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清单整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高中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此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转变(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3)周期T,频率:f=1/T(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转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改变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12.留意:(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转变的变加速运动。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二物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动量与冲量
- 动量定律:质点的动量等于质点的力产生的冲量。
- 冲量定理:冲量等于质点动量变化的大小。
-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总动量等于外力对质点系产生的冲量。
2. 动能与功
- 功的定义:力在运动方向上所做的功等于力与质点位移的乘积。
- 动能定理:一个质点的动能变化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
- 动能守恒定律:一个质点在合外力不做功的情况下,它的动能保持不变。
3. 动能与机械能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与势能差:物体在某一位置相对于零势能位置具有的势能和势能差。
-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在重力场中而具有的势能。
- 弹力势能:物体由于被压缩或拉伸而具有的势能。
- 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的特殊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4.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必然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第一个物体上。
5.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个引力,该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等于万有引力常数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再除以两物体距离的平方。
这些是人教版必修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整理(必修 2 )第1章 功和功率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2.公式:W =Fl cos_α.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F 、l 方向间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3.功的正负判断(1)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2)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3)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特别提示:功是标量,比较做功多少看功的绝对值. 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1)定义式:P =W t,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2)推论式:P =Fv cos_α.(α为F 与v 的夹角)考点一 恒力做功的计算 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 =Fl cos α计算.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式均适用. 2.合外力做的功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 合,再用W 合=F 合l cos α求功.适用于F 合为恒力的过程. 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 1、W 2、W 3…,再应用W 合=W 1+W 2+W 3+…求合外力做的功. 3.(1)在求力做功时,首先要区分是求某个力的功还是合力的功,是求恒力的功还是变力的功.(2)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实际路径无关,等于力与物体在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或等于位移与在位移方向上的力的乘积.考点二 功率的计算 1.平均功率的计算:(1)利用P =Wt.(2)利用P =F ·v cos α,其中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的计算:利用公式P =F ·v cos α,其中v 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注意:对于α变化的不能用P =Fv cos α计算平均功率. 3.计算功率的基本思路:(1)首先要明确所求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对应于某一过程的功率为平均功率,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功率为瞬时功率.(2)求瞬时功率时,如果F 与v 不同向,可用力F 乘以F 方向的分速度,或速度v 乘以速度v 方向的分力求解.考点三 机车启动问题的分析 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v ↑⇒F =P 不变v ↓⇒a =F -F 阻m↓2.三个重要关系式(1)无论哪种运行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 m =P F min =PF 阻(式中F min 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F 阻).(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速度不是最大,即v =P F <v m =P F 阻. (3)机车以恒定功率运行时,牵引力做的功W =Pt .由动能定理:Pt -F 阻x =ΔE k .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小.3.分析机车启动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1)在用公式P =Fv 计算机车的功率时,F 是指机车的牵引力而不是机车所受到的合力. (2)恒定功率下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可用W =Pt 计算,不能用W =Fl 计算(因为F 是变力).(3)以恒定牵引力加速时的功率一定不恒定,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常用W =Fl 计算,不能用W =Pt 计算(因为功率P 是变化的).第2章 能的转化和守恒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 k =12mv 2.3.单位:焦耳,1 J =1 N ·m =1 kg ·m 2/s 2. 4.矢标性:标量.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E k2-E k1=12mv 22-12mv 21.3.适用范围(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考点一动能定理及其应用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了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两个关系:①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②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l、m、v、W、E 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2.运用动能定理需注意的问题(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不必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初末的动能.(2)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正负号一同代入公式.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受哪些力→各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各力做功的代数和(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考点二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解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象,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4.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清图象的类型.若是F-x图象,则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做的功;若是v-t图象,可提取的信息有:加速度(与F合对应)、速度(与动能对应)、位移(与做功距离对应)等,然后结合动能定理求解.考点三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往复运动解决物体的往复运动问题,应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注意应用下列几种力的做功特点:1.重力、电场力或恒力做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三、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高度的乘积.2.公式:E p=mgh.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其大小.4.特点(1)系统性: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有的.(2)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大;重力做多少正(负)功,重力势能就减小(增大)多少,即W G =E p1-E p2.二、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2.大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大.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表达式(1)守恒观点:E k1+E p1=E k2+E p2(要选零势能参考平面). (2)转化观点:ΔE k =-ΔE p (不用选零势能参考平面). (3)转移观点:ΔE A 增=ΔE B 减(不用选零势能参考平面).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或虽有其他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考点一 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方法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变化.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或有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4.(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 “只受重力作用”.(2)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时,必须明确要研究的系统.(3)只要涉及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一定不守恒.对于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情况,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考点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1.三种表达式的选择如果系统(除地球外)只有一个物体,用守恒观点列方程较方便;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用转化或转移的观点列方程较简便.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含弹簧的系统(2)分析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确定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3)确定初末状态的机械能或运动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转化情况. (4)选择合适的表达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5)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说明.3.(1)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要正确选择系统和过程.(2)对于通过绳或杆连接的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注意找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和高度变化关系.(3)链条、液柱类不能看做质点的物体,要按重心位置确定高度.四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一、功能关系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1)E1=E2.(2)ΔE减=ΔE增.考点一功能关系的应用1.若涉及总功(合外力的功),用动能定理分析.2.若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3.若涉及弹性势能的变化,用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4.若涉及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5.若涉及机械能变化,用其他力(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6.若涉及摩擦生热,用滑动摩擦力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分析.考点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s相对.其中s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考点三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列能量守恒定律方程的两条基本思路: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3.能量转化问题的解题思路(1)当涉及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时,一般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解题时,首先确定初末状态,然后分析状态变化过程中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求出减少的能量总和ΔE减和增加的能量总和ΔE增,最后由ΔE减=ΔE增列式求解.第3章抛体运动一、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考点一 对曲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1.曲线运动的分类及特点(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 (2)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3.速率变化情况判断(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考点二 运动的合成及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均是矢量,故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运动的性质判断⎩⎨⎧加速度或合外力⎩⎪⎨⎪⎧变化:变加速运动不变: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或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共线:直线运动不共线:曲线运动3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 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v 合与a 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v 合与a 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4.最后进行各量的合成运算.两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一、小船渡河模型 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2.模型分析(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2)三种速度:v 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2(水流速度)、v (船的实际速度). (3)两个极值①过河时间最短:v 1⊥v 2,t min =dv 1(d 为河宽).②过河位移最小:v ⊥v 2(前提v 1>v 2),如图甲所示,此时x min =d ,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 α=v 2v 1;v 1⊥v (前提v 1<v 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 min =dsin α=v 2v 1d .3.求解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求解小船渡河问题有两类:一是求最短渡河时间,二是求最短渡河位移.无论哪类都必须明确以下三点:(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分运动和合运动,在船的航行方向也就是船头指向方向的运动,是分运动;船的运动也就是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一般情况下与船头指向不共线.(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按实际效果分解,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沿水流方向和船头指向分解.(3)渡河时间只与垂直河岸的船的分速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 二、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 1.模型特点绳(杆)拉物体或物体拉绳(杆),以及两物体通过绳(杆)相连,物体运动方向与绳(杆)不在一条直线上,求解运动过程中它们的速度关系,都属于该模型.2.模型分析(1)合运动→绳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2)分运动→⎩⎪⎨⎪⎧其一:沿绳或杆的分速度v 1其二:与绳或杆垂直的分速度v 2(3)关系: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3.解决绳(杆)端速度分解问题的技巧(1)明确分解谁——分解不沿绳(杆)方向运动物体的速度; (2)知道如何分解——沿绳(杆)方向和垂直绳(杆)方向分解;(3)求解依据——因为绳(杆)不能伸长,所以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二 抛体运动1、平抛运动1.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以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以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3)合运动①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0=gt v 0.②合位移:x 合=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tan α=y x =gt 2v 0.2、斜抛运动 1.性质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规律(以斜向上抛为例说明,如图所示)(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cos θ. (2)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v y =v 0sin θ-gt .考点一 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飞行时间:由t =2h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 ,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甲所示.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乙中A 点和B 点所示.(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6.“化曲为直”思想在抛体运动中的应用(1)根据等效性,利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在这两个方向上分别求解.(2)运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求出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第4章 匀速圆周运动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的快慢,v =Δs Δt =2πrT .2.角速度: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ω=ΔθΔt =2πT .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T =2πr v ,T =1f.4.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a n =r ω2=v 2r =ωv =4π2T2r .5.向心力: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F n =ma n . 二、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项目 匀速圆周运动 非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 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 运动特点 F 向、a 向、v 均大小不变,方向变化,ω不变 F 向、a 向、v 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ω发生变化 向心力 F 向=F 合 由F 合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三、离心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2.供需关系与运动如图所示,F 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则(1)当F =m ω2r 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 =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3)当F <m ω2r 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4)当F >m ω2r 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考点一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1.运动实例:圆锥摆、火车转弯、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飞行等.2.重力对向心力没有贡献,向心力一般来自弹力、摩擦力或电磁力.向心力的方向水平,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3.涉及静摩擦力时,常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 4.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解题方法(1)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来源,涉及临界问题时,确定临界条件; (2)确定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半径; (3)应用相关力学规律列方程求解. 考点二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1.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有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两种.2.只有重力做功的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圆周运动,遵守机械能守恒. 3.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既有临界问题,又有能量守恒的问题.4.一般情况下,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只涉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种情形. 考点三 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 圆周运动常与平抛(类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组合而成为多过程问题,除应用各自的运动规律外,还要结合功能关系进行求解.解答时应从下列两点入手:1.分析转变点:分析哪些物理量突变,哪些物理量不变,特别是转变点前后的速度关系.2.分析每个运动过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明确遵守的规律. 3.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题,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平抛运动问题,用牛顿定律求解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找到两者的速度关系.若先做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则圆周运动的末速等于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若物体平抛后进入圆轨道,圆周运动的初速等于平抛末速在圆切线方向的分速度.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轻杆、轻绳”模型1.模型特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轨道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的“过山车”等),称为“轻绳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小球在弯管内运动等),称为“轻杆模型”.2.模型分析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v 2(1)定模型:首先判断是轻绳模型还是轻杆模型,两种模型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不同,其原因主要是“绳”不能支持物体,而“杆”既能支持物体,也能拉物体.(2)确定临界点:v 临=gr ,对轻绳模型来说是能否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点,而对轻杆模型来说是F N 表现为支持力还是拉力的临界点.(3)定规律: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第5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一、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 =Gm 1m 2r,其中G =6.67×10-11 N ·m 2/kg 2. 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其中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二、宇宙速度三、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2.相对论时空观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不同.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考点一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G Mm r 2=ma n =m v 2r =m ω2r =m 4π2r T2 (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 Mm R2=mg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 4πGR . (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GT2; 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 3=3πr 3GT 2R 3; 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3.(1)利用圆周运动模型,只能估算中心天体质量,而不能估算环绕天体质量.(2)区别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只有在天体表面附近的卫星才有r ≈R ;计算天体密度时,V =43πR 3中的R 只能是中心天体的半径. 考点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运算1.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
(完整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
结
力学
第一章机械基础知识
- 机械运动和参照系
- 直线运动的描述
- 动能和动能定理
- 动量和动量定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章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 分类和测量力
- 推力和拉力
- 摩擦力
- 弹力
- 合力和力的分解
- 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三章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平衡
- 牛顿第三定律
- 力的合成
- 力的平衡和不平衡
- 平衡的条件
- 弹簧测力计
热学
第四章热学基础知识
- 热学现象和热量的传递
- 温度和热平衡
- 热膨胀和热机械转换
-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五章气体的分子动理论
-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 热力学温度和分子动理论温度的联系- 分子自由度和平均动能定理
第六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卡诺热机
- 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光学
第七章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
- 光的折射
- 光的透射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
- 可见光谱和线性偏振光
第八章光的波动性
- 光的干涉
- 光的衍射
- 杨氏实验和光的相干性
- 光的偏振和偏振器
- 波粒二象性
第九章光的粒子特性
- 光电效应
- 光子的概念
- 康普顿散射
- 波粒二象性的应用
以上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下面是必修二物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人教版):
1. 磁场和电磁感应:
-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 磁场的磁感线和磁场的表示方法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 动生电动势和感应定律的应用
2. 电磁波:
- 电磁波的特性和性质
- 光的电磁波本质以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
- 电磁波的频率和光谱
3. 光学:
- 光的传播定律(折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
- 透镜的成像公式和使用方法
- 球面镜和成像公式的应用
- 凸透镜和凹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 物镜、目镜和复合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应用
- 光的色散和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
4. 粒子运动学:
- 物体的运动和参照系的选择
-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冲量和冲量定理
- 质点运动中的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
- 质点的径向力和径向力学方程
5. 能量守恒和机械能:
- 功和功率的计算
- 力的功率和能量守恒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 机械能守恒和机械能转化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二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二1.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一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二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①熔化热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注意: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I、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II、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
人教版(2019)物理高中必修第二册 6 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考点
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把握基础知识 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在圆周运动中,v = ,即线速度的大小等于 与的乘积。
2.圆周运动中其他各量之间的关系(1)v 、T 、r 的关系:物体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转过的弧长Δs =2πr ,时间为T ,则v =ΔsΔt= 。
答案:ωr ,半径,角速度大小,2πrT(2)ω、T 的关系:物体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转过的角度Δθ=2π,时间为T ,则ω=ΔθΔt= 。
(3)ω与n 的关系:物体在1 s 内转过n 转,1转转过的角度为2π,则1 s 内转过的角度Δθ=2πn ,即ω=2πn 。
答案:2πT二、重难点突破 常见的传动装置及其特点(1)同轴转动:A 点和B 点在同轴的一个圆盘上,如图5-4-2所示,圆盘转动时,它们的角速度、周期相同:ωA =ωB ,T A =T B 。
线速度与圆周半径成正比,v A v B =r R。
(2)皮带传动:A 点和B 点分别是两个轮子边缘的点,两个轮子用皮带连起来,并且皮带不打滑。
如图5-4-3所示,轮子转动时,它们的线速度大小相同:v A =v B ,周期与半径成正比,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ωA ωB =r R ,T A T B =Rr。
并且转动方向相同。
(3)齿轮传动:A 点和B 点分别是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齿轮轮齿啮合。
如图所示,齿轮转动时,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存在以下定量关系:v A =v B ,T A T B =r 1r 2,ωA ωB =r 2r 1。
A 、B 两点转动方向相反。
101小贴士:在处理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时,关键是确定其相同的量(线速度或角速度),再由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确定其他各量间的关系。
趁热打铁: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大齿轮的半径是小齿轮半径的3倍,A 点和B 点分别在两轮边缘C 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
如果不打滑,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 ∶v B ∶v C 为A .1∶3∶3B .1∶3∶1C .3∶3∶1D .3∶1∶3解析:A 、C 两点转动的角速度相等,由v =ωr 可知,vA ∶vC =3∶1;A 、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 ∶vB =1∶1,则vA ∶vB ∶vC =3∶3∶1。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篇一第一节认识静电一、静电现象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电荷量和点电荷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1、检测仪器:验电器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三、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4、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一、电场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必修2必考知识点汇总第五章平抛运动§5-1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合≠0,一定有加速度a。
④F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1.小船过河问题模型一:过河时间t最短:模型二:直接位移x最短:模型三:间接位移x最短:2.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①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②关键:a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b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一头拉小船A,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
处理方法:如图乙,把小船的速度v A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为v1和v2,v1就是拉绳的速度,v A就是小船的实际速度。
§5-2 平抛运动& 类平抛运动一.抛体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它的运动即为抛体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初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人教版高中 物理必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二基本知识点第1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 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3. 曲线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即必然具有加速度.4.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 从动力学角度看: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 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5.曲线运动的类型(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如平抛运动(2)非匀变速(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如圆周运动6.合力与轨迹关系: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凹测,轨迹介于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如图:7.速率变化情况判断:(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分运动和合运动: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参与的这几个运动即分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2.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3.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4.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5.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4)同一性:分运动与和运动由同一物体参与,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5.分解步骤(1)确定合运动方向(实际运动方向).(2)分析合运动的运动效果(例如蜡块的实际运动从效果上就可以看成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和在水平方向随管移动).(3)依据合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分运动的方向.(4)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作图,将合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分别分解到分运动的方向上.三、小船渡河模型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2.模型分析:(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速度).(3)两个极值:①过河时间最短:v1⊥v2,t min=dv1(d为河宽).②过河位移最小:v⊥v2(前提v1>v2),如图甲所示,此时x min=d,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 α=v2v1;v1⊥v(前提v1<v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 min=dsin α=v2v1d.第二节: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以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以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4.平抛运动的速度(1)水平方向:v x =v 0 (2)竖直方向:v y =gt (3)合速度大小:v =v 2x +v 2y =v 20+(gt )2(4)合速度方向:tan θ=v y v x=gt v 0(θ表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5.平抛运动的位移(1)水平位移:x =v 0t (2)竖直位移:y =12gt 2(3)合位移大小:l =x 2+y 2 (4)合位移方向:tan α=yx =gt2v 0(α表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5)轨迹方程:y =g2v 20x 2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67推论Ⅰ: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证明:如图所示,由平抛运动规律得:tan α=v ⊥v 0=gt v 0,tan θ=y x=12gt 2v 0t=gt2v 0所以tan α=2tan θ推论Ⅱ: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证明:如图所示,设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从原点O 到A 点的时间为t ,A 点坐标为(x ,y ),B 点坐标为(x ′,0)则x =v 0t ,y =12gt 2,v ⊥=gt ,又tan α=v ⊥v 0=y x -x ′,解得x ′=x2,即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B 必为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第三节:圆周运动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的快慢,v =Δs Δt =2πrT2.角速度: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ω=ΔθΔt =2πT (这里的θ∆必须是弧度制的角)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T =2πr v ,f =1T4.向心力(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或受到的合力在沿着半径方向上的分力)叫做向心力(2)大小:22222244v F ma m mr mr mr f r Tπωπ=====向向 (3)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4)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5.向心加速度(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2)大小:a n =r ω2=v 2r=ωv =4π2T2r(3)方向: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 6.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二、离心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2.供需关系与运动:如图所示,F 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则 (1)当F =m ω2r 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 =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3)当F <m ω2r 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4)当F >m ω2r 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近心运动)第四节:万有引力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及常考题型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及常考题型解析一、教材考点知识梳理考点11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曲线运动:(1)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抛运动的轨迹向下弯曲,圆周运动的轨迹总向圆心弯曲等。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②独立性;③等效性。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3、平抛运动:(1)特点: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只受重力作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运动规律: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①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 o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②由两个分运动规律来处理。
4、圆周运动:(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①线速度:描述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大小v=s/t(s是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方向为质点在圆弧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的切线方向;②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大小ω=φ/t(单位rad/s),φ是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其方向在中学阶段不研究;③周期T,频率f: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 ④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情况时,千万不可在物体受力之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有利于大家的学习。
为帮助大家节省总结的时间,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五章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二、绳拉物体合运动:实际的运动。
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三、小船渡河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和运动变化的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它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2作为学习物理的起点,涵盖了许多基础的知识点。
在该册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关于力学、能量、电磁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
第一章:二维运动的描述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二维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
其中,平面运动是重点。
平面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相等的位移。
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不相等的位移。
我们对这两种运动形式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计算。
在这一章中,我们还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物体位置变化的量度,速度是位移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分析物体在平面运动中的运动状态。
第二章: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原理牛顿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过对牛顿定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解释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进行相关计算。
第三章:静电场静电场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涉及到电荷分布和电场的产生。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电荷的基本性质和电场的概念。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而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变化着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在这一章中,我们还学习了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概念。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场的生成和作用,以及相关的电场力学计算方法。
第四章: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知识点第六章 曲线运动5.1 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二、曲线运动的位移:在研究曲线运动时,通常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以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将物体的位移可延x 轴方向和y 轴方向分解,在坐标系中,x a ,ya 就能表示物体的位置OA 。
θcos OA S x a= ①θsin OA S y a = ② 三、曲线运动的速度:1、曲线运动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延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对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是否改变,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3、速度的分解:速度是矢量,可以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这两个分矢量叫做分速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x v ,y v 表示速度v 。
θcos v v x= ③ θsin v v y= ④ 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时,会做曲线运动。
2、力与运动的关系:当0F =合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0F ≠合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时,若0v 0=,做初速度等于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0F ≠合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时,若0v 0≠,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共线,物体做的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当0F ≠合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时,若0v 0≠,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物体做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五、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θ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处理复杂运动时,通常将复杂的运动分解为几个分运动,由合运动求分运动的过程叫做运动的分解。
由分运动求合运动的过程叫做运动的合成。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合运动的时间与各分运动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②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相同的效果,可以相互替代③独立性: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几个独立进行的分运动的合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互不影响。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
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必修二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
一、力和运动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推动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点。
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作作用-反作用定律,描述了物体相互作用的性质。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牛顿定律的应用:包括力的合成、静止摩擦力、动摩擦力、力的分解等。
二、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1. 引力的基本定义:引力是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由于地球质量很大,所以普遍被称为地球引力。
2. 引力的大小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3.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4. 地球的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地球的重力,重力的大小用物体的重量来表示。
5. 重力的应用:包括重物体平衡和测量。
三、力的做功和功率1. 功的概念: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使物体发生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力的功称为功。
2. 功的公式: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可以表示为W = Fd (其中W为功,F为力,d为位移)。
3. 功与能量的关系:功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核心概念。
4.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可以表示为P= W/t(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
5. 功率的应用:包括机械功率、电功率和光功率等。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的基本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全面总结--新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全面总结--新版第一章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包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量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
第二章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以及机械的基本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分解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力的作用和力的分解,包括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衡等。
第四章运动的规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的规律,包括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
第五章力学系统的动能和功率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力学系统的动能和功率,包括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等。
第六章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定义和区别,以及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等。
第七章平抛运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包括平抛运动的轨迹、最大高度和最大水平距离等。
第八章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的应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的应用,包括静摩擦力、动摩擦力和弹力等。
第九章弹性力和弹簧势能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弹性力和弹簧势能,包括胡克定律、弹簧势能和弹簧振子的运动等。
第十章万有引力和卫星运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和卫星运动,包括引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卫星的运动规律等。
第十一章调和振动和机械波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调和振动和机械波,包括简谐振动、波的传播和波的特性等。
第十二章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全反射等。
第十三章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包括光的色散现象、干涉的原理和干涉的应用等。
第十四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电流和电路,包括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电势差和电功等。
第十五章电压和电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电压和电阻,包括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的影响因素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物理必修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1.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动量和能量–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
–冲量:合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积分,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功和功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3.电学–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电压是单位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电阻率是材料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4.磁学–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磁感应强度是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磁通量,磁通量表示磁场穿过平面的数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洛伦兹力和磁场力线:洛伦兹力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力线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5.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发生反射,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可以得出物体的成像。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可以表现为波动和粒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本文对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现象,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物理学习中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蜡块的位置v v xv y 涉及的公式:22y x v v v += xy v v =θtan θv v 水 v 船 θ 船v d t =min ,θsin d x = 水船v v =θtan d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第五章 平抛运动§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一)小船过河问题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模型三:间接位移x 最短:d v v 水 v 船 θ 当v 水<v 船时,x min =d , θsin 船v d t =, 船水v v =θcos A v 水v 船 θ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sin 船v d t =,水船v v =θcos θθsin )cos -(min船船水v L v v s = θ v 船 d(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 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 ,一头拉小船A ,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
处理方法:如图乙,把小船的速度v A 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为v 1和v 2,v 1就是拉绳的速度,v A 就是小船的实际速度。
§5-2 平抛运动 & 类平抛运动一、抛体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它的运动即为抛体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初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
二、平抛运动1.定义:如果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
3.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4.规律:5.应用结论——影响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射程及落地速度的因素B O OA v Aθ v 1 v 2 v A甲 乙α (1)位移:.2tan ,)21()(,21,0222020v gt gt t v s gt y t v x =+===ϕ (2)速度:0v v x =,gt v y =,220)(gt v v +=,0tan v gt =θ (3)推论:①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θ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φ的正切值的两倍。
证明如下:0tan v gt =α,.221tan 002v gt t v gt==θtan θ=tan α=2tan φ。
②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对应的水平位移的交点为此水平位移的中点,即.2tan xy=θ如果物体落在斜面上,则位移偏向角与斜面倾斜角相等。
a 、飞行时间:ght 2=,t 与物体下落高度h 有关,与初速度v 0无关。
b 、水平射程:,200ghv t v x ==由v 0和h 共同决定。
c 、落地速度:gh v v v v y 220220+=+=,v 由v 0和v y 共同决定。
三、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常见问题模型一:斜面问题:模型二:临界问题:思路分析:排球的运动可看作平抛运动,把它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来分析。
但应注意本题是“环境”限制下的平抛运动,应弄清限制条件再求解。
关键是要画出临界条件下的图来。
模型三:类平抛运动:§5-3 圆周运动 & 向心力 & 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一、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即为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①轨迹是圆;②线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故属于加速度改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恒定;③匀速圆周运动发生条件是质点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④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状态周而复始地出现,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
3.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考点一:沿初速度方向的水平位移:根据ma mg at b t v s ===θsin ,21,20.sin 20θg bv s =⇒ 考点二:入射的初速度:.2sin ,'21,sin sin '002b g v t v a t a b g m mg a θθθ=⇒====考点三:P 到Q 的运动时间:.sin 2,'21,sin sin 2θθθg bt t a b g m mg a =⇒===处理方法:1.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根据gv t gt y t v x θtan 221,020=⇒== 考点二:B 点的速度v B 及其与v 0的夹角α:)tan 2arctan(,tan 41)(20220θαθ=+=+=v gt v v 考点三:A 、B 之间的距离s :θθθcos tan 2cos 20g v x s ==(1)线速度v 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沿轨迹切线,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m/s ,匀速圆周运动中,v 的大小不变,方向却一直在变;(2)角速度ω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国际单位符号是rad /s ; (3)周期T 是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s ;(4)频率f 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Hz ; (5)转速n 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符号为r/s ,以及r/min . 4.各运动参量之间的转换关系:.2,2222R vT n T R v nR R T R v πππωππω====−−→−===变形 5.三种常见的转动装置及其特点:模型一:共轴传动 模型二:皮带传动 模型三:齿轮传动二、向心加速度1.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
注: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是指向圆心。
当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的一个分加速度指向圆心。
2.方向: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始终指向圆心,始终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
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而非大小。
3.意义:描述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4.公式:.)2(22222r n r T v r r v a n ππωω=⎪⎭⎫ ⎝⎛====5.两个函数图像:r R OBA B A B A B AT T r R v v ===,,ωωA B O r RO r R T T R r v v A B A B B A ===,,ωω A B r 2 r 1 ABB A B A n n r r T T v v ωω====2121,OOa na nrrv 一定ω一定三、向心力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3.公式:.)2(22222r n m r T m mv r m r v m F n ππωω=⎪⎭⎫ ⎝⎛====4.几个注意点:①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它的方向时刻在变化,虽然它的大小不变,但是向心力也是变力。
②在受力分析时,只分析性质力,而不分析效果力,因此在受力分析是,不要加上向心力。
③描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时,不能说该物体受向心力,而是说该物体受到什么力,这几个力的合力充当或提供向心力。
四、变速圆周运动的处理方法1.特点: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2.动力学方程:合外力沿法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r m rv m F n 22ω==。
合外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线加速度:F T =m ωa T 。
3.离心运动:(1)当物体实际受到的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满足F 供=F 需=m ω2r 时,物体做圆周运动;当F 供<F 需=m ω2r 时,物体做离心运动。
(2)离心运动并不是受“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的运动,而是惯性的表现,是F 供<F 需的结果;离心运动也不是沿半径方向向外远离圆心的运动。
五、圆周运动的典型类型类型 受力特点 图示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用细绳拴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绳对球只有拉力①若F =0,则mg =mv 2R ,v =gR②若F ≠0,则v>gR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杆对球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①若F =0,则mg =mv 2R,v =gR②若F 向下,则mg +F =m v 2R ,v>gR③若F 向上,则mg -F =mv 2R 或mg -F =0,则0≤v<gR小球在竖直细管内转动管对球的弹力F N 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依据mg =mv 20R判断,若v =v 0,F N =0;若v<v 0,F N 向上;若v>v 0,F N 向下 球壳外的小球在最高点时弹力F N 的方向向上①如果刚好能通过球壳的最高点A ,则v A =0,F N =mg②如果到达某点后离开球壳面,该点处小球受到壳面的弹力F N =0,之后改做斜抛运动,若在最高点离开则为平抛运动六、有关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的涉及的几大题型分析(一)解题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定圆心找半径;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④对外力进行正交分解;⑤列方程:将与和物体在同一圆周运动平面上的力或其分力代数运算后,另得数等于向心力;⑥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二)典型模型:I 、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谈一谈:圆周运动问题属于一般的动力学问题,无非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或者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