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z
4.当平均压应力约为6τk 时,产生塑性变形,此时平均压应力就是材料的压痕硬度值H ,即H =6τk =3σs 。z
5.若表面同时有法向和切向(摩擦力)载荷作用,则可将应力分布合成来计算τmax ,此时最大剪应力τmax 的位置离表面很近,因此塑性变形更易发生,降低了材料的承载能力。
1、两圆柱体的接触
132、两个球接触
z
如右图所示z 1)两球半径相同:法向载荷
W ,则接触区为一个半径等于a
的圆,压力分布为半球形。令
p 为接触区内各点的压力,则
z (5)
z 式中R —球的半径
2122222)1(23a z a x a W p −−=π3
1)'83(E WR a =
二、粗糙表面的接触
z前面已讲过,当两个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表面粗糙,使实际接触只发生在表观面积的极小部分上。实际接触面积
的大小和分布对于摩擦磨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z实际表面上粗糙峰顶的形状通常是椭圆体。由于椭圆体的接触尺寸小于本身的曲率半径,因而粗糙峰顶可以近似的
视为球体,两个平面的接触可视为一系列高低不平的球体
相接触。因而两个弹性体的接触可以转换为具有当量曲率
半径R和当量弹性模量E’的弹性球体与刚性光滑平面的接
触。
15
1、单峰接触
z如图,当两个粗糙峰相接触时,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法向形变量δ,使弹性球体的形状由虚线变为实线所示。显然,实际接触面积是以a为半径的圆,而不是以
e为半径的圆。
16
17
z 根据弹性力学分析可知:z
从以上关系可知:……(6)z
实际接触面积A : ……(7)z
再由几何关系得:z
几何接触面积A 0:……(8)z 由此可知:单个粗糙峰在弹性接触时的实际接触面积为几何接触面积的一半。δR a =2δππR a A ==2δδδδR R R R e 22)(2222≈−=−−=A R e A 2220===δππ1/3
2'21/3''1/23/29163443W E R WR a E W E R δδ⎛⎞=⎜⎟⎝⎠
⎛⎞=⎜⎟⎝⎠=1、单峰接触
2、理想粗糙表面的接触
z理想粗糙表面是指表面为许多排列整齐的
曲率半径相同和高度相同的粗糙峰组成,
同时,各峰承受的载荷和变形完全一样,
且相互不影响。
19
20z如上图,粗糙峰在基面上的最大高度为h,当光滑平面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法向变形后,法向变形量为(h-d),刚性光滑平面与粗糙面基面之间的距离为d。
2、理想粗糙表面的接触
22
z 当表面处于塑性接触状态时,各个粗糙峰接触表面上受到均匀分布的屈服应力σs 。假设材料法向变形时不产生横向扩展,则各粗糙峰的接触面积为几何面积,即
这样故……(10))(20d h R A i −=πi
s i s i A A W σσ20==A
nW W s i σ2==2、理想粗糙表面的接触
2、理想粗糙表面的接触
z式(10)表明:对于塑性接触状态,实际接触面积
与载荷成正比。在固体摩擦理论研究中,通常认
为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保持线性关系。从理想粗
糙表面模型的分析表明:只有塑性接触这一关系
才成立,而弹性接触的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
系却是非线性的,原因在于理想粗糙表面模型过
于简化。但从以下的分析可知:当采用随机粗糙
模型时,在弹性接触下同样满足实际接触面积与
载荷成线性关系。
23
3、实际接触表面的接触
z实际表面的粗糙峰高度是按照概率密
度函数分布的,因而接触的峰点数亦
应根据概率计算。
24
25
z 如右图(a )为混合润滑下两
个粗糙表面的接触情况。两
表面的均方根值分别σ1和
σ2,油膜厚度h 为中心线之间
的距离。它们的接触情况可
以转换为一个光滑的刚性表
面和另一个具有均方根值为
的粗糙的弹性表面相接触。
如右图中(b )图。2
2
21σσσ+=3、实际接触表面的接触
26z 图(b )中,当油膜厚度为h
时,只有轮廓高度z>h 的部分才
发生接触。在概率密度分布曲线
中,z>h 部分的面积就是表面接
触的概率,即z>h 概率若粗糙峰表面的点数为n ,则接
触峰点数m 为各个接触峰点的法向量为(z-
h),由式(7)可知实际接触面
积A
∫∞=h
dz z n m )(ψ∫∞
−=−=h dz z h z R n h z R m A )()()(ψππ()()h P z h z dz ϕ∞>=∫3、实际接触表面的接触
28
z
由此可得:。即:两个粗糙表面在弹性接触状态下,实际接触面积和接触峰点数目都与载荷成线性关系。z 当两表面处于塑性接触状态时,从以上分析可得
……(12)即: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为线性关系,而与高度分布函数
无关。
A W ∝m W ∝∫∞
−=h dz z h z nR A )()(2ψπ∫∞
−==h s s dz z h z nR A W )()(2ψσπσ)(z ψ3、实际接触表面的接触
3、实际接触表面的接触
z综上所述,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取决于表
面轮廓曲线和接触状态。
z(a)当粗糙峰为塑性接触时,不论高度分布曲
线如何,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成线性关系。
z(b)在弹性接触状态下,大多数表面的轮廓高
度接近于Gauss分布,其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也
具有线性关系。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