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现状

6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肉牛业发展较快,牛肉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961年~1965年平均3198万t,1994年5309.1万,年平均增长19.55%,仅次于禽猪肉的增长幅度。到1996年,全世界牛肉总产量达5771.9万t。据报道,1996年位居全球牛肉产量前三名的是美国、欧盟和中国,年产量分别为1200万t、735万t和491万,其它主产国为巴西445万t,俄罗斯294万t,阿根廷208万t,日本115万t。

从世界几大国肉类生产情况来看,饲料来源不同,肉类生产结构各异。永久性牧场占国土面积大的国家,由于牧草资源丰富,牛羊肉比例就高,如新西兰牛羊肉比例占肉类90%,乌拉圭占90%,澳大利亚占77%。这些国家永久性牧场占国土面积50%以上。而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国家,猪禽肉比例就大,如美国,猪禽肉比例占65%,加拿大占71%,丹麦占87%,而中国则占87.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中国政府在倡导发展节粮蓄牧业的同时,积极促进农区养牛业的发展。80年代以来,我国养牛业平稳增长;进入90年代,肉牛业发展迅速,尤其是1992年农区秸秆养牛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牛的发展。据统计,1980~1996年全国牛的存栏量从7167.6万头发展到13981.3万头,16年间增长了1.95倍。

2 肉牛品种趋于大型化,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

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肉牛业的迅猛发展,体小、早熟、易肥的小型品种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而被逐渐淘汰,转向欧洲的大型品种,如法国的夏洛莱,利木赞,意大利的契安尼娜、皮埃蒙特等,这些品种体型大、初生重大,增重快、瘦肉多、脂肪少、优质肉块比例大、饲料报酬高,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据法国有关专家一项研究表明,夏洛莱牛饲料报酬最佳,每kg牛肉仅用6.92个饲料单位,其它法国品种则在7.50~7.66之间。目前法国约有150万头夏洛莱繁殖母牛,并已推广到五大洲,扎根于68个国家。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牛周岁体重可达400kg~430kg,每kg增重耗精料3.1kg~3.5kg,瘦肉率高达84.1%。

西方国家大多实行开放型育种或引进良纯繁,特别注意对环境适应性的选择,且多趋向于发展乳肉或肉乳兼用型品种,如西门塔尔、兼用型黑白花、丹麦红牛等。东方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多采用导血杂交,比较重视保持本国牛种的特色。如中国的泰川牛、韩国的韩牛、日本的和牛等,采用导血改良,发挥杂交优势。

3 利用奶牛生产牛肉

奶牛是利用植物性饲料转化成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效率最高的家畜,而肉牛对饲料中热能和蛋白质的转化率较低。因此,近年来国外流行一种新的提法,即“向奶牛要肉”,生产奶肉牛(Dairy Beef)和奶牛肉(Beef from Dairy Cattle)。奶牛在世界总牛数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可繁母牛占70%(欧洲最高达90%)。由奶牛群生产牛肉的主要途径有:大部分不作种用的奶公犊、淘汰母牛、部分低产母牛;此外一些牛奶生产过剩的国家(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把其中部分繁殖奶用

母牛与肉牛公牛杂交,其后代作肉牛生产。

国外奶用肉牛业发展很快,目前欧共体生产的牛肉生产的牛肉45%来自奶牛群。如英国的牛肉40%来自奶公犊育肥。丹麦养牛业也把奶用与肉用结合起来,生产奶公犊牛肉。荷兰发展奶肉兼用牛,每年约生产220万头牛犊,全部生产小白牛(White veal)向德、意、法等国出国,价格昂贵。

美国奶、肉牛生产虽然专业化分工很细,但国内牛肉仍有30%来自奶牛。从1985年开始,美国农业部设立了一项为期5年的“牛群终止计划”,政府高价收购奶牛改作肉用,以减少奶牛饲养头数。

法国奶公犊基本上作肉用,一是生产小牛肉(Veal),即出生后只喂牛奶或代乳料,3月~3.5月龄屠宰上市;其次是育成到18个月龄左右屠宰上市,体重可达650kg~700kg,屠宰率55%~59%。

日本人喜欢食牛肉,虽然日本的肉牛比奶牛稍多,但市场上52%的牛肉来自奶牛群。据日本试验,奶牛肉的质量虽不及肉牛品种(黑毛和牛),但前者增重快,生产成本低,育肥期平均日增重850g~1500g,而黑毛和牛则为800g~1000g。每增重1kg体重所耗精料和粗料,奶需4.46kg和3.87kg,而黑毛和牛则为5.22kg 和4.74kg。1985年以后,日本已将产肉性能列入奶牛育种指标。

4 充分利用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育肥

养肉牛要比养奶牛难获利,因此,要维持肉牛经营,就必须利用非农业用地放牧或大量青干草和其它青粗饲料,如秸秆、糖渣、酒糟等,并补充少量精饲料和各种添加剂,以弥补营养不足,到育肥后期,加料催肥,这是一般饲养方式。如美国一般农户都是把断奶后肉用犊牛在优质草场上放牧,每天补饲少量精料,宰前数月转移到玉米带用精料短期育肥。英国有95%的育肥牛是采用1~2个夏季放牧,18或24月龄育肥后出栏。这些牛在冬季舍饲,尽量多喂优质粗料,营养不足部分用大麦等精料补充。新西兰肉牛生产终年放牧,实行轮牧制,冬季补一点青贮与干草,不补精料,2岁出栏重可达500kg。

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利用青贮料,尤其是用全株玉米制成的青贮来育肥肉牛是有利的。在美国奖励喂青贮,在日本养牛喂青贮作为法律规定下来。据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出生的犊牛以玉米为、青贮为主四种育肥模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性、嗜口性、育肥牛增重,玉米青贮是最适于肉牛的饲料。据德国对用玉米、甜菜叶、牧草三种不同原料制成的青贮育肥肉牛,日增重均在1000g以上。因而用青贮育肥肉牛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应用前景广阔。目前英国喂肉牛青贮占65.9%,美国占50.7%。

我国民间养牛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多数是沿用传统方法饲养。近些年来,尤其秸秆养牛的兴起以来,各地越来越重视秸秆及农副产品等粗饲料的研究与开发,如秸秆氨化、盐化、碱化处理及微生物制剂发酵处理技术等,取得了明显效果,有些成果已在生产中应用。但根据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仍需要加大力度。

5 发达国家肉牛集约化生产水平高,我国肉牛业专业化程度也在稳步提高

国外一些肉牛业发达国家,在肉牛发展过程中,从纯繁、商品肉牛生产,逐步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专业化生产管理体系,养牛规模不断扩大。如加拿大肉牛生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牛犊生产者及饲养者,前者提供犊牛,后者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