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用药课件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47
第6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主要为骨髓造血因子。 人体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多向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
1、出血——促凝血药 2、血栓——抗凝血药 3、贫血——抗贫血药 4、失血——血容量扩张剂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3
主要内容:
一、影响凝血过程的药物 ㈠促凝血药:维生素K等 ㈡抗凝血药 1.抗凝血过程药:肝素、香豆素类 2.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 3.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 等
二、抗贫血药 三、血容量扩充剂 四、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早期应用肝素能 防止微血栓形成。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 耗竭,避免继法性的出血。
3.其它 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输血时预防血液凝固及血库保存鲜血等体外抗凝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18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停药,并注射鱼精蛋白。 2、过敏反应。 3、其它: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和自发性
15
内源性凝血系统 (Intrinsic)
Ⅻ
Ⅻa
IⅩ
IⅩa
外源性凝血系统 (Extrinsic)
Ⅺ
Ⅺa
Ca2+ + Ⅷ + PF3
第一步 Ⅹ
Ⅹa
Ⅴa +Ca2++ PF3
Ⅶ Ⅲ+ Ca2+
ⅩⅢ
第二步 Ⅱ(凝血酶原) 第三步 I (纤维蛋白原)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合理使用PPT课件
出血倾向:皮肤瘀斑、消 化道出血等。防治措施: 监测凝血功能,控制剂量 和使用时间。
链激酶
06 典型案例分析
抗贫血药的典型案例分析
总结词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用药物,但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和给药方式, 避免过量引起中毒。
V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细描述
某患者因缺铁性贫血接受铁剂治疗,医生 开出医嘱为每日三次,每次100mg的剂 量。患者按照医嘱服用后,出现恶心、呕 吐、腹泻等不适症状。经检查发现,患者 是由于铁剂过量引起中毒。医生及时调整 医嘱,减少剂量并延长给药间隔时间,患 者的不适症状逐渐缓解。
溶栓药
总结词
用于溶解血栓的药物,恢复血液流动。
详细描述
溶栓药主要用于溶解血栓,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血栓溶解,恢复血液流动。 常见的溶栓药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03 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抗贫血药的合理使用
总结词
了解贫血类型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抗贫血药。
详细描述
在使用抗贫血药之前,应了解贫血的类型和病因,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根据贫血类型 选择合适的抗贫血药,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 量或不足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副作用。
要点一
总结词
注意止血药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止血药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 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 理。此外,止血药也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或增加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 时使用或调整用药方案。
抗凝血药的合理使用
血液系统常用药物合理使用ppt课 件
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ppt课件
➢ 胃肠道有刺激性,便秘
急性中毒
➢ 小儿误服>1g,引起坏死性胃肠炎,严重致血性
腹泻,甚至休克、呼吸困难、死亡。
急救措施以磷酸盐或碳酸盐溶液洗胃,并以特
殊解毒剂去铁胺. 。
5
❖ 三种铁剂的特点:
❖硫酸亚铁:吸收良好,价格也低,最常用。 ❖枸椽酸铁铵:Fe3+,吸收差,易溶于水,
刺激性小,可制成糖浆供小儿应用。
血液及造血 系统用药
.
1
抗贫血药
贫血:
循环系统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 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
分类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 铁剂治疗 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 治疗比较困难
.
2
铁剂
分类: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 枸椽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 右旋糖酐铁(iron dextran)等。
.
8
维生素B12
为含钴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
药理作用
促进叶酸代谢和蛋氨酸生成 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
体内过程
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进人空肠吸收。胃粘膜萎 缩所致“内因子”缺乏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引起“恶性贫
血临”床。应用
➢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有助于铁的还原,可促进吸收; b.减少吸收:茶叶及含鞣酸的植物、牛奶以及
抗酸药等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另:四环素等与铁络合,也不利铁吸收。
2.转运及分布:Fe2+入血立即氧化为Fe3+,65%存于 血红蛋白,30%以铁蛋白存于肝、脾、骨髓中。
.
4
临床应用
临床药理学--第27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临床应用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2.对抗药引起的出血
3.预防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
1.维生素K1注射快,产生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2.维生素K3新生儿、早产儿可发生溶血、高铁血红蛋白症。
第4节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而阻滞血液凝固,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可直接或间接抑制骨髓干细胞并可使外周血红细胞破坏增加,继发的感染、肿瘤、治疗药物尤其是齐多夫定对骨髓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加重了贫血。EPO能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改善疲劳症状,减少输血及感染,提高了生活质量。
1.4骨髓移植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r-HuEPO对自体骨髓移植患者无临床治疗效果,而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患者有明显疗效,能加速红细胞植入,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红细胞输注量,缩短脱离输血的时间。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7.5.22教案完成时间:2007.5.10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级
2002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胡成穆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27章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临床药理学(第3版)徐叔云主编
2.基础与临床药理学姚明辉主编
缺铁性贫血,又称良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形成而引起的最常见贫血,多见于老年、青壮年女性及儿童。
造成铁元素缺乏的原因有:
1、慢性失血;钩虫病、胃馈疡、月经过多等
2、长期营养摄入不足;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素质、 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 孕妇都禁用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
作用特点: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
性, 对其他凝血因子影响小,在发挥抗 凝血作用时,较少发生出血。 常用制剂:依诺肝素,替地肝素等。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
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 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 代表药:
VitB12
四氢叶酸
甲基VitB12
四氢叶酸可以结合多种一碳单位 作为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参与 体内多种生化代谢。
【临床应用】
1、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并应用 维生素B12效果较好。
2、甲氨喋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所 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甲酰四氢叶酸 治疗。
维生素B12
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 的成分。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主要内容
凝血
贫血
抗凝血
缺铁性
促凝血
巨幼
第一节 促凝血药 维生素K
【分类与来源】
维生素K1:脂溶性,存在于植物中。 维生素K2:脂溶性,由肠道细菌合成。 维生素K3、维生素K4 :人工合成品,水溶性。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多见于: 1、慢性腹泻,胆汁缺乏 2、新生儿、早产儿出血 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4、应用口服抗凝药引起的出血
贫血的定义:循环血液中红细胞
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临床类型:
缺铁性贫血
原始红 细胞
早幼 红细 胞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网织
晚幼再红胞细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
胞 溶血性贫血
中幼 红细 胞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第一节促凝血药(止血药)第二节抗凝血药第三节溶栓药第四节抗血小板药第五节抗贫血药第六节升白细胞药预览——促/抗凝血药(TANG)促1.维生素K1——促凝血因子合成2.酚磺乙胺——促凝血因子活性3.卡巴克络——影响血管通透性4.鱼精蛋白——拮抗肝素5.蛇毒血凝酶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抗1.肝素、低分子肝素(急)2.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慢)3.达比加群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4.凝血因子Xa抑制剂(1)间接——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2)直接——XX沙班(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第一节促凝血药(止血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维生素K1——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用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如: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维生素K1缺乏。
②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维生素K1合成不足。
③香豆素类(华法林)、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
④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维生素K1缺乏——出血。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出血和凝血时间缩短——止血。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止血。
用于: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对慢性渗血效果显著。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的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5.蛇毒血凝酶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作用——“苍蝇不盯无缝的蛋”TANG——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Ⅲ;使凝血因子Ⅰ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止血。
6.鱼精蛋白——特异性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
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和心脏手术后出血。
(二)典型不良反应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甲萘氢醌、维生素K1、甲萘醌亚硫酸氢钠)①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血液系统用药
IX(2)在妊娠中、后期通常口服铁剂后4~5d ,血液中网7~12d 达高峰;Hb 于用药第4周4~12周,而Hb 正常2~3月,以使血清铁蛋 不良反应消化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胃痛、上腹疼痛、腹泻,肠蠕动减少(引起便秘)、黑便。
药物过量1.剂量 儿童一次性摄入130mg 铁即可致死。
2.表现 本药引起坏死性胃炎、肠炎,可见严重呕吐、腹泻及腹痛,导致血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昏迷。
24~48h 后,严重中毒可进一步发展至休克、血容量不足、肝损害及心血管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
中毒晚期表现为皮肤湿冷、紫绀、嗜睡、极度疲乏及虚弱、心动过速。
3.处理意见 应立即给予喷替酸钙钠或去铁胺对抗。
中毒解救后,可能会有幽门或贲门狭窄、肝损害或CNS 病变等后遗症,故须尽早处理。
相互作用1.西咪替丁、去铁胺、二巯丙醇、胰酶、胰脂酶等:影响铁的吸收。
2.制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含鞣酸的药:易产生沉淀,影响铁的吸收。
3.含鞣酸(如浓茶)的饮料:服用本药时,如同时饮用此类饮料,铁的吸收受影响,故服药后2h 内应避免饮用此类饮料。
4.多巴类(如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甲基多巴等)、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青霉胺、锌制剂:此类药的吸收减少。
混悬液 10ml:300mg(相当于铁99mg)。
临床应用[说明书适应症]慢性失血以及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所致的缺铁性贫血。
用法用量[说明书用法用量]1.预防缺铁性贫血 200mg/d ,p.o.。
2.治疗缺铁性贫血 (1)400mg/次,tid.,p.o.。
(2)200mg/次,tid.,p.o.(液:300mg/次,tid.,p.o.[其它用法用量]·国内参考信息治疗缺铁性贫血 tid.,p.o.。
根33~4周。
禁忌症[说明书禁忌症]1.对铁剂过敏者。
2.非缺铁性贫血。
3.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血友病。
5.GU 、DU 。
6.溃疡性肠炎。
7.严重肝功能损害。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2020/6/14
安医大
不良反应
➢ 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 ➢ 新生儿、早产儿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病人也可诱发溶血。
2020/6/14
安医大
凝血过程 ➢蛋白质有限水解 ➢“瀑布”样的反应链
2020/6/14
安医大
凝血过程:三阶段
➢Χ Χ 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2020/6/14
安医大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20/6/14
安医大
维生素B12(vitamin B12)
为含钴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 蛋黄中。 药理作用 1、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2、促进FH4类辅酶的循环利用 3、B12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 二酸转变为琥珀酸而参与三羧酸循环,保持 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
2020/6/14
安医大
分类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剂
2020/6/14
维生素B12、叶酸 安医大
环孢菌素A、 骨髓移植
铁剂
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 构椽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 右旋糖苷铁(iron dextran)
安医大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
脂溶性 水溶性
2020/6/14
安医大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 Ⅶ、Ⅸ、Ⅹ的合成。
2020/6/14
安医大
临床应用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慢 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 钠等所致出血。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 缺乏。
第六节课血液科合理用药课件
止血药
总结词
用于控制出血的药物
详细描述
止血药是用于控制出血的药物,特别是在急性出血时能够迅速止血。这类药物包括止血敏、氨甲环酸等,通过促 进血液凝固、收缩血管等机制达到止血效果。
其他常用药物
总结词
其他在血液科治疗中常用的药物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药物外,血液科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细胞毒药 物等。这些药物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血液科疾病可以影响血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 分,导致血液成分异常、造血功能障碍或免 疫功能紊乱。
血液科疾病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血液 科疾病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
类。
良性血液科疾病主要包括缺铁性 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 血等,而恶性血液科疾病则包括
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
不同类型的血液科疾病具有不同 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
案。
血液科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血液科疾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
诊断血液科疾病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免疫学 检查等。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确诊血液科疾病 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血液科常用药物
抗贫血药物
VS
精准医疗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精准定位疾病病因 ,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结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血液科治疗的重要手段,针对不 同疾病和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调节、 运动康复等也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药理学PPT课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肾排:原型或部分代谢产物;抗凝活性t1/2 随剂量而异,个体差异大,肝、肾功能不 全则延长。
【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
抗凝特点 - 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 口服无效,静脉或皮下注射 - 起效快(10min),作用时间(3~4h) 作用机制: - 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加速AT-Ⅲ 抑制凝血酶Ⅱa、Ⅸa、Ⅹa、Ⅺa、Ⅻa(含Ser) 的作用
前激肽释放酶(PK) 激肽释放酶(Ka) 高分子激肽原(HMWK) 血小板磷脂(PL或PF3)
凝 血 过 程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 活物(Ⅹa)的形成
第二步:凝血酶 (Ⅱa)的形成
第三步:纤 维蛋白(Ⅰa ) 的形成
肝素(heparin)
1916年麦克莱恩(J.McLean) 首次发现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物 质----肝素
应用: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心肌梗 塞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出血并发症少见,是较好的第 二代溶栓药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抗纤溶药)
抑制纤溶酶原激活酶,使纤溶酶原无法转 变成纤溶酶,表现出抗纤溶作用。
临床仅适用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的 出血,如产后出血,前列腺、肝、胰、肺等 手术出血。
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过量可致血栓,并 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抗凝血活性
血流
抗凝蛋白
促凝血活性 凝血因子
纤溶蛋白 血管内皮抗凝功能
血小板 血管内皮促凝功能
栓倾 向
或
血
栓
形
成
血
血栓的形成
血栓形成的原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凝血机制的活化。 血栓形成涉及的因素:血流、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
血液系统用药 ppt课件
学习内容
一 促凝血药 二 抗凝血药及溶栓药 三 抗贫血药 四 血容量扩充药
ppt课件
5
第一部分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是能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按其作用机制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一、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二、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三、 促进血小板生成药 酚磺乙胺 四、 作用于血管的药 垂体后叶素
素 能促进抗凝血酶Ⅲ(AT-Ⅲ)的抗凝血作用。
肝素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心血管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导管检查等。
ppt课件
15
肝素 Heparin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肝素过量使用可致自发性出血,表 现为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等。一旦发生 立即停药。
前列腺、肝、胰、肺等大手术后的出血。
ppt课件
10
氨甲苯酸 aminomethylbenzoic acid, (PAMBA) 氨甲环酸 tranexamic acid (AMCHA)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用量过大可促进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禁用于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
氨甲环酸不宜与苯唑西林、口服避孕药合用。
主要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ppt课件
7
维生素K Vitamin K
※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
①维生素K吸收障碍
②维生素K合成障碍
③凝血酶原过低的出血
ppt课件
8
维生素K Vitamin K
※【不良反应】 1.故一般临床多采用K1肌内注射。 肌注时局部偶可发生 红肿、疼痛、硬结及荨麻疹样皮疹。 2.口服K3、K4易引起恶心、呕吐,嘱患者饭后服用。 3.较大剂量维生素K3(30mg/次)可致新生儿溶血性贫 血、高胆红素血症。对红细胞缺乏G6PD也可诱发急性溶 血。注意使用维生素K每次剂量要适宜,不可超过30mg。 4.过量时可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可用口服香豆素类 (或采用肝素)解救。
血液科用药
第6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6.1贫血及其药物治疗 66.1.1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66.1.2 铁负荷过多的药物治疗126.1.3巨幼细胞贫血的药物治疗136.1.4其他抗贫血药166.2 白细胞减少症及其药物治疗166.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药物治疗216.4 止血与凝血异常性疾病及其药物治疗226.5 白血病及其用药296.5.1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化学药物治疗296.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化学药物治疗326.5.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药物治疗346.5.4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药物35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1缺铁性贫血(各-6-2)2巨幼细胞贫血(各-6-6)3白细胞减少症(各-6-10)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6-14)5止血与凝血异常性疾病(各-6-17)6白血病(各-6-24)6.1贫血及其药物治疗6.1.1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铁(iron)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多种酶的重要成分。
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缺铁,只有育龄妇女及生长发育时期儿童、铁的需要量增加而铁供应不足、胃及十二指肠疾患影响铁的吸收及长期小量失血后,才会出现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需要给铁剂补充治疗。
常用的铁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
近年来,各种复合铁,如多糖铁复合物及有机铁制剂与规格亦开始在临床应用。
铁剂的选择以口服制剂与规格为首选, 亚铁制剂与规格因铁吸收较高为首选。
铁剂适用于预防或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包括儿童或婴儿期需铁量增加而食物中供应量不足、铁吸收障碍、妊娠中后期以及慢性失血等。
铁剂应用注意事项:⑴下列情况慎用:①乙醇中毒;②肝炎;③急性感染;④肠道炎症如肠炎、结肠炎、憩室炎及溃疡性结肠炎;⑤胰腺炎;⑥消化性溃疡。
⑵注射铁剂期间,不宜同时口服铁,以免发生毒性反应。
⑶妊娠期补充铁剂以在妊娠中、后期最为适当,由于此时铁摄入量减少而需要量增加;治疗剂量铁对胎儿和哺乳的不良反应未见报道;因为老年患者胃液分泌减少、自肠黏膜吸收减少,可适当增加口服铁剂剂量;避免婴儿肌内注射铁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主要药物:达比加群脂
适应症:用于全膝关节 置换术、预防静脉血栓 和抗凝治疗、预防心房 颤动者的脑卒中发作。 用于有非瓣膜性心房颤 动患者中减低卒中和全 身栓塞的风险
作用机制:可与凝血酶 的纤维蛋白特异位点结 合,阻止纤维蛋白原裂 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 止凝血瀑布反应的最后 步骤及血栓形成
禁忌症: (1)不能控制的活动性出血者 (2)有出血性疾病及凝血机制障碍者(血友病,血 减少性紫癜或血管性紫癜) (3)外伤及术后渗血、先兆流产、亚急性感染性心 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黄疸、严重高血压、活 结核病、内脏肿瘤者 (5)对伊诺肝素、达肝素、肝素和肉类制品过敏者 (6)妊娠初始3个月内妇女及哺乳妇女 (7)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PPT学习交流
作用机制:主要 通过激活抗凝血 酶Ⅲ实现抗凝血 作用,抗凝血酶 Ⅲ对含丝氨酸的 Ⅱa及Ⅸa、Ⅹa、 Ⅺa、和Ⅻa等具 有灭活作用,是 间接的凝血因子 抑制剂
7
药物相互作用: (1)患者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时,肝素 与华法林等口服双香豆素类药可以采取 序贯疗法。即在肝素应用的同时,加入 华法林等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3648h后停用肝素,其后单独使用口服抗 凝血药维持治疗 (2)抗凝血药与可能引起出血倾向的 药物合用,增加出血风险。如肝素与华 法林合用,可导致严重的因子Ⅸ缺乏而 出血 (3)肝素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 炎药合用,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并诱发 胃肠道溃疡出血。肝素与双嘧达莫、右 旋糖酐等合用,可能抑制血小板功能, 增加出血危险性 (4)肝素与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合用,易诱发胃肠道溃疡出血。 肝素与阿普替酶、尿激酶、链激酶合用, 也增加出血风险。
可致“胎儿华法林综合征”;妊娠晚期服用可引起母体和胎儿出血、死 胎。对先
兆流产、妊娠期妇女禁用
PPT学习交流
6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主要药物:肝素 适应症:用于防治血栓形 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 梗死,血栓性静脉炎,肺 栓塞) 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导管检查手 术, 介入治疗时的血栓 形成,以及某些血液标本 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一、促凝血药
二、抗凝血药 三、溶栓药 四、抗血小板药
PPT学习交流
1
一、促凝血药
A
促凝血因子合成药 (维生素K1)
D
影响血管通透性药 (卡巴克洛)
B
促凝血因子活性药 (酚磺乙胺)
E
蛇毒血凝酶
C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环酸,氨基乙
酸)
F鱼精Leabharlann 白PPT学习交流2
二、抗凝血药
.维生素K 拮抗剂 (双香豆 素,双香 豆素乙酯, 华法林)
PPT学习交流
不良反应:十分常见出血,发生率为1.5%-20%,其 静脉注射、老年人和女性患者多见。肝素用药过量 现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齿龈出血, 血,卵巢出血,腹膜后出血,肾上腺素出血,月经 多,关节积血和伤口出血等;皮肤常见瘀斑。偶见 板减少性紫癜(轻型、重型),常出现于给药后1(平均为5-9日);偶见过敏反应,表现为发冷,发 皮疹,荨麻疹,瘙痒,哮喘,头痛;脱发(长期应 皮肤坏死,足部烧灼感
不良反应:常见出血,尤其在高剂量应用 时,出血的发生率更高。还可出现恶心和 呕吐、便秘和发热,低气压、失眠和水肿、 贫血、眩晕、腹泻、疱疹、头痛、尿潴留、 继发性血肿和心动过速等症状
药物的相互作用: (1)鉴于达比加群脂为P-糖蛋白载体 物,P-糖蛋白表达于肾脏和肠道,受到 尼丁等药的抑制,因此应用期间不能口 奎尼丁等药 (2)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可使达比加 血浆浓度提高约50% (3)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增加出血 险
直接凝血 酶抑制剂 (水蛭素, 重组水蛭 素,达比 加群脂)
PPT学习交流
3
1.维生素K拮抗剂
主要药物:华法林
适应证:用于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 塞),预防心房颤动,心瓣膜疾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白色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 塞)
作用机制:华法林是抗凝血药中的维生素K拮抗剂,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 化物还原酶,阻断维生素k环氧化物转变为氢醌形式,致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γ-羧化作用 产生障碍,导致产生无凝血活性的Ⅱ,Ⅶ,Ⅸ,Ⅹ,因子前体,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K吸收障碍或合成下降,可影响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2)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保泰松合用,可增强本品的 抗凝 (3)与红霉素,氯霉素,部分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强本品抗凝血作用 (4)与甲苯磺丁脲,甲硝唑,奎尼丁,别嘌醇,胰高血糖素,胺碘酮,西米替丁,氯贝丁酯, 腺素等合用,可增强本品抗凝血作用;
PPT学习交流
4
(5)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消胆胺,利福平,维生素K类, 氯噻酮,螺内 皮质激素等合用,可降低本品抗凝血作用
(6)用药期间不宜联合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饮片,有出血风险;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徐稳定(维 K1 大于5mg可以抵抗华法林的作用一周以上,聚集在肝脏的维生素K1 可通过旁路被维生素
化物 还原酶所还原)
不良反应: (1)十分常见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
月经量过多; (2)肠壁血肿可致亚急性肠梗阻,硬膜下颅内血肿和穿刺部位血肿 (3)罕见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贫血。偶见白细胞减少,粒细胞计数增高 (4)罕见大范围皮肤坏疽、罕见双侧乳房坏死 (5)偶见关节痛 (6)长期服用华法林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比未用者高25%,且仅男性长期服用华法林
后骨折危险增加,而女性服药后并无相关危险
PPT学习交流
5
禁忌症: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颅内出血、活动
性溃 疡、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或心包积液、过敏和外伤者禁用
(2)于近日择期手术和术后3日急性脑、脊柱和眼科手术者禁用 (3)对维生素K严重缺乏者,可及时停药 (4)华法林易透过胎盘屏障而致畸,导致流产和死胎率高达16%、妊娠早期妇女服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