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 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 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主的政治制 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 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 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 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 上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 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进展 (一)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反对旧道德,提 倡新道德。 2.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 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白话文运动”
(二)文学革命的宣言
1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学是 “中国文学的正宗”;文学改良应从“八 事”入手;语言形式的变革为文学变革的 突破口。 “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 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试图从政治体 制上救国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制度变革 制度的现代化 以政治维新变革为中心的改良派与革命派 的文化思想
A 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主张:“从事 科学,讲求政艺”。认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首先要学习西方政治体制,实现君主立宪。 B 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朝专制体 制,建立民主的共和体制。
B 西方文学传入中国,催促新文学的诞生。 3.文体革命遇到很大阻力 林纾的大胆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翻译从《巴黎茶花女遗事》 开始,自己不懂西文,而且用文言翻译西方近世传达新思想、 新感情的文学经典,从侧面说明了阻力之大。先是中国言、 文分离的历史事实,再就是外来思想与原有语言惯性的距离。 晚清的文学改良总体上囿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 月14日),是近现代史上中国的著 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 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 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 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 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他 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扬鞭集》、 《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 《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 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 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 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 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 现代化历程。 新的历史曙光升起之前,必有无数先辈在长夜 里奏起迎接黎明的序曲,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正 剧开场之前,也有一个长长的序幕。
山雨欲来风满楼。“风”起于“西学东渐”,“声” 响于中外文化的撞击,“势”来自于中国文学自身演变 的要求,“形”成于中外文学的融合。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 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 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 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 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 面旗帜。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官 僚家庭。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 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 民被麻木的内心,笔名鲁迅 (Lution)源于革命 (Revolution)。1918年5月首次 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
(三)先声之三:晚清的文学改良成为文学革命的序幕
1.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的要求,
旨在突破传统文学的观念与形
式。 黄遵宪认为诗应当是按照自 己的意愿来写,向着传统因袭 的规范发出了质疑和挑战。
梁启超等人提出“诗界革
命”、“小说界革命”与“文 界革命”。传统诗文格局被打 破。
2.翻译文学繁荣
A 翻译家:林纾、包天笑、苏曼殊等
文学革命宣言:新文学是白话的文学、 写实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人的文学。
第三节 五四文学论争
一、“双簧信”——开幕 时间:1918年3月 代表人物:刘半农、钱玄同 双簧信:钱玄同(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 的一封信》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 历史意义: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打击了封建 复古派。
“三大主义”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 判态度;主张“革新文学”作为以革新政治、 改造社会之途。
3.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文学的使命——助长人性的解放,反映 “人生诸问题”,表现人的“理想的生 活”。 《人的文学》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人 的独立与尊严。 《平民文学》文艺当以平民的精神为基调, 再加以贵族的洗礼,这才能够造成真正的 人的文学。
钱玄同(1887-1939)浙江吴兴人。原 名夏,字中季,少号德潜,后更为掇献, 又号疑古、逸谷,笔名浑然。常效古法将 号缀于名字之前,称为疑古玄同。五四运 动以前改名玄同。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 之后。1887年9月12日出生,浙江湖州人。 1939年1月17日因右脑部溢血在北京病逝。 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教授,“五· 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 动,提倡文字改革,曾倡议并参加拟制国 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 字学家。20世纪初在日本学习世界语,在 《新青年》杂志上载文提倡世界语,三十 年代还为《世界日报》副刊《世界语之光》 题写刊名。著有《文字学音篇》、《重论 经今古文学问题》、《古韵二十八部音读 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等论文。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重建中国人的精神文 明 代表人物:陈独秀 文化变革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生 一场伦理道德革命(思想革命) 以伦理道德革命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 运动主张:“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 悟之最后觉悟”。改造国民精神,重建中 国人的精神文明。
1. 发起时间:1915 2. 兴起原因: 3.标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思想领域的大变革必然引起文学领域的大 变革。
二、开始的时间与标志 1917年1月和2月,《文学改良刍议》和《文 学革命论》先后发表。
三、过程 1. 1917-1918年 倡导期 胡适和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 并很快得到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响 应,随后 周作人又将“文学革命具体化”。 2. 1918-1921年 发展期 文学理论进一步发展,文学创作初步收获, 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3. 1921-1927年 进一步发展期(深化期) 新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大量涌现。
第一卷 《青年杂志》 上海 第二卷 《新青年》 北京 主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蔡元培、鲁迅、 周作人、钱玄同 主要阵地:《新青年》 文化中心:北京大学 思想内容:批判旧文化,建设新文化。 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先声之二:近代的语言革新
1.音标文字运动 “欲为易识文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 自洋务运动至 维新变法以来,为了向民众普及新思想,便开始了倡导 拼音字母,创造一种与汉字并行的书面语言形式。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 申、民友、孑民,乳名阿 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 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 县(今浙江绍兴)人,原 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 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 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 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 长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 总长,1916年至1927年 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 大开“学术”与“自由” 之风;1920年至1930年, 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 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 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 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 育的第一个法令——《大 学令》。
(二)同“学衡派”的论争(1922) 代表人物:梅光迪、吴宓、胡先骕——鲁迅等 代表刊物:《学衡》 学衡派主张: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 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 学革命。 代表性文章: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胡先骕《评<尝试集>》 吴来自百度文库《论新文化运动》 鲁迅《估 <学衡>》 性质: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与保守主义者之间的论争。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的大张旗鼓的 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 代化的发生期。 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
先声之一:晚清文化思想的变迁 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器物变革 经济的现代化
以器物革新为中心的洋务派的文化思想主张: “中体西用”。中体:在制度文化、精神文 化上固守中国的封建传统;西用:在物质文 化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船坚炮利”, 以解救民族危机。
2.“诗界革命”与“新文体” “我手写我口”,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把口 语写入传统格律诗中;“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 韵语及外国语法”,梁启超开创“新文体”——推广 接近口头语言的浅近的文言文。 3. 白话文运动 “崇白话而废文言”。“五四”文学革命在 “言文一致” 旗帜下,否定文言文,确立了白话 文是中国文学的语言载体。
变通,缺乏相应的文学实绩。
第二节 白话文学与“人的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始。 一、兴起的原因—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 景和动力: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坚持不懈,前仆后 继,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洋务运动失败而有维 新变法,维新变法失败而兴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失败而爆发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 运动的重要一翼,是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必然产 物。
即令神似古人,亦不过为博 物院中添几许“逼真赝鼎” 而已,昨见陈先生诗云:涛 园抄杜句,半岁秃千毫。万 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此 大足代表近日“第一流诗人” 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 所在,在于以“半岁秃千毫” 之功夫作古人的抄胥奴婢, 故有“此老仰弥高”之叹。
2.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三大主义”——高举文学革命大旗。 一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二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三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二、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 (一)同“国粹派”的论争(1919年3月) 代表人物:林纾——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等 林纾反对废除文言文。 代表性文章:林纾《致蔡鹤卿书》《论古文白话文之 相消长》,文言小说《荆生》《妖梦》 蔡元培《答林君琴南函》 性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旧文学思想的第一场激烈 论争,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与保守主义者的论争。
《荆生》中虚构了三个既要“去孔子灭伦 常”又要“废文字以白话行之”的异端人 物:皖人田其美、浙人金心异和不知何许 人的狄莫。当三人聚集在陶然亭大骂孔丘 时,隔壁走出名叫“荆生”的“伟丈夫”, 一通拳脚就把三个人打得落花流水。明眼 人一看便知,小说中影射的是陈独秀、钱 玄同、胡适三个人,而荆生,自然就是练 过武功的儒侠林纾了。
林纾(1852~1924 年),近代文学家、 翻译家。字琴南,号 畏庐,别署冷红生,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人。晚称蠡叟、践卓 翁、六桥补柳翁、春 觉斋主人。室名春觉 斋、烟云楼等。林纾 翻译小说有 《巴黎茶 花女遗事》《迦因小 传》、《撒克逊劫后 英雄略》 《鬼山狼侠 传》《现身说法》 《黑奴吁天录》 等 。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 1889年10月29日。19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 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 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6年李 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 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 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一员主将。他以《新青年》和《每周 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 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 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 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 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 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 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