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4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小结
1)合成地震记录的目的是得到正确的时深关系,以便将 深度域的各种测井曲线与时间域的地震剖面进行对 比,建立地质层位与反射同相轴的对应关系。 2)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一致性是判断时深关系 是否正确的手段,两者的一致性并不是合成地震记录 的目的,因此在合成地震记录过程中应该很好地处理 “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合成地震记录基于反射系数和子波的褶积,地震子波 对合成地震记录有着重要影响。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2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任务
利用地震剖面和地质、钻井、测井及其它物探资料(重力、电法、磁法),完成:
1)波的对比:利用 波的传播规律, 识别出真正来自 地下地层的有效 反射波。识别出 同一剖面上同一 地层的反射,不 同剖面上同一地 层的反射;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3.1 钻井分层与地震层位对比;
3.2 地震测井解释,获得平均速度和层速度,用于时深转换; 3.3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判别井旁反射的真伪。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1 层位标定的目的 地震剖面是地下构造和地 下岩性的综合响应,地下构造 和岩性通过地震剖面来解译和 预测。
t2
t3
地层x 地层y
基干测线对比——解决大套构造层对比,确定解释层位等问题。 基干剖面的选择原则:(a)地层最全;(b)构造要简单,但 要突出主要构造;(c)接触关系要最丰富典型;(d)选择剖 面网,闭合追踪。 全区测线对比——解决构造层和各解释层位的全区对比问题; 复杂剖面对比——对于重点地区的复杂剖面段(如断层、挠曲、 尖灭、不整合、岩性变化等)以及有兴趣的现象(如平点、亮 点等),需要进一步解释。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三个环节)
剖面解释、平面解释、联井解释的关系
剖 面 解 释
平 面 解 释


解 释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三个环节)
1)剖面解释 解释剖面上的地质层位和地质现象——基干测线对比、全区测 线对比、复杂剖面对比。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1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反射波对比的四大标志: (3)同相性。同一个反射波的相 同相位在相邻道上的射线路径或 到达时间相近,振动图也相似, 形成一条平滑的、有一定延续长 度的同相轴。它是一条圆滑的曲 线或直线,而来自同一界面的反 射波,其不同相位的同相轴应彼 此平行,即波的相干性。 (4)时差规律变化。同一界面的 反射波,相邻道的时差变化规律 应该是相同(水平界面)或规律 变化的。
精度)
6 处理过程对合成记录的影响 7 合成记录算法(一维褶积模型)对合成记录的影响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子波对合成记录影响
观察地质层位与不 同子波合成记录之 间对应关系的变化 情况
层位3
层位2
层位1
子波对合成记录的影响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3 合成地震记录的影响因素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三个环节)
2)平面解释 2.1 各种异常地质现象的分布图:断层组合、构造纲要(用不 同的线条、符号、色调来表示一个地区主要构造特征的图件)、 尖灭线、岩性变化带、沉积现象的分布; 2.2 t0等值线图; 2.3 深度构造图; 2.4 厚度图。 3)联井解释
层位标定:赋予地震同相 轴特定的地质含义,建立地震 同相轴与地层、地层组合、岩 性、岩性组合之间对应关系。
同相轴
地层
哪套地层、什么岩性?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1 层位标定的目的
深度域的测井曲线
时间域的地震剖面
t2
地层x 地层y 层 t3

由测井分层去解释地震反射同相轴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波组所组成的反射 波系列称为波系。 利用这些组合关系 进行波的对比,可 以更全面地考虑反 射层之间的关系。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剖面的闭合) 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沿测线闭合圈追踪对比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 相交测线的交点处,相同界面的反射波时间应该相等,称之为剖面的闭合。 当闭合圈中有断层时,应把断距考虑在内。一般闭合差不能超过半个相位。 如果超过,对比追踪的不是反射波的同一相位,需要修改,重新对比。剖面的 闭合是检查或验证地震资料解释是否准确的有效手段。
井 井 异常体
测 井 和 地 震 资 料 横 向 分 辨 率 的 差 异
异常体
情况之一:合成记录上有 反射,井旁道上无反射 地质异常体很小,地质 异常体在测井曲线和合 成记录上有反应,但是 实际地震记录不能分辨 小尺度的异常体,它在 井旁地震道上无反射。
情况之二:合成记录上无 反射,井旁道上有反射 钻井在相邻很近的地质异常 体之间穿过,测井和合成记 录无反射,地震记录上不能 将两个异常体分开,井旁地 震道上显示有地质异常体的 反射。
1) 去伪存真;
2) 解译同相轴,并 赋予地质含义;
3) 对地质层位给予
立体空间的完整 的描述。
T1—上第三系底界反射 T2‘—下第三系东营组底界反射 T2—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底界反射 T3—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底界反射 T6—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中部第二套油页岩反射 T7—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底界反射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探系 周 辉
2011年
第二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目 录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4 水平切片的解释 2-5 相干数据体的解释 2-6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
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2.1.1 为什么要进行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波 阻 抗
反 射 系 数
*
地 震 子 波
合 成 记 录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如何确定地震子波?
确定子波的步骤 1)利用雷克子波对齐最显著的标志层 2)利用统计性子波●重新进行标定,进行 调整,使主要的标志层对齐 3)在主要标志层对齐情况下,利用确定性 子波进行层间反射的标定
主测线
联络测线
主测线
联络测线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8)研究特殊波
在叠加剖面上常见:绕射波、断面反射波、回转波。在 研究断层、尖灭及挠曲等地质现象时,这些特殊波十分有用。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9)剖面间的对比
在对剖面进行初步对比后,把沿地层倾向或走向的各 个剖面按次序排列起来,纵观各反射波的特征及变化特 征,以了解构造、断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有利于对比 解释和构造成图。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手段
合成记录与井旁道 一致,说明测井曲线 插入正确,可以利用 测井曲线对地震同相 轴进行标定和解释
否则,错误的层位解 释 由测井曲线产生合成地震记录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褶积模型
速 X 密 度 度
2.2.1 层位标定的目的
如何判断深度域的测井曲 线正确地插入到时间域的 地震剖面之中了呢?
测井曲线包含着地 质层位的多种信息,如 果将测井曲线正确地 “插入”到地震剖面中, 就可以建立起地震层位、 波组关系与测井层位、 测井物性之间的对应关 系,从而实现对地震同 相轴地质含义的解译。
时间域和深度域的转换
2.3.1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反射波受埋深、岩性、产状及覆盖层等影响。若
这些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大,同一反射波
在相邻地震道上相似。它是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
波的基本依据。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1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反射波对比的四大标志: (1)强振幅。振幅的强弱与反射系数、界面形状等因素有关。 沿界面无构造或岩性的突变则波的振幅沿测线也应当是渐变的。 (2)波形相似性。由于激发的地震子波基本相同,传播路径 相近,所受介质的影响类似。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4)相位对比 反射层无明显的强
相位,可以对比全 部或多个相位,为 多相位对比。也可 用整个波组的所有 相位对比,提高解 释的正确度。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5)波组和波系对比 波组是指由三四个数目不等的同相轴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反射波组合,或指比较靠近的若干界面所产生的反射波组合。
纵测线
联络测线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当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时,在 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同相轴形态 通常比较复杂,这时可利用偏移 剖面对比。
叠加剖面
偏移剖面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闭合不能用二维偏移 剖面。应使用全三维 地震资料解释。
偏移前
偏移后
4)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之 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1 反射波的识别标志
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地层反射表现为同相轴,反射波的追踪实际上就是同相轴的对比。
波的对比:在地震记录上,
利用有效波的动力学和运 动学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
一界面地震波的工作。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雷克子波(零相位)
统计子波(零相位)
确定性子波(非零相位)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如何确定地震子波?
统计性子波提取就是在地层反射系数和地震子波都未知 的情况下, 仅仅根据观测到的地震记录来估计地震子波, 但需要对地震资料和地下反射系数序列的分布进行某种 假设,所得到子波精度与假设条件的满足程度有关。 确定性子波提取方法是利用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资料,首 先计算出反射系数序列,然后结合井旁地震道由褶积模型 求出地震子波。不需要对反射系数序列的分布作任何假 设,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子波,但很容易受各种测井误差的 影响,尤其是声波测井资料不准而引起的速度误差会导致 子波振幅畸变和相位谱扭曲。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4)相位对比 反射波的初至难以辨认,
采用相位对比。 若选振幅最强、连续性最 好的某同相轴进行追踪,为强 相位对比。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4)相位对比 在各个剖面上对比
的相位应一致,否 则会造成错误的解 释。
2.2 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如何确定地震子波?
雷克子波
确定性子波
2.2 合成地震记Fra Baidu bibliotek与层位标定
2.2.2 合成地震记录的影响因素
1 子波对合成记录的影响 2 测井和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的差异 3 测井曲线对合成记录的影响(有些井段无测井曲线、井 的因素) 4 测井速度与地震速度的差异(波的频率不同,频散程度 不同,使声波测井速度大于地震波速度(1-20KHz)) 5 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精度对合成记录的影响(子波的
2.1.2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任务
利用地震剖面和地质、钻井、测井及其它物探资料(重力、电法、磁法),完成:
2)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根据钻井资料和地层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 特征,推断地震剖面上反射所相当的层位(标定),分析地震剖面 上断层、构造、沉积等地质现象的表现; 3)绘制构造图,提供钻探井位。
叠加剖面
偏移剖面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
在对比之前,要收集和分析勘探区的各种资料。研究规 律性的地质构造特征,用地质规律指导对比解释。 了解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及相关因素,以便准确识 别和判断出剖面假象。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 在一个工区有多条地震剖面,应先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工 作,然后从主测线的反射层延伸到其他测线上去。 主测线:指垂直构造走向、横穿主要构造,并且信噪比高、反 射同相轴连续性好的测线。它还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最好能 经过钻探井位。
2.3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3.2 地震剖面对比方法
(3)重点对比标准层 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应重点对比目标 层(或称为标准层)。 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 追踪的目标反射层。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 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生油层、储油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