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检查81423
腹部平片正常报告
腹部平片正常报告委托单位:****受检者:******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报告:经腹正位平片检查显示,腹部各部位解剖结构清晰,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1. 腹部大体观察:腹部无明显畸形,局部无肿块、凹陷或外伤痕迹。
表面软组织结构层次分明,脂肪分布均匀。
2. 腹壁和腰椎:腹壁骨骼结构完整,局部无肋骨骨折、骨质疏松或其他骨性异常。
腰椎椎体高度一致,未见明显骨质改变。
3. 腹腔和盆腔:腹腔内器官位置正常,未见腹部器官膨隆、移位或钙化影。
胃肠道伸展自然,未见扩张、梗阻或穿孔等异常。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平整,边缘锐利,边缘与膈面齐平。
胆囊形态规则,大小正常,胆囊壁未见局部增厚,胆囊腔内无明显结石影。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密度均匀。
胰腺结构层次清晰,边缘光滑,未见明显异常密度阴影。
双肾大小正常,包膜完整,集合系统未见扩张,肾内无明显结石影。
膀胱形态规则,壁层光滑,未见结石或肿块。
4. 腹主动脉和腹内大血管: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未见狭窄或扩张。
腹内大血管血流信号充盈均匀,未见狭窄或异常扩张。
5. 骨盆和骨盆脏器:骨盆结构完整,未见骨折或异常骨质改变。
子宫、附件和直肠形态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密度阴影。
6. 其他观察部位:未见特殊检查需求,无异常发现。
结论:腹部平片检查显示,腹部各部位解剖结构清晰,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以上结果仅基于腹部平片检查,临床综合分析后综合判断。
附言:本报告仅为检查结果,不能代替临床诊断,请结合临床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CT室腹部盆腔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腹部盆腔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肝脏二、CT肝动脉造影(CTA)三、CT肝门静脉造影(CTAP)一、肝脏【适应证】1.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转移瘤、海绩状血管瘤。
2 .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肝囊肿、多囊肝、包虫病。
3 .肝脏炎性占位病变:肝脓肿、肝结核。
4 .肝外伤。
5 .肝硬化。
6 .肝脂肪变性。
7.色素沉着症。
【禁忌证】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检查前4h禁食。
(4)检查前Ih口服1%~2%的含碘对比剂水溶液或水500~800m1.,临上机前再服300m1.o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缘。
⑤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扫描机架0°。
⑥扫描野(FOV):体部范围。
⑦扫描层厚:5~IOmm°⑧扫描间隔:5~10mm0⑨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⑩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①对比剂用量:80SIOOm1.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2~4m1.∕So③扫描开始时间:注射60-8Om1.后开始连续扫描(8SIOS扫描周期)。
④延迟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含碘对比剂后5-10min作延迟扫描。
⑤其他扫描程序和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以及增强图像。
(2)图像显示采用软组织窗,窗位1.30~60HU,窗宽W200~400HU0(3)测量病灶层面CT值及大小,必要时测量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注意事项】1.检查前1周内不服重金属药物,如1周内曾进行过胃肠道钢餐造影者,则于检查前先行腹部透视,确认腹腔内无钢剂残留。
超声腹部检查手法图解
2021/2/7
26
20 Right lobe of liver 肝右叶 21 Left lobe of liver 肝左叶 22 Quadrate lobe 方叶 23 Caudate lobe 尾叶 24 Ligamentum teres 圆韧带 25 Ligamentum venosum 静脉韧带 26 Lateral segment 外侧段 27 Medial segment 中段 28 Anterior segment 前段 29 Posterior segment 后段
2021/2/7
31
99 heart
2021/2/7
30
100 Thyroid gland 甲状腺 101 Sternohyoid muscle 胸骨舌骨肌 102 Sternothyroid muscle 胸骨甲状腺肌 103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胸锁乳突肌 104 Omohyoid muscle 肩胛舌骨肌 105 Internal jugular vein 颈内静脉 106 common carotid artery 颈总动脉 107 tracheal cartilage 气管软骨
28
70 Stomach 胃 71 Fundus of stomach 胃底 72 Body of stomach 胃体 73 Antrum of stomach 胃窦 74 Cardia 贲门
75 Duodenal bulb 十二指肠球部 76 Duodenum 十二指肠 77 Small bowel 小肠 78 Right colic flexure 结肠右曲 79 Left colic flexure 结肠左曲 80 Bladder 膀胱 81 Opening of ureter 输尿管开口 82 Urethra 尿道 83 Prostate 前列腺 84 Seminal vesicle 输精管 85 Uterus 子宫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范围以膈为顶,下至骨盆,前面及侧面为腹壁,下至耻骨联合和腹股沟,后面为脊柱及腰肌。
其内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部分生殖系统及脾和肾上腺等。
由于腹腔脏器很多,且又互相交错重叠,故体检时正常脏器部分与异常肿块容易混淆,因此需要仔细检查及辨别。
腹部体检中以触诊为主,尤以脏器触诊最为重要。
不论任何现代化的特殊检查方法,目前尚无法代替医生的体检。
因此,在腹部疾病的诊断中,腹部体检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为了准确描述和记录脏器及病变的位置,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和分区及其内在脏器十分必要。
现将常用分区及标志介绍如下:一、腹部体表标志腹部前面体表标志1.胸骨剑突。
2.肋弓下缘肋弓系由第8~10肋软骨构成,其下缘为体表腹部上界,常用于腹部分区及肝脾测量。
3.腹上角为两侧肋弓的交角,剑突根部,用于判断体型及肝测量。
4.脐为腹部中心,位于3~4腰椎之间,为腹部四区分法及腰椎穿刺的标志。
5.髂前上棘髂嵴前方突出点,为九区分法标志及常用骨髓穿刺部位。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常用做手术切口位置,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为胆囊点。
7.腹中线(腹白线) 前腹壁上两腹直肌间的腱性正中线,由三种扁平腹肌腱膜的交叉纤维构成。
为前正中线的延续,为四区分法的垂直线,此处易有白线疝。
8.腹股沟韧带两侧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部体表的下界,此处为寻找股动、静脉标志,并为腹股沟疝的通过部位(腹股沟管或腹股沟三角)。
9.脊肋角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肾叩痛位置。
脊肋角10.腹直肌腱划在腹直肌表面可见到数条横沟即为腱划的体表投影。
有3条:脐部正中线两侧、剑突与脐之间正中线之两侧、与剑突尖平齐之正中线两侧。
11.第12肋骨。
二、腹部分区(abdominal areas)依据腹部自然标志及若干人为画线将腹部分为几个区域。
常用的是九区法和四区法。
1.九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的九区,上面的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面的水平线为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是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
MRI图像腹部检查
肝硬化
女62岁,消瘦,肝 区痛,神清,肝肋 下可及,质硬,有 腹壁静脉、食管静 脉曲张。
(1,2)T1像肝内血管走行稍紊乱,肝裂稍增宽,肝前缘稍呈波浪 状,肝门静脉、脾静脉扩张,脾脏增大;(3-4)T2像:肝内胆管 走行紊乱及斑点状高信号。
食管癌
男66岁,吞咽困难伴低热、 咳嗽3月。神清,消瘦, 销骨上淋巴肿大,肝大肋 下1cm。质硬。
(1,2,3)T1像腹主动脉近下端处,相当腰椎3-4平面处明显狭窄, 最窄处前后径仅6mm, 宽径7mm, 狭窄段长 20mm,两端漏斗状。
心包积液
男68岁,胸闷4年,体检(-)。
(1,2)T1像;(3)T2像:心包腔明显增宽,以左、右侧为甚,最宽 处达4cm,T1像上呈不均匀的低信号,T2像呈不均匀的高信号。 信号的不均匀主要受心脏搏动影响所致。
先天性心脏病
男60岁,胸闷20年。近期加重,胸左侧第2-3前肋间闻及III级收缩 期杂音。
(1-2)T1像在心脏横断面上,高信号的房间隔清晰完整显示。在 较下层面上,房间隔中部见无信号的缺损区,缺损大小3cm。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性,中心性。
腹主动脉狭窄
男51岁,患腹主动脉瘤多年,修补加固术后1年。神志清,肝 脾(-),腹软,两下肢浮肿。
(1)T1像食管中下端(胸5-9) 有一肿块;(2)2个月放疗后; (3)6个月复查;肿块缩小, 但胸7椎体前上部出现异常 低信号;(4)1年后复查, 胸7椎体几乎全部被低信号病变所累及,胸7椎体转移。
多囊肾
男36岁,腰痛 10年,间带血 尿,双肾区叩 痛(+),双肾下 极角及低位。
T1像双侧肾轮廓显著增大,边缘不规则,其内充满多发性大小 不一的低信号囊腔,部分囊腔信号增高,提示囊内出血。
孕妇宫高腹围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B超对照表及说明
孕妇宫高、腹围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B超对照表及说明宫高妊娠图曲线孕妈咪的宫高、腹围与胎宝宝的大小关系非常密切。
孕早期、孕中期时,每月的增长是有一定的标准的。
每一个孕周长多少,都是需要了解的。
而且到后期通过测量宫高和腹围,还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
所以,做产前检查时每次都要测量宫高及腹围,以估计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同时根据宫高妊娠图曲线以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是否发育迟缓或巨大儿。
注意:如果连续2周宫高没有变化,孕妈咪需立即去医院。
宫高的测量:从下腹耻骨联合处至子宫底间的长度为宫高。
腹围的测量:腹围的测量通过测量平脐部环腰腹部的长度所得。
孕期各阶段的宫高和腹围参考值怀孕中后期腹围正常值单位:cm孕月腹围下限腹围上限标准5 76 89 826 80 91 857 82 94 878 84 95 899 86 98 9210 89 100 94注:是平躺着量的。
宫高正常值表妊娠周数:手测宫高尺测宫高满12周耻骨联合上 2—3横指满16周脐耻之间满20周脐下一横指 18(15.3—21.4)厘米满24周脐上二横指 24(22—25.1)厘米满28周脐上三横指 26(22.4—29)厘米满32周脐剑之间 29(25.3—32.0)厘米满36周剑突下二横指 32(29.8—34.5)厘米满40周剑脐之间 33厘米通过测量宫底高度,如发现与妊娠周数不符,过大过小都要寻找原因。
如做B超等特殊目字检查,有无双胎、畸形、死胎、羊水过多、过少等问题。
测腹围是通过测量平脐部环腰腹部的长度了解子宫横径大小,对应宫底高度以便了解官腔内的情况及子宫大小是否符合妊娠周数。
测体重,若妊娠期间体重增加每周平均超过0.5千克时,多有水肿或隐性水肿,是妊高征的先兆,应及时给予处理。
还有一个计算公式:(月份*3) 7=-3<宫高<3均为正常孕期B超对照表及相关说明孕期通过B超判断胎儿的发育的大小是较有参考价值的一种方法,孕妇在做B超的时候会看到检查报告上有一些数值,这些数值就是告诉你宝宝的发育大小。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1.肝脏:肝右叶最大斜径:9.97—14.33 cm 肝左叶上下径:4.02—8.3cm 前后径:4.14—7.4cm肝外胆管内径<8mm,<伴行静脉1/3. >8mm为扩张,6—8mm可疑扩张,老年人60岁以上大于10mm为扩张。
胆囊长径:<10cm ,横径<3.5cm。
空腹状态下<3mm。
2.脾脏:脾厚径:男3.0±0.6cm 女 2.8±0.5cm脾长径:男:9.0±1.1cm 女8.5±1.0cm3.胰腺:成人胰头前后径<2.5cm 胰体和胰尾前后径<1.5cm-1.7cm..主胰管<2mm。
4.肾脏:长径:9-12cm 宽径:4-5cm 厚径:3-4cm。
肾实质厚1.5—2.5cm 肾皮质厚:0.5---0.7cm 肾窦宽度约占肾横断面的1/2—1/3.5.输尿管:成人输尿管全长20---34cm,内径5—7mm,狭窄部内径约2mm。
6.前列腺:厚径:2cm, 长径:3cm 横径:4cm..体积为20cm3 重量20g.精囊腺长4---5cm 宽1.5---2cm。
7.胃肠:长轴断面上贲门外径一般不大于15mm。
管壁不大于6mm。
正常胃壁厚度<5.0mm(3.7±0.5) 幽门厚度<6.0mm,新生儿及婴儿<4.0mm.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充盈一般为2.5—3.5mm,肠腔内径: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3cm,其余小肠内径<2cm, 大肠内径<4cm。
阑尾极少清晰显示,一旦梗阻发炎可显示。
一般最大直径大于7mm可作为阑尾肿大标准。
8.妇产科:a.子宫:生育期:纵径5.0—7.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经产妇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大1.0—2.0cm,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小1.0---2.0cm. 宫颈:长径 2.5—3.0cm,前后径<3.0cm. 青春期和婴儿期为:1:2 绝经后为1:1.子宫内膜:月经期:1—4mm, 增殖期:5—7mm 排卵期:11mm 分泌期7---16mm,绝经后不超过0.5cm.b卵巢成年卵巢长x宽x厚4.0x3.0x1.0cm,容积≤6ml。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
(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腹部检查
西医综合知识考点:腹部检查一、腹部的体表标志1、腹部的上界:也就是肋弓下缘。
由8、9、10肋软骨和11、12浮肋构成2、剑突:胸骨体的下端。
构成腹部体表标志的上界之一。
3、腹上角:也称胸骨下角。
是指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交汇所形成的角,相当于横格的穹窿部。
正常为70—110度4、脐:腹部的中心5、腹中线:胸骨中线向下延续的部分,也是腹部四分法的垂直线。
6、髂前上棘:腹部平卧位最突出的地方,时髂嵴向前突出的点,液腹部九分法常用的标志之一,也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7、腹股沟韧带:腹部体表的下界,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处,是定位股动脉、股静脉的标志。
8、耻骨联合:两侧耻骨所形成的纤维性联合,构成腹部的下界。
9、腹直肌的外侧缘:两侧腹直肌的外侧缘相当于两侧锁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10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椎体之间的夹角,其深面是肾脏,肋脊角有叩击痛是常提示肾脏有病变。
二、腹部的分法(四区法和九区法)1、四区法:以脐为中心分别做一条水平线和垂直线,把腹部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
2九分法:沿左右肋弓做一横线,在沿左右髂前上棘做一横线,再分别在左右髂前上棘到腹中线的中点做两条垂直线,把腹部分为九个部分,分别为左季肋部、左腰部,左髂部、右季肋部、右腰部、右髂部,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 3提问:腹部刺激征的临床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答:腹部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提示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
三、腹部视诊(先俯视后侧视)1、被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位于被检者的右侧,充分暴露腹部,线俯视全腹(由上腹向下腹),之后取坐位,弯腰低头使视线与腹部水平。
应观察腹部的外形(正常人平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与两侧肋缘和耻骨联合的连线相平或是略低称为腹部平坦)、腹部呼吸、腹部静脉有无怒张、有无胃型、肠型及其蠕动波。
有无皮疹、色素沉着、手术瘢痕、腹纹等等。
2、腹壁怒张静脉血流方向的判断:取手背(或前臂)一条没有分支的静脉,用示指和中指并拢放在曲张的静脉,一只手指(如中指)向静脉方向往外滑动,大概2—3公分,则静脉的血流被挤向外侧,松开中指后有充盈,则血流的方向为中指流向示指,再用示指重复以上动作,如松开后不充盈,则可以进一步肯定血流方向。
X线摄影检查--腹部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 严贵华 邮箱:775361606@
2014-8-2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适应症
第三章:具体操作步骤及演示
第四章: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来进行划分,上水 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 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
骨联合上4cm对暗盒长轴中心。
2014-8-2
【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上4cm向右(左)5cm
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膀胱斜位影像,小骨
盆斜位像、耻骨联合影像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2014-8-2
3.尿道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
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对准台中线,左或 右腿弯曲,用手抱起膝部;暗盒上缘与髂 前上棘平齐,下缘尽量包括尿道,摄影时 将阴茎拉直,并注射造影剂。 【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腹腔脏器,如肝脏体积大 小、胆囊结石、肠内充气、胰腺钙化、肠 系膜钙化。
2014-8-2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2014-8-2
2.腹部倒立正侧位
【体位设计】在患儿肛门处放一金属标记, 陪护人员一手持患儿双踝部,另一手托患 儿肩部或头部,使患儿臀背部贴近暗盒, 边缘超出肛门处皮肤6cm。
2014-8-2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全部尿路和膀胱影像
,对后尿道显影尤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主要观察尿道阳性结石影像,在尿
道造影检查时多摄取此位。
最全的腹部B超报告模版
肝疾病正常肝胆脾胰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肝上界:第肋间,肝下界:肋下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稍厚,稍毛糙),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肋下:mm,上下径: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脂肪肝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稍大、增大)光整。
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后场回声衰减。
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1、肝脏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脂肪肝。
2 、胆脾胰未见异常。
不均质脂肪肝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后场回声衰减,肝左内叶见片状低徊声区,大小约mmXmm,无包膜,形态不规则。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1 、肝脏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肝内所见考虑不均质脂肪肝。
2 、胆脾胰未见异常。
肝血管瘤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肝(内、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见一稍强回声团,大小约mmXmm,边界清。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1 、肝大小正常,肝左内叶稍强回声团性质待定,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腹部常见病变CT诊断
(2)胆囊和胆道:胆囊位于胆囊窝,横径4cm,囊内含胆汁,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5-30H,形状呈椭圆形,或规则圆形,边界清楚。在正常肝脏中,外胆管未发育并在扩张时显示。扩张的胆管表现为从肝门延伸到肝脏的树突状低密度阴影。
(三)胰腺疾病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是X射线检查的难点。CT能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诊断准确率高。(1)胰腺癌:直接表现为肿块或胰腺局部肿大,密度相同,且密度低。间接征象是由于肿瘤浸润和压迫导致远端胰管扩张。如果主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则显示双导管标记。如果胰腺癌扩散,它会渗入周围的脂肪层,轮廓模糊。淋巴转移扩大了胰腺和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肝和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水。(2)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以胰腺肿大、畸形、边缘模糊为特征。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萎缩或肿大、畸形、钙化和假囊肿。
2,脂肪肝:大部分脂肪浸润是广泛而均匀的,少数是有限的,CT显示肝脏密度降低,低于脾脏,严重的CT值为阴性,因此肝脏血管显示树突状密度较高的阴影。
3,肝脏肿瘤:肝脏肿瘤的CT检出率高,肿瘤的数量,大小和程度可以确定,但有时定性诊断很困难。(1)肝囊肿:CT显示球形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CT值与水密度相似。(2)肝海绵状血管瘤:CT扫描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边缘呈结节性增强,向中心逐渐扩大,原始密度在一定时间后恢复。该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与病变的大小成比例。这种特有的CT性能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定性诊断。(3)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肝癌(3 cm以下),肿块型,多结节型和弥漫型。CT扫描所显示出的大多数肝癌密度相对较低,但少数肝癌的密度相同,CT不易发现。低密度肿瘤一般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在肿瘤中,由于坏死,液化等而出现较低密度区域,并且在中部和边缘处可见结节。此外,应注意以下间接征兆:肝脏形状有局部凸起。肝门,胆囊,胰腺和胃移位。80%的肝癌与肝硬化有关。肝转移通常在肝脏中显示出多个圆形,低密度区域,其大小不同。增强可见的肿瘤增强或圆形标志。鉴别诊断需要使用其他临床数据。
腹部-B超常用诊断模板
腹部-B超常用诊断模板胆囊结石所见:肝脏轮廓清,被膜光整,肝右叶最大斜径mm,内回声均匀,肝内管道走形清晰。
PV:mm,CBD:mm。
胆囊充盈可,大小未见异常,壁不厚,内膜欠光滑,囊内可见一大小约×mm强回声团块,其后伴声影;囊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块,其后伴声影,其中一个大小约×mm。
胰腺轮廓清,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内回声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轮廓清,被膜光整,脾不厚,内回声均匀。
双肾轮廓清,被膜光整,大小未见异常,实质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清,窦部结构清。
提示:胆囊多发结石肝、胰、脾、双肾未见异常胆囊息肉所见:肝脏轮廓清,被膜光整,肝右叶最大斜径mm,内回声均匀,肝内管道走形清晰。
PV:mm,CBD:mm。
胆囊充盈可,大小未见异常,壁不厚,内膜欠光滑,囊内可见一大小约×mm等回声团块,与壁相连;囊内可见多个等回声团块,与壁相连,其中一个大小约×mm。
胰腺轮廓清,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内回声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轮廓清,被膜光整,脾不厚,内回声均匀。
双肾轮廓清,被膜光整,大小未见异常,实质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清,窦部结构清。
提示:胆囊多发息肉肝、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多囊肝、多囊肾所见:肝脏轮廓尚清,被膜欠光整,肝右叶最大斜径mm,内回声不均匀,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改变,部分囊性团块内可见分隔光带回声,其中一个大小约×mm,肝内管道走形不清晰。
PV:mm,CBD:mm。
胆囊充盈可,大小未见异常,壁不厚,内膜光滑,囊内为无回声。
胰腺轮廓清,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内回声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轮廓清,被膜光整,脾不厚,内回声均匀。
双肾轮廓尚清,被膜不光整,左肾大小约×mm、右肾大小约×mm,实质部变薄,回声不均匀,皮髓质分界不清,窦部结构紊乱,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改变,部分囊性团块内可见分隔光带回声,其中一个大小约×mm。
腹部及浅表器官超声切面及正常值
3.正常值:无必要精确计算羊水的 量,检查时只是以多、中、少来估 计。大于8cm 计。大于8cm为羊水过多,3~8cm 8cm为羊水过多,3 为正常量,小于3cm为羊水过少。 为正常量,小于3cm为羊水过少。
六.胎盘 1.观察切面:将探头垂直于腹壁 移动,妊娠早期时,可探及一附着 于某一侧子宫内壁的半月形弥漫细 小光点,直至妊娠足月时,回声逐 渐增强,并于其间可探及散在或密 集的线状、片状、环状强回声或无 回声区。
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 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 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 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 .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 人不超过4cm。 人不超过4cm。
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 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 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 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 .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 人不超过11-12cm。 人不超过11-12cm。
子宫体横径(左右径)测量: (1)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 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 椭圆形最大切面时(不能在呈三角 形图像处)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的最 大左右径。 (3)正常值:4.3土0.73cm )正常值:4.3土
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是测量子宫 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的距离): (1)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 平面相同。 (2)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 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3)正常值:4.3士0.9Cm )正常值:4.3士
产科超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妊娠囊(GS) 一.妊娠囊(GS) 胎囊一般在5~6周可见。 胎囊一般在5~6周可见。 1.测量切面:在膀胶适度充盈下, 取子宫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纵径 及前后径,在子宫横切面测量最大 横径。 2.测量位置:各条径线均应测量 其内径
腹部立位平片报告
腹部立位平片报告一、引言腹部立位平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脏器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本报告将对患者进行腹部立位平片的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二、检查信息•患者姓名:XXX•患者性别:XX•患者年龄:XX岁•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三、影像描述1. 腹部总体观察在本次腹部立位平片中,可见患者的腹部呈正常形态,无明显畸形。
皮下脂肪分布均匀,腹肌松弛。
2. 胃区观察胃定位于上腹部,形态正常,大小适中。
胃底位于左膈下,胃幽门与十二指肠结合部位于右上腹部。
3. 肝脏观察肝脏定位良好,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肝脏实质密度均匀,未见明显结节或占位。
肝脏内血管影像清晰,门静脉血流畅通。
4. 胆囊和胆道观察胆囊未见明显增大或囊壁增厚,胆囊内无明显结石影像。
胆总管和肝总管未见明显扩张。
5. 脾脏观察脾脏位于左膈下,形态正常,大小适中。
脾内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区域。
6. 肾脏观察双肾定位良好,形态对称,大小正常。
双肾实质密度均匀,集合系统未见明显扩张,肾盂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7. 肠管观察肠管呈多发性填充缺损,提示可能存在肠管内气体或消化物。
肠管未见明显扩张或狭窄。
四、结论根据对患者腹部立位平片的观察和分析,目前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疾病。
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建议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或进行临床评估。
五、备注本报告仅基于腹部立位平片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综合诊断和治疗建议,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咨询和诊断。
以上是对腹部立位平片的报告,供临床医生参考。
请患者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腹部超声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透视眼”,能让我们看到身体内部的秘密风景。
而腹部超声标准切面及测量标准,那可就是打开这神奇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啊!要是不搞清楚这些,就好比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没有地图,那可就要迷失方向啦!一、标准切面之肝脏切面:肝脏的奇妙之旅“肝脏切面大冒险:探索神秘的肝脏领地”。
在腹部超声的世界里,肝脏切面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领地等待我们去探索。
肝脏可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化工厂”,它的健康至关重要。
就好像一个庞大的工厂需要精确的布局和管理一样,肝脏切面也有其特定的标准。
我们要像探险家一样,仔细观察每个角落,确保没有遗漏。
比如说,我们要找到肝脏的上下缘、左右叶,还要看看血管的走向,就像在地图上标注路线一样。
通过标准的肝脏切面,医生们就能准确地判断肝脏是否健康,有没有“敌人”(疾病)入侵。
就像你在玩游戏时要熟悉地图一样,熟悉肝脏切面标准就是医生们的秘密武器!二、标准切面之胆囊切面:胆囊的小天地“胆囊切面的奇妙世界:小心呵护胆囊这个‘胆小鬼’”。
胆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小“口袋”,专门储存胆汁。
这个“胆小鬼”有时候会闹点小脾气,比如发炎啦、结石啦。
那怎么才能知道胆囊有没有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标准的胆囊切面来观察啦!想象一下,胆囊切面就像是一个小窗口,我们要透过这个窗口看清楚胆囊的大小、形状、囊壁是否光滑。
如果胆囊变得又大又肿,那就像是一个被吹得鼓鼓的气球,可能就有问题啦!所以我们要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胆囊,通过标准的超声切面及时发现问题,别让这个“胆小鬼”受委屈啦!三、标准切面之胰腺切面:胰腺的神秘领域“胰腺切面探险记:揭开胰腺的神秘面纱”。
胰腺可是个神秘的家伙,它躲在胃的后面,不太容易被发现。
但它的作用可不小,能分泌胰岛素等重要物质。
要想看清胰腺的真面目,就得依靠标准的胰腺切面啦!就好像在迷雾中寻找出路一样,我们要通过特定的角度和方法,找到胰腺的头、体、尾。
腹部彩超体检报告
腹部彩超体检报告引言腹部彩超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辐射、即时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
本文将基于一位患者的腹部彩超体检报告为例,详细介绍报告的内容和解读。
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岁•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目的腹部彩超是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有效方法。
本次检查的目的是评估患者腹部器官的状态,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
检查结果肝脏•形态: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血流分布:肝门血流顺畅。
•回声分布:肝实质回声均匀,未发现异常回声。
•血管结构: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胆囊•形态:胆囊形态正常,大小适中。
•回声:胆囊壁回声均匀,未见结石或积液。
胰腺•形态:胰腺形态正常,大小正常。
•回声:胰腺回声均匀,未见异常。
脾脏•形态:脾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血流分布:脾动脉血流顺畅。
•回声分布:脾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肾脏•形态:左肾形态正常,大小适中。
右肾形态正常,大小适中。
•血流分布:双侧肾动脉血流顺畅。
•回声分布:双侧肾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结石:双侧肾盂区未见结石。
膀胱•形态:膀胱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回声:膀胱壁回声均匀,未见异常。
腹部血管•血管:腹主动脉、腹腔静脉显示正常,未见扩张或狭窄。
结论根据以上彩超检查结果,患者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血流状况均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定期体检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腹部彩超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状态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通过对一位患者的腹部彩超体检报告进行解读,详细介绍了报告的内容和解释。
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对保障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腹部超声 标准切面
腹部超声标准切面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掌握一些标准切面的技术要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肝脏标准切面。
肝脏是腹部超声检查中常见的检查对象之一,其标准切面包括纵膈面、肝右叶矢状面和肝左叶矢状面。
在纵膈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肝脏内部的回声情况,以及肝脏与肝门血管的关系。
在肝右叶矢状面和肝左叶矢状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分段结构和肝内血管的走向,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2. 胆囊标准切面。
胆囊是腹部超声检查中另一个常见的检查对象,其标准切面包括胆囊长轴面和胆囊短轴面。
在胆囊长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和胆囊内结石的情况。
在胆囊短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的横截面形态,观察胆囊内结石的位置和数量,对于胆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胰腺标准切面。
胰腺是腹部超声检查中较为难以显示的器官之一,其标准切面包括胰头冠状面、胰体尾冠状面和胰腺体尾矢状面。
在胰头冠状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胰头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胰管的通畅情况。
在胰体尾冠状面和胰腺体尾矢状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分段结构和胰管的走向,观察胰腺内部的回声情况,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4. 肾脏标准切面。
肾脏是腹部超声检查中常见的检查对象之一,其标准切面包括肾脏长轴面和肾脏短轴面。
在肾脏长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肾脏内部的回声情况,以及肾脏与肾动脉、肾静脉的关系。
在肾脏短轴面的切面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横截面形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的情况,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腹部超声标准切面的掌握对于腹部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熟练掌握了标准切面的技术要点,才能够准确地诊断腹部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检查
腹部范围检查方法:按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
一、腹壁静脉
门静脉高压时:腹壁静脉血流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
上腔静脉梗阻时,腹壁和胸壁的静脉血流方向向下
下腔静脉梗阻时,腹壁静脉血流向上
二、肠鸣音
正常: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
1.肠鸣音活跃>10次/分
见于急性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等
2.肠鸣音亢进>10次/分
3.肠鸣音减弱
4.肠鸣音消失
见于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后或麻痹性肠梗阻。
三、振水音
正常:餐后或饮入大量液体时,可出现振水音。
异常: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提示胃内有较多液体潴留,见于幽门梗阻和胃扩张等。
四、移动性浊音叩诊
检查移动性浊音是判断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移动性浊音:腹部叩诊出现的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正常人无移动性浊音。
若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腔内游离腹腔积液达1000ml以上。
五、触诊——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
方法:触诊时,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起并稍分开,以放松腹肌。
护士站于病人右侧,面对病人,前臂与腹平面在同一水平。
先全腹触诊,后脏器触诊。
全腹触诊时,先浅触诊,后
深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检查腹部各区。
原则是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渐移向病变区域,以免造成病人感受的错觉。
边触诊边观察病人的反应与表情。
1、反跳痛
护士的手指在触诊压痛处稍停片刻,待压痛感觉趋于稳定后,迅速抬起手指,若病人感觉疼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
反跳痛是壁腹膜受炎症累及的征象,见于急、慢性腹膜炎。
腹膜炎病人腹肌紧张、压痛常与反跳痛并存,称腹膜刺激征。
2、肝脏触诊
肝脏触诊时,除须保持腹壁放松外,应嘱病人做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以使肝脏随膈肌运动而上下移动。
单手触诊法较为常用,护士将右手平置于右锁骨中线上估计肝下缘的方,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示指前端的桡侧与肋缘平行或示指与中指的指端指向肋缘,紧密配合病人的呼吸运动进行触诊。
病人深呼气时,腹壁松弛下陷,指端随之压向深部;深吸气时,腹壁隆起,触诊的手稍落后于腹壁随之抬起,并以指端向前上迎触随膈肌下移的肝脏。
如此反复,自下而上逐渐触向肋缘,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①正常:
一般触不到肝脏,少数可触及,但其下缘于深吸气末肋下不超过1cm,剑突下不超过3cm。
②压痛
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用手压迫肝脏时,由于使回心血量增加,已充血的右心房不能接受回心血液而使颈静脉压上升,表现为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脾脏触诊
正常脾脏位于左季肋区,相当于第9~11肋的深面,肋缘下不能触及。
4、胆囊触诊
①胆囊肿大
肿大的胆囊超出肝缘及肋缘时,可在右肋下的腹直肌外缘处触及。
②胆囊触痛与Murphy征阳性
检查时,护士将左手掌平置于病人的右肋缘部位,拇指指腹以中等度压力勾压于右肋
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胆囊点),然后嘱病人缓慢深吸气。
吸气过程中,有炎症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为Murphy征墨菲征)阳性。
复习要点:
1. 肝硬化大量腹水的病人,腹部仰卧位呈腹;腹膜炎症时腹部外形可呈腹。
2.腹壁静脉曲张,血流离脐而行呈放射状,见于;而静脉血流方向向下见于。
3.正常肠鸣音是怎样的?解释肠鸣音活跃、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消失概念及临床意义。
4.腹部出现振水音的临床意义。
5.什么是移动性浊音?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时,腹水量最少应是ml以上。
6.腹部触诊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腹部触诊?
7.揉面感、板状腹、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Murphy(墨菲)征阳性的概念。
8.腹部触诊时,板状腹见于。
腹部揉面感见于或。
9.反跳痛、胆囊压痛点、阑尾压痛点、腹膜刺激征。
10.肝脏如何触诊?当触及肝时,应注意些什么?
11.正常人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一般触不到肝脏,仅少数可触及。
若肝下缘肋下超出cm,剑突下超出cm,肝上界,提示肝大。
12. 正常脾脏位于左季肋区,相当于第9~11肋的深面,肋缘下。
13.肿大的胆囊超出时,可在触及。
脊柱与四肢检查
匙状甲: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带条纹。
见于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等。
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指节明显增宽增厚,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四肢与关节的运动:
神经系统检查
肌力是指肌肉做主动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检查时嘱病人用力做肢体伸屈运动,护士分别从相反的方向测试病人对阻力的克服力量,注意两侧肢体的对比。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6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运动。
2级:肢体可在床面上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拮抗阻力。
4级:能作拮抗阻力动作,但肌力有不同程度减弱。
5级:正常肌力。
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
见于脑出血、脑动脉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肿瘤等
交叉性偏瘫:为一侧脑干损害所致的同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
检查时嘱病人完全放松被检肢体,护士通过触诊肌肉的硬度及根据肌肉完全松弛时关节被动运动时的阻力作出肌张力是否正常的判断。
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或角膜引起的反应称为浅反射。
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称为深反射。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见于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
深反射亢进常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
病理反射;
当锥体束病损以及在休克、昏迷、麻醉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称为病理反射,也称锥体束征。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也可出现,不属于病理性。
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
见于锥体束损害。
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刺激的表现。
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
1.颈部阻力
2.Kernig征
3.Brudzinski征
复习要点:
1.肌力、肌张力的概念。
如何检测肌力、肌张力?简述肌力的分级。
2.偏瘫、交叉性偏瘫的概念。
3. 浅反射、深反射的概念。
浅反射包括、、。
深反射包括、、、。
深反射或多为器质性病变,深反射亢进常为表现。
4.病理反射的概念。
临床常见的病理反射包括、等。
5.如何检查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Babinski的阳性反应为。
小儿Babinski征阳性病理反射。
6.脑膜刺激征见于、、等,常见的脑膜刺激征包括、征、征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