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化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一、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精选高活力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 精选高活力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 精选高活力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 2.培苗:用搪瓷盘装入一定量的石英砂或洁净的河沙,将已 培苗:用搪瓷盘装入一定量的石英砂或洁净的河沙, 培苗 浸种一夜的玉米(或番茄)等种子均匀地排列在砂面上, 浸种一夜的玉米(或番茄)等种子均匀地排列在砂面上,再 覆盖一层石英砂,保持湿润,然后放置在温暖处发芽。 覆盖一层石英砂,保持湿润,然后放置在温暖处发芽。第一 片真叶完全展开后,选择生长一致的幼苗,小心地移植到各 片真叶完全展开后,选择生长一致的幼苗, 种缺素培养液中。移植时注意勿损伤根系。 种缺素培养液中。移植时注意勿损伤根系。 3.配制大量元素及铁贮备液:用蒸馏水按表1配制。 配制大量元素及铁贮备液:用蒸馏水按表 配制 配制。 配制大量元素会使用网络进行相关专业资料的检索。 学会使用网络进行相关专业资料的检索。 学会使用网络进行相关专业资料的检索 2.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来计设某一课题,并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来计设某一课题,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写出切实可行、有依据的实验设计方案。 写出切实可行、有依据的实验设计方案。 3.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4.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5.作物无土栽培技术和要点。 作物无土栽培技术和要点。 作物无土栽培技术和要点 6.掌握实验结果计算、实验现象的观察记载、实验结果的 掌握实验结果计算、实验现象的观察记载、 掌握实验结果计算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植物生理实验》 植物生理实验》 安排及综合性实验方案
第一轮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 第一轮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 实验 实验 实验 缺素培养 膜透性鉴定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 水势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报告总结最终定稿 - 副本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报告总结最终定稿 - 副本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报告总结最终定稿 - 副本《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综合性实验总结(202*-20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生化实验21学时成绩:综合性实验项目NaCl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面向专业09级农学、植保、农资、园艺、设施、茶学、林学、水保、制药、生安等本项目学时14学时(总学时45)实验内容简介本综合项目以水稻种子为材料,分别用蒸馏水、60ml/LNaCl和600ml/LNaCl溶液浸种→催芽→测定不同处理的发芽种子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淀粉酶和同工酶项目。
实验要求:掌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泳技术的基本操作、标准曲线的制作,并综合分析NaCl浸种胁迫对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机制。
综合性实验总结报告:NaCl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题目:摘要: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数据。
方法:将水稻种子分别用蒸馏水、60mmol/LNaCl、600mmol/LNaCl溶液浸种,本实验通过研究水稻种子在被不同浓度NaCl浸种和清水浸种后的各种生理活性比较,运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泳技术的基本操作、标准曲线的制作,找出水稻种子的耐盐程度和最适发育环境,NaCl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NaCl溶液浸探讨了NaCl溶液的浓度有关。
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在1~60mmol/L的NaCl溶液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活力,提高游离蛋白质的含量和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且能促进水稻幼苗茎、叶和根系的生长。
当浓度超过1~600mmol/L时,浸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活力,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和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且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
玉米生理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
2. 分析玉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指标。
3. 通过实验了解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品种:郑单958)、生长培养基、蒸馏水、NaOH溶液、碘液、斐林试剂等。
2. 实验方法:(1)种子萌发实验:将玉米种子浸泡在蒸馏水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定期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记录萌发率。
(2)幼苗生长实验:将萌发的玉米幼苗移栽至生长培养基中,定期测量幼苗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3)生理生化指标测定:a. 光合作用:利用光合仪测定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
b. 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仪测定玉米叶片的呼吸速率。
c. 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测定玉米植株的水分含量和光合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
d. 植物激素含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玉米叶片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含量。
e. 酶活性测定:利用比色法测定玉米叶片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活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实验:- 种子萌发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浸泡时间为24小时时,种子萌发率最高。
- 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和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表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和水分。
2. 幼苗生长实验:- 玉米幼苗在生长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 幼苗生长过程中,叶片颜色逐渐由黄绿色转变为绿色,表明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光合作用: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表明玉米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 呼吸作用:玉米叶片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玉米在较高温度下呼吸作用较强。
- 水分利用效率: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表明玉米具有较强的水分利用能力。
- 植物激素含量:玉米叶片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表明玉米具有较强的生长调节能力。
植物生理实验综合报告
植物无土培养、缺素症状观察以及若干生理差异原因分析摘要:本综合性实验是以缺素(N)玉米苗和完全玉米苗为材料,配制完全营养液以及缺N、P、K、Ca、Mg 、Fe元素的缺素培养液进行无土培养,培养4周后,分别观察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以及SOD活性。
在综合分析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明确植物必须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无土培养缺素根系活力叶绿素SOD 玉米种子引言: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4%;水资源贫乏,60%的城市主要因农业用水而淡水供应不足;设施园艺连年种植,土传病害已无法解决;目前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明显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农业出口创汇的需要。
基于这种国情,无土栽培将成为改进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方向。
正文:本实验通过对缺素症植物的观察、对比、记录各种缺素植物的症状,对各种缺素症状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文以缺N素玉米苗和完全培养液的玉米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无土栽培方向和玉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培养与处理精选高活力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用消毒水消毒后按如图示表1配制完全与缺素培养液,用以培养实验材料。
表1完全培养液与缺N素培养液配制取两个陶瓷培养钵,分别装入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并标记。
然后把选好的植株去除胚乳,洗净,并用棉花缠绕住茎基部小心通过圆孔固定在瓶盖上,使整个根系浸入培养液中,装好后放置阳光充足、温度适宜(20~25℃)的地方,培养4周。
每周换一次营养液,换营养液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玉米苗在不同成分下培养所表现的形态特征:长势、叶色、症状表现和出现症状的部位。
2实验内容2.1植物的无土培养和缺素症状用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配成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可使植物长得与土壤中一样好,应用此法所用元素的种类和用量完全人为加以控制。
植物生理生化实习报告
植物生理生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植物生理生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我们对植物生理生化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1. 学习并掌握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 观察并分析植物生理生化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3. 掌握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提高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植物生长激素的检测我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GA)的含量。
实验中,我们首先制备了标准GA溶液和样品溶液,然后按照ELISA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最后,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OD)值,计算出样品中GA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激素GA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植物抗逆性生理指标的测定为了研究植物的抗逆性,我们测定了植物叶片中的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Pro和MDA含量增加,而SOD和POD活性升高,表明植物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3. 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我们采用光合仪测定了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生理参数。
实验中,我们首先将植物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然后测定各参数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光合生理参数受到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影响。
4. 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我们通过光谱分析法测定了植物体内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实验中,我们首先将植物样品进行研磨和提取,然后采用光谱分析仪测定样品的光谱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营养物质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含量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植物生理生化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还加深了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植物生理生化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生化综合实验报告面粉与米粉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蒋名鹏(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2021313546)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1】。
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是植物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
糖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成分之一【2】,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主要是从植物中获取糖分。
而在我国南方人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人以面粉为主食。
本文对于研究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评价营养状况,分析农产品品质等均有必要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可掌握蒽酮法测糖的基本技术【3】;更进一步可分析比较米粉与面粉中可溶性糖含量,试说明米粉与面粉哪个糖分更高,为二者营养价值比较作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购买的粗米粉和粗面粉,经过一定的去杂处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4】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测定。
可溶性糖的测定可分为三步:1.绘制标准曲线;2.提取可溶性糖---干样浸提;3.测定糖含量,选用620nm波长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查标准曲线,求得相应的【5】糖含量。
二、结果和分析 1.米粉与面粉中可溶性糖含量通过表一可看出4次重复实验面粉的可溶性糖平均百分含量为4.23,米粉的可溶性糖平均百分含量为1.01,;显然,面粉的可溶性糖含量是米粉的四倍多。
表一重复次数蔗糖含量% 平均值 1 0.995 米粉 2 0.871 1.01 3 0.8834 1.661 3.91 面粉2 3.80 4.233 4.334 4.88通过下图一,可清晰看出在各次重复实验中,面粉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米粉中可溶性糖含量。
图一米粉与面粉蔗糖含量比较折线图米粉面粉4.883.83.914.331.660.871蔗糖含量%0.9950.883三、讨论蔗糖是糖类主要的一种,面粉和米粉这两种食物是人获得糖类的主要物质。
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糖类代谢是生物体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烯效唑(S-3307)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本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分别用0、10、30、50 mg/L 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实验表明:多效唑的浓度的高低抑制着小麦幼苗的生长,而小麦在萌发的过程中,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芽呼吸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多效唑浓度的逐渐提高,根冠比增高,叶绿素增多,说明多效唑浸种有助于提高小麦抗倒伏,增强植物抗逆性,有利于小麦生产。
关键词:小麦幼苗;烯效唑;根系活力;形态指标;生长发育前言:烯效唑是一种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1]。
烯效唑主要的生理特点是抑制顶端的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导致植物节间缩短,促进植株矮化、分蘖,同时增加植物的抗倒能力、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根系呼吸强度,增强根系的活力,使植株抗逆能力增强;烯效唑浸种能增强SOD 酶的活性,使丙二醛含量减少,可减轻低温对植株的伤害[2]。
,烯效唑浸种处理增加了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小麦植株的抗逆性;烯效唑浸种处理还抑制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增加植株的根冠比[3]。
但是多效唑应严格控制用量,虽然浓度愈高控长效应愈强,但生长量也会因此随之下降。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小麦种子(川麦42)烯效唑 0.1% HgCL21.2 方法:1.2.1 种子的前处理精选川麦42的小麦种子若干,用0.1%HgCl2消毒10min,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各冲洗三次,用滤纸吸干水分。
分别用0、10、30、50mg/ml 的多效唑溶液浸种20小时。
在25-28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催芽三天,待长出幼芽后,测定幼芽的呼吸强度。
1.2.2幼苗的栽植与培养(水培法) 每组选取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60株(每组只选一个浓度)。
栽植在带有纱网的两个塑料杯中,每杯栽植30株,在杯上注明专业、年级、班级、浓度、姓名。
将栽植好的小麦幼苗杯中注满清水,带回住处培养,每天浇水一次。
植物的生理生化研究实验
准备实验材料,设置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组和对照组,观察并记录 植物的生长情况。
数据分析
对比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植物生长数据,分析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及机制。
05
植物矿质营养与代谢实验
测定植物体内矿质元素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植物样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 择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
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可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了解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适应机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灌溉等措施的制定;同时,对于植物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也 可为植物育种和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深入研究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功能
质壁分离观察
利用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形 态,了解细胞壁的弹性和原生质体的 收缩情况。
分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长距离运输
通过测定植物不同部位的水势和含水量,分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途 径和机制。
短距离运输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植物细胞间的水分移动,了解水分在细胞间的短距离运输方 式和过程。
信号传导机制探讨
深入研究激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过程,揭示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 育的分子机制。
03
激素互作分析
研究不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协同或
拮抗作用。
07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与整理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植物的生长情况、生理生 化指标等,并进行分类整理。
分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原理
研究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报告总结最终定稿 - 副本
1《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综合性实验总结(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生化实验21学时 成绩:NaCl 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综 合 性实验项目面向专业 09级农学、植保、农资、园艺、设施、茶学、林学、水保、制药、生安等 本项目学时 14学时 (总学时45)综合性实验总结报告: 题目:NaCl 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数据。
方法:将水稻种子分别用蒸馏水、60mmol/LNaCl 、600mmol/LNaCl 溶液浸种,本实验通过研究水稻种子在被不同浓度NaCl 浸种和清水浸种后的各种生理活性比较,运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泳技术的基本操作、标准曲线的制作,找出水稻种子的耐盐程度和最适发育环境,探讨了NaCl 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NaCl 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与NaCl 溶液的浓度有关。
在1~60mmol/L 的NaCl 溶液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活力,提高游离蛋白质的含量和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且能促进水稻幼苗茎、叶和根系的生长。
当浓度超过1~600mmol/L 时,浸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活力,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和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且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
结论:低浓度的NaCl 溶液比高浓度的NaCl 溶液的促进效果更好。
关键词:生化指标、高低盐水处理、水稻种子 1.前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由于土地的局限性,所以如何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及生产的研究程度进一步加大。
特别对于中国这个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的国家来说,如何提高水稻的萌发及生长和生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研究了研究了高低浓度浸种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剂量效应,选择最佳浓度和界定临界浓度,为提高水稻的高产和耐盐育种及栽培提供试验数据。
植物生理实验报告
植物⽣理实验报告缺氮对植物⽣长的影响王涛赵为朋河北农业⼤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0901班摘要: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量配⽐对于⽶的产量、效益有较⼤影响[1]。
为研究缺氮对⽟⽶⽣长发育的影响,以沈⽟26 CK⽟⽶为材料,在苗期进⾏缺氮处理。
通过对⽟⽶幼苗⽣长速度、根冠⽐、叶⽚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和根鲜重等指标进⾏研究,结果表明:株⾼在处理后第7天出现明显差异,处理组株⾼低于对照组2.8cm,仅为对照组的83.33%;对照与处理组间根冠⽐出现显著差异;对照与处理组间叶绿素含量出现显著差异;地上部和根鲜重出现显著差异。
故上述指标可以作为⽟⽶幼苗缺氮对其⽣长的影响的指标。
关键词:⽟⽶;氮素;⽣长状况;根冠⽐;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和根鲜重⽐例随着我国⼈民⽣活⽔平的提⾼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 ⽟⽶在饲料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我国在⼤部分⽟⽶供作饲料后, ⽟⽶的⽣物学产量及其饲⽤营养品质倍受重视。
关于氮素对⽟⽶⼦粒产量影响的报道较多[ 2-3 ]。
氮素既是植物最重要的结构物质,⼜是⽣理代谢中最活跃、⽆处不在的重要物质——酶的主要成分[ 4]另外作为实验材料⽟⽶幼苗易取得,试验速度快,容易观察。
本⽂以沈⽟26CK为实验材料,旨在研究缺氮对⽟⽶幼苗的⽣长带来的影响和其表现症状。
杨丽娟〔5〕、黄鑫〔6〕等分别对⽟⽶进⾏了缺素症状研究何萍研究了氮肥对春⽟⽶叶⽚衰⽼的影响[7 ] ;关义新等研究了光氮互作对⽟⽶幼苗叶⽚光合碳、氮代谢的影响[8 ] 。
结果显⽰:缺N、P、K、Ca、Mg、Fe等⼏种元素.⽟⽶苗地上与地下部分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
1 材料与⽅法1.1 材料供试⽟⽶品种为沈⽟26CK,沈⽟26CK⽟⽶的种⼦及其经过培养的幼苗,本实验采⽤数据取⾃3号和6号所培养的沈⽟26CK⽟⽶幼苗。
其他:蛭⽯,塑料盆、盘,标签纸,完全营养液,缺氮营养液,95%的⼄醇,洗瓶,研钵(⼀套),25ml棕⾊容量瓶(两个),玻璃棒,漏⽃(两个),50ml ⼩烧杯(两个),漏⽃架,剪⼑,直尺,滤纸,托盘,胶头滴管,1ml玻璃⽐⾊杯,电⼦天平,721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1.2 ⽅法1.2.1 播种每组选取6个花盆,装满蛭⽯后,每3盆放⼊⼀个塑料盘内,从沈⽟26CK 品种的⽟⽶籽粒中选取试验⽤种⼦,在每个塑料盆⾥种6粒,⽤⾃来⽔浸润,保持湿润,放于向阳的阳台上发芽。
广州大学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广州大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实验二氮、磷、钾、铁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实验二、氮、磷、钾、铁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题目:氮、磷、钾、铁元素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本试验选用番茄为材料,进行缺氮、缺磷、缺钾、缺铁的溶液培养,经过50 余天的观察记录,比较了营养缺乏植株与正常植株之间的外部形态、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鲜重、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差异,对氮、磷、钾、铁四种元素对番茄幼苗生长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了解氮、磷、钾、铁四种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关键词番茄幼苗,缺素溶液培养,植物生长,叶绿素1前言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又名西红柿,果实用作蔬菜或水果,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之一。
随着过加对外贸易的发展,番茄也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之一,因此番茄对发展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掌握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营养物质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生命的显著特点是活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物质并利用这些物质建造自己的躯体或用作能源,植物有机体所需要的元素就是植物的营养元素。
植物体19种必需元素中,以氮、磷、钾、铁的作用最为重要。
番茄对营养有较高的需求,在各种营养都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缺少一种营养元素都会导致不良症状的出现。
关于番茄生长各时期所需要的营养和缺素症状已有大量的报导,但是多偏重于地上器官形态的研究。
关于缺素造成生理上的变化和内部物质的变化则报道较少,即使有都仅限于某一元素缺乏的报道,为了深入而全面的掌握各主要元素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本文利用了人工培养液缺素培养方法,在系统观察比较缺素外部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侧重对植株叶片的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对比四种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来补充和完善对番茄缺乏这四种元素症状的认识。
2材料2.1材料选择选取健壮无病,约4-5cm高(出现两片真叶),长势基本一致的番茄幼苗。
生理生化综合试验报告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综合性实验总结
(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生化实验21学时成绩:
学院:林学院专业:林学年级:2009级学号:090410154姓名:黄泉妹
综合性实验报告
NaCl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面向专业
09级农学、植保、农资、园艺、设施、茶学、林学、水保、制药、生安
[10]朱利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1]张志良,翟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美]J.萨姆布鲁克、E.F.弗里奇、T.曼尼阿蒂斯著.金冬雁,黎孟枫等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袁晓华,杨中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6]上海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7]李建武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汪沛洪.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86
[9]张志良,吴光耀.植物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2.2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由实验数据可知:用60mol/LNacl溶液浸泡的水稻种子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比清水浸泡的水稻种子的低,且OD值大的样品呈现的蓝紫色就更深,试验中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研磨不够充分、迅速;试剂的用量控制不够精准;过滤不充分;加热时间不足。
植物生理学报告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题目:烯效唑(S3307)浸种处理对小麦成苗的影响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方安日期:2012.11.01烯效唑(S)浸种处理对小麦成苗的影响3307任俊杨映芝摘要:为了测定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小麦种子,然后对小麦幼芽呼吸速率.叶绿素含量.形态指标测定.根系活力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一一进行测定,发现烯效唑能影响小麦种子呼吸强度,促进其根系活力,抑制茎的生长并促进根的发育,此外,烯效唑还能使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多,增强幼苗抗性。
但是,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幼苗的影响也不同。
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拓展烯效唑在大田作物上的开发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烯效唑小麦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前言烯效唑(化学名称:(E)-1-对氯苯基-2-(1, 2, 4-三唑-1-基)-4, 4-二甲基-1-戊烯-3-醇)是一种赤霉素生物合成阻滞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降低纵向伸长,缩短节间,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等效果。
【1】烯效唑的可以延缓作物生长的生理机制在于它影响贝壳杉烯氧酶活性,减少GA的前体原料的形成,阻抑内源GA的合成,降低内源GA水平,并可降低内源IAA的水平。
在对三唑类微生物研究中发现烯效唑不仅有很强的矮化作物,并且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生物活性大约为多效唑的6~10倍。
主要通过叶茎组织和根部吸收,进入植株后,活性成份主要通过木质部向顶部输送,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细胞伸长受抑,从而影响植株的形态。
烯效唑具有广谱性。
用于土壤和叶面处理,对各类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烯效唑均有很强的抑活性。
同时也控制植株外形。
烯效唑用于水稻,可使水稻抗倒伏,控长促蘖,促根增色,壮苗抗逆,增重达到优质高产。
【2】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1.1.1 材料小麦品种川育21号烯效唑(84.84%)1.1.2 试剂 0.1%Hgcl21.2方法1.2.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过程包括:选种、消毒、浸种、催芽。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范本模板】
实验一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茚三酮试剂显色法P199原理:游离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产物呈蓝紫色,称Rubemans紫.其吸收峰在570nm,且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①微酸、90℃: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
②脱水: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分子茚三酮和一分子氨进行缩合脱水,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材料:清水浸种吸涨的水稻、清水浸种萌发两天的水稻。
实验步骤:分别取1g萌发、未萌发水稻于研钵中,加入5ml醋酸(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研磨成匀浆后,用无氨蒸馏置于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之呈蓝紫色,用60%乙醇定容20ml,在57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样品氨基态含氮量(ug/100g鲜重)=CV T/V S W *100 ;C=A/k (k=0.103) ; V T=100/2 ;V S=1 ;W=1注意事项:1.测定前所用的玻璃仪器要干燥,所用的蒸馏水必须为无氨水;2.样品要磨匀,用无氨蒸馏水定容,并用干燥滤纸过滤;3.抗坏血酸易被还原;加入的量要严格控制,因为还原剂抗坏血酸会与茚三酮反应;4.水浴锅的液面要高于试管内的液面,使其加热均匀,并在加热后几秒再塞上塞子,水浴锅温度要高于90℃,15min后取出迅速冷却,再加入60%乙醇;5.稀释后要迅速比色;6. 谷物等蛋白质样品可用酸水解法讲蛋白质水解后,用本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可计算出样品蛋白质含量;7. 反应要在无水、有机、微酸的环境下进行。
最适PH为4。
5,是乙醇-乙酸钠缓冲液和醋酸缓和后的PH。
思考题:1.茚三酮与所有氨基酸的反应产物都相同吗?为什么?不相同,因为有些氨基酸的结构不同,不含游离的氨基,如脯氨酸。
2.测定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有何意义?可以测定植物对氮的根吸收,测定植物的病理和逆境状态和植物的营养、施肥指标等。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的生理生化变化周良雪(09应生A,094120260)摘要:在干旱胁迫下对小麦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小麦自身的一系列指标发生相应的改变,主要为大幅度增加。
例如,脯氨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以抵抗小麦因干旱而自身水势降低。
PPO,POD抗氧化酶含量增加三倍左右,MDA,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六倍左右,H2O2的含量增加七倍左右,GSH的含量增加四倍左右。
小麦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来抵抗不良环境。
关键词:干旱胁迫,脯氨酸,PPO,POD,MDA,H2O2,GSH引言:世界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底将达到90亿左右。
另一方面,由于非生物性胁迫造成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损失已成为所有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
环境胁迫诱发了植物在基因表达和细胞新陈代谢等多方面的变化,最终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
干旱是作物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逆境胁迫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灾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干旱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研究小麦的抗旱生理及分子机制,通过遗传操作增强小麦抗旱性,培育抗旱型小麦品种,对于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我们做了有关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干旱逆境下植物最明显的生理响应是生长受到抑制。
在干旱胁迫下,小麦自身的一系列指标发生相应的改变,主要为大幅度增加。
例如,脯氨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以抵抗小麦因干旱而自身水势降低。
PPO,POD抗氧化酶含量增加三倍左右,MDA,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六倍左右,H2O2的含量增加七倍左右,GSH的含量增加四倍左右。
小麦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来抵抗不良环境。
材料与方法:(1)材料制备:小麦种子吸胀12个小时后,播到湿润的滤纸上,正常生长七天后进行干旱处理,连续干旱五天后进行观察。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Fe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一、前言N、P、K、Ca、Mg、Fe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症状。
若缺乏这些元素可产生特有的缺素症状;生长速率下降;根冠比改变;根的活力及物质合成、积累受影响等。
但某些元素含量过高,又可能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和体内的代谢。
通过本组综合实验为矿质营养论研究和无土栽培实践打下基础,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二、关键词溶液培养,缺素培养、矿质营养、缺素病症、生长速率、根冠比、根系活力。
三、方法1.材料来源会单一号玉米苗,Ca(NO3)2,KNO3,MgSO4,KH2PO4,微量元素2.测定方法溶液培养:取一500mL棕色玻璃广口瓶,加入400mL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Ca(NO3)2,KNO3,MgSO4,KH2PO4溶液各2.5mL,以及微量元素0.5mL。
取一株剥去胚乳的玉米苗洗净、称重,再加100mL蒸馏水于瓶中,摇匀,将玉米苗固定,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三周后观察,记录数据。
根系活力测定:三周后,测量根重。
取三支烧杯编号为1、2、3,依次加入10倍根重的甲烯蓝溶液,后将根系依次放入烧杯中,浸没1.5min。
然后依次吸取1,、2、3烧杯中溶液1mL于三试管中,分别再加入9mL蒸馏水,摇匀。
然后在分光光度计,660nm,1cm比色杯中测A值,计算。
叶绿素的定量测定:取心叶去除叶脉,将叶剪成0.5cm小段混匀,称取0.1g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80%丙酮20mL在黑暗环境一周,取出后用80%丙酮定容,然后在分光光度计663nm,646nm,1cm比色杯中测A值,计算。
四、生理指标生长速率、根冠比、根系活力、缺素症状。
五、分析数据记录:处理叶片数株重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数据地上地下叶绿体色素根系活力Ca Cb C 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面积表一病症根冠比RGR (g*g -1*d -1) 叶绿体总量mg/g 根重根吸收面积 活跃吸收面积%总的活跃 植株比完全培养植株稍小,叶片由心叶开始呈黄色,根系发达 175:2970.19670.0846951.752.7966m 2/株1.3951m 2/株49.89%表二故缺Fe 元素时,植物植株叶片缺绿,呈黄白色,缺乏叶绿素,根系发达。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营养生理1、植物组织氨态氮含量的测定2、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3、硝态氮含量的测定2014年12月22日植物组织氨态氮含量的测定(改良的茚三酮比色法)一、实验原理植物吸收的氮主要是氨态氮和硝态氮,后者经过还原过程形成氨,前者经同化后形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然后形成其他氨基酸和蛋白质。
测定氨态氮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为改良的茚三酮比色法。
a -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溶液一起加热,经氧化脱氨变成相应的a -酮酸,酮酸进一步脱羧变成醛,水合茚三酮则被还原,在弱酸环境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根据蓝紫色的深浅,在58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本实验中在茚三酮试剂中添加乙二醇并补加正丁醇和丙醇,可以克服茚三酮的不稳定性。
二、仪器设备研钵、烧杯、漏斗、量筒、具塞试管、三角瓶、容量瓶、移液管、天平、沸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三、试剂1. 10% 醋酸(100mL)2. 1% 抗坏血酸(100mL)3. 5卩g/mL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0.005g定容至1000mL4. pH5.4 醋酸缓冲液:8.8mL 0.2mol/L 醋酸(冰醋酸11.55mL稀释至1000mL加41.2mL 0.2mol/L 醋酸钠(醋酸钠16.4g或三水醋酸钠27.2g 配成1000mL)。
5. 水合茚三酮试剂:1.1g茚三酮放到烧杯中,加入15mL正丙醇,摇匀,溶解,后加入30ml 正丁醇和60ml 乙二醇,混匀,再加9mLpH5.4 醋酸缓冲液,混匀。
保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适用期限10天。
四、操作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下表所示量从5卩g/mL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中分别取溶液并在每个试管中加蒸馏水至2mL对照仅加2mL蒸馏水,后在各试管中加入3mL 水合茚三酮试剂和0.1mL 1%抗坏血酸,摇匀。
盖上试管塞,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搅拌冷却15分钟。
冷却后的有色溶液中加无水乙醇至10mL在波长580nm处测吸光值,以氨态氮浓度(ag/mL)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米和小麦赖氨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大米和小麦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粮食,更是我国各地的主食,研究分析它们的营养成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膳食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增强免疫功能;
糖类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可溶性糖为植物体内最易被人体吸收的糖。
本文分析了大米和小麦赖氨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为大米和小麦的加工和开发利用以及人们日常膳食的搭配提供了参考。
1材料和方法
供示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购买的粗米粉和粗面粉,经过一定除杂处理。
赖氨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法:赖氨酸侧链上的游离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赖氨酸含量正相关。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双缩脲法:双缩脲与蛋白质反应发生紫红色反应,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正相关。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法。
2结果与分析
2.1面粉和米粉中的赖氨酸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面粉和米粉的赖氨酸含量都极低,但很明显面粉赖氨酸含量远高于米粉赖氨酸含量。
表1 面粉和米粉中的赖氨酸含量
材料赖氨酸含量(%)
面粉0.16
米粉0.0369
2.2面粉和米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从表2可以很明确的看出面粉和米粉中的蛋白质含量都较高且相差不明显,约在10%——15%之间。
表2 面粉和米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材料蛋白质含量(%)
2.3面粉和米粉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表3 面粉和米粉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材料可溶性糖含量(%)
面粉 3.6
米粉0.43
显然,面粉和米粉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高,相较而言,面粉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远高于米粉。
通过分析3个实验的结果可知,在面粉和米粉中蛋白质含量是极高的,可以有效的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赖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低。
3讨论
赖氨酸是人体必须氨基酸,缺乏赖氨酸会造成疲劳,虚弱,恶心,呕吐,头晕,没有食欲,发育迟缓,贫血等。
由于大米和小麦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需要从其他富含赖氨酸的食物中摄取,如:肉类、禽、蛋、奶,鱼、虾、贝类、乳制品和豆类、黑芝麻等。
蛋白质同样是人体必须的物质,蛋白质的缺乏常见症状是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易患病,远期效果是器官的损害,常见的是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体质量下降、淡漠、易激怒、贫血以及干瘦病或水肿,并因为易感染而继发疾病。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重新修订了推荐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新修订的蛋白质
类多样,也需要从其他食物中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就是糖类,大米和小麦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虽然相对较低,但一般也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这也是它们成为我国各地主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叶尚红编著,《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程》
【2】郭志平,《谈谈赖氨酸的生理作用》,北京青年报出版,2002
【3】阿德勒·戴维斯,《蛋白质对健康的无比影响》
【4】董文渤,《现代生物学导论——果糖及果糖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