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引言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1. 文化冲击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涌入,这些游客可能对当地的文化习俗、传统和价值观产生冲击。
一些旅游景点可能更加商业化,过度强调商业利益而忽视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资源消耗旅游业对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是不可忽视的。
大量游客带来了对水资源、能源和食物的需求,而这些资源供应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特别是在一些旅游热点地区,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可能导致水源短缺、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 城市承载压力旅游业的发展往往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或热门旅游地区,如首都或者海滨城市。
这些地区由于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可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
城市承载能力不足造成的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4. 社会安全风险旅游业犯罪的发生率也有可能增加。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游客的不熟悉、放松警惕等特点进行诈骗、抢劫和偷盗等活动。
这些社会安全风险将给游客的个人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也会对旅游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治理措施为了解决旅游业的社会弊端,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
1. 加强文化保护对于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文化冲击问题,应该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当地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旅游景点的监管,限制商业开发的规模,保护好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2. 节约资源为了减少旅游业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可以采取一些节约资源的措施。
比如,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采用节水设施和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倡导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倡环保旅行。
3. 分流旅游流量为了解决城市承载压力过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流旅游流量的方式来减轻压力。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文化冲击、资源消耗等,这些问题给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旅游业的社会弊端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旅游业的社会弊端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方面。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少旅游景点大量开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例如,一些沿海旅游城市的海洋环境因为垃圾、污水等的排放而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旅游景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完善对旅游活动的监管,严格限制旅游企业的排污行为,推广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文化冲击方面的问题。
许多地方在追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往往会片面追求商业化开发,大量兴建仿古建筑、模拟民俗展馆等,这些建筑往往不具有真实性和历史价值,甚至成为了文化生态的破坏者。
因此,需要鼓励旅游企业在产品开发上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倡导“文化先行、经济跟进”的理念,让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开发出深具文化魅力和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
最后,旅游业的发展还可能带来资源的损耗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需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等景区采取科学的资源利用方式,推广旅游节约型和绿色消费,同时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意识,共同减少对资源的损耗。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社会弊端正逐渐浮现,要解决其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监管机制,保护景点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旅游企业要以社会责任为导向,加强环保行动,努力开发和推广具有文化内涵和绿色环保的旅游产品;人民群众要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文化、资源的行动中,尽可能减少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得旅游业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许多机会。
然而,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存在一些社会弊端,如过度开发、环境破坏、文化冲击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以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过度开发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一些旅游地区盲目地进行开发,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样的开发往往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社会矛盾增加。
环境破坏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过度的人群密集度、建筑物和道路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垃圾和废水排放都对环境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文化冲击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冲击。
当游客涌入一个地区时,他们可能会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导致传统价值观的丧失,文化多样性的减少等问题。
此外,商业化的旅游活动也可能导致文化的商业化和失真。
旅游业的治理措施为了解决旅游业的社会弊端,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合理规划和管理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划和管理制度,确保旅游业的发展在环保、可持续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进行。
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合理分配旅游资源。
强化环境保护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严格控制游客流量,限制和规范建设项目,加强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等环境管理措施。
引导游客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引导游客形成意识和行为的转变。
加强游客对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培养,倡导游客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提倡文明旅游行为和可持续消费。
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遵守职业道德,提供优质的服务。
加强监督和执法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执法机制,对违反旅游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确保旅游业按照规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说到旅游业,这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但是,它在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着很多弊端。
一、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端1.引起物价上涨,损伤居民利益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
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要修建或扩充饭店等旅游设施,致使地皮呈现出求大于供的矛盾,因此,旅游接待地地皮价格的上涨也是件必然的事。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初办旅游业的地区修建饭店时,用地投资只占总投资的1%;而当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修建饭店的用地投资很快就上涨到总投资的20%。
而地价的上涨,又必然给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带来不利,从而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
2.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
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
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发展中国家,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多元的,而不应当过分依赖旅游业发展自己的经济。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
其原因是:1)在旅游者队伍中比重最大的消遣型旅游者的度假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过分依赖旅游业发展自己的经济,那么就会出现旺季旅游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而淡季服务人员过剩和旅游设施闲置,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2)旅游者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旅游客源地居民的闲暇时间、可随意支配经济收入、主观动机等因素。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doc 19页)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doc 19页)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摘要国家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并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产业。
我国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又因长期受国家高度保护,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以至于我国的旅游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应扩大开放范围,完善与旅游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安全,并加强建立有关法规和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弊端1.2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粗放经营的路子,靠的是外延广度开发。
今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应由设施建设转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促进旅游结构的优化布局。
应遵循立足东部,深入挖潜,逐步开发中西部的方针。
具体建议是:第一、进行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制定综合开发规划。
对全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方面进行普查,分析和综合评价、分等、分级,为合理地开发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旅游业各部门和专家结合,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长期战略规划。
同时,制止在风景区进行无计划破坏性建设。
第二、积极引导国内旅游。
安排和解决好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争夺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旺季的矛盾,以合理地开发各种类型旅游资源。
第三、加快区域旅游开发,变长线旅游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尽快形成全国通畅的旅游网络,以带动区域经济(尤其是有旅游资源的落后地区)发展。
第四、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向深度开发,旅游业向内涵效益型转变,推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地方特色的专项旅游和节日旅游项目,提高游客的回游率,延长停留时间,增加购物比重,扩大旅游收入。
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要与交通和经济开发同步,当前急需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建立或扩大航空口岸,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性产业,在经济发展和人际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社会弊端也开始浮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并提出一些治理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弊端1.环境破坏旅游业对目的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大量的游客带来了垃圾、空气和水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景区内的野生动物也受到了扰乱,一些独特的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2.资源耗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供应,包括水、电力、燃料等。
然而,当地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过度开发和使用资源导致了资源的耗竭,给当地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3.文化侵蚀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展示和交流。
然而,一些旅游目的地面临着文化侵蚀的问题。
商业化的开发和过度的商业宣传可能导致当地文化的丧失和乡土特色的消失。
此外,过度谋取经济利益可能导致虚假的文化表演和商业化的景点。
4.社会不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往往集中在一些热门景点和城市,使得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不均衡。
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往往受到忽视,而少数城市和地区享受了全部的旅游红利。
这种不平衡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的失衡。
治理方案1.加强环境保护为了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当地政府和旅游业者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提供充足的垃圾箱和公共厕所,减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此外,应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2.资源合理利用为了避免资源的耗竭,当地政府和旅游业者应制定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可以限制游客人数和游览时间,降低资源的消耗。
此外,应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通过引进环保技术和产品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3.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了保护当地文化,政府和旅游业者应加强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制定文化保护法律和政策,限制商业化开发和宣传。
此外,可以鼓励开展当地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
4.促进社会公平为了解决社会不平衡问题,当地政府和旅游业者应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公平。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旅游业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弊端,比如环境破坏、文化冲突、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治理措施,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
一、旅游业的社会弊端1.环境破坏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旅游业最严重的社会弊端之一。
过度开发、过度使用旅游资源,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源减少等问题。
挤占自然保护区、破坏历史文化遗址、乱扔垃圾等行为,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文化冲突旅游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文化冲突。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使得当地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旅游业的盈利导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文化资源的过度商业利用,这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冲突的问题。
3.人口过度集中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一些热门旅游景点,由于人潮过多,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难以支持如此之多的人口。
当地居民也因此遭受到了通行困难、房屋缺乏和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业的治理措施1.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治理旅游业社会弊端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约束。
2.加强文化保护加强文化保护也是治理旅游业文化冲突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3.推广低碳环保旅游理念为了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旅游从业者和游客应该共同促进低碳环保旅游,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从业者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旅游业的生态质量和环保水平。
游客则应该遵守当地的旅游规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旅游业的不足与整改措施

旅游业的不足与整改措施一、旅游业的不足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尽管旅游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文化交流,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就旅游业的不足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 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于集中在少数热门景点,导致其他地区缺乏发展机会。
这种不平衡现象限制了旅游市场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人们往往前往同样的目的地,影响了其他潜在景点及周边商贸活动的发展。
2. 服务水平欠佳部分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存在欠缺,如服务态度不够友好、语言沟通困难等问题。
这给游客带来了消极体验,降低了他们对该目的地的满意度。
另外,在服务设施更新与维护方面也存在问题,老化设备以及缺乏足够的娱乐设施也影响了游客体验。
3. 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矛盾较大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过度的开发、不良的管理和缺乏环保意识往往导致景区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貌,损害了地方文化遗产。
这不仅长远而言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削弱了游客对目标地区的吸引力。
二、整改措施1. 资源分散化与转型升级政府应加大对次级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将更多非热门地区纳入旅游行程中。
同时,在推广时可以采取差异化宣传策略,突出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和风景资源,引导游客选择多样性的旅行目标。
2. 完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是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关注并选择旅游产品的重要手段。
相关经营者及从业人员需接受良好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同时,应增加监管与执法力度,对无良商家采取严格处罚措施,以保护游客的权益。
3. 加强环境保护政府部门需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采取限制游客数量、严格管理旅游开发项目和资源利用、倡导可持续旅游等措施,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论文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论文[摘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
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使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
但是旅游业就像一把双刃剑,为了使旅游业持续、协调、有序地发展,以分析旅游业的弊端为出发点,对我国旅游业进行探讨和研究使人们深入认识旅游业的社会弊端以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旅游业社会弊端旅游环境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已经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础方向。
要建设旅游项目,必须得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鼓励个人、集体、国家加大投资;其次,广泛吸纳各界资金,坚持在旅游业的大环境里对外开放。
1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将飞速提升。
同时,随着我国文化、***治、经济进一步崛起,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旅游产品及行业管理将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这一市场开发的战略。
体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对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粗放经营的路线,今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应由设施建设转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促进旅游结构的优化布局。
应遵循立足东部,深入挖潜,逐步开发中西部的方针,积极引导国内旅游。
我们走进21世纪,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慢慢变好,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2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的前景下,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产生,工业生产带来的噪音和废弃物污染了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扰乱了旅游区的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氛围。
旅游业的问题与整改方案分析

旅游业的问题与整改方案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整改方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旅游业存在的问题1. 景区拥挤和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需求增加,景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规划,导致很多景区客流量过大、环境受损等问题。
2. 服务质量不高个别景区或饭店在洗手间卫生、服务态度上得不到合理保障;导游司机素质参差不齐;黑导向普遍存在等是当前常见且紧迫需要解决的实际困境。
3. 价格虚高在春节黄金周等假期期间,很多旅行社将价格调至较高水平甚至天价以牟取暴利, 边海角这些知名定点内外带线路深受困扰。
4. 旅游市场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中小型旅行社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困境;对于国内旅行社与外国旅行商开展合作的监管还不够完善。
5. 产业链条短、薄弱以住宿、餐饮、交通等为主要构成的产业链条环节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6. 不同目的地间差异明显一些知名景区极度追求数量和速度, 忽视了质量与特色, 而其他无名目的地默默无闻却有着独特文化遗产。
这导致部分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其他地方则经营困难。
三、整改方案1. 加强规划与管理政府应加大对景区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在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和人流量控制等因素下进行科学有效规划;通过限制客流并采取预约制度等方式减缓拥挤现象,同时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2. 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推动景区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优质旅游产品。
3. 完善价格监管机制政府应加大价格检查力度,确保旅游产品的定价公正透明,并对假日、节假日价格过高的情况进行处罚。
同时要鼓励市场竞争,推动形成有监管的有序竞争。
4. 建立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政府应加大中小型旅行社扶持力度,并通过引导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国内外旅行商合作共赢;积极推动港澳台及境外投资与大陆主题乐园等项目发展。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论文报告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途径。
但是,过度发展的旅游业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旅游业的社会弊端逐渐凸显,如旅游景点的环境破坏、文化破坏、社会秩序的混乱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重视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制订出更加有力的治理措施,使旅游业能够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入手,具体阐述旅游业社会弊端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能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二、旅游业的社会弊端表现和原因1、旅游景点环境破坏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旅游景点由于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一些旅游景点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自然景点的游客人数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环境的承载力,导致自然破坏的加剧。
2、文化破坏在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一些旅游景点为迎合游客的口味,不断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风貌,以吸引更多的来客,导致文化的破坏。
文化破坏不仅是对旅游景点净美的破坏,也是对当地居民自主性文化的侵蚀,当地文化因为长期与游客接触而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色,甚至被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使得本土文化失去了传承和保护的基础。
3、社会秩序混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景点的游客量也不断增加,尤其在节假日,一些景点几乎变成了人满为患的地方,这种情况也伴随着一些治安问题的出现,如拥挤、扰民、欺诈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影响了旅游景点的形象和社会治安的稳定。
4、劳动力过低旅游业是一项服务业,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也会直接影响旅游景点的评价。
但是,由于一些景点对劳动力的要求过低,导致在服务质量上出现了问题。
过低的薪酬水平让工作人员们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也反过来导致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的下降。
5、管理薄弱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也出现了问题,管理的薄弱导致了各种问题出现。
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困扰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和获得经济利益,一些地区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环境受到破坏。
例如,过度挖掘珊瑚礁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受损害;过度开发山区景区导致森林消失。
2.不平衡的地区发展: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并不平衡分布,一些地方依赖旅游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收入,而其他地方则面临着贫困和就业机会匮乏的问题。
这种不平衡发展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3.低质量导游服务:一些导游缺乏专业知识和素质培训,给游客提供低质量和不准确的解说服务。
同时也存在一些以欺骗手段获取利益的不良导游,给游客带来不愉快的旅游体验。
4.旅游安全问题: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交通事故、山区徒步意外等。
一些地方对于旅游安全管理缺乏足够重视,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增加了游客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保证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1.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各级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规划,并依据科学数据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合理区分核心保护区和开发利用区域,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确保景区可持续发展。
2.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其培育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
3.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从业者培训,注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建立导游资格认证制度。
同时,要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大对不良导游行为的惩处力度。
4.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政府应设立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
加强对旅游运输、食宿、景区设施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提高旅游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发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提供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问题分析旅游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它为全球经济贡献了巨大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
(一) 自然环境破坏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景区资源导致景区生态系统受损、野生动植物失去栖息地。
大量游客涌入经典景点,增加了土地侵蚀、垃圾堆积以及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二) 文化冲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旅游目的地,文化冲击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过度商业化和大众化使得原本独特、纯粹的文化元素被改变或甚至失去。
传统手工艺品市场沦为大规模生产假货和中国制造产品充斥其中的场所。
(三) 不平衡发展由于资源分配不均等,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知名目的地,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问题。
一些偏远地区被忽视,旅游收入无法惠及更多人群。
2. 对策为了解决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一)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应该接受环保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建立监测系统来确保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应制定规章制度限制各项资源的开发,限制每天进入经典景点的游客数量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二) 促进文化交流与保护政府、旅游从业者和社会团体应共同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对于艺术、手工艺以及当地民俗的研究和支持,鼓励创新并防止商业化过度导致质量下降。
同时,在景区设置宣传牌或广告横幅,引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
(三) 推动平衡发展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投资到偏远地区,挖掘他们独特的景观和文化资源,鼓励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绿色旅游。
同时,建立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提升偏远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
(四) 着重公民参与公众应积极参与到旅游行业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与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的合作,共同解决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公民可以通过就地旅游、选择环保友好产品以及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方式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弱点和整改方案

旅游业的弱点和整改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旅游业也存在一些弱点和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管理不规范的弱点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旅游景点和旅行社存在违规操作、暴力讹诈等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管理层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等。
1.1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在旅游景点和旅行社管理方面,各地区的标准和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这导致了管理混乱,旅客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例如,一些景点的门票价格虚高,服务质量低下,给游客带来负面的体验。
整改方案: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旅游景点和旅行社的经营行为规范。
同时,加强对旅游景点和旅行社的监督力度,行业协会应担负起自律与监管的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1.2 监管机制不完善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部门的行业,但目前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各级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整改方案: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各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或组织,负责统一行业管理与监管,加强对旅游景点和旅行社的日常检查和执法力度,确保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弱点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景点的美丽与特色,更重要的是对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然而,当前旅游业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旅游体验和行业形象。
2.1 服务态度不好一些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态度恶劣,对待旅客不耐心、不友好,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时候,游客在景点遭遇困难或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整改方案: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倡导员工友善、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
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然而,旅游业在不断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环境破坏、过度开发、文化冲击等。
本文将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危机:大量旅游活动导致水资源消耗过快,给当地水源供应带来压力。
尤其是在一些受限制条件下稳定供水的地区,如沙漠地带或季节性干旱地区。
2. 生态系统破坏: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例如采集珊瑚礁造成海洋生物灭绝、乱丢垃圾造成森林污染等。
3. 空气质量恶化:大规模旅游活动会导致车辆排放增加以及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加剧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空气污染问题。
对策:1.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提高供需平衡并限制过度开发。
同时,鼓励旅游企业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以减少用水量。
2. 推广可持续旅游:建立生态旅游区域,并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宣传与教育,引导游客注重环境保护。
3. 促进绿色交通: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碳排放交易等方式,减少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1. 文化冲击:大规模旅游活动带来的文化冲击会导致当地居民失去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冲突会导致当地居民认同感下降、社会不安定等问题。
2. 社会结构紊乱:过度依赖旅游业产生的收入可能使当地经济转型困难,增加就业压力,并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
3. 不公平分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旅游业受限于少数富裕国家的控制,当地居民难以从旅游业中获得公平的收益。
对策:1. 保护本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同时鼓励游客尊重和体验当地文化。
2. 多元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并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旅游业的弱点和整改方案

旅游业的弱点和整改方案一、旅游业的弱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仍存在一些弱点需要整改。
1. 信息不对称旅游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旅游产品宣传中,往往只展示其亮点和优势,而对于不足之处却少有提及。
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无法全面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在消费后可能出现不满意的情况。
此外,与旅游相关的负面事件也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给消费者造成困扰。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方面,在一些重点景区和热门城市,由于客流量太大,临时性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素质教育,并且常年工作压力过大,导致他们服务态度不佳;另一方面,在一些小众景区或偏远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和基础设施薄弱,游客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3. 恶意竞争和价格倾斜旅游业存在恶意竞争现象。
在某些地方,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和利益最大化,部分企业竞相推出低价、劣质产品,以获取市场份额。
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整个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一些热门景区则往往通过抬高门票价格来获取利润,给消费者造成过高的负担。
二、整改方案针对旅游业存在的弱点,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
1. 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旅游信息公开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与制度进行监管。
要求旅游企业在宣传中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如定期披露产品内容、质量标准和服务评价等。
政府应设立投诉平台或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和回应消费者的投诉。
同时,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打击虚假营销、克扣抵扣费用等不良行为。
2. 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力度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培训班或引进外资企业进行合作,提供高品质的培训资源。
加强对导游、酒店工作人员等关键岗位的监督,确保服务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3. 加强行业自律与规范旅游企业之间应进行自律,并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行业规范。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引言:旅游业是一项重要且不断发展的行业,给全球经济贡献了巨大的价值。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1.1 自然景观破坏许多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土地侵蚀、生态系统扰乱等自然景观破坏。
例如,马尔代夫群岛正面临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海洋生态系统威胁。
解决方案:- 加强环境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规定并执行。
同时,改善管理体系以减少环境危害。
- 推动可持续旅游:鼓励旅游者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住宿和交通方式,如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倡低碳出行等。
二、文化侵蚀和失去本土特色2.1 商业化导致文化同质化一些目的地过度商业化,将传统文化转变为商品,导致当地特色逐渐失去。
这样的文化同质性会使旅游者失去对新鲜和独特体验的兴趣,从而影响长期发展。
解决方案:- 意识增强: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对本土文化保护的意识。
- 多元化推广:倡导多样性,并在旅游宣传中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等本土特色产品。
三、过度依赖旅游业带来经济风险3.1 经济波动风险某些国家或地区完全依赖旅游业作为主要经济支柱,一旦遭遇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如恶劣天气、政治动荡等),经济可能陷入困境。
解决方案:- 发展多元产业:政府应鼓励投资其他产业以减少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
例如,开拓制造业、科技产业等领域,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为经济多元化做出贡献。
- 旅游业多样化:鼓励发展新兴的旅游领域,如农村旅游、体育旅游等,以吸引更多类型的游客,并减少对特定目的地的过度依赖。
四、游客体验不佳影响行业形象4.1 低质量服务一些旅游目的地和企业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例如,可能存在服务员素质低下、缺乏信息咨询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旅游业形象。
解决方案:- 培训和认证:政府应设立相关机构,提供培训并颁发标志以推动专业服务水平提高。
我国旅游业的弊端及策略

我国旅游业的弊端及策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景区商业化过度、旅游环境破坏、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景区商业化过度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开展商业活动,给游客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打乱了景区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景区商业化程度的监管,限制商业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
此外,可以鼓励开发一些无商业化的生态景区,提供纯粹的自然和人文体验,满足一部分游客的需求。
其次,旅游环境破坏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弊端。
随着旅游业的火爆发展,一些景区面临着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的问题,导致生态环境受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管和保护。
例如,可以限定景区的人流量,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倡绿色旅游。
另外,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弊端。
在一些热门景区,由于供不应求,价格虚高,给游客带来了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公平和透明的价格机制,推行市场化定价,充分竞争。
同时,加强价格监管,查处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游客的合法权益。
此外,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策略之一、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业,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来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应该加大对旅游专业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的优秀旅游人才。
另外,加强旅游行业的监管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策略之一、应该建立健全旅游行业的监管体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打击不法经营和价格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游客的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策略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引言:旅游业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对旅游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存在的问题1.过度商业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一些旅游景点被过度开发,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美景和文化特色。
商业化的推动也导致景区门票价格的不断攀升,使得一些游客望而却步。
2.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大规模的开发往往伴随着森林砍伐、野生动植物灭绝和水资源过度消耗,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3.服务质量不稳定旅游业中存在着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管理和培训不足,一些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这给游客的旅行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损害了旅游业整体形象。
4.游客安全问题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旅游设施的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
严重的安全问题不仅威胁到游客的生命安全,还损害了旅游业的口碑和声誉。
二、旅游业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规划与管理对旅游景点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是解决旅游业问题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限制过度商业化和资源开发。
同时,建立健全的旅游景区评价体系,对景区的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旅游资源配置为了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应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
政府可以引导游客去开发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分散游客的集中度,减轻旅游景区的压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创新旅游产品等方式来降低旅游资源的消耗。
3.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同时,建立旅游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对服务质量差的旅游机构进行处罚,鼓励优质服务企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说到旅游业,这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但是,它在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着很多弊端。
一、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端1.引起物价上涨,损伤居民利益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
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要修建或扩充饭店等旅游设施,致使地皮呈现出求大于供的矛盾,因此,旅游接待地地皮价格的上涨也是件必然的事。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初办旅游业的地区修建饭店时,用地投资只占总投资的1%;而当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修建饭店的用地投资很快就上涨到总投资的20%。
而地价的上涨,又必然给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带来不利,从而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
2.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
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
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发展中国家,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多元的,而不应当过分依赖旅游业发展自己的经济。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
其原因是:1)在旅游者队伍中比重最大的消遣型旅游者的度假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过分依赖旅游业发展自己的经济,那么就会出现旺季旅游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而淡季服务人员过剩和旅游设施闲置,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2)旅游者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旅游客源地居民的闲暇时间、可随意支配经济收入、主观动机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旅游接待地无法控制的。
一旦出现不利的变故,过分依赖旅游业发展自己经济的旅游接待地,其经济就必然受到沉重打击。
3)旅游业的发展,受着旅游接待地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甚至控制。
而旅游业却难以对这些因素予以控制。
正因为如此,旅游业是个极其脆弱而又不稳定的产业。
一旦那些可能控制旅游业而为旅游业所难以控制的因素出现不利变故,过分依赖旅游业发展自己经济的国家或地区,其旅游产业和整个经济都会遭受较大损失。
3.干扰居民生活,诱发宾主矛盾旅游社区的扩大和旅游设施的兴起,减少了旅游接待地原有的生产和生活场地。
如:农牧民担心侵占了他们的农田和牧场;渔民们害怕污染了他们的渔场和河水;北美部分地区的居民曾抱怨旅游者杀死了他们的鹿,捕走了他们的鱼;而日本的部分农民也曾因修建机场破坏了他们的家园而与开发者们发生矛盾和纠纷。
特别是到了旅游旺季,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加重了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能源、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的激增而严重不足;当地居民深感自己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交通堵塞,人口拥挤,又是停电,又是停水……所有这一切都使他们觉得,旅游产业的受益者只是少数经营旅游业的人,而大多数居民却没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自己可爱的家园正逐步演变成外来旅游者及时行乐的场所,一旦游人离去,留给他们的是破坏的环境和肮脏的垃圾,由此产生了对外来旅游者的敌对情绪。
4.改变社会结构,产生社会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营者通过旅游接待得到不少实惠,形成一个以旅游商为首且令人羡慕的社会群体。
能否跻身于旅游业供职,成了区分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准之一。
而一些本应受到尊重的社会群体或个体,其尊严、声望和地位与旅游者的金钱比,已经降到微不足道、不屑一顾的层次。
在家庭成员中,父母辛苦一个整月的工资收入抵不过儿女三天得到的小费。
父母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形象由此崩溃。
他们对儿女那老生常谈式的说教,不仅苍白无力,而且往往是加深代沟、激化家庭矛盾的直接原因。
虽然妇女走出家庭从事旅游接待,可改变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在金钱的诱惑下,有些妇女却变成了吸引旅游客源的赚钱机器,其社会地位反倒比过去更低。
而那些通过旅游接待确实提高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妇女,其婚姻状况又可能发生变异。
世界上许多旅游接待地都曾因此而出现家庭解体的问题,美国夏威夷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从旅游接待地的整体社会结构看,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涌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传统的人际关系。
其中有些变化是当地居民既不愿接受、也不能接受的。
比如,外来游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原本是相互平等的宾主关系,然而,在金钱的驱使下却似乎变成了高低分明的主仆关系。
这种现象为当地居民所不忍。
诚然,“客人永可非议,但是,把它推而广之,运用到旅游社区调解外来游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则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否则,就不仅会使当地居民旅游产业的发展,既可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又能使民族文化受到歪曲和冲击。
特别是在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变了味,甚至逐渐在消失。
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至于为了适合旅游者的情趣而生产出来的民族工艺品,有的失去了民族风格,显得不伦不类;有的为突出景点魅力,对文物古迹过分粉饰,使其真实性大大丧失;有的为了同外来异质文化“接轨”,别是那些粗制滥造、已不能表现民族风格和制作技艺但却以民族工艺为表现形式的旅游纪念品充斥于市,这对于那些只图价廉而不顾货真的购物者来说也许没有大碍,然而,如果旅游者误以为当地的工艺品就是如此,如果旅游者把它们带回去向亲友或同事们展示,那就会严重地损害和贬低当地工艺品的形象、声誉和价值。
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糟粕也会随着外来旅游者悄然而至,对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意识予以腐蚀。
如: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当地居民已有人开始以羡慕的眼光观察着外当地有些居民通过观察外来游人的生活方式,开始怀疑传统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有的在外来文化面前自惭形秽;有的热衷于模仿西方旅游者的气魄和服饰,但却因其条件所限难免显露出东施效颦的滑稽。
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各种旅游设施的过度兴建,不仅有“三废”污染的问题,而且破坏了原有自然景观的布局;旅游者对名胜古迹的触摸攀爬和乱刻乱画,使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及其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旅游者摩育接踵而至,大大地增加了接待地的垃圾处理量,加上一些旅游者随意丢弃废物的不良行为,致使当地垃圾成堆,蚊蝇成群,昔日那和谐宁静、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已荡然无存;特别是外来旅游者不适当地狩猎、采集、露营、野炊以及为了寻求刺激而对旅游资源的施暴行为,接待地居民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地开山辟路、大兴土木,都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山火四起,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如果说旅游产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可限期得到治理,那么旅游产业对社会风气的败坏却是难以好转的。
受外来游人的影响,接待地的社会病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且有日趋蔓延之势。
有的人以“个性解放”为名,行酗酒、卖淫、吸毒、迷信之实。
又有人在金钱的诱惑和纵欲意识的驱使下,肆无忌惮地违法犯罪。
二、旅游产业的社会治理极功能,还是消极弊病,都是有一定条件的。
一般地说,旅游产业的功能是主要的、现实的,而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是次要的、潜在的。
因此,应当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发挥和扩大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抵制和清除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使旅游产业沿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而不应因噎废食。
鉴于这种认识,许多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都对旅游产业社会弊病的治理想对策,提措施。
如:有的提出,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过度发展。
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因旅游产业的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社会问题。
有的提出,进行舆论引导,提高承载能力。
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产业尽心尽力。
有的提出,生产健康产品,丰富游览内容。
1997年中国旅游工作的主题就是,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办好'97中国旅游年。
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应向游客提供满足人类正当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旅游活动的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而力争实现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持续发展,将旅游行业的物质文明路和奋斗目标之一。
以强行治理和控制。
特别是要健全和完善全国性、系统性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管理条例和政策法规,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治理和控制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规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
与此同时,尤其要重视宣传教育,强化对旅游产业社会弊病的软控制。
既要对外来旅游者进以便提高其思想认识,增强其思想上的免疫力。
自1980年以来,世界旅游组织(WTO)每年为世界旅游日确定一个主题。
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对旅游产业社会功能的发挥和对旅游产业社会弊病的治理。
这些主题分别是:1981年,旅游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1982年,旅游的骄傲:做文明的客人,文明的主人。
1983年,旅游和度假是所有人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1984年,旅游为国际谅解、和平与合作服务。
1986年,旅游:世界和平的促进力量。
1987年,旅游促进发展。
1988年,旅游:从中获取教益。
1989年,自由旅行,促成世界一家。
1990年,旅游,未获认知的产业,有待开发的服务。
1991年,通讯、信息和教育:旅游发展的动力。
1994年,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
从1992年之后,中国旅游业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作为从全局上树立中国旅游形象的一个重要措施。
从中也可看出中国为了弘扬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和治理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做出的努力。
中国旅游业的宣传主题分别是:1992年,中国旅游观光年。
1993年,中国山水风光游。
1994年,中国文化古迹游。
1995年,中国民众风情游。
1996年,中国度假休闲游。
1997年,中国旅游年。
1998年,中国华夏城乡游。
1999年,中国生态环境游。
2000年,中国神州世纪游。
中国旅游业不仅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而且还确定相应的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