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设计和孟菲斯
湖南工商大学学硕2023初试科目-中外设计史及评论705

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中外设计史及评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史论基础知识占60%、评论占40%。
考试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10%)、手工艺时代设计史及评论(30%)、近现代设计史及评论(60%)。
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论述题:3小题(选做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考试目标:1、正确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中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要点。
2、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比较和分析有关艺术设计现象,能够综合运用有关艺术设计理论评价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考试内容:(一)艺术设计的基本定义与学科内容(二)艺术设计的哲学理念与思想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目标:1、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中风格演变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脉络,把握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相关知识,包括每个朝代的基本风格倾向和演变,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3、掌握利用基本历史事实和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原始社会时期(一)工艺美术的起源(二)原始时期的陶器原始时期的制陶技术、著名陶文化遗址,陶的种类、器型与代表作。
原始时期陶器造型图案风格的演变与生产环境的关联。
(三)原始时期的玉器原始时期玉器的器型、种类及著名遗址。
原始时期玉器的发展过程、社会功能及风格特征。
二、夏商西周时期工艺美术(一)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形态与时代背景。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造型特征。
(二)夏、商、西周时期玉器、陶瓷及象牙器具夏、商、西周时期玉器、陶瓷及象牙器具的形态特征。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一)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工艺及装饰形态。
孟菲斯设计风:重回80年代,为网页注入迷人的设计风格

孟菲斯设计风:重回80年代,为网页注入迷人的设计风格复古一直在流行,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许多设计趋势常常会沉寂若干年之后,又再次走到潮流的最前线。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孟菲斯设计风(Memphis Design),这种设计风格充满了80年代的特征,明亮的色彩和多样的图形与线条充斥其间,它也是近年重归流行的设计风格之一。
了解孟菲斯设计孟菲斯设计是一种时髦的风格,它拥有现代设计的特征,最初是源自于纺织品的设计。
有人嗜好孟菲斯设计风格,而有人则恰恰相反,一点也不适应。
这种设计趋势源自于80年代的由许多意大利室内设计师所组成的孟菲斯集团,孟菲斯设计风中涵盖了包括波普艺术、装饰艺术和80年代复古风在内的多种设计风格分支。
最典型的孟菲斯设计风的案例包括MTV 的LOGO 和Solo Jazz Cup 的设计。
孟菲斯设计风最初的回归并非是网页设计领域,而是在时尚圈当中,随后海报和包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看到了孟菲斯设计风的影子,它具备远距离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特征。
孟菲斯风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采用扁平化、矢量的元素,带有明亮、饱和度高的色彩几何图形是其中主要的元素,很少采用实际的图片或者照片其中包含大量扭曲的曲线和笔触,作为视觉线索和指引非衬线体是最受欢迎的字体选择色彩的选取黄色,蓝绿,橙色,洋红,柠檬黄,这些都是在孟菲斯设计风的作品中常见的色彩。
在孟菲斯设计中,几乎每种色彩都是明亮而鲜艳的,都带有霓虹色的质感,这些色彩的运用,旨在唤起用户对于幸福和快乐的强烈情绪,并且鼓励用户互动和参与。
孟菲斯设计风当中,几乎所有的情绪都与快乐和愉悦相关。
除了明亮的色彩之外,孟菲斯设计中还遵循一个简约的色彩模式,那就是采用黑色和白色为主色调,搭配明亮的色彩,选取最受欢迎的线条和几何图形作为载体。
几何图形孟菲斯设计中充满了各种几何图形,从尖锐的元素到错综复杂的图案。
无论是哪种几何图形,他们通常都显得自由随性而充满流动性,并非被栅格所限制。
其中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其他的大多都是充满手绘风格的、带有尖锐边缘的几何图形或者图案。
艺术设计试题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西方“设计的艺术”概念在何时由哪位艺术家最早提出?古代汉语中与现代“设计”相对应的概念是什么?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堂,意大利米兰大堂,德国科隆大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堂。
答案1、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使得设计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然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正构成了设计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独特的性质,因此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由于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因此,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设计艺术学: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艺术学、考古学、美学、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2、1936 佩夫斯纳出版《现代设计的先锋》最早提出了西方“设计的艺术”的概念。
3、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
用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来对译西语的Design,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及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歧义,这正好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
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

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孟菲斯"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一个设计师集团。
发起者是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
1981
年,他召集一群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孟菲斯”设计组织。
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
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从而刺激了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新潮设计。
“孟菲斯”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
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
他是产品与生活之间一种可能的关系。
“孟菲斯”的设计不少是家具一类的家用产品,其材料大多是纤维、塑料一类廉价材料,表面饰有抽象的团,而且喜欢
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了色调,它树立了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
在风格上,孟菲斯表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
他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试验性的,对工业设计和理论界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孟菲斯”這個名字是埃及的一個文化古城,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以摇滚乐而著称的城市,是摇滚乐之王“貓王”的故乡,用“孟菲斯”這個名字,其涵意是将传统与流行文化结合的意思。
彩色木质书架
柜子
室内设计
书架
灯饰
便携式打字机。
孟菲斯设计风格特征,设计师们要牢牢掌握

孟菲斯设计风格特征,设计师们要牢牢掌握孟菲斯风格其〔制定〕理念充满了反叛的味道,不拘泥于制定理念和创作态度,提倡装饰,色彩艳丽对比激烈,采纳非对称图形的样式,以及点线面的随机组合,有意扭曲变形,极具视觉冲击力。
1.简练丰富的几何图形语言几何图形简练丰富的语言特征和其广泛的适用性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方向的制定师的喜爱,孟菲斯发展到今日,关于几何图形有了更加丰富的拓展和理解。
有别于传统方法,当今的制定会将点线面和几何图形进行不断地重复、扭曲、平涂、变形等,形成新的、复杂的图案,也会选择手绘的方式进行排列,并且会依据制定师的想法进行改变和革新。
或是将复杂的图案进行更加简单抽象的概括,却不按照原有的样式进行照搬复制,而是将其中的元素进行解构、拆分、重组,将现代制定中的部分制定理念融于其中,通过加入点线面和几何图形等的重复,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表现情感、信息或是观念。
2.极具视觉冲击的色彩搭配孟菲斯风格从不局限于单一的颜色,与波普艺术一样,加入了更加鲜亮的颜色,形成一种独特的色彩系统。
他们从不按照色彩的配色规律来进行选择,完全依据制定师自身关于色彩的推断和必须求来进行组合,并且基本抛弃色彩的明度、灰度和色相的对比原则,从而产生极具视觉表现力的制定效果。
孟菲斯风格的制定师十分喜爱使用明亮艳丽,且高纯度的颜色,使其并列,产生激烈对比的视觉效果。
随着制定的发展,配色的增加,使制定师能够选择的颜色范围变得更加广泛,能够使用更多质感丰富和高级的颜色,从而产生了具有统一性的色彩规律,当然这种规律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制定师有着不同的配色规律。
3. 样式多变的版式排布孟菲斯风格的版式改变了横平竖直的棱角感和极简主义中的简约感,采纳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形状的点、线、几何来组合成不同的效果,达到独具匠心的视觉感受。
关于孟菲斯而言,并没有一种统一的版式,不同的制定师会有不同的版式编排,从而也就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版式空间,能够在二维空间里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且复杂多变的视觉空间感。
波普设计和孟菲斯

3
引领潮流
波普设计和孟菲斯设计的共同发展将引领设计潮 流的走向,对未来的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新的创意和表现形式。
在平面设计领域,孟菲斯风格 以其不规则的排版和大胆的色 彩运用,为海报、广告等设计 提供了新颖的表现方式。
波普设计与孟菲斯设计的融合与创新
随着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波普与孟菲斯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在逐渐融 合。
设计师们通过将波普的鲜明色彩和简洁图形与孟菲斯的不规则线条和个性化特点相 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新设计风格。
设计理念的异同
波普设计
强调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追求 时尚和流行,注重商业价值和市 场效应。
孟菲斯设计
强调个性表达和自由创意,追求 独特和与众不同,注重艺术性和 审美价值。
应用领域的差异
波普设计
广泛应用于家居、服饰、广告等领域,尤其在时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孟菲斯设计
主要应用于家居、装饰和艺术品等领域,注重个性化和创意表达。
波普设计和孟菲斯
• 波普设计简介 • 孟菲斯设计简介 • 波普设计与孟菲斯设计的比较 • 波普设计和孟菲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波普设计和孟菲斯设计的未来展望
01
波普设计简介
波普设计的起源
01
02
03
20世纪50年代
起源于英国,受到美国大 众文化、商业广告和消费 主义的影响。
流行文化
波普设计关注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和商业艺术,将 日常生活中的图像、标志 和符号作为创作素材。
波普设计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色彩鲜艳、图案夸张、重复、拼 贴、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风格特征
与抽象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相呼应, 强调大众化、通俗化和商业化的美 学特征。
波普设计和孟菲斯

杂志《seventeen》
blondie乐队 成立于1974年8月
麦当娜作为“肉体女郎“的形象集中体现了泛 滥的消费资本主义,无数少女崇拜她玩世不恭 的行为,喜欢观看她在电影如《寻找苏珊>或者 录像和音乐会里魅力四射的表演。 朋克的表现方式存在于音乐、艺术设计、图像、 时尚等各个领域,在艺术和大众媒体中受到瞩 目。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朋克女孩开始 穿60年代中意大利电影里那种极其惹眼的迷你 装、松垮的外套、渔网式的长筒袜、黑色塑料 迷你裙、滑雪裤、带塑料耳环。她们把时装变 成通俗文化。在狂欢派对中,常常能看到脖子 上挂着一只口哨、嘴里衔一个玩偶、身穿胸罩 式紧身短衫的女孩在汗流浃背的跳舞。其中, 口哨和玩偶骑着象征性的保护作用。
波普艺术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 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 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 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波普艺术有三个基本的特征:首先它是现实主义的,但 这个现实主义集中在对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社会的反映。 其次,它是具象的,是用形象来表现的,而不论这种形 象是否用传统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最后,它往往用现成 品的观念来制作。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可以看到它与现 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根本对立,以抽象艺术为基础的现代 主义艺术是精英的,高贵的;而波普艺术则是通俗的, 大众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普艺术被视为后现代艺 术的先锋。
如此具有魅力)
16
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主要作品
1956年在怀特查波尔艺术画廊举行的展 览"这就是明天"中,理查德·汉密尔顿展 出了他的一幅拼贴壁画的照片《是什么 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具有魅 力?》他的这幅题目冗长的拼贴画是英 国第一幅波普艺术作品也是最典型的波 普拼贴画,这件浓缩了现代消费者文化 特征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使波普艺术 的特质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其最显著 的特征就是将目光投向日趋发达的商业 流行文化,用极为通俗化的方式直接表 现物质生活。
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笔记A4纸30页(全)[1]
![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笔记A4纸30页(全)[1]](https://img.taocdn.com/s3/m/0766f148ad51f01dc281f197.png)
艺术设计十五讲考研核心笔记凌继尧第一讲艺术设计的定义20世纪美国设计师罗维创立艺术设计中的流线型风格。
飞机、汽车、舰艇等美国艺术设计师德雷福斯1937年设计的现代电话机原型环绕我们生活的美也包括造物的美。
造物世界是艺术设计的世界??一、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艺术设计(design),并不是对象的全部设计,而只是对象的艺术方面的设计。
艺术设计是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设计。
作为一种职业,它在20世纪初期诞生和形成。
其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和艺术、效用和美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艺术设计观念的形成1、春秋时代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涉及到艺术设计的观念。
《老子》、《论语》、《大学》2、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手工艺技术的着作,是我国古代技术史最重要的文献。
在我国器物制作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它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器物制作经验,制定了器物制作的基本原则。
2、它包含着丰富的艺术设计观念。
以车为例,它关于车轮、车厢、车盖和其他部件的制作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观念。
车轮的制作要使使用者感到舒适,用现代术语说,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
木车的制作还要考虑到文化象征意义。
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集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于一身,“天工开物”史“天然界靠人工技巧开发出有用之物”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
4清朝康熙年间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中的艺术设计观念。
他把器物看做感情的寄托。
他善于通过排列布置,使无情之物变为有情之物。
这样看待器物,就是造物在手而臻化境矣。
(二)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1、古希腊人理解的艺术包括音乐、绘画、雕塑、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等。
艺术和技术是不同的然而相互补充的活动。
2、苏格拉底产生了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没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
有害就丑。
现代十大设计理念

新现代主义指称一种创作态度,这些设计者希望回到现代主义先锋者的追求目标,并以此来超越后现代主义。
新现代主义,最早是由一些设计期刊的总编辑(如:MODO的总编Raggi )与皮西(Pesch )于1981年国际设计协会中所创……现代十大设计理念内容简介:本丛书各册从对不同的政治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社会文化及传统、民族、地域特点等促使理念与思潮形成的重要背景因素分析入手,并进一步阐述生活形态与方式、美学、科学、技术、语义等一些更为本质性的因素对设计运动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这一流派的形式手法遭到风格特征,并详细介绍它的代表性理论观点、重要事件、分支流派与主要设计家、代表作品。
本丛书图文并茂,分册归纳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专著与文献中的主要事实与观点,介绍了设计理论家、设计史家、设计评论家们的不同评析,及各流派在对待传统、功能、材料、结材、装饰、形式、视觉语言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同态度。
本从书对有争议的不同观点予以阐述,进而理清其脉络与结构、分析其基本特征,同时标明该流派在现当代设计史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流派的关系。
背景:由江苏美术出版社推出的,这套《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丛书,为读者展示了欧美最流行的设计流派,关于他们的思想、理念、风格特征。
无论是对于专业搞设计的读者,还是普通享受“设计”生活的读者,读来都会有益。
这套书共10册,以图为主,文字精当,读来似乎在与不同风格流派的设计大师面对面交流。
丛书归纳的十大设计理念包括:波谱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孟菲斯设计、高技术派设计、解构主义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未来风格设计。
各分册在所介绍的作品类型中,包括了建筑、环境艺术、家具、工业产品、平面设计、装饰艺术、服饰及视觉艺术等方面,同时根据各流派的特点、各分册又有所侧重。
——编者波谱设计如果要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风格,最流行的应该是“波谱”(POP)了。
其实,在整个波谱运动中波谱艺术和波谱设计是分不开的,当“大众化”(Popular)这个单词与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时,它就不仅仅是大众享有的文化,而具有反叛正统的意思。
孟菲斯风格海报相关论文

孟菲斯风格海报相关论文
孟菲斯的设计风格颠覆了传统设计观念,从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中汲取土壤,将对立的不同元素进行拼接和碰撞。
孟菲斯的设计试图表达各种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有趣到怪异离奇等,在色彩方面,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
它喜欢使用明亮、有趣和多彩的色调,尤其是粉红色和粉红绿色等艳俗的色彩。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色彩
在这种风格的网页制作中,经常使用明亮而鲜艳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到愉快和开朗。
鲜艳明快的色块,大胆的撞色配色,让艳丽的颜色任意组合,画面感丰富。
元素排列无规律所循
元素排列无规律所循,元素随机排列搭配跳跃的色彩和元素,使作品妙趣横生。
简单色彩,无衬线字体
使用简单色彩,简约的无衬线字体排版组合它来锚定风格,并使它看起来有点过于滑稽。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简单重复且无序不规则组合排列的几何线条:以最常见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及波浪线等图形为主。
设计概论孟菲斯设计理念

设计概论孟菲斯设计理念孟菲斯设计理念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意大利的设计潮流,它对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考,成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孟菲斯设计理念以其强烈的颜色、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富有幽默感的设计元素而闻名。
孟菲斯设计理念的核心观念是要突破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创造出独特的、充满活力的设计风格。
它强调设计应该是反叛、自由和充满个性的,要摆脱约束,大胆创新。
孟菲斯设计理念鼓励设计师在创作中展示他们的个人感受和情感,并通过设计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观点。
孟菲斯设计理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颜色的运用。
它采用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使设计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活力。
孟菲斯设计理念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黑白灰色调,而是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搭配,让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孟菲斯设计理念的形状和图案多样且富有创意,往往采用简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创造出独特的图案。
这种简洁而富有个性的设计语言,给人一种简洁、直观和有趣的视觉感受。
孟菲斯设计理念还注重材料的运用和处理。
它倡导使用新颖的材料,如塑料、彩色玻璃等,在设计作品中加入不同材质的组合,从而打造出独特的质感和效果。
孟菲斯设计理念通过对材料的改变和运用,使设计作品更具触感和视觉冲击力。
总的来说,孟菲斯设计理念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个性的设计风格,它提倡突破传统设计的束缚,大胆创新,追求多样性和表达个人感受。
它的独特的颜色、形状和材料处理方式,使得设计作品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感受。
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潮流,孟菲斯设计理念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创作方式。
孟菲斯风格名词解释

孟菲斯风格名词解释
孟菲斯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意大利米兰孟菲斯小组(Memphis Group)的引领下兴起的一种艺术、设计风格。
它以亮丽、饱和度高的彩色与黑白条纹相结合,几何图案及复杂线条勾勒出有趣甚至荒诞的造型,以及时差效应、不常见的比例和奇怪的形状,给人带来创新的感受。
孟菲斯风格主张摆脱现代主义的刻板、规矩和功能主义的结构和形式,认为物品的本质并不在于它的实用功能,而是在于形成视觉体验和美学表现的方式。
他们拒绝被归入任何传统的流派,不遵守既定的原则,通过改变产品的功能或颠覆预期的审美体验,提供出一种娱乐化的生活体验。
这种风格认为个人的选择和创新非常重要,不需要去符合外界的标准和期待。
具体来说,孟菲斯风格的设计特点包括:色彩大胆鲜艳,常常使用高对比度的颜色;形式多样,常常使用非对称和不规则的形状;材料不拘一格,包括各种纹理、质感等。
同时,孟菲斯风格强调个人和创新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精神。
在当代设计领域中,孟菲斯风格的影响非常广泛。
它不仅影响了家居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还影响了建筑、景观等大型设计项目。
同时,它也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孟菲斯风格是一种颠覆传统的艺术风格,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1.设计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
2.现代设计的概念;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
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3.艺术设计的本质;1.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
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
2.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
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
3.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
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4..现代设计的特征:1.是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
设计的时空性特征,给设计成果打上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烙印。
为了减少时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负面效应,设计师可做的是强化设计的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
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的约束下进行的。
设计活动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
3.设计都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
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
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
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具有过程性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设计的社会价值来说,现代设计是科学,是生产力,是生活方式的创造,是科学技术的全面物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五.现代设计的经济价值:设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是形象消费的时代。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计是管理,设计左右产品的发向和市场的导向。
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概念设计师”。
孟菲斯风格

孟菲斯风格
1、孟菲斯风格,是目前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
2、孟菲斯风格诞生于1981年,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艾托·索扎斯和一群年轻的设计师于米兰成立意大利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孟菲斯集团。
3、孟菲斯的诞生就是为了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
除了类似波普风格的大胆配色,他们还特别注重运用几何元素和提倡图案装饰,追求装饰艺术与设计功能的和谐一致,强调手工艺方法的作品创造。
摸索变更设计语言,创造了许多形式怪诞、颇具象征意义的家具产品,设计风格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谱设计中的美学问题“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波普艺术实质上反应了消费文化、大众传媒以及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幸福与不幸之间的矛盾。
波普艺术是二十世纪后期最值得纪念的一种艺术样式。
一、波普艺术的缘起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后又波及到意大利、日本等。
1956年,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的一批青年艺术家所组成的“独立派”协会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
展览上最有感染力、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在入口放置的招贴画:“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肌肉丰满的男子和一个傲慢的裸体女人。
公寓里有大量的文化产品:电视、带式录音机、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一个福特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
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在放映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
男子手上还拿着一支其大无比的棒棒糖,上面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
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就由此而来,Pop既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其用意是想用大众“Popular”来反对艺术的纯粹性。
汉密尔顿给波普下的定义是:“通俗的(为广大观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可消费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波普艺术是对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的反动。
利希滕斯坦(罗伊·利希滕斯坦,1923~1997,美国波普艺术大师,被艺术学界肯定为创造了纯粹的美国新绘画。
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在60年代一举成名,成为足以与欧洲绘画体系一别苗头的新美国艺术,甚至许多曾受美国商业影响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
利希滕斯坦的绘画或雕刻作品,引用自漫画、日用品、广告以及一些美术史上名画家的作品造型,转化成他自己独创的技法与创作风格。
他不断改变风格,晚年还尝试创作中国式网点山水画,追求东方绘画中闲静安宁的气息)最先表达了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态度,“艺术(指抽象表现主义)越来越浪漫和远离现实,以艺术作为艺术的养料是不现实的,他们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只看到自己的内心。
”波普派认为,抽象主义把艺术带进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境地,使艺术与生活脱离。
而波普艺术则面对生活,面对机械文明和消费文明,把所见所知的生活环境,以大家熟悉的形象表达出来,试图混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等同于生活。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是分不开的,当“大众化”(Popular)这个单词与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时,它就不仅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具有反叛正统的意思。
艺术评论家阿洛维1959年采用波普艺术一词,认为它是大机器批量生产的技术,运用于精确重复的文字、画面或音乐,导致可消费符号或图像的极大丰富。
从本质上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的运动,其真正目的是反对自1920年以来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波普艺术设计者们用一种综合性的表达方式去理解生活、解释生活,甚至复制生活。
波普艺术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目光投向日趋发达的商业流行文化,用极为通俗化的方式直接表现物质生活。
这既是对当时盛行于美国画坛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又影响了美国繁荣的工业化、商业化潮流。
二、波谱艺术产生的背景和当时的审美观念波普艺术的产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阶段。
首先,战后的西方社会经济恢复,政治相对稳定,物质空前繁荣。
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Baby-boom 战后婴儿),他们生活在较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易于接受新事物。
因此,他们不仅厌恶没有特点的功能主义设计产品,而且强烈的希望能够有代表时代特点和新的生活风格的新东西出现。
其次,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艺术界中现代主义思潮占主要地位。
战后的艺术仍沉浸在严肃、规范的现代主义形式中,艺术剩下的仅是最低限的抽象与色场,形式主义达到了极致,这种把艺术类似到法典的状况,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与反叛,“波普”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和设计流派,开始在欧美流行。
再者,正如前面我们讲到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文化成为日常文化消费中最主要的方式,机器文明借助大众传播刺激消费,一切事物成为抽象的视觉概念被编入传媒。
到了60年代,这些大众文化在色彩、图形和主题方面的特点己经反映在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中,于是出现了受大众文化影响的所谓的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美国物质文明和充满实用主义精神、崇尚大胆进取又无传统羁绊的天然土壤,波普艺术家将周围世界司空见惯的图像与物品纳入艺术范畴,以此再现都市文明,反思现代社会。
波普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大众文化最发达的美国,正如我们前面所言,美国的波普艺术与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有直接的联系,当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试图用新达达主义(新达达,Neo Dada,现代艺术流派,追求的目标是在日常生活的意外现象或状况与人们因此产生的直接反应之间,做一个批判性的分析。
凡能表现艺术家思想的一切材料、环境和行为,画家都可以拿来使用)的手法来取代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他们发现发达的消费文化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视觉资源,广告、商标、影视图像、封面女郎、歌星影星、快餐、卡通漫画等等,他们把这些图像直接搬上画面,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波普艺术意味着抽象艺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完结,开始了后现代主义的新阶段。
三、波普设计波普设计风格又称流行风格,起源于英国,是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追赶德、意、美等国家领先于自己的设计运动而发起的一次设计革命,它代表着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波普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把日常生活的现实原貌带入设计中,它强调的是视觉的效应、图案的装饰、色彩的对比、设计的怪异和材料的创新。
其具体的设计手法包括:把最常见的工业产品、生活垃圾(如汽水瓶、罐头盒、破轮胎、明星照片、汉堡包、牛仔裤等)搜集起来,或拼贴或放大、或组合、或模仿,平平常常地摆在人们面前。
以一种与传统艺术观念完全不同、极其通俗化、庸俗化的新奇、古怪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反叛和某种象征意味。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这些产品专注于形式的表现和纯粹的表面装饰,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作为一次艺术设计的革命,波普艺术无论在创作思想、技术手段、语言元素上都是根据当时西方生活的具体要求产生的。
波普设计和随后出现的反设计运动是现代设计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它们成为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发展的过渡事件,也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在理论上的终结和后现代设计时代的开始。
总之,波普设计的产生是一个新时代呼唤新设计风格的结果,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而产生的审美观念改变密切相关。
谈到波谱设计,不得不谈的就是这场设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其中最具盛名的便是美国的波谱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他是美国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这位著名的艺术家在成名之前从事的并非是传统艺术,而是商业插图。
1962年他以作品《金贝尔汤料罐》和《布利洛肥皂盒》一举成名,随后沃霍尔的创造天赋得到了极大地发挥,接连创作了《二百一十个可口可乐瓶》、《彩色的玛丽莲·梦露》、《杰奎琳·肯尼迪》等。
他在创作中采用丝网印刷术,以便于对作品不断地进行复制和重复,正如书上所说,重复是沃霍尔最有特色的风格。
沃霍尔从商业艺术到“高级艺术”的转变十分合乎情理。
当然,波谱运动的领军人物还有理查德·汉密尔顿等人,以及玛丽·匡特,其设计的“迷你裙”,是当时伟大的发明之一。
迷你裙是伦敦20世纪60年代年轻风暴的代表,并成为解放身体束缚最时髦的表现,在英国这个传统、保守的国家引发了一场着装革命(今天我们女生最有感受,超短裙和超短裤永远都不会过时,这就是经典设计的魅力)。
还有阿伦·琼斯设计的人体仿真家具,这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等。
在大众文化和用毕即弃的新物质文明中,功能主义不再是设计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了。
孟菲斯设计小组“孟菲斯”是意大利的一个设计团体。
它产生于后工业社会,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著名的设计流派,引领了80年代的设计,对当代设计仍有重要影响。
一、“孟菲斯”一名的由来1980年的一个冬天,埃托·索特萨斯和其他九位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聚集在索特萨斯位于米兰的别墅中,他们讨论着新的设计形式,房间里飘荡着歌曲《被困在莫比尔的小镇听着孟菲斯的蓝调》,歌曲中一直在重复着“孟菲斯的忧伤”。
让人不仅可以遥想到美国郊区、蓝调和摇滚,还有东方古国的神秘色彩。
他们选择“孟菲斯”一词作为团队的名称,但索特萨斯也无法确定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美国的蓝调还是古老的埃及首都。
他们计划做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事情,这会改变设计师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且还会在现实世界中留下一个印记。
二、孟菲斯设计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任何思想观念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生存土壤,“孟菲斯”的设计思想也是如此。
“孟菲斯”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特定的文化背景、物质条件下的反映,表现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性。
二战后,战争阴云从意大利的上空散去。
战争带来的不仅是巨额的债务,使得意大利陷入无尽的通货膨胀和财政崩溃,还有无数倒塌的房屋和公共设施。
美苏冷战使得美国启动了援欧计划,意大利成为了“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国之一。
到50年代,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加重了设计师身上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生活商品所需是意大利设计师尤为关注的,随之而来的是开始批量生产。
批量化生产的意大利设计也不会忘记设计在美学上的表达,设计师们努力在多样化和个性化之间找到自己的契合点。
然而,意大利的经济奇迹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然后就急转直下。
面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危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开始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批评,在他们看来产品的社会文化意义远比产品的美学价值更具有意义,他们开始重新定义意大利的设计语言。
60年代中期,索特萨斯在吉奥·庞蒂(Gio Ponti)之后领衔了新一代的设计师。
三、“孟菲斯”设计的前身——“阿奇米亚”设计小组“阿奇米亚”设计小组原先是由多莫斯设计学院的联合创始人亚历山德罗·圭列罗创办的一个图形工作室,成立于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