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1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OUTPUT : SEISMIC FACIES VOLUME
突出不连续数据
*
1600ms相干体切片
1600ms相干体切片
*
相关时窗:1500ms—2800ms
*
小断层典型剖面
横364剖面
横396剖面
从地震剖面上,北部断层断距较小,与北界断层未搭接。
*
精细构造描述技术--相干技术应用实例
立体显示
层拉平技术
瞬时振幅剖面
波阻抗剖面
吸收系数
识别火成岩
火成岩油气藏评价
*
4、砂砾岩体油气藏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约束反演技术
立体显示技术
时频分析技术
砂砾岩体油气藏 评价
*
5、潜山油气藏
储集层特征 研究及有利 相带预测
风化壳储集层预测
潜山内幕储集层特征描述
地震反演技术
吸收系数技术
分形技术
多参数分析技术
*
6、落实圈闭
层 g1构造圈闭图
G1ab井过井地震剖面
G1a井过井地震剖面
T1
T1
T1
T1
T1
南
北
西
东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
标定识别储层特征
X33
沙三中底
沙三上底界
夏33井单井相地震相分析
沙三下
沙三中
沙三上
双丰砂体
盘河砂体
Ⅴ
Ⅲ
Ⅳ
Ⅰ
Ⅱ
夏33井单井相分析
平原相
前缘相
前缘相
前缘相
岩性解释
*
沙
三
下
沙 三 下
井旁道与VSPlog 对比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2.1 层位标定
建立地震反射与地质层位间的联系。标定方法有:
–①深-时转换法、②VSP测井法、③合成地震记录法;
Depth z1 z2 z3 z4 z5 z6 z7 z8 z9 …… zn
Time t1 t2 t3 t4 t5 t6 t7 t/平均速度标定
转换等现象; 5. 异常波(如断面波、绕射波等)的出现 。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1
✓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系稳定,波组特征 清楚。
剖面上表现为反射标准层的错断和波 组、波系的错断。这一般是中、小型 断层的反映。其特点是距离不大,延 伸较短,破碎带较窄。
(华东)
断层反射特征2
✓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变。
(华东)
§2.3 断层解释
• 断层是指地层错断、断层面两侧不同时代的地层相 接触,并可能产生破碎带,沿断层面的岩性结构发 生很大变化。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
• 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里,断层均相当发育,对油气 的运移和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与油气藏的形 成、分布和富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 因此正确解释断层是地震资料解释(特别是构造解 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华东)
波组对比
• 横向稳定的地层所产生的地震反射波组也是横向稳 定的,可以将这样一组反射整体做对比。必要的情 况下,可以将大套地层对应的波系做横向对比。
波系
波组
波组 波系
(华东)
相邻剖面解释的相似原则
• 由于相邻地质剖面中所显示的构造特征是相似的, 因此相邻的地震剖面中的构造解释也应该遵循相似 原则,即:
• 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振幅显著增强;
–波形相似; –同相性; –时差变化规律;
03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2
2.6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2.6.1 地震构造图的基本概念
3.构造图比例尺和等值线距的选择 等值线距是指构造图中相邻等值线间的差值, 对等深线来说,就是每隔多少米划一根等深线。对 t0时间线来说,就是每隔多少毫秒划一根等时线。
等值线距越小,反映得越精细。因此等值线距 选择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反映构造的详细程度,并 照顾到图面的清晰度。 一般来说应考虑到资料的好坏程度和地层倾角 的陡缓。
2.6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2.6.1 地震构造图的基本概念
3.构造图比例尺和等值线距的选择 构造图的精度反映在作图比例尺和等值线距的 大小上。
比例尺越大,构造图反映得越精细,因此,在 作图时选择比例尺,应根据测线的疏密,地质任务 的要求,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资料的质量好坏等 因素考虑。 在构造复杂、资料较好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 的比例尺;在构造简单或资料较差的情况下,则宜 选用较小的比例尺。
2.6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2.6.1 地震构造图的基本概念
1.构造图的分类 根据等值线参数的不同,地震构造图可分 为两大类:等t0图和等深度构造图。 等t0图可由时间剖面的数据直接绘制,在 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反映构造的基 本形态。但其位置有偏移。 由于地震勘探中界面的深度有法线深度、 视铅直深度和真深度的区别,所以深度构造图 也相应有三种。
(3)标数据。把所取的数据标注在平面图相应的 位置上,在测线交点处,各条测线的数据都应写上。 同样,尖灭超覆等数据也要标注齐全。
1000ms
2.6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2.6.2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4)标注断点。在断 距不大的情况下一般只标注 断层上盘位置(但也有上、 下盘位置都标注的,特别是 在断距较大时)。除标出断 点位置外,还应注明落差大 小。(落差即为上下盘间的 垂直距离,如右图则是A与B 两点的垂直距离)。应注在 断点符号的上角,此外还需 标注断点处标准层的深度值, 标法见右图。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1
1. 断块山 单断式古潜山 断阶式古潜山 地垒式古潜山
2、 褶皱山 3、 残山
生长断层的识别标志
• 三、微小断层解释 关键在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在勘探后期和油田开发阶段,解释和弄清 微小断层的分布对于落实可采储量、产能 建设、油藏管理和油藏挖潜有重要的意义。
• 水力压裂断层 水力压裂断层:在盆地快速沉降和沉积过 程中,由于欠压实、生烃和热力等方面的 因素形成异常高的流体压力,当这种异常 高的流体压力大于上覆地层的破裂压力时, 就会刺破上覆地层而产生断裂。
• 3。断层组合一般规律 (1)先主后次; (2)先简单后复杂; (3)平行的时间剖面对比; 3 (4)同一断块内,地层产状的变化有规律; (5)断层两侧波组具明显特征; (6)断点组合要遵循断裂力学机制的规律; (7)尽量弄清控制断层的构造性质和成因机制; (8)反复认识与修改。
典型构造解释 ---披覆背斜构造、高陡褶皱背斜、盐和泥 底辟、流体底辟构造、花状构造等。 披覆背斜构造: 一、披覆背斜构造: (1)潜山型披覆:由剥蚀面以下的古隆起和 剥蚀面以上的披盖盖层组成。 (2)断块型披覆:较复杂,受断裂活动的控 制,据基岩断块形态分为单断式、断阶式 和地垒式。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具体步骤
1 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确定反射标准层, 并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 2 通过波的对比,把不同地震剖面间真正属于地 下同一地层的反射波识别出来; 3 解释剖面上同相轴所反映的各种构造地质现象, 以及其相关的地震响应与成因机理; 4 作出区内反映地层起伏变化的构造图,并根据 有关含油气方面地震地质信息,对其含油气性做 出评价。
构造解释内容
1 剖面解释:在时间剖面上确定断层、构造、不 整合面和地质异常体等地质现象,并把时间剖面 转换成深度剖面; 2 空间解释:断层的平面组合、等值线的勾绘、 等深度构造图和地层等厚度图的制作; 3 综合解释:在剖面解释和空间解释的基础上, 结合地质、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 对含油气盆地的性质、沉积特征、构造展布规律、 油气富集规律作出综合评价和有利区块的预测。
地震讲义1-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设覆盖次数是P,每炮有N道,则可选出N*P 个振幅值,最后把它们加起来(求代数和)。这样 做法尽管界面在M点处的倾角预先并不知道,但 所有炮中满足以M点为共反射点条件的P个同相的 振幅值,必然无遗漏地被选出来并叠加在一起, 因而叠加结果会出现一个较大的数值(正或负值 )。与此同时也把许多道不符合共反射点条件的 随机振幅值值(共有N×P - P个)也叠加到一起 ,叠加结果会互相抵销而接近于零。如果M点不 是一个反射点,按上述方法从各炮选取的是不同 相的随机振幅值,叠加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数值 。这就是射线偏移法,又叫扫描法。
2)反射波形成的条件:
当界面波阻抗相等时只有透射波而无反射波,只有当
界面波阻抗不等时才能产生反射波。
3)反射波强度:
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能量越强; 反射波的强度不仅随波阻抗差增大而增强,还随波阻抗
之和的增加而减弱。浅层反射界面与深层反射界面具有
相同的波阻抗差时,深层反射界面反射系数相对变小,
图1--11 偏移叠加原理示意图(2) (a)对每一炮总有一道记录下来自M的反射波 (b)当覆盖次数是P时,总能找到P道满足以M点为共反射点条件
如何找出每一炮中以M点为反射点的地震信息进 行叠加? 具体做法是: 对某一炮点Oi , 根据M点的X 、 H坐标及相应的 速度值V ( H ) , 计算地震波从O1经M点到SJ1接收点 的旅行时tj1 ,按这个时间值在SJ1道上选取相应的振 幅;再计算地震波从Oj经M点到SJ1的旅行时间,按 这个时间值在SJ1道上选取相应的振幅值;……直到 SJn.对每一炮的每一道都这样做。
图1-3波剖面表示波长的示意图
3)振动曲线
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只是绕着平衡位 置振动。对于介质中任一固定点振动的位移 μ = f(t),把这种反映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 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形,叫质点的振动图 形(图1-4)。 地震勘探中、地震波从激发到地面接收 反射波最长时间约为5秒钟,这种延续时间短 、称为非周期的脉冲振动。一般用视振幅, 视周期和视频率来描述它。
地震资料解释 3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学
需强调的是平均速度不是各地层的层速度绝 对值之平均,而是按各地层内地震波的传播时间 加权平均。
针对经偏移处理后的数据体,在某一点的平 均速度可以理解为该点的垂直深度与该点的单程 时间之比。
平均速度
当地震波的射线垂直穿过水平地层时,平均速 度的定义是: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垂直 穿过某一层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 之比。对于n层水平层状介质的平均速度是:
分别为第n层和第n-1层以上地层的均方根速度;为第n
层的层速度。对于平行倾斜界面层速度为
vn
( t0,n
v2 R,n
cos2
t0,n1
v2 R,n1
t0,n t0,n1
cos2 1
)2
层速度曲线
(2)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概念是在研究水平层状介质时距 曲线时定义的,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 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 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传播时间之比。
第1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
1.1地震剖面的产生 1.2与解释有关的基本概念 1.3速度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1.4地震的分辨能力与薄层的概念 1.5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为什么 会这样?
同一地点得到的地质柱状图、速度测井曲线和地震记录
思考题:
名词解释:地震子波、波阻抗、信噪比、振幅、频 谱
重点:
速度的基本概念:常用的速度概念、不同速度之 间的联系;地震的分辨能力与薄层的概念:地震勘探 的分辨能力、地震子波与分辨能力的关系、薄层的定 义。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原理。
1.3.1 常用的速度概念
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但 很难精确测定。因为严格说来,即使在同一种 岩层中的各个不同部位(甚至同一部位不同方向 的速度也不同,这就是岩层的各向异性)地震波 的传播速度都是不同的。
第10课地震解释-构造解释
核下岩层
根据核上岩层变形的关系,可以将底辟构造分为隐刺穿底辟构
刺穿底辟
造和刺穿底辟构造两大类。
隐刺穿底辟构 造:核上地层 有构造变形, 但没有被断开。
刺穿底辟构造: 核上地层被刺 穿而断开,
盐枕构造
非平行褶皱
伸展带
伸展带 中性面 挤压带 平行褶皱
底辟构造与断层滑脱褶皱的比较
②因剪切力使底辟核侧翼的地层发生牵引。
③因底辟核四周的向心流动使塑性岩层的减薄。从而使上 覆地层下陷,形成塌陷构造,并在两个底辟构造之间形成 龟背构造。
掀斜的龟背构造
③因底辟核四周的向心流 动使塑性岩层的减薄。从 而使上覆地层下陷,形成 塌陷构造,并在两个底辟构 造之间形成龟背构造。
④因局部的水平 伸展构造变形使 核上岩层形成张 性断裂;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第10课
王英民 2012年
3.4 典型构造样式的地震识别
3.4.1 构造样式的概念与意义
3.4.2 水平伸展构造
3.4.3 水平收缩构造 3.4.4 水平走滑构造
3.4.5 垂直升降构造
(1)垂直升降构造的主要构造样式
(2)底辟构造的识别 1)基本概念
深部的塑性物质向上运移并使上覆岩层发生 构造变形的作用称为底辟作用(diapirism), 底辟作用形成的构造变形称为底辟构造,又称为 塑性流动构造或挤入构造。
下部潜山核
潜山披覆构造上部变形岩层的特征: 1)顶薄翼厚、2)下超上楔
上部楔状增厚
下部上超增厚
潜山披覆构造上部变形岩层的特征: 1)顶薄翼厚、2)下超上楔
潜山披覆构造上部变形岩层的特征: 1)顶薄翼厚、2)下超上楔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下图为巴西Campos盆地经时深转换后的地震剖面的 地质解释成果,图中展示了大陆边缘的断裂、变迁、 漂移阶段的一些特征。
按照断层相对运动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四大类:正 断层、逆断层、走向滑移断层(即平移断层)和顺 层断层。
1、正断层-沿倾斜断面上盘向下滑动,下盘向上滑动 的断层称为正断层(见下图)。正断层主要是在盆地伸 展和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在剖面上有多种组合类 型,如相向而掉的地堑,相反而掉的地垒,同向而掉的 断阶,相交型的“y” 字断层等。正断层的平面组合类 型有:“多” 字型斜列组合、帚状组合、沿主断裂形 成的羽状组合等。
第二节 断层解释
③控 盆边界 断层- 地层产 状突变, 反射零 乱或出 现空白 带
第二节 断层解释
④小断层-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及强相位转换
第二节 断层解释
同相轴扭曲并错断
第二节 断层解释
⑤ 特殊波的出现是识别断层的重要标志,在反射层错 断处,往往伴随出现断面波、绕射波等。
逆断层的地质模型及其自激自收时间剖面
第二节 断层解释
一、断层的地质特征 二、断层的地震特征
1. 剖面上的特征 2. 断面反射波 3. 切片上的特征 三、断层要素的确定
第二节 断层解释
根据上述的地震资料解释流程,在对地震数据进行 层位追踪对比后,下面的工作就是地震剖面或三维地 震数据体的地质解释,而实现地震剖面向地质剖面转 换的过程中,中间桥梁就是层位标定、时深转换。
第二节 断层解释
断面反射波的特点:
(1)断面反射波往往是大倾角反射波,其倾角比一 般反射波要大得多,所以它的同相轴常与一般地层反 射波交叉,产生干涉。随着测线与断层走向的夹角变 化,断面波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的角度也随之变化, 当测线与断层走向正交时,断面波的倾角最陡,即为 断层面的真倾角。
地震资料解释详解课件
目录
•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 地震资料的基础知识 • 地震资料解释的方法与技术 • 地震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地震资料解释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地震资料解释是对地震勘探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过 程,目的是揭示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会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 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反射、折射或散射。
地震波的衰减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吸收、散射等原 因,能量会逐渐衰减。
地震波的种类与特性
体波与面波
体波在地下传播,面波则沿地表传播。体波包括纵波和横 波,面波则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两种。
反射波与折射波
总结词
基于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和分析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地震地层学解释方法主要依据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地震剖面中地层的连续性、接触关系、沉积旋 回等信息,推断地层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历史。这种方法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煤田勘探等领域应用广泛 。
地震岩性学解释方法
总结词
软件操作流程
详细介绍地震资料解释软件的操 作流程,包括数据导入、处理、 解释等方面的步骤和技巧。
软件操作演示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如何使 用地震资料解释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和解释,包括界面布局、工具 使用等方面的演示。
实践操作:地震资料解释练习题
练习题目的选取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资料解释练习题目,包括二维和三维地震数 据,涉及不同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地震资料解释存在多解性,即同一组地震数据可能对应多种地质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09第八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17:33:39
21
第八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8.2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8.2.3 地震剖面的对比方法 5、对比时应注意的问题 ⑵认准波的性质,搞清波的来源。在构造复杂地区, 各种不同的地质现象会产生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 等异常波,这就使剖面的面貌非常复杂,出现波的各 种交叉现象。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对比,认准波的性质, 搞清波的来源。
目前,在资料中使用最多的最基本的仍然是水平迭 加时间剖面(3D资料用经过3D偏移的3D数据体)。
17:33:39
9
第八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8.2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8.2.3 地震剖面的对比方法 水平迭加时间剖面的形成及其特点 经水平迭加后剖面,已相当于地面各点自己的自激自收 剖面。一般情况下(地层倾角小,构造简单),能直观 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同时也保留了各种地震波的 现象和特点,为我们进行地质计算提供了直观的丰富的 资料。 时间剖面与地质面之间有许多重要的差别。
17:33:39
10
第八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8.2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8.2.3 地震剖面的对比方法 水平迭加时间剖面的形成及其特点 特点: ①在测线上同一点,由钻井资料得到的地剖面上地层界 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同相轴在数量上,常常不是一一 对应。 另外,时间剖面的纵坐标是 t0 ,不是深度,( v 随深度 面变化)所以,时间剖面上的反射同相轴,所反映的界 面形态有假象。要引入速度函数,把t0变换成h后,才能 与钻井剖面或测井曲线对比。
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以研究工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局 部构造特征、地层分别和接触关系、断裂特征、沉积环 境等。
3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3.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
(1) 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
设法鉴别出标准层相当于哪些地质层位的反射。
(2)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的方法
① 工区有井 找到连井剖面,利用地震测井速度资料,将钻井的地 质层位换算成时间,引到时间剖面上确定。 (地层倾角 大时应先作倾角校正,因为法线深度与钻井深度有区 别)
(2)对比骨干剖面,同时分析剖面上的地质构造。 (3)对比其它剖面,同时分析剖面上的地质构造。
5.剖面闭合检查
(1)检查交点是否闭合。 (2)检查断层解释是否合理,要绘断裂系统平面图。 (3)检查对比解释是否符合地质规律。
交点闭合前后对比图
三、地震等 T0 图、构造图的绘制 (一)基本概念
1. 构造图 依据地震资料,用等值线及一些符号表示地下反射界 面起伏的平面图件。
层位标定
木83井Βιβλιοθήκη 60HZT0665HZ
木83井
T06
抽提
木83井
T06
T1 T1 T1' T1' T1' T1
T2 T2 T2' T2'
T2
T2'
过木83井地震剖面( inline330)
②邻区井 当本工区没有井,可参考邻区井的资料。 ③地质资料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构造发育史,结合工区地震 时间剖面的构造层特征、接触关系、波组特征, 确定标准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
产状变化
(翼中)
产状变化
平点
(翼中)
三维偏移成果
72-29
66-37
T1
T1-1
钻井断距:5.5m 地震断距:10m
钻井断距:12.2m 地震断距:5m
2.断层要素的确定
地震解释使用介绍
坐标网格类型:虚 线、实线、十字叉
坐标网格间隔坐标网格颜色29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一).时间构造图的生成
2.绘制时间构造等值线图 b .绘制时间构造等值线图 设置4:等值线
等值线注释 等值线的处理方式
所有线注释 粗线 注释
存放等值线
注释 方向
等值线间隔
注释 位置
等值线颜色
等值线粗细 30
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40
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四)小图件的生成及其格式转换
2. 小图件的格式转换 a. 选择及显示图件: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xv&,回车,弹出xv 窗口。在xv窗口内单击鼠标右键,弹出xv constructs窗口,选Load, 弹出xv Load窗口,选文件名,然后OK确定。
41
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22
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一).时间构造图的生成
1. 地震反射层时间的基准面校正 Utility--Grid Utility--Functions--Grid Computation 层位时间网格减去地表时间网格
23
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一).时间构造图的生成 2.绘制时间构造等值线图
GeoFrame S包操作流程简介
内 容
一、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二、基础图件的生成与输出
三、地震资料加载
⒈三维地震资料加载 ⒉二维地震资料加载
四、合成记录的制作
五、时深转换 六、其它几种常用特色组件
1
一、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一)创建地震解释层位及其解释网格
操作步骤:工区选择--Connect --Application Manager --SEISMIC-Surface manager--New Run双击或Apply/OK-- Create --Apply / OK
地震构造解释课件
总结词
多学科数据融合与信息提取是地震构造解释中的重要 手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详细描述
在地震构造解释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等多种学科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 来源不同,格式多样,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矛 盾。因此,如何有效地融合这些数据和信息,提取出 有用的地质信息,是震构造解释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和信息提取方法 ,以提高数据和信息的利用效率和解释精度。
态可分为背斜和向斜等。
节理是指岩层或土体在地震作 用下发生的裂隙,根据节理的 走向可分为走向节理和倾向节
理等。
地震构造的形成机制
地震构造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地下水 位变化、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影响岩层的稳定 性,进而影响地震构造的形成。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到挤压或 拉伸作用,产生应力集中,当应力超 过岩层的强度时,就会发生断裂或变 形,形成地震构造。
某盆地复杂地质体地震构造解释实例
总结词:综合分析
详细描述:该案例以某盆地复杂地质体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地震构造解释的方法。通过对地震、钻井、测井 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盆地内的构造格局、岩性分布和油气聚集规律,为盆地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地震构造解释可以识别出圈闭的反射特征,如断层、背斜和向斜等,从而判断其 封闭性能和油气聚集的可能性,为后续的资源评估和钻探提供依据。
04 地震构造解释的 难点与挑战
复杂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识别
总结词
复杂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识别是地震构造解释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地质体内部结构复杂,反射特征往往难以准 确识别。
地震构造解释课件
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基本思路和流程
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基本思路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基本思路与流程解析一、引言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是地质勘探中的关键环节,它能提供地下结构的详细图像,帮助我们理解地壳的构造特征。
第5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3. 开发地震解释
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 态监测。
时间推移地震(四维地震)
根据不同时期的地震剖面的解释, 来确定剩余油分布,指导油气开采过程。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内容: 1、波的对比 2、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3、构造图的绘制
波的对比:是指运用地震波的传播规
律,分析研究和识别出时间剖面上来自 地下各反射界面上的反射波,并且在一 条或多条剖面上识别出来自地下同一界 面的反射波。
二、地震资料解释的三个阶段
1. 构造解释
由时间、速度获得界面的深度、构造 形态,落实构造圈闭。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地震波运动学原理, 利用地震波反射时间、同相性、旅行时差 和速度等信息,把地震时间剖面变为深度 剖面,绘制地质构造图,进行构造解释, 搞清岩层之间的界面,断层和褶皱的位臵 和展布方向等。在油气勘探上最终的目的 是寻找构造圈闭的油气藏。
标准层示意剖面
地震资料解释的形式
剖面解释(主测线和横测线)
平面解释(水平切片和沿层切片) 连井解释(连井剖面)
数据体解释(三维数据体)
4. 绘制构造图
设计井
5. 地震相和沉积相研究
6. 含油气预测
7. 确定井位和计算储量
解释工作的三个环节
(1)剖面解释 (2)平面解释 (3)连井解释
普通物探(包括重力、磁法、电法等)及地面地
第五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第一节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第二节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第三节 水平叠加剖面的解释 第四节 断层的识别与解释 第五节 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 第六节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第七节 三维水平切片的解释
第一节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一、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含义
指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态
03-地震勘资料处理与解释_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四、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
1.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如图2-2-9所示)是地壳升降运动引起 的沉积间断。它与油气聚集有着密切关系,例如不整合 遮挡圈闭就是一种地层圈闭油气藏。不整合分为平行不 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两种:(1)平行不整合其特点是: 上、下构造层之间存在侵蚀面,但产状一致,这种不整合 不易识别。但是由于不整合面受长期风化剥蚀而凹凸不 平,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往往产生一些弯曲界面反射波或 绕射波。又因不整合面上下波阻抗差较大,产生的反射 波振幅较强。这些特点可用来识别平行不整合。(2)角 度不整合表现为两组或两组以上视速度有明显差异的反 射波同时存在。这些波沿水平方向逐渐靠拢合并。不整 合面以下的反射波相位依次被不整合面以上的反射波相 位代替,以致形成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尖灭。
识别有效波的标志之四:时差变化规律
二、实际对比方法
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 3.重点对比标准层。 4.相位对比。 5.波组和波系对比。 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剖面的闭合—在正交测线的交 点处,同一反射波的t0 时间应相等)。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8.研究特殊波。 9.剖面间的对比。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第一节 时间剖面的对比 第二节 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 第三节 地震资料的三维解释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的地震勘探主要包括三大环节,即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数字处理和资料解释。地震资料的野外 采集和室内处理涉及到基础资料的操作,而地震资料解释就是 把这些资料转化成抽象的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 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 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很显然, 这种转化和转化的质量是每个解释人员的能力、想象力的综合 表现,最终的成果体现在地质解释的合理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1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反射波对比的四大标志: (3)同相性。同一个反射波的相 同相位在相邻道上的射线路径或 到达时间相近,振动图也相似, 形成一条平滑的、有一定延续长 度的同相轴。它是一条圆滑的曲 线或直线,而来自同一界面的反 射波,其不同相位的同相轴应彼 此平行,即波的相干性。 (4)时差规律变化。同一界面的 反射波,相邻道的时差变化规律 应该是相同(水平界面)或规律 变化的。
1) 去伪存真;
2) 解译同相轴,并 赋予地质含义;
3) 对地质层位给予
立体空间的完整 的描述。
T1—上第三系底界反射 T2‘—下第三系东营组底界反射 T2—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底界反射 T3—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底界反射 T6—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中部第二套油页岩反射 T7—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底界反射
基干测线对比——解决大套构造层对比,确定解释层位等问题。 基干剖面的选择原则:(a)地层最全;(b)构造要简单,但 要突出主要构造;(c)接触关系要最丰富典型;(d)选择剖 面网,闭合追踪。 全区测线对比——解决构造层和各解释层位的全区对比问题; 复杂剖面对比——对于重点地区的复杂剖面段(如断层、挠曲、 尖灭、不整合、岩性变化等)以及有兴趣的现象(如平点、亮 点等),需要进一步解释。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4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小结
1)合成地震记录的目的是得到正确的时深关系,以便将 深度域的各种测井曲线与时间域的地震剖面进行对 比,建立地质层位与反射同相轴的对应关系。 2)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一致性是判断时深关系 是否正确的手段,两者的一致性并不是合成地震记录 的目的,因此在合成地震记录过程中应该很好地处理 “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合成地震记录基于反射系数和子波的褶积,地震子波 对合成地震记录有着重要影响。
雷克子波(零相位)
统计子波(零相位)
确定性子波(非零相位)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如何确定地震子波?
统计性子波提取就是在地层反射系数和地震子波都未知 的情况下, 仅仅根据观测到的地震记录来估计地震子波, 但需要对地震资料和地下反射系数序列的分布进行某种 假设,所得到子波精度与假设条件的满足程度有关。 确定性子波提取方法是利用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资料,首 先计算出反射系数序列,然后结合井旁地震道由褶积模型 求出地震子波。不需要对反射系数序列的分布作任何假 设,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子波,但很容易受各种测井误差的 影响,尤其是声波测井资料不准而引起的速度误差会导致 子波振幅畸变和相位谱扭曲。
井 井 异常体
测 井 和 地 震 资 料 横 向 分 辨 率 的 差 异
异常体
情况之一:合成记录上有 反射,井旁道上无反射 地质异常体很小,地质 异常体在测井曲线和合 成记录上有反应,但是 实际地震记录不能分辨 小尺度的异常体,它在 井旁地震道上无反射。
情况之二:合成记录上无 反射,井旁道上有反射 钻井在相邻很近的地质异常 体之间穿过,测井和合成记 录无反射,地震记录上不能 将两个异常体分开,井旁地 震道上显示有地质异常体的 反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波组所组成的反射 波系列称为波系。 利用这些组合关系 进行波的对比,可 以更全面地考虑反 射层之间的关系。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剖面的闭合) 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沿测线闭合圈追踪对比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 相交测线的交点处,相同界面的反射波时间应该相等,称之为剖面的闭合。 当闭合圈中有断层时,应把断距考虑在内。一般闭合差不能超过半个相位。 如果超过,对比追踪的不是反射波的同一相位,需要修改,重新对比。剖面的 闭合是检查或验证地震资料解释是否准确的有效手段。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三个环节)
剖面解释、平面解释、联井解释的关系
剖 面 解 释
平 面 解 释
联
井
解 释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三个环节)
1)剖面解释 解释剖面上的地质层位和地质现象——基干测线对比、全区测 线对比、复杂剖面对比。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如何确定地震子波?
雷克子波
确定性子波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的影响因素
1 子波对合成记录的影响 2 测井和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的差异 3 测井曲线对合成记录的影响(有些井段无测井曲线、井 的因素) 4 测井速度与地震速度的差异(波的频率不同,频散程度 不同,使声波测井速度大于地震波速度(1-20KHz)) 5 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精度对合成记录的影响(子波的
层位标定:赋予地震同相 轴特定的地质含义,建立地震 同相轴与地层、地层组合、岩 性、岩性组合之间对应关系。
同相轴
地层
哪套地层、什么岩性?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1 层位标定的目的
深度域的测井曲线
时间域的地震剖面
t2
地层x 地层y 层 t3
轴
由测井分层去解释地震反射同相轴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2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任务
利用地震剖面和地质、钻井、测井及其它物探资料(重力、电法、磁法),完成:
1)波的对比:利用 波的传播规律, 识别出真正来自 地下地层的有效 反射波。识别出 同一剖面上同一 地层的反射,不 同剖面上同一地 层的反射;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波 阻 抗
反 射 系 数
*
地 震 子 波
合 成 记 录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如何确定地震子波?
确定子波的步骤 1)利用雷克子波对齐最显著的标志层 2)利用统计性子波●重新进行标定,进行 调整,使主要的标志层对齐 3)在主要标志层对齐情况下,利用确定性 子波进行层间反射的标定
叠加剖面
偏移剖面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
在对比之前,要收集和分析勘探区的各种资料。研究规 律性的地质构造特征,用地质规律指导对比解释。 了解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及相关因素,以便准确识 别和判断出剖面假象。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 在一个工区有多条地震剖面,应先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工 作,然后从主测线的反射层延伸到其他测线上去。 主测线:指垂直构造走向、横穿主要构造,并且信噪比高、反 射同相轴连续性好的测线。它还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最好能 经过钻探井位。
纵测线
联络测线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当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时,在 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同相轴形态 通常比较复杂,这时可利用偏移 剖面对比。
叠加剖面
偏移剖面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闭合不能用二维偏移 剖面。应使用全三维 地震资料解释。
偏移前
偏移后
主测线
联络测线
主测线
Hale Waihona Puke 联络测线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8)研究特殊波
在叠加剖面上常见:绕射波、断面反射波、回转波。在 研究断层、尖灭及挠曲等地质现象时,这些特殊波十分有用。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9)剖面间的对比
在对剖面进行初步对比后,把沿地层倾向或走向的各 个剖面按次序排列起来,纵观各反射波的特征及变化特 征,以了解构造、断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有利于对比 解释和构造成图。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三个环节)
2)平面解释 2.1 各种异常地质现象的分布图:断层组合、构造纲要(用不 同的线条、符号、色调来表示一个地区主要构造特征的图件)、 尖灭线、岩性变化带、沉积现象的分布; 2.2 t0等值线图; 2.3 深度构造图; 2.4 厚度图。 3)联井解释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3)重点对比标准层 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应重点对比目标 层(或称为标准层)。 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 追踪的目标反射层。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 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生油层、储油层。
4)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之 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1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地层反射表现为同相轴,反射波的追踪实际上就是同相轴的对比。
波的对比:在地震记录上,
利用有效波的动力学和运 动学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
一界面地震波的工作。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手段
合成记录与井旁道 一致,说明测井曲线 插入正确,可以利用 测井曲线对地震同相 轴进行标定和解释
否则,错误的层位解 释 由测井曲线产生合成地震记录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褶积模型
速 X 密 度 度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探系 周 辉
2011年
第二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目 录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4 水平切片的解释 2-5 相干数据体的解释 2-6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1 为什么要进行地震资料构造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