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形式美
美术 中国画的形式美 反思
![美术 中国画的形式美 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66f5f68f5335a8102d2204b.png)
美术中国画的形式美反思
音体美信息卢伟伟
以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中国画?引出本节课“中国画的形式美”--形象美、色彩美、章法美、笔墨美。
学生的互评、自评,把本课的教学引入高潮。
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愉悦身心的目的。
学生在活动中对中国画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主要是让学生把国画山水视为一种文化传统的承袭,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认识作品,体会国画山水的意境。
本课从各类名画逐一展开,体会国画的诗情画意,最后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作品展评,教学设计紧凑有序。
整堂课抓住国画山水中的“诗情画意”,以此展开由浅入深的讨论,分组欣赏讨论和教师示范,学生取题,充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体验感受国画山水的诗情画意。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本堂课涉及到得内容较多,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够,因此应对单纯赏析的部分需进行删减,给师生交流和学生活动再多留出一些时间。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六课《中国画的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fef8b538a32d7375a41780e2.png)
这幅国画用色很少,多是 原本墨色的浓淡变化,借笔 墨表现画面。画面中画家遵 循了构图需要的形式要素, 即点、线、形、色。 画家借荷花与荷叶、水草的形,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 清露弥漫的气氛。传达了作者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三、色彩之美
思考与讨论: 1、中国画的色彩和笔墨的结合形成的 不同画法,分为哪些种类?
四、章法之美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中国画的章法?
2、中国画的章法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
在大小、方圆、长短不同的 形制中,合理安排物象在画 面中的位置、主次、疏密、 节奏等,还包括画面中的题 款与印章,综合起来叫做 章法。
中堂是国画装裱中直幅
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 堂屋正中壁上得名。中 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 人们常在客厅(堂屋) 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 大的字画,称为中堂画。
表现在中国画是诗词(诗)、书法(书)、绘画 (画)、篆刻印章(印)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
阴刻是将笔画 显示平面物体 之下的立体线 条刻出。 阴刻为凹形状。
小结: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
Hale Waihona Puke 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 ,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 步的认识和理解。 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 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思考与评析
问题 :中国画形式美的综合艺术性表现在哪些 方面?
立轴 根据画心及装裱尺寸的大小,
立轴又分为大轴和大中堂,一米以 下的画心装裱成的立幅成为立轴, 一米三以上的画心装裱成的立幅称 为大轴,俗称中堂,特大者称为大 堂或大中堂。
手卷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以
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 度特点为“长”,故又称“长卷”。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f00917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d.png)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形式美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
第一,用笔技法。
中国画的用笔技法包括颜色、线条、笔触、水墨的运用等。
这些技法的运用不仅能够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够反映出画家的个性和风格。
第二,构图布局。
中国画的构图布局主要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的排列和位置。
好的构图布局能够使画面更加协调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平衡和美感。
第三,用色技法。
中国画的用色技法主要是指颜色的使用和色彩的表现。
色彩在画面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一种气氛和情感。
第四,题材取材。
中国画的题材取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历史故事等等。
好的题材取材能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独特性,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
总之,中国画形式美的方面有很多,用笔技法、构图布局、用色技法和题材取材都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这些方面的运用,既能够表现出画面的美感,也能够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让人们更加喜欢、欣赏和爱上中国画。
- 1 -。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e17056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a.png)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包括:
1. 线条美: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元素,线条的粗细、弯曲、连续、极端等表现手法,使画面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效果,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2. 形体美:中国画形体的塑造主要表现在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方面,它们的形体是通过线条和色彩加以塑造的,其它又大体分为写实和表现两个方面,各种形体的美妙和神韵是中国画独有的美感。
3. 色彩美: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主要有单纯与混合两种形态,它是用对比、渐进和破坏等手法表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使画面显出绚烂多姿的风貌,给人以饱满、和谐、美妙的审美体验。
4. 纹理美:中国画的纹理美指的是用笔法、水法、草法等表现手法,表现画面的纵深效果,发掘墨、石、纸三者的特色,重现自然物体的纹理形态,从而营造出神韵独特、纹理丰富的美感。
5. 空间美:空间美是指通过构图和氛围表现画面的空间效果和深度,如远近关系、透视手法、虚实对比等手法,将画面上的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空间中,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美感。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中国画的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a8f1d5df9ec3d5bbfc0a7408.png)
色彩之美
章法之美
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 对中国画中 形象美 的理解?
孔子像
渔庄秋霁图 倪瓒 (元)
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 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 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 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形” 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 “形”。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 之间”。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 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潘天寿作品欣赏
露气
富春山居图( 局部 )
黄公望
笔墨之美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 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 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 称笔墨,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 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 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笔为墨骨, 墨为笔充”。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 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 的感受。
何海霞作品欣赏
《风光多绮丽
还看祖国山》
国 画 牡 丹
色彩之美
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
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
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条屏
齐白石
《花卉四条屏》
印章
潘 天 寿 篆 刻 作 品
齐 白 石 篆 刻 作 品
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
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
中国画形式美教案
![中国画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392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a.png)
中国画形式美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画形式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认识中国画的形式美;2.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 通过实践绘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中国画的相关书籍、图片、视频等;2. 绘画工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3. 学生绘画材料:纸张、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中国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和特点。
知识讲解:1. 介绍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中国画的材料、题材和表现手法等;2. 分析中国画的形式美,包括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表现、构图的布局等。
示范演示:1. 教师进行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示范,包括运笔、控墨、勾勒等;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并解释示范中的技法要点。
实践练习:1. 学生进行中国画的实践练习,可以选择具体的题材或自由创作;2.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建议。
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和体会。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观中国画展览,拓宽对中国画的了解;2.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深入学习中国画的艺术技巧和创作理念。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绘画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中国画形式美的理解和运用;2.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评估他们对中国画的认识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延伸:1. 在其他课程中引入中国画元素,如语文课中讲解中国画题材的诗词;2.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画比赛或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绘画成果。
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论中国艺术形式美
![论中国艺术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a3f1b4c15fbfc77da269b123.png)
论中国艺术形式美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没有形式美学好形式概念的明确提法,但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关于形式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美学、文艺学、艺术批评中关于形式的研究和评论也是非常丰富的,并不比西方逊色。
包括诗词格律和品评理论,书画的笔墨技法理论,小说的写作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表述里,一般以形、神来论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这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生命意识的特定表达,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鲜明特征。
本文梳理了其产生的源流及背景,略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形式美的特征。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
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
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
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百度百科-形式美在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
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1477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4.png)
中国古典美学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四大特点,分别是:
1. 强调天人合一: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注重意境:中国古典美学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境。
3. 强调传神: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传神,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能够传达出事物的本质和精神,使观众能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4. 注重形式美:中国古典美学注重形式美,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与内容相统一,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四大特点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1。
中国画形式美教案
![中国画形式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2496e50e2524de5187ef4.png)
中国画形式美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画在千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极其独特的审美理论,它在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的滋养下,形成了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独特绘画形式。
也应此,中国画有着极其高雅的艺术品位。
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审美视觉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了解中国画形式美的形成因素。
2.懂得在中国画绘制中运用中国画独特的形式语言。
3.提高对中国画欣赏的审美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画的笔墨运用,探索笔墨美感,
难点:总结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即中国画形式美感的体现形式。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特点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引导——实践探索——启发”的方式。
对中国画的经典作品先做欣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国画的意境中,再通过观赏国画绘制视频,让学生先对中国画有所了解,通过感受,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交流总结,培养学生对国画的深刻认识,培养学生的对国画探究兴趣。
教学工具
多媒体画毡毛笔国画颜料水宣纸
教学程序
5.作业
通过对中国画形式美因素的学习和自己对国画的感受,再进行一次中国画创作。
教案
中国画形式美
白莲中心校李大鹏。
中国画的形式美说课稿人美版
![中国画的形式美说课稿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b1c7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6.png)
中国画的形式美说课稿人美版摘要:一、引言二、中国画的形式美概述1.形式美的定义2.中国画形式美的特点三、中国画形式美的表现手法1.线条运用2.墨色搭配3.构图技巧四、中国画形式美的实践应用1.创作具有形式美的中国画作品2.评价中国画作品的形式美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形式美的讲解与实践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中国画的形式美,深入探讨其内涵、特点及表现手法,旨在为广大中国画爱好者提供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指导。
二、中国画的形式美概述1.形式美的定义形式美,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美的外在形式。
在中国画中,形式美主要包括线条、墨色、构图等方面。
2.中国画形式美的特点(1)线条运用: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具有流畅、简洁、富有变化的特点。
(2)墨色搭配:中国画强调墨色的运用,通过墨色的层次变化,表现出丰富的韵味和意境。
(3)构图技巧:中国画构图讲究对称、平衡、和谐,注重空间布局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画形式美的表现手法1.线条运用在中国画中,线条是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画家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等变化,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墨色搭配墨色搭配是中国画形式美的关键所在。
画家通过墨色的交融、渲染、勾勒等技巧,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构图技巧构图技巧在中国画形式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画家要善于运用“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原则,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达到和谐、平衡的效果。
四、中国画形式美的实践应用1.创作具有形式美的中国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要充分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手法,创作出具有形式美的中国画作品。
2.评价中国画作品的形式美在评价中国画作品时,要从线条、墨色、构图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判断作品是否具有形式美。
五、结论中国画的形式美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通过对形式美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画的精髓,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1e59f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6.png)
《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第一篇:《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评述-----欣赏、表达《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1.引导、对比、讨论展示课件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齐白石作品欣赏《虾》白雪石作品欣赏师: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有何感受?你喜欢中国画吗?为什么?生:(学生积极踊跃的)-----师:说一说你对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理解。
生:(学生积极踊跃的)-----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师生小结:形象之美“形”是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中国画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
通过欣赏、引导、对比、设置疑问,体现自主、探究学习(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形象之美。
2.2.逐步对比、讨论、感知。
展示课件潘天寿作品欣赏《露气》全图局部图吴昌硕作品欣赏《》师: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是如何理解的?生: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师生小结: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驶墨与色在宣纸上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是形体、质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接与墨色的干、湿、浓、枯、焦等,互相接替使用虚实相生。
潘天寿《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表现方法,造型概况,用笔果断老练。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多让学生说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笔墨之美。
3.逐步欣赏、对比、分析展示课件李可染作品欣赏《万山红遍》何海霞作品欣赏《风光多绮丽还看祖国山》师:欣赏了刚才的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有什么感受?生: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师生小结:色彩之美中国画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线、水墨淡彩、没骨、重彩、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独特。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中国化的形式美》教学反思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中国化的形式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18b1d4d5bbfd0a795673f0.png)
学生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他们不能感悟中国画的美,这是因为社会和老师总是把艺术置身于高高的象牙塔中,让人们对艺术感到陌生和神秘。
其实艺术应该走入生活、走入每个学生心里,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通俗的方式、赞赏的目光把中国画的教学渗透进学生的心中。
这节课利用欣赏水墨动画来引发学生的审美热情,是我的一个教学尝试。
效果比单纯的欣赏名家的绘画更好一些,再结合我在课堂上的演示,尤其是我把自己平时创作的山水画长卷展示给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一片掌声,他们第一次近距离地、全方位感受中国画的魅力,立刻对中国画的形式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美中不足的是学生自己绘画时,效果不太理想,因为他们平时接触国画艺术较少,这是由于国画学习工具多、效果慢,不能很快让学生找到成就感。
中国画线描中的形式美
![中国画线描中的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d43b0de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e.png)
【中国美术研究】众所周知,世界艺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中国的文化发展贯穿上下五千年,东方很多国家都吸收了中国文化,其绘画很多也都是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分支发展,所以东方绘画一般以中国画为代表。
而中国画艺术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以线条造型,这与西方绘画追求明暗光影的表现手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画的线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以及文化特征的最好体现,也正是因为线条,中国画艺术总体上以淡雅、空灵的绘画风格展现在世界面前,体现了中国画线描独特的形式美。
一、中国画线描的发展脉络在原始社会时期,东方和西方都有岩画和壁画的遗迹留存,东西方的古人在创作这些岩画和壁画的手法上基本一致,都是以简单质朴的线条造型,再填以色彩进行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的绘画中线条的功能逐渐退化,而光影、明暗和色彩逐渐成为画家的艺术追求。
相反,代表着东方绘画的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功能却不断得到强化,以线描造型的基本形式渐渐成为中国画基本的表现特征。
从一开始简单用线条直观地表现对象,发展至今更加注重线条本身的艺术语言,线条被赋予了情感和寄托,以不同性质的线条表达物体的形态和构成,表现出对象不同的神态、气度、质感,并在其中融进了画家自己丰富的情感。
线条不再只是客观的造型工具,而是画家的感情、修养、感觉、理解、艺术功力和造型能力的综合表现体,成为表达中国画家丰富情感的形式符号。
线条造型从最早简单质朴的原始岩画开始逐渐发展成熟,一部分渐渐符号化,形成象形文字,另一部分则继续深入形象化,渐渐发展成为早期的工笔画。
经历秦朝、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工整、细腻、严谨和装饰意味为艺术特征的工笔线描发展成形,敷以色彩,成为早期的中国工笔画,目前现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以及汉朝的画像石、画像砖、彩陶等,都能看出其演变脉络。
晋之前的中国画家已经善于用细线勾勒描绘形象,然而此时的线条笔法单一,以粗细一致的铁线描为主,完全为了描绘对象而运用。
中国画的形式之美 说课课件
![中国画的形式之美 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e182a312b3169a551a418.png)
一二三四五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学 法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目录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课 欣赏·评述领域、一课时 形神之美 笔墨之美 色彩之美 形制之美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好奇、求知欲强 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 自主意识增强、活泼好动 注意力分散
笔墨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 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 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 统称笔墨。
露气
潘天寿
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 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 苍茫厚重。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 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 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 虚实相生。
它是承上启下的,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 分。它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 现在所谓的古 典文学,也专指优秀的、有一定价值的古代文学 作品。它是承上启下的,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 少的部分。它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 现在所 谓的古典文学,也专指优秀的、有一定价值的古 代文学作品。
它是承上启下的,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 分。它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 现在所谓的古
墨分五色:指的是中国画里墨色层次变 化,很多中国写意画强调概括,因此常 运用不同浓淡轻重墨色变化表现事物丰 富的色彩层次与远近虚实的关系。
色彩之美
春山积翠
《春山积翠》中使用了中国画家常用的石青、石 绿和赭石色,属于典型的青绿山水。几种色彩的 和谐搭配既表现了山水生机盎然的意境,同时又给 人清新自然、稳重大方的感觉。
中国画的形式美的说课稿
![中国画的形式美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bd0ed30c22590102029dcb.png)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画的形式美》这节课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为大家进行阐述:首先,来看本次说课的第一个环节: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我们采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十六册第三课的内容,教学计划为一课时,本课属于欣赏表现领域的课程,中国画所表现出的空灵飘逸、虚实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令人回味,因此本课将带领同学们逐步体验中国画的多种形式美,同时本课在弘扬中国文化、继承民族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教材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改革,我将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认识中国画的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并进行鉴赏。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内涵,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就达成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当中,我将突出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中国画的多种形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展开创作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舒化难点,我将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办法,老师边讲诉、边提问、边演示,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就是本次说课的第二个环节: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思维比较活跃且富有探索精神。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制定了“情景创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掌握新知。
最后通过“联系和实践指导法”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全面指导,使不同问题的学生学有所得,面对发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入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困难和问题。
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进入本次说课的第三个环节:学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 哪些内容吗?让我们边欣赏 边思考吧。
中堂
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 人们常在客厅(堂屋) 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 的字画,称为中堂画,如 下两幅图:
扇面:
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的扇面,有着 悠久的历史。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佳品流 传下来。 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 折扇。扇面上是名家书法和绘画,扇骨多是 竹或骨制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 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至今成为中国文化 的遗产之一。
中 国 画 的 形 式 美
第 二 组 展 示 课 件
中 国 化 的 形 式 美
工笔重彩
欣赏完上面几幅中国画作品,请同 学们说一说你认为具有哪些美感?
以上几幅作品,画家们 画家们分别用不同的形象。 酣畅的笔墨、丰富的色彩 和灵活的章法等手段,表 现出中国画特有的形式美。
中国化的形式美是指在大 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 构图,将点、线、形、色等 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 律的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 统一的美感。 在形式美的方面,大致有 以下四个因素:
明代唐寅的《庐山 图》,也叫《匡庐 图》,或《庐山三 峡桥》。为全景山 水。表现的是庐山 三峡桥(又称观音 桥)一带的景观, 画面峰岩嵯峨,古 木惨淡,瀑泉湍泻, 画风清刚俊逸,而 意境却 萧索苍冷。
因素三:色彩之美
欣赏以下作品,细细体味中国画 用色特点。
色彩之美
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 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 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 色。 李可染、刘海粟等几位大师,分别运用 鲜明饱和的色彩,描绘出祖国大好河山的 壮美和气概,表现出既有传统意味又含有 现代感的山水画,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 其它的画同样精彩的表现了中国画的色彩 之美。
轴头
地头 轴杆
问:
欣赏了这么多形制的 作品,如中堂、条幅、横披、 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 那么什么章法呢?中国画的 章法之美又是什么呢?
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 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 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 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 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 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 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 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 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
因素一:形象之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欣赏以下几幅作品,体会中 国化的“以形写神”的表 现手法
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是写意画, 必须以一定形象为基础,中国话 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 何物象,形似仅为手段,神似才 为目的。齐白石认为“妙在似与 不似之间”
因素二:笔墨之美
欣赏以下作品,细细体 味墨与色在宣纸上的 渗化效果。
扇面
折扇
册页
中国书画装裱体式之一。又称册 叶,叶册。由一张张对折的硬纸板组 成,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册页有三 种样式,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 翻阅的,称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 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 式”;另一种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 称为“经折式”(经摺式),较小的竖 条称为“折子”;也有的裱成单片, 称为“散装”。
陆 俨 少
齐 白 石
天杆
立轴
天头 惊燕 诗塘 画幅
画杆:就是卷画用的 圆木杆,画上端较细 的叫“天杆”,下端 较 粗的叫“地杆”。 诗塘:就是直幅画心 上端,挂上一块纸方 叫“诗堂”。一因器 心 短,经过衬托后比较 得体;二是为了题诗 赞画,所以叫“诗 堂”,有人亦称“玉 池”。
轴头:就是在地杆两 端按的轴头,轴头多 数是用红木、紫檀、 牛角、象牙制品,轴 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 观,而且展卷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