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字玑,东汉著名医学家,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张仲景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医学有极大兴趣,从史书中受到古代名医扁鹊的影响和启发,又曾拜同乡著名中医张伯祖为师,对于当时那种追逐权势名利、不精究医药方术的士人极为愤慨,认为有病求助于巫祝迷信者是“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公元196年至204年,南阳地方病疫流行同族病死者三分居二,其死于伤寒病者又十居其七。面对这种情景,张仲景毅然辞官业医,对伤寒病的起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细心的研究。他从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中,继承了辩证论治的规律知识,又收集了民间的药方和治疗方法,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一方面为人治病,一方面从事著述,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此书经后人整理校勘,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在《伤寒论》的各篇中,六经病的不同症候,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基本内容。《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是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专书。共计25篇,全书包括了40多种疾病的诊治。《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除了《伤寒论》和《金匿要略》外,张仲景还写了很多著作,如《评病要方》、《五藏论》、《口齿论》等,可惜均已失传。

对于温病,张仲景也有一定的认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太阳

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渴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张仲景提出凡一切外感热病,皆属于伤寒的范畴。温热病种类繁多,都是伤寒的各个分支。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关于温病方面的思想为后世研究温病奠定了基础。一,《伤寒论》六经辩证与温病学卫气营血、三焦辩证继承发展关系。《伤寒论》六经辩证是《内径热论》六经病症的继续和发展,六经是对外感疾病病机变化规律的概括。仲景继承发展前人经验和理论的观点,对后世温病学家创立卫气营血、三焦辩证有重要影响和启发作用。二,《伤寒论》辩证求因观推动了温病病因学的演化发展。《伤寒论》辩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观点非常突出,仲景对外感疾病进行审因论治的范例,对后世温病病因的演化发展颇有启发。三,《伤寒论》治疗学术思想启示了温病治疗学的新发展。没有《伤寒论》所创立的中医学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论治体系和基本方法,没有它所总结的解表、清里、攻下、和解、刺期门以泻热血以及先表后里等治疗原则和方法,就不能有温病学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论治原则以及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等治法理论。1,温病在治疗上承袭了《伤寒论》的某些法和方:如风温病,邪热壅肺,以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平喘;肺热移肠,以葛根芩连汤苦寒清热止利2,完整了发寒解表,扩展了清热、攻下、滋阴诸法。叶氏针对温病表热证,则拟定了辛凉轻解之法,吴鞠通制定银翘散、桑菊饮二方,轻以去实。3,新增开窍、息风诸法。叶氏认为温病神昏的病变机理,以热闭心窍为多,因而创“逆传心包”之说,为应用清心开窍法提供了新的理论。

凡此种种,皆是在《伤寒论》随证治之观点的启示下,推动了温病治疗学的新发展。

附录1:相关原始资料

《伤寒论条辨》引曰:“传曰,仲景者姓张氏,名机,仲景其字也,南阳人。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后在京师为医,于当时为上手。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念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

《医宗金鉴》曰:“上古有法无方,自仲景始有法有方,有规矩变化之妙,立法

成方之旨,各有精义,皆当明晰。兹于每方必审究其立方主治之理,君臣佐使之相辅,功能性味之相合,一一解于其后。即方中用水之甘澜、麻沸,火之宜文宜武,煎之缓急,渍之迟速,服之频频,莫不各有适病之宜。前人或置之而不论者,必备录而详解之”。

清朝《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序〉:“《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

附录2:医家学术思想现代研究论文名称及摘要

1、鲍建军,黄寿妙张仲景经方汤剂的煎法与现代用量关系探讨中药临床药理R285.6【医药、卫生】

摘要:中药的煎煮是影响药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仅在《伤寒论》112个方剂中,汤剂就有98个,并且每方后都注明了详细煎服方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对煎服法的高度重视。《伤寒论》明确煎煮方法,不但强调了煎煮方法的重要性,更与疗效、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有关,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用量的大小。关于经方用药剂量,学者已有论述,本文试从《伤寒论》汤剂的煎法古今不同,以探究影响经方用量,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张仲景经方汤荆煎法用量

2、吴小明张仲景瘀血论治的现代研究进展《光明中医》2005年03期

摘要:张仲景创制了一批疗效显著的活血化瘀方剂,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治疗瘀血病证的规律,拓宽了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是瘀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近年来,对仲景瘀血论治的研究,在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规律、方剂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张仲景瘀血综述

3、朱美香吴小明张仲景"治水"论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学刊 2005, 23(10)

摘要:张仲景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治疗水气病的规律,创制了一批疗效显著的"治水"方剂,是"治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近年来,对仲景"治水"论的研究,在水气病分类、病因病机、治疗规律、方剂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张仲景治水水气病治疗规律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方剂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