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除了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地球上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外,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有关的是()A.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行星B. 日地距离适中C. 地球表面坚硬D. 地球拥有卫星2.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已经到我们多远的星系()A. 1.496亿kmB. 9.4608×1012C. 140亿光年D. 4.2光年3.下列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八大行星中温度最高的是火星B. 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天王星C.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周期和方向都一样D. 八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 水星B. 火星C. 土星D. 木星5.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 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C. 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6.下列行星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行星是()A. 金星和火星B. 水星和火星C. 火星和木星D. 木星和天王星7.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天体可能是()A. 水星或地球B. 水星或金星C. 金星或木星D. 火星或地球(2)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8.仰望天空,我们看到下列哪些物体属于天体()①北极星;②陨石;③飞行的飞机;④彗星、流星体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二、综合题9.“地球在宇宙中”一节基本知识考察。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其存在生命,请完成下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10.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卷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蓝巨星是非常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但其寿命却比太阳短得多;其引力较强,有时会吞噬行星。

宇宙中的蓝巨星很多,但一般认为,以其为中心绕转的天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蓝巨星属于( )A.星云B.恒星C.行星D.卫星2.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很难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条件差②宇宙环境不安全③体积太小④温度过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约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该行星温度太低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天体M可能是( )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④⑤C.③⑦D.①④6.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公转具有( )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质性“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

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8.“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9.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及人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放出的能量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唯一动力B.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相似的是()1.(2)人类对火星探测的原因是()1.(3)下列关于星系之间从属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加速度大小B. 公转周期长短C. 昼夜交替周期长短D. 表面温度高低【答案】C【解析】(1)能从表中分析有用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取决于质量的大小两者差别较大 A错误地球的公转周期是1a而火星是1.9a 两者差别较大 B错误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23小时56分而火星是24小时37分两者相不大 C正确火星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两者温度差别较大 D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A错误其他行星也有大气存在 B错误其他行星也有昼夜交替现象 C错误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火星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是和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3)由天体系统层次划分可知总星系是由银河系和河外系组成的故A选项错误与银河系同级的天体系统是河外系故B选项错误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故C选项错误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的一部分故D选项正确故选D2.(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2.(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 气温高低D. 交通流量【答案】C【解析】(1)该交通信号灯利用的是太阳能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与交通流量、气温高低以及供电无关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的阴晴状况故选C【答案】A【解析】(2)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利用的是太阳能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在拉萨设置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故选A3.(1)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3.(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 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答案】C【解析】(1)由分析可知①为地壳纵波传播速度最大 A错误②为地幔地震波波速在其间有波动说明其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 B错误③为外核横波不能穿过说明其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C正确④为内核由铁镍成分组成 D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2)由材料可知震源深度390千米上地幔跟下地幔的分界线深度大约为980km 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应位于上地幔故选B4.(1)图中阴影应该是()4.(2)地震波中的横波无法穿越()A. 硅铝层B. 硅镁层C. 软流层D. 岩石圈【答案】C【解析】(1)图中的阴影部分位于莫霍面以下上地幔以上的部分应属于软流层 C正确硅铝层和硅镁层属于地壳的构成部分 AB错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岩石圈 D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2)地震波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根据所学可知横波和纵波都可以经过地壳、莫霍面、下地幔到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部分因此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据此分析 A正确故选A5.(1)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5.(2)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③地球上生命活动增加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 总星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答案】D【解析】(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从恒星“R136a1”的质量来看其最不可能属于太阳系故选D【答案】A【解析】(2)恒星“R136a1”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而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摄氏度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温度会升高两极冰川会减少地球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金星距离太阳更近温度会更高更不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A正确故选A6.(1)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6.(2)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①受宇宙辐射影响大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②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③月球车在月球白昼时太阳能供电不足④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6.(3)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不可能观测到的现象有()①绚丽多彩的极光②我们美丽的地球③一闪即逝的流星④轮廓模糊的星云⑤黑子或耀斑活动⑥明亮耀眼的恒星A. T1~T2时段B. T2~T3时段C. T3~T4时段D. T4~T1时段【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7.(1)甲图能反映出的地球圈层有()7.(2)乙图中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最可能发源于()7.(3)乙图中岩浆源地以上部分属于()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析】(1)甲图中有岩石、植被、水和大气因此可反映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四个圈层故选D【答案】B【解析】(2)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选B【答案】D【解析】(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故选D8.(1)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8.(2)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8.(3)同时期地层中还发现了植物化石这些植物最可能是()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答案】C【解析】(1)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中生代是恐龙大繁盛的时代故选C【答案】B【解析】(2)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在中生代的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大冰期都是在新生代形成联合古陆是在古生代故选B【答案】C【解析】(3)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中生代代表性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C正确太古宙出现了藻类植物 A错误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 B错误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D 错误故选C9.(1)月壤可能含有大量()9.(2)地球土壤中氦—3含量极少可能因为()9.(3)“嫦娥五号”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A. 液态水B. 微生物C. 矿物质D. 有机质【答案】C【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球表面没有水的存在也没有有机物更没有生命存在因此月壤没有水、微生物、有机质月球表面的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母质母质中含有矿物质故选C【答案】B【解析】(2)太阳在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氦—3并抛向周围空间地球由于存在厚重的大气层而隔绝了很多氦—3 而月球没有大气层阻挡能够接纳这部分资源【答案】C【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天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脱离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成为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为人造天体故选C10.(1)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 主要是因为地球()10.(2)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与太阳距离更远B. 公转速度较慢C. 表面温度较低D. 体积和质量更大【答案】D【解析】(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比火星大能够吸引大气在其周围故选D【答案】D【解析】(2)火星大气流失空气稀薄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火星表面温度降低故选D11.(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 (2)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龟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 甲是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B【解析】(1)读表可知甲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为恐龙应属于中生代乙地质年代位于甲地质年代之前其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有两栖动物应为古生代故选B【答案】B【解析】(2)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②错被子植物化石应位于新生代④错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一些两栖动物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慢慢演化为爬行动物所以在古生代地层中可能出现三叶虫化石和龟类化石①③正确故选B1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3.(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13.(2)太阳辐射()①可以维持地球表面温度②对大棚农业影响较小③促进了地球大气运动④是人类活动的唯一能源13.(3)影响该城市白天太阳能路灯正常蓄电的主要因素是()A. 紫外区B. 红外区C. 可见光区D. 长波区【答案】C【解析】(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故选C【答案】A【解析】(2)太阳辐射可以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促进了地球大气运动但不是人类活动的唯一能源地球本身的地热能可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太阳辐射为大棚提供热量促进作物的生长①③对②④错故选A【答案】B【解析】(3)读题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某城市海拔较低地形地势对该处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道路宽度与电力供给与太阳辐射无关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气多晴朗的天气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多太阳能路灯正常蓄电在阴雨天气时受到云层的遮挡太阳辐射量到达地面少影响太阳能路灯正常蓄电故影响该地太阳能路灯蓄电的主要因素为天气变化故选B14.(1)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第一次飞跃近日点依次穿越了()14.(2)帕克太阳探测器所到达的太阳大气()A. 水星、火星轨道B. 火星、金星轨道C. 水星、金星轨道D. 金星、水星轨道【答案】D【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于帕克太阳探测器是追日之旅所以要飞向太阳其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内部读图可知图中最外侧的轨道是地球公转轨道则其内侧的轨道依次是金星和水星轨道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第一次飞跃近日点依次穿越了金星和水星轨道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太阳最外层大气是日冕层太阳可见光基本来自光球层 A错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 B错误太阳日冕层喷发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产生极光现象 C正确晴天肉眼可见的也是光球层 D错误故选C15.(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_______级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15.(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 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__ 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________km15.(3)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项选择)15.(4)有人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请说明理由【答案】(1)4, 乙【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共有4级天体系统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乙河外星系【答案】(2)太阳, 月球, 1.5亿【解析】(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丙为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km【答案】A, D【解析】(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会导致月球总是同一面面对地球从而使得地球上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月相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变化导致的故选AD【答案】(4)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同时在自转有一定的质量、体积有自己的天然卫星围绕【解析】(4)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是因为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七颗行星十分相似结构特征与水星、金星、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16.(1)A是________系 B是________系 C是________系 D是________系16.(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16.(3)月球属于第________等级成员【答案】(1)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解析】(1)读图可知该图是天体系统图从最高级别天体系统到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其中 A是总星系 B是银河系 C是太阳系D是地月系【答案】(2)金星, 火星【解析】(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火星【答案】(3)4【解析】(3)月球和地球组成地月系属于最低等级、第4等级成员。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天体系统B.图示天体系统不包括河外星系C.④是人类目前认识的宇宙范围D.②是宇宙中唯一的天体系统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

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

读图, 完成列各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3.关于该地区的描述 , 正确的是 (A.盐丘形成顺序为 T2—T1— T3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4.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 , 甚至形成地下洞穴 ,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堆积C .风化作用 5.桂林某人在当地静止不动,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到第二天在正南天空的时 间间隔是A .23 小时 56分 4秒B .大于 24小时C .一个太阳日D .一个恒星日 6.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处是( )A. 华北平原 B .大西洋 C .青藏高原 D .四川盆地 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 .赤道上B .北极圈上C .北回归线上D .南回归线上8.甲地(30°N ,160°E ) ,乙地( 30°S 160 °E )分别有两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分别向 东和向西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向高纬偏B .都向低纬偏C .都向南偏D .都向北偏9.下图阴影部分表示 7月 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 7月 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有关 A 、B 、C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三点角速度相同 , 线速度 B 点大于 C 点D .三点线速度相同 , 角速度 A 点大于 B 点 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北半球正值冬季C.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夜D.太阳直射赤道2.在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太阳系、地月系B.地月系、总星系C.星系D.河外星系3.距离太阳最近的天体是( ) A.地球B.月球C.金星D.水星4.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 )A.最低一级B.最高一级C.次于银河系D.并列于银河系5.若在东经160°、南纬28°沿东经160°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可能在A.东半球低纬度地区B.西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北半球热带地区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6~7题。

6.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7.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8.从采光要求考虑,下列城市中,高度相同的楼房间距最小的是A.塔兰托B.新加坡城C.墨西哥城D.广州9.北京比莫斯科()A.正午太阳高度大B.昼短夜长C.自转速度大D.温差大10.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11.春分日,当北京时间为正午时,晨昏线与哪个经线圈重合()A.120°E与60°WB.0°与180°C.30°E与150°WD.30°W与150°E12.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读下图,完成13~14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地壳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中含量居首位的是A.氧B.硅C.铝D.铁2.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3.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D.太阳表面的氢燃烧4.下列属于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有()①太阳能热水器②用煤、石油发电③用潮汐能发电④建设核电站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5.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A.水循环B.大洋环流C.大气环流D.岩石圈物质循环6.图中,岩石圈的范围是()A.①层B.②层C.①层和②层D.②层和③层下图为太阳系中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所示相关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①是金星、②是火星B.图中共有四级天体系统C.行星①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D.行星①②都自行向东绕日公转8.与①②两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A.有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B.太阳辐射更强C.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D.地震和火山活动适宜9.如图所示是行星m绕恒星M运动情况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最大点是B点B.速度最小点是C点C.m从A 到B做减速运动D.m从B到A做减速运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日和近、远日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B.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1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中纬度地区出现“极光”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会引起“磁暴”,指南针不能够正确指示方向D.地震、水旱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12.明年2月5日“春节”时,地球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和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A.⑥、南半球、向北移、渐慢B.⑤、北半球、向南移、渐快C.⑥、南半球、向南移、渐快D.⑤、北半球、向北移、渐慢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

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A .MB .JC .VD .W2.小行星带位于( )A .M 轨道与V 轨道之间B .V 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C .地球轨道与W 轨道之间D .W 轨道与J 轨道之间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①行星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4.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B.昼夜温差相对较大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宇宙环境更安全 5.图中三大行星的共性特征是( )A.体积大小相近B.表面温度相近C.自转周期相同D.公转方向相同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D.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7.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内………………○………………装………………○………………订………………○………………线………………○ B.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C.月球是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D.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如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 装置)充电。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一、单选题1.距太阳最近的卫星是()A.水星B.金星C.土星D.月球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地层④~①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B.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D.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海生无脊椎2022年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具有甲类思龙化石骨架。

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有甲类恐龙属种,取名“科氏玉溪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可能是()A.古生代寒武纪B.古生代石炭纪C.中生代侏罗纪D.新生代第四纪4.“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A.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B.海生脊椎动物繁盛C.裸子植物使陆地披上绿装D.出现灵长类及人类日照时数是指一天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夏季、冬季日照时数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日照时数冬季、夏季羞异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6.相较于夏季,影响该区域冬季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昼长C.云量D.海拔7.与甲地相比,丙地更适合发展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丙地()A.晴朗天数更多B.太阳能资源丰富C.距消费市场近D.毯空气湿度较小8.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长三角地区D.华北地区10.下列现象与太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①岩浆喷发②“磁暴”现象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④水的运动⑤树木生长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11.某火山喷发冷凝过后,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二、判断题12.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宇宙中的地球(内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宇宙中的地球(内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 )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④⑤ C.③⑦D.①④2、图中箭头显示了( )A.共面性B.同向性 C.近圆性D.同质性2016年10月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370 km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读图完成3~4题。

3、“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4、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5、“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 B.天气变化显著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D.是极光多发区2017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共同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7颗行星中,有3颗位于“宜居带”。

“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1/10和1/2。

下图为“Trappist-1”恒星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7、7.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

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D.小于水星与太阳的距离8、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9、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测试(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测试(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下图为天体系统关系图,对应正确的是( )A.甲—可观测宇宙B.乙—地月系C.丙—银河系D.丁—太阳系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A.彗星B.行星C.卫星D.小行星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分别表示(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5.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距离我们约4.4光年,它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由于月球自己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来发亮,所以,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月相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我国的阴历就是依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

读后回答下面两题。

6.我国中纬度地区阴历每月初一夜晚看到的月相是( )A.上弦月B.新月C.满月D.下弦月7.下列地月位置关系图中(白色为光照面),表示有可能发生月食现象的是( )A B C D题组二行星地球8.2017年4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现象。

冲日指的是以地球的视角看去,天体与太阳正好在完全相反的方向。

除木星外,下列行星中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月球读太阳系部分天体位置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9.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10.下列行星中,与太阳距离小于日地平均距离的是( )A.木星B.土星C.金星D.火星据新华社北京2017年10月17日电:国际天文学家近期发现,太阳系中存在一对活跃的双小行星。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1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1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 主要是因为地球()1.(2)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与太阳距离更远B. 公转速度较慢C. 表面温度较低D. 体积和质量更大【答案】D【解析】(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比火星大能够吸引大气在其周围故选D【答案】D【解析】(2)火星大气流失空气稀薄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火星表面温度降低故选D2.(1)地球()2.(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2.(3)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2.(4)某兴趣小组测量发现学校当地看北极星的仰角为25°由此可以知道学校当地的纬度是()A. 是一个规则的球体B.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 直径是6371kmD. 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答案】B【解析】(1)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答案】A【解析】(2)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因此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恒星、行星、卫星故选A【答案】B【解析】B【答案】B【解析】B3.(1)该图形标识可以用来示意()3.(2)“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位于()A. 太阳系行星B. 银河系C. 可观测宇宙【解析】(1)由材料可知图为行星探测工程图形标识读图可知图形标识中有8颗行星及轨道代表的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故选A【答案】C【解析】(2)八大行星距日距离由近及远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火星位于地球和木星轨道之间故选C4.我国疆域辽阔横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采用东8区区时作为统一时间即北京时间某人出差到乌鲁木齐发现上午8时天刚放亮此时该地(东6区)的区时为()A. 5时B. 6时C. 9时D. 10时【答案】B【解析】新疆与北京相差2个时区时间上相差2个小时根据东早西晚的原则新疆比北京晚2个小时故选B5.(1)关于图中四点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5.(2)关于图中四个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的角速度最大B. 线速度丙地大于乙地C. 甲地的线速度是丙地的两倍D. 丁地的角速度为15°/小时【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6.(1)关于②地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6.(2)①地可能位于()A. 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B. 一定位于北极圈以北C. 一定位于赤道D. 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7.(1)图示时间最接近()7.(2)此时()A. 冬至日B. 春分日【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至日故选C【答案】A【解析】(2)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A正确乙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错误丙地盛行西南风 C错误丁地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错误故选A8.(1)拍照当天可能是()8.(2)图2拍照地点位于图1()A. 8月B. 10月C. 12月D. 2月【答案】A【解析】(1)读图2可知该日当地地方时6:00时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说明地方时6:00之前就已经日出该日昼长长于12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A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解析】(2)分析可知该日太阳日出东北结合图1可知拍照地点位于甲地附近故选A9.(1)“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9.(2)按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答案】D【解析】(1)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冬季较为寒冷为保证住宅采光“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冬至日【答案】C【解析】(2)楼高接近纬度越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底层住宅欲获得阳光则需要较大的楼间距据此结合选项哈尔滨纬度最高10.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题图示时间甲地比乙地()A. 黑夜更长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 降水量更少D. 平均气温更高【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判定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于20°N—30°N 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甲地纬度高于乙地黑夜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平均气温更低因此A正确 B、D错误甲地此时为西风带控制多雨乙地受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风控制气候干燥因此C错误故选A11.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地都是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区其共同的原因是()A. 气候湿润B. 大气透明度差C. 海拔高空气稀薄D.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答案】D【解析】A、甲地位于青藏高原高寒是主要气候特征不是气候干旱不符合题意B、甲地海拔高空气稀薄乙地晴天多所以大气透明度好不符合题意C、甲地海拔高空气稀薄乙地海拔较低不符合题意D、图中甲乙两地都是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其共同的原因是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故正确1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自身的有利条件是()①水以液态形式存在②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③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⑤适宜的温度⑥有公转和自转的特殊行星A. ①②③B. ②④⑥C. ①③⑤D. ③⑤⑥【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液态水、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三个自身条件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13.(1)甲、乙、丙、丁四地中()13.(2)北温带的秋季一般指()A. 甲地此日昼长最短B. 乙地此日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 丙地位于北半球D. 丁地所在纬度最高【答案】D【解析】(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纬度越低白昼越短另一半球相反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同纬度南半球的夜长 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所以甲的昼长是13小时20分乙的昼长是12小时丙的昼长是11小时丁的昼长是9小时40分甲地此日昼长最长 A错误乙地昼长为12小时夏至日昼长为12小时只能在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在二分日 B错误丙地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 C错误丁的昼长是9小时40分则其夜长为14小时20分则该点在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是14小时20分四地中昼长最长所以纬度最高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导致地球上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温带地区四季更迭现象明显 3月~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 6月~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 9月~11月为北半球的秋季 12月~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故选A14.(1)四地中可能纬度大致相同的是()14.(2)若该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3月6日前后)下列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②④B. ③④C. ①③D. ①②【答案】A【解析】(1)同一经线上纬度数相同的不同地点昼弧长度之和为360°图中符合条件的只有②④两地故A项正确故选A【答案】C【解析】(2)惊蛰是3月6日前后太阳大约直射4°S附近③地昼弧约为180°位于赤道附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故C项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5.(1)立冬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________(填序号)点与________(填序号)点之间15.(2)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________天15.(3)在立冬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________ 北京每日的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__(填“早”或“晚”)日落时间越来越________(填“早”或“晚”)15.(4)地球公转方向在图中为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立冬节气河南省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答案】(1)③, ④【解析】(1)2018年11月7日19时32分迎来“立冬”节气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通过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得知③为秋分④为冬至位于两点之间【答案】(2)15【解析】(2)全年节气一共是24个一年平均为365天所以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答案】(3)快, 晚, 早【解析】(3)在立冬后的一个月内地球离远日点(1月初)越近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此时北京每日的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所以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日落时间越来越“早”【答案】(4)逆时针, 昼短夜长【解析】(4)读图得知图中为①为春分②为夏至③为秋分④为冬至地球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立冬节气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河南省昼短夜长16.(1)左图所示北半球的节气对应右图(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填数字)左图所示节气所在月份和之后两个月对应的季节郑州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大致呈________(顺时针、逆时针)流动16.(2)把地球当成一个理想球体左图中A、C、D、E四地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________ C地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16.(3)某城市(40°N)在右图③所示日期正午时如下图所示为使集热板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m 角m的大小为________16.(4)豫北某市2021年2月初举行的期末考试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右图(①②③④)中________之间(填数字)考试结束后的一周内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渐________(提前、推后)16.(5)左图E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 高温多雨, 顺时针【解析】(1)读左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右图中①为夏至日②为秋分日③为冬至日④为春分日郑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在夏季呈顺时针流动【答案】(2)A<C<D<E, 北温带【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故A、C、D、E四地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A<C<D<E 读图可知 C地处于五带中的北温带【答案】"(3)63°26"【解析】(3)分析可知③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材料可知该地纬度为40°N 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6°34′ 为使集热板受热最多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m为63°26'【答案】(4)③—④, 提前【解析】(4)由分析可知①为夏至日②为秋分日③为冬至日④为春分日 2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的③—④之间考试结束后的一周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昼渐长日出时间逐渐提前故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也逐渐提前【答案】(5)0°, 90°E【解析】(5)由材料可知 B点所在的经度为0° E点位于赤道上故E点的经纬度是(0°90°E)17.(1)A、B、C、D四点中位于温带的是________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点是________ 当太阳直射C点时 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17.(2)AC的图上距离约为3.33厘米求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 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答案】B, CD, 50°【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寒带在极圈与极点之间读图可知 A点位于寒带 B点位于温带 C点和D点位于热带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点是C点和D点当太阳直射C点时D点与C点的纬度差为40°所以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答案】(2)1 200000000, 西北【解析】(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AC的图上距离约为3.33厘米 A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两者之间相差60个纬度所以AC间的实地距离6660千米据此可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为1 200000000 读图可知 A点的坐标为80°N 140°E B点的坐标为40°N 140°W 两者经度之和大于180度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所以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18.(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北京时间是________18.(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18.(3)该日正午建筑物的影长与自身高度相等的纬线有________和________18.(4)请描述该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答案】(1)45°E 20°5 17时【解析】(1)结合图可知 70°N出现极夜现象因此70°S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20°S 45°E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因此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相差75°地方时相差5小时因此北京时间为12+5小时=17时【答案】(2)由20°S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2)结合题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S 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由20°S向南北两侧递减【答案】(3)25°N、65°S【解析】(3)当正午太阳高度为45°物体的影长与自身高度相等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所求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等于45°的有纬度65°S和25°N【答案】(4)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等长【解析】(4)结合题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S 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等长。

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

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

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

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大气稀薄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下图是太阳系局部示意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4.地球和天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相差240多摄氏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而天王星没有B.地球上有人类活动,大量的工厂炉灶等多年排放的废热使地球表面增温,而天王星上无人类活动C.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强烈温室效应所致D.地球距离太阳近,天王星距离太阳远,二者获取的太阳辐射差异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据此完成5~6题。

5.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B.是一个增亮的斑块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6.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

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7~8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完成1~2题。

1.比上图中天体系统高一级,且不包含②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河外星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以③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 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D .总星系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 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D .火星或土星4.与地球相比,天体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

”结合谚语,完成5~6题。

5.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 A .光热资源 B .生活能源C .生产能源D .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C .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D .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据此回答7~8题。

7.一个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拔高低 B .阴晴状况 C .电网供电 D .交通流量8.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的城市是( )…○………………内………………○………………装………………○………………订………………○………………线………………○下图是“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关于金星和土星的叙述正确的是()1.(2)与地球相比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没有液态水的存在A. 都是类地行星B. 都是地内行星C. 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相同D. 体积、质量都很大【答案】C【解析】(1)土星属于巨行星故A错金星属于地内行星土星属于地外行星故B错金星和土星的公转方向与地球一样都是自西向东故C对金星的体积、质量较小故D错故选C【答案】B【解析】(2)金星没有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没有液态水的存在并且由于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较高坚硬的地表与生命存在无关故B符合题意故选B2.(1)图中曲线代表的地震波是()2.(2)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能感受到的是()A. 横波B. 纵波C. 横波和纵波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1)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其中横波波速较慢纵波波速较快据图地震波速度可知为横波故选A【答案】C【解析】(2)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纵波在固、液、气都可以传播且横波波速慢纵波波速快所以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纵波上下颠簸故选C3.(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3.(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 软流层B. 地幔C. 地壳D. 地核【答案】C【解析】(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分布在地下几百米内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浅层地能存在地壳中故选C【答案】A【解析】(2)浅层地能是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它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一般温度恒定故选A4.关于地球圈层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B.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为古登堡界面【答案】D【解析】故选D5.(1)恐龙繁生的地质年代是()5.(2)地质学上常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下列有关地层与环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太古代B. 元古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答案】C【解析】(1)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代表物种为恐龙故选C【答案】D【解析】(2)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A错误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 B错误破碎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C错误珊瑚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因而珊瑚化石指示浅海环境 D正确故选D6.(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6.(2)图中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差异最大的是()6.(3)③地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1)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光照弱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低的区域图示④符合条件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小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城市①春季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接近于最小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差异最大故选A【答案】C【解析】(3)③曲线表示的城市是上海 7、8月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晴天多阴雨天少形成伏旱天气所以太阳辐射强度最大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7.(1)地球处于图中位置时()7.(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A. 是北极科考的黄金季节B. 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C. 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D.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8.(2)火星上大气十分稀薄在其北极发现水呈冰冻状态原因最可能是()A. 昼夜交替周期长短B. 公转周期长短C. 表面温度高低D. 重力加速度大小【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火星的数据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火星的体积和质量都不如地球固体引力比地球小大气气压低于地球其北极呈冰冻状态最大的可能使其温度低9.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B. 天王星为恒星C. 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 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答案】D【解析】略10.(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10.(2)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10.(3)地震发生时()A. 软流层B. 岩石圈C. 下地幔D. 地核【答案】B【解析】(1)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该次地震震源深度为40千米说明在地壳以下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据上题可知该次地震的震源在岩石圈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 A错误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 B错误在岩石圈地震波的波速较快 C正确软流层里物质状态呈岩熔状态 D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3)据图可知甲是纵波乙是横波在岩石圈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当地震发生时甲先到达地面乙后来到达地面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三层次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层(2)用图中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________层太阳风出现在________层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3)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________层(4)试阐述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答案】光球色球日冕AC11光球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解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所以A为光球层 B为色球层 C为日冕层(2)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即A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即C层它们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3)太阳大气层中光球层亮度最大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4)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有一定的相关性12.(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与耀斑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 12.(2)除材料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12.(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采取何种措施?【答案】(1)色球, 黑子【解析】(1)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耀斑发生在色球层黑子发生在光球层【答案】(2)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影响气候可能引起水旱灾害等【解析】(2)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太阳活动造成地球大面积无线电通讯中断除此以外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还会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答案】(3)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解析】(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以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更多的获得太阳辐射采取科学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尽可能多的获得太阳辐射13.(1)读太阳系示意图分析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稳定性对地球有什么影响?13.(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为地球提供了什么样的宇宙环境?13.(3)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为地球提供了哪些生命条件?与地球相比水星和海王星在这方面又有什么不足?【答案】(1)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太阳的质量巨大对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大太阳的稳定性使得地球获得的光照条件稳定【解析】(1)略【答案】(2)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解析】(2)略【答案】(3)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水星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高不会有液态水海王星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低也不会有液态水【解析】(3)略14.(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________圈 b是________圈14.(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c、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界面是________ 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________(深、浅)请简要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14.(3)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波速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4.(4)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________ 其位于________层之上 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________14.(5)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十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____ 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答案】(1)大气, 水【解析】(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大气圈 b是水圈【答案】(2)地壳, 地幔, 莫霍面, 深, 陆壳比洋壳厚【解析】(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c、d的名称分别是地壳、地慢它们之间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判断理由为陆壳比洋壳厚【答案】(3)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减小【解析】(3)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波速的变化特点是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减小【答案】(4)岩石, 软流, 古登堡面【解析】(4)c和d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岩石其位于软流层之上 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古登堡面【答案】(5)横波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解析】(5)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横波(S波)判断理由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检测题(解析版)1.“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说明宇宙的特点是()A、宇宙是空间上无限,时间上无限B、宇宙是空间上无限,时间上有限C、宇宙是空间上有限,时间上无限D、宇宙是空间有无限,时间上有限【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宇宙观念的发展。

从题干可知,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为宙,所以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界,都是无限的。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行星和卫星B、星云和恒星C、彗星和流星D、星际物质和尘埃【解析】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都是天体,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表示,我国将在2017年12月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月球土壤返回。

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

回答4-5题。

3.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A. 地球和火星B. 火星和木星C. 木星和土星D. 土星和天王星【解析】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天体系统组成。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嫦娥五号”探测器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总星系【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知识。

“嫦娥三号”是我国发射的探月探测器。

它主要运行在地球与月球之间。

最后登临月球,对月球进行探测。

所以,“嫦娥三号”探测器目前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故A正确,BCD错误。

5、月球属于()A、恒星B、行星C、彗星D、卫星【解析】D【解析】本题考查星星的分类。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某报报道称:2050年1月1日,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有与地球一样存在生命的行星B。

6.下列关于这颗B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A、该行星表面应存在大气层B、该行星的温度应能使水常处于液体状态C、该行星应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D、离该星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解析】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北半球正值冬季C.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夜D.太阳直射赤道2.在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太阳系、地月系B.地月系、总星系C.星系D.河外星系3.距离太阳最近的天体是( ) A.地球B.月球C.金星D.水星4.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 )A.最低一级B.最高一级C.次于银河系D.并列于银河系5.若在东经160°、南纬28°沿东经160°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可能在A.东半球低纬度地区B.西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北半球热带地区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6~7题。

6.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7.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8.从采光要求考虑,下列城市中,高度相同的楼房间距最小的是A.塔兰托B.新加坡城C.墨西哥城D.广州9.北京比莫斯科()A.正午太阳高度大B.昼短夜长C.自转速度大D.温差大10.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11.春分日,当北京时间为正午时,晨昏线与哪个经线圈重合()A.120°E与60°WB.0°与180°C.30°E与150°WD.30°W与150°E12.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在图中的四点中,正午直立物体的日影有时朝南的是A ① B ④ C ②③ D ②④14.元旦这一天,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15.人类在卫星上进行植物生长试验,是利用宇宙的( )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水产资源16.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重庆 D.广州17.下列节气或月份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7月初B.夏至日C.冬至日 D.1月初18.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节气为下列中的( ) A.冬至 B.秋分 C.立春 D.夏至19.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点上有角速度,无线速度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而变化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随纬度而变化D.近日点地球公转线速度最慢20.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

据图判断:四城市中,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是()21.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 )A.阳光直射点由向南移动转为向北移动B.公转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大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半球正值秋季22.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作用不明显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北岸较长江南岸侵蚀严重C.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任何偏移D.在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向西偏2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恒星B.太阳日C.24时56分4秒D.23时56分4秒24.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A.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B.长江口河道右偏C.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D.中纬度四季更替25.当120°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伦敦是( )A.12时 B.8时 C.0时 D.4时二、读图题4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读图回答:(1)NA的经度为____;NB的经度为_____。

(2)这时北京时间为7月___日____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是_____与_____之间;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42.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图1—62(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前后,若G点地方时为14时,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纬度是。

(2)图中E、F、H、G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

(3)按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情况依次排列是。

4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图1—63(1)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日期是,南极圈上的昼长是小时,赤道上的夜长是小时。

(3)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在和点(字母)。

(4)北极圈内的极昼时间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时间__(长短),原因是。

4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64(1)画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2)画出黄赤交角并注明度数。

(3)这一天A地正午太阳高度是,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是,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小时。

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小时,赤道上昼长为小时45.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

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

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下图回答:图1—65(1) 月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精确纬度是。

46.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关问题。

图1—66(1)该图是日或日的光照图。

(2)此时晨昏圈与某一经线重合,其中晨线的经度是,昏线的经度是。

(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两点间的点,此时北京时间为。

4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分,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

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

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

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

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而4月3日爆发的太阳X射线耀斑强度更是25年来之最。

本次太阳峰年有些特别,属于极盛期相对平静,下降期却“高潮迭起”。

对照前两个太阳峰年活动,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D.会使地球紫外线的辐射量增多(2)“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个部位()A.太阳核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3)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A.2007年前后B.2004年前后C.2001年前后D.2012年前后(4)除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外,太阳活动还能释放出哪些物质和能量?(5)文中“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主要指给地球及人类带来哪些影响?答案及解析1.【解析】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速度最慢,时间在7月初,北半球正值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而南极附近出现极夜。

【答案】C2.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观测到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B3.【解析】距离太阳最近的天体是水星。

【答案】D4.【解析】太阳系和其他的恒星系共同组成银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普通的恒星系。

C5.【解析】正确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五带分界线、高中低纬分界线,其次要明确射程300千米大约跨多少纬度,以此来判断导弹的偏转方向。

300千米约3°左右,所以导弹的落点将在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向左偏转,东经160°的西边为东半球,故选A。

6.7.【解析】6、7两题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第6题是答好第7题的基础。

从图中和题干获悉,P点位于75°W,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是9时0分0秒;两地相差195(13个时区)个经度,时间相差13个小时,可推算P点的地方时是前一天的20时。

这是一道典型的计算题,答案C正确。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第6题的结论,P点日落时间是20时,则昼长是16小时;从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分布状况,可推知P点位于南半球,接近南纬54°;而我国最北端漠河位于北纬53°40′左右,纬度基本相当,但所处的南北半球的位置相反。

所以P 点的昼长是16小时,漠河的夜长则应该是16小时左右。

【答案】6.C 7.A 8【解析】四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越大的,楼间距越小。

【答案】 B9【解析】北京与莫斯科同位于北半球,且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因此,北京比莫斯科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小。

选A。

【答案】 A 10【解析】9月23日至次年的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半球,只有位于北半球且在赤道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才能使正午的影子始终朝北。

【答案】 D11【解析】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北京时间为正午,即为12点,则地方时为6点的经线为晨线,地方时为18点的为昏线。

【答案】 C12【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及特点。

【答案】 D【解析】要正确判断日影,必须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的运行规律。

范围由于太阳直射在23°26′N~23°26′S之间运动,故只有点④的日影才有可能朝南。

而元旦这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而日出的早晚即意味着白昼的长短,所以,日出最早的点白昼最长。

【答案】13.B 14.D15【解析】人类在卫星上进行植物生长试验,是利用宇宙资源中的空间强辐射特点来改变植物的性状。

【答案】 A16【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答案】 A17【解析】公转速度最快时在近日点附近,时间在1月初。

【答案】D18【答案】 B 19【解析】地球运动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地球自转在两点上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则除两极点外,均为15°/h。

【答案】 B 20【解析】正确读懂示意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A、B、C、D四图代表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左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