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病毒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结构.
• 除痘病毒外,所有脊椎动 物DNA病毒均为20面体。
3、复合对称的病毒壳体
核酸线状、分节段
核酸双股环状
(3)分子量小,基因组结构简单,所含基因组数目少。
(4)病毒基因组核酸复制多样化
(5) 病毒核酸更易受宿主细胞的影响而发生基 因突变和重组
(6)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 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传染性核酸。 具备条件:
➢病毒核酸能作为mRNA或者能利用宿主细胞的 RNA聚合酶转录病毒的mRNA
2. 结构蛋白:系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 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和 囊膜蛋白等。
⑴ 壳体蛋白
是构成病毒壳体结构的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 多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亚基,是构成壳体蛋白的 最小单位。 功能:
• 构成病毒的壳体,保护病毒的核酸。 • 无囊膜病毒的壳体蛋白参与病毒的吸附、进入,决
四、衣壳构型
病毒衣壳或壳体是由大量的蛋白亚基或 壳粒组成的。这些蛋白亚基的排列是以 不同的轴为中心对称性排列,形成一个 保护病毒核酸的高度有序的结构。
1、螺旋对称的病毒壳体
病毒壳体由蛋白亚基沿着轴心进行螺旋排列,而形 成高度有序的结构。
2、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壳体
• 病毒壳体由蛋白亚基有规 则地排列成一个正二十面 体对称结构。
定病毒的宿主嗜性,同时还是病毒的表面抗原。
⑵囊膜蛋白
构成病毒囊膜结构的病毒蛋白质,包括囊膜糖蛋白 和基质蛋白两类。
功能:
• 是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它们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启动 病毒感染发生,有些还介导病毒的进入
• 还可能具有凝集脊椎动物红血球细胞、细胞融合以及酶 等活性
• 基质蛋白构成膜脂双层与核衣壳之间的亚膜结构,具有 支撑囊膜、维持病毒

病毒学第二章讲义

病毒学第二章讲义

第二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生命形式表现为细胞外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形式和细胞内的具有繁殖性的基因形式。

所以,病毒的生物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

前者主要是进行病毒体的性质研究,包括病毒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理化性质和血清学特性等问题;后者则着重研究病毒的感染、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动态、遗传与变异以及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1.病毒的形态与大小2.病毒的组成与功能3.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的对称性1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实体。

它的组成简单,大多数病毒粒体中仅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及一种或多种蛋白质。

病毒具有专性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研究形态和结构的意义:研究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对于开展病毒的分类、起源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1.病毒的形态病毒一般以病毒颗粒或病毒子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形态.虽然病毒的种类成百上千种,但形态可归纳以下几种:球状病毒、杆状病毒、砖形病毒、有包膜的球形病毒、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封于包含体内的病毒.①球状病毒:球状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亚单位构筑的一个立体对称的二十面体,有特定的形态学单位.②杆状病毒:如TMV,电镜照片中可以看出蛋白亚单位像垂直于颗粒长轴的条纹.③砖形病毒:如痘病毒,经酶和化学处理后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在丝状体下面还有其他结构,他们包括组成和功能尚不明确的侧体和一个含有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的芯或称病毒核心.④有包膜的球形病毒:在细胞膜上完成其结构的病毒通常具有膜结构,其中一部分包膜来自于寄主的膜.包膜结构一般都成突起,称为尖突或包膜子粒.易变形,具有多型性.⑤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细菌病毒的大小和形状是各类病毒中花样最多的,具有球状头部和各种杆状尾部.⑥封于包含体内的病毒:多数昆虫病毒的成熟颗粒都封于特征性的包含体中.包含体是结晶状的稳定形态,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病毒颗粒.1.2. 病毒的大小:装配成熟的病毒颗粒大小恒定不再改变,不同病毒间差异很大,从十几纳米到十几微米不等。

植物病理学-农学-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细菌、病毒

植物病理学-农学-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细菌、病毒

7、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新设立的属,这是一类在韧皮
部中寄生危害的病原菌,以柑桔 黄龙病菌为代表,至今尚未能人 工培养,但已在电镜下观察菌体 梭形或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过 去一直称为类细菌或韧皮部难养 菌( Phloem fastidious bacteria , PFB) 。
马铃薯环腐病
9、螺原体属(Spiroplasma) 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分枝,分枝亦呈螺 旋形。螺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很小,煎蛋状,直径 1mm 左右,常在主菌落周围形成更小的卫星菌落。菌体无鞭 毛,但在培养液中可以做旋转运动。 传病介体:叶蝉、飞虱等。 引起柑桔僵化病、玉米矮化病等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重要类群
门及特征
薄壁菌门(有细胞壁的格 栏氏阴性细菌) (Gracilicutes) 细胞壁10~13nm,肽聚糖 含量1~3%
重要植物病原属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食酸菌属 Acidovorax 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 伯克氏菌属 Burkholderia 嗜木杆菌属 Xylophilus 拉尔氏菌属 Ralstonia 欧氏菌属 Erwinia 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泛菌属 Pantoea 根瘤杆菌属 Rhizobacter 木杆菌属 Xylella 韧皮部杆菌属Liberibacter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棒型杆菌属 Clavibacter 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红色球菌属 Rhodococcus 鸭茅草杆菌属 Rathayibacter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第二章病毒ppt课件

第二章病毒ppt课件
第二章 病毒
2.1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的特点和分类
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
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 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病毒的特点:
个体极小,以nm计,能通过滤菌器,100nm; 无细胞结构,蛋白质 + 核酸,仅含一种核酸, 或RNA、或DNA; 专性活体寄生,自身酶系不全,离开活体后无生 命特征;
侵入
的DNA注入宿主细胞
侵入方式
注射式 细胞内吞式 膜融合 直接侵入
细胞内吞式
注射式
膜融合 直接侵入
3.复制与聚集
3.复制与聚集
装配
噬菌体的装配
4. 噬菌体的释放
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其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壁 而使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粒子被释放,进而重新 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噬菌体的释放
病毒的生长规律
噬菌体DNA和宿 主染色体整合
病毒的溶原性反应
生活周期 整复 合制
增 殖
自发或 诱导
5 成裂 熟解
多次循环
溶源性循环
分离检查 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透明圈法
指示菌菌苔
裂解圈 溶源菌菌落
2.3 病毒在水中存活的 影响因素
流感病毒一再爆发究竟为何?
一、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3.朊病毒(Prion)
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
是一类不含核酸的蛋白质分子
可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 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使宿主致病。
引起的疾病:羊搔痒病,疯牛病,人的早老年 性痴呆病,震颤病等
思考题
1.病毒的特点 2.病毒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些类病毒? 3.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什么?对称体制如何? 4.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5.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溶原性细胞,原噬菌 体的概念。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病毒得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病毒得形态与大小1、1病毒得大小病毒得大小一般用nm表示,各种病毒得大小差别很大,最大得病毒约为300nm(痘病毒);最小得病毒约为9-10nm( 菜豆畸矮病病毒)。

⒈一个完整成熟得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virion),就是病毒在细胞外得典型结构形式,并有感染性。

⒉病毒体大小得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

⒊多数人与动物病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数为杆状、丝状、弹状、砖块状。

⒋测量病毒大小得方法:①电子显微镜技术(最可靠)②超速离心沉淀法③分级超过滤术④X线晶体衍射分析法1、2病毒得形态特征病毒得个体形态特征可被归纳为球状、砖形、杆状或丝状、弹状、蝌蚪状等。

病毒得群体形态: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形成由大量病毒粒子与蛋白质构成得病毒群体:包涵体、噬菌斑、空斑、病斑与枯斑。

病毒粒子对称体制有哪几种?1、螺旋对称2、二十面体对称3、复合对称4、复杂对称第二节病毒得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病毒体(virion): 一个成熟有感染性得病毒颗粒称“病毒体”,又称病毒粒、病毒颗粒、病毒粒子。

2、1病毒得结构基本结构:核心与衣壳,二者构成核衣壳。

核心(Viral core):内充满DNA或RNA一种核酸,构成病毒得基因组,为病毒得感染、复制、遗传、变异等提供了信息。

由于裸露得核酸决定了病毒得感染性,故称感染性核酸。

衣壳(Viral capsid):实质上就是蛋白质,由壳粒聚合而成,包绕在核酸外面得蛋白质外衣。

衣壳得生物学作用:①维持病毒体得形态、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她理化因素得破坏;;②与相应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③具有抗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④作为病毒鉴定与分类依据;⑤决定病毒感染细胞得种类;病毒得核酸与衣壳组成核衣壳,最简单得病毒就就是裸露得核衣壳,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特殊结构(envelope):包膜(棘突):就是位于某些病毒核衣壳外得结构。

实质就是病毒成熟过程中以出芽方式穿过核膜与(或)细胞膜时获得得。

病毒学总结

病毒学总结

病毒学总结绪论一、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无分裂、无生长、无蛋白质合成的成套“机器”,但依靠寄主合成必需组分以组装成颗粒状的亚显微的胞内绝对寄主生物。

病毒实际上就是有一个保护型的外壳包裹的一段RNA 或DNA,利用进化的力量,这些简单的生物体可以在所感染的细胞内以寄生形式复制,同时,也能在细胞外保持极强的生命力。

二、病毒的特点1.无细胞结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至今尚未发现二者兼有的病毒。

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为十分独特的生物学现象。

2.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统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代谢的酶,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他细胞器,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功能。

3.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不能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4.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

5.在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

三、病毒性质的两重性(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细胞内形式和细胞外形式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3.病毒的颗粒形似与基因形式(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1.标准病毒(standard virus)与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particle) 或缺陷干扰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2.假病毒(pseudovirus)与真病毒3.杂种病毒与纯种病毒(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1.病毒的致病性与非致病性2.病毒感染的急性与慢性四、病毒存在必须解决的3个问题1.如何在感染一个细胞后进行自身增值;2.如何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传播;3.如何逃避宿主的防御性攻击。

五、病毒学研究的主要目的:1、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2、通过对病毒的研究,更多地了解生命本质的一些基本问题;3、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六、病毒学发展的动力一、病毒是一类重要的传染病病原。

小班健康教案《打倒病毒大怪兽》

小班健康教案《打倒病毒大怪兽》

小班健康教案《打倒病毒大怪兽》第一章:认识病毒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知道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无法用肉眼看到。

2. 理解病毒是如何传播和感染人类的,以及病毒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体,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 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3. 病毒对健康的影响:病毒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病毒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病毒的特点。

2. 讲解病毒的基本特征: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病毒的结构和特点,可以使用图示或模型辅助讲解。

3. 讲解病毒的传播方式:通过实例说明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可以使用图示或动画辅助讲解。

4. 讲解病毒对健康的影响:通过实例说明病毒是如何引起疾病的,可以使用图示或动画辅助讲解。

5. 总结:回顾病毒的基本特征、传播方式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第二章:预防病毒感染教学目标:1. 了解预防病毒感染的基本方法,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2. 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戴口罩的方法,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教学内容:2. 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洗手步骤包括掌心、手指、指甲和手腕。

3. 正确的戴口罩方法:选择合适的口罩,佩戴口罩的正确姿势和摘口罩的正确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预防病毒感染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 讲解预防病毒感染的基本方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预防措施,可以使用图示或实物辅助讲解。

3.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讲解正确的戴口罩方法:示范正确的戴口罩和摘口罩的方法,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5. 总结:回顾预防病毒感染的基本方法和正确的洗手、戴口罩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

第三章:增强免疫力教学目标:1. 了解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免疫力。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五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五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
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1~2天后疱 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 皮疹特点:斑丘疹、水疱疹、痂疹同时出现
六、临床表现
(三)特殊型水痘 1.出血型水痘:病情极严重。此型全身症状重,皮肤、黏膜有淤点、淤斑
和内脏出血 2.坏疽型水痘:皮肤大片坏死,可因脓毒症而死亡
水痘躯干部皮疹,病程1~2天
➢ 皮疹的病理改变:水疱疱液开始时透明,当上皮细胞脱落加之炎性细胞 浸润,使疱内液体变浊并减少,最后下层的上皮细胞再生,形成结痂, 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痕迹
六、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10~21天,以14~16天为多见 (二)典型水痘:临床分为两期 1.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低热、烦躁易激惹或拒乳 2.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为向心性分布,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五节
水痘
一、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 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 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 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 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水痘躯干部皮疹,病程4~5天
七、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2.血清学检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特异细胞中的病毒DNA
八、并发症
1.皮疹继发细菌感染 2.肺炎 3.脑炎
九、诊断
➢ 典型水痘根据临床皮疹特点诊断多无困难 ➢ 典型患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确定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教案:《病毒》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科学活动第二章《认识身体》第四节《病毒》2. 详细内容:介绍病毒的基本特征,如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病毒的结构和传播途径。

2. 重点: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病毒模型、病毒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展示病毒的结构,讲解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病毒的传播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4. 动手制作:让学生根据病毒的结构,用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病毒模型。

5. 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病毒模型,并介绍其结构、特点和预防方法。

6.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病毒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病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病毒结构图2. 病毒特点3. 病毒传播途径4. 预防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画出病毒的结构,并简要描述其特点和传播途径。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病毒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实践操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今后需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他疾病,如细菌、真菌等,提高防范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病毒的基本特征展开,包括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这些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图片、模型等教具和学具来进行辅助教学,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目标共有三条,分别是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探究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生物病毒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
2. 能够描述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3. 掌握病毒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的危害。

教学重点:
1. 病毒的结构和组成;
2. 病毒的生命周期;
3. 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教学难点:
1. 病毒的复制过程;
2. 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教科书;
2. 实物或图片展示病毒的结构;
3. 视频或动画展示病毒的生命周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你们知道病毒是什么吗?病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讲解病毒的基本特征(15分钟)
1. 病毒的定义;
2. 病毒的结构和组成;
3.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

三、探讨病毒的生命周期(20分钟)
1. 病毒的感染过程;
2. 病毒的复制过程;
3. 病毒的传播途径。

四、讨论病毒对人类的危害(15分钟)
1. 病毒引发的传染病;
2. 病毒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3. 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五、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并提出问题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
作业:写一份关于病毒特征的总结报告。

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4、 毒粒的结构类型
四种主要结构类型
裸露的二十面体毒粒 裸露的螺旋毒粒 有包膜的二十面体毒粒 有包膜的螺旋毒粒
不同病毒的毒粒结构复杂程度有很大的区别
有些病毒,如有尾噬菌体、痘病毒等结构更为复杂,不能包括 在这些结构类型之内。
裸露的二十面体毒粒 有包膜的二十面体毒粒
裸露的螺旋毒粒
有包膜的螺旋毒粒
Vaccinia virus 痘苗病毒
在病毒中体积最大,光学显微镜 下勉强可见。
有尾噬菌体

complex viruses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5、 病毒的群体形态
包涵体inclusion
病毒的聚集体 病毒的合成部位 病毒蛋白和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蛋白质 非病毒性包涵体
应用:病毒病的诊断 生物防治
• 流感病毒的包膜上有两个主要突起物,即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和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由包膜内突出至包膜外
• 在包膜内表面还存在有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3、 病毒的包膜结构
甲 型 流 感 病 毒 包 膜 蛋 白 的 分 布
3、 病毒的包膜结构
二十面体对称壳体:
• 蛋白质亚基围绕具立方对称的正 多面体的角或边排列,形成一个 封闭的蛋白质鞘。
• 5、3、2次旋转对称(顶、面、边)
若以一定数目的亚基排列成具有一定 表面积的立方对称实体,以二十面体 容积为最大,能包装更多的病毒核酸 ,所以病毒壳体多取二十面体对称 (icosahedral symmetry)结构。
具有双对称结构的典型例子是有尾噬菌体(tailed phage),其壳体 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包装有病毒核酸的头部常呈二十面体对称, 尾部呈螺旋对称。

02.第二章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02.第二章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二、二十面体对称
廿面体对称
三、复合对称
复合对称
四、复杂对称
第三节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
一、病毒的结构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一、病毒的结构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病毒的蛋白
病毒的蛋白可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存在于病毒粒的核壳、基质和胞膜; 非结构蛋白存在于病毒粒内,但不是结构成分。
天花病毒
伤寒杆菌
小型细胞
二、病毒的大小
单位:nm或Å
最大为痘病毒 300~450×170~260 nm, 相当小型细菌;
最小为植物双生病毒 18×22 nm; 相当于大蛋白质分子。
第二节 病毒的对称性
一、螺旋对称 二、二十面体对称 三、复合对称 四、复杂对称
一、螺旋对称
螺 旋 状 对 称
细菌病毒: 多为 dsDNA T偶数系列phage ssDNA Φ×174 ssRNA 真菌病毒、 MS2
少为 dsRNA 假单胞菌、 Φ6 phage.
第四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一、病毒分类的概述 二、病毒分类原则 三、病毒的命名法规 四、病毒的分类系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 的概念以来,时过百余年。病毒的种类由最初的几十种、几 百种,发展到今天的5000多种,为使如此多的病毒种类能够 得到科学的命名和分类,病毒工作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国 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也提出和多次修订了病毒的命名和分类原 则,根据病毒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分 子生物学等方面,按其共性和个性特征加以分类,建立了由 目、科(亚科)、属和种分类单元构成的病毒分类系统。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复合对称壳体(complex symmetry)
----以上分别叙述了病毒壳体的两种主要结构类型, 但也有少数病毒的壳体为复合对称结构。壳体既有螺 旋对称结构, 又有廿面体对称部分。具有复合对称壳 体结构的典型例子是有尾噬菌体。这类噬菌体都无包 膜,壳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通常呈二十面体对称, 尾部呈螺旋对称。如T-偶数噬菌体的头部长约110nm, 直径约60nm,为一变形的廿面体结构。头部含有结合 着多胺、几种内部蛋白和小肽的双链DNA。其尾部结 构复杂,由尾管(tail tube)、尾鞘(tail sheath)、颈部 (collar)、基片(base plate)、尾钉(tail pin)和尾丝 (tail fiber)5个主要部分组成。(T4的模式结构见图 4—4)。
星状病毒
杯状病毒
黄病毒
披膜病毒
冠状病毒
逆转录病毒
呼肠孤病毒
博尔纳病毒
正粘病毒
沙粒病毒
丝状病毒
弹状病毒
副粘病毒
圆环病毒
细小病毒
腺病毒
嗜肝病毒
乳头瘤病毒
疱疹病毒
痘病毒
1 病毒核酸及其功能
1.3 病毒核酸的应用
重组DNA病毒
重组逆转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
2 病毒蛋白质及其功能
2.1 概述
蛋白质是病毒的另一类主要成份,组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及顺序决定着病毒株系 的差异,表现在免疫决定簇则决定其免 疫特异性。 病毒的蛋白质根据是否存在于病毒颗粒 中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2 病毒蛋白质及其功能
2.2 非结构蛋白
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 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病毒颗 粒中的蛋白质 。 作用:

(环境微生物)第二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环境微生物)第二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5
三、病毒的分类
1.根据专性寄主分类: 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
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真菌病毒。 动物病毒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疾病:
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脊 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天花、爱滋病等。 植物病毒引起植物疾病:烟草花叶病、番茄丛矮病等。 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引起细菌疾病。用蓝细菌噬菌
26
Complex viruses
Some viruses, particularly bacterial viruses, have very complicated structures and are called complex viruses. Examples of complex viruses are poxviruses, which do not contain clearly identifiable capsids but have several coats around the nucleic acid. Certain bacteriophages have capsids to which additional structures are attached.
3
5.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 6.在宿主细胞的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
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分裂法等细胞繁 殖方式; 7.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8.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 可形成结晶;
4
9.经提纯的病毒结晶能保持侵染力。
人类传染病中,约70—80%属于病毒病,每一种植物至少有一种病毒引 起的病害。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相当多,如肝炎,胆囊炎,狂犬病,爱 滋病,风湿关节炎等,也有多种病毒可以致人癌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chael J. Bishop(1936-) 1976年发现正常细胞中存在罗斯肉瘤病毒 致瘤基因的对应基因, 1989年获诺贝尔奖。
Phillip A. Sharp (1944 ---), 1977年发现腺病毒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剪切 现象(gene splicing),1993年获诺贝尔奖。
Fred Sanger(1918-) 1977年建立了DNA序列分析方法, 并对 ΦX174噬菌体的单链DNA序列进行了测定。 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 生理特性一致,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 无个体差异,对病毒易感性相等; • 可观察病毒的繁殖特征; • 可进行病毒纯化和定量; • 可提高病毒的产量。
实用文档
2)常用的培养细胞
• 原代细胞:直接利用新鲜动物组织经胰酶消化、 分散,获得单个细胞,如CEF。
• 二倍体细胞:将长成单层的原代细胞消化分散成 单个细胞,继续培养传代,其染色体数与原代细 胞一样,保持其二倍染色体数目的单型细胞。
实用文档
病毒与其它生物的比较
实用文档
二、病毒区别与其他微生物的特征
个体极其微小 无细胞结构 只含一种核酸 缺乏独立代谢能力 繁殖方式为依靠自身核酸复制 大多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某些病毒可整合到宿主DNA上,引起潜伏感染 某些病毒能够形成包涵体或引起细胞病变
三、病毒学的发展
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长老 石刻象显示了小儿麻痹后 遗症,这可能是病毒感染 的第一个2.现代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John Enders(1897-1985) 1949年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获得脊髓灰质 炎病毒, 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
Aaron Klug(1926-) 1962年提出了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柱状结 构, 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
David Baltimore (1938-) 1970年在提纯的罗斯肉瘤病毒粒子中发现 了逆转录酶,证明遗传信息可以由RNA反 向产生DNA。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
2、鸡胚接种
实用文档
不同病毒的接种途径
痘病毒和疱疹病毒, 10~13日龄
正黏病毒和副黏病毒, 10~11日龄
鹦鹉热衣原体和立克 次氏体等,6~8日龄
流感、新城疫、传支等, 9~11日龄
病毒的收获
羊膜腔接种 尿囊膜接种 绒毛尿囊膜接种 卵黄囊接种
实用文档
收获尿囊液
实用文档
3、细胞培养
1)细胞培养增殖病毒的优点
实用文档
4.糖类
病毒囊膜含有糖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组 编码,但糖分子与宿主细胞有关。
• 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吸附)、 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实用文档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一、病毒培养的宿主系统
1、动物
➢动物接种途径和方法 1.皮内接种 2.皮下接种 3.肌肉接种 4.静脉接种 5.腹腔接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二、病毒的结构组成与特征
• 病毒子(Virion) :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病 毒颗粒。
(一)病毒的结构组成 核酸基因组和衣壳(capsid)。
囊膜(envelope):围绕核衣壳的一层包膜。 纤突(spike):包膜突起,主要由糖蛋白组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纤突 包膜
核心 核 衣
实用文档
Gallo & Montagnier 1983年分离到一种与爱滋病有关的逆转录病毒。
R. Beachy 1986年利用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植物, 获得抗TMV侵染的基因工程植株。这一研究为抗病 毒动植物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Stanley B Prusiner(1942-) 发现朊病毒(Prions),1997年获诺贝尔奖。
实用文档
四、研究病毒的意义
• 几乎能感染所有的细胞型生物,危害 严重;
• 了解病毒的特性,为疫苗的研制打下 良好基础。
实用文档
第 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性状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 测量病毒的单位为nm,大小在20-300nm之间。 • 病毒形态多数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
丝状或子弹状,痘病毒呈砖块状,噬菌体大多 数呈蝌蚪状。
衣壳 壳 壳粒
病毒体结构模式
实用文档
二、病毒的衣壳类型
1、螺旋对称的病毒壳体 2、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壳体 3、复合对称的病毒壳体
实用文档
螺旋对称型
廿面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实用文档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1、核酸 1)种类:DNA、RNA • 存在形式:单链与双链;正链与负链,分节 • 作用:携带全部遗传信息 • 特点:有内含子、ORF可重叠
2)表示病毒核酸大小的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碱基数
3)病毒核酸的结构特征 分段基因组;帽子和poly(A)尾巴结构;感染
性核酸等。
实用文档
2、蛋白质
• 结构蛋白 • 非结构蛋白 功能:
保护核酸; 与易感宿主细胞受体结合; 良好的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实用文档
3.脂质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囊膜中,主要来 源于宿主细胞膜系统。 • 含脂质的病毒对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敏感, 处理后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或感染性降低, 而无囊膜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
实用文档
Smallpox (天花)
Rabies (狂犬病)
Endemic in China by 1000BC Endemic in Europe by AD 16-17
关于植物病毒病害的记载
• 荷兰郁金香杂色病(1576)
实用文档
1.对病毒的早期认识---利用疫苗对病毒病的防治
牛痘接种防治天花---古代接种术(1796)
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
Martinus Beijerinick (1851-1931)
发明了狂犬病疫苗(1885)
证明在经过可吸附细菌的琼脂扩
散后, 这种侵染物仍可导致烟草花叶
提出了“Virus”和“Vaccination”之词 病。他将此侵染物称为“侵染性活
液”, 并也采用了“Virus”一词。
第二章 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病毒概述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状 第三节 病毒培养和增殖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六节 病毒的感染 第七节 病毒的分类 第八节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实用文档
一、病毒的含义
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 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 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