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掌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方法,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如何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教材中提供了比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简单的比较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比较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此外,对于长度单位和测量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接触,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这些概念。

四、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方法。

难点:理解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测量纸带和尺子,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测量纸带和尺子。

”3.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4. 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测量纸带可以测量比较小的距离,而尺子可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

”5. 教师总结:“对,你们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测量纸带和尺子,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 教师展示测量纸带和尺子,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比较后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优缺点。

4. 教师补充说明:“测量纸带比较短,可以测量比较小的距离,但是它比较柔软,容易弯曲;而尺子比较长,可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但是它比较硬,容易断裂。

”5. 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工具进行测量呢?”6. 教师总结:“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比较与测量》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将引发学生对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展开讨论和交流。

第一部分,用测量纸带测量树叶的长度,让学生感受不同单位长度的测量纸带来描述同一物体的长度是不一样的;第二部分,统一单位长度后二次测量树叶的长度,让学生感受为更准确表述物体的长度可以进一步缩小长度标准;第三部分,使用不同类型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尺子的发展由来,学会正确使用尺子;讨论“尺子与测量纸带相比,哪个更好”,为后续学习其他测量工具打下基础。

通过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对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和表示物体的长度及利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学生比较熟悉了,学生对尺子这一物体也并不陌生。

学生在用不同工具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时,让学生能对测量后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工具不同,长度单位是相同的,感受测量长度单位同一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体会统一标准的意义。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由许多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1、能对测量纸带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纸带对树叶长度进行更为精细的描述。

2、使用尺子来测量树叶的长度,并初步掌握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1、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具有实证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测量工具和单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2、认识到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尺子,学会正确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难点:在测量物体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反思四、教学准备:一把塑料尺、卷尺、三角尺、测量纸带、记录单、记号笔、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聚焦:用测量纸带测量树叶的长度1、创设情境:这是学习了第一单元后,小王同学制作的树叶集,为了记录地更详细,你能帮助他测量出树叶的长度吗?2、学生活动:用测量纸带测量树叶的长度,教师巡视各小组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设:3格多,4格,4格多等)4、师:同一片树叶的长度,每个组测量出来的长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预设:格子的大小,起点不同等)5、学生交流总结应该怎样正确地测量。

新教科版一上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新课标)

新教科版一上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新课标)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材简析】测量是一种社会活动,而工具是决定测量活动精度的重要载体。

测量工具在中国古代即度量衡一直到秦时期才统一,它的统一为国家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测量工具的发展和精度的提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

本节课让一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人类测量工具发展历程上,最后走向精确工具一一尺子。

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先前观察、比较(实践)经验累积起来后,就形成了一定的指向一一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经历不精准到精准,感觉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尺子对生活的重要。

在本课中,学生将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初步掌握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对测量的物体长度进行正确读数和记录。

学生能感受到测量不同物体时,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比较、观察和选择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用不同的物体和相同的物体分别来测量物体长度,发现了由于标准的不一致,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给学生带来了困惑,如何制作统一又方便的测量工具打了思想基础。

同时为了解决更精准测量长物体,学生还学会了用带有刻度的纸带来测量物体。

基于前面课堂所学和已经掌握的技能,本节课利用第6课时学生制作的测量纸带,与尺子进行对比,观察与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引导学习正确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以此让学生对尺子的发展过程认识更加深刻,能感受测量长度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测量纸带和尺子,能区分两者的异同,认识到统一标准对结果会产生影响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感知尺子在测量中的优点。

探究实践:能在实践对比操作中,用语言或文字来描述、记录测量纸带与尺子的异同,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正确使用尺子测量、记录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态度责任: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乐趣;体验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内容: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明白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专门有意义的。

2.引导学生了解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3.初步把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点,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细致观看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科学态度目标1.进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情愿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看结果。

4.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5.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把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点,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教学预备学生预备: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预备:课件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演示引入尺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或使用尺子的经历。

视频播放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尺子的情境,介绍世界各地统一使用相同标准单位的尺子,如此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便于交流和使用。

2.明确任务。

老师:今天我们来观看和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二、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观看和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

(1)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的纸带。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观看、比较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

(1)教师使用课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③介绍如何读数。

(2)请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

(3)学生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7节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

但学生在生活中对测量工具的了解较少,使用尺子的技能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尺子,了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尺子,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合作完成测量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纸带、剪刀、胶水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纸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超市购物时测量水果重量,引发学生对测量工具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的外观、刻度和使用方法。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其他测量工具,如温度计、体重秤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尺子和纸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测量纸带的长度,练习使用尺子的方法。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教科版)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教科版)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纸带和尺子两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和特点,并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纸带和尺子的用途:纸带和尺子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学生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使用场景和优势。例如,纸带适用于测量柔软的物体,而尺子适用于测量硬质的物体。
课堂
(1)提问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和特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观察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了解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测试评价: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测量工具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测量工具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测量工具使用的掌握情况。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纸带和尺子的使用做好铺垫。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测量工具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科学教学PPT课件(5篇)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科学教学PPT课件(5篇)

4、拓展活动:为了测量长度,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尺子。而且除了尺 子,生活中还有许多别的测量工具。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2页,回家找找 你们家有没有这些工具,找到的请打√。
板块五、总结 1.设问:“今天的科学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安排了很多小结,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 识点的整理归纳,最后再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做一个梳理,有利于 教学目标的落实。安排了自我评价环节,主要是想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 积极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思维容易游离,不能很好的 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较好的表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增加趣味 性 ,问题的提出应简约直白有针对性 ,活动的难度应尽量贴近一年级学生 的认知水平 ,多用选择的方式记录。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正确 处理好与二年级数学中使用尺子的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要超出一年级学生 的学习要求,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即可。
有单位 更柔软



探索
Yì duān duì zhǔn kè
yònɡ chǐ zi cè liáng wù
tǐ de chánɡ dù bìnɡ jì lù
dù 一端对准0刻 度
2.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
记录
姓名
cè liáng gōng jù
测量工具
cè liáng cháng dù
测量长度
把尺子的0刻度 线和物体的一 端对齐;
2
读出尺子上与 物体另一端对 应的刻度;
2
介绍如何读数
橡皮的长度 科学书本的长度
塑料尺
软尺
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1.尺子使用的是标准单位,有米、厘米还有毫米; 2.刻度更小,测量更准确; 3.尺子的材质不容易坏;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准确性,让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测量工具,知道测量工具的作用。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和“实践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纸带、尺子、教学卡片等教具。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你们知道有哪些测量工具呢?”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测量工具——纸带和尺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纸带和尺子测量教师准备的实际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检查学生对测量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纸带和尺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长度呢?”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更多测量长度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测量工具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并学会使用标准测量工具——尺子,在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后,感受尺子的长处。

本课教材设计了2个活动,一是比较测量纸带、塑料直尺、软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用尺子测量橡皮等物体的长度。

通过第一个活动,学生用眼看。

用眼看用手摸,很容易发现三者都有刻度线、刻度线的间距相同,都标有数字;但不同点在于;它们的长短、软硬不同;软尺没有标零;尺子有单位,其单位是厘米,而测量纸带的一个格子表示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长度可大可小,并未作规定。

在对尺子有了初步认识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尺子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再用尺子测量橡皮等物体的长度。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自主发现尺子的优点,如:尺子可以更为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统一标准使得尺子的测量结果有可比性和通用性,尺子不易损坏等。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接触过尺子,但对尺子具有的特征很少仔细观察,其使用方法也不太了解。

根据教材,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才会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尺子的使用方法,故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在课堂上学习如何使用尺子,教师应对此进行详细介绍,并录制实验指导视频,且在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并进行更正。

学生在观察完测量纸带和尺子后,学生能够从长短、软硬形容其特征,且较易发现尺子有竖线、有单位等方面,教师需及时规范说明竖线的科学术语是“刻度”,并引导学生关注刻度的相关特征,如测量纸带和尺子相邻刻度间距相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致观察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尺子的使用方法。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第7节《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主要内容是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和测量长度的方法,本节课将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长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纸带和尺子的测量方法,掌握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大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基本步骤,学会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大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测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和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对于比较和测量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尺子和纸带,并且能够简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然而,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的步骤,也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一张纸带和一把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回顾纸带和尺子的外观特点。

2.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纸带和尺子有什么作用吗?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们?”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学生回答:"纸带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尺子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们在画图、做手工等时候会用到它们。

"第二环节:引入测量方法1. 老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介绍尺子的刻度和单位(厘米)。

老师拿起一根铅笔,示范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

2. 老师指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教室内的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让学生记录测量结果。

学生们轮流拿起尺子,测量桌子、椅子、书本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本子上。

第三环节:比较纸带和尺子的长度1. 老师出示一段纸带和一把尺子,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长度。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测量是将对象的大小和长度表示为数量的过程。

2. 提供实际的比较测量练习,以帮助学生熟悉使用尺子和纸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段长度不超过1米的纸带和一个尺子。

2. 准备一个小组练习活动,让学生参与比较测量。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 教师出示纸带和尺子,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尺子和纸带来测量东西的长度。

3. 提问:你认为纸带和尺子有什么区别吗?Step 2:讲解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方法1.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2. 详细讲解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方法,并强调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单位选择和对齐物体边缘等。

Step 3:通过示例练习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1. 教师给出一个示例,让学生使用纸带和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分别让学生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然后互相比较结果。

3. 引导学生讨论纸带和尺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Step 4:小组比较测量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段长度不同的物体。

2. 让学生使用纸带和尺子分别测量自己小组物体的长度。

3. 学生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将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Step 5:总结和讨论1. 教师绘制一个表格,将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汇总,列出各组物体的长度。

2. 引导学生观察结果,比较纸带和尺子的测量准确性。

3. 对比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感受,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Step 6:帮助学生总结1. 让学生总结纸带和尺子在测量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Step 7: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选择一个物体,使用纸带或尺子进行测量,并写下测量结果。

2. 某位学生将分享作业结果,其他学生可以用纸带或尺子再次测量并互相比较结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纸带和尺子,还有哪些测量工具可以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测量工具——尺子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纸带和尺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测量的意义和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程,对于测量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测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通过提供纸带和尺子等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测量。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纸带和尺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纸带和尺子,以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测量时间。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纸带和尺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要用来做什么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拿尺子、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等。

同时,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纸带的长度,并解释测量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发放一张纸带和一把尺子。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尺子测量纸带的长度,然后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为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第四章《测量》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使用测量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准确性;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读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测量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基本概念。测量纸带是一种可以弯曲的测量工具,尺子则是一种直线型测量工具。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准确测量物体长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测量纸带和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较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这一方面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们学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并能比较两种测量工具的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测量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和总结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工具:纸带和尺子。

2. 测量物体:教室内常见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理解测量工具的优缺点。

2. 难点:进行比较测量时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老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测量工具的场景,如测量身高、书本的尺寸等,让学生发言,引起学生对测量工具的兴趣。

2. 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纸带和尺子,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随后,通过示范,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3. 学习探究(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分组完成教室内几个常见物体的长度测量。

每个小组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每个小组使用纸带和尺子过程中的体验和发现。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纸带和尺子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5.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其他常见的物体,并要求学生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学生可自由选择哪种测量工具更适合特定的物体。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尝试,以加深对测量工具的理解。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纸带和尺子的特点,学生通过对比和总结,巩固对纸带和尺子的认识。

7. 实践延伸(15分钟):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小练习或游戏,巩固对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技能。

五、板书设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纸带尺子优点:优点:缺点:缺点: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种测量工具的优缺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了解纸带和尺子的区别和用途。

2.能够正确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1.纸带和尺子的区别。

2.正确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纸带,尺子等实验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条纸带和一把尺子,让学生猜测这两个东西的用途,并询问学生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2.部分展示:我们接下来进行纸带的介绍。

教师首先介绍纸带,在黑板上画出一条长长的直线,然后让学生伸展好纸带,将一端放在直线的起点上,再将另一端放在直线的终点上,最后向学生宣布这是一个纸带的长度。

3.让学生试着用纸带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例如,让学生测量班上的黑板、窗户、同学的身高等方面,教师可以在纸带上给出一些标志,如1厘米或者1毫米等,方便学生较为准确地测量物品的长度。

4.教师向学生展示尺子,并对其进行介绍,告诉学生尺子也是一种测量工具,与纸带不同的是,尺子是有刻度的,刻度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物品的长度。

5.让学生试着用尺子测量物品的长度。

例如,让学生测量铅笔、书桌、教室的大小等方面,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6.让学生将纸带和尺子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使用纸带和尺子来测量同一物品的长度,比较差异。

7.巩固练习:让学生分别使用纸带和尺子来测量教室的长度,然后让学生上台互相比较自己的测量结果。

最后作出一个小结论,说说纸带和尺子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纸带和尺子。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并且能够对它们进行对比。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或者提问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1.猜一猜:生来公平,拿在手中。

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打一测量工具2.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尺子呢?3.如果能回到恐龙时代帮助恐龙测身高比大小,你会带测量纸带还是尺子去呢?1.课件出示猜谜:生来公平,拿在手中。

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打一测量工具(尺子)2.提问:你们见过或用过哪些尺子呢?3.教师介绍: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

出示一些常见的尺子的实物或图片,如塑料尺、木尺、铁尺等硬尺,卷尺、纸尺、皮尺等软尺。

4.如果现在能回到恐龙时代帮助恐龙测身高比大小,你会带测量纸带还是尺子去呢?为什么?5.今天我们就要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谜语导入和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用尺子的亲身经历两个简单的环节,让尺子进入课堂研究,教师的简单介绍可以丰富学生对尺子的认知。

再回到大单元场景中“帮恐龙解决问题,选择哪种工具”,自然而然地引出测量纸带和尺子的观察和比较。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观察和比较1.看一看: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说一说: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测一测:用尺子和纸带分别测量橡皮擦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并且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

教师活动21.出示观察任务,分发材料。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学会倾听,补充别人的观点。

3.倾听学生汇报,课件展示纸带和尺子的异同:都有0刻度,标记线的间距等长,标记线重复出现,数字标记。

不同点有:材质不同,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

4.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呢?(1)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

(2)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教师介绍如何读数,请一名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

5.指导学生测量物体长度。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工具——尺子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概念。

本节内容是小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具有很大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简单的工具使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精确的测量,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精确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精确测量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理解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尺子的使用方法。

2.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尺子、测量纸带、标记笔等测量工具。

2.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引出测量工具——尺子,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纸带上。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讲评,指出测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除了用尺子测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测量工具——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测量工具的使用。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结果,发现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纸带、教学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测量纸带、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的书比小华的书长,你们能帮小明找出证据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测量纸带和尺子,向学生介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刻度,讲解如何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人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并用测量纸带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比较,发现规律。

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你们还能用尺子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材简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

本课有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测量物体。

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它的单位有毫米、厘米、米。

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人们规定了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通过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会发现以下共同点:都有0刻度(测量起点);标记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记线重复出现(相当于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相当于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

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纸带是软的,有的尺子是硬的);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

学生深刻地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和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经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我们需要有“起点=0刻度”,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标记”及“十进制计数=数字”的测量条件,明白标准测量工具在测量中的作用。

所以,本课通过尺子与纸带的对比、使用,让学生明确尺子无论是何种材质、刻度,测量结果都基本相同,测量纸带虽然方便使用,但精确性和单位的统一性均有缺陷。

同时,在动手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的习惯,加深对测量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器材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1条测量纸带、1把塑料尺、1根软尺、1块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

(1)用猜谜引入尺子。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则谜语:
生来公平,拿在手中。

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打一测量工具(尺子)
(2)认识尺子。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常见的尺子,并请学生回顾他们生活中用尺子的经历。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谜语导入和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用尺子的亲身经历两个简单的环节,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探索
(一)明确任务。

教师按小组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好的测量纸带。

对学生做出活动要求:
①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②用尺子测量物体。

③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二)观察和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

教师提出活动任务:用软尺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测量知识,共同得出尺子的使用方法:
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

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教师介绍如何读数,请一名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

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三、研讨
教师提问: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提示和总结,最后得出统一结论:测量的精确程度强和单位的统一性强。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继续指导、落实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板书设计】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