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2019-01-30该⽂从我国对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遵循从理论到现实,从制度到实践的研究思路,着重从“宪法实施”视⾓对保护私有财产的规范进⾏分解,强调宪法规范的遵守和适⽤。
⼀、公民财产权的概念财产权的含义。
⽬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的财产权的概念,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种认为,财产权指的是具有⼀定物质内容或直接体现为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另⼀种认为,财产权是以财产为客体的所有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他物权、知识产权等。
当代学者们更倾向于接受后⼀种财产权概念,认为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建⽴起来的⼀系列的权利总和。
宪法意义上公民财产权的含义。
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指的是公民对其私有财产的权利,亦指私有财产权,包含对私⼈所有⽣产资料及⽣活资料的权利。
宪法的财产权归属⼈权,是⼀项基本的公权利,和主体⼈⾝不能分离,是由我国宪法来确认的,有强制性特征,全体公民可以据此享有普遍对物不可转让、不可剥夺、排他的的⽀配权。
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具体保护是保障⼈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促进我国经济福利与社会效率不可缺少的重要⼯具。
⼆、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新中国的建⽴初期,《共同纲领》中第3条就对公民的财产权宪法地位做出了规定:“保护合作社财产与国家的公共财产,保护农民、⼯⼈、⼩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其私有财产”。
对公民的财产权是肯定并且同时是给予保护的。
1954年修改的宪法中明确的提出要逐渐消灭剥削制度、建⽴起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标,强调了全民所有制国营经济的优先性和主导地位。
但同时,也承认了经济成分的多元化。
在我国财产权⽅⾯,宪法做出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房屋、储蓄、合法收⼊和各类⽣活资料的所有权,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
同时还做出了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根据法律规定条件对城乡⼟地和其它⽣产资料征⽤、征收或收归国有,并且禁⽌任何⼈⽤私有财产破坏公众利益。
《论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范文
《论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篇一一、引言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保障个人自由和尊严的重要基石。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并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本文将从宪法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内涵、保护原则、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宪法在保护公民财产权方面的重要性和策略。
二、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内涵及保护原则(一)财产权的内涵我国宪法所保护的财产权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这些权利的行使和保护,对于公民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原则1. 平等保护原则:宪法保护所有公民的财产权,不因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因素而有所区别。
2. 合法性原则:公民的财产权必须依法取得,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3. 合理限制原则:在特定情况下,国家可以对公民的财产权进行合理的限制,但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并给予公正补偿。
三、我国公民财产权保护的宪法现状及成效(一)宪法规定我国宪法在多个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及其保护措施,如《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这为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司法保障我国司法机关在保护公民财产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审判、执行等手段,确保公民的财产权得到切实保障。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救济途径。
(三)成效显著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在保护公民财产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民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在保护公民财产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问题,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等新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对策建议1. 完善立法: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公民财产权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
《论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范文
《论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篇一一、引言在当代中国,公民财产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民财产权在宪法层面的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完善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提供参考。
二、我国公民财产权的概念及重要性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对其所有财产进行支配、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不仅是公民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保障。
在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三、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现状我国宪法在多个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保护,如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这一规定明确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责任和限度。
此外,我国还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措施,为公民财产权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
四、我国公民财产权宪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提供了保护,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法规与宪法规定存在冲突或不够明确。
其次,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导致公民财产权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
此外,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给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完善我国公民财产权宪法保护的路径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财产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完善法律体系。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确保法律法规与宪法规定相一致,为公民财产权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
2. 严格执法。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对于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为要依法惩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司法监督。
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机制,确保司法公正、公平,为公民财产权的司法救济提供有力保障。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改过去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的结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财产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
如何从宪法的高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私人财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必然引发我们对完善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的思考。
我国有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始于《共同纲领》,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的真正确立是1954年宪法。
五四宪法从第8条到第14条比较集中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及其限制作了规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经济也逐步得到恢复。
在此背景下,五届全国人大制定了八二宪法。
我国1982年《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通过的《宪法》第7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宪法》第16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由此可以看出,现行宪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不再局限或偏重于对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等生活资料的产权维护,而是将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置于同等位置。
浅谈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财产权是宪法予以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是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一项权利。
在公民法律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则更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一、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概念(一)财产权的概念传统财产权概念的核心乃是所有权,区别于民法上的财产权,宪法上的财产权是一个更宽广的概念。
财产权是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
具体地讲,物权、债权、租赁权、股权、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典权、抵押权、留置权、林权、采矿权、狩猎权、捕捞权以及营业自由和整体上足以构成经济主体的经济价值者,均应属于该当范畴。
(二)宪法规定的公民私有财产权概念宪法规定的私有财产权反映的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它是公民相对于国家而言享有的一种权利,是公民为了抵御国家公权力的不法侵害的一项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的公民私有财产权是指公民相对于国家而言享有的一种权利,即为公民个人享有的,为国家公权力所不能不法侵害的一种权利。
二、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的概念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是指保障宪法上所规定的公民私有财产权得以实现的方法、制度、手段的总称。
公民私有财产权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财产。
第二,什么是对财产的征收或占用。
第三,财产被公共利益征用获得的补偿。
不同法系、不同的国家,其财产权的构成均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其木质还是具有一定的共h}的。
三、《德国基本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1946年的《德国基本法》是西德的立国基础的,其中为了显示出国家对公民权利和维护权利问题的重视,在第一章就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德国基本法》的第14条规定财产权和继承权受保障。
内容和限制由法律确定。
财产权带来义务。
其享用应同时有助于公共福社。
只有为了公共福社才允许征收。
征收只能经由法律或根据法律发生,其规定赔偿的种类和程度。
宪法解读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益
宪法解读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以确保公民的财产得到合法的保护与利用。
一、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和其他财产权。
”这一条具有特殊重要性,它体现了公民的财产权应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不受侵犯。
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具有以下特点:1. 合法性保护:宪法规定仅对合法的财产权进行保护,使公民合法获得和拥有的财产不受侵犯。
同时,宪法对不法侵占和违法剥夺公民财产的行为予以制止,维护财产的合法性,确保公民的财产权益不受侵犯。
2. 平等保护: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的原则是平等的。
不论个人财产还是集体财产,不论私有财产还是公有财产,都应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
3.继承保护:宪法规定继承权,确保公民的合法继承权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这是为了保护老年人的财产权益,使其在继承遗产时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4.依法保护:宪法规定财产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这意味着公民在财产权的行使和保护上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不能违法乱纪。
二、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虽然宪法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益,但其也明确规定了对财产权的限制和调整。
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征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对财产实行征用制度。
这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及时调整社会资源,确保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财产税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授权国家对处于合法和合理范围内的财产实行征收和调节。
这是为了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合法合规性,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3.法律限制及调整:宪法规定了制定财产法律的职权,以便对财产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限制。
法律可以通过规定相应的限制条件,对公民的财产权益进行合法限制,保持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稳定。
三、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益的实施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保障公民财产权益的具体实施路径,以确保其有效性。
论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的完美
制度的完美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的完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私有财产权的出现与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保护,为公民的财产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促进公民财产权的更好保障。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维护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私有财产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所有的财产,并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私有财产权定义私有财产权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房屋、家具、衣物、存款、车辆等私人财产。
私有财产权的范围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定义公民的私有财产必须合法取得,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合法性排他性不可剥夺性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具有排他性,即排除他人非法干涉和侵犯。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可被剥夺。
030201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尊严和幸福的追求。
保障人权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03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依据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宪法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实践对于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宪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
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是什么?
Life is a circle. Some people have not walked out of the circle drawn by fate for a lifetime. He just doesn't know that every point on the circle has a soaring tangen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是什么?宪法虽然平常不被司法机关适用却以其内容的重要性在法律中占据最高地位,尤其是宪法中对公民所拥有的私有财产赋予了广泛的权利限制,那么,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是什么?其实宪法对财产权的规定主要就是要求除了财产所有者以外的人或者机关都不能侵犯。
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宪法虽然平常不被司法机关适用却以其内容的重要性在法律中占据最高地位,尤其是宪法中对公民所拥有的私有财产赋予了广泛的权利限制,那么,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是什么?其实宪法对财产权的规定主要就是要求除了财产所有者以外的人或者机关都不能侵犯。
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一、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是什么?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宪法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是一种复合型的基本权利,它在私人与国家之间、私人与私人之间建构起双重的社会关系。
一是指私有财产权是国家赋予权利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不能任意地干涉和侵犯,并负有保护的义务和职责。
这就划定了公权力的界限和范围,并排除了公权力进入的可能性。
二是指私有财产权反映了财产权主体与非主体在财产上的私法关系,它表现为财产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市场规则自由行使自己的各项财产权利,不受他人的干涉,也排除了非权利人的侵犯资格。
私有财产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同时具有对抗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双重属性。
宪法解读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
宪法解读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在宪法中的保护宪法是一部国家最高法律文书,它规定了公民和政府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作原则。
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对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解读和保护进行探讨。
一、对私有财产权的解读据宪法学理论,私有财产权是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支配权的权利。
它体现了个体的私人意志和自由。
根据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私有财产权是一项具有法律保护的权利。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是基于其对个体自由和尊重的重要性。
私有财产权的存在和保护有助于促进个体创造力和经济发展,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其次,私有财产权的获得和使用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在现代社会中,财产的获得和使用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
宪法确保了每个人在合法的范围内享有私有财产权,同时也赋予了国家权力对财产征用、没收或限制的合法手段。
再次,私有财产权的行使应当尊重社会公共利益。
宪法将私有财产权的行使与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要求个人在行使财产权的过程中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并应当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最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应当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
宪法规定了法治原则,要求国家机构和全体公民要依法行事。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需要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司法机关的适用来具体实现,以确保权利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宪法规定了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原则和范围。
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并且强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侵占或者毁损私有财产”。
其次,宪法规定了国家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职责。
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职责,包括加强立法、保障产权登记、依法审查以及提供司法保护等。
再次,宪法规定了私有财产权的限制条件。
宪法规定,对于违法犯罪活动所获得的财产,国家可以依法予以没收,同时还对政府根据公共利益需要对私有财产实施征用和补偿提出了明确规定。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及其发展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及其发展一、关键信息1、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演变2、现行宪法中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具体条款3、私有财产权保护在宪法中的地位和作用4、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限制和条件5、私有财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平衡6、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二、协议内容11 引言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经济自由和发展,也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111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早期的宪法往往侧重于保护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对私有财产权的关注相对较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观念的普及,私有财产权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宪法中得到明确规定和保护。
112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演变从近代宪法到现代宪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经历了从绝对保护到相对保护的转变。
在近代宪法时期,私有财产权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国家不得随意干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绝对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和公共利益受损,因此现代宪法在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同时,也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国家可以依法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征用或限制。
12 现行宪法中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具体条款我国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21 合法私有财产的范围合法的私有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
同时,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也属于私有财产权的范畴。
122 继承权的保护继承权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延伸,宪法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继承权,确保公民的私有财产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在亲属之间传承。
123 征收、征用的条件和程序国家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先 于私 有财产权 受保 护。 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 , 社会主义实
行公有制, 但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排斥个人占有生产 资料, 相反只有 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人获得发展, 整个国家 和社会才 能获得发展 。 这表明公私财产权并不存在谁优先于谁、 谁的地位高于谁的问题 。 其次, 各国宪法大多承认私人财产权是公 民的一项基本权 利, 并
“ 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 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 单位需要所产生 的必要性 。 禁 应在立法上对 公共利益作 出明确 的规定。
产 ” 。
其 次, 补偿立法进行标 准细化 。我 国已制 定并实施了《 国家赔偿
法》 但赔 偿与补偿毕竟 是不 同的概念 , , 适用范围也不同 , 当公 民的私
下两个缺陷: 一是, 我国宪法缺乏对“ 公共利益” 明确具体 的确定 。相 关规定只涉及了“ 根据 公共利益的需要”其 中“ , 公共利益” 没有用法律 来详细界定, 缺乏操作性。二是, 我国宪法 中缺乏 明确 的公正 的征用
失一般性 的规定 。不合理的补偿也是一种剥夺 。实践 中对私有财产 权救济 时就缺乏根本性 的法律依据 , 补偿是否公正 、 合理无从认 定。 所 以, 要保护私有财产权, 首先就要科学界定“ 公共利益 。所谓公 ” 必须是不特定的多数人: 二是必须要有必要性, 而这种必要性必须是 基于公众利益或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性 , 不是基于少数特 定的个人或
构, 不可侵 犯条款 ( 即: 或保障条款) 制约条款 ( 、 或限制条款) 征用补 、 的“ 防御权”, 即公民于国家公权 力对其 私有财产所实施的不当侵害
市场 经济条件下最典型的宪法基 本权利 之一便 是经济 自由。所 谓经济 自由, 其实指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 自由, 具体包括择业 自由、 营 林直树指 出, 这些 自由权被认为近代立宪体制的基本价值 , 并且构成 了私法 自治原则的基础 。 日本的 田中英夫教授பைடு நூலகம்指出: 经济 活动 自由 的确保 , 以说是形成了近代市 民社会确立之基础的东西, 可 而构成其 核心的 , 则是私有财产制度 的保障 。 通常意义上对财产权 的保护主要指的是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尤其在我 国, 对私有财产权 一直 次于公有财产 , 国家对两者的保护呈
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研究
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研究。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基础、宪法对其保障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限制。
接着探讨了如何完善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路径,以及司法保障的重要性。
结论指出,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在宪法保障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喪。
本文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提出了思考,为完喪宪法保障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研究、法律基础、限制、完善路径、司法保障、尚待完喪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民私有财产权是我国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之一,保障公民财产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社会转型期,私有财产权受到了种种侵害和挑战,因此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稳定性受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的保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民法总则》等法律也对私有财产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私有财产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依法征用私有财产,这一做法存在一定的侵权风险。
需要对宪法私有财产权保障的限制进行深入探讨,以完善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研究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完善我国法治建设,保障公民财产权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
通过研究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情况,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私有财产权在法律层面的确立和保护机制,有助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关系到公民的社会地位和人权保障。
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保障程度直接影响到公民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
• 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措施有
第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 注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 空间,广开就业门路。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 出发,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 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 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 需要。
• 当前,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 应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为建立健 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 •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 立与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以降低运行成 本,提高服务水平; • 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 慑止机制; • 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增加国内信用机构的竞 争压力和发展动力,以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 建立和完善
• 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体现了以道德为支撑、 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的特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法 律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有效补充和保障, 用法律促进道德上的自律,防范和惩治产 权主体的不正当行为,才能保障社会信用 制度在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中发挥积极 的作用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 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 的社会信用体系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信用的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 成本,降低交易效率,阻滞了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成为 制约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配置资源作用的障碍。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统一的信用体系为支撑,其本质是在世 界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失信行为, 就可能损害到整个行业、整个国家的国际信誉,对扩大外 贸十分不利。因此,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参与国际经 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体制条件。
宪法解读私有财产保护
宪法解读私有财产保护私有财产作为宪法所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中国宪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宪法解读的角度出发,探讨私有财产保护的意义、原则和限制,以及相关的法律保障与实践。
一、私有财产保护的意义私有财产保护是现代社会法治的基石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保障个人财产权益,更重要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私有财产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公平正义:私有财产保护确保了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防止他人对私有财产的侵犯,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 促进经济繁荣:私有财产保护激发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加了投资和创新的动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保障社会稳定:私有财产保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它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二、私有财产保护的原则和限制私有财产保护在宪法中确立了一系列的原则和限制,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平等原则:在私有财产保护中,法律应当对公民和法人平等适用,不论其私有财产的来源和性质,都应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
2. 国家利益优先原则:国家有权对私有财产实施必要的管理、调整和限制,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
3. 拨乱反正原则:宪法规定,“非法的倒手倒帐、骗取财物和其他非法侵占财产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并将财物返还合法所有者。
4. 保障权益原则: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益,保障公民拥有和依法使用财产的权利。
三、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保障与实践为了有效保护私有财产权益,我国在法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和保障措施,并付诸实践。
下面将从法律保护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
1. 法律保护我国法律体系中包含了诸多与私有财产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这些法律为私有财产的产生、流转、保护和继承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制度和依据。
2. 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中国积极推动私有财产保护。
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
( 哈 尔滨 市 道 外 区人 民 医 院 医务 科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财产权是人权的重要 内容 , 是划定一个保护公 民免 受压迫的私人领 域的第一步 , 对私有 财产权的承认和保护是 阻止或 防止 国家政府 强制与专断的基本条件 。 随着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 形成 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 多种所有制共 同发展 的经济体制 。 在 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 法律意识不 断强化的新时期 , 完善 宪法对公民私有制财产的保护 , 有着重要 的政 治与经 济意义。 2 0 0 4年 的宪法修 正案规定 : “ 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 国家依照 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 “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 可以依 照法律规定对公 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 收或 者征 用并给子补偿。” 这些规 定标 志着我 国公 民的私有财产权开始从一般 的民事权利正式上升 到 宪法权利 , 受到 国家根本 大法的认可与保护。然而 , 我 国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体 系不 完善 , 在公 民私有财产保护方 面, 仍需不断的改革 发展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环境 下, 建立 系统的私有 财产保 障法律体 系, 是我 国进一步 完善 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 的重要体现 。 关键词 : 公 民私有财产 ; 宪法保护 ; 基本权利 ; 完善
私有财产权受法律保护改变了以往只强调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并在该条第2款中对私有财产权的权能做出了规定即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为其所有的财产有权单独地或与他人共同占有使用和处置其财产继承权受保护
法 制 论 坛
・
21 7・
关于公 民私有 财产 的宪法保护
王 日 日
宪法解读宪法保障的私有财产权
宪法解读宪法保障的私有财产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宪法中,保障私有财产权被赋予了极大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宪法中私有财产权的保障进行解读,旨在使读者更加理解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
一、宪法第一章明确规定私有财产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这一规定表明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给予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和受法律保护的权益。
二、宪法第二章规定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条款明确了国家制度的性质和经济体制,在保障公有制的同时,也允许私有财产的存在和发展。
三、宪法第三章规定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其他合法的收入,宪法禁止以任何形式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
这一条款强调了国家对劳动者合法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的保护,并明确禁止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加强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四、宪法第四章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护合法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权益。
这一条款体现了国家对私有财产的关注和支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护和引导。
五、宪法第五章规定国家确保土地所有权合法,防止非法征用和无偿占用土地,保护公民合法的住宅财产。
这一条款直接保障了土地和住宅财产的私有权益,防止土地非法征用和住宅财产的无偿占用。
六、宪法第六章规定国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持和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和主导地位。
这一条款明确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强调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总结起来,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具有明确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为保护和促进私有财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不仅对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尊重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并切实做好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落实,保证私有财产权的充分发挥和合理保护。
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的宪法保护
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的宪法保护摘要:拆迁过程中公民为保护其合法私有财产权而与行政执法机关产生摩擦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了,这不应仅仅被看作“民与官”的矛盾,其后面更深层次的则是我国宪法统领下的法律体系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的宪法保护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私有财产;宪法保护;违宪审查;宪政约束一、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利保护现状分析拆迁过程中公民为保护其合法私有财产权而与行政执法机关产生摩擦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了,这不应仅仅被看作“民与官”的矛盾,其后面更深层次的则是我国宪法统领下的法律体系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纵观历史,典型的个案看似微小,却时常成为变革的契机。
从一个个包含着呐喊、暴力和家庭悲剧的拆迁案例出发,便是从群众出发、从实际出发,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对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现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一)不同层级立法之间冲突缺乏调整2007年3月,旅居新西兰10余年的潘蓉张龙其夫妇二人得知祖居面临拆迁,回国处理。
二人祖产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一幢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的四层小楼,地处上海机场集团“虹桥交通枢纽工程”扩建项目征地范围内,动迁方给出的拆迁补偿包括每平方米761元的房屋重置补贴,以及1480元的土地补偿,各项补偿共计118万元。
夫妇二人认为补偿标准过低,双方无法达成意思一致。
2008年6月12日面对政府强制拆迁,因与执行方交涉未果,张龙其选择了向挖土机投掷自制的汽油瓶的极端方式保护其财产。
2009年4月,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潘蓉夫妇妨害公务罪,张龙其获刑8个月。
夫妇二人上诉,同年7月二审维持原判后,按照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要求,潘蓉夫妇离开中国。
此案中值得注意的是,潘蓉张其龙夫妇在交涉中一直以《宪法》、《物权法》相关条款据理力争,而拆迁方则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认为地方政府有权行政强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摘要:本文从宪法中的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角度出发,对现实中面对种种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却不能予以保护的宪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如何真正落实宪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所帮助。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完善
一.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演变路径
首先我们看一下在世界范围内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的发展路径。
近代以前,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主要是以私法保护为主,都是在私法的构架之内,通过私法救济的办法解决侵犯公民私有才出安全的行为。
《自由大宪章》这一被称为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的出现应该说也第一次把私有财产权纳入宪法保护的范畴。
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从而确立了公民私有财产权神圣的宪法地位。
在我国来讲,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经历了非常复杂曲折的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第一次写入宪法。
这样的修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004年宪法修正案13条规定以后,使得我国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制度大体上符合了不可侵犯条款、制约条款和征用补偿条款这现代财产保护三大条款的要求,我国私有财产权能够建构成完整的宪法规范体系。
二.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存在缺陷及原因分析
尽管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在我国宪法中有明确规定,而且又在现实上和法律上具有双重的意义,在纵观我国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强拆等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可以我国宪法第13条关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在实践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存在的缺陷分析
1.在我国宪法中,私有财产权仍然归入到经济制度的部分,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规定在总纲部分,而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部分。
这种方说明现在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仍然只是当做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没有纳入到公民基本权利的层面。
而按照大部分发达国家宪法文本规定来看,都是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规定在公民基本权利的范畴中,强调其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可侵犯。
但是将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规定在公民基本权利一章更有利于公民私有权的保护,也更符合宪法发展的潮流。
2.缺少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补偿标准。
所谓征用补偿条款,是指国家根据公共需要而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征用时必须予以正当补偿的条款。
2004年宪法修正案,虽然增加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并且规定了依照法律规定给予补偿的条款,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缺陷是没有规定具体的补偿标准。
这样以来就会造成给日后实际的补偿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赋予征收或者征用机关如此大的自由
裁量权,从屡屡发生的“强拆”“血拆”我们可以看到不免会滋生国家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侵害私有财产所有权的现象。
因为只是模糊的载明“给予补偿”,产生了在现实中征收补偿的巨大问题,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热点。
(二)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上述的问题可以清楚看到,虽然在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方面已经有了法律的建设,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建立私有财产宪法保障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残留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
首先,在建国初段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允许个人保有从公有财产转化来的生活资料性质的私有财产,私有经济和私有财产被认为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有害,人人闭口不谈,敬而远之。
在这样的体制下谈不上个人私有财产权,更谈不上宪法保护。
其次,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思想这种国家中心主义的观念在我国有更深远的历史文化根源,它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思想中。
以至于影响与现在的私有财产权宪法发展。
三.完善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我国的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国的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也渐渐收到重视,但是与西方那些宪法建设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所以我们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完善的
意见。
第一,思想根源是完善的基础,加强我国宪法保护的思想教育是首要工作。
我们国家因为经历了长久的封建文化的浸染,封建王权思想根深蒂固,却反西方丰富的、开放的、自由的宪法精神与政治哲学思想。
所以我们要从两方面入手来完善,第一便是走出去吸收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政治哲学思想精髓。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优秀思想,形成独具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哲学思想。
第二,体系是关键,重中之重是优化完善我国宪法私有财产权的规范体系,将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范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中,使得公民私有财产权成为一项真正的人权。
因为我们知道私有财产权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重新优化过的财产权规范体系,对我国的宪政建设以及人权保护方面意义重大,符合世界先进的现正发展的潮流。
与此同时我们另一方面要要健全征用补偿规范体系,因为这是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必要因素,我们应该在宪法中确定保障的原则,提升为宪法的高度有利于此保障制度更好的运行。
第三,从解决机制上来讲,我们应该呼吁宪法在宪法中明确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笔者认为这是解决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问题的根本。
在违宪审查制度的建设方面,我们的诸多学者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审查方法,有效法西方的,有重新设计
的,但是无一例外在我国没有得到实施。
这需要我们宪法学者思考与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认为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焦洪昌.公民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一个宪法学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 年版
[4]韩大元.私有财产入宪的宪法学思考.法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