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2.3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课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课程教学设计

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学习物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物理素养,知道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所任课班级学生数较少,有利于开展小班化教学和分组实验教学。

本班大多数学生对物理课都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学习中能积极的开展交流与合作。

但是每个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女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固,男生实验动手能力较强。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男女生的合理搭配及组内的合理分工是本节课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十二章第三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欧姆定律及运用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

它是对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提炼和运用,也是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的进一步梳理归类。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

2.通过分组实验学会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基本方法。

3.会用串、并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4.从已知的科学规律出发,通过数学公式的逻辑推导获得新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及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应用及运用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压特点:。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压特点:。

2.影响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如图所示,将材料、长度、粗细一样的两段导体串联连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它的电阻将;若将它们并联连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它的电阻将。

3.我们将两段导体串联(或并联)连接所得的新电阻,叫做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设计
例如:
(1)在串联电路中,当增加一个电阻时,电流和电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不同,对整体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有何影响?请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给出答案。
4.课后复习:要求学生复习课本内容,尤其是电阻的串并联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等关键知识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把握教学难度,适时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1)某同学家的照明电路由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组成,分别采用串联和并联方式连接,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灯泡电阻为1100Ω,求两种连接方式下的电流和功率。
(2)一个由3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总电阻为30Ω,已知第一个电阻为10Ω,求另外两个电阻的阻值。
3.探究性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中的新规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针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8.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询问学生之前学过的电路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电路?这些电路有什么特点?”
3.互助解答:学生相互检查练习结果,共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九年级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新部编本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新部编本北师大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㈠郭强知识与技能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知道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

会用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教学准备:6伏电源,2欧、3欧、5欧、10欧定值电阻各一个,演示用安培计、伏特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教师: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欧姆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

但是你手边又只有一个100欧和几个50欧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欧的电阻呢?学习了电阻的串联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

二、新课教学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师: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叫电阻的串联。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

为此我们先要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

学生实验,总结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实验记录,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有什么关系?教师:请大家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想一想,为什么导体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呢?教师:引导推导串联电路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U=IR,U1=I1R1,U2=I2R2,U3=I3R3 (1)(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知识可知)I=I 1=I 2=I 3 (2)U=U 1+U 2+U 3 (3)∴ IR=IR 1+IR 2+IR 3R=R 1+R 2+R 3 (4)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1)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即:I=I 1+I 2。

(2)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教案设计

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

3、会用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2. 通过推导串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 学习用不同下角标表示同类物理量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 通过推导过程使同学们树立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及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的计算2、难点:运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和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电流表开关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 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什么?回答:串联电路里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即I=I1=I22. 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是什么?回答: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个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U=U1+U2 . 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什么?回答:串联电路里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即I=I1+I24. 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是什么?回答: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U1=U2二.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大屏幕演示等效电阻的动画,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板书课题: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三.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

为此我们先要根据欧姆定律,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再测串联电路的电流。

演示实验:(1)先后将15Ω的定值电阻接于图的A、B 之间,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值。

(2) 撤去15Ω电阻时,把10Ω和5Ω电阻串联起来接于A、B 之间,发现电流表的读数跟接15Ω欧电阻时相同。

教师说明,10Ω和5Ω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为15Ω。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实验记录,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物理备课大师 【全免费】《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材剖析:《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仍旧是欧姆定律内容的持续。

上节内容是欧姆定律解决实质丈量问题,而本节是用欧姆定律研究新规律。

是研究同一段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一定对应同一段电路,在推导中经过重申每一段电路的对应关系,能够加强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连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连、并联电路特色的知识, 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过实验研究 , 经历从猜想与假定到实验考证的过程。

2.经过实验研究 , 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连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代替”关系。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1.经过实验研究 , 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 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2.经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 , 培育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合的思想。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串连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课难点】用“等效代替”的看法剖析串连和并联电路。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课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采集相关资料。

3.实验器械:电阻、电源、导线、电流表等。

教课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连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色 ? I_____I1_____I22.串连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色 ? U_ _U1_____U23.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色 ? I_____I1_____I24.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色 ? U_ _U1_____U2二、激发学习动机:我们经过前方的学习,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色,那么, 在串连和并联电路中, 电阻又有什么特色呢?三、讲解新知识:( 一)电阻的串连1.实验研究[ 提出问题 ]: 电阻串连后 , 其总电阻会增大仍是减小?[ 猜想与假定 ]: 教师充足采集学生的各种猜想与假定。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3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导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3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导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

3.知道并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推导出串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2.推导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从已知的科学规律出发,通过数学公式的逻辑推导获得新的科学知识新课导语【导入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师: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 Ω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

但是你手边又只有一个100 Ω和几个50 Ω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 Ω的电阻呢?学习了电阻串联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

引入新课。

【导入二】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2)问: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3)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引入新课。

学点1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图S 12-3-1问题1:观察上图,若甲、乙两图中,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电阻R 产生的效果与R 1和R 2产生的总效果相同,电阻R 叫作R 1和R 2的__等效电阻__。

实验论证:当图甲中R 1=10 Ω,R 2=15 Ω,图乙中R =25 Ω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__R =R 1+R 2__。

理论论证:串联电路中电流关系:__I =I 1=I 2__,电压关系:__U =U 1+U 2__。

根据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U =IR 得:__IR__=__IR 1__+__IR 2__,所以__R =R 1+R 2__。

总 结: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__各串联电阻之和__。

问题2: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__长度__,等效电阻__大于__任何一个分电阻。

问题3:n 个阻值为R 0的电阻串联起来,等效电阻R =__nR 0__。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WORD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WORD教案2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WORD教案2课时安排:本课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课程的第二堂课,预计用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2.掌握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方法;3.能够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2.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教学难点:1.辨别并解决问题时采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的方法。

教学准备:1.电阻、导线和电池等相关实验仪器材料;2.纸板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5分钟)通过带领学生观察一幅平行线与竖线相交的图形,引出电路中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引发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思考。

Step 2:呈现任务(5分钟)将两个电阻分别串联和并联在一起,让学生参与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Step 3: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1.串联电路中,电流经过每个电阻时都要经过全部的电阻,所以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2.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所以总电阻小于各个电阻中的最小电阻。

结合示意图,用示例解析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并提醒学生注意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Step 4:巩固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并且讲解答案。

Step 5:拓展应用(10分钟)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的描述判断采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然后计算出结果。

Step 6:归纳总结(5分钟)通过和学生合作,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和计算方法,提醒学生牢记。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复述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和计算方法。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以应用题为主的作业,巩固并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导入新知、呈现任务、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归纳总结和课堂小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实验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材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仍然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

上节内容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而本节是用欧姆定律探索新规律。

是研究同一段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在推导中通过强调每一段电路的对应关系,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电阻、电源、导线、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 _U1_____U23.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4.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 _U1_____U2二、激发学习动机: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那么,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三、讲授新知识:(一) 电阻的串联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3028.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3028.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科学思想。

2.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体会物理规律应用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等效的观点分析串并联电路。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新课引入如果现在手上有5 Ω、10 Ω、15 Ω、20 Ω的电阻,但是现在实验中需要一个25 Ω和一个4 Ω的电阻,你该怎么办呢?进行新课一、电阻的串联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原理:用伏安法测电阻。

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 = 2 Ω、R2 = 4 Ω)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

②测出R1 (2 Ω)和R2 (4 Ω)串联后的总电阻R。

③将R1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

讨论实验数据,得出:R = R1 + R2 , R′= R1 + R3。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理论推导由欧姆定律得:U 1=I 1R 1 U 2=I 2R 2 U =IR由串联电路可知:U =U 1+U 2 I =I 1=I 2所以:IR =I 1R 1+I 2R 2即:R =R 1+R 2结论:两个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2020届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

2020届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材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仍然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

上节内容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而本节是用欧姆定律探索新规律。

是研究同一段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在推导中通过强调每一段电路的对应关系,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电阻、电源、导线、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 _U1_____U23.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4.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 _U1_____U2二、激发学习动机: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那么,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三、讲授新知识:(一) 电阻的串联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第三节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第三节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知道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2、通过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有关讨论。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教师:前边我们知道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只有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连成闭合电路,电路中才有电流。

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源提供的电能是如何在闭合电路中分配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师:(投影)教材图(如图所示)闭合电路由内电路和外电路组成教师:闭合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内电路和外电路。

教师: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如何变化?为什么?学生: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因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正电荷受静电力作用,从高电势向低电势移动。

教师:在内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如何变化?为什么?学生(代表):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

因为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将正电荷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

教师:这个同学说得确切吗?学生讨论:如果电源是一节干电池,在电源的正负极附近存在着化学反应层,反应层中非静电力(化学作用)把正电荷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在这两个反应层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3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教案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复习(2分)1.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2.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3.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变形式的物理意义思考并回答问题新课引入(1分)某电工在修理电器时,检查发现一个10Ω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

但是他手边只有几个5Ω的电阻和几个20Ω的电阻,他能否用手头现有的电阻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10Ω的电阻呢?学完本节内容,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听且思新课教学(36分)1.等效电阻3分如果一个电阻R接入电路中产生的效果与两个电阻R1、 R2同时接入电路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我们就把这一个电阻R叫做那两个电阻R1、R2 的等效电阻。

观察思考听讲2.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12(1)猜想,R=R1+R2实验次数电阻R1/Ω电阻R2/Ω电阻R/Ω第一次 5 15第二次 5 10第三次15 10(2)实验验证(3)推导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4)得出规律(学生语言表述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1+R2猜想做实验推导总结归纳R1 R2分钟(5)练习:1、一个3Ω的电阻和一个5Ω的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是Ω2、R1、R 2和R3 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15Ω,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等效电阻为Ω3、把5个10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等效电阻是Ω。

4、把3个8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等效电阻是Ω。

(6)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总电阻的计算.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串联,R=nR0(7)老师引导分析电阻越串越大物理意义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变大。

练习归纳回答问题新课教学(36分)3.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12分钟(1)猜想总电阻变小(2)利用推导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3)实验验证电阻R1/Ω电阻R2/Ω测量出电阻R/Ω计算出的电阻R/Ω第一次 5 15第二次10 10第三次10 15(4)得出结论:(学生语言表述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 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附教材分析)(新版)北师大版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 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附教材分析)(新版)北师大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本节先通过实验验证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然后再理论推导得出定量关系,最后通过例题应用串、并联电阻的关系。

通过边思索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能进行两个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实验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学会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科学思想。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计算中公式的选择。

电池组、开关、导线、电流表、定值电阻等。

一、新课引入:同学们现在手上有5欧、10欧、15欧、20欧的电阻,但是我现在实验中需要一个25欧和一个4欧的电阻,你该怎么办呢?二、知识讲解:如图所示,用一个电阻R 代替两个串联着的电阻R 1、R 2接入电路电路的状态不变,即R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都与原来的相同,R 就叫作这两个串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它的分电阻也存在这种“等效替代”的关系。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比各串联电阻大?设计实验:1、器材:电流表、定值电阻R 3个。

2、步骤:①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②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A、B之间,闭合开关,再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③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再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理论推导串联电路的电阻:因为R1和R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则有,有:,综合以上推导,有:,因此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推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例题1:把一个3Ω的电阻R1和一个6Ω的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12-7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2课时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公开课(教案)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2课时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公开课(教案)

第2课时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并联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1.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1.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知识推导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会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准备电阻、电源、导线、电流表、开关等。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是不是和串联电路一样?如果不同,那又是怎样的呢?有了上节课的经验,这个问题大家觉得应该如何探究?知识点一 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1.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电路图:2.教师指导学生用一个电阻R 替换这两个电阻,仍接到这个电路中,干路电流测出来仍然是I 。

3.组织学生讨论:R 1、R 2和R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教师收集学生猜想。

知识点二 理论推导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1.组织学生看教材P95图12-8,提出问题: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还等于各电阻之和吗?2.引导学生利用推导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的方法,推导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

3.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推导过程,学生展示自己的推导过程,并由他人作出评价。

教师肯定学生推导中正确的地方,并指正他们推导中存在的问题。

4.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正确推导过程:由欧姆定律可知:I =U R ,I 1=U R 1,I 2=U R 2,并联电路中有:I =I 1+I 2,所以U R =U R 1+U R 2, 所以1R =1R 1+1R 2。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设计
3.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给定电阻组合的实际电阻值,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1.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3.学会运用电阻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测量电阻值。
五、作业布置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单位及电阻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能够运用串联电阻公式进行计算。
3.掌握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能够运用并联电阻公式进行计算。
4.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电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及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的电阻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思考。例如,通过比较家庭电路中串联和并联的灯泡亮度,引导学生探究电阻与电路连接方式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演示,形象直观地展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电阻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实际应用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并联电阻电路,使其总电阻满足特定要求。此类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5.反思与评价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提高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能力。这种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的魅力。通过展示与生活相关的电路实例,让学生理解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重要性。同时,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此外,我会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电阻关系。
2.鼓励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电阻关系。同时,鼓励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情景创设环节,我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的魅力。通过展示与生活相关的电路实例,让学生理解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重要性。同时,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作用、电阻的计算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反思与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进行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鼓励优秀,激励后进。

2020届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

2020届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教材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仍然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

上节内容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而本节是用欧姆定律探索新规律。

是研究同一段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在推导中通过强调每一段电路的对应关系,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电阻、电源、导线、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 _U1_____U23.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4.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 _U1_____U2二、激发学习动机: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那么,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三、讲授新知识:(一) 电阻的串联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第三节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4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第三节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4 (新版)北师大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讲授法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师:(投影)教材图2.4-1和图2.4-2(如图所示)图2.4-1 串联电路图2.4-2 并联电路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即I0=I1=I2=I3。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

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0=I1+I2+I3。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教师:在图2.41中,用φ0、φ1、φ2、φ3分别表示电路中0、1、2、3各点的电势,用U01、U12、U23、U03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的电势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课前准备
一、新课标学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
知道并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推导出串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推导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已知的科学规律出发,通过数学公式的逻辑推导获得新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
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二、整体感知
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R=R1+R2+……+Rn
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21111R R R +=+……+n R 1 教材知识全解
一、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假设有一个电阻可以代替串联的电阻而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我们就称这个电阻是串联电
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与串联各个电阻的关系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得.
说明
(1)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是指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其输出的电流也不变.
(2)等效电阻也叫总电阻.
2.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图12-3-1中,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1和R2,设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为R.R1、
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IR ,U1=I1R1,
U2=I2R2.
从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分段电压的关系:U=U1+U2,得IR=I1R1+I2R2.
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所以
R=R1+R2.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n )串联,同样可以得到
R=R1+R2+R3+…+Rn.
这表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注意
(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导体
的电阻大.
(2)由R=R1+R2+…+Rn 可推出,n 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
(3)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不难推出212
1R R U U ,这说明: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假设有一个电阻可以代替并联的电阻而又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我们就称这电阻是并联电
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与并联各个电阻的关系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得.
说明
(1)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是指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其输出的电流也不变.
(2)等效电阻也叫总电阻.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推导: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通过R1和R2的电流
分别为I1和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 (如图12-3-2).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
I1=1R U ,I2=2R U ,而I=R U
.
又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
I=I1+I2. 所以R U =1R U +2R U
约去U 得:R 1=11R +21
R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n )并联,同理可以得到:
R 1=11R +21
R +……+n R 1
这表明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
说明
(1)把n 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电
阻都要小.
(2)由R 1=11R +21
R ,可推导出R=21
21R R R R +. (3)由R 1=11
R +21R +……+n R 1可推出,n 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R=n R 0
.
(4)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推导出122
1R R I I =,这说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典型例题精析
题型Ⅰ 面向全体 双基巩固
例1 如图12-3-3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则(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分析:首先要明确两表测量对象.在本题中,R1、R2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电路总电压,当电源电压不变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测的是干路上的电流,I=I1+I2,
由于并联电路中U1=U2=U ,U 不变,所以I1=R U R U =1
1不变.I2=222R U R U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阻R2增大,I2减小,所以I 也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选项D
正确.
答案:D
例2 一个阻值为3Ω的电阻R1和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R2串联后,接在6V 的电源上.
问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分析:画出电路图(图12-3-4).要想求出电路中的电流I ,只要知道总电压U 和总电
阻R 就可以了.U 已知,R 可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求出.
解因为:R=R1+R2=3Ω+2Ω=5Ω
所以:I=R U = 56V
=1.2A
答案:电路中的电流为1.2A.
题型Ⅱ 生活·物理·社会
例3 两根镍铬金属丝的长度关系是l1>l2,把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
流和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满足( )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电压关系不定
分析:虽然两根镍铬金属丝的材料和长度知道了,但横截面积关系未知,所以它们的电
阻关系未知,串联后电压的分配关系无法确定,但因是串联,电流相等.
答案:D
例4 有一只弧光灯,正常工作电流为5A ,电阻力8Ω,要把它接入电压为110V 的电
路中,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弧光灯才能正常工作?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符号,如图12-3-5所示.为了防
止差错,习惯上在物理量代表符号的右下角加角标,分别表示与各导体的对应量,如电阻
R1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1、I1,电阻R2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2、I2,总电阻、总电压、
总电流分别为R 、U 、I.并且这九个量中一般知道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六个量.此题根据题
目所给条件,欲求电阻R2,可从欧姆定律的变形出发,先求出R1两端的电压U1,再根据串
联电路的关系,求出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最后利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求出R2;也可以从
串联电路总电阻出发,先求出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R ,然后利用串联电路特点求出R2;也可
以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求出R2.
解法一:根据欧姆定律:U1=IR1=5A ×8Ω=40V
∵R1与R2是串联在电路中
∴U2=U-U1=110V-40V=70V
又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需要串联的电阻R2为:
R2=U2/I=70V/5A=14Ω
解法二:根据欧姆定律I=U/R 得:R=I U =A V
5110=22Ω
∵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
∴R2=R-R1=22Ω-8Ω=14Ω
解法三:根据欧姆定律I=R U
得:U1=IR1=5A ×8Ω=40V
∵R1与R2是串联在电路中
∴U2=U-U1=110V-40V=70V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式:212
1R R U U =得:R2=12U U ×R1=V V 4070×8Ω=14Ω 答案:需要串联一个14Ω的电阻,弧光灯才能正常工作.
课后小结
一、知识梳理
二、方法规律总结
怎样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串、并联电路属于简单的电路.在解题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便于分析.
(2)利用电路的符号和欧姆定律解题时,特别要重视“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运用欧
姆定律应是“同一导体”,并且“同一时间”上的U 、R 和I.
(3)如果题目给出的是两个物理过程,要注意分析两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如电路的总
电压不变).必要时可分别画出两个过程的电路图,分步加以解决.
三、思维误区
在本节出现的易错点有:
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时,由于电路图的认识错误,容易出现分析和计算上的错误.
例 如图12-3-16所示,已知电阻R1∶R2=2∶1,已知R1=6Ω.闭合开关S 后,电路中
的总电阻是 Ω.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是 .加在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
分析:错解:本题若把电路当成了串联,则求出总电阻为9Ω,若把求并联电路电阻公式
21111R R R +=,误当成R=2111R R +,则求得总电阻为21Ω,误把A2当成测R1的电流,求得两表示数之比为1∶2.
正解:开关S 闭合,电路连接方式为并联,不是串联,电流表A1测R2的电流,电流表
A2测干路电流,不是测R1的电流.电路中总电阻R=Ω+ΩΩ⨯Ω=+⋅363621
21R R R R =2Ω,通过R2的
电流I2=
Ω
=
3
2
U
R
U
.通过干路电流I=I1+I2=
Ω
+
Ω
=
+
3
6
2
1
U
U
R
U
R
U

2
U
,则两电流表示数之
比为2∶3.
答案:2 2∶3 1∶1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等效电阻的分析,例题的讲解等,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

感谢您的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