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车制动器

合集下载

制动标准

制动标准

制动器产品两轮一般全是行车制动器(即脚刹、手刹均为行车制动器),无驻车制动器。

在行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行车制动(脚刹),便于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速停车。

驻车制动不单是使汽车保持不动,若行车制动失灵时也可采用驻车制动。

当车停稳后,就要使用驻车制动(手刹),防止车辆前滑和后溜。

分类重点分类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有液压型的,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

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径向尺寸小。

用途盘式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现在大部分轿车用于全部车轮,少数轿车只用作前轮制动器,与后轮的鼓式制动器配合,以使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在商用车中,目前盘式制动器在新车型及高端车型中逐渐被采用。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点击放大图片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盘式制动器有液压型的,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

汽车制动器原理

汽车制动器原理

汽车制动器原理
汽车制动器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制动器的原理是利用摩擦力来减缓车轮的转速,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在汽车制动器中,常见的有机械制动器、液压制动器和电子制动器等类型。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机械制动器的原理。

机械制动器主要由制动蹄、制动鼓和制动鼠梯等部件组成。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蹄会被推动,使其与制动鼓接触,产生摩擦力来减缓车轮的转速。

这种制动器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但制动效果相对较差。

其次,液压制动器的原理是利用液压传动来实现制动。

液压制动器由制动油缸、制动蹄和制动油管等部件组成。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油缸内的制动油会被压缩,从而推动制动蹄与车轮接触,产生摩擦力来实现制动。

液压制动器制动效果好,但是需要定期检查制动油的情况,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电子制动器的原理是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制动。

电子制动器由制动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部件组成。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传感器会感知到制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
元,控制单元再通过执行器来实现制动。

电子制动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制动力平稳的特点,但是成本较高,维护和维修也相对复杂。

综上所述,汽车制动器的原理包括机械制动器、液压制动器和电子制动器。

不同类型的制动器在原理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利用摩擦力来实现制动。

在日常驾驶中,司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动方式,以确保行车安全。

同时,定期检查和保养制动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制动器的正常运行。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汽车制动器的原理有所帮助。

新版GB7258解读

新版GB7258解读
修改内容
7.2.12所有汽车(三轮汽车、五轴及五轴以上专项作业车除外)及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挂车应装备符合规定的防抱制动装置。
注:本条中挂车的总质量对半挂车是指半挂车在满载并且和牵引车相连的情况下,通过半挂车的所有车轴垂直作用于地面的静载荷,不包括转移到牵引车牵引座的静载荷。
修改了应装备防抱制动装置的机动车范围
修改内容
7.2.7制动器应有磨损补偿装置。制动器磨损后,制动间隙应易于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装置来补偿。制动控制装置及其部件以及制动器总成应具备一定的储备行程,当制动器发热或制动衬片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不必立即作调整的情况下,仍应保持有效的制动。客车、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具有全轮驱动功能的货车、专项作业车除外)、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半挂车,以及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所有行车制动器应装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作业车、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的性能要求应使汽
车能通过GB12676规定的ⅡA型试验。
7.5.1车长大于9m的客车(对专用校车为车长大于8m)、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货车和专项
作业车、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车长大于9m的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三轴及三轴以上货车装备的辅助制动装置的性能要求应使汽
军车技术部
新增内容
7.2.13防抱制动装置中的任何电器故障不得使行车制动器的制动促动时间和制动放松时间延长。在需要电源进行操纵防抱制动装置的挂车上,电源应由专用电源线路供给。
增加了防抱制动装置的要
王鼎龙
王鼎龙
底盘部

新增内容
7.2.14教练车(三轮汽车除外)的行车制动应装备有副制动装置。副制动装置应安装牢固、动作可靠,保证教练员在行车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机动车减速和停车。

车辆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车辆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车辆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发动机制动车辆挂前进挡行驶时,如果完全抬起加速踏板,发动机没有更多的燃料供应,转速下降,会牵制车辆的速度逐渐降低,其作用筒制动相似,称为发动机制动。

在行驶中,尤其是下长坡时正确使用发动机制动,对安全非常重要。

行车制动器制动使用行车制动器制动时,随着制动器温度升高,摩擦力会急剧减弱。

在下长坡时车速会因为惯性而越来越快,如果连续使用行车制动,制动器就会因为剧烈摩擦而温度升高,从而使制动效果剧烈下降。

而且,制动液过热时会因为沸腾产生气泡,严重时会使制动失效。

如果制动管路破裂,导致制动液泄漏,制动踏板力不能有效传递到车轮,制动会失效。

制动摩擦片(快)磨损受到一定程度,制动也会失去制动效果。

车轮涉水后,制动器的摩擦片(快)和车轮上的制动鼓(盘)之间因进水而形成水膜,使制动效能降低。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过程中,尤其是在附着力不好(相对来说比较滑)的路面上高速或转弯时紧急制动,车辆容易失去控制而偏离原来的行驶方向,失去稳定性从而造成冲入对向车道、下沟等危险情况。

常见的有制动跑偏、制动时后轴侧滑或前轮丧失转向能力等情况。

制动跑偏是指制动时车辆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

制动跑偏主要是由左右侧车轮制动力分配不均造成的。

另外,装载不均也看你造成制动力分配不均而产生的制动跑偏。

高速行驶制动跑偏还容易引起后轴侧滑,出现“甩尾”现象。

制动时后轮如果发生侧向滑移,车辆会出现剧烈的回转(甩尾),严重时会出现自动掉头的现象。

后轴车轮如果比前轴车轮先抱死,就会出现侧滑现象。

制动时,如果前轮单侧制动器起作用,将会引起吸粪车跑偏。

制动前轮抱死,会丧失转向能力。

无妨抱死制动系统的车辆遇到障碍或正在转弯时,只有放松制动踏板,才能恢复转向,正常转弯。

车辆通过性车辆的通过性是指汽车在额定装载质量条件下,能以足够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差路、无路地段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评价汽车的通过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汽车最小离地间隙、纵向与横向通过半径、接近角与离去角等。

三凌帕杰罗(猎豹)汽车行车制动器的检修与调整

三凌帕杰罗(猎豹)汽车行车制动器的检修与调整
维普资讯
一睾 ~ 聪 ~ 猎I 豹一 (6 车 毒 - ; 制 动 黼 检 修 与
l 制动 踏 板的检查 与 调整 ( 圉 1 见 } 按图 1a ( )所示 ,测 量 制动 踏板 高度 { , 标 准值 为 16~1 1 m。启 动发动 A)其 8 9m 机, 用大约 4 0; 91的力 踏 下衬 动踏板 , l " 羽量 制 动踏 板 和地板 的间隙 ( ,该 同隙标 准 C) 值 为 1 O m 或 以上 。 Om 在 发 动机熄 火 的同 时 ,踩 制动踏 板两 至 三次 以解 除制动 加 强器 的真空状 态 ,然 () a () b 后用 手 压下踏 板 ,梗定其 感 到阻 力之 前 的 l 圆 l 制动 踏板的捡 查和调 整 移动 量 ( 隙){ , 游 B) 也应 在标 准数值 范 围 内。 该标 准数值 为 3—8 m a r 该 图 1b 所 示 , 调整 踏板 的高 度 : () 可 拧 松 锁 紧 螺母 ,充分 地 松开 停 车 灯开 关 ; 用 钳 子拧 动操 作 杆 以调 整 翩 动 踏 板 的高 度 ;再转 动停 车灯 开关 ,使 它刚 刚触 碰到 踏 板后 , 向后 转 回 1 2圈并用锁 紧 螺母 再 / 固 紧 。洼意必须 确 认在 未照 踏制 动踏板 的 情 况下 停车灯 不应 点亮 。 当发动机 当发动机 停擅 时 起动时 2 制 动 加 强 铝 的 检 测 ( 圈 2 见 ) 按 照下 述 步 骤 可 简 单 地 检 查 制 动 加 强 器 的动 作。 如图 2a ()所示 : 运转 发 动机 1— 2分 钟后 停 止 。 如果踏 板 第 一 次 被充 分 踏下 , 而 以后 几次 逐渐 升高 ,则 制动加 强器工 作 正常 ;如果制 动踏板 的高度 保持不 变 ,则 制动 加 强器有 毛病 。 良好 不 好 如 图 2 b 所示 : () 发动机 熄火后 。 相 同的脚 力踩 踏 制动踏板 数 次 ;然 后踩下 踏 板 并 起 动 发动机 。如 踏 板能 稍 往下 活动 , 则 制 动 加 强 器 工 况 良好 ; 如踏 板 保 持不 动 , 制动加 强器有 故 障 。 则 如 图 2c 所 示 : () 起动 发动 机 . 踏下 制 () c 动 踏板 ,然后再 将 发动 机熄 火 。在 不踩 踏 围 2 村动加 强器操作樘 铡 踏板 的情 形 下维 持 3 O秒左 右 的 时 间 .如 踏板 高度 不 变 ,贝 说 明制 动加 强器情 况 良 上述 三项 试 验都通过 贝 可 以认 为制 动 好 ;如踏 板高度 升高 ,贝 说 明制动 加强 器 加强 器性 能 良好 。如 三项 试 验 中有一 项 未 通过 则 表 示检查 阀 、真 空软管 或制 动加 强 有故障。

行车制动系统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系统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系统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系统是指车辆行驶中用于减速和停车的一套装置和系统。

它通常由刹车踏板、刹车主缸、刹车助力器、刹车管路、刹车卡钳、刹车盘、刹车片、制动液等组成。

- 刹车踏板:驾驶员用脚踩踏板来控制刹车系统的启动。

- 刹车主缸:将驾驶员踩下的刹车踏板力通过液压系统转化为应力,传递给刹车卡钳。

- 刹车助力器:在驾驶员施加力的基础上,通过增大施力面积来增强刹车力度。

- 刹车管路:将液压能力从刹车主缸传输到刹车卡钳,并通过刹车管路中的刹车软管来连接各个部分。

- 刹车卡钳:在受到刹车液压力作用下,通过夹持或推动刹车盘,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 刹车盘:固定在车轮轴上的圆盘形零件,受到刹车卡钳的夹持或推动,通过摩擦产生阻力来减慢车速,并最终使车辆停下来。

- 刹车片:安装在刹车卡钳内部的圆片状零件,与刹车盘接触时通过摩擦产生刹车力。

- 制动液:一种特殊的液体,通过刹车系统中的液压传输,用于转换刹车踏板踩下的力为刹车卡钳的压力。

行车制动系统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能够通过操作刹车踏板来控制车速和停车,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和安全。

汽车制动器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对行车安全的危害

汽车制动器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对行车安全的危害

汽车制动器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对行车安全的危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连续制动和频繁制动,会导致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从而对车辆安全行驶造成危害。

车辆的制动器对车辆安全运行起到了保证的作用,如果制动器温度过高就会导致制动性能的热衰退,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云南省的道路多数坡长弯急,热衰退现象引发的交通事故较多,如何降低热衰退现象对行车安全的危害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本文以大型汽车为例,通过建立汽车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大型)汽车制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制动过程中制动器的升温和散热,提出解决汽车制动性能热衰退的方法。

1制动性能热衰退的概念汽车制动性能的热衰退是指汽车长时间制动或者高速制动,使汽车摩擦片与制动鼓摩擦迅速升温,温度达到300C〜400C,导致摩擦片的摩擦力矩下降,从而产生汽车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

汽车制动性能的热衰退会导致汽车的制动能力降低,延长了制动距离,增大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对于行驶时间比较长的大型汽车,对制动性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在大型汽车的制动器上安装冷却装置,以便使大型汽车始终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

冷却装置的体积比较小,并且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可以在汽车制动器温度较高时进行自动降温,保证制动器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大型汽车制动器制动性能热衰退分析2.1 制动器模型建立大型汽车的制动器大多为鼓式制动器,在建立制动器模型时,需要根据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建立简单的分析模型,以便确定汽车制动器的制动荷载。

大型汽车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鼓、制动蹄和摩擦片组成,制动蹄收到制动命令时,会挤压摩擦片紧压在制动鼓上,从而降低车轮转速,起到制动作用。

制动鼓的三维模型是一个回环体,所以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生成回环体的模型,然后通过镜像操作的方式对制动蹄的位置进行划分,并确定整个制动器的网格结构。

因为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所以在分析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时要考虑到制动材料的弹性。

机动车总体构造和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38题)

机动车总体构造和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38题)

A.B.C.D.A.正确B.错误1、转向盘是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用以控制___实现车辆的转向。

A.被动轮B.车后轮C.转向轮D.从动轮2、离合器踏板是离合器的操纵装置,用以控制___与传动系动力的接合与分离。

A.离合器B.变速器C.差速器D.发动机3、变速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稳接合或彻底分离,便于起步和换挡。

A.正确B.错误4、行车制动器的作用是使停驶的车辆保持不动。

A.正确B.错误5、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或闪烁,表示___。

A.制动系统出现异常B.缺少润滑油C.可能是油路故障D.轮胎过热6、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时,提示驾驶人应该___。

A.前往维修厂检修B.加注燃油C.停车添加机油D.检查油路故障7、仪表板上的“ ”灯一直亮,是提示驾乘人员___。

A.已经系好安全带B.驾驶姿势不正确C.没有系好安全带D.安全带系得过送8、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时,表示___。

A.车内温度过高B.发动机温度过高C.燃油温度过高D.发动机温度过高或冷却液不足9、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时,表示___。

A.发动机机油量不足、压力过低B.制动液泄露C.燃油有泄漏D.发动机机油量过多、压力过低10、仪表板上的“ ”灯亮,提醒驾驶人使用的是___。

A.前照灯近光B.前照灯远光C.前雾灯D.后雾灯11、座椅安全头枕的主要作用是___。

A.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头部放松B. 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护颈椎C. 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持正确姿势D. 长时间驾驶时使颈部放松12、调节座椅头枕高度,使头枕中心___。

A.抵住脖子B.与颈齐平C.与头平齐D.抵住颈椎13、驾驶车辆上道路行驶前,应系好安全带,其主要目的是___。

A. 避免受到管理部门的处罚B. 固定乘坐位置C. 使后背紧靠背椅D. 在车辆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有效保护身体14、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或闪烁,若暂时未发现操纵异常,可以继续行驶。

2024年教练员考试答案

2024年教练员考试答案
A、离地间隙小,纵向和横向通过半径也小
B、离地间隙大,纵向和横向通过半径也大
C、离地间隙小,且纵向和横向通过半径大
答案:C
24、运用录像进行教学时,教练员应当注意( )。
A、选择的录像素材应符合教学内容
B、选择播放录像的时机
C、合理安排重点片断的连续播放时间
D、不要对录像内容作讲评
答案:ABC
25、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型载货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8、分配练习每次练习时间较短,之间应拉开一定的间隔。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9、图中标志为( )标志。(黄底、黑边、黑图案)
A、注意儿童
B、人行横道
C、学校
答案:A
50、遇到《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规定的情况,车辆、行人应在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A、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64、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有___的情形,由发证机关注销其从业资格证件。( )
A、持证人死亡
B、持证人年龄超过60周岁
C、持证人申请注销
D、机动车驾驶证被注销或吊销
答案:ABCD
65、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处一次记12分的处罚,并处罚款处理。
A、正确
B、错误
A、5m
B、6m
C、7m
D、8m
答案:B
59、在编写教案时,确定教学内容主要依据___。( )
A、是否有助于实现培训目标
B、教学大纲
C、教学项目
D、学员是否有学习兴趣
答案:AB
60、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超车。
A、正确

QCT 316-1999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

QCT 316-1999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

QC/T 316—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ZB/T T24 013—1990《微型货车行车制动器总成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其主要内容与编排顺序与JASO C 441—77标准等效。

本标准中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ZB/T T24 013—1990。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汽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长江、秦宝波、冯悦新。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316—1999eqv JASO C 441—77代替 ZB/T T24 013—90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的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的行车制动器。

2 试验设备及仪器2.1 试验设备2.1.1 试验设备为单扭臂或双扭臂疲劳式制动器试验台。

2.1.2 试验台的动力输入装置应满足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要求。

2.2 仪器及精度要求2.2.1 指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仪器及仪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

2.2.2 制动力矩控制误差为±5%。

3 试验条件3.1 制动器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

3.2 制动器在试验台上的安装应与装车状态相同,制动鼓(盘)的旋转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一致。

3.3 制动力矩按下列公式计算。

3.3.1 货车、客车3.3.2 轿车式中:M f——每一个前轮的制动力矩,N·m;M——每一个后轮的制动力矩,N·m;ra——制动减速度,m/s2;G——车辆最大总质量,kg;F——前两轮制动力,N;fF——后两轮制动力,N;rG——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前轴质量,kg;fG——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后轴质量,kg;rH——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重心高度,m;L——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轴距,m;r——前轮滚动半径,m;fr——后轮滚动半径,m。

行车制动是什么

行车制动是什么

行车制动是什么行车制动是指汽车在行驶中通过制动装置将车辆减速或停车的一种动态过程,是驾驶员控制车辆行驶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

汽车行车制动主要包括减速制动和停车制动两个阶段。

减速制动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减速时,通过制动装置逐渐减小车速的过程。

停车制动是指汽车在完全停下来时,通过制动装置将车辆保持在静止状态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行车制动系统主要有踏板制动、盘式制动、鼓式制动和电子制动等几种。

踏板制动是指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实现行车制动。

踏板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总缸、制动助力器、制动系统液压管、制动系统液压管路等组成。

盘式制动是一种通过制动盘和制动夹进行制动的方式。

盘式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盘、制动夹、制动液压缸、制动片、制动泵等组成。

盘式制动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具有制动效果好、散热性能好等优点。

鼓式制动是一种通过制动鼓和制动蹄进行制动的方式。

鼓式制动系统由制动鼓、制动蹄、制动泵、制动马达、制动踏板等组成。

鼓式制动主要应用于一些低速、小型的汽车,制动效果相对较差,但成本相对较低。

电子制动是指通过电子设备来控制行车制动的一种方式。

电子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传感器、制动控制单元、制动执行机构等组成。

电子制动能够根据行车条件和驾驶员的操作实现精确的制动输出,提高了制动效果和驾驶安全性。

行车制动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制动装置,通过适当的制动力度和操作技巧来保持车辆在安全范围内的速度和方向控制。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也是保障行车制动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行车制动是什么

行车制动是什么

行车制动是什么
行车制动是指在驾驶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时,通过操作制动系统,减速或停车的一种行车操作。

行车制动是驾驶员控制车辆速度和停车的重要手段,对行车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车制动通常由制动踏板、制动液、制动片、制动鼓或制动盘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操作制动液,传递力量给制动片,从而产生摩擦,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制动鼓和制动盘则起到传递制动力和散热的作用,确保制动效果稳定和持久。

行车制动分为两种: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

机械制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实现制动的方式,常见的有手刹和脚刹。

手刹通过拉紧拉杆或按下按钮使制动片接触制动盘或制动鼓,达到停车或固定车辆的目的。

脚刹则通过踩下踏板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或制动鼓产生摩擦,实现减速或停车。

液压制动是指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制动的方式。

液压制动由制动主缸、制动管路、制动助力器和制动器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主缸产生液压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器,从而使制动片与制动盘或制动鼓发生摩擦,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行车制动对于驾驶员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

合理、及时地进行制动操作可以有效地控制车辆速度,确保行车安全。

不同行驶环境和路况条件下,驾驶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动方式,并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距
和稳定的行车速度,以确保行车制动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行车制动是指驾驶员通过操作制动系统,在行车中减速或停车的一种行车操作。

行车制动对于驾驶安全至关重要,驾驶员需要熟悉和掌握合适的制动操作技巧,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动方式,以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名词解释行车制动系

名词解释行车制动系

名词解释行车制动系
行车制动系是汽车驾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控制装置之一,包括刹车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刹车片和刹车盘等部件,以及电子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组成部分。

行车制动系的作用是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行车制动系中的刹车系统是最常用的控制装置,通过将刹车片和刹车盘摩擦来降低车辆的速度。

制动力分配系统通过将制动力合理分配到四个车轮上,保证车辆在制动时的方向控制和稳定性。

刹车片和刹车盘等部件的磨损和保养对于行车制动系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除了刹车系统之外,行车制动系还包括一些电子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这些部件可以监测车辆的状态,例如车速、车重、车轮转速等,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刹车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行车制动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车辆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的速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制动系统,以便调整制动力分配。

车辆重量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的重量,并将数据传输给制动系统,以便调整刹车距离和制动力。

行车制动系是汽车驾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控制装置,它的性能和安全性对于车辆的行驶和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保养和维护行车制动系可以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6-1999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

316-1999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

7 试验结果的记录
7.1 试验项目按附录 A 的表 A1。 7.2 在试验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作记录。 7.3 在试验全过程中,按附录 B 的表 B1 要求进行记录。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表 A1 试验项目一览表
试验条件
试验项目及顺序
1 初期检测
制动力矩 N·m

2
磨合
相当于 3.43m/s2
3 制动器的调整
QC/T 316—1999


本标准是对 ZB/T T24 013—1990《微型货车行车制动器总成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的 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其主要内容与编排顺序与 JASO C 441—77 标准等效。
本标准中的附录 A 和附录 B 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 ZB/T T24 013—1990。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汽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长江、秦宝波、冯悦新。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3 试验条件
3.1 制动器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 3.2 制动器在试验台上的安装应与装车状态相同,制动鼓(盘)的旋转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 一致。 3.3 制动力矩按下列公式计算。 3.3.1 货车、客车
3.3.2 轿车
式中:Mf——每一个前轮的制动力矩,N·m; Mr——每一个后轮的制动力矩,N·m; a——制动减速度,m/s2; G——车辆最大总质量,kg; Ff——前两轮制动力,N; Fr——后两轮制动力,N; Gf——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前轴质量,kg; Gr——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后轴质量,kg; H——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重心高度,m; L——车辆最大总质量时的轴距,m; rf——前轮滚动半径,m; rr——后轮滚动半径,m。

行车制动系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系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系名词解释行车制动系统的意思就是:1、制动系统是使汽车的行驶速度可以强制降低的一系列专门装置;2、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4部分组成;3、制动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发动机制动,是指通过发动机进行牵制车辆的速度,这点在下长坡时最有效。

驻车制动,也就是手刹或者自动挡中的停车挡,锁住传动轴或者后轮。

行车制动,指脚刹(脚制动)。

汽车制动系统就是通过一系列驱动机构施加到车轮制动盘或者制动鼓上的压力,达到使车轮减速和车辆停下来的目的,另外还有驻车机构目的是让车辆在停驶的时候保持原位置不动的机构。

就等于是刹车。

机械工程名词行车制动系(service braking system)是2013年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

使行驶中的拖拉机平稳减速或停驶的制动系统。

行车制动系统使汽车的行驶速度可以强制降低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4部分组成。

制动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制动系统的功用分类如下:1、行车制动系——是由驾驶员用脚来操纵的,故又称脚制动系。

它的功用是使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2、驻车制动系——是由驾驶员用手来操纵的,故又称手制动系。

它的功用是使已经停在各种路面上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3、第二制动系——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

在许多国家的制动法规中规定,第二制动系也是汽车必须具备的;4、辅助制动系——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汽车,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行车制动系性能的衰退及制动器的磨损,用以在下坡时稳定车速。

行车制动系统是使汽车的行驶速度可以强制降低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简单的说就是踩刹车:1、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4部分组成;2、制动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3、在行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行车制动(脚刹),便于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速停车;4、不单是使汽车保持不动。

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发展

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发展

车 等 小 型 车 , 且 在 向着 大 中 型 汽 车 而
普及 。 ( ) 车 制 动 系统 的 分 类 二 行 行 车 制 动 系 统 按 制 动 能 源 可 分 为 人 力 制 动 系 统 、 力 制 动 系 统 和 伺 动 服 制 动 系 统 。 力 制 动 系 统 是 以 驾 驶 人 员 的 肌 体 作 为 惟 一 制 动 能 源 的 制 动
减 速 , 至 停 车 , 是 行 车 途 中 使 用 直 它
最 频 繁 的 一 种 制 动 装 置 , 工作 性 能 其
的优 劣 , 接 决 定 着 汽 车 行 驶 的 安 全 直 性 。 自汽 车 诞 生 以 来 , 经 历 了传 统 它
的机 械 式 行 车 制 动 系 统 、 电控 防 抱 死 制 动 系统 / 电子 制 动 力分 配 系 统 , 动 制 辅 助 系 统 / 动 防 滑 系 统 、 电子 稳 定 驱 程序 控 制 系 统 和 线 控 制 动 系 统 , 目前
动 蹄 摩 擦 片 压 紧 在 制 动 鼓 的 内 圆 面 上 ( 摩 擦 片 压 紧 在 制 动 盘 上 )不 转 两 , 的 制 动 蹄 ( 擦 片 ) 旋 转 的 制 动 鼓 摩 对
( 动 盘 )产 生 摩 擦 ,从 而 产 生 制 动 制
力 , 汽 车 减 速 甚 至 停 车 ; 除 制 动 使 解
用 于 各 种 型 号 的乘 用 车 及 微 型 、 型 轻
系统 , 有 机 械 式 制 动 和 液 压 式 制 动 它 两 种 形 式 , 中 机 械 式 制 动 主 要 用 于 其
驻 车 制 动 系 统 。 力 制 动 系 统 的 制 动 动 能 源是 发动机所 驱 动 的油泵 或气泵 ,
每 一 辆 汽 车 都 安 装 有 行 车 制 动

行车制动器的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器的名词解释

行车制动器的名词解释行车制动器是指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上用于减速和停车的装置。

它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车轮产生摩擦力来减速车辆,并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

行车制动器在各类车辆上都有应用,包括轿车、卡车、摩托车以及火车等,不同类型的车辆采用的制动器原理和构造也有所不同。

行车制动器通常由制动踏板、制动盘(或制动鼓)、制动片(或制动鞋)以及制动液等部件组成。

当驾驶员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通过力量传递至制动鼓或制动盘,使其开始旋转。

同时,制动片或制动鞋会接触到制动鼓或制动盘的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减速车轮的转动。

制动液起到传递和增大力量的作用,使制动器能更有效地工作。

行车制动器分为两大类,即摩擦制动器和液压制动器。

第一类是摩擦制动器。

摩擦制动器通过摩擦产生的力量来减速或停车,广泛应用于轿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上。

其中最常见的是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由制动盘和制动片组成,制动盘固定在车轮上,制动片通过制动卡钳施加压力使其夹紧制动盘,产生摩擦力。

这种制动器具有制动能力强、散热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高速行驶和长时间制动。

第二类是液压制动器。

液压制动器通过利用液体的传导性能,将踩下的制动踏板的力量传递给制动鼓或制动盘。

液压制动器分为液压盘式制动器和液压鼓式制动器。

液压盘式制动器与摩擦盘式制动器的原理类似,但是采用液压传动力量。

液压鼓式制动器则将制动片通过液压作用力推向制动鼓内侧,产生制动效果。

这类制动器通常应用于大型车辆,如卡车、公共汽车等,因为它们具有较大的制动能力和可靠性。

行车制动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定期检查制动器的磨损程度。

磨损过度的制动片或制动鞋会降低制动效果并增加制动器的故障风险。

其次,保持制动器干净。

行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污垢,如果这些灰尘进入制动器系统,会影响制动器的工作效果。

因此,应该定期清洁制动器,使其保持干净和顺畅。

此外,要确保制动液的质量和供应充足。

第四章 汽车制动系

第四章 汽车制动系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本节制动系统概述,主要介绍桑塔纳2000、SY6480、东风EQ1090E制动系的作用、组成、类型及制动器的基本结构。

2、学习重点掌握制动系的作用、组成类型3、学习难点行车制动系的结构与工作过程4、学习指导通过观察汽车制动系统演示台架学习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观察汽车整车实习台架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5、案例分析一辆桑塔纳汽车在下一个长坡时,司机感动制动踏板偏软,连踩几脚末见好转,情急之中拉起手制动,但手制动效果也不理想,汽车直冲下坡底,差点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根据实物观察,发现桑塔纳汽车的行车制动系统由组成。

二、根据实物观察,发现桑塔纳汽车的驻车制动系统由组成。

三、经过分析,你认为故障原因是()A.行车制动系故障;B.驻车制动系故障;C.两套制动系统均有故障;D.其它故障6、练习题一、填空题(1)行车制动器由、、、组成。

(2)汽车制动系至少装有两套各自独立的系统,一套是,主要用于汽车行驶中的和,另一套是,主要用于防止。

(3)汽车的制动系由产生制动作用的和操纵的以及产生制动能量的组成。

(4)汽车制动器按其安装位置不同分为和两种形式。

(5)汽车制动系按作用分可分为、、第二制动系和辅助制动系。

按制动能源分可分为、和伺服制动系。

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可分为、、、电磁式和组合式。

按制动能量传输的管路数分可分为制动系和制动系。

二、多项选择题(1)汽车制动时,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 )。

A.汽车的载质量B.制动力矩C.车速D.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条件(2)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任何一辆汽车都必须具有( )。

A.行车制动系B.驻车制动系C.第二制动系D.辅助制动系(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 )必须能实现渐进制动。

A.行车制动系B.驻车制动系C.第二制动系D.辅助制动系三、名词解释(1)行车制动系(2)驻车制动系四、问答题(1)制动系的作用是什么?它由哪几大系统?7、技能训练一、找出汽车实习设备上的行车制动器与驻车制动器(1)技能要求:了解各种汽车底盘的行车制动器与驻车制动器安装位置(2)所需设备:SY6480底盘、桑塔纳底盘、东风EQ1091E底盘、皇冠3.0底盘133 (3)训练方法:教师示范,学员自行研究比较各种制动系统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摘要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动器的设计也成为车辆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在车辆设计阶段需要在制动试验台上对路试制动情况进行模拟,本文主要对制动试验台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对于问题一,通过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将汽车平动时具有的动能等效地转化为试验台上飞轮和主轴等机构转动时具有的转动动能,求得等效的转动惯量为2v 52m kg J ⋅=。

对于问题二,根据刚体转动知识利用推导出的转动惯量公式:()424121r r h J -=πρ,求得3个飞轮的转动惯量,进而可以组合出8种机械惯量。

由电动机补偿惯量的范围及问题1等效的转动惯量,可以计算出需要电动机补偿的惯量为122kg m ⋅,或-182kg m ⋅,考虑节能时,取补偿惯量为122kg m ⋅。

对于问题三,题目中假设制动减速度为常数,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dt d J M ω=,再结合电流和力矩的正比关系,求得的的驱动电流k I =dt d J ω, A I 1751=和A I 2622-=。

对于问题四,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评价:1.将时间离散化,2.总能量误差法。

都是分别求出理论减少能量和实际减少能量,然后算出误差分别为为:5.58﹪和5.63﹪对于问题五,是在问题三模型的基础上,给出根据前一个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或瞬时扭矩,设计本时间段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计算出前一个时间段的能量误差,得到本时间段的补充电流,从而本时间段的电流.)(101k k M JJ J k t I -=+ 对于问题六,由于电流对电动机的扭矩进行控制的过程可以看成是有控制地对主轴施加电能量的过程,基于能量误差最小化的原则,采用逐步能量补差法,得到控制电流I 的方法。

关键词:刚体转动惯量 转动定律 逐步能量补差法一、问题重述汽车的行车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联接在车轮上,它的作用是在行驶时使车辆减速或者停止。

为了检验设计的优劣,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

为了检测制动器的综合性能,需要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大量路试。

但是,车辆设计阶段只能在专门的制动器试验台进行模拟试验。

模拟试验的原则是试验台上制动器的制动过程与路试车辆上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尽可能一致。

通常试验台仅安装、试验单轮制动器。

动器试验台一般由安装了飞轮组的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电动机、底座、施加制动的辅助装置以及测量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被试验的制动器安装在主轴的一端,当制动器工作时会使主轴减速。

试验台工作时,电动机拖动主轴和飞轮旋转,达到与设定的车速相当的转速(模拟实验中,可认为主轴的角速度与车轮的角速度始终一致)后电动机断电同时施加制动,当满足设定的结束条件时就称为完成一次制动。

路试车辆的指定车轮在制动时承受载荷。

将这个载荷在车辆平动时具有的能量等效地转化为试验台上飞轮和主轴等机构转动时具有的能量,与此能量相应的转动惯量在本题中称为等效的转动惯量。

试验台上的主轴等不可拆卸机构的惯量称为基础惯量。

飞轮组由若干个飞轮组成,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几个飞轮固定到主轴上,这些飞轮的惯量之和再加上基础惯量称为机械惯量。

但对于某些转动惯量的情况,就不能精确地用机械惯量模拟试验。

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是:把机械惯量设定为某一转动惯量,让电动机在一定规律的电流控制下参与工作,补偿由于机械惯量不足而缺少的能量,从而满足模拟试验的原则。

一般假设试验台采用的电动机的驱动电流与其产生的扭矩成正比(本题中比例系数取为1.5 A/N·m);且试验台工作时主轴的瞬时转速与瞬时扭矩是可观测的离散量。

由于制动器性能的复杂性,电动机驱动电流与时间之间的精确关系是很难得到的。

工程实际中常用的计算机控制方法是:把整个制动时间离散化为许多小的时间段,比如10 ms为一段,然后根据前面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与/或瞬时扭矩,设计出本时段驱动电流的值,这个过程逐次进行,直至完成制动。

现在要求解答以下问题:1. 设车辆单个前轮的滚动半径为0.286 m,制动时承受的载荷为6230 N,求等效的转动惯量。

2. 飞轮组由3个外直径1 m、内直径0.2 m的环形钢制飞轮组成,厚度分别为0.0392 m、0.0784 m、0.1568 m,钢材密度为7810 kg/m3,基础惯量为10 kg·m2,问可以组成哪些机械惯量?设电动机能补偿的能量相应的惯量的范围为[-30, 30] kg·m2,对于问题1中得到的等效的转动惯量,需要用电动机补偿多大的惯量?3. 建立电动机驱动电流依赖于可观测量的数学模型。

在问题1和问题2的条件下,假设制动减速度为常数,初始速度为50 km/h,制动5.0秒后车速为零,计算驱动电流。

4. 对于与所设计的路试等效的转动惯量为48 kg·m2,机械惯量为35 kg·m2,主轴初转速为514转/分钟,末转速为257转/分钟,时间步长为10 ms的情况,用某种控制方法试验得到的数据见附表。

请对该方法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

5. 按照第3问导出的数学模型,给出根据前一个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或瞬时扭矩,设计本时间段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6. 第5问给出的控制方法是否有不足之处?如果有,请重新设计一个尽量完善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并作评价。

二、问题分析2.1问题一的问题分析第一问求的是模拟试验时对应的等效转动惯量。

由题中等效转动惯量的定义可知,路试时车辆由于载荷而具有的能量能等效的转化为模拟试验台上的飞轮和主轴等机构具有的转动惯量,所以可列出关系式:222121mv J =ω,且载荷与车轮半径均已知。

结合角速度与线速度的转化公式:v r =ω,即可求出该车辆制动时所具有的等效转动惯量。

2.2问题二的问题分析本题要解决的机械惯量及等效转动惯量的构成问题,图一为等效转动惯量的构成。

⎧⎧⎪⎨⎨⎩⎪⎩基础惯量机械惯量等效转动惯量飞轮组的惯量驱动电流对应惯量图一:等效转动惯量组成示意图首先根据题中所给三个飞轮的数据,根据计算圆筒转动惯量的公式,求出各飞轮的惯量。

再根据排列组合公式,求出所有机械惯量的不同组合。

由等效转动 惯量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惯量范围,即可求出电动机需要补充的惯量大小的范围。

2.3问题三的问题分析本问中要求建立驱动电流依赖于可观测量的数学模型,并求驱动电流的大小。

由于驱动电流与扭矩成线性关系,所以只需求出驱动电流对应扭矩的大小。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定律,推导出电流只与角加速度有关。

利用角加速度与线加速度的关系,而且由题中做匀减速运动,可求解出角加速度,再求出电流的大小。

2.4问题四的问题分析题目中要求对文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思路为求出实际理论上路试时制动器需要消耗的能量,以及模拟实验台上制动器消耗的能量。

求两者之间的能量误差,并作出评价。

由附件中测得的每个观测时刻的扭矩和角速度的数据,根据t M E i i ∆=ω,可求出按文中设计方法每个时间段内(10ms )中制动器所消耗的能量。

累计求和即 模拟试验台上制动器消耗的总能量。

实际理论上消耗的总能量可根据)(21220N J E ωω-=求得。

两者之差即为按文中方法所产生的能量误差。

同时,计算出相对误差。

2.5问题五的问题分析用一阶的形式构造递推控制方法,就是只采用前一时间段的信息决定下一时间段电流值,利用电机扭矩和制动扭矩的关系以及电流和电机扭矩成正比的假设进行推导,进而求解。

2.6问题六的问题分析电流策略设计有很多种方法,不过设计出来后还要做误差分析的,好的方法就是使总误差最小的方法。

我们采用逐步递推的方法,但递推方法每一步都会产生能量误差,为减少能量误差我们采用逐步能量补差法进行处理。

即在不同的k 时,计算前k个时间段所产生的能量累积误差,令第1+k个时间段的能量误差等于零即可。

三、模型假设1.假设轴之间摩擦产生的热忽略不计;2.加载时力矩建立时间很短,可以忽略;3.假设试验台采用的电动机的驱动电流与其产生的扭矩成正比4.假设试验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为无穷大,因此轮胎与地面无滑动;5.假设不考虑观测误差、随机误差和连续问题离散化所产生的误差;6.假设试验台工作时主轴的瞬时转速与瞬时扭矩是可观测的离散量;四、变量与符号说明M制动扭矩)(tM)(t电流产生的扭矩eω制动角速度J单轮等效转动惯量J机械转动惯量1ω制动开始时刻制动轴角速度ω制动结束时刻制动轴角速度Nr飞轮的外半径1r飞轮的内半径2h飞轮的厚度ρ 飞轮的密度)(t I e 补偿电流)(t A t 时刻电动机的扭矩)(t B t 时刻飞轮的扭矩)(t C t 时刻的总扭矩k W ∆ 前k 时间段产生的累积能量误差,n k ,...,2,1=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的求解由题中等效转动惯量的定义:路试车辆的载荷在平动时具有的能量(忽略车轮自身转动具有的能量)能等效地转化为试验台上飞轮和主轴等机构转动时具有的等效转动惯量。

根据能量守恒,刚体定轴转动角动能定理,有汽车平动时具有动能:221mv E =, 飞轮组系统转动时具有动能:221ωJ E =, 由两者相等且:rv =ω, m =gF , 将数据0.286r m =,6230F N =,29.8/g m s =带入,得等效惯量:2252m kg r gF J ⋅== 其中m 为等效质量,由该车轮分担的载重的质量,J 为等效转动惯量;5.2问题二的求解将实验台上的飞轮视为圆筒,主轴为飞轮的中心轴。

令飞轮的密度为ρ,外径为1r ,内径为2r ,厚度为h ,飞轮的质量为m 0,则任一飞轮所对应的惯量为:()424121r r h J -=πρ 带入数据,3121230.5,0.1,0.0392,0.0784,0.1568,7810/r m r m h h h kg m ρ======得:22212330,60,120J kg m J kg m J kg m =⋅=⋅=⋅根据排列组合知识,共可得到01233333c c c c +++=8个机械惯量,分别为:2222222210,40,70,100,130,160,190,220kg m kg m kg m kg m kg m kg m kg m kg m ⋅⋅⋅⋅⋅⋅⋅⋅由这3个飞轮可以组成8种组合(单位:2m kg ⋅)由这3个飞轮可以组成8种组合,各组合方式及组合惯量如下表所示:表 1 组合方式及组合惯量(单位2m kg ⋅)由问题一的等效的转动惯量为522m kg ⋅,电动机能补偿的能量相应的惯量的范围为[-30,30]2m kg ⋅,经计算可知,选择飞轮1或飞轮2满足题目条件,分别需要补偿122m kg ⋅,-18 2m kg ⋅。

考虑到节能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飞轮1,需要补偿的惯量为122m 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