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程《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反馈三个环节说明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教学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与力的实际问题时,牛顿第三定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有意识地利用该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关于这点,老师们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与力的实际问题时,容易忽视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而事实上如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好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以后物理的学习十分重要。
2、学生情况及学习方法的分析:
根据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对常见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有一定的认识,能对物体进行基本的受力分析。这些条件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准备。但同时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教师在处理的过程中就要提供很好的感受性材料,设计好问题,铺路搭桥,简化“模型”,降低难度,让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同时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也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三维目标的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4、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而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即是重点又是难点。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知识很重要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采用“抛锚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多媒体最大程度的呈现物理情景,应用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的引领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课堂中所有的设计与安排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接下来我将具体谈一谈我是如何采用以上教学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的。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
1、回顾初中知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老师和一位同学玩个推手游戏既活跃气氛有说明问题。
小结:获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存在的感性经验
二、实验探究:
猜想因为是力的作用规律: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考虑
1、实验前校验弹簧秤;布置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的内容:弹簧秤的视数大小及变化的时间特点
2、采用数据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图像,让一个学生上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投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坐标图像
讨论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突出强调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为以后的分析打下伏笔。
两个实验都让学生来做,简单易行,即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实验能力又能很好提供感性认识并且能够说明问题。
三、深入挖掘
引导学生回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内容,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比,引起学生内心疑问“?
1、对站立的老师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各个力的反作用力
2、对走路的老师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前面知识找出各个力的反作用力
3、以站立的教师为例,及时引导学生体会“相互作用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在性质、作用点、变化的时间性的特点
组织学生活动,每一个都能够举例说明,并在之后进行学生回答总结;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三处不同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同生同灭。
质疑提问:两手夹书,左手对书的作用力与右手对书的作用力是不是作用与反作用力。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是任意两个物体而是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间。
投影出关于“相互作用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