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地球的感慨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地球的感慨](https://img.taocdn.com/s3/m/9dcee9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0f.png)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地球的感慨在太空中,看地球就像打开了一本精彩的故事书,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你知道吗,漂浮在无垠的太空中,看到那颗蓝色的星球,心里不禁会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就像小时候看过的那些科幻电影,宇航员在舱外摇摇晃晃,背后是一片星空,前面是一颗令人惊叹的地球。
那种感觉,简直就像置身于梦中。
哎,真想把这一幕永远定格!在太空站的窗户旁边,俯瞰地球时,那种感觉就像是用手指戳着一块美味的蛋糕,忍不住想要一口咬下去。
蓝色的海洋、白色的云朵,还有那片片五彩缤纷的陆地,简直就是上帝的调色板。
看到那些闪烁的城市灯光,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地球上人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和亲切。
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真的很幸福。
不过,有时候也忍不住想,地球上的那些琐碎的烦恼和争吵,放到这无垠的宇宙中,简直就显得微不足道。
在太空,时间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了。
你看,那太阳一升一落,像是在玩捉迷藏,真是逗趣得很。
我常常在想,时间在地球上跑得飞快,在太空里却仿佛慢下来。
每天早上,舱外的日出都像是一场盛大的演出,先是微微的亮光,然后是金色的光芒倾泻而下,整个宇宙都被唤醒。
那一刻,心里会涌起一种对生命的感慨,真是百感交集。
有时候我就会问自己,这样的体验,究竟值不值得我把一辈子都献给太空探索呢?然后,还有那些星星。
喔,天哪,那可是太空中的奢侈品!我每次看着那些闪闪发光的小点,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地球上的流星雨。
那种感觉,就像是无数个愿望在夜空中奔跑,真希望能把那些愿望都带回去,给地球上的亲朋好友。
可是,有时候看到这些星星,又会觉得它们那么遥远,仿佛在嘲笑我。
真是心里有些复杂,既向往又感伤。
总觉得在太空中,孤独感和归属感交织在一起,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舱里,和其他宇航员聊天也很有意思。
我们就像一群大孩子,讨论着地球上的美食和趣事。
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真希望能把太空的冷酷换成地球的热闹,谁不想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呢?想想那些街边小吃,唉,太让人怀念了。
50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及答案
![50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c505b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b.png)
50个”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及答案1. 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答案: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圈,所以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会有变化。
2.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答案: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会散射太阳光,而对于可见光来说,蓝光的波长较短,更容易被散射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3. 为什么人会出现梦境?答案:梦境是大脑在睡眠状态下的活动表现,与神经信号和脑区之间的互动有关。
4. 为什么海水是咸的?答案:海水中含有溶解物质,包括钠、钾、钙等离子,这些溶解物质使海水呈现咸味。
5. 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答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果实成熟后,果实中的细胞壁分解,导致果实变得重,无法承受重量从而掉落。
6. 为什么火车轮子是圆的?答案:轮子是圆形的,可以减小地面与轮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从而减轻摩擦损耗和能量消耗。
7. 为什么冬天会下雪?答案:冬天的温度较低,使得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雪花,然后下落到地面。
8. 为什么人类需要睡觉?答案:睡眠可以帮助人恢复体力、修复组织、巩固记忆和清理代谢废物,同时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9. 为什么香蕉会变黑?答案:香蕉中的酶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导致香蕉表面氧化,产生黑色物质。
10. 为什么海洋有潮汐?答案:潮汐是因为地球吸引力和月亮吸引力的相互作用,导致海水在不同位置产生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
11. 为什么热气球可以飞上天空?答案:热气球内的空气被加热后变得比周围空气更轻,产生浮力,从而使热气球升空。
12. 为什么人会打喷嚏?答案:打喷嚏是身体清除鼻腔中的刺激物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13. 为什么蜜蜂会蜇人?答案:蜜蜂蜇人是为了自我防卫,在蜂蜇中释放的毒液可以引起疼痛和肿胀。
14. 为什么照镜子会看到自己的倒影?答案:镜子表面有镀上金属薄膜,光线照射后被反射回来,形成我们眼中的倒影。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https://img.taocdn.com/s3/m/cd1a273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7.png)
【导语】蓝蓝的天空恬静的如⼀⾯明镜,仿佛可以照映出整个⼤地。
鸟⼉不时的从天空中划过⼀道道优美的弧线,你会好奇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不是其他颜⾊吗?下⾯是分享的⼗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是蓝⾊的。
欢迎阅读参考!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 天空是蓝⾊的原因 事实上天空之所以是蓝⾊的原因是因为三个简单的因素组合在⼀起:阳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地球的⼤⽓层是由分散不同波长光的分⼦组成的,它们的⼤⼩不同,我们的眼睛也很敏感,把这三件事放在⼀起, 阳光是由所有不同颜⾊的光组成的……我们的太阳的光球层⾮常热,接近6000K,它发出⼀种⼴谱的光从能量的紫外线到可见的,从紫⾊到红⾊,然后深⼊到光谱的红外部分。
的能量光也是短波波长(和⾼频)光,⽽较低能量的光有较长波长(和低频率)⽽不是⾼能的。
当你看到⼀个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时,光产⽣分裂的原因是由于红光的波长⽐蓝⾊光长。
在我们的⽇常⽣活中不同波长的光反应不同与物质的反应是极其重要和有⽤的。
微波炉上的⼤洞允许短波长的可见光出⼊,但要保持较长波长的微波光反射它。
太阳镜上的薄涂层反射紫外线、紫⾊和蓝光,但允许长波长的绿⾊、黄⾊、橙⾊和红⾊穿过。
这些微⼩不可见的粒⼦组成了我们的⼤⽓层——像氮、氧、⽔、⼆氧化碳和氩原⼦⼀样的分⼦,它们都散射所有波长的光,但更有效地散射短波波长的光。
因为这些分⼦⽐光本⾝的波长要⼩得多,所以光波长越短,它散射的越好。
事实上它在数量上遵循⼀种叫做瑞利散射的定律,它告诉我们在⼈类视觉的短波波长范围内的紫光,⽐在长波长范围内的红光多出9倍多。
(波长的散射强度成反⽐的四次⽅:我∝λ-4)。
当阳光照射在地球⼤⽓层的每⼀个⾓落的时候,光的红光波长只会有11%的散射,所以在你的眼睛⾥就像紫⾊的光⼀样。
当太阳在天空⾼时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天空是蓝⾊的。
它在离太阳较远的地⽅看起来更亮,因为在这些⽅向上有更多的⼤⽓层(因此更多的蓝光)。
在任何⽅向上,你都能看到从阳光中发出的散射光,照亮了你眼睛和外太空之间的整个⼤⽓层。
小学科学章节练习
![小学科学章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d82dae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a.png)
【详解】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一个伟大的猜想就是地球是球形的。
15.行星
【详解】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像太阳这样会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太阳系就有八大行星。
14.(2021春·四年级课时练习)( )的航行是第一次的环球航行。
15.(2021春·辽宁盘锦·四年级期中)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星叫( )。
16.(2022春·四川广安·四年级统考期末)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中,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蓝色部分可能是____________。
请你设计一个证明地球的形状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五、综合题
(2022春·山西吕梁·四年级统考期末)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在航天器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自己的肉眼观察和推测,小明正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古人对这个现象的观察与认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
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如图)。根据古人的发现,他们对地球形状的推测是:( )。
A.海洋B.冰川C.荒漠
8.(2021春·福建厦门·四年级校考期中)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发现()。
A.陆地面积小B.海洋面积小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
9.(2022春·四川资阳·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天B.月球的公转周期约为1个月
C.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12.C
【详解】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1522年,回到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根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是他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读书笔记(优秀10篇)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读书笔记(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ba3c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d.png)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读书笔记(优秀10篇)十万个为什么摘抄读书笔记篇1近期,我读了一本书。
这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多彩的社会》。
这本书主要讲了:设计人类社会、历史人物、事件以及文化艺术多个领域,首先向人们介绍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和国家组织概况,再带人们追寻历史的脚步纵览人类历史的大事件,最后迈入文化艺术的殿堂,接受文化艺术的洗礼。
同时,在这本书里,最让我深刻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同时,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令我非常深刻: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为了联合西域部族夹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一行到达了今天的西亚等地,开通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即从洛阳到今天的地中海一带的陆地上的通道,它成为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之间联系和发展的桥梁。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读书笔记篇2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身边有许多不知道的事情等待我们去观察和思考。
我们生活中也少不了各方面的常识,如为什么要多吃水果,狗为什么会对陌生人叫,为什么刷牙时会出血等等……总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好书,它让我知道了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本书多想个知识丰富的老师啊!十万个为什么摘抄读书笔记篇3暑假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一共十本,有的讲神秘的宇宙,有的讲美丽的地球,有的讲可爱的动物,有的讲奇妙的人体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美丽的地球》。
在这本书里面我知道了地球里面有什么,为什么火山会发火,为什么夏季会下冰雹,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等等,解开了我一直有的疑问,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以前我会经常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看到卫星拍的地球照片是蓝色的呢,读了这本书我我知道了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除了一部分陆地外,大部分面积被海洋所覆盖。
而海洋的`海水是蓝的,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也是蓝色的。
看了这本书,我感觉地球真的很奇妙,长大了我要去好好看看各地的美丽的壮观景色,好好探索地球美丽的各处。
地球是一个水球
![地球是一个水球](https://img.taocdn.com/s3/m/8292b41290c69ec3d5bb7543.png)
地球是一个水球前言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时,当我们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部分面积是鲜艳的蓝色。
从太空中看地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极为秀丽的蔚蓝色球体。
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表面。
同时水也以千变万化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各种水体之间不断的发生着转化。
而人们对水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分陆七分海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大陆和海洋。
而海洋比陆地大得多。
根据科学家计算,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70.8%,即3.61亿平方千米,剩余的1.49亿平方千米为陆地,其面积仅为地球表面积的29.2%。
也就是说,地球上的陆地还不足三分之一。
所以,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广袤大陆实际上不过是点缀在一片汪洋中的几个“岛屿”而已。
有人建议将地球改为“水球”不是没有道理。
在饼图上表示出地球上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可以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来进一步说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图中给出了海洋和陆地面积随纬度分布的百分比。
由图可以看出,除了北纬45度~70度以及南纬70度的南极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大多数纬度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而在南纬56度~65度,几乎没有陆地,完全被海水所环绕。
这种随纬度分布的不均性,正是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一个特点。
而另一个特点就是海、陆分布的对称性。
比如,南极是陆,北极是海;北半球高位地区是大陆集中的地方,而南半球的高纬度区却是三大洋连成一片。
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分布的这些特点,对于海水的运动有很大影响。
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被誉为“宇宙哥伦布”。
他的名字是人类航天时代的象征。
1961年4月12日,在前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加加林穿着宇航服登上东方1号宇宙飞船,莫斯科时间9时7分,飞船在运载火箭推动下,点火升空,进入32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飞行。
加加林在座舱内从舷窗向外望,不禁欢呼“多么美啊!我看见了陆地、海洋和云彩,我看到的地球更像个水球!”。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9ad5d8af45b307e97197e9.png)
地球上的水一、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本课是“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2——人类生存的地球中的地球上的水体与“物质科学”中的主题——常见的物质中的“水”有密切联系,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学生容易体验和领会的,因此教材以“水”为主题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章节,本节先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知道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树立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的存在状态。
(2)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探讨,体验水无处不在。
(2)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养成对知识“乐学、乐用”的积极心向。
(2)通过对淡水资源分布、储量和水的重要性的学习,认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难点)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水的体验十分丰富,对于“水在哪里?哪里有水?”“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等都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且在第一册中曾经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水与地球上生命的密切关系等知识。
学生经验体系中的这些关于水的知识片段是本节内容的学习基础。
从水在哪里→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存在的?它们怎么转化?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转化?从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有多重要呢?这些问题在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情境被提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头脑中关于水的零碎知识将起来,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对各类水体的存在及其转化和循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生活中的水》这一课题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每课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每课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1483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9.png)
A. 云层或冰川B. 海洋C. 森林或草原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没有关系
10.关于月球下列说法错误 是( )。
A 月球上有环形山
B.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C. 月球上有嫦娥
11.下列图片中表示中秋节的月相是( )。
C.都是球体
3.下列节气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大是(B)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四、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太阳的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夏至太阳高度角最大,春分或秋分太阳高度角次之,冬至太 阳高度角最小。
五、说说怎样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最后做出结论。
答:实验步骤∶
1.—名同学背对太旧站定。
1.地球仪是个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3.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x)
4.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x)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B)
A.高原B.海洋C.沙漠D.草原
5.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C)
A.24小时
B.半个月
C.1个月
2.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时,我们将细沙平铺在托盘中,用大小不同的石子撞击细沙。平铺的细沙代表(A)
A.月球表面
B.沙准
C.沙漠
3.月球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下列关于环形山叙述错误的是(C)
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精选10篇)
![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06b6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5.png)
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精选10篇)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篇1我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后,我才知道科学很奇妙,也很神奇。
可以让我学习到一些课本和日常生活中无法了解的知识。
在《动物和植物》篇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蜜蜂为什么叮人后会死掉呢?因为,它在叮人的同时也把自己身体里的内脏一起带出来了,好神奇啊。
还有刺猬身上的刺有什么用呢?哦,原来刺猬身上的刺是用来收集食物的;同时,也是一种级好的防卫武器。
等等还有很多动植物的`知识哦!在《饮食中的为什么》篇中我学习到了用蒸笼蒸馒头哪一层的先熟,当然是上层了。
想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热气是往上走的,一直停留在上层,而下层的热气只是路过一下,所以上层的会先熟。
还有很多有关饮食的小常识呢。
我在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后,我越来越喜欢科学了。
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篇2今天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篇竹子开花吗。
以前我一直以为竹子是不会开花结果的,竹子永远都是绿色的,读了之篇*后我恍然大悟。
其实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而且是要等到快死的时候才开花。
竹子在开花前可以生长几十年,开花时有点枯黄,开出的花很小,不引人注目。
别的植物开花是因为生长的很健康,而竹子开花却是应为土地没有养分或缺手少水分。
读了这篇*我又长了新知识,我要多读书,这样可以了解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篇3《十万个为什么》自然世界奥秘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这本书里共有六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的都是不同的,那六个知识点分别是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广博的水域、奇异的地貌、变幻的天气和自然的灾害。
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古代,古人认为日食是天狗吃了月亮,每当发生日食的时候古人就敲锣打鼓来驱赶天狗,祈求太阳赶快回来。
摘抄读书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篇4《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丰富知识。
告诉我们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海洋是蓝色的宝库、为什么地震前后日光会自己发光、沙漠为什么五彩缤纷。
【题库】海洋知识竞赛
![【题库】海洋知识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c94d16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5.png)
2024海洋知识竞赛11、下列海洋中,哪个是我国的内海?(单选题2分)A.渤海B.南海C.黄海D.东海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D选项正确,故选D。
2、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在哪个大洋?(单选题2分)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托克劳群岛,位于南太平洋,由法考福环礁、阿塔富环礁、努库诺努环礁3个珊瑚岛组成,总面积仅为10平方公里左右。
目前托克劳群岛上居住的居民不足2000人,另有数千人居住在西萨摩亚和新西兰。
托克劳群岛作为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在1994年取得了自治,成为了新西兰的一个自治领地。
由于群岛面积狭小,土地资源贫乏,椰子是岛上唯一的经济作物,托克劳群岛有着巨大的专属经济区,渔业是其主要的产业,另外邮票、纪念币和手工艺品也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过由于远离大陆,对外交通不便,托克劳群岛的经济还是十分落后。
3、海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海上军事力量,二是海上政治力量。
(判断题2分)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海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海上军事力量,二是海上经济力量。
4、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绿色的。
(判断题2分)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
5、中国和哪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了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单选题2分)A.东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盟D.非洲联盟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2020年12月,中国与非洲联盟签订《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这是中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将推动该倡议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深入对接,其中港口基础设施等成为重要合作内容。
6、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位于哪个国家呢??(单选题2分)A.澳大利亚B.中国C.巴西D.美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潘塔纳尔(Pantanal)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f65f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d.png)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1 地球的故事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和假设,能够通过模拟进港的帆船实验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
3.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推测,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不断求证的过程。
4.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
重点: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所经历的漫长过程。
难点:能够通过模拟进港的帆船的实验来验证地球是圓的。
一、知识广场1.古代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由此提出了____________的猜想。
2.1519年9月,____________带领由 5艘舰船组成,共237人的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其赤道的周长大约为____________千米。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______,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____________。
5.船只出港总是先不见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二、判断大厅1.人们现在还不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
(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3.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天圆地方的猜想产生了怀疑。
( )4.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船身。
( )5.古希腊人通过观察进出港的船只,提出大地可能是方的。
( )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的推测。
( )7.古代人认为地像一张有褶皱的纸,是平的。
( )三、选择乐园1.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为( ) 千米。
A.4万B.5万C.6万2.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于1522年.返回出发点,这一史实证明了地球是( )。
A.球体B.方的C.无法判断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海上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顶先消失;②太阳是圆的;③人越往高处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④月球是圆的。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15篇)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03f2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e.png)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15篇)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1小时候,我总喜欢问爸爸妈妈诸如为什么太阳东边升西边落、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同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有的地方是晴天,有的地方是雨天之类的奇奇怪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爸爸妈妈往往也无法回答,我的好奇心总是得不到满足。
而现在,每当我好奇的时候,我不再问爸爸妈妈,而是去找我的第二个老师,那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帮我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它将我带入神秘的科学世界,在这大神秘的科学世界里,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解开了我在生活中不少的迷团。
从《十万个为什么》里,我知道了吃饭不能挑食,因为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各种营养,每一种食物并不是什么营养都有,有的这种比较多些,有的那种比较多些,有的缺这种营养,有的缺那种营养,只有不挑食,才能增强体质。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许许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给我们无穷的知识,让我们知道科学的发展,让你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2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3《十万个为什么》里有许多深奥的秘密,也有许多常识性的知识,《十万个为什么》主要讲的.是生活中的疑问,它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过去的事例,比如:星星为什么会发光、人为什么会打呼噜、人为什么会做梦,打蛇为什么要打七寸,鳄鱼的眼泪是怎么回事,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月食等等,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我们会想到的难题,十万个为什么让我了解了生活中的许多知识,这本书不但增长了我的知识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这是一本科普知识大全,一本令我百看不厌的好书。
这里面的每一篇__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以前,我并不了解月亮,总以为月亮上有宫殿、嫦娥和玉兔。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月亮是一颗冷冷清清的,没有空气的星球,并不像我想象的哪像美丽,相反,他还有一点令人厌恶。
《十万个为什么》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海水为什么发蓝?为什么会有地震?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从这些问题中我明白了许多常理,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https://img.taocdn.com/s3/m/0a8692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5.png)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是因为其表面的大部分是由水覆盖的。
以下是详细、准确、有条理和易于理解的回答:
1. 光的散射: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大量的气体和微粒,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时,光线会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微粒发生散射。
而蓝色光波长较短,能量较高,更容易被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微粒散射,因此地球看起来呈现出蓝色。
2. 水的存在: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水的颜色是蓝色的。
当太阳光照射
到海洋表面时,水分子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而蓝色光波长较短,能量较高,
更容易被水分子吸收和散射。
因此,从宇宙空间看地球,由于海洋的存在,地
球呈现出蓝色的外观。
3. 大气层的透明度:地球的大气层对可见光有一定的透明度。
太阳光穿过大气
层到达地球表面时,部分光线被散射,部分光线被地表反射,而剩下的光线则
穿过大气层再次返回太空。
这些穿过大气层的光线中,蓝色光波长的光线相对
较多,使得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看起来呈现出蓝色。
综上所述,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是因为光的散射、水的存在以及大气层的透
明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使得地球从宇宙空间看起来呈现出蓝色
的外观。
“神舟七号”考题早知道
![“神舟七号”考题早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51fe97f2770bf78a652954e1.png)
3. 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_________,势能_________。
4. 太空生活与工作:若不穿太空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因为舱外______________。
(2)天地间的通话是靠电磁波来实现的。我们看到宇航员与家人通话时略有延迟,是由于电磁波在天地间往返的路程较长(通过布置在各地的测控站间传递)引起的。
5. 力学:
(1)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不能够使用的仪器有:天平、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拉力可以)、压强计、密度计等,但温度计、刻度尺、放大镜、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仍能使用。在失重状态下浮力、液体压强将消失,在水中吹气泡,气泡将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不能以正常方式喝水,只能通过塑料袋挤进口中......
C.和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使易熔金属和空气形成等离子体层 D.为下落安全关闭无线电通讯系统
5.在"神舟"五号飞行中,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四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对其进行了跟踪、测量与控制.这是利用了下列的那一种波?(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微波 D.红外线
A、用指南针定向;B、用电风扇吹风;C、举行露天演唱会;D、用天平称质量。
8、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壮丽腾飞,有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托举起了一个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作为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实践者,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了亿万人的关注。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5713bb52acfc789ebc93b.png)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第1课 37度【教学目标】(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
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第一课时生命小问号一、教学引入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课堂总结四、作业预习生命小秘密。
第二课时生命小秘密一、复习引入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二、课堂总结第三课时生命小智慧一、复习引入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
教学课件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1 大洲和大洋 课件02
![教学课件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1 大洲和大洋 课件02](https://img.taocdn.com/s3/m/b1acd64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5.png)
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给人类提供资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给人类 提供鱼盐之利。
给人类提供舟楫之便
海洋具有互联互通的特点,沿海国家对外贸易, 特别是全球洲际货物贸易,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 完成的。
• PART FOUR
课堂小结
海陆分布
七大洲
四大洋
海陆面积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很不均匀
狭义上的大洋,指海洋主体部 分,不包括周围的海和海峡。
四大洋的位置和主要特征
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海洋,被陆地大致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西洋
位置: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 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主要特征: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几乎占全球 海洋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深度 最深、岛屿最多
七大洲的分布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北美洲。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该大洲绝大部 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 被大洋环绕。这里终年 冰雪覆盖,是唯一没有 人类定居的大洲。
七大洲的分布
➢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的大洲:南极洲
➢ 地跨寒、温、热三带的 大洲:亚洲、北美洲
➢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 洲
中国学者郝晓光开始研究编制竖版世界地图,旨在传统横版突出东西半球世界地图基础上,更加清 晰地描述南北半球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历时10多年努力,他创新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横空出世”。 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大洲跨经度最广
B.乙所在大洲有世界最大的半岛
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 集中的半球,水半球是海 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但 无论是陆半球还是水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 积。
蔚蓝色的地球
![蔚蓝色的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fae4908d02d276a200292ee6.png)
地球上的蓝色是…… 陆地是…… 白色的涡流是……
地球究竟有多大? 地球一圈的周长是4万千米,如果 一个人每天行走50千米,问他绕地球 一周需要多少天?折合多少年? 地球小资料 重量:59.76万亿亿吨 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 周长:4万千米 半径:6371.004千米
猜一猜: 这些精确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利用高科技仪器测量出来的。
在人类活动范围很小、科技不 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凭借直觉和 主观臆想,对地球的形状作出各种 各样的猜测,
请阅读P94-95页,然后结合各 自的课外知识,小组交流。
因为古人发现大地是平坦的, 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仿佛被 天所覆盖。所以提出“盖天说”。
如:“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意 思是说天空像一个半圆的罩子把大 地笼罩着。
从太空看地球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宇航 技术迅速发展,使人类观察地 球的立足点,发生了飞跃的变 化,人们可以在远离地球的太 空一览地球的全貌了。
你们知道第一位登上太空,看 到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
苏联的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尤里· 加加林身 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乘坐重达4.75 吨的宇宙飞船——东方1号进入太空,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 也是第一位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 人。
后来人们又发现有些现象不对, 比如说:站在海边,看见大海是圆弧形 的,每当大船开进港口时,总是先看到 旗杆,再看到船身。一个人一直往南边 走,总是会回到出发的地方。于是,进 一步提出了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天如鸡子,地如卵 中黄,孤居与天内,天大而地小,半 覆地上,半绕地下。”“地体虽静, 而终日旋转,如人坐舟中而不觉”。 意思是说天空像鸡蛋白,而地球就像 是蛋黄。天空大,地球小,天空是环 绕着地球的。地球不是静止的,而是 在旋转,但是人察觉不到。 浑天说比盖天说的观念 更科学。可见,人类是在不 断完善自己的探索。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蓝色的星球》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蓝色的星球》](https://img.taocdn.com/s3/m/41403f5beff9aef8941e06d1.png)
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第二课蓝色的星球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
知道地球上除了海洋,还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知道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喷灌、滴灌等是节约水资源的技术。
2.科学探究观察地球仪,联系“宇航员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我们看大海是蓝色的”的两个事实,推测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什么,并估测海陆分布的情况。
能借助简易天平和剪刀、尺子和铅笔等工具,采用不同的方法继续估测陆地与海洋各占地球表面的比例是多少。
搜集资料,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类水体类型,了解各种节水方式。
3.科学态度、STSE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估测陆地与海洋各占地球表面的比例,体会创新乐趣。
积极搜集水体类型和节水方式资料,乐于合作分享。
了解人们为了节约用水,研究开发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其中净水再利用技术在节水的同时也保护了水环境。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思考:航天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颗以蓝色为主的星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如同一颗蓝色的宝石。
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航天员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2)仔细观察地球仪。
(3)猜想:观察地球仪,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是什么?(联想:我们看到大海是什么颜色的?)(二)新课学习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1)课件展示:教材P42页世界地图。
(2)计算:活动手册a.在世界地图上,找出这些大洲和大洋,并计算出地球上陆地总面积、海洋总面积、地表总面积。
b.想一想,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3)小结: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
(4)阅读资料:地球的表面是个球面,科学家用经线和纬线将地球表面划分出了很多的网状“小格子”,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准确测绘出海岸线在每个“小格子”中的确切位置。
经过科学计算,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29%,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