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苏珊娜(教案)
歌曲 《噢!苏珊娜》-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粤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背景与目的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流行音乐的魅力,同时,通过演唱、跳舞,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达到为学生的逐步发展音乐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及难点
•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能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感
•能够自如地演唱《噢!苏珊娜》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展示有关音乐演出的视频和图片,同时向学生讲授关于流行音乐的进展以及当今现代音乐的趋势,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
2.教授歌曲的基本旋律和声调
教师参数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学唱,并分段讲解每个部分的唱法和注意点,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唱出正确的旋律。
3.运用声乐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基本的声乐教学法,例如喉咙呼吸、喉咙放松等,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更加舒适、自然。
4.跳舞配合演唱
将歌曲与舞蹈结合起来,通过跳舞配合演唱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可以让学生分组,在组内学习编舞,然后进行小组展示,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音乐文化知识,学会了如何欣赏、演唱和跳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语言和身体等因素,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方面支持和帮助学生。
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音乐教案

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音乐教案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音乐教案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噢!苏珊娜》英语版音乐生聆听。
师:听了这段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很开心,非常快乐,非常高兴,很愉快)师:王老师也很愉快,我呀想为这段音乐加上一个伴奏,大家仔细的看一看我是怎么为音乐加伴奏的。
(课件歌曲音乐,教师动作节奏)6拍:拍手(三拍)师:刚才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了,谁告诉大家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为歌曲伴奏?(生:跳舞,动作模仿,英文)奥,你听出这首歌曲是英文,动作模仿那么刚才是不是有拍手还有我们脚下跺脚的动作是不是?好吕老师请同学们跟我学一学,我们拍手的时候把手高高的放在你的左边,高高的放在耳朵旁边,脖子挺起来可神气了。
二、寓教于乐噢请看王老师这里有一条节奏(课件节奏练习)1、2/400|00|00|XXX‖拍手师:我们首先用第一条节奏为歌曲伴奏,第一条节奏当中出现了一些什么符号认识吗?(休止符)在休止符的地方啊我们来数一数要休止几拍(师生共数6拍)这6拍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师示范)师扭动6拍左右左边拍手三次XXX,师生合练一次(真能干)2、2/4XX|XX|XX|XXX‖拍手第二条节奏我们用脚下的动作看看我们踩几次脚大家能连起来(师生看课件共数节奏)师:也是6次是吧?好我们把手掐在腰上很有的,跺脚的时候我们用脚尖,两个脚尖交替(教师示范王老师看到这个同学做的非常好,他跺脚的时候头上还有动作(教生合练一次)师:跟音乐练习,王老师这里有音乐同学们起立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啊(放音乐),跟随着音乐师生共练一次,请坐。
师: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三年级班的同学,你们都很有灵气,你们的大眼睛都会说话,接下来我想给刚才的伴奏加上点变化,仔细看一下有什么变化(舞蹈动作有变化,之前是原地扭动,现在是前后左右按节奏动作)师示范,有没有看出来老师是怎样变化的?提示学生(有转圈的动作,还有跺脚,向前走又向后走)对吕老师向前进了6步,又往后退了6步。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噢!苏珊娜》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八分节奏型,处理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看图片打节奏转化成学会看节奏打节奏的一个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真爱同学,珍惜宝贵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1、歌曲学唱2、歌曲伴奏三、教学难点:1、弱起节奏的处理、小附点节奏型、大附点节奏型2、用双响筒、铃鼓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四、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数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理念及策略课前练习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唱一下C大调音阶。
分别用2/4、3/4拍的节奏来唱一下,唱歌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唱才好听呢?2、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柯尔文手势。
老师来唱唱名,你们来做好不好(1)要轻声的,有感情的歌唱。
每节课课前对C大调的音阶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固定音高的感觉以及对学生音准的调整,同时复习柯尔文手势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音阶的存在以及对唱名的记忆及运用。
(2)新课导入歌曲新授1、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名叫苏珊娜。
这个周末时美丽的苏珊娜的生日。
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打电话过来说要过来参没有加苏珊娜的生日聚会。
可是,苏珊娜左等右等,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朋友的出现,于是她就决定先和邻居的小朋友们先跳上一只舞蹈,一边跳舞一边等她的好朋友的到来。
下面呢,老师我就是美丽的苏珊娜,你们就是苏珊娜邻居的小朋友,快快跟着苏珊娜一起来舞蹈吧。
2、下面就跟随着苏珊娜一起来舞蹈吧。
3、播放音乐带领学生一起舞蹈律动4、舞蹈已经跳完了,可是苏珊娜的朋友却还没有出现。
苏珊娜想,她一定是不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了,正当她失望的时候,屋里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会是谁打过来的呢?苏珊娜一听,啊!正是自己的好朋友打过来。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苏珊娜的朋友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话吧。
1、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并律动1、通过老师编造的故事给下面的歌曲学习做下铺垫,同时让学生在舞蹈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存在,并且在律动的过程中感受所带来的快乐。
第3课好伙伴《噢!苏珊娜》教案

-学习合唱技巧:学生需学会歌曲的合唱形式,包括声部配合、音量控制等。
-举例:第二段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和声部分,要求学生协调配合,音量平衡。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美国民谣的风格特点,拓宽文化视野。
-举例:介绍美国南部的乡村音乐风格,以及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分析《噢!苏珊娜》的旋律、节奏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掌握合唱技巧,敢于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3.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美国民谣背景,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4.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合唱形式,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伙伴、珍惜友谊”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歌曲合唱技巧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合唱技巧较为困难,尤其是声部配合和音准控制。
-解决方法:教师可先分别教授两个声部,再进行声部合并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节奏准确性: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难以掌握。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并练习节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演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持音准、如何处理声部配合等。
噢!苏珊娜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噢!苏珊娜优秀教案学科领域:音乐年级:小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美国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视频及图片。
2. 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具:乐谱、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歌曲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在美国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b.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
5. 集体合唱: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6. 创意表现: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展示个性。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9. 课后跟进: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歌曲的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美国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2. 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美国民间音乐,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3. 结合音乐课程,开展与美国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美国美食节等。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谣,歌曲曲调欢快,节奏明确,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以描绘苏珊娜的形象为主题,富有生动的故事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音乐素养较低,对美国民谣的了解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美国民谣《噢!苏珊娜》,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兴趣。
2.学会歌曲《噢!苏珊娜》,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会歌曲中的英文歌词。
3.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歌曲的乐谱。
3.准备教学课件。
4.准备相关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歌曲《噢!苏珊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美国民谣的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噢!苏珊娜音乐教案

《噢!苏珊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情绪。
2.在实践中为歌曲配伴奏,通过表演活动提升学生音乐表现水平。
3.能随着歌曲跳邀请舞,在舞蹈中传递真诚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表现出对朋友的友谊,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2.教学难点:通过对附点节奏实行对比,从听辨入手教会学生唱准歌曲。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美国乡村歌曲。
是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
曲调素材精炼,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歌曲不但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4小节)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仅仅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句,它是前半句节奏的拉宽切分音的使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个主题情感的表现。
后半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持续反复之中表现出起伏。
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牛仔帽。
五.教学过程:
《噢!苏珊娜》——教案设计。
噢,苏珊娜音乐教案

篇一:三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和反思《哦!苏珊娜》《哦!苏珊娜》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唱好《哦!苏珊娜》,欢快热情的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以与集体主义精神。
2、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用跑跳步为歌曲跳简单的邀请舞,及邀请舞的动作。
4、在实践为歌曲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把字咬清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教具准备:课件、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邱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你们认识这三位漂亮的阿姨吗?她们是我国著名的“黑鸭子”组合,经常去国外演出。
今天邱老师还带来了有她们演唱的一首歌曲,仔细听,她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1:愉快生2:快乐生3:亲切1. 师:她们唱的很好,并没有大声的喊叫。
生4:她们的声音很有弹性。
师:对了,给他掌声,他们的声音很有弹性,而且不是大声的喊叫唱的。
你还有什么感觉?生5:她们的歌声包含这亲切。
师:你感觉到她们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柔美。
给他掌声。
生6:她们唱的非常轻松。
师:对了。
特别的轻松!哪我们能不能像黑鸭子组合一样,有弹性的、轻松的唱一唱。
二、初步感受师:在学习今天的歌曲之前老师为大家出了一道节奏练习,看看能不能难倒大家。
师:出示节奏 2/4 x x | x x | x x | x 0‖师:同学表现的很不错,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我这里有两条旋律,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了什么?(它们旋律相近,没有结束音)老师把两条旋律完整的拉一边,请你们来填一填2/4‖2/4‖( 21)老师想为这段音乐加上一个伴奏。
大家看一看我是怎么为音乐伴奏的。
师:谁告诉大家刚才我们是用了什么方法给歌曲伴奏?生:拍手跺脚打击乐等师:好现在我请你和我学一学。
我们在拍手的时候,把手高高的放在你的左耳朵的旁边。
把手举高,举到头高,胸挺起来,可神奇了,对了啊(拍手)师:嗯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身体的动作的形式来表示。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苏珊娜的美丽身影,充满了浓郁的美国乡村风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新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符号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和技巧。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音乐符号、图片等。
2.教学音频: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文件。
3.教学视频: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介绍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国乡村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播放歌曲《噢!苏珊娜》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唱。
注意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技巧,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姿势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然后进行全班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播放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讨论乡村音乐的特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噢!苏珊娜》的美国乡村风格。
鼓励学生课后主动欣赏乡村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撰写一篇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小短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噢!苏珊娜》|人音版(简谱)(2023秋)

1.教学重点
(1)歌曲演唱: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噢!苏珊娜》,掌握简谱中的音符、节奏、音高等基本音乐元素。
-例:歌曲中的音阶跳跃、连音线、休止符等,教师需重点讲解并指导学生练习。
(2)音乐理论知识:了解并掌Fra bibliotek歌曲中的音乐符号、拍号、节奏型等基本音乐知识。
-例: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等,了解4/4拍的特点,熟练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合唱和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全球视野。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紧密联系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高其在音乐领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元素,提高音乐听觉敏感度。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演唱歌曲,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用歌声表达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噢!苏珊娜》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欣赏。
(4)团队协作: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声部,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声部练习,让学生学会倾听、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培养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其次,在教学难点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音准控制和节奏把握上仍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如音阶、视唱等,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准和节奏感。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听、多模仿,培养他们的音乐直觉。
小学音乐教案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首歌曲是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于1847年创作的歌曲,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仅是在句尾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歌曲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把歌曲推向高潮。
后半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中呈现出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噢!苏珊娜》,体现好伙伴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2.为《噢!苏珊娜》编配表演动作,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来提高音乐表现力三、教学重点难点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噢!苏珊娜》,并唱好弱起拍和弱拍的附点节奏,把握歌曲速度、音准,咬字清楚。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西部牛仔《噢!苏珊娜》视频(英文版)1、课前播放西部牛仔《噢!苏珊娜》视频(英文版)使学生注意力快速回到音乐课堂,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跟学生一起边听边边表演的去熟悉歌曲)2、同学们讲一讲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说一说你了解到关于美国西部牛仔的知识!(二)朗读歌词,解决弱起和弱拍附点的难点1、具体这节课还有关于牛仔的故事我们从歌词中去领会吧!2、打开书本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词,注意模仿老师朗读歌词的节奏和语调3、自由练习朗读歌词(有困难的可以提问,让同学们相互帮忙解决)(三)歌曲学唱1、了解本课的故事背景。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这首歌词你能大概知道这首歌的是讲述什么情景吗?其实这首歌曲来自一个感人的故事师:在美国,有一个名叫杰克的男孩和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女孩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美国阿拉巴马,他们过着快乐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后来,苏珊娜一家要搬到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去生活,他们再也不能经常见面了,非常伤心,过了很多年,杰克非常思念他的好朋友苏珊娜,决定去路易斯安那州探望他多年不见的好朋友,于是他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曲《噢!苏珊娜》。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噢!苏珊娜|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噢!苏珊娜|人音版(简谱)(2023秋)本节课选取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噢!苏珊娜》,掌握歌曲旋律、节奏;
2.识读歌曲简谱,理解歌谱中的音高、音长、休止符等基本音乐符号;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噢!苏珊娜》这首歌曲,学习了简谱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噢!苏珊娜》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简谱的学习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简谱是一种用简单的符号记录音乐的方法,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学会演唱和演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噢!苏珊娜》这首歌曲的简谱。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简谱来学习歌曲,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准确演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的把握和简谱的识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我会通过举例和慢速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分析音乐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将音乐融入生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小学教学设计:《噢!苏珊娜》教案

小学教学设计:《噢!苏珊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噢!苏珊娜》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唱、动、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噢!苏珊娜》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学习。
3. 歌曲的演唱、演奏、合唱等形式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噢!苏珊娜》的演唱和表现。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旋律部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2.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歌曲《噢!苏珊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
3. 练习:分组进行演唱、演奏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4. 展示:各组展示学习成果,评价、交流。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噢!苏珊娜》,表现出歌曲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音乐术语,如旋律、节奏等。
3.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出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或课件,包含《噢!苏珊娜》的乐谱和歌词。
2. 教学音频或视频资料,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 教学乐器,如吉他、口琴等,用于辅助教学。
4. 多媒体投影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并测试教学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足够的乐谱和歌词资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
4. 设置好多媒体投影设备,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乡村音乐表演者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音乐主题的创作活动,如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
噢苏珊娜的教案

噢苏珊娜优秀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歌曲《噢苏珊娜》为载体,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美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噢苏珊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会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认识。
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歌曲概述《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民间歌曲,起源于19世纪末期。
它以幽默、生动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故事。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2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讲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旋律学习3.1 旋律线条教授歌曲的旋律线条,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哼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2 旋律练习布置旋律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奏或哼唱。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借鉴,提高音乐表现力。
第四章:歌词学习与演唱4.1 歌词学习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英语水平。
4.2 演唱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第五章:课堂活动5.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和婚姻。
5.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歌曲中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5.3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自愿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唱和表演才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音乐欣赏与分析6.1 欣赏其他版本让学生欣赏不同艺术家演唱的《噢苏珊娜》,对比风格差异,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6.2 分析音乐元素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七章:创意活动7.1 歌词改编鼓励学生对歌曲歌词进行改编,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版本,培养创造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7课歌曲《噢!苏珊娜》(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乡村民谣,这首歌曲旋律轻快,节奏明确,歌曲内容富有故事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以叙述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活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音乐节奏、音高的认识和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较高,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训练学生对音乐节奏、音高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正确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情感体验法:教师通过讲解、播放相关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噢!苏珊娜》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示范演唱。
3.乐谱:为学生提供歌词和旋律的参考。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噢!苏珊娜》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3课《噢!苏珊娜》教案一. 教材分析《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乡村民谣,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歌曲描述了苏珊娜因脚痛无法行走,伙伴们想方设法帮助她的故事。
这首歌富有爱心和关爱,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既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模仿来提高音乐技能。
此外,他们对关爱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渴望,通过这首歌,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美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关爱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中关爱和团队精神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关爱和团队精神。
3.实践法:让学生多次练习演唱,提高音乐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噢!苏珊娜》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重难点部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多次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歌曲的正确演唱方式。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关爱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3课《噢!苏珊娜》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3课《噢!苏珊娜》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英语课程中关于日常对话和文化交流的内容展开。教学内容选自教材《新目标英语》第二册第四章,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日常对话: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对话内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内容包括:问候、介绍、询问时间和地点等。
2.文化意识:通过介绍《噢!苏珊娜》这首美国歌曲,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3.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现英语学习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思维品质: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总结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文化交流:通过介绍美国歌曲《噢!苏珊娜》,引导学生了解美国文化,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涉及歌曲背景、歌词理解和学唱歌曲。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对话和歌曲,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进行情境对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日常英语交流的基本概念。日常英语交流是指……(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时间,以及这些知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交流问题。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观点。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组的其他成员,自己思考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噢!苏珊娜》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教案教学目标1、能随音乐用简单的步伐参与歌曲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音乐情绪。
3、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辩入手,教会学生唱准。
教学重、难点1、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2、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并用多种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音阶练习、跳音的练习。
二、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充满爱与离别的歌曲——《噢!苏珊娜》。
这首歌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歌曲故事:在美国的阿拉巴马洲生活着两个美国小孩,一个叫杰克,一个叫苏珊娜,他们俩非常要好,通常都是杰克边弹着五弦琴边唱着歌,苏珊娜就在他旁边翩翻起舞,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天,苏珊娜很伤心的通知杰克说他要分开这个城市了,要和父母去很的路易斯安纳州生活了,两个人难过地分了。
许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都长大了,杰克由于太想念苏珊娜了,就带着他五弦琴不远千里的来到路易斯安纳州找到了苏珊娜,两个人又再次边弹边跳起他们小时候的歌曲!三、新课学习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聆听歌曲后引导学生回答。
师小结: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速度:中速G大调四四拍2、歌曲简介:《噢!苏珊娜》是一首典型的美国乡村民谣,它旋律轻快、节奏明快,仿佛能够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它的曲风简单而真挚,无论是用吉他还是其他民谣乐器演奏,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淳朴的乡村风情。
3、再次聆听:边听边跟着小声哼唱。
四、学唱歌曲1、跟着老师一起视唱歌曲旋律。
2、找出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弱拍起唱、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多练习几遍。
3、填词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5、学了歌曲,你对友谊有什么新的认识?跟同学分享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噢!苏珊娜》教案
内容:学唱歌曲《噢!苏珊娜》
目标: 1、通过学习《噢!苏珊娜》,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细心品味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旋律模唱、乐句问答、动作记忆等形式,流畅自如的完成歌曲演唱,表达歌
曲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积极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友谊”在教学中的有效实现。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希望今天周老师能跟大家一起度过这难忘的时光。
播放《噢!苏珊娜》,师带领学生律动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答(周老师也觉得非常快乐)
2、师示范动作,为歌曲伴奏。
(加入拍手)
“请你们想一想。
老师刚刚是怎样给歌曲伴奏的啊?”
指名答
请你跟我学一学,师讲解示范
3、出示课件
① 0 0 | 0 0| 0 0 |x x x ||(扭跨,拍手)
②x x | x x| x x |x x x ||(踮脚,拍手)
师示范,学生跟音乐一起跳。
4、师示范作出变化,转圈跳、前后跳
师:看看老师这一次又用了什么样的方式给歌曲伴奏,跟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答
师指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师:这么欢快、活泼的歌曲,你们想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这一首美国民歌《噢!苏珊娜吧》
二、新课教学
1、介绍歌曲背景、出示课件
师:在美国的西部,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跟农庄,人们在劳动之余喜欢弹琴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自由幸福的生活。
这么动听的故事,她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拿出音乐书,请你们翻到P13,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学一学
学生演唱,师指导
4、三听歌曲,排列图片。
(教师范唱)
连接语:老师写了几个地点来表示歌曲的演唱内容,请同学们上来为他们排排顺序。
五张图片内容:阿拉巴马、五弦琴、路易斯安那州、大雨、太阳
5、师生接唱:(歌词填空)
连接语:老师下面用歌声来提问大家,请同学们用歌声来回答我。
教师歌词如下:我们打从什么地方来还带着什么琴?
我们到怎么样的地方去探望朋友们?
离开家的晚上怎么了可地上挺干净?
什么当空照我心冰冷啊朋友别担心。
6、跟琴完整填歌词演唱。
副歌部分教师演唱
师:真不错!大拇指送给大家。
六、拓展练习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这么动听,那你想不想体会一下,童年杰克与苏珊娜的那段难忘的时光?杰克弹着五弦琴,苏珊娜伴舞,多么惬意啊!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唱,我们边唱边跳起来。
八、结束部分,
1、师:童年是难忘的,音乐不分国籍,好朋友间的友谊也是不分国籍的,无论你有多少朋友,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快快乐乐,珍惜我们度过的每一天。
(出示课件)
2、在《噢!苏珊娜》的音乐中律动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