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方法创新

生态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方法创新

生态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方法创新作为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为了指导和规范生态旅游的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指标体系对于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能够帮助评估和监测生态旅游的各项影响和效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规划措施。

构建生态旅游规划指标体系需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环境质量、文化遗产和社区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景区可持续性评估指标、游客满意度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等。

此外,考虑到生态旅游的特殊性,还可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社会文化保护指标等内容。

其次,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于全面了解生态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和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等。

在这个领域,可以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遥感技术等。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以通过对景区生态系统功能和价值的评估,量化生态旅游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生态旅游的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可以结合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规划,以综合评估和优化生态旅游的空间布局和景区规划。

另外,策略研究也是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是保障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和权责。

其次,企业应积极响应和执行政府的环保政策,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经营。

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推广,树立生态旅游的正确理念和价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构建生态旅游规划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沟通和合作。

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生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和监测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展状况和成效的重要工具。

该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推动各地区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大气质量、水质量和土壤质量等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估示范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和改善程度。

2.生物多样性指标:考察示范区内各类生物的数量、种类和分布等情况,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物种保护工作的成效。

3.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评估示范区内资源的消耗情况和利用效率,包括能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指标。

4.环境治理效果指标:考察示范区环境污染治理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情况,评估环境治理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5.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估示范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GDP增长率、绿色产业占比和环境税收等方面的指标。

6.人民生活质量指标:考察示范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包括居民收入、就业率、医疗保障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指标。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该体系可以提供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方法,为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其次,通过创新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各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共同发展。

最后,该体系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目前,我国已经在一些地区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开始试行指标体系的评估和监测工作。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该指标体系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综上所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是评估和监测示范区发展状况和成效的重要工具,它的建立和运用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该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为了保证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也将是泰安市未来计划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城市的内涵,初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所需考虑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泰安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随着人口、资源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工作被提上日程。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泰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泰安市也提出泰安市要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的山水生态旅游名城。

虽然政府对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高度重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生态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生态旅游城市概念综合目前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针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进行的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原理,实现城市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她的实现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即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既愉悦消费者身心又能保护资源的特色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一)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在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设定1、科学性原则:第一在选取指标时,采用德尔菲法采用专家的意见,此外要求各个指标之间既不具备相关性,又涉及面广;第二在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技术来计算。

2、可获得性原则:最终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获得相关的数据或有重要资料的支持。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有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或资料等确切的数据来对比,同时我们还会接收到一些由于无法定量只能定性的分析数据。

4、基于城市建设原则:只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不将先天优势,比如已有的自然资源等作为指标。

(二)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内容根据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参考了其他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经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指标体系分成三大类: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反映了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受人瞩目的旅游方式。

然而,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如何评估和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为了评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评估可持续性的重要依据,它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反映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我们应考虑到生态旅游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

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平、自然景观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经济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旅游收入的规模、就业岗位的创造等。

社会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区参与度的提高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有效地评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水平。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评价指标的权重。

不同的指标在评估可持续性时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为每个指标分配一个相应的权重。

这就需要考虑到生态旅游的特点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地区,经济指标可能会有更高的权重,而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导的地区,环境指标可能会有更高的权重。

通过合理分配权重,使得评价指标更加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水平。

最后,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我们应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在面临生态旅游可持续性问题时,仅仅依靠评估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评估结果显示环境方面的指标偏低,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限制游客数量等方式来改善环境状况。

如果经济方面的指标偏低,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旅游产业链、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可以有效地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重点关注的领域。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保护自然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而旅游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I. 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评估和综合考量。

它不仅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也是指导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决策和规划的依据。

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促进旅游业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取得平衡和协调。

II.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系列科学原则,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首先,指标体系应包含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这三个维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其次,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以便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

此外,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具有实用性,能够指导实际工作和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III. 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在经济维度的评价指标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和支出情况。

这包括旅游收入的增长率、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旅游业绩效的评估。

其次,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多样化程度,例如旅游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况。

最后,还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就业情况和收入分配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

IV. 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在社会维度的评价指标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参与度和社区参与度。

这包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参与旅游活动的意愿和机会。

其次,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

最后,还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状况,以及旅游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带来的影响。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标准的制定是为
了推进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已
经于近日正式发布,这一全新的标准涵盖了范围广泛、标准高严、评
价科学准确等特点。

首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旅
游景区、度假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以及管理体制、
环境资源、服务质量等方面。

同时,这一标准还注重生态环保,鼓励
采用清洁能源、节能措施等环保手段,促进旅游生态化发展,提升旅
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水平。

其次,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的制定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严格
监管、规范管理,还要求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文化保护等
方面的措施,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档次。

同时,这一标准着重
关注游客的体验,要求旅游景区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让游客在生态环保的同时享受美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的评价是基于科学准确的指标来
进行的。

评价标准既注重客观性,同时也注重主观性。

即评价标准既
要涵盖诸如生态环保、管理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客观指标,又要
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感受、感受到的体验等主观评价因素。

综上所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的发布,将对国内旅游业的
提质升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希望各地旅游区域不断充实自身的游憩、供养、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品质,以期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游客喜爱
的旅游胜地,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提升。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近年来,地区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的旅游产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本文将从构建地区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实证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构建地区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是评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从宏观上来看,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一)产业规模指标。

旅游产业的规模是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包括旅游经济增加值、旅游产业总产值、旅游从业人员数量等。

(二)产业结构指标。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之间的比重和发展程度,其变化会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旅游消费结构、旅游企业结构、旅游项目结构等。

(三)旅游服务指标。

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旅游服务能够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其中包括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交通服务情况、旅游信息服务等。

(四)旅游环境指标。

旅游环境是指旅游客户在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状况,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其中包括旅游资源量、旅游设施状况等。

(五)旅游市场指标。

旅游市场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旅游市场的竞争程度、旅游客源市场的多样性等。

二、实证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了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对某地区旅游产业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旅游产业进行评价,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旅游产业各项指标的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该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而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科学、合理的地区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实证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为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进步,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通知》(国发[2001]9号)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一部分总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定义1.1.1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1.1.2 生态旅游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结合的旅游活动。

1.1.3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指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计委联合批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具明确地域界限的特定区域。

该区域同时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的类型或组成部分之一。

1.2 总体目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依据,对一定区域内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1.3 法律依据与引用标准1.2.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业法》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

1.3.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要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述

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述

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述在过去几十年里,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科学而全面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对其进行评述。

首先,构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监测植被生长情况、野生动物种群状况等来评估。

其次是资源利用指标,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

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是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就业机会、社会福利、经济增长等。

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社会福利是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最后,还需要考虑旅游客流量指标,包括游客数量管控、旅游压力评估等。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科学性和合理性。

指标体系应该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确保指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其次是全面性和综合性。

指标体系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和旅游客流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全面评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

再次是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实施管理和监测。

最后是可比较性和适应性。

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使得不同生态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可持续性得以比较。

同时,指标体系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根据各个目的地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评价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因素。

首先是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采用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意味着要推动生态旅游,鼓励游客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同时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的建立,旨在引领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与环保事业的有机结合,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基于生态、文化、社会等多维度要素的复杂系统,其中最重要、最核心、具有开创性的是生态旅游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首先意义在于明确了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基本属性、定位和核心要求。

标准主要包括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服务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的主要要素,充分体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因此,该标准对于指导和规范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保障生态旅游示范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增强生态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人文环境要素:通过重点展示旅游区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价值。

在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挖掘和保护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并大力推广和利用文化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此外,人文环境还应包括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以确保旅游者的安全、舒适和身体健康,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2、自然环境要素:通过重点展示自然生态特征、地质景观、野生动物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高度环保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价值。

在自然环境要素的建设和打造中,需要注重自然保护、生态复苏和环保宣传等方面,保护和改善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注重旅游区自然环境的科学引导和合理开发,如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营造低碳环保的旅游氛围。

3、服务环境要素:通过重点展示旅游区的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和旅游价值。

在建设示范区的服务环境中,需要注重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旅游咨询和服务、旅游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准和品质,增强旅游地竞争力和吸引力。

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等。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一个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进行全面、客观、科学评价的工具。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的环境、景观、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情况,为旅游行业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对于生态旅游而言,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重要性:1、促进旅游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通过对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明确景区或者旅游区域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需求,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推进旅游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2、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情况,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旅游开发和管理策略,保障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的品质和形象。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的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发现和纠正问题,提升旅游景区或者旅游区域的品质和形象,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和需求,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

常见的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指标包括:1、自然景观质量:主要包括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等,通过评价景区的自然景观质量可以反映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质量。

2、景区管理水平:主要包括景区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活动等,通过评价景区的管理水平可以反映景区的规范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旅游景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旅游景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旅游景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景区”作为游客的旅游集散与目的地,是旅游行业的产业链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点。

旅游景区需要从人员安全的保障、财务安全的保障等多方面开展安全稳定运营,来面对众多复杂的危险因素。

在我国旅游行业的安全管理上尚存在研究相对落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事故预控措施不到位、应急救援经验缺乏、管理者及游客安全知识匮乏等因素,导致了景区安全隐患长期暴露,游客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因此建立全面的景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并选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来确定景区运营安全等级,对于改进景区运营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消除与控制危险源的潜在危险、存在条件、触发因素这三个必备要素,是保障旅游景区运营安全的基础。

从“人、机、环、管”多方面组成的系统入手,对危险源开展辨识,分析旅游景区运营的安全风险。

通过系统性的分析,以景区运营中显现出的安全问题作为基础材料,从多方面分析了旅游景区运营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从景区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其他因素三个角度,细化分解,为后续的旅游景区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景区管理因素方面,存在着安全管理人员因素、安全管理体系因素、安全管理措施因素;社会综合因素方面,存在着社会管理机制因素、旅游法律法规因素、旅游安全管理执法因素。

除了管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外,景区的安全还受自然因素与游乐设施的本质安全的影响。

以旅游景区运营安全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结果为出发点,以建立旅游景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作为指导依据,建立了颇为全面、合理的层级旅游景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包括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运营组织与管理、运营设备与设施和外界环境四个部分的多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的涵盖了影响景区运营安全的各个方面。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利用指标体系内各子系统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构建出其对旅游景区运营安全评价的构造矩阵,从而通过计算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值(贡献率)。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手册》指标体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手册》指标体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手册
文化和旅游部
资源开发司
2019年3月
说明
1.《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手册》指标包含基本项目、创新示范项目、扣分事项。

其中,基本项目1000分,创新示范项目200分,共计1200分。

扣分事项100分。

2.7类基本项目及分值安排为:体制机制(90分)、政策保障(140分)、公共服务(230分)、供给体系(240分)、秩序与安全(140分)、资源与环境(100分)、品牌影响(60分)。

3.8类创新示范项目及分值安排为:体制机制创新(50分)、政策措施创新(30分)、业态融合创新(30分)、公共服务创新(40分)、科技与服务创新(20分)、环境保护创新(8分)、扶贫富民创新(12分)、营销推广创新(10分)。

4.扣分事项包括:对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市场秩序问题、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厕所革命”不达标的,予以一票否决。

对近三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5分)、市场秩序问题(30分)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35分),处理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酌情扣分。

5.打分方式:文档检查项目采用得分方式;文档、现场综合检查项目采用先文档检查得分,现场检查再减分方式;现场检查项目为减分方式;加分项目为加分方式。

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孟浩孙雨茜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12期摘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得到具体的评价指标:(1)生态旅游资源;(2)生态旅游环境;(3)生态环境保护;(4)旅游社区基础;(5)旅游市场基础;(6)旅游交通基础。

并在这六个指标下设若干子指标,得出衡量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潜力;AHP;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图分类号:F59;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232-02涉及“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次提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1993年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1]。

1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2009年7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2012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并将示范区范围调整为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7市,共47个县(市、区),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40.9%[2],总人口1 896万,约占全省人口的27.5%。

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给新老景区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示范区的生态保护、市容卫生以及旅游接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平衡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成为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

2 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本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的资源特征和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按照系统性、可行性、客观度量性和独立制约[3]的原则,构建了示范区生态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

旅游业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业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业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绿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然而,如何评估旅游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探讨旅游业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环境指标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指标是评估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环境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是衡量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

旅游从业人员及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则旅游行业的绿色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环保意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评估。

2. 景区污染控制景区污染是绿色旅游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通过景区污染控制评估其绿色发展水平。

评估污染控制的标准可以从景区废弃物处理方式、噪声控制、水污染等方面进行测量。

3. 环保设施评估绿色旅游发展还应涉及到环保设施。

环保设施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污水处理系统、生物质气化炉等。

通过检测这些环保设施的运作情况,以及游客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程度,来评估旅游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二、社会责任指标旅游业除了要考虑环保因素,也需要考虑社会责任因素。

社会责任指标反映了旅游企业对员工、社会、客户等方面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 旅游从业人员安全与福利节假日、旅游旺季、恶劣的工作环境都会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

评估社会责任因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福利等方面,这可以通过员工福利制度、员工培训、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开展调查评估实现。

2. 对当地社区的贡献旅游业的发展应当与当地社区、特别是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

并评估旅游企业对当地社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可以体现在旅游企业所给予当地居民或社区的赞助、捐赠等,也可以运用这些贡献作为社会责任评估的标准。

3. 游客体验在旅游产业中,游客满意度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评估社会责任因素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游客体验。

游客体验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评估实现的。

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为目标,以环境保护、科学管理为原则,以旅游开发和利用为手段,旨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然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方面,生态旅游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就会严重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质,其开发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环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建立适合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

建立适合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从生态旅游特性出发,综合考虑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必要条件。

如何构建一套科学且实用的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摆在各地旅游规划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特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自然、人文等资源为内容,以生态、文化、人文为理念,以旅游消费、体验、参与为手段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密切联系自然环境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密切联系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认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归属感。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才能保证生态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增加文化内涵生态旅游还需要增加文化内涵,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相结合,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三)具有区域性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具有区域性的,因为各地的生态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等各方面因素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

(四)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即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经营需要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维护当地社会稳定。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手册》指标体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手册》指标体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手册》指标体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手册
文化和旅游部
资源开发司
2019年3月
说明
1.《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手册》指标包含基本项目、创新示范项目、扣分事项。

其中,基本项目1000分,创新示范项目200分,共计1200分。

扣分事项100分。

2.7类基本项目及分值安排为:体制机制(90分)、政策保障(140分)、公共服务(230分)、供给体系(240分)、秩序与安全(140分)、资源与环境(100分)、品牌影响(60分)。

3.8类创新示范项目及分值安排为:体制机制创新(50分)、政策措施创新(30分)、业态融合创新(30分)、公共服务创新(40分)、科技与服务创新(20分)、环境保护创新(8分)、扶贫富民创新(12分)、营销推广创新(10分)。

4.扣分事项包括:对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市场秩序问题、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厕所革命”不达标的,予以一票否决。

对近三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5分)、市场秩序问题(30分)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35分),处理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酌情扣分。

5.打分方式:文档检查项目采用得分方式;文档、现场综合检查项目采用先文档检查得分,现场检查再减分方式;现场检查项目为减分方式;加分项目为加分方式。

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一篇: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为了保证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也将是泰安市未来计划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城市的内涵,初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所需考虑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泰安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随着人口、资源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工作被提上日程。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泰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泰安市也提出泰安市要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的山水生态旅游名城。

虽然政府对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高度重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生态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生态旅游城市概念综合目前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针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进行的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原理,实现城市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她的实现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即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既愉悦消费者身心又能保护资源的特色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一)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在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设定1、科学性原则:第一在选取指标时,采用德尔菲法采用专家的意见,此外要求各个指标之间既不具备相关性,又涉及面广;第二在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技术来计算。

2、可获得性原则:最终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获得相关的数据或有重要资料的支持。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有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或资料等确切的数据来对比,同时我们还会接收到一些由于无法定量只能定性的分析数据。

4、基于城市建设原则:只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不将先天优势,比如已有的自然资源等作为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生态旅游资源与景观的不同类型,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可分为自然型和人文型两大类. 自然型生态旅
X [ 收稿日期] 2003-07-30 [ 修回日 期] 2004-02-13 [ 基金项目] 广西“十五”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桂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模式研究”( 编号: 01BJ Y 002) . [ 作者简介] 程道品( 1962- ) , 湖北广水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 从事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评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时, 需要依据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确定其评价标准值, 指标要素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决定了评价标准类型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 指标体系所采用的评价标准类型有: ( 1) 类比标准, 即参照同类 型的生态旅游区相应指标, 进行类比评价确定质量等级; ( 2) 背景值或本底值标准, 即以评价区域的背景值或旅 游开发前的本底值为标准; ( 3) 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即已颁布的各类标准.
游客规模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比值、旅游资源利用强度
游客满意度、当地居 民满意度、与地方 民族文化的协调 性、 游客规模与社会环境承载力的比值
游客规模与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比值
的应用》[ 3] 及我国的《自然保护
区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4] 与《森林旅游资源分级》[ 5] 等研究成果.
3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据旅游活动项目的不同种类,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又可分为度假型、科考型、科普教育型、探险型、乡村 型、民族风情型、休闲娱乐型和康体健身型等类型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共由 4 个层次构成, 见表 1. 目标层, 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最终目标,
用以衡量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综合水平; 准则层, 为了全面反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状况, 选择生态旅游
区环境质量、效益水平和协调程度作为评价准则; 指标层, 反映了评价的具体内容, 包含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
评价方方面面的指标; 要素层, 是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进行评价的具体测算值. 要素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能够
1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概念与类型
1. 1 概 念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 以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护相协调为目标, 能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 且对我国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建设 能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的生态旅游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 经济- 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 以维护自然、人文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的, 力求保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统一. 1. 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类型
Establishment and Valua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for the Sample Area of National Ecotourism
CHEN G D ao-pin1, HE Ping2 , ZHA N G He-ping 3
( 1. T ourism Col leg e of G uiling Indus tr ial U n ivers ity, G uilin 541004, Guangxi , Chi na; 2. C hinese N at ion al Inves t men t Couns el Corporati on , Beijing 100044, Chi na; 3. N ew C ol lege of Cent ral S outh Forest ry U niversit y, Zhuz hou 412006, Hunan, Ch ina)
对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为: 应选择已有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中的指标, 指标应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3. 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 Analy tical Hierarchy Pr ocess 简称 AHP )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 人的主观判断的方法[ 6] .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评判法, 共发出调查表格 100 份, 调查对象主要为旅游学、经济
目标层
国 家 生 态 旅 游 示 范 区 综 合 评 价 系 统
准则层 指 标 层 生态环境质量
环 生态资源质量

子 系
示范区建设
统 社会环境质量
经济环境质量
效 生态环境效益 益 子 社会效益 系 统 经济效益
协 调
旅游与生态的 协调度
度 旅游与社会的
子 协调度
系 统
旅游与经济的 协调度
要 素 层 大气、水体、噪音、绿化指数、生物多样性、废物处理率、地面 清洁度、旅游气候舒适期、负离子浓度 景观多样性、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珍稀程度、规模与丰 度、美誉度、美学价值 可进入性、游览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旅游安全、 综合管理 居民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整体风貌 GD P 年均增长率、旅游区建设投资指数、人均收入水 平、第 三产业在 G D P 中的比重 环保投入与产出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状况、生物多样性保 护、生态旅游示范效应 示范区的形象、融资能力、游客和居民的环保意识 旅游收入占 G DP 的 比重、旅游业平均 利润率、旅游投入 与 产出比例、旅游业带动系数
( GB/ T 18972- 2003) 和《中国 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 级 评 定 》 ( GB/ T 180051999) , 还参考了《森林景观质 量评价理论、内容与方法 》[ 2] 、 《模糊理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
表 1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 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sample area of national ecotourism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旅游发展的主题, 并受到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重视. 2001 年 3 月, 时任我国国 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同志在全国旅游发展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建立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同年国家 旅游局在《200l 年国家旅游局工作要点》与《中国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了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 范区的思想, 并将其列为我国 “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标权重的计算结果如表 2.
表 2 中, C1 指环境质量准则指标, C2 指效益准 则指标, C3 指协调度准则指标; Kmax = 3, CR = 0< 0. 1, 由 此可认为判断矩阵是具有一致性的, 表明在构造比较判
表 2 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 Table 2 Analysis in all kinds power
第2期
程道品等: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9
游示范区可细分为地质地貌型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一些以典型地质构造、冰川活动遗迹、火山地震遗迹、山岳、 岩溶、峡谷、海岸、风蚀地貌等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区) 、水文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以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 滨等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区) 、气候天象型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以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 游区) 、生物型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以森林、草原、古树名木与奇花异草、珍稀动物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区) ; 人 文型生态旅游示范区可细分为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以园林、农业旅游、森林公园、植物园和动物园、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区) 和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以历史文化遗 产、民族风情、纪念馆和纪念地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区) .
index on criterion layer
断矩阵时的思维是一致的, 求得的权重有效. 同理可求得
指标
C1
C2
C3
权重
其它各指标层的权重( 见表 3) .
C1
1. 0
1. 5
1. 5
0. 375
3. 2 各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3. 2. 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C 2 24 卷 第 2 期 2004 年 4 月
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JO U RN A L OF CENT RA L SOU T H FO REST R Y U NI VER SIT Y
[ 文章编号] 1000- 2502( 2004) 02- 0028- 05
V ol. 24 N o . 2 A pr. 2004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程道品1, 何 平2 , 张合平3
( 1. 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2.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北京 100044; 3. 中南林学院涉外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6)
[ 摘 要]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 我国“十五”期间旅游业的重点建设工程. 为正确反映其建设效果, 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 示范区 的评价指标体系, 即 3 个准则层、11 个指标层、56 个要素层, 对各指标要素设立了评价标准, 并用 A HP 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中图分类号] F590 [ 文献标识码] A
30
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第 24 卷
学、管理学、社会学、民俗文化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旅游规划、林学等学科的专家, 其中外地专家 40 人,
本地专家 40 人, 地方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政府官员 20 人. 收回有效问卷 87 份, 其中外地专家的 31
份, 本地专家及地方政府官员的 57 份. 将 87 份有效调查表进行处理后, 共构造评判矩阵 15 个, 其中准则层指
C 3 1. 0~1. 5 1. 0~1. 5 1. 0
0. 312 0. 313
环境质量的评价, 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旅游资源
质量、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水平、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评价.
表 3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建议值) Table 3 Evaluation standard of ec-environment quality on sample area of national ecotour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