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理论基础【论文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对于丰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的.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的领域。
党的十五大对此又有重大突破:一是提出分配制度改革要把“按劳分配制度与按要素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分配理论。
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
马克思从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两种财富的源泉。
一种是使用价值财富.其创造的源泉包括具体劳动与物质资源两个方面另一种是价值财富.即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价值财富,其源泉和实体就是惟一的人类抽象劳动.它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结晶。
所谓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指的正是后一种概念,它和前一种概念并不矛盾。
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
前者说的是价值创造源泉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问题。
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创造”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
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
没有它.劳动者就不能创造价值。
因为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入生产过程,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其资源分配理论也是其重要
思想之一。
马克思主义资源分配理论强调的是按劳分配,即按照个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确定个体所获得的资源分配。
这与资本主义中的按资分配相对立。
在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分配理论中,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决定资源分配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资源分配理论认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有通过个体的劳
动才能创造出各种产品和服务。
因此,个体在社会中所获得的资源应当与其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成正比。
这种按劳分配的原则,旨在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资源分配。
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分配理论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
资源应当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分配,而不是按照个体的财富或权力来分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源应当公有化,由整个社会共同管理和分配,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公平分配。
马克思主义资源分配理论还强调了阶级斗争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对立,资源的分配往往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
因此,在实现资源公平分配的过程中,必须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主义革命,消灭阶级差别,最终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分配理论是一种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资源分配
理论,强调劳动是资源分配的基础,主张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也承认阶级斗争对资源分配的重要性。
这种资源分配理论对于当今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的思考和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
、
马 克 思 主 义 收 入 分 配 理 论 的 释 义
( 一 )生产关 系决定分配关 系。在 《 资本论 》 中,马克思对 资本 主 义 的生产方式进行 了深学 的 阐释 ,其 中着 重对 分配环 节作 出详 细 的解 释。在 《 政治 经济 学批 判 》 中,马克思指 出了分配 的性质是 由生产 的性质所决定 ,换 言之 ,生产 资 料所有制 的性质决定 了分配 的性质 。广义 的分配往往包括两 个方面 ,即 产品分配和生产条件分配 。狭义 的分配关系 ,主要是指 收入 分配 ,也就 说产 品分配 ,它 “ 表示对 产 品中归个 人消 费部分 的各种 索取权 ” 。 … 这 种分配关 系取决 于生产关 系 。那 么另一种分 配 的性 质是 由谁 决定 的呢? 马克思指 出:“ 一定的分配形式是 以生产条件 的一定 的社会关 系为前 提 的 , 因此 ,一 定 的分 配 只是 历 史 规 定 的生 产 关 系 的表 现 。 ” 马克思在 《 资本论》 的最后部分里明确指出 ,当前资本主义社会 中 存在 的三种 收入:工资、利润和 地租 ,它们 分别是通 过劳动 力 、资本 、 占有 土地的所有权 这三种 形式产 生的。在 资本 主义社会 中 ,私有制是 一 切制度 的基 础 ,正是 由于私有制 的存在 ,才会使得那些 非劳动 因素 同样 可以带来利 润 ,而这些利 润的所有 者正是 压迫无产 阶级所的剥 削者—— 资本家 。在 “ 资本 主义生 产 中,生 产资料 首先表 现为 资本 家 的私 有 财 产 ,这些 资本 家是 资产 阶级社会 的受托人 , 但是他们会把从 这种委托 中 得到的全部果实装 进私囊 ” 。 从这些论断中 ,我们不难发现 ,分配 是由 生产 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性质 ,便会有 与之相适应 的分 配关 系。 ( 二)收入 分配实质是利 益关系分配。每当我们 谈到经 济活动 的时 候 ,第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就是利益的归属与分配。所 以,利益关 系也 就成 了人类社会生产和交往中最为普遍 的关系。收入分 配其实就是 一场 关于利益分配的游戏 ,它影响这社会财富在社会 各阶层的调整 ,显而易 见 ,人们社会利益的实现主要受到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 以及分 配方式的 影响。马克思指出 :“ 消费资料的任 何一种分 配 ,都不过是 生产条 件本 身分配的结果 ,而生产条件的分配 ,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 _ 4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物质劳动条件的所有者、资本家和一无所有 的工人 以及土地的所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而对立的生产关系。资本由哪一方所 占用也就决定了,收 ^ 分配采取哪种形式来分配。工人得到工资 ,资本家占 有利润 ,土地所有者获取地租。“ 这就是分配的关系和形式 ,因为它们表示 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 。 这就是 说,资本主义在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 不仅创造 出了物质财富以满足其再 生产的要求 ,同样也创造出新的生产关系,但所谓 的新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中 应该俘在的 状态 , 实然,这种原有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资本家依 旧是资本家, 雇佣工人也依旧是雇佣工人,他们之 间的关系未 曾得到改变 , 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中极其伪善的地方 。 ( 三 ) 生 产 分 配 关 系不 过 是 人 与 人 关 系缩 影 。马 克 思 的 收 入 分 配 理 论是建立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 的,他 吸收 了斯密 、李嘉 图等关于财 富生产分配 主体是劳动者这一理论 ,但马克思 的理论在此基 础上又更进 步 的发展 了,相 比于传统分配理论更加 注重研究人与人之 间的生产分 配关系 。在他看来 , 人 与物在生产 中的作用是截然不 同的 ,劳动者具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分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分析一、概述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1.边际生产力理论2.李嘉图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4.纳什均衡理论5.托马斯-皮凯蒂的分享理论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意义1.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利用率2.平衡收入分配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激励创新发展5.优化资源配置四、案例分析1.旧金山湾区房屋租赁市场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3.德国的工资分配制度4.苹果公司的高管薪酬管理5.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五、结论一、概述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方向。
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方式。
按照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反映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内容。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1.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
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应该由其边际贡献来决定,而不是由总生产率或总最终产品的价格来决定。
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要求投入更多的资本,那么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更高。
2.李嘉图的经济学李嘉图的经济学认为,土地的价格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收益。
根据李嘉图的土地租金理论,土地的租金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能力。
在资本和劳动相同的情况下,土地的边际产品率将越来越低,驱使土地所有者寻找更好的土地,从而导致土地租金上升。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
它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原则的实践,才能实现财富和权力的公平分配。
4.纳什均衡理论纳什均衡理论认为,当生产要素只有少数人掌握时,他们会形成垄断地位,进而牟取超额利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51作者简介:夏熹(199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法哲学㊁经济哲学㊁‘资本论“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探讨夏 熹(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76)摘 要: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出发,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与劳动共同参与了作为物质财富内容的使用价值的创造,但是却不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批判了庸俗经济学家的非劳动生产要素与劳动同样创造价值的错误观点,认为价值的源泉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㊂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财富创造和价值形成,并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更能激发起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㊂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更应该给予其分配中的应有地位,促使要素所有者积极参与物质财富的创造㊂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生产要素分配中图分类号:F 2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3198.2021.18.0241 问题的提出价值的源泉是什么,怎么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其中一个基本特征是按劳分配,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分配原则,即是健全劳动㊁资本㊁技术以及管理等其他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㊂因此,我们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而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㊂并且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不断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㊂2 商品二因素与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立首先,马克思是从商品概念出发,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㊂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首先必须有使用价值且必须是劳动的产物,如果对他人没有使用价值或者如阳光空气等没有经过人的劳动,都不能成为商品㊂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具体劳动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不管社会形式如何变化,它都是人类永恒的自然条件,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物质内容㊂不管社会形式如何发生变化,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对象世界,把对象世界变成合目的的世界,以满足人类的多种多样的需要㊂但是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会生产出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满足对多中产品的需要,这时交换也就成了必然㊂因此,商品不仅要有使用价值,还要具有交换价值,即不同质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正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东西他们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是物化了的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劳动形式的抽象劳动㊂因此,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大小,也即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㊂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即生产资料和劳动的私有性和生产的产品又必须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㊂正是因为这个矛盾,每个生产者必须在交换中把自己的劳动变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才把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的不同质使用价值还原为等量的价值,即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耗费或物化了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㊂因此,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尺度和源泉,正是劳动量的大小决定了价值的大小,从而科学的说明了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㊂3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庸俗经济学 三位一体的公式 的批判首先,马克思是借用了基督教教义中的关于 三位一体,即圣父㊁圣子和圣灵全都不过是上帝的化身这个说教,用来批判和讽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㊁资本和自然力(土地)都创造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的错误性㊂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劳动㊁资本和土地共同作用而创造了价值,因此,企业主凭借资本的投入获得利息,土地所有者因为投入了土地获得了地租,劳动者也是价值创造者因而获得他的劳动收入工资,都凭借各自对价值创造而获得自己的收入㊂而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不管是工人的工资和土地的地租,还是资本的利息都只有一个源泉,那便是工人的劳动㊂资本在投入到生产中后会获得相应的利润回报,这并不是因为资本生产出价值获得了利润,而是因为资本家由于对货币的占有,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这种在使用中能够创造出价值的特殊的商品,从而给资本带来了利润㊂正是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概念,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劳动力的价值只是由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却是价值的源泉㊂资本家从流通领域购买了劳动力后进入到生产领域进行生产,然而这个生产过程虽然也是三个要素,即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㊂但是这个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了使用价值,也同时是价值增值的过程,作为不变资本的厂房和机器等只是转移价值并没有创造价值,只有可变资本劳动者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并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才转化为利润㊂在这个商品价值的生产过程当中劳动者处于资本家的监视之下,同时把本来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占为己有㊂一些庸俗经济学家却认为利润是资本家的监督管理报酬,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资本家把劳动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52管理工作交给了雇佣的代理人㊂地租并不是土地的产物,如果地租的来源是土地,那地租应该给土地,而不应该给土地所有者,显然现实世界是土地所有者因为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能够把工人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放进了自己的腰包里㊂由此地租的来源不过是对剩余劳动的分配㊂劳动者的工资所得并不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而是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的价值,工资支付的只是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是能创造出来比市场购买时价值更大的价值㊂因此,资本的利息和土地的地租都是来自于对这一部分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的分配㊂庸俗经济学家企图用 三位一体的公式 把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掩盖住,从而使人不能清楚的认识这些收入的真正来源㊂我们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是因为认同庸俗经济学家认为的资本㊁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而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㊂4 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对财富创造和价值创造的区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那种认为土地和资本等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所以都参与分配的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相符合的,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白财富创造和价值创造的不同㊂正如马克思用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批判庸俗经济学家所说的资本㊁土地和劳动三位一体创造价值的荒谬论断,指出这些非生产要素没有创造出价值㊂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人类具体劳动创造的,但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这种 活劳动 必须要与 物化的劳动 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㊂ 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依靠自然力的帮助㊂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㊂正像威廉㊃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㊂自然条件或土地,如肥力和水源等自然资源,在生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㊂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通过借助劳动资料从而使劳动对象发生符合预期的变化,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劳动者的需求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劳动要与非劳动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即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否则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㊂由此看出,资本和土地等非劳动的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动一起参与了物质财富的创造,是使用价值这种有用性的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对生产物质财富起了重要作用,就简单地认为物质生产要素能创造价值的结论的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㊂因为价值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等量让渡产品,抽象掉具体劳动的特殊形式把一般人类劳动耗费作为度量标准的结果㊂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的各种生产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通过参与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不变资本转移到了新商品中去,其本身没有增值,而劳动力部分则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值㊂因此非劳动的各种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是作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一起参与价值形成㊂不管是生产资料所有者还是劳动力的所有者,都应该要参与使用价值或财富的分配,即资本所有者得到其投资的成本,劳动力的所有者得到其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分配㊂5 当代启示首先,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㊂虽然劳动价值论不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早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就已经看到了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但是直到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才把创造物质财富与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耗费区分开来㊂所以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各种生产要素都在使用价值的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社会财富的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㊂在生产领域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非劳动生产要素在这个价值形成过程中不创造价值,但却转移了价值而参与了价值形成㊂因此,在存在商品交换关系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是归属于不同所有者的所有,而且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要素,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要采取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形式,使商品所有者能获得与其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的部分㊂由此,我们可以明白生产要素所有者是因为其所有权获得分配收益,并不是因为各种非生产要素创造了价值㊂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仅因为其参与了使用价值的创造以及商品价值的形成,而且主要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㊂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便是依据各自对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也就是说空气㊁阳光和河流的贡献虽然巨大,但是因为这些自然资源是没有归属的既定所有者,因此也是不能参与分配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归属于不同的主体支配和占有,因此在使用某种生产要素时,必须要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给予货币补偿的方式获得特定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才能够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即广大的劳动者的利益㊂其次,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外延不断扩大,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指导意义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生产要素的外延逐步扩大㊂生产要素由原来萨伊的 资本㊁土地和劳动 三要素说到马歇尔把企业家的才能纳入其中的四要素说,再到现在已经包括了劳动㊁资本㊁土地㊁管理㊁技术㊁知识以及数据在内的七个生产要素㊂在21世纪互联网的兴起使庞大和丰富的数据成为可能,云计算的发展也是大数据的价值得以彰显㊂数据越来越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数据并且成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大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数据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㊂在这种大数据条件下,我们可以说谁只要把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㊂因此数据作为参与价值创造的关键性生产要素的分配问题必须要处理好㊂生产要素的产权是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数据作为一种虚拟物品,与传统物权不同,由于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支配主体,而且不完全归属于单一支配主体,参与分配的数据所有者就需要产权界定㊂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6-57.[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 ].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克拉克.财富的分配[M ].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亚当㊃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论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论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论文关健词:贡献;分配;劳动价值;生产要素;所有权论文摘要:文章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得出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
这一理论深度不但能澄清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分配论的理论误区,而且能为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提供一种理论路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在十五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按贡献分配是对以往分配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探索又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那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得出“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论”两种理论误区?因此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的探讨不但能澄清理论上的误区,更能为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提供一种理论路标。
一、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不能是生产要素论要素价值论是19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即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这就是经济学史上的“三位一体公式”。
这种理论认为资本、土地、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即生产要素价值论。
而英国经济学家又倡导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的“四要素论”。
不论“三位一体公式”还是“四要素论”它们的最基本观点都是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马克思早就对这种要素理论作了深刻的批判。
马克思批判了土地是地租源泉、资本是利润的源泉、劳动是工资的源泉的“三位一体公式”。
指出这种分配理论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来源。
“三位一体公式”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发生联系的社会形式抽掉了。
每一个源泉都把它的产物当作是它生产出来的东西,直接和它发生联系。
这样,工资、地租、利润好像分别由劳动、土地和资本创造出来的。
这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源泉,即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掩盖起来了。
马克思批判到这种经济学理论错误的根源在于抹煞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性质,指出在这“三位一体公式”中,雇佣劳动被当作一切社会劳动的共同形式,生产资料和土地都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物质生产形式,与劳动合而为一了。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N 0 . 02 . 2 2 ,
Vol4 N 0 _ . 3
理 论 探 讨
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的 理 论 依 据 及 其 意 义
姚 志 敏
( 阳音 乐 学 院 . 宁 沈 阳 10 0 ) 沈 辽 O 3 1
[ 摘
要]
接 生 产要 素分 配是 价 值 分配 而 非 价 值 创 造 范 畴 。 其 理 论依 据 不 是 劳 动 价 值 论 而 是 生 产 资 抖 所 有制 关 系理 论
产 中 人 与人 的 关 系 和 产 品分 配 关 系 构 成 。生 产 资 料 所 有 制 关 系 是 生 产 关 系 的基 础 和 本 质 , 定 生 产 美 系 其 他 方 决 面 。不 同的 生 产 资 料 所 有 制 决 定 j不 ’ 同要 素 所 有 者 在 生 产 中 的 地 位 和 相 互 关 系 , 而 决 定 丁 他 们 之 间 的 分 配 方 进
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即按 照加 凡 生 产 过程 的各 要 素 的 所 有 权 分 享 劳 动 成 果 . 仅 可 堆 护 生 产要 素 所 有 权 利 益 . 可 n 避 免 生 产 不 迂
要 素 的 滥 用 和浪 费 , 利 于社 告 资 源 的 台理 配 置 , 有 促进 社会 生 产 力发 展 。
源 泉 . 动 价 值 论 过 时 了 本 文 拟 就 劳
此 问题 作 了一 些 探 讨
一
生 产 关 系 是 人 们 在 物 质 生 产 过 程
中 形 成 的 不 ¨ ^ 的 意 志 为转 移 的经 济 』 关 系 。它 由 生 产 资 料 所 有 制 关 系 、 生
、
价值 创造 与 价 值 分 配 不 存 在
生产要素分配
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谂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在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斯密教条”错误时,阐述厂自己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个原始源泉,也足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
”0]0'47)其中“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被称为“斯密教条。
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即“三位一体公式”在“斯密教条”的基础一l:指出:“生产物的价值发生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中,只有这三要素才能创造价值和新的财富。
”【 KP7 也就是说,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足指建立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一利润。
对此马克思认为:1.斯密的工资、利润、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和萨伊的这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对的,其原因在于:否定劳动价值论,即否定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土地和资本是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
第一、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足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一次由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另一次保存棉花的旧价值,或者说,把他所加工的棉花和使用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上。
他只是由于加进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
但是,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虽然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只劳动一次),因此,这样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
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
州】(P2 第二、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是以本身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使原有价值量增殖。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存在于旧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价值,才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
它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最大限度的价值量,显然是以它们进入劳动过程时原有的价值量为限,或者说,是以生产它们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为限。
解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思想
解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思想2019-05-15[摘要]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有关分配的思想进⾏了深刻的批驳,并提出了⾃⼰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倡导的劳动所有权理论以及所谓的“公平分配”,认为解决分配问题不能囿于公平范畴。
同时他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应是未来社会的两个阶段,且在这两个阶段应当实⾏不同的分配原则。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对于我们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分配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
[关键词]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分配⼀、马克思对《哥达纲领》中分配问题的批判(⼀)对劳动所有权理论的批判《哥达纲领》⼀开始就提出了“劳动是⼀切财富和⼀切⽂化的源泉”以及“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切成员”。
这⼀观点就是劳动所有权理论。
⽽关于这⼀观点,英国学者洛克在资产阶级⾰命时期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在洛克看来,每个⼈是⾃⼰⼈⾝的主⼈,因⽽也是⾃⼰的劳动的主⼈,享有⾃⼰劳动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劳动所得的劳动产品的所有权也就应当归属于⾃⼰。
后来,洛克的这⼀“劳动决定论”被启蒙思想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传承和发展。
⽽实际上,这种劳动所有权理论的产⽣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是应推翻封建统治、论证资产阶级私有制合法性的需要⽽提出的。
针对《哥达纲领》中的劳动所有权理论,马克思明确予以了反对:“劳动不是⼀切财富的源泉。
”马克思的这⼀反驳引起了学者们不同的看法,⼤致上有两种:第⼀种是以思想家顾准为代表,他认为马克思批判劳动所有权理论是为了重申异化及其复归思想。
在顾准看来,对马克思这⼀批判的合理解释就是马克思是在为重申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中提出的异化及其复归理论⽽进⾏的反驳。
另⼀种看法则认为马克思的反驳会削弱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根据。
因为劳动所有权理论认为劳动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因⽽也就是由⼯⼈创造的,那么产品就应当归⼯⼈所有。
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利⽤剥削的⼿段⽆偿占有⼯⼈创造的产品是⾮正义的,缺乏合理合法的依据。
论马克思的价值与分配理论
论马克思的价值与分配理论在有关马克思价值与分配理论的研究及其同新古典理论的争论中,许多学者都把相对价格的决定作为主要问题,由此得出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错误命题,即相对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决定取决于劳动时间及其变形,从而忽视了现实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即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统计变量都是由货币量值表示的总量构成,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资本、总收入,而且联系到企业根据成本一收益计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
显然,这些统计变量并不联系到新古典用以指导资源配置的相对价格,而是要通过货币的形式把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加总为一个总量的价值单位来计量。
目前,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将其以生产函数和消费偏好为基础的技术分析直接套用在这些总量关系上,但无法回答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这些总量将如何把各种异质资本品和消费品加总在一起;二是这种加总的意义何在。
20世纪50、60年代,在由罗宾逊和斯拉法引发的剑桥资本争论中,新古典理论采用总量生产函数进行加总的逻辑矛盾被揭示出来。
然而,当人们围绕斯拉法模型讨论相对价格是单纯由技术关系决定,还是由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共同决定时,似乎并没有联系到这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总量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以总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凯恩斯经济学也没有讨论这种总量关系的产生。
这里有两个相关问题值得注意:其一,相对价格的决定是否依赖于外生给定的利润率或社会关系,而不单纯由新古典消费偏好和生产函数决定;其二,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分配理论能否联系到卡尔多提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程式化事实”,即能否联系到现实的国民收入计量,或说明现实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统计变量。
对此,新古典学者采用生产函数法,假设存在中性技术进步的解释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技术进步肯定是加速的;相反,马克思的价值与分配理论及其整个经济学体系所要研究的,正是这些现实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其价值理论所表明的并非是相对价格的决定,而是总量关系的基础,即来自于特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与技术无关;在这种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以利润率为核心的分配理论及其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从而表明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问题。
浅议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浅议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以前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了批判性阐释,认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产”是“物质生产”而且是“生产一般”,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包括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
因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都是这个“生产”的要素和内容。
关键词:物质生产;生产一般;关系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我们非常容易地误以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3)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每一方都在自己实现时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
这种结论的得出似乎很容易,因为:(1)消费生产着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成其为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了生产的对象、动力、目的和生产者的素质。
(2)生产决定着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
然而,当“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的观点在马克思的大段阐述下变得显而易见时,马克思则表示这只是黑格尔主义者、社会主义美文学家、平庸的经济学家的一贯主张而已。
实际上,马克思并不是要否认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而是反对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
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没有差别的。
生产与消费除了具有上述的联系之外,还是相互对立的:首先,生产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生产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
而“消费,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其次,“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产品并不一定回到生产者手中,因为生产者在社会中并不是为了获得、占有产品而进行生产。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斯密的“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理论,进而推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只要我们认真体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关于所分配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的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就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首先,从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来看,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页)。
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是指物质的生产条件(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人身生产条件(劳动力)的归属,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
这就是说,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是因果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所有制关系是形成分配关系的基础。
有了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也就自然被确定了。
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资本家,资本家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利润;劳动力所有权归劳动者,劳动者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工资。
可见,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另一方面,分配关系又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
对财产的所有者来说,他之所以要拥有财产,目的是为了得到与这种财产所有权相对应的分配权,也就是要获得一定的所有权收益。
马克思在论证剩余价值理论时,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条件下新创造的价值要在利润和工资之间进行分配,也没有否认利润要在各类资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认为这种分配恰恰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
即使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时,马克思批判的也并不是它现象上所具有的价值分配形式,而是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错误地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成了价值形式的本质。
其次,从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来看,各种生产要素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贡献大小也应该是收入分配的客观依据。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现状的意义
下 ,城 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资料显 示, 1 9 8 5年我国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农村 居民纯 收入相 比差 1 . 8 5倍 ,到 2 0 0 5年 扩大到 3 . 2 2倍 。 尽管有惠农政策的扶持和帮 助 ,这一差距也没有缩小的趋势 ,反而越来 越大 ,到 2 0 0 7年城乡居民收差距已经达
作 了详 细 阐述 。
“ 通过对商品关 系的深刻分析 , 马克思 阐明 了商 品 的二 因素和 生产商 品的劳 动 的 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 价值 的质和量 的规定 性及其 变化规律、价值形式 的发展和货币 的 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和基本规律及其 作用 ,形成 了科学 的劳动价值论 。 ”①在这 里 ,商品 的二 因素指商 品的价 值和使 用价 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 的人类劳 动, 而使用价值则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 。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 品的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 产商 品的劳 动有具体 劳动和抽 象劳 动两种 属性 , 具体劳动创 造商 品的使用价值 , 抽象 劳动形成商 品的价值。由于劳动创造价值 , 所以商品价值 的大小取决 于劳动量 的多少 , 而劳动量只能用劳动时间来衡量 ,同时生产 商 品的劳动 时间的长短 与 当时的生 产条件 和劳动熟练程度密不可分 ,因此 。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 了商品价值量 的大小 。其中心 思想是活劳动决定 、 创造价值 ,劳动是价值
总产品 , 按劳分配就成了无源之水 , 无本 之
木了。
、
马 克思主义 劳动价 值论
1 9 世纪 4 o年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 创 立 了代 表无产 阶级利益 的思想 体系——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作为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基础理论 , 是在批判 继 承古典 政治经济 学的劳 动价值 论 的基 础 上 发展起来 的全新 的科学体 系 。马克 思在 《 资本论 》的第一卷和第三卷 中对这一理论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作者:周为民陆宁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分配原则、基本分配制度。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
现在的认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明确肯定按要素分配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但由于基本的主张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因而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从理论上正确、充分地阐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迄今为止,虽已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少讨论,但一个明显的不足是,长期以来在按劳分配理论上的一些模糊含混之处并未得到澄清,以至理论分析基础薄弱,因而难以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作出透彻的、逻辑一贯的说明。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分析传统,从对按劳分配的理论解释开始,逻辑地说明从按劳分配到按要素分配的问题。
一、马克思的方法:本质规定与现象形式马克思在经济分析中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去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从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入手去把握过程中的“内在规律”。
而他进行理论阐释的方法则是从抽象到具体,他从特定的理论前提开始,提出高度抽象了的关于事物本质规定的基本范畴,然后在基本范畴的逻辑展开之中,一步步阐述事物的抽象本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在什么样的关系中,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转化、表现为一系列现象形态的东西;阐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规律通过什么样的条件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
由此,马克思把那些现象形态的东西如价格、工资、利润等等称作是它们的本质即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掩蔽形式”。
他认为,庸俗经济学只是在现象上兜圈子,不能从这些“掩蔽形式”中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这是由庸俗经济学的辩护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关键词: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现实意义摘要: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依然有指导价值与现实意义。
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_丈思想武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终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基本形成阶段: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的全面确立阶段。
列宁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理论也是社会主义有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标志。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实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其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基本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根据他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
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殖过程的科学论断。
试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经济管理二班闫晓飞)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详细论述了他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生产平衡的思想。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不断尖锐,经济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所以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学习,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的。
关键词: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主要内容现实意义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个别的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来分析,即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
假定了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但未进一步考察它们。
而这些未考察的内容,正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要研究的。
资本积累理论中考察的是个别资本,生产过程,这里考察的是社会总资本,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前面考察的重点是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这里考察的重点是资本简单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亦称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单个资本与社会总资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或者说是微观和宏观的关系。
(二)社会再生产的起点①社会再生产为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但是,再生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起点不是自给自足形态下和计划经济形态下的以多种必须的生产要素以实体形式的直接集中,而首先以资本积累特别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
《资本论》对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有专门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作用有二: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是商品生产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启动力,也是生产过程持续进行的动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流动资本上。
简谈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简谈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以及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源自于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强调社会资源应按劳动贡献分配。
在现实中,这种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但也遇到实现困境。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为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在实践中,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实践意义,并提出建议以指导未来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起源、重要性、原则、现实应用、困境、现实意义、社会发展、启示、实践意义、建议、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认为,社会生产的成果应当按照每个人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即实行劳动价值论。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机制是不公平的,劳动者的劳动所得远远低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而资本家则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暴利。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起源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公平分配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公平分配的憧憬。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消除剥削,建立劳动者共有生产资料和共同享有生产成果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们探讨社会公平与正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强调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实现劳动价值的分配原则,这有利于消除个人私有财产导致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注重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即按照不同个体的实际需要来分配社会资源,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满足生活需求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毛概: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也是“按贡献分配”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显然不是按生 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也不能按生产要 素的数量或质量分配,因为生产要素的 数量再多、质量再高,如果没有得到有 效地利用,也不能成为分配的依据。这 里,能够成为收入分配度的,也只能 是生产要素的贡献,即各种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1·如何看待剥削和私有制
按生产要素贡献 分配理论的批评者通 常认为这一理论否定 了剥削。应该说,这一 批评既对,又不对,因为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的理论,既否定了剥削, 又没有否定剥削,问题 在于如何理解剥削,批 评者所谓的剥削是指 什么。
• (1)剥削的定义 • (2)以要素贡献为基础的非劳动收入不 等于剥削 • (3)剥削与私有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 (4)消灭剥削并不一定要消灭私有制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许多学者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把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分割开来,认为价值 是惟一地由活劳动创造的,但价值的分配 可以依据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因此,按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仍然是以劳动价值论为 基础的。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意义
按生产要素 贡献分配理论, 对于正确认识剥 削和私有制的关 系,对于保护私 有财产和发展非 公有制经济,具 有重大的理论意 义和政策意义。
从强调剥削的实质 是无偿占有这一点 来看,马克思的剥削 概念本身并没有 错——如果剩余价 值果真都是由工人 创造的,占有其中任 何一个百分比自然 都构成剥削。
2016/6/7
但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是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而“剩余价值”乃至全 部价值并非都是由工人 的劳动创造的,其中也 有非劳动要素所做的贡 献。假如劳动和资本两 种要素共同创造了剩余 价值,并根据各自的贡 献,得到了各自相应的 份额,那就没有剥削。 但是,如果资本所得超过了资本的贡献,就等于无偿 占有了劳动创造的财富,这是对劳动的剥削。反过来,如 果劳动所得超过了劳动的贡献,就造成对资本的剥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5月 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收稿日期:2004-12-16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刘炳福(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政教室,山东 青岛 260071)摘 要:马克思在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斯密教条”的错误时,阐述了自己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分配;而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参加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所阐述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及其性质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种分配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斯密教条;三位一体公式;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45-04一马克思在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斯密教条”错误时,阐述了自己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个原始源泉,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
”[1](P47)其中“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被称为“斯密教条”。
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即“三位一体公式”在“斯密教条”的基础上指出:“生产物的价值发生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中,只有这三要素才能创造价值和新的财富。
”[2](P715)也就是说,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建立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润。
对此马克思认为:1.斯密的工资、利润、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和萨伊的这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是不对的,其原因在于:否定劳动价值论,即否定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土地和资本是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
第一、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一次由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另一次保存棉花的旧价值,或者说,把他所加工的棉花和使用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上。
他只是由于加进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
但是,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虽然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只劳动一次),因此,这样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
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
”[3](P225)第二、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是以本身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使原有价值量增殖。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存在于旧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价值,才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
它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最大限度的价值量,显然是以它们进入劳动过程时原有的价值量为限,或者说,是以生产它们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为限。
因此,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上的价值不可能大于它们在自己参加的劳动过程之外所具有价值。
”[3](P232)第三、新价值即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马克思指出:“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价值,形成新价值。
”[3](P235)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在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
”[3](P190)这个超额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同时,马克思认为:“在工资构成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同样是不正确的,虽然工资,或者确切些说,劳动能力的不断出卖,也构成工人的收入的源泉。
创造价值的是工人的劳动,而不是工人的工资。
工资只不过是已经存在的价值,或者从整个生产来看,只不过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中由工人自己占有的那一部分。
但是这种占有并不创造价值。
因此,工人的工资增减,但并不影响他们生产的商品价值。
”[4](P75)根据上述马克思的观点可以得出:价值不是由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而是由劳动创造的。
所以,亚当·斯密和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以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作为理论基础,也是错误的。
2.斯密和萨伊的利润、地租和工资是收入的源泉是对的。
马克思指出:“对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工人来说,表现为他们各自特有的收入(利润、地租和工资)的三个不同的源泉。
它们从下述意义上讲确实是收入的源泉:对资本家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来说,资本是一台永久的吸取剩余价值的抽水机;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土地是一块永久的磁铁,它会把资本所吸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吸引过来;最后,劳动则是一个不断的更新的条件和不断更新的手段,使工人在工资名义取得它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这种分配是以这种实体已经存在的实体存在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年产品的总价值为前提的,而这个总价值不外就是物化的社会劳动。
”[5](P929)利润、地租和工资是收入的源泉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了产品的分配权和产品的归属权。
马克思指出:“人们用这种分配关系表示对产品中归个人消费的部分的各种索取权。
”[5](P994)“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
”[5](P992)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和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依据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是正确的。
3.马克思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内涵与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内涵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参与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分配,即资本所有者凭借资本在生产中创造价值而获得利润、劳动所有者凭借劳动在生产中创造价值而获得工资、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而获得地租,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违背了劳动价值论的。
马克思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即资本所有者凭借对资本所有权,以利润的形式获得一部分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以地租的形式获得一部分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力所有者凭借对劳动力所有权,以工资的形式获得劳动者自己创造出来一部分新价值。
二马克思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性质是指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反映人们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还是一种建立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合作的新型生产关系。
马克思依据生产资料所有者是否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把按生产要素分配性质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1.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条件下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阐述了产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生产关系。
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前提下,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来获得满足自己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但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是出卖劳动力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而“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3](P193)“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就产生了。
”[3](P219)那么,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使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来获得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前提下,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阐述了剩余价值分配问题。
第一、商业资本家凭借对商业资本所有权,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产业资本家让渡给自己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商业利润。
第二、借贷资本家凭借对借贷资本的所有权,把借贷资本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并且获得职能资本家让渡给自己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利息。
第三、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并获得农业资本家付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地租。
因此,剩余价值分配本质反映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同时,剩余价值分配的具体内容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总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在于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维护整个资本阶级的阶级利益,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2.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劳动者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条件下是一种建立在消灭剥削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合作的新型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观点时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6](P10)“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劳动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6](P11)消费资料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社会扣除,然后“在集体中的个别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那部分消费资料”。
[6](P10)“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么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6](P11)这些说明了马克思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在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直接相结合的条件下,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消灭剥削的平等互利合作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
其原因在于:第一、消费资料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进行必要的社会扣除。
这种必要的社会扣除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权获得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
而这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又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劳动者的需要,从而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
第二、在社会做出各项必要社会扣除之后,劳动者根据劳动刘炳福:论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力所有权和劳动力贡献的大小,参加个人消费品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分配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而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即劳动者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的条件下,实行按劳动者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以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