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属原子簇合物
第9章金属原子簇和金属-金属键
每个Nb为40/6, 同样很难用18或
16e规则描述。
如果把12个Cl-去掉,则6个Nb还剩 下16个价电子。八面体有八个面,相当 于每个面只有2个e-,即形成的是三中心
2e- 键。
Nb
Nb 2eNb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Zr6Cl18H5]3Cluster Anion.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Cluster Hydrogen Atoms Linfeng Chen, F. Albert Cotton,* and William A. Wojtczak
(1)氧化还原
6[RhC16]3-+23OH-+26 CO+CHC13
0.1MPa, 298K CH3OH
[Rh6(CO)15C]2-+11CO2+39C1-+12H2O 14 NbC15+16Nb+20NaC1
1123K
5 Na4Nb6C118
(2)氧化还原缩合
Rh4(CO)12 +Rh(CO)4
Mo6C184+:
Mo612+ = 6×6-12 = 24;
8C1- = 16; 总数= 40,每个Mo为40/6,这很难用
18或16e规则描述。
其中六个钼原子构成一个八面体,在 八面体的每个面上方有一个氯原子。因 此,Cl- 离子应为面桥基配位,Mo6C184+ 应写作Mo6(3-C1)84+。
Mo6S84–
9.1.4 无配体金属原子簇
无配体金属原子簇(non-ligang
metal ciuster)也称为裸原子簇(naked
《金属原子簇化学》课件
催化领域:金属原子簇作为催化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材料科学:金属原子簇作为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生物医学:金属原子簇作为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 环境科学:金属原子簇作为污染物吸附剂,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金属原子簇的合成 方法
原理:通过加热金属盐或金属氧化 物,使其分解产生金属原子簇
金属原子簇的结构由金属原子和配体组成 金属原子簇的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研究 金属原子簇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如电子性质、催化性能等 金属原子簇的结构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物理吸附等方法进行调控
性质:金属原子簇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磁性、催化活性、光学性质等。
结构:金属原子簇的结构与其性质密切相关,如原子簇的大小、形状、对称性等。
金属原子簇的未来 发展前景与挑战
研究进展:金属原子簇的合成、 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 了重要进展
研究现状:金属原子簇在材料 科学、化学、物理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挑战:金属原子簇的合成、结 构解析、性质研究等方面还存
在许多挑战
发展前景:金属原子簇在能源、 环境、生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应用:广泛应 用于催化、材 料科学等领域
研究意义:有 助于理解金属 原子簇的性质 和反应机理, 推动相关领域
的发展
按照金属原子簇的组成元素分类:如金、银、铜、铁等 按照金属原子簇的结构分类:如线性、平面、立体等 按照金属原子簇的性质分类:如稳定性、反应性、催化性等 按照金属原子簇的应用分类:如催化剂、药物、材料等
改善反应条件:金属原子簇可以改善催化反应的条件,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 提高反应的可行性。
降低能耗:金属原子簇可以降低催化反应的能耗,减少反应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 反应的经济性。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金属原子簇化合物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微小团簇,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形成、结构和应用。
一、形成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方法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最常见的是气相聚集方法和溶液相方法。
1. 气相聚集方法气相聚集方法是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利用高温或激光等手段将金属原子蒸发并聚集起来形成团簇。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金属原子的大小和组成,从而得到不同性质的簇化合物。
2. 溶液相方法溶液相方法是将金属原子溶解在有机溶剂或水溶液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使金属原子形成团簇。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较大数量的金属原子簇,并且可以对其进行表面修饰,改变其性质。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取决于金属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
常见的结构包括金属球形簇、链状簇和层状簇等。
1. 金属球形簇金属球形簇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球形团簇,其中金属原子呈紧密堆积的结构。
这种簇化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对称性。
2. 链状簇链状簇是由金属原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线性结构。
这种簇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导电性,常用于纳米电子器件的制备。
3. 层状簇层状簇是由金属原子按层次排列形成的二维结构。
这种簇化合物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可以用作催化剂、吸附剂等。
三、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应用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催化剂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
例如,铂簇可以用作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铜簇可以用作CO2还原的催化剂。
2. 电子器件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纳米电子器件,如纳米传感器、纳米电子芯片等。
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导电性使其在微电子技术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3. 材料科学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新型材料,如金属纳米颗粒、金属纳米线等。
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磁学和力学性质,可应用于光催化、磁性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原子簇化合物
C60的结构式由五边形和六边形构成的球形32 面体,所有碳原子都是等价的。 多面体Euler定律:F+V=E+2(其中,F为面数, V为顶点数,E为楞数) 由于该多面体只由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每 个C原子和相邻的3个C原子相连,每条楞和2 个C原子相连,则有:F6=(1/2)V-10. 注意:分离五边形规则(IPR)
(2)富勒烯的制备和分离 常用电弧法,高频加热法,等离子体法等。
(3)富勒烯的化学修饰及应用 富勒烯具有缺电子烯的性质,同时又兼备给 电子能力。其中化学修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氢化,卤化,氧化还原,环加成,光化学催 化及自由基加成等多种化学反应,其中以环 加成反应的研究最多。
2.富勒烯金属包合物
两种不同的H: 一种是端氢; 另一种H与两个 硼原子相连, 称为桥式氢原 子,简称桥氢。
网式结构:笼形硼烷的 多面体骨架脱掉两个相 邻的角顶B原子。
通式:BnHn+6
特点:存在三种不同的 氢原子,即除了端氢, 桥氢外,还存在一种外 向型氢原子,它们的指 向为网式硼烷对映的完 整多面体的外接球面的 切线方向,这种氢原子 称为切向氢原子,简称 切向氢。
原子簇化学
一.硼烷和杂原子硼烷 二.碳的簇合物 三.金属原子簇
原子簇: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原子直接键合,组成 以分离的多面体或缺顶点多面体骨架为特征的分子 或离子。
原子簇化学:研究对象涉及范围广泛,既包括非金 属元素也包括金属元素,而且由于簇合物的状态介 于原子,分子和凝聚态之间,因此其空间结构复杂 多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分独特。
(2)结构:碳硼烷的结构类似于母体,也分为 笼形,巢形和网式三类,但目前制备的大多 数为笼形和巢形,网式结构较少。简单的碳 硼烷骨架若为完整多面体,则为笼形(闭式)碳 硼烷,以二碳代闭式十二硼烷C2B10H12为例, 其结构为二十面体,根据C原子取代位置的不 同,可分为邻、间、对三种异构体。这三种 异构体在加热时可以相互转化重排,这种立 体异构现象也是碳硼烷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 闭式—C2B10H12也可以通过不同化学反应,转 变为巢形—C2B10H122-或网式—C2B10H124-。
中级无机化学北大10年第9章金属原子簇和多重键
High-Nuclear Carbonyl Cluster:
若按照 Wade 规则计算 骨架电子数 = 14
不符合Wade规则
An Unprecedented High-Nuclearity Closest-Packed Bimetallic Palladium Carbonyl Cluster: [Pd33Ni9(CO)41(PPh3)6]4- Containing a Pseudo-D3h hcp Pd33Ni9 Core J. Am. Chem. Soc. 1996, 118, 7869-7870
6个Co(CO)2分子片 16=6 4个CO = 8 总骨架电子数 = 6+8 = 14 总骨架电子对数 = 7 = 6+1 n+1 闭式结构
或者: TEC = 69 + 162 = 86 总骨架电子数 = 86 - 126 = 14 骨架电子对数 = 7
C
Fe5(CO)15C 一个Fe(CO)3分子片的骨架电子数: v=8 x = 32 = 6 (v+x-12) = 2
Fe33+, Fe2+/Fe23+, Fe22+/Fe3+, Fe32+
Schematic structures (A) a proposed 6-Fe cluster in [Fe]-hydrogenase,
(B) the binuclear site in D. gigas hydrogenase,
第6章 金属原子簇和金属金属多重键
存在M-M键的化合物称为簇合物(cluster) (M≥3)
羰基原子簇: Rh6(CO)16, Co4(CO)12(0价)(低价) 卤化物类原子簇: Mo6Cl84+ (+2价) (高价,相对)
金属原子簇合物PPT课件
–O2CCH3, Cl- 和 CO
.
4
3) 原子簇与催化作用
M2[Rh12(CO)30] (M= Ag+, Tl+)
3CO + 5H2 Rh ca t HOCH2CH2OH + CH3OH
2 多核羰基、亚硝酰基及相关化合物
例如, Mn2(CO)10, Co2(CO)8, Fe3(CO)12, CO 在多核金属羰基化合物中有两种结合方式: 端基和桥联方式。
化学式
多核结构
M-M 键
M-M 键长(Å)
[Re2Cl8]2- 双核
四重键
2.24
[Re3Cl12]3- 三核
双键
2.48
[Re3Cl9]
三核
双键
2.48
[Mo6Cl8]4+ 六核
单键
2.61
[Nb6Cl12]2+ 六核
2/3 键
2.82
---------------------------------------------------------------------------
在 Fe3(CO)12, υCO= 2043, 2020, 1997 cm-1, 端基; 而 1840 cm-1, μ2-桥方式. 3. Wade’规则用于预言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 构
假设:
1) 每个金属原子仅用 3 个原子轨道
(
dxz,dyz,
d
z
)
2
去构建骨架M-M
.
键,而其余6
6
个轨道用于接受配体电子或成为非金属键轨道。 2) 上述 6 个轨道首先被 12n 个电子填充; 3) 骨架电子对数由下式计算: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金属原子簇化合物是由金属原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簇状结构的化合物。
这些簇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应用潜力,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形成是通过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金属原子倾向于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来形成金属键。
在形成簇化合物时,金属原子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被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组成的簇体。
这些簇体通常由几个到数百个金属原子组成,形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和组成:研究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是了解其性质和行为的基础。
通过使用X射线衍射、质谱、光谱等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确定簇体的原子排列和组成,从而揭示其微观结构。
2. 物理性质: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具有与宏观金属不同的物理性质。
由于其尺寸较小,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可以显示出量子效应,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
此外,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磁性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3. 化学性质: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可以与其他分子或原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这些反应可以产生一系列新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如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应用潜力: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可以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电子器件等领域。
例如,纳米金属簇化合物可以用作高效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通过研究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潜力,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簇化合物的特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新材料和应用。
金属簇合物其他
氧化还原性质
一些金属簇合物具有特殊的氧化 还原性质,可以在电化学反应中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光学性质
发光性质
01
一些金属簇合物具有发光性质,可以吸收能量后发出特定波长
的光。
吸收光谱
02
金属簇合物的吸收光谱与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吸
收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
折射和反射
03
金属簇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可以用于制造光
溶剂热法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溶剂在 高压下蒸发,形成高温高压状态,促进金 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簇合物。
电化学法
通过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成 金属原子,再通过自组装形成金属簇合物。
合成原料
金属盐
如氯化物、硝酸盐等,提供合成所需的金属离 子。
配体
有机分子或聚合物,用于控制金属离子的配位 方式和簇合物的结构。
查询和数据获取。
学术论坛与交流平台
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讨 论金属簇合物的平台,可以分 享研究成果、交流心得和经验。
科技新闻网站
报道有关金属簇合物的最新科 技新闻和动态,帮助研究者了 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绿色合成技术
1 2 3
高效合成方法
研究和发展高效、环保的金属簇合物合成方法是 未来的重要趋势,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和过程,降 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溶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金属簇合物的绿色合成至关 重要,应优先使用低毒、环保的溶剂,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循环利用
推动金属簇合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 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器件和表面涂层。
金属原子簇化学
Aprotic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of the Nanosized 6- Hexaanion Nonprotonated 3-Octahedral [Pt6Ni38(CO)48] Stabilized as a Cubic Solvated [NMe4]+ Salt Namal de Silva and Lawrence F. Dahl IC 2006 pp 8814 - 8816
CO CO CO
CO
例
推测Co4(CO)12的可能结构 9 4 + 2 12 = 60 每个中心Co的平均外层电子数 = 60/4 = 15 每个Co缺3个电子必定形成3个Co-Co键
理想结构为:
OC OC OC Co CO Co CO CO
测定结构为:
OC OC
Co
Co OC
CO CO
CO
p M L
M L
1、羰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合成
1)直接反应法
Ni+4CO Fe+5CO
Ni(CO)4 Fe(CO)5
1890年 第一个 200℃ 200 atm V(CO)6 Cr(CO)6
2)还原法
VCl3 + Na +CO CrCl3 + RMgX + CO
反应 1) 简单取代
Re2O7 + CO
Comparative Bonding Behavior of Functional Cyclopentadienyl Ligands and Boron-Containing Analogues in Heterometallic Complexes and Clusters P. Croizat, N. Auvray, P. Braunstein, R. Welter IC 2006 pp 5852 - 5866
第九章 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化学 PPT课件
CO
Fe CO CO Fe
CO
二[羰基(μ-羰基)(η5-环戊二烯基)铁(0)]
CH2 Cl
Cl
CH Pd Al
CH2 Cl
Cl
η3-烯丙基钯(II)二-μ-氯二氯合铝(III)
17
练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O
Fe
OC
C
Fe
Fe
V
C
CO
OC
CO
O
OC CO
Cl Zr
Cl
18
Mn
H 2C
12o
H 2C
第九章 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化学 PPT课件
9.1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 配位化合物:中心金属+配位体(配体) • 直接配位反应法:溶液法,气体配体直接配位反
应法,金属蒸气法和基底分离法
• 组分交换反应法:金属交换法,配体取代法,配
体原料的组分转移和取代反应
• 元件组装反应法:配位聚合,桥联聚合, • 氧化还原反应法:金属氧化法,金属还原法,还
-2e
-2e
闭合式、巢式和蛛网 式硼烷的多面体结构 42
Lipscomb:硼烷的拓扑结构
Lipscomb 在 硼 烷 成 键 特 征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用 拓 扑 法 (topological approach)来描述硼烷的结构, 其要点如下:
(1) 假想在硼烷中, 每个硼原子都可以形成2C-2e的B-H键或 B-B键, 也可以形成3C-2e的氢桥键或闭式硼桥键;
23
有效原子序数规则(EAN规则)
亦称为18电子规则,这个规则实际上是金属原子
与配体成键时倾向于尽可能完全使用它的九条价 轨道(五条d轨道、1条s、三条p轨道)的表现。
金属原子簇化学
金属原子簇在其他领
05
域的应用
金属原子簇在电池材料中的应用
总结词
金属原子簇在电池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
VS
详细描述
金属原子簇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可以作为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材料,提高 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例如,铁原 子簇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金属原子簇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金属原子簇具有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光电转换等领域 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金属原子簇的精准合成与调控
目前,金属原子簇的合成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如何实现金属原子簇的精准合成与调控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 究方向。
金属原子簇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详细描述
金属原子簇能够通过特定的活性位点,控制烃类分子的裂化路径,实现高选择性、高活性的催化效果 。例如,铂、钯等金属原子簇在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于烃类催化裂化反应,能够将重质烃类高效转化 为轻质烃类,提高石油的利用价值。
金属原子簇在醇类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属原子簇在醇类催化氧化中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能够将醇类高效转化为醛、酮等含氧衍生物。
金属原子簇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目前,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合成出多种金属原子簇,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这 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金属原子簇的形成机理,还为金属原子簇在催化、能源和医学等领 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金属原子簇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金属原子簇在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金属原子簇可以作为催化 剂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合成,也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癌症治疗等。
金属簇合物
3.其它方法。如配体取代、骨架转换、加成反应等。
(1)配体取代反应:如: Rh6(CO)16+MX Os3(CO)12 +x PPh3 (x=1,2,3) M[Rh6(CO)15X]+CO Os3(CO)12-x(PPh3)x
在取代反应中,簇合物的骨架不发生变化。
(2)配体插入反应,如:
Re3C19+3Py
Nb
Nb 2e Nb
Mo6C184+,
Mo612+=6×6-12=24,8C1-=16, 总数=40,每个Mo为40/6,这很难用18或16e规则描述。 其结构见右下。 其中六个钼原子构成一个八面 体,在八面体的每个面上方有一个 氯原子。因此,Cl-离子应为面桥基 配位,Mo6C184+应写作Mo6(3-C1)84+。 如果把8个Cl-取掉,则剩下Mo612+, 其价电子数为6×6-12=24,共12 对,而八面体共12条边,正好足够 沿着八面体的每个边形成一条Mo- Mo键。
含有直接而明显键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1982年徐光宪提出:
原子簇合物为若干有限原子(三个或三个以上)直接键合组成 多面体或缺顶多面体骨架为特征的分子或离子。
第一个金属簇合物(亦即第一个原子簇合物):
Roussin黑盐:Cs[Fe4S3(NO)7]•H2O 1858年,Roussin合成得到 。 1958年,经X-ray分析确定其结构 。 1970年,经IR光谱和Mö ssbauer谱进一步证实 。
三、M-M键存在的判据
金属原子簇是具有M-M键的化合物,但要判断M-M键的存在却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问题。通常是根据下列几方面的实验事实进行判断的。
1.键长:
若金属原子间的核间距离比金属晶体中的差不多或更小,
原子簇化合物资料
中心离子的电子在配位场能级中的占据结果,使配合物获得一个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稳定性、磁性、结构畸变等,但无法解释金属
配位场理论理论要点:配体的存在使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作用既包括
(既有σ成键作用也有π成键作用)。金属离子的d电子局限在金属原
.镧系元素与稀土元素
57~71号共15种元素,即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
(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常用Ln表
15种镧系元素加上与其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相近的钪(Sc)和钇(Y),共计17种
(氧化物或含氧酸根离
)或氟化物,含氧化合物更为普遍。
.第一系列过渡元素的化学性质
Cu外,在1 mol·L-1H+的水溶液中,金属可自发转化为M2+。从左向右金属转化为M2+
+2或+3。第一系列过渡元素的重要物种如下:
.第二、三系列过渡元素的性质
三系列过渡元素的特点:基态电子构型特例多;有几对同族元素原子半径、离子半径
规则指出,稳定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应该具有的电子特点是,金属原子的电子总数加上
对于过渡金属元素,每个金属原子
18的化合物是稳定的,因此该规则又称为“18电子
。
(n-1)d1~9ns1~2。的d区元素和价电子构型为
~2的ds区元素。通常将第4,第5和第6周期的过渡元素分别称为第一、第
第一系列过渡元素又常称为轻过渡元素,第二、第三系列过渡元素
同族元素的同级电离能比较接
I1,I2比较接近,I3比I2高很多;第一系列过渡元素的I2比第二系列过渡
第9章_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
(a)
(b )
HFe4(CO)12(CO)-的结构(a)和铁催化剂上的N2 (b)
9.6 过渡金属羰基簇合物
配体为CO的过渡金属簇合物称为过渡金属羰基簇合物。 由于CO是一个较强的 电子给予体和 电子接受体,所以 羰基簇合物比较稳定,数量也较多。 CO在羰基簇合物中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 羰基簇合物 功能 单核羰基簇合物 端基配位 双核羰基簇合物 端基+边桥基+半桥基 多核羰基簇合物 端基+边桥基+半桥基+面桥基
Os3(CO)10(2-H)2:
配体提供价电子数=10×2+2×1=22 金属 Os3 = 3×8=24 总电子数=46 M-M键数=(18×3-46) / 2=4
三个金属4条金属键,可以有两种如下 Os=Os=Os 和 Os Os=Os
的排布,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 具有环丙烯的结构,所以其结 构如右图所示: 显然,后者电荷分布比较 合理。
a a a b e b c c d c
f d fd
Os6(CO)18
9.7 过渡金属卤素簇合物 (了解)
卤素簇在数量上远不如羰基族多,由 卤素簇的
特点可以理解这一点:
① 卤素的电负性较大, 不是一个好的电子给予
体,且配体相互间排斥力大, 导致骨架不稳定;
② 卤素的反键 *轨道能级太高 , 不易同金属生 成 d→反馈键,即分散中心金属离子的负电荷累 积能力不强;
O C
CO CO CO CO
Fe
金属卤素簇合物
CO
9.1 金属-金属键
按照簇合物定义, 金属-金属键是簇合物的重要标志,金属 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或四重键。 1 Mn2(CO)10 按照 18 电子规则 , Mn2(CO)10 有 2×7 + 10×2 = 34 个电子, 平均每个Mn有17个电子,可以预料在它们的分子中必定存在有 一条Mn-Mn金属键。 事实上,在成键时锰进行了 d2sp3杂化,有六条杂化轨道。 其中5条用以接受来自五个羰基配体的孤对电子,其中还有一条 已充填有一个单电子的d2sp3杂化轨道与另一个锰原子的同样的 轨道重叠形成 Mn-Mn键。因此,每一个锰都是八面体型的, 而且OC-Mn-Mn-CO处于一条直线上。
04金属簇合物的合成和反应
在双核和多核羰基簇合物,CO的配位方式或可以同时出现, 或出现其中的几种。如 Rh6(CO)12(3-CO)4 Re4(5-C5H5)4(3-CO)4 一般地, 原子越小,越容易形成桥式结构。因此,同一族
元素,从上而下非桥式配合物稳定性增加。
羰基簇合物,一般根据所含金属原子及金属键的多少而采 取不同的结构,如 三核: 三角形(三条M-M) 直线(两条M-M) 角形(两条M-M)
高价过渡金属卤化物(硫化物)原子簇 M6X8 或 [ M6(3-X)8 ]
Mo6Cl84+ Mo6S84 –
Mo(II) 簇电子数: 4×6 = 24e
Mo—Mo间的电子数: 24/12(棱)=2
Mo—Mo 单键(2e) ~ 2.60Å
Chevrel phase, PbM6S8
高价过渡金属卤化物原子簇M6X12
其中的CO全为端基,每个Os三个CO, 六个Os按双冠四面体排布。 a
a a b e b c c d c
f d fd
Os6(CO)18
一些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下面仅举一个用铑的羰基化合物作催 化剂使甲醇氧化为醋酸的例子:
金属羰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例如, 以前 由甲醇和CO合成醋酸需要使用高压(650~700×105 pa) 反应才能进行,目前使用一种铑羰合物RhI2(CO)2- 作为 催化剂可以在低压下使 CO “插入”到甲醇中去:
Nb6Cl122+ Nb(氧化态=14/6) 簇电子数: (5 –14/6)×6 =16e (或者 簇电子数=5×6 –12-2=16) Nb—Nb间的电子数: 16/12(棱)=4/3e
Nb—Nb 键级: 2/3 ~ 2.90Å
j有机金属化合物簇合物PPT课件
Tc2(C O )10 白 色 固 体
432
D 4d
R e2(C O )10 白 色 固 体
450
D 4d
Fe2(C O )9 金 黄 色 固 体
d. 373
D 3h
Fe- Fe 键 长 246 pm
O s2(C O )9 橙 黄 色 固 体 337- 340
C o2(C O )8 橙 红 色 固 体
第九章: d区元素(Ⅲ)—有机金属化合物簇合物
一些羰基化合物的性质
化 合 物 颜 色 及 状 态 熔 点 /K
点群
其他性质
1
V(C O )6
黑色固体
d *.3 4 3
Oh
真 空 中 升 华 ; 顺 磁 性 , V - C 键 长 200.8 pm
1
C r(C O )6
白色晶体
d. 403
Oh
易 升 华 , C r- C 键 长 191.3 pm
1
M o(C O )6 白 色 晶 体
―
Oh
易 升 华 , M o- C 键 长 206 pm
1
W (C O )6
白色晶体
―
Oh
易 升 华 , W - C 键 长 206 pm
1
Fe(C O )5 淡 黄 色 液 体
253
D 3h
b.p.403 K
(2) 还原和羰基化作用 还 原 剂 可 用 Na、Al、Mg、 三 烷 基 铝 、 CO 以 及 CO+H2等。如: 2CoCO3+6CO+4H2 420K,30MPa Co2(CO)8 +4H2O
CrC13+6CO+A1 A1C13,苯 Cr(CO)6+A1C13 OsO4+9CO 420K,25MPa Os(CO)5+4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金属原子簇合物
一、概述 二、影响形成M-M键的因素 三、 M-M键存在的判据 四、金属原子簇合物的合成 五、羰基原子簇合物 六、卤素簇合物 七、展望
一、概述
1.金属原子簇合物的含义
Metal Clusters Compounds
A group of the same or similar elements gathered or occurring closely together
Re3C19(Py)3
在插入反应中,簇合物的骨架不变但整个分子结构发生变 化。
(3)降解反应: [Rh6(CO)15]2-+4 CO
[Rh5(CO)15]-+[Rh(CO)4]-
在降解反应中,簇合物的骨架也发生了变化。
(4)分解反应:
Fe3(CO)12 +6 PPh3
3 Fe(CO)4(PPh3)2
1963年,美国化学家F.A.Cotton 和T.E.Haos 首次使用Cluster来命名这类化合物。
美国化学文摘的索引: “原子簇合物(Cluster Compounds)”
原子簇合物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键合或极大部分互相键 合的金属原子的配位化合物。
1966年F.A.Cotton的定义 :
2.金属原子簇合物的特点
❖ 化学成键 以离域的多中心键(原子簇键)形式存在为本 质特征,对经典的化学键理论提出了挑战。
❖ 由于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是经典化合物所 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在催化性质方面。
❖ 由于此类化合物的发现,对合成化学提出了挑战(无法按 希望得到预期的产物,在还原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较 差。) 。
4)配位层反应同时常伴随着金属原子组成的骨架多面体的变 化。
二、影响形成M-M键的因素
1.金属要有低的氧化态,一般为0或接近0。
M-M键的形成需要成键电子,高氧化态,d电子已给出,无法提供d 电子成键;并且M-M键的形成要依靠d轨道的重叠,当金属处于高氧 化态时,d轨道收缩,不利于d轨道的互相重叠;相反,当金属呈现低 氧化态时,其价层轨道得以扩张,有利于金属之间价层轨道的充分重 叠,而在此同时,金属芯体之间的排斥作用又不致过大。
四、金属原子簇合物的合成
1.缩合反应 △
3Ru(CO)5
Ru3(CO)12 + 3(CO)
2.还原聚合或氧化聚合
还原聚合
THF
3Co4(CO)12 +4M
2M2[Co6(CO)15] +6CO (M=Li ,Na,K,Rb)
氧化聚合 3Na[HFe(CO)14]+MnO2+3H2O
Fe3(CO)12+3Mn(OH)2+3NaOH
含有直接而明显键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1982年徐光宪提出:
原子簇合物为若干有限原子(三个或三个以上)直接键合组成 多面体或缺顶多面体骨架为特征的分子或离子。
第一个金属簇合物(亦即第一个原子簇合物):
Roussin黑盐:Cs[Fe4S3(NO)7]•H2O 1858年,Roussin合成得到 。 1958年,经X-ray分析确定其结构 。 1970年,经IR光谱和Mössbauer谱进一步证实 。
3.其它方法。如配体取代、骨架转换、加成反应等。
(1)配体取代反应:如:
Rh6(CO)16+MX Os3(CO)12 +x PPh3 (x=1,2,3)
M[Rh6(CO)15X]+CO Os3(CO)12-x(PPh3)x
在取代反应中,3Py
3.金属原子簇合物的分类
1) 成簇骨架原子
同核金属原子簇,如:M6X8,M6X12 混合金属原子簇 金属-非金属杂原子簇
2) 金属原子形成氧化态
高氧化态(缺电子簇) 卤素、硫、氧等
低氧化态(富电子簇) 羰基、异腈基等
3) 簇骨架结构的几何特征
三原子-三角形 四原子--四面体,正方形,
菱形 五原子--四方锥,三角双锥 六原子--八面体,三棱柱 七原子--戴帽三棱柱 八原子--四方反棱柱,
1.键长:
若金属原子间的核间距离比金属晶体中的差不多或更小, 可认为形成了M-M键。
如Mo2Cl84-: Mo-Mo 214pm,而金属钼中为 273pm。 注意: 键长与金属氧化态、配体性质(配体种类、是否形成反馈键) 以及分子构型等有关,因此在作上述判断时应注意。
2.键能:
通常认为M-M键能在80kJ·mol-1以上的化合物 才算是原子簇合物。
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配体,一般是前几族的元素容易生成原子簇 合物,即Nb,Ta,Mo,Tc,Re的M-M键的化合物是常见的,而 Fe族、Ni族则不常见,其原因就是前几族元素价层的电子数比较少的 缘故。
三、M-M键存在的判据
金属原子簇是具有M-M键的化合物,但要判断M-M键的存在却是一个十分 复杂的问题。通常是根据下列几方面的实验事实进行判断的。
3.磁性:
如果多核分子的磁性比起单核的要小,那就有可能是 因为形成M-M键后,电子配对的结果。
注意:
由于配位环境的影响或金属原子桥原子作用等 都可能使电子配对,所以通常要结合键长、桥 基等的测定才能作出判断。
4.确定键级:
是单键、双键、叁键或四重键? 这一般通过将键长、键能的实验测定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的办法来确定。
十二面体 九原子--三戴帽三棱柱,
单戴帽四方反棱柱
4) 配体类型
羰基簇合物 非羰基簇合物
4. 簇合物反应特殊性:
1)反应很少只在单个的金属中心发生,必须作为整体考虑。
2)不能忽视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从原子簇的一部分到另一部 分的迅速传递。
3)面桥基配体的存在,只存在原子簇中,它们需通过和几个 金属键合才能稳定,当原子簇骨架遭到破坏,则面桥基不复存 在。
2.金属要有适宜的价轨道, 常表现在对于任何一族过渡元素的 第二、第三系列比第一系列的元素更易形成金属-金属键。
由于3d轨道在空间的伸展范围小于4d和5d,因而只有第二、三过 渡系列的元素才更易形成原子簇合物。
3.要有适宜的配体。
由于价层中太多的电子会相互排斥,从而妨碍M-M键的形成,因此, 只有当存在能够从反键中拉走电子的π酸配体,如CO、NO、PPh3, C5H5-,C6H6等时,金属原子簇才能广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