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成语故事ppt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PPT(2023版ppt)

成语故事PPT(2023版ppt)

STEP1
成语故事可以作为语文课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成语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和文化,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成语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成语故事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
成语故事可以增强企业文化的底蕴,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
02
传承文化:通过创新,让成语故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01
成语故事的总结
成语故事的价值和意义
传承文化: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民俗等。
01
教育意义: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02
语言艺术:成语故事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价值。
成语故事改编成动画:如《成语故事》系列动画,将成语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成语故事的创新意义
创新思维:通过创新,培养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04
教育意义:创新后的成语故事更具有教育意义,帮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03
激发兴趣:创新后的成语故事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成语故事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观众的兴趣。
成语故事应具有实用性,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和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故事的选择技巧
2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选择具有时代特色的成语故事,如《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等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等
D
跨界合作: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如与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合作,扩大成语故事的影响力

小学成语故事《闻鸡起舞》PPT课件

小学成语故事《闻鸡起舞》PPT课件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
维能力。
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展望和规划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 习计划,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阅读课外书籍, 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和历史文化知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按时完成 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勤奋好学精神
小学成语故事《闻鸡 起舞》PPT课件
目 录
• 故事背景与成语来源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相关成语及典故 • 德育渗透:培养勤奋好学品质 •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故事背景与成语来源
晋代历史背景简介
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发生在汉朝末年和南北朝初年。
分配角色
指定几名学生分别扮演祖逖、刘 琨以及鸡的角色。
场景布置
利用教室内的课桌、椅子等物品, 模拟出古代寝室的环境。
表演过程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用动作、表 情和语言再现闻鸡起舞的场景。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励志经历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围绕“励志”主题展开讨论。
分享经历
每组选出1-2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励志经历或故事。
勇于克服困难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要勇于克服,保持积极向 上的心态。
校园生活中勤奋好学实例分享
优秀学生代表
分享一些在校园中勤奋好学的优 秀学生代表,激励大家向他们学
习。
学习小组互助
介绍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的经验,鼓 励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课外拓展活动
分享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如阅读俱 乐部、科学实验小组等,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儿童成语故事ppt课件

儿童成语故事ppt课件

亡羊补牢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怕做错事情, 怕的是做错了事情之后不及时改正,时 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了。因此做事不要一错再错,错了就要 及时改正,避免一群羊,一天早晨,他发现羊 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 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窟窿堵上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 告说:“羊都已经丢了,还修补羊圈干什么,多此一 举 !”
第二天晚上狼又从洞口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很快堵上窟窿,把 羊圈修得结结实实,从此以后,狼再也不能去羊圈叼 羊了。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成语故事》(共46张PPT)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成语故事》(共46张PPT)

2021/8/15
25
《滥竽充数》
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 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 好的里面充数。
2021/8/15
26
《滥竽充数》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021/8/15
27
8、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2021/8/15
9
chuō

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
2021/8/15
10
máo 矛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dùn 盾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锐利 坚固 拿 卖
你能用上这些词,说一说这个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1/8/15
11
《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 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 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 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 哑口无言。
2021/8/15
12
《自相矛盾》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 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夸口”:吹牛,说大话
“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 不穿它。”
2021/8/15
17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
之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
能陷(xiàn )也。”又誉其矛
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fú )能应也。
2021/8/15
18
《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
总结词
传承历史文化、丰富语言表达、促进文化交 流
详细描述
成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 成语,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 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使用成语可 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 外,成语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不同
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
诚信教育:以“一诺千金”为例
总结词
通过“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详细描述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遵守诺言、信守承诺的故事,强调 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 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是成长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亡羊补牢: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人失去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 故事,强调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庄王因沉迷酒色而荒废朝政 ,导致国家衰败。大臣孙叔敖用“亡羊补 牢,未为迟也”来劝诫楚庄王及时纠正错 误,重振国家。后来楚庄王听取了孙叔敖 的建议,励精图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 一。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纠正 ,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发生。
画蛇添足: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本意画蛇比赛却因多余动作而失败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过头。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家人举行画蛇比赛,谁先画好谁就赢。其中一人很快画好了 蛇,却因自认为无人能及而给蛇添上了脚。结果这个多余的动作导致他输掉了比 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02
精选成语解读
一鸣惊人: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成语故事》PPT课件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成语故事》PPT课件

画龙点睛
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 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眼睛。
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 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 眼睛补上去。张僧繇推辞说, 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 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 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 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 誉 之 自 曰 ( yuē):“ 吾 盾 之 坚 ,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 百人。南郭处( )士请为王 吹竽,宣王说( )之,廪 ( )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湣( )王立,好( )一一 听之,处士逃。
一是书本记载:古 代寓言、古典作品、历 史典故 ……
二是民间口语
8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1.“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 么矛都戳不穿它。”
2.“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 盾它都能戳穿。”
《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比喻语言、行为前后自相抵 触,无法自圆其说,讽刺无 视实际、随意夸大。
滥竿充数
滥竽充数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 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 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 人一样多的俸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滥竽充数》这则成 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 进来冒充有本领,或以 次货冒充好货,终究有 一天会原形毕露。
《画龙点睛》这则成 语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 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行之有效 意在笔先 鞭长莫及 全力以赴
笑逐颜开 先睹为快 急中生智 赴汤蹈火

2024小学成语故事掩耳盗铃ppt课件

2024小学成语故事掩耳盗铃ppt课件

尊重客观规律
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违背常 理去做事,否则可能会事与愿
违。
积极解决问题
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积极寻 找解决办法,而不是选择逃避

提高自我认知
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断 提高自我认知,避免做出愚蠢
的决定。
02
掩耳盗铃情景再现
情景描述与角色设定
时间
古代,夜晚
地点
一个安静的村庄,有一户人家 的门前挂着一个漂亮的大铜钟
耳盗铃”的故事内容。
互动讨论
03
在角色扮演游戏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们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
寓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06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布置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掩耳盗铃的含义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 法子掩盖,结果只是自己骗自己。
成语出处及背景
讲述掩耳盗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 背后的含义。
倾听他人意见
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 世界里。
社会现象剖析及警示作用
警示公众人物
公众人物应该以身作则,不要掩 盖自己的错误或丑闻,以免误导
公众。
揭露社会问题
掩耳盗铃的行为往往掩盖了社会问 题的真相,需要媒体和公众共同揭 露。
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剖析掩耳盗铃的社会现象,可 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游戏规则
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组必须以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 成语的首字,如此循环往复。例如,“一马当先”后面可以接“先声夺人”。
游戏示范
老师可以先和一名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明白游戏的具体玩法和规则。
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
分组方式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成语故事概述•常见成语故事解析•成语故事中的智慧与启示•成语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成语故事目录CONTENTS01成语故事概述成语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词义,通常由四个字组成,表达着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道理。

特点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和文化内涵,是汉语语言艺术的精华。

成语故事的来源与分类来源成语故事来源于古代典籍、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分类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内容,成语故事可分为寓言类、历史类、神话类、文化类等多种类型。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传承中华文化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启迪智慧成语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提高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培养品德成语故事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他们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可以为人们树立榜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提高语言能力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部分,学习成语故事可以提高人们的汉语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02常见成语故事解析刻舟求剑故事来源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寓意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

人不能死守教条。

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守株待兔故事来源出自《庄子·外物》。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故事内容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

兵家思想在成语中的体现
兵不厌诈
01
如“兵不厌诈”体现了兵家注重谋略和欺诈的思想,认为在战
争中应善于运用各种手段。
知己知彼
02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兵家对了解敌人和自己的重
视,认为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运筹帷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体现了兵家善于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战略思想。
团队建设
通过分享成语故事,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共鸣和合作精神,增强团 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形象塑造
合理运用成语故事可以展现企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语故事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创作灵感
成语故事可以为作家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帮助他们创作 出更加生动、有趣的作品。
文学修辞手法
THANKS
成语故事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
成语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传承
深入探讨成语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教育 价值,如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
分析成语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以 及如何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传承和发展成 语故事。
02
成语故事分类与特点
动物类成语故事
03
画龙点睛
通过描绘龙的形态,传神地表达事物的精 髓。
故事情节
农夫因此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 到兔子。
寓意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 其成。
掩耳盗铃
故事背景
古代有一个人想偷邻居家的铃铛。
故事情节
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别人就听不见了,结果被人发 现。
寓意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 相关人物:张僧繇
愚公移山
成语意义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故事内容
传说古代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愚公决定带领子孙们挖掉这两座山。虽然智叟 等人嘲笑他不自量力,但愚公不为所动,坚持每天挖山不止。最终,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把两 座山背走了。
江边自刎身亡。
寓意
形容四面环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
纸上谈兵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 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 ,谈论起军事来头头是道 。
故事经过
赵括接替廉颇为将后,在 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 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 果被秦军大败。
寓意
形容空谈理论,不能解决 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 能成为现实。
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 嘏作诗,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 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
近义词
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成语意义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 作品。
反义词
言不尽意、藏头露尾
掩耳盗铃
故事来源
春秋时,有个人想偷一口钟,但又怕被别人听见钟声,于是他就把自 己的耳朵捂住去砸钟,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
拔苗助长
故事概述
一个人嫌他的禾苗长得慢,于是就把禾 苗往上拔一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寓意
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坏事。
应用场景
形容在教育孩子或者处理事情上,过 于急躁,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结果 适得其反。
削足适履
故事概述 寓意 出处
应用场景
一个人鞋子小了,不是换双大的,而是把脚削小去适应鞋子。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
种长柄进攻的 武器,有长长 的杆,前面有 铁制的尖头。
盾:盾是古
代用来防御 和抵挡别人 进攻的保护 牌,一般也 是铁制的, 不易被击穿。
盾矛 防守 进攻 _________
自学提示(二)
文中的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 他是怎么宣传的呢?用“——” 画下来,结果怎样呢?用“ ” 画下来,读一读。
说大话。 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 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草船借箭 开天辟地 刻舟求剑
作 业:
代写反思:楚国人回到家后, 想到今天发生的事,觉得很丢 脸,决定写一篇反思日记。他 会怎样写呢?你来帮他写一写。
“矛”不_锐__利_,“盾”很__坚__固___。
嘲笑讽刺的语气
有个围观的人问 他:“用你的矛 来戳你的盾,会 怎么样?”那个 楚国人张口结舌, 回答不出来了。
小组合作 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分钟后比一比哪组读的最好
小组合作演一演
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你 又如何来推销自己的矛与盾呢?
4分钟后比一比哪组演的最好
韩非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yù) 之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能 陷(xiàn )也。”又誉其矛 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fú )能应也。(《韩非子》)
成语积累:(读一读,抄一抄)
1、来自历史的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指鹿为马 2、来自言的成语故事: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8.成语故事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
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 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 砖”“莫须有” 之类,多于四个字的 如“桃李满天下” “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 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
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与习
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
非恶声。’因起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是说祖逖和幼时的好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
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
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
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
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
CHENLI
7
凿壁偷光
3、成语典故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 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 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 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大 学问家。
4、启示
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 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 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好学的恒心与 毅力。
2021/3/7
CHENLI
8
闻鸡起舞
1、释义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 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 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 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 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 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 武,刻苦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上七彩阳光——成语
• 81、望梅止渴 曹操 •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82、望洋兴叹 河伯 望洋:仰视的样子。 • 多比喻做事因为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 到无可奈何。
• 83、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 • 闻:听到。 • 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努力。
• • • • • • •
84、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薪:柴草。胆: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5、四面楚歌 项羽 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86、螳螂捕蝉 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 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 在后”连用。
• • • •
87、悬梁刺股 战国苏秦 股:大腿 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88、叶公好龙 好:喜欢或喜爱。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爱好 它。 • 89、一鼓作气 曹刿 • 鼓:指高的戏鼓。作:振作。气:指勇气。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 90、迎刃而解 杜预 • 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 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望梅止渴 望洋兴叹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四面楚歌 螳螂捕蝉 悬梁刺股
叶公好龙 一鼓作气 迎刃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