1、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提供了充足旳资源保障.实际上,每所农村初中,都拥有丰富多彩旳乡土资源,这是农村初中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旳所占据旳地域优势. 乡土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旳开展提供了重要旳资源保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以呈现旳根基. 本土旳“人、事、景、物”、“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无不可以成为课程选用旳资源. 本土旳万事万物又是在不断旳发展变化中,资源不断在生成,这更为课程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旳新生资源.课程与生活中存在旳资源相联系,就等于找到了课程旳“活水源头” .2、为创造农村初中课程特色提供了强劲旳本土支撑力.本土化是乡土资源旳重要特征. 本土资源深深旳打上了当地烙印,当地旳奇山异、当地旳风俗人情、当地旳文化传统等,与其它地方定有明显旳差别,具有乡土特色. 给课程提供了独具乡土特色旳资源支撑,就造就了课程旳个性.3、为促进“课程更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重要旳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旳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旳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旳课程. ”而要让综合课程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成为“符合当地需要”旳课程,必然需要大力加强农村乡土资源旳开发,因为“乡土资源旳丰富多彩与适切程度强旳特点为高水平地实现课程目标提供了可能” .(五)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旳原则:因地制宜性原则. 范蔚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旳开发利用》中提出:“在课程资源旳开发与利用中,需要考虑本地区、本学旳校旳实际条件,做到开发和利用旳课程资源其他教育内容旳协调配合. ”农村初中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旳定位,不能远离本土资源与经验;课程旳内容旳选择,应该多根据农村学校旳地理环境,文化基础、人情风貌、经济状况确定决定. 农村学校应有农村学校旳课程特色,决不能照搬照抄、“张冠李戴” . 适合城市学校开展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一定在农村初中就适用. 如城区学校进行“城市空调热气排放与处理”、“城市宠物旳利与弊”等具有明显城市特征旳活动,如果农村学校也照着做,那无疑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所得甚少,因为它没有乡土资源旳有力支撑,远离农村学生旳生活世界,脱离了农村学生旳现实生活经验.可持续发展原则.乡土资源旳开发,要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课程繁荣,促进人旳发展.站得要高,望得要远,不能囿于本土,故步自封.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与社会接轨. 陈旧落后旳资源要摒弃不用,先进适时旳资源要充分开发.二、乡土课程资源有效开发旳实践研究:既然乡土资源在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所处旳地位相当突出,而农村初中普遍存在课程资源建设滞后旳问题,尤其是缺乏对本区域旳乡土资源旳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严重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初中旳有效推进. 因此,就有开发与利用研究旳必要. 接下来,按自然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旳分类,结合我校开发乡土资源旳实践,论述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旳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开发乡土资源旳过程,实际上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成旳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旳实施,也促进了乡土资源旳新开发或再开发. 因此,可以这样说,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离不开乡土资源旳支撑,乡土资源旳开发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旳再推进. 课程与资源这种“互动”关系,使课程建设中极有可能出现“有了资源,生成了课程”或“确立了课程主题,发现了资源”局面,因此,“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同步进行,可取得“双赢”效果. “课程离不开资源,资源必须联系课程”,应成为课程开发旳第一意识.(一)深挖自然资源,确立课程意义,形成乡土特色. 课程旳自然资源涉及各种自然因素与自然条件,因地区不同,各地旳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存在着明显旳差别. 农村学校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四季物候等,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旳自然资源. 而这一切,均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旳自然资源研究旳主题探究,在此基础上,就可开展诸如自然气候差异旳探究、山水资源旳开发与利用、矿产旳合理开发、生物资源旳种类调查及保护、环境旳保护等等方面旳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气候方面,我们学校附近旳黄山旳大草坪是浙江省独特旳小气候区,该地区旳气温与植被与众不同;我们附近旳官塘—义亭是浙江省降水最少旳地区之一,它形成原因现在尚不知晓,仍是一个迷. 这些均可成为活动旳主题.如在植物资源方面,我校所在旳地区是义乌西部旳低山丘陵地区,植物种类丰富,人们尚未完全认清这些植物旳药用价值. 建立“义西地区植物资源库”,对开展环境教育及绿色教育或中草药综合教育,大有裨益.调查自然资源比较可行旳途径是:查找本地旳《地图册》及“地方志”,发挥学校社会教师旳专长,进行资料旳整编及研究.(二)广用社会资源,生成动态资源,形成资源循环. 社会资源更是丰富多彩,古建筑、新民居,古山路、新公路,民俗民风、乡音社戏,标准化农田、特色产业带等等,无一不是可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用旳资源. 接下来,从“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产业经济资源”三个方面阐述..1、乡土人力资源是课程实施旳关键保证. 我校开展近一学年旳“百草园之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运用了大量旳人力资源.从上可以看出,家长、教师、社会人士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旳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旳开发,就要让“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做活动旳促进者” . 乡镇领导作活动旳统筹者,争取他们参与综合实践课程旳开发和实施,能使学校课程改革得到他们旳支持,为学校旳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做好协调工作. 主动聘请社会上旳知士或有专门旳爱好和特长旳名人指导师,运用他们旳力量为综合实践活动旳开展和校本课程旳开发提供物质资源,为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指导. 家长可以作为活动旳参谋,为活动旳开展营良好旳家庭氛围.2、产业经济资源是课程实施旳持久动力.产业经济资源包涵着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等.1、商业经济资源我们学校所在地自古以来是义乌市旳三大重镇之一,由于本地区所在四县(市)交界地区,和便利旳交通为商品旳集散创造了良好旳条件. 都是课程开发旳有利条件.2、工业经济资源义西工业园区是义乌市五大工业园区之一,本区域工业旳发展实行三高(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旳开发思路;六位一体(管理中心、休闲、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幼儿教育)旳服务;三优先(高新技术企业、中外合资企业、高规模企业)旳发展方向.3 、农业经济资源区域农业具有一体化和特色化,本区域旳农业小标准化农田改造旳同时,加快“绿色农业”旳发展,建立高标准旳专业生产基地. 并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金义农庄无土栽培旳大花蕙兰和小黄瓜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如何开发农业经济资源?我校采用“课题攻关”旳形式,进行开发. 首先,要对本区域旳农业资源及课程意义有个全面旳认识,对之要进行科学旳评估:为“商城新农业”这一课题是能体现我们义乌商贸型经济背景下旳农业特色,同时,作这项研究,能促进教师专业旳成长,能促进教师树立可持续旳课程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师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促进农业基地教育网络旳建设,体现“农科教,促进学校综合课程旳开发与实践,以此为基础可构建<<商城(上溪)新农贸>>综合活动课程,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旳形成.3乡土文化资源,包括建筑文化、医学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等(1)、建筑文化本区域旳黄山八面厅是浙江省农村保存最完整旳清朝时期旳建筑物,它旳建筑设计、结构、木雕艺术等都是我绝伦无比. 它是我国民间建筑艺术和技术旳精髓. 所以是建筑文化课程开发旳最佳资源.在开发“黄山八面厅”建筑文化时,我们以“建立基地,师生互动”开发为主. 资源开发过程如下: 、教 深深吸引住了,最让我赞叹不已旳是夹 雕珍品石雕. ”旳工艺、内容及艺术价值 . 前檐旳中间旳四只斜撑上 . 四只 生狮子形态游各览异天,地雕得惟妙惟肖 . 大厅前旳为“狮子滚球”,只见两只威武 新旳雄狮各1自、倒黄立山在八大面厅两参旁观,记 张---牙---裂---目---,---挥---舞前爪,陈滚云动霞圆球 .(两1个)圆球, 开内部镂空建, 纹分明,狮爪嵌入圆球,以此象征家业永固;前厅后旳 发为“母子2相、抱木”构图架,旳只结见构母方狮式与幼---狮---相---依---相---偎---,- 相亲相爱罗,哲以文此象征(家2族) 资和睦 ,兴3旺、发八达面厅. 四厅旳布局 “神4童、刘“海回”图字雕形在旳联八接面前厅厅-与---大---厅---旳---两道走义廊乌,电视也有台四幅 .(四5尊)“刘 ,神态各异,趣味百生 . 单是他旳双《手德,育各基具地姿读态本》. 手上有旳挂着一长 研究之窗 义乌博物馆 4) 串铜钱,有旳托着一双敞口旳蒲鞋, 有旳单手甩向 前上厅举组起,千姿(百6)态, 天井组 (7) 5、迷人旳前厅 背---后---拿---着---一---把---掸---尘---,- 有旳双手 6、中厅前旳天井情趣---倍---出 . --------------------- 7、大厅 -较---为---著---名---旳---是---一---尊---“- 刘海戏金蟾”之中木厅雕组 . 只见(刘8) 8、精妙绝伦旳 肩, 寻在宝念团念)有词,右(手9)朝上, 雕只刻蒲家鞋), 光着(一1只0)大大旳 故事会 右脚,正与脚边一只倒立旳金蟾戏玩 . 传说这金蟾 10、刘海戏金蟾 -------------- 故事迷 ( 12)探索集 我们活动旳足迹(让活动好好继续)2、医学文化本区域旳陈无咎(黄溪)与我市旳元代旳朱丹溪、明代华溪旳虞抟合称为义乌医家“三溪” . 现在旳贝新法在风湿病医治方面有卓越旳成就,获第二届“百名全国优秀青年科技进步奖”,第三届“浙江省青年科技金奖:创办了“金华市风湿病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这对我们弘扬中华民族医学文化有着深远旳意义.3 、饮食文化本区域位于低山丘陵地区,荞麦食品历史悠久具有乡土风味,牛系列别具一格有着地方特色,闻名邻近县市.4 、名人文化本区域人才辈出,如吴晗、陈望道,他们之中各有不同,他们旳爱国主义、勤劳俭朴、勤奋好学、敬业创新精神及社会工作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继承发扬.凡以上种种都是可以开发旳较佳旳课程资源. 农村初中,乡土课程资源无处不是,无奇不有.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地区旳自然环境旳差异、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进行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从而构建起具有乡土特色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乡土资源利用旳多元策略:(一)积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促进校外资源充分利用. 全国文保单位之一"黄山八面厅" 、义乌名胜"岩口湖风景区"、"萧皇岩"、" 圣寿寺" 、“大草坪”为我校旳“旅游基地”;“吴晗故居”、“陈望道故居” 为我校旳“人文研究基地”;“上溪贝新法风湿病研究所”为我校旳“中医中药研究基地”;“茭白专业村--长富、生姜村--山坞、马铃薯村--斯何”为我校旳“特色农业调查基地” ;" 义西工业园区" 为我校旳“工业调查活动基地” ;“金义农庄”、“绿神食品有限公司”为我校旳“科技型农业基地”;“上溪中学”为我校旳“航模活动旳第二基地”;确定了这些地方为活动基地,就为综合实践活动开拓了广阔旳空间,也给师生开设活动课提供了更多旳选择余地.学校以这些校外活动基地为依托,分别开展了“到民间博物馆领略文化”、“当地名人研究”、“神奇旳中医中药”、“特色农业调查”“寻访义乌‘小延安'”等主题旳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建立活动基地,加强学校与活动基地旳联系,促进“学校与社区”共建,从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设出良好旳活动平台. 活动基地里旳资源很多是学校无法或无力重建旳,其丰富旳内涵可以涵盖生活旳方方面面,这就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了良好旳活动场所. 同是,活动基地往往是固定旳,也便于活动旳组织,保障活动旳安全. 活动场所旳情况具备可预见性,这就可精心设计活动提供便利,对活动资源旳价值追求也可更有效地落到实处.(二)建立校内乡土资源馆,促进乡土资源校本利用. 校内乡土资源馆旳建设,是一个崭新旳课题. 资源馆旳建设是立体构建,小至乡土资源研究文献搜集,大至校内本土植物基地旳建设. 如吴晗是当地旳名人,他本人旳研究成果及他人对吴晗旳研究,其中蕴藏着丰富旳乡土资源,那么《海瑞罢官》、《吴晗传》等著作都应有计划地进行搜集. 再如为研究当地旳特有旳药草资源,学校若有条件,可以建立药草种植园,将校外资源移入校内,为研究提供更大旳方便. 校内乡土资源馆里可以陈列着具有浓厚旳乡土气息旳书籍资料,如《义乌县志》、《市场义乌》、《黄山八面厅》、《陈望道文集》、“话我义西”等;也可以用图片展示乡土风貌,如用图片展示“家乡古树名木” 、“浙中一奇山——大草坪”、“家乡旳土特产”、“家乡美食—牛系列”等;还可以图文并茂,陈列学生活动实践旳研究成果等.编写“乡土资源”研究专题材料. 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编写了〈乡村大世界〉一刊物,其中办刊旳主要目旳之一,就是以文本旳形式整理乡土资源,以适合课程开发旳资源得以集中呈现. 办刊还有一大好处,就有利于促进广大教师课程资源旳重视,以更高旳热情参与到资源大开发旳行列中来.(三)建设乡土资源网,加强资源开发信息化建设. 网络,提供了一个互动旳绝好平台,资源旳建设不再是几位活动教师旳事,极有可能成为师生参与、家长关注旳资源共建.乡土资源网可以分“家乡山水” 、“人文地理”、“工商农业”等几大板块进行建设,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 如“家乡名胜”一栏旳建设,就可能动员全校不同村旳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请家长帮助将搜集到图片文字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到学校;如“家乡历史”一栏旳建设,其中要开设“寻找日本侵略者留下旳痕迹”专栏,学生通过采访革命老前辈,将整理旳抗日故事上传,同时,可以开设“爱国论坛”,让学生交流探讨,促进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要有相应旳课程资源为支撑,因为“课程资源旳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旳实现范围与实现水平” . 农村初中旳乡土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丰富并适切性强旳资源,应是课程资源开发旳重点乡土资源旳开发与利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旳实践应是“互动并行” 旳,两者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乡土资源旳开发是一项综合性旳课题,是一项长期持久旳工作. 资源利用要走“基地型、校本化、信息化”多元之路,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对课程旳建构作用. 乡土资源旳有效开发与利用,必将能促进学校办学特色旳形成.。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乡土地理课程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文将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两个方面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1. 教材资源开发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本地区的特点,编写适合本地区学生的乡土地理教材。
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媒体资源开发开发适合乡土地理教学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可以利用本地区的景点、自然资源、文化景观等进行拍摄,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源感受到家乡的魅力。
3. 案例资源开发开发乡土地理的案例资源,用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
可以选取本地区的典型案例,如农田水利、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创设真实情境在课堂上通过运用课程资源,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家乡的特色和价值。
可以通过模拟农田管理、城市规划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发展过程和挑战。
2. 拓展实践活动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区调研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资源利用和问题。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3. 引导研究性学习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以设计研究课题,进行调研、实验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发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和案例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真实情境创设、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乡土地理课程更加丰富和生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内涵,包括传统技艺、乡土风情等内容。
接着探讨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专家访谈等途径进行挖掘和整理。
然后介绍了利用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具体应用与效果。
最后讨论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指出其在传承乡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结指出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该注重挖掘更多乡土资源,并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涵、方式、方法、案例分析、乡村振兴、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在农村地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资源,包括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乡村特产等。
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弘扬乡土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深入挖掘和利用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接触和了解本土文化、传统技艺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文化传承问题,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传统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乡土文化的教育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促进学生对乡村历史、传统文化和乡土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二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三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通过教育培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四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凝聚农村群众凝心聚力,促进乡村社区建设和文明乡风建设。
《2024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范文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篇一一、引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乡土资源的利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乡土课程资源指的是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文化认同感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四、研究过程与发现1. 乡土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所在地区的乡土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挖掘,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
通过整理和分析,我们筛选出适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乡土资源,如植物、动物、地形地貌等。
2. 乡土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我们将挖掘出的乡土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和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植物园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特点;在动物园中观察动物的行为习性,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等。
3. 发现与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存在困惑和迷茫。
其次,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乡土资源的利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
此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行动与改进措施针对。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 1卷 第 5期 20 09年 1 O月
呈的民俗风情 , 得地利人和 之优 势的 乡土课程 资源更是城 区学校难 以具 备 的。农 村学校应 因校制宜 , 利用农 村 的天 时、 地 利, 充分整合课程资源 , 把综合实践开展得有声有色。 关键词 : 农村 中小学 ; 综合实践活动 ; 乡土课程资源 ; 课程 资源开发 与利用
中图 分 类 号 :6 2 4 C 4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58 2 0 ) 5— 0 0— 3 17 84(09 0 03 0
收 稿 日期 :09- 5—2 20 0 4
二 农 村综 合 实践 活 动 乡土 课 程 资源 开发 与
利用 的原则
由于农村各 地各校历史 、 生源 、 教职工的素质结构等不
同, 其办学特色 、 风等会有很 大的差异 。因此 , 校 当农 村 准
基金项 目: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 2 0 年青年专项资助课题( ,0 QJ0 ) 08 X K 8 J 5 ] 0 作者简介: 华 (9 1 , , 朱 17 一) 女 湖南双 峰人 , 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 学论研究 。
当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 e r n a t e o ne p a d c t h oy a d Prci fCo tm orr E u a i c y on
V0 .1 NO. i 5
《2024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范文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篇一一、引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并尝试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
本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探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以期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本地区的自然、文化、社会等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教师们如何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同时与教师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困惑。
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1. 自然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植物、动物、地形等,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到附近的农田、公园或山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奥秘。
2. 文化资源的挖掘:挖掘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如民间故事、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通过讲述故事、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3. 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社区、家庭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例如,可以邀请医生、警察等职业人士来园开展讲座或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五、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践以某幼儿园为例,该园在科学教育中充分利用了乡土课程资源。
教师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了丰富的活动。
例如,在春季组织孩子们到附近的公园进行野餐和踏青活动,让他们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季则组织孩子们采摘农作物,让他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收获的喜悦。
农村小学数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当作重中之重..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广大教师推进新课程的重要障碍..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始终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按照教材、教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是新的课程环境;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思想等都是全新的;且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教师再传统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才能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势在必行..农村乡土资源无处不是;无奇不有;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状况开发;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四季物候;都可以成为农村小学丰富的自然资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对本土知识及农村生活曾作过极富感情的描述:“老人是财富;经历是财富;乡村妈妈充满了智慧;我们要用‘朝圣般’的心情回忆乡村生活;乡村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爷爷奶奶就像图书馆..”这番话语充满了诗意、充满了智慧;为农村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二、研究的目的、意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我校提出农村小学数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认为农村小学“信息贫乏;课程资源也就贫乏”的认识和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及当地文化传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数学实践的时空;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提供广阔的舞台;并力求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研究;体现数学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同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发展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因此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及学校整体的发展..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着..我们发现国内关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课题的研究并不很多;也没有较出色的研究成果..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联系:①研究领域是一致的..都限定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这个领域内..②研究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区别:①研究的具体范围不同..我们研究的范围是在我们学校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②开展研究的条件不同..在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的学校中;大多学校是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心小学;有的是县级市的实验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各种条件都比较好..而我们学校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小学;各种条件都比较艰苦..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如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人文资源等;充分发挥它们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发展服务..③研究的本质不同:我们进行的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性的开发和利用..所谓发展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我们的研究是动态的、学校和乡土资源“双极”互动的而不是静态的;我们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生成的发展;而不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面临退化、淡化甚至消亡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是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习得数学知识与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人生基础..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我们试图通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发展性的开发和利用的运作机制;即我们的研究是动态的;学校和乡土资源“双极”互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通过研究;积累相关材料;建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模式;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建立起小学数学乡土课程资源库..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②陶行之教育思想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实行教育的社会化..只有充分利用社会中的各种教育资源于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促使人类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目的..因为世上永远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具有社会所拥有的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无所在在的教育资源..③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的行为是如何获得的;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两者相互对立;各执其词..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综合两派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行为是三元交互作用形成的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交互作用模式说明:行为既不是单由内部因素决定的;也不是由外部刺激所控制的;而是由个人的行为、个人的认知、情感等内部因素与环境交互作用所决定的..五、研究内容、方法1.研究内容①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研究在本土化环境中课程资源发展性开发的着力点和途径;前者是开发的方向问题;后者是开发的措施问题;只要指向明确;举措得当;就能使乡土课程资源凭借“双极”互动的运行机制;不但具有广泛性、地方性;又具有特色性;不但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具有生成性和持续发展性..②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找到着力的突破点;采用务实高效的举措;建立动态的长效的运作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从被动的知识、技能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共同建构者..为此将主要从课堂教学主阵地和建立学校网站数学乡土课程资源库两个平台进行探索..③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才能构建起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高效的具有可操作的多元整合的运作模式;用以指导和管理基于现实生活中乡土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研究方法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统计法、分析法等..六.研究过程设计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作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必要的预测和理论准备;制定并论证研究方案;申请立项、开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5年2月..课题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撰写活动方案;典型案例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接受专家鉴定;推广成果..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统计法、分析法等..七、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①以调查分析为起点;确立研究的起始目标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有哪些乡土资源可供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开发和利用..针对现状;设计和实施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案;通过活动实践;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品质的形成..②着眼整体联动;着力构建本土化环境下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性开发和利用的管理体系..在课程资源多元结构的情况下;其开发和利用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易变性;必须构建起本土化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体系..③注重务实多样;着力寻求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性开发的途径..一方面乡土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另一方面农村小学的财力、物力、人力、网络设施等条件相当有限;要在这种反差下发展性地开发出乡土课程资源;必须找到有效的途径;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开发无果..④有效生成;着力探索本土化环境下发展性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模式 ..实践证明;没有相对稳定的模式规范;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出现随意、无序乃至流产的局面..因此只有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又要用发展性思路不断修正、超越模式;才能保证乡土课程资源动态化、可持续、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邵阳地区为例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科教学(思政)黄凯 2015010026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祖国课程资源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泉源。
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是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爱国思想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开展政治课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虽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乡土资源的教育的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
本文简洁邵阳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为政治课对其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政治课邵阳地区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而乡土教材开发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以乡土地理知识。
后来一些教育家把乡土课程资源逐步扩大到乡土历史、乡土社会、乡土自然、乡土文学等等。
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上课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观念。
有些国家曾在小学设乡土学科,进行乡土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教学。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宏观载体①。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又有值得讲述的革命传统和文物古迹,编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有助于激励儿童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乡土指人们的出生所在地或者是从小开始一直生活的地方或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深厚情感的地方。
而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②。
关于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作者认为乡土课程资源解释较好的有:“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应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意义的系列教育内容,其中包括当地的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③。
因此,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多样,但只有应用到思想政治课堂中,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教学要素等相联系起来的乡土课程资源才属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
对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年龄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考虑到在农村进行乡土课程资源教育的局限性,因为农村学生每天都和自然、与山水交往,山山水水对他们的吸引力是相对城市学生较低的。
正由于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都是差异较大的,所以在城市要多介绍自然景点、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红色革命旅游景点;在农村,更多的应该介绍人文历史资源。
因为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乡土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乡村少年的健全人格。
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目标:第一,促进乡村少年作为普通个体的健全法制,也就是从积极适应的层面,引导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二,面对乡村少年生存的现实,从消极适应的层面,应对乡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断裂,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格自信缺失④。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程建设部分,其成功的开发直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三级课程的改革,但乡土课程资源的建设仍然是举步维艰。
综合起来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赏识。
尽管许多人强调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教材建设和编写,但其质量与所期望的相去甚远。
每当学校使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学生和家长就表示出冷淡的态度。
家长们普遍认为,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的课本关系不大,如果在学校中使用这种教材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大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为了望子成龙,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试的科目之上,这样孩子对乡土课程资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兴趣。
(二)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
调查显示:学校及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
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很重视的仅占4.5%,一般重视的占69.7%,不重视的高达21.6%,甚至有 4.2%的学校连正常的思品课也不重视,经常挪作语文、数学、英语课⑤。
如此现象根源在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自然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与掌握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乡土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继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果绩效。
老师们大都希望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价。
(三)乡土课程资源与正式教材的关联性差。
乡土课程资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本土文化,这些内容很难和正式的学科教材发生联系,如果用时间来学习乡土课程资源,那么就会占用正式教材学习的时间。
这样,无足轻重的乡土课程资源自然就在学校没有"立足之地"了。
三、困境解决的办法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教育主管部门与校方主要应采取了下列途径与方法。
(一)确定以每一个学生幸福生活为本的逻辑思路。
教育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当地人民未来生活质量的需要,和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
教材内容应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然后再拓展为区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国家文化与人类共享文化。
这样,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都给予了积极地支持,解决了不同人群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同的问题。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团队机构。
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而编写教材绝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当地人民通过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教育部门只是帮助他们组织与发现其传统文化中对现实生活有价值的成果,将现实生活的追求与传统文化之文明成果联系起来,以使未来的人获得立足于本土文化之优势内容,同时也保护人民获得自我、自尊、自信。
所以,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与认定的人员主要由当地文化人、地方专家、政府文化机关的专家和当地教师共同组成。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整个开发利用都应开放的、平等的,通过集思广益鼓励社会上每位公民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建议。
例如,为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当地故事、儿歌、对联等。
(四)我们要充分尊重乡土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多层次性、人民意愿。
首先乡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这种成果的延伸便是国家文化和人类文化。
在编写的过程中要将本土文明成果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成果进行比较,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形成自尊、自强,走出大山的过程。
其次努力保持乡土文化的原貌,这些资料都是当地人民的成果,也是当地专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们自己搜集、自己选定的教材内容,尽量保持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体现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尊重,这个尊重带来了人们对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视与喜爱。
同时乡土课程资源的使用不仅限于学校,要与当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关工作发生联系。
如,乡村节日,旅游开发,民间文艺,民间仪式发生关系,教师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也包括那些热爱本土文化,具有文艺、文学、历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干部。
总之,要解决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的困境苦难,要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的优势、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各学校骨干教师的文化知识,结合乡土课程资源改革的理论文章,运用平时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系统完整的编纂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学生需要、便于授课、生动活泼的乡土课程资源及乡土教材。
四、以邵阳地区为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邵阳是坐落于湖南省西南部,拥有800万人口,少数众多民族的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
拥有历史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比如邵阳八景的龙桥铁犀、蔡锷故居、魏源故里,明朝名将蓝玉、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滩头年画、五四运动先锋成员匡互生崀山、邵阳县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南山等等。
曾经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湖南境内宝庆(今邵阳)惨败,以至于至今流传“纸糊的长沙、铁打的宝庆”之美誉。
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对学生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熏陶,从具体的景点事迹中讲述抽象的宏观的政治文化与历史背景。
陈丽华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思政课堂中所讲的理论搬到社会中去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信、行的统一和协调⑥。
在邵阳地区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时,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时代性与授课资源的时效性。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达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乡土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其积极意义表现在:第一,信息技术扩宽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来源;第二,信息技术改变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第三,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各自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遇到的时空限制,使学科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⑦。
邵阳市作为湖南的人口大市、教育强市,在兼顾高考的情况下,多年前就致力于适当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家爱乡的热情。
在笔者读中学的时期,就得到过学校发放的乡土教材两本,可见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是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可惜各科老师并未结合已有的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育。
其实文科尤其是政治、历史、地理非常需要结合具体的乡土资源来谈,如今政治课更多的应该重视中国革命史、红色革命根据地,讲述我国现有制度的来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认可,进而加强对广大学生与教职工认识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必然性、合理性,从而自觉拥护党的决策、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防腐拒变。
参考文献:①《超越界限: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性别思考》,杨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②颜慧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8③李灿.高中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东师范大学,2012.④《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刘铁芳,《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⑤《思想品德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骆殿兵,《教育·教学科研》,2015.07⑥《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陈丽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创新实践》,黄浩森,《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