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体的平衡(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4.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几种解法都有)
整体法求得 N=(M+m)g
隔离体法求得 f=mgtanθ
B
A
θ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常用解法
解法七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
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 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 常见的临界状态有: (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 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 0) (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紧与松驰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 力为 0; (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假设推理法.
(2)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一、共点力及其平衡 (3)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
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 (4) 三个分力的合力大小范围的确定
2.极值问题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 析法进行分析.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常用解法
解决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
(1)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 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 (2)数学解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或画出函数图像),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 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讲义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讲义一、共点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共点力是指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
例如,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就是共点力。
要判断几个力是否为共点力,需要分析这些力的作用点和作用线。
如果力的作用点相同或者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些力就是共点力;否则,就不是共点力。
二、共点力平衡的状态当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而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如果物体具有加速度,那么它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就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假设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 F1、F2 和 F3 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必然为零,即 F1 + F2 + F3 = 0。
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在 x 轴和 y 轴方向上的分力之和也分别为零。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 F1 在 x 轴和 y 轴上的分力分别为 F1x和 F1y,F2 的分力为 F2x 和 F2y,F3 的分力为 F3x 和 F3y。
那么有F1x + F2x + F3x = 0 和 F1y + F2y + F3y = 0 。
这个平衡条件是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关键。
四、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求解未知力在很多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已知力和物体的平衡状态来求解未知力。
例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重力 G、地面的支持力 N 和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f 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重力 G =mg,我们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出 N = G = mg,f = 0 。
再比如,一个悬挂着的物体,通过绳子与天花板相连,已知物体的重力和绳子与天花板的夹角,就可以通过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绳子的拉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共点力的平衡》新人教原创
F2
多 力 平 衡
多力平衡条件: 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时,其中 的任意一个力必定与余下的其他力的合力等 大反向。 如图所示,某物体在四个共 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若将F4=5N的力沿逆时针方 向转动90°,其余三个力的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求此时 物体所受的合力。 F2 F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7、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共点力的平衡
共 点 力 的 平 衡 条 件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力下,如果 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 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或 匀速直 线运动
△ v= 0
a=0
F 合=0
共点力作用下 的平衡条件
思 考
静止与速度v=0 是一回事吗?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当物体到达最高 点时,速度为0 ,加速度为0 吗?或者说合 外力为0 吗?
G
注意:加速度为0 时速度不一定为0 ;速 度为0 时加速度不一定为0 。
二 力 平 衡
二力平衡条件: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
一对平衡力 FN
F
G G
三 力 平 衡
三力平衡条件: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FB= G cosθ
FB= F2= G cosθ
Ff
θ
FN 水平方向:FN-F2 =0
竖直方向:F1-Ff -G=0
④ ⑤
G
F
①
③
G 由①②③④⑤得 F= cos -μsin θ θ
F1= F cosθ
Ff=μFN
F2= F sinθ FN= F 2
②
F
2020届高考物理必考经典专题 专题02 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必考经典专题专题2: 共点力的平衡考点一平衡条件的应用1.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效果分解法衡条件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表示力的矢量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力的三角形法形,然后根据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考点二“死结”与“活结”“动杆”与“定杆”问题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3.“动杆”: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可以绕轴自由转动.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4.“定杆”: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可以沿着杆,也可以不沿杆.考点三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平衡物体所受某力发生变化,使得其他力也发生变化的平衡问题.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3.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两种方法方法步骤解析法(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1)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边、角的变化(2)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考点四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临界状态”: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2.三种临界条件(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绳中的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紧与松弛的临界条件为绳中的张力为0.(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3.突破临界和极值问题的三种方法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分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关系图,作出平行四边形或者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极限法是指通过恰当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问题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极左”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便于分析求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平衡条件的应用◆典例一:【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共点力的平衡ppt课件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例题】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的正上方,离球面顶端距离为h的O点,
用一根长为l的细线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靠在半球面上.试求小球对球
面压力的大小.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01 物体的平衡状态
1.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 说这个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的石头
作者编号:43999
匀速运动的电梯
新知学习
起飞阶段 平稳飞行阶段
降落阶段
作者编号:43999
飞机从起飞到以一定速度平稳飞行,再 到降落,最后停在机场的停机坪上。在这个 过程中,飞机经历了哪些阶段?在各阶段飞 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作者编号:43999
课堂练习 2.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图中,滑轮光滑且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 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 量为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的弹力的大 小依次为FA、FB、FC、FD,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B ) A.FA=FB=FC=FD B.FD>FA=FB>FC C.FA=FC=FD>FB D.FC>FA=FB>FD
力的三 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 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作者编号:43999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刘老板【知识点的认识】1.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或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匀速转动).注意: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为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叫做两种平衡状态:静态平衡v=0;a=0;动态平衡v≠0;a=0;①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②物理学中的“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其正交分解式为F合x=0;F合y=0;(2)某力与余下其它力的合力平衡(即等值、反向).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其力大小符合组成三角形规律.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是相互平衡).推论:①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②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说明:①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②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 X合=0,F Y合=0;求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选对象,画受力图,建坐标,列方程.4.平衡的临界问题由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由某种物理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发生转折的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可以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往往利用“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5.平衡的极值问题极值是指研究平衡问题中某物理量变化情况时出遭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可分为简单极值问题和条件极值问题.【重要考点归纳】1.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步骤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所在,一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如下:①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化.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②按顺序找力.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④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2)隔离法与整体法①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②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③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注意:本考点考查考生的基本功: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处理力学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所以要熟练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共点力平衡的处理方法(1)三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①力的合成、分解法:即分析物体的受力,把某两个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二是把重力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将三力转化为四力,构成两对平衡力.②相似三角形法:利用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力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简捷的效果.(2)多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利用正交分解方法解体的一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②进行受力分析;③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正交分解;④x方向,y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求解.注意:求解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对于三力平衡,如果是特殊角度,一般采用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非特殊角,可采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对于多力平衡,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3.动态平衡求解三个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采用图解法,即先做出两个变力的合力(应该与不变的那个力等大反向)然后过合力的末端画方向不变的那个力的平行线,另外一个变力的末端必落在该平行线上,这样就能很直观的判断两个变力是如何变化的了,如果涉及到最小直的问题,还可以采用解析法,即采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4.连接体的平衡问题当一个系统(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当求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否则不能暴露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求系统受到的外力时,用整体法,即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具体应用中,一般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命题方向】(1)第一类常考题型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A.F=GcosθB.F=Gsinθ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Gcosθ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F和斜面的支持力,再得到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F=F N sinθF N cosθ=G解得F=Gtanθ,F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F N=故选D.点评:本题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此题运用力合成法进行处理,也可以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对多力平衡综合的考查: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向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分析: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N2=mgtanθ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2N=(M+m)g故:f=mgtanθ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θ不断变大,故f变大,N不变,N1变大,N2变大,P、Q受到的合力一直为零;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Q受力分析,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的表达式,最后再进行讨论.(3)第二类常考题型是对连接体的平衡问题的考查: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C.N变大,T变大D.N变大,T变小分析:分别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和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研究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解: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2mg 保持不变.再以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设细绳与OB杆间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T=,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时,α减小,cosα变大,T变小.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是关键.当几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可以把它们看成整体进行研究.【解题方法点拨】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受力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从近几年高考出题的形式上来看,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突出了对于实际物理问题的模型抽象能力,在高考的出题方向上也体现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尤其是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同时更多的题目则体现了与物体的平衡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动量能量、场类问题的综合考查,试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解答题形式出现.。
物理课件:第4章--43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5)利用方程组求解,必要时需对解进行讨论. 注意: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尽量使更多的力落在 坐标轴上,以减少分解力的个数,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 的.
如图4-3-3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
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 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
可以认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那么,重力的两个分力随之而 变.N2 始终和挡板垂直,N1 方向不变,所以左边 N1 的平行线也不 变,那么 N2 的变化如图所示,可得其先减小后增大.N1 逐渐减小.
【答案】 N1 逐渐减小;N2 先减小后增大
如图4-3-7所示,一个表面光滑的半球固定 在水平面上,其球心的正上方一定高度处固定一小滑轮,
点的连线和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
m2 m1
为多
少?
【解析】 (方法一)正交分解法.
小球m2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处于平 衡状态,则由二力平衡条件得FT=m2g.
以小球m1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 图所示,以FN的方向为y轴,以垂直于 FN的方向为x轴建立坐标系.FN与FT的夹角为60°,m1g与y 轴成30°角.
设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滑轮中心到半球顶端的距离为
h,OA间的距离为L,由相似三角形
列等式
FN R
=
FT L
=
F′ R+h
,因
F′ R+h
不
变,半径R一定,所以FN大小不变,
而绳长L逐渐减小,所以FT逐渐减
小.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在利用矢量三角形解决力学问题时,应找出一个“几 何三角形”和“力的矢量三角形”,在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的基础上,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从而得两 三角形对应边的大小的比值相等,这样就可以求某一个力 的大小或各个力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第3节共点力的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3节共点力的平衡
本节重点:
①物体的平衡状态;
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本节难点:
①受力情况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
知识点:
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处的状态。
注意:保持静止和瞬时速度为0不同!
2.物体受两个共点力作用时的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
F合=0
(2)当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时,它的平衡条件:F合=0
结论: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等于零。
(3)求解方法
①合成法:根据矢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正交分解法:分解是为了更好地有效地合成,这样利于解题。
3.动态平衡问题
(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表达式,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图解法:对研究对象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所受的力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由各边的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来确定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
适用于图解法题型特点:
适用于三力平衡中:一个力恒定不变(大小、方向不变);一个力大小不变,一个力可变。
(2)相似三角形法: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首尾相连构成三角形,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适用于相似三角形法题型特点:
适用于三力平衡中:一个力恒定不变(大小、方向不变);其他两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高中物理教科版目录(全套)
高中物理- 教科版目录(全套)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1.3 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1.4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1.5 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6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7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8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9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第二章力2.1力2.2重力2.3 弹力2.4摩擦力2.5力的合成2.6力的分解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3.2 牛顿第一定律3.3 牛顿第二定律3.4牛顿第三定律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3.6 自由落体运动3.7 超重与失重3.8汽车安全运行与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4.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4.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4.3 平衡的稳定性(选学)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1.1 曲线运动1.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3 平抛运动1.4 斜抛运动第二章圆周运动2.1 描述圆周运动2.2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3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2.4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3.1天体运动3.2 万有引力定律3.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3.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4.1 功4.2 功率4.3动能与势能4.4动能定理4.5 机械能守恒定律4.6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5.1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5.2 了解相对论5.3 初识量子论理科选修- 选修3-1第一章电场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1.2库仑定律1.3 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1.4 电势差1.5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6 电容器和电容1.7 静电的利用及危害第二章直流电路2.1欧姆定律2.2 电阻定律2.3 焦耳定律2.4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2.5 伏安法测电阻2.6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8 欧姆表多用电表2.9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第三章磁场3.1 磁现象磁场3.2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3.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3.4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落伦兹.3.5洛伦兹力的应用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1.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2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4 楞次定律1.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1.6 自感日光灯1.7 涡流研究课题测量玩具电动机运转时的. 第二章交变电流2.1 交变电流2.2 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2.3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2.4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2.5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2.6 变压器2.7 电能的输送第三章传感器3.1 传感器3.2 温度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3.3 生活中的传感器3.4实验探究:简单的光控和温控.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1.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2 分子的热运动1.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4 统计规律分子运动速率分布1.5 温度内能气体的压强1.6实验探究:用油膜法测油酸分.第二章固体和液体2.1 晶体和非晶体2.2 半导体2.3 液体的表面张力2.4液晶第三章气体3.1气体实验定律3.2 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图.3.3 理想气体3.4饱和汽与未饱和汽3.5 空气的湿度第四章能量守恒与热力学定律4.1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4.2 热力学第一定律4.3宏观热过程的方向性4.4 热力学第二定律4.5熵概念初步第五章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5.1 能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5.2 能源利用与环境问题5.3 可持续发展战略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1.1 简谐运动1.2 单摆1.3简谐运动的图像和公式1.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1.5 实验探究:用单摆测定重力加. 第二章机械波2.1 机械波德形成和传播2.2 横波的图像2.3 波的频率和波速2.4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与折射2.5 波的干射、衍射第三章电磁振荡电磁波3.1电磁振荡3.2 电磁场和电磁波3.3电磁波普电磁波的应用3.4 无线电波发射、传播和接收第四章光的折射4.1 光的折射定律4.2 实验探究:测定玻璃的折射率4.3 光的全反射第五章光的波动性5.1 光的干涉5.2实验探究:用双缝干涉观光的.5.3 光的衍射与偏振5.4激光第六章相对论6.1 经典时空观6.2 狭义对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6.3 相对论时空观6.4 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定律质量和.6.5广义相对论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能量守恒1.1 碰撞1.2 动量1.3 动量守恒定律1.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二章原子结构2.1 电子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3 光谱氢原子光谱2.4 波尔的原子模型能级第三章原子核3.1 原子核的组成与核力3.2 放射性衰变3.3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3.4 原子核的结合能3.5 核裂变3.6 核聚变3.7 粒子物理学简介第四章波粒二象性4.1 量子概念的诞生4.2 光电效应与光量子假说4.3 光的波粒二象性4.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4.5 不确定关系。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2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15张ppt)
例2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 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 摩擦力( )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解析:斜劈和物块都平衡对斜劈和物块整体受力分析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选A
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之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相接触,若
不计一切摩擦,求
(1)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
m
(2)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
α
解(1)对M和m组成的系统进行受
M
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水平面对
正方体的弹力
N=(M+m)g ①
N
(2)对M进行受力分析
F1=F2cosα ②
Mg+F2sinα=N ③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2:04:48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解析:选择环P、Q和细绳为研 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
O
P
A
FT
力和支持力FN的作用,而环动
移前后系统的重力保持不变,
Q
故FN保持不变.取环Q为研究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轻绳”、“轻杆”与“轻弹簧” “活结”与“死结” “活动杆”与“固定杆
模型3:轻弹簧 轻弹簧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可以被压缩或拉伸。 其弹力的主要特征是: ①轻弹簧能产生沿弹簧轴线伸缩方向的压力或拉力; ②轻弹簧各处受力大小相等,且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 ③轻弹簧产生的弹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发生突变,只能 渐变(除弹簧被剪断外); ④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 F=kΔ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Δ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缩 短量。
由于杆AB不可转动(即是“固 定杆”),所以杆所受弹力的方向 不一定沿杆AB方向.由于B点处是 滑轮,它只是改变绳中力的方向, 并未改变力的大小,滑轮两侧绳 上的拉力大小均是100 N,夹角为 120°,故滑轮受绳子作用力即是 两拉力的合力。
总结: 1.什么是活结,什么是死结? 2.什么是活动杆,什么是固定杆? 2.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②绳上任何一个横截面两边相互作用的拉力叫做“张 力”,因此轻绳只有两端受力时,任何一个横截面上的张力 大小都等于绳的任意一端所受拉力的大小,即同一轻绳张力 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③轻绳的弹力大小可发生突变.
模型2:轻杆 轻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杆是硬的,它的劲度系数 非常大,可认为在受外力作用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 长或压缩. 其弹力的主要特征是: ①轻杆既可产生压力、也可产生拉力,且能产生侧向 力(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②轻杆各处受力大小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③轻杆的弹力可发生突变.
分析:
TC mg 50N
TB cos mg
TA A
mg 50
TB cos
62.5N 0.8
TA TB sin 62.5 0.6 37.5N
B TB θ θ O
mg
例2.轻绳AB一段固定于A点,另一端自由。在绳中某处O点 打结系另一轻绳OC,下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现保持O点的 位置不变,在OB段由水平方向缓慢转到竖直方向的过程中, 拉力F和绳OA的张力变化?
高中物理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这一主要学习共点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及其简单应用,属于力学的基本内容。
其中平衡条件的理解与运用是本章的重点。
这一章以前三章学习的基本知识为基础(特别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平衡态。
前两节学习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掌握力的平衡条件(不涉及转动问题);三四两节研究物体的转动平衡问题,学习力矩的概念,掌握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通过最后一节对物体的平衡状态进一步学习,知道物体平衡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
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对学好本章很有好处。
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要求】1.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
2.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
【知识要点】一.共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该物体则处于平衡状态。
注意:(1)正确理解“保持”两字。
例如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这个状态不能保持,故不属于平衡状态。
(2)正确理解“一个”两字。
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才有平衡的可能,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是不可能平衡的。
比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由于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达到平衡是不可能的。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例:(1)两个力互相平衡,则必须是两力的大小_____、方向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上。
(2)三个力互相平衡,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特点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在把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必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4.
5.
明确研究对象(物体或结点) 受力分析(作出示意图)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态(能不能用共点力 的平衡条件解题) 选择适当方法(合成、分解、正交分解), 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 解方程
2 2N
多力平衡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列出平衡方程:Fx=0 , Fy=0
例题2
X方向:
f + F1 cos θ = G sin θ
x y N f F1 G θ=60°
y方向:
N = F1 sin θ + G cos θ
改题:若已知μ,求物 体的加速度大小。
三、应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条件解题的一般步骤
FN F静 G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和第三个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总合力为零
P72 例题1 注意总结解题步骤 思考其它解题方法
可合可分
3、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平衡 任意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总合力为零)
曾做过的练习:有一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将其中一个大小 为2N的力的方向改变90°,那第这组共点力的合力为多少?
第四章 物体的平、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 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 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加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FN FT F静
FT
G
• G 匀速下滑
G
FN
N2 N1
f G
非共点力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 F合=0 1、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平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平衡
4.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共33张PPT)
图4-2-4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如图4-2-5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 上,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A、B正以共同 的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运动中物 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4-2-5
A.A受4个,B受2个 B.A受5个,B受3个 C.A受5个,B受2个 D.A受4个,B受3个 答案:C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 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4-2-6所 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 的是( )
图4-2- 6
A.P物体受4个力 B.Q受到3个力 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2.相似三角形法:利用表示力的矢量三角形与表 示实物的几何三角形相似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 应用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简捷的效果.
3.三力汇交原理解题法: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平衡 状态,不平行必共点.例如:有一半圆形光滑容 器,圆心为O,有一均匀直杆AB如图4-2-4所示 放置,若处于平衡状态,则杆所受的重力G、容器 对杆的弹力F和N是非平行力,由三力汇交原理可 知:G、F、N必相交于一点C.
变式训练2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一个与 水平面方向成θ角斜向下的力F的作用,物块在水 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2-12所示, 如果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而使力F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θ减小,那么地面受到的压力N和物块受到的 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N变小,f变大 B.N变大,f变大 C.N变小,f变小 D.N变大,f变小
解析:选AC.因墙壁光滑,故墙壁和Q之间无摩擦 力,Q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重力、P对Q的压力、 墙壁对Q的弹力,以及P对Q向上的静摩擦力等4个 力作用,而P受重力、绳子的拉力、Q对P的弹力 等4个力作用,A项正确,B项错.把P、Q视为一 整体,竖直方向有Fcosθ=(mQ+mP)g,其中θ为绳 子和墙壁的夹角,易知,绳子变长,拉力变小,P、 Q之间的静摩擦力不变,C项正确,D项错.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解,由平衡条件可知,竖直
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合力都为零.
Fx=Tsinθ-F=0 Fy=Tcosθ-mg=0
y Tθ
所以Tsinθ=F Tcosθ=mg F
x
两式相比得
F=mgtanθ
mg
可见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力F只和偏角有关系,所
以可以根据偏角算出风力F.
3.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
f
F
G 在共点力平衡问题中,常取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
行考查.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物体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 3.求解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x = Fy 0.
1.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悬挂一个所受重力为G的
一、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 称它处于平衡状态.
二、探究物体的平衡条件 根据概念来判断下面的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箱 (2)平直马路上在牵引力作用下匀速前进的汽车 (3)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静止小球 (4)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静止小球,在剪断细 线的瞬间 (5)竖直上抛达到了最高点的小球
讨论与交流1:两个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N
例1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取
g=9.8N/kg).
(1)受到哪几个力作用?
G
(两个力,重力G和支持力N )
(2)能称之为平衡吗? (能)
(3)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支持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 结论: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1)~(3) 是 (4)~(5) 否
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2
典题1 如图9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
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整个装
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半圆球B
与柱状物体A半径均为R,半圆球B的球心到水平地面的竖
直距离为 2 R,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9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把A、B看成一个系统,对其运用整体法,该系统在竖直方向上
2.极值问题 (1)问题界定:物体平衡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涉及力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 (2)分析方法 ①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 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 ②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画出平行四边形或者 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
所示,F1是对OA绳的拉力,F2是对OB绳的拉力.由于 OA方向不变,当OB向上转动,转到与OA绳方向垂直
时,OB上的拉力最小,故OB上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1234
解析 答案
2.(动态平衡问题)如图6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水平绳OA方向
使A点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 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为轴,将木板从 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20 3
3
N≤F≤403
3
N
图4
解析 答案
方法总结
解决临界极值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求解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 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 2.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 题,而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并依此做出科学的 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2.进一步学习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等方法。
二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思路和方法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重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A.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讲解(一)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如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直线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直线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这些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注意: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分为两类:一类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另一类是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在这一节我们只研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又分为两种情形,即静平衡(物体静止)和动平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对静止的理解:静止与速度v=0不是一回事。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说明v=0,a=0,两者同时成立。
若仅是v=0,a≠0,如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此时物体并不能保持静止,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并非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平衡状态是指加速度为零的状态,而不是速度为零的状态。
(二)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加速度a=0,由牛顿第二定律F=ma知,物体所受合外力F合=0,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学特点是所受合外力F合=0。
例如下左图所示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保持静止,则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
的合力必与重力G等大反又如上右图所示中,若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F与FN向,故仍有F合=0。
注意:(1)若物体在两个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合力为零,这就是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
(2)若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定共面共点(三力汇交原理),合力为零,称为三个共点力的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物体在n个非平行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n个力必定共面共点,合力为零,称为n个共点力的平衡,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道,作用于物体上力的平衡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原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力的平衡的结果。
(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1)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因此物体在任一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
(2)如果物体只是在某一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则该方向上合力为零,因此可以在该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1、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方法(1)解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三力平衡问题。
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或分解的方法,把三个平衡力转化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通过解这一三角形求解平衡问题。
解三角形多数情况是解直角三角形,如果力的三形角并不是直角三角形,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尽量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如利用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的特点就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确实不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时,可利用力的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的相似等规律求解。
(2)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在处理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时非常方便。
将物体所受各个力均在两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列方程,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注意:应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优点①将矢量运算转变为代数运算,使难度降低;②将求合力的复杂的解三角形问题,转化为正交分解后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使运算简便易行;③当所求问题有两个未知条件时,可列出两个方程,通过对方程组求解,使得求解过程更方便。
2、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4)建立平衡方程。
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F合=0的代数式列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Fx合=0与Fy合=0联立列方程组;(5)利用方程组求解,必要时需对解进行讨论。
注意: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尽量使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以减少分解力的个数,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B.例解析1.解三角形法例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都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0C三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在增大C端重物质量的过程中,判断谁先断,实际是判断三根绳子谁承担的拉力最大。
O点所受三力如甲图所示,由于三力平衡,即F1与F2的合力F与F3相平衡,从图中直接看出,F1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F2、F3均为直角边,因此F1必大于F2和F3。
当增大C端重物质量时,OA首先承受不了,它先断,选A。
例2、如图所示,物体A沿倾角°的斜面匀速下滑,求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解法1:如图所示,物体A受到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三个共点力作用,沿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与N的合力F与G大小相等,文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有解得动摩擦因数为°=.解法2: 将重力G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沿斜面方向上有: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解得动摩擦因数为°=.此题给出了一种测定物体与长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圆球用绳OA拴住,靠在竖直墙上,绳子与墙面之间夹角为,求(1)绳子的拉力和墙对圆球的弹力各多大?(2)若OA绳缩短,使得角变大时,这两个力大小如何变化?解:(1)球受到重力G、绳的拉力T和墙的支持力N三个共点力作用,如图所示。
球静止,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T和支持力N的合力F与重力G反向且等值,即F=G=mg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得绳的拉力和墙的支持力分别为②②(2)球所受重力G是不变的,当绳缩短,角变大时,变小,变大,由式①可知,OA绳拉力T变大;由式②可知,墙对球的弹力N变大。
2.正弦定理。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构造出矢量三角形。
在矢量三角形中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或寻求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求解,往往能巧妙地解决问题。
例4、长L的绳子,一端拴着半径为r的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A点上,试求绳子的拉力。
分析:如图,以N,T为邻近作平行四边形,求得合力为F,F与G等大,反向,共线。
在△FTO中==∵F=G∴T=3.相似三角形法例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栓一小球A,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今将小球从图中所示的初位置缓慢地拉至B点。
在小球到达B点前的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FN 及细线的拉力F1的大小变化是()A.F N变大,F1变小B.F N变小,F1变大C.F N不变,F1变小D.F N变大,F1变大分析:小球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可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利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见下图所示。
解:由图可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持力FN 与拉力F1的合力F′与重力G大小相等。
由于三个力构成的三角形与△O′AO相似,则有:由于在拉动小球的过程中,AO变短,R+h及R不变故FN 不变,F1变小,故只能C正确。
答案:C4.正交分解法例6、质量为m的物体,用水平细绳AB拉住,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求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如图1(甲)。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物体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物体在斜面上受力如图1乙,以作用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据∑F=0,即解:解法一: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建立图1乙所示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得:(1)(2)联立式(1)(2)解得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为解法二: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如图2所示坐标系,据物体受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同理说明:(1)由上面解法可知:虽然两种情况下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因此,如何建立坐标系与解答的结果无关,从两种解法繁简不同,可以得到启示:处理物体受力,巧建坐标系可简化运算,而巧建坐标系的原则是在坐标系上分解的力越少越佳。
(2)用正交分解法解共点力平衡时解题步骤:选好研究对象→正确受力分析→合理巧建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子求解(3)不管用哪种解法,找准力线之间的角度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角度一错全盘皆错,这是非常可惜的。
(4)由本题我们还可得到共点力作用平衡时的力图特点,题目中物体受重力G,斜面支持N,水平细绳拉力T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必然构成如图3所示的封闭三角形力图。
这一点在解物理题时有时很方便。
5.三角形法例7、如图1所示,挡板AB 和竖直墙之间夹有小球,球的质量为m ,问当挡板与竖直墙壁之间夹角θ缓慢增加时,AB 板及墙对球压力如何变化。
分析:本题考察当θ角连续变化时,小球平衡问题,此题可以用正交分解法。
选定某特定状态,然后,通过θ角变化情况,分析压力变化,我们用上题中第四条结论解答此题。
解:由图2知,G ,N 2(挡板对球作用力),N 1墙壁对球作用力,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且θ↑封闭三角形在变化,当增加到θ′时,由三角形边角关系知N 1↓,N 2↓。
说明:封闭三角形解法对平面共点三力平衡的定性讨论,简捷直观。
本题是一种动态变化题目,这种题目在求解时,还可用一种极限法判断,如把AB 板与竖直墙壁夹角θ增到90°时,可知N 1=0,过程中N 1一直减小,N 2=mg ,N 2也一直在减小。
6、极限分析法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出现临界状态(平衡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化)时,采用极限分析法,把某个没有给定数值的力推向极端(“极大”或“极小”)来分析,从得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结果。
例8、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物体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的(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可能等于F分析:现用极限法来分析各种可能性。
⑴当F足够大时,会使物体有向上的滑动趋势,此时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正确;⑵当F足够小时,物体有向下的滑动趋势,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A正确;⑶在第⑵情况中有方程F+f=mgsinθ.因F大小未知,所以由此方程可讨论当f=0或f=F时方程仍然成立,∴C,D正确。
7、整体法和隔离法对于联接体的平衡问题,往往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