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犯罪的产生原因、主要特点及其对策
浅析网络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作者:孙志生孟庆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35期摘要网络犯罪是指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来实施盗窃、诈骗、破坏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犯罪预防作者简介:孙志生,河北省宁晋县人民法院;孟庆华,河北大学刑法系主任。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2-090-01目前在我国,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它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丰富多彩的享受,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隐患和不安全的因素。
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它同时还具有跨地域性、非实体性、交互性等特点,更由于它普及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它强烈冲击着人类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很多不法分子更是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作为掩护,实施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犯罪形式有:网络黑客、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行贿、网络洗黑钱、网络色情犯罪、网络贩卖毒品等等,严重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干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由于网络犯罪的主体隐蔽,形式不一,案情错综复杂,罪行猖獗,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及特点1.一些黑客利用电脑技术,移植计算机病毒,使得用户的系统产生严重故障,重要数据大量丢失,服务器甚至瘫痪,还有的利用木马程序窃取他人密码登录并进入他人系统盗取银行账户网络账号,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
2.有不法之徒采用欺骗的手段,骗取网络用户的信任,实施网络诈骗,使得很多无辜的用户轻信上当而倾家荡产,钱财两空,本来幸福和谐的家庭陷入危机,甚至造成种种人间悲剧。
3.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有不良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淫秽图片、色情电影,甚至提供网络色情服务,使得很多涉世未深、自制力差的青少年走上歧途,越陷越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极坏。
4.由于网络侵权的出现和盗版现象的频繁,使得某些原创作品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力保障,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论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论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网络诈骗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等手段进行欺骗,从而非法获取被害人的财产、账户密码等信息的行为。
该犯罪具有
时效性强、难以追溯、风险高等特点,极大地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
全和个人隐私。
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公民应当尽可能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并落实好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如使用独立密码、不泄露个人
资料等。
2. 强化互联网平台监管。
互联网平台方应当对用户实名认证、
发布的信息的审核、相关行为的监管等加强管理,建立预防欺诈的
机制。
3.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国家应加大对网络诈骗
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相关部门的技术能力和反欺诈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合作打击跨境网络诈骗犯罪。
4.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国家应扎实推进相关法律
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规范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严惩犯罪分子,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预防网络诈骗犯罪需要加强公民的安全意识、平台
方的监管、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等多方面措施。
只有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诈
骗犯罪的发生。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治
维普资讯
及作案对象的信息 , 如现在一些 网站设立教 人如何制作 计算
过千次 , 网案件 中在校大学生 占很 大的 比例。 涉
( ) 罪 危 害 性 增 强 三 犯 通 过 对 大 学 生 网络 犯 罪 的案 件 分 析 , 网络 犯 罪 的行 为 明
机病毒的教程 , 或者提供 病毒 下载 , 的网站 公然 出售一 些 有
20 08年第 6期 总第 10期 7
黑龙江高教研 究
H inj n eerh s nH ge d ct n eo ga gR sace ihr ua o l i o E i
No. o 6 2 o8 s ra . .1 0 ei 1 No 7
大 学 生 网 络 犯 罪 的 特 点 成 因 及 防 治
罪。
打击 。但 由于网络具 有虚拟性 、 隐蔽 性特点 , 网络犯 罪者往 往抱 着可以逃 避法律 制裁 的侥 幸心 理。还有相 当多 的 网络 犯罪 者并 没有认识 到 自己实施的是一种 危害社会 的行 为 , 具
有 更 小 的 心 理 负 罪 感 。 还 有 个 别 大 学 生 由 于 缺 乏 法律 意 识 , 并不 知道 自己 的行 为 已 经 构 成 了 违 法 犯 罪 , 至在 被 公 安 机 甚
关抓 获时 , 以为 自己只要把事情讲 清楚就可 以回学校继续 还
上课 了 。
5 故意制作 、 . 传播 计算 机病毒 等破 坏性程 序 , 影响 网络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数字化信息革命和网络化的浪潮迅猛而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
信息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极大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网络在安全方面出现诸多漏洞, 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一系列犯罪活动,形成网络犯罪。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析网络犯罪的种类与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涵义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主体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网络安全,侵害网络资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
网络成为犯罪行为的载体和工具,而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网络,有可能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到现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一)针对网络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有:1、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
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
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
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例如:2011年4月26日,索尼在“游戏站”博客发布通告,称黑客侵入旗下“游戏站”和云音乐服务网络,窃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子邮箱、出生日期、登录名、登录密码、登录记录、密码安全问题等,受影响用户大约7800万。
这次黑客入侵严重地危害了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大量的用户信息的流失,以及给受众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例如:2011年4月,荆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根据金山网络公司提供的线索得知,国内80%的病毒传播通道被“HYC”等十大病毒集团操纵。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在冲 动 、 仿 下导致“ 犯罪 及其 暴力犯 罪 : 网聊天 、 模 性” 上 游戏 常常 制 能力弱 , 无人 监 督, 冒险、 奇心 理 的驱使 , 又 受 好 也可 能造成 非
. 使 大学 生沉 迷其 中 , 能 自拔 , 响生 活 、 不 影 荒废 学业 。另外 , 网络 法入 侵他 人 网站或 窃密 等 网络犯 罪行 为 。2 大学 生认知 能 力和 平 台的监 控不 力还直 接成 为 了某些 大学 生的犯罪 工具 , 导致他 们
的 大学 生 占极大 比例 , 几乎 占了总数 的一 半 。 面对不 断上 升 的大 需 要难 以满足 , 只得 去 网络 中 开辟精 彩 的世 界 , 网络 中他们 有 在
学 生网络 犯罪 , 如何对 其进 行正确 引导 , 切实有效 地预 防 、 控制 大 较 多 的实 现 自我价 值 的机会 。 的大 学生 为 了引起 众人 注意 , 有 得
自我控制 能 力有 限, 易冲 动 。 他们 住住 不 能有 效地控 制 自己的情
成 为 网络犯 罪 的行 为人 : 网络所 形成 的虚 拟化 社区 呈现着 一 种 绪 与行为 。那 些现 实生 活 、 习、 学 情感 的不 如 意以及 网络 生 活中
“ 字化” 数 生存 方式 , 网络社会 曰益 凸现 的“ 色情 与病毒 风暴” “ 、嘲
围下 回避 现 实, 进 虚拟 的网 络社会 , 逃 去寻 求 在现 实生 活中难 以
天 , 网 已经成 为 了一 种 时尚, 上 尤其 是在 大学 生的生活 中 , 其经 常 拥有 的成 就 。因为 在 网络上 , 们甚 至可 以毫 无顾 忌 , 以对 现 他 可 性 、 要性 已不 必笔者 多说 , 重 据中 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统计 , 国 我
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第一篇: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施陆海【摘要】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中一种新的犯罪形态。
它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手段的普及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蔓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新时期社会的安定,而且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本文从主观心理、网络安全、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以及司法完善方面归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并且提出通过家庭学校教育的功能,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文化道德、法制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教育【内容】网络以其虚拟性、互动性、数字化、全球化等特点影响着全世界六十亿人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来没有哪一种事物能够像网络一样在短时间内如此猛烈的冲击我们的生活。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在享受种种便利和愉悦的同时,对青少年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极大地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扩大他们的交往面,另一方面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从公安部门近期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网络犯罪的数量逐年上升,年龄界限呈下降趋势。
目前在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中,有近80%的人是因网络受到诱惑而导致犯罪的,青少年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本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的一点拙见。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一)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内因青少年还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其生理和心理还都不成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表现欲,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而且法律意识淡薄。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的成人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驱使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与成年人站在同一高度看世界,互联网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网络犯罪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一
、
西方 发达 国家 早在 2 0世纪 七八十 年代就 开始 了对 网络犯 罪 的研 究 , 国稍 后也 逐渐 开始重 视对 网络 犯罪 的探讨 。 论从 理 我 无 论 界还是各 国立法 实践来 看 , 网络犯 罪 尚未 形成一个 被普遍 认 对 可 的 、 一的定 义 。就 目前 学 术界来 看 , 关 网络犯罪 的定义 大 统 有 体 有 : 同说 、 等 工具 说 、 象说及 折 衷说 四类 。主张等 同说 的认 对 为, 网络犯 罪是对 计算机 犯罪 的另一 种称谓 ~ , 也曾是我 国相 “ 这 当一部 分学 者的观 点 。 张工 具说 的认为 , 主 网络 犯罪就 是利 用网 络 实施 的各 种犯罪 行为 。 如有人 认 为 ,网络犯罪 , “ 是指 行为 人通 过 计算机 、 通信 等技术 手段 , 利用所 处 的特 殊地位 , 网络 环境 或 在 中实 施 的侵害 或威 胁法 益并 应受 刑 罚处 罚 的行为 ” 0 张 对象 。主 说的认 为 , 网络犯 罪实 质是针 对 网络信 息实 施的各 种危 害行为 。 如有人 认为 , 网络 犯罪 是利用 计算 机技 术对 计算机 网络信 息系 “ 统的完 整性或 正常运行 造成 危害 结果 , 成犯罪 的行为 。主张折 构 ” 衷 说 的则 认为 , 网络犯 罪不 仅包 括针对 网络信 息进行 的各 种犯 罪, 还包 括利 用 网络 进行 的其 他犯 罪行 为 。“ 网络犯 罪是 指 以网 络为犯 罪工 具或犯罪对 象 , 实施危 害 网络 信息 系统安全 的犯罪行
技术 措 施是 与 网络犯 罪斗 争的 直接 武器 。技 术措 施应做 到 可靠 、 先进 、 前 。同时 要发展 安全技 术增 强安 全保护 能力 和侦 超 为 。0 破犯 罪技 术能 力, 建立 健全安 全管理 制度 , 强要 害 岗位 管理 , 加 加 应该如 何理解 网络犯 罪的概 念呢 ?首先要 明确 的是, 网络 犯 强基 础 设施 安全 防范 工作 , 大安 全系 统防护 投入 。 加 罪不 是法定 犯罪概 念或犯 罪类型 , 而是 犯罪学 或法学理 论上 的概 ( ) 强法 治 宣传 , 二 加 强化 法律 意识 念 , 运用 犯罪学 原理 进行犯 罪 学意 义上 的研究 和分析 。因 此, 应 构 建适 应 网络 时代 的新型道 德 , 强法 治宣传 。 加 强化法 律意 从犯 罪 学意义 上来 说 , 网络 犯罪 是指 行为 人利用 计算机 、 网络 技 识 是 防控 网络 犯罪 的第 一道 防线 。特 别是 要加 强对 广大青 少年 术 等信 息技术 或其特 性 , 实施 的一切 危害 国家 、 会和 公 民利 益 学 生的 思想 品德教 育 , 强对专业 技术人 员职业 道德教 育及法制 社 加 的违 法犯 罪行 为 。 教 育 。 通 过全 社会 的努力 来营造 一种 健康 向上 、 要 良好 合法 的网 二、 网络 犯罪 的原 因 络 环境 。 任 何一种犯 罪都有 其 内在 因素 在支配 它 , 要有 效地预 防和 减 ( ) 三 组建 “ 网络 警秽 , 强立法 , 密法 网 加 严 多年 前 , 国就 有学 者提 出“ 我 成立专 门的反 计算机 网络犯 罪 少 网络 犯罪 , 必须首 先认 清其产 生 的根源 , 这样 才能依 法从根 本 的建议 。 面临 日益频 繁的 网络犯 罪 , 0 建立一 支适 合中 上 进行 治理 和防范 。 网络 犯罪行 为 的原 因是复 杂多样 的 , 括而 司法 机关 ” 概 论 可 归纳为 以下几 个方 面 : 国 的“ 网络 警察 ” 队伍 , 加强 对网络 犯罪 的打击 力度 势在 必行 ; 由 ( ) 算机 网络 自身的 特点 、 范技术 滞后 一 计 防 于 网络犯 罪 黑数 高、 查难 、 罪侥 幸心 理强 , 高破案 率 , 侦 犯 提 增大 强化惩 罚的必 然性和 及时性 就成 为控 制 网络犯罪 首先 , 为一种 以高技术 为支 撑 的犯罪 , 作 网络犯 罪具有 瞬 时 犯罪 风 险成本 , 性 、 态性 、 动 开放 性等特 点 , 许多 犯罪 可 以瞬间完 成。 传统 犯罪在 很大程 度上要 受时 空条件 限制 , 在 网络所创 造的虚拟 空间 中行 但 为人 可 以随 时随地 上网作案 , 随着 犯罪 行为 的“ 数字化 ” 远距离 作 案也 是易 如反掌 , 为人足 不 出户就 可 以在异 国他乡 兴风作 浪 。 行 其次 , 网络 本体 脆弱 , 范技术落 后 。目前 , 防 安全技 术体 系 尚未 完 备 , 多单位 和个人 网络 系统存 在安 全隐 患难 以抵挡 网络犯罪 的 许 侵袭 。同时 , 理失控 也是 重要 原 因之 一。许 多网络行 业都缺 乏 管 套 完善 的安全 管理制度 , 即使 有也 只是“ 装装 门面 ” 实际 是一纸 空 文 , 犯罪人 很容 易得 手作 案 使 ( ) 二 低成 本 、 高效益 的 巨大诱 惑性 网络 犯罪 风险 小 , 被发现 比率只有 总 数的 l 5 其 % %左 右, 而 获利 的丰 厚却 是有 目共 睹 。 有关 资料 统计 , 据 平均每起 网络 犯罪 可 获利 2 O多万美元 , 这种 高 回报 、 风 险无疑对犯 罪分子 具有极 低 大 的诱 惑性 。 正如 日本计 算机 犯罪 学专 家所 说“ 现在 几乎 没有任 何 一种 犯罪 像 网络 犯罪 那样 能轻 而 易举 获取到 巨额财 富 。 ”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_白吉玮
一、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候,又增加了一种选择,而且这是一各可以提供空前的“自由化” 的选择,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质量以及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得许多人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此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评定标准,我们可以将网络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
如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指的是一些犯罪分子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但是计算机网络犯罪不包括通过其他途径对网络实施的犯罪,比如说盗窃连网的计算机等。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折造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开放性。
开放性是计算机网络最根本的特性。
网络空间好比是一个大广场。
这个广场是公用的,人们可以自由的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放置到这个广场里,其他人也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广场里欣赏或利用他人的“财产”,这就叫“资源共享”。
可见,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开放性密不可分的。
但恰恰是这种开放性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使那些在现实中作案较为困难的犯罪分子把目光转向了计算机网络。
犯罪实质上指的是一些典型的个体反社会和反国家的行为,而如今网络的开放性一方面大大的提高和扩展了犯罪人的个体力量,但是同时又削弱了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使得国家和政府在获取和控制信息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这也就使得国家难以进行有效地方式来威慑和控制犯罪,从而最终导致犯罪率上升。
(二)计算机网络庞大的信息量和便捷的联系方式。
网络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信息的搜集、加工、传输、捡索、存储以及发布上,社会上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以及传播者,正因为这样,所以网络上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再增加。
网络的开放性也为个体打破组织对信息的垄断提供了可能,而且网络上巨大的信息量也为他们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网络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V0 1 . 1 5 No. 5 S e p. 201 3
9月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5 0 9 4 ( 2 0 1 3 ) 0 5— 0 0 9 4— 0 6 中图 分 类 号 :D 9 1 7 . 6
美 国、 加拿 大、 E t 本 和 南非 等 3 0个 国家 的政 府 官 员 在布 达佩斯 共 同签 署 的《 关 于 网络犯 罪 的 公 约 》 从 国 际法 层 面界定 了网 络犯 罪 内涵 , 其定义为 : “ 危 害
电脑 系统 、 网络 和 电脑 资料 的机 密性 、 完整 性 和可用
罪 案件 1 4 2起 , 2 0 0 7年 增 长 到 2 . 9万 起 , 2 0 0 8年 为
3 . 5万 起 , 2 0 0 9年 为 4 . 8万 起②。如今 , 传 统 的 以计 算 机 为 中心 的 网络 技 术 开始 向移 动 手 机终 端 发 展 , 传 统 的计算 机 网络 、 手 机 网络 和各 种 无 线 网络共 同 编 织成 我们 无所 不在 的 网络 。社会法 学 家马克 思 ・ 韦 伯 曾经说 过 : “ 人 就 是 一 种 生 活 在 自己所 编 制 的
网络 出版 : 本文已由中国知网( h t t p : ∥w w w . c n k i . n e t / ) “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 台” 优先 出版。 昝强龙. 网络犯罪的原 因及预 防对策 [ J ]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0 1 3, 1 5 ( 5 ) : 9 4—9 9 .
1 9 9 4年开始 加入 互联 网以来 , 网络在 我 国就 开始 飞
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与治理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与治理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治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也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当前网络治安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他人的财物。
常见的网络诈骗方式包括虚假购物网站、网络钓鱼、中奖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
这些诈骗手段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网络盗窃网络盗窃主要表现为盗窃他人的网络账号、密码、虚拟财产等。
例如,黑客通过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窃取用户的银行账号和密码,从而盗取用户的资金。
此外,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装备、虚拟货币等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盗窃的对象。
(三)网络色情网络色情内容的传播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建立色情网站、发布色情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谋取非法利益。
(四)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广。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秩序。
例如,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网络上往往会出现大量未经证实的谣言,干扰了正常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和精神伤害。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还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问题。
(六)网络赌博网络赌博活动日益猖獗,参与者众多。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赌场,吸引赌徒参与赌博,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流失和家庭破裂。
二、网络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技术漏洞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诸多安全漏洞。
犯罪分子利用这些漏洞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而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防范和打击难度加大。
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
在我 国,青少 年犯 罪的概念有狭 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 的青少年犯罪是指 “ 已满 1 4周岁未满 2 5周岁的人实施了
危 害社 会 、触 犯 刑 事 法 律 ,依 法 应 受 刑 罚 处 罚 的 行 为 。 …广义 的青少 年犯罪 是指 “ ” 已满 1 岁不满 2 6周 5周 岁 的青 少 年 实 施 的 犯 罪 行 为 或 者 违 法 行 为 、不 良 行 为 。 【 青少年 网络犯 罪是 以 网络 为犯 罪诱 因,或 犯罪 地 ”】 点在网吧 ,或犯罪 手段 与犯 罪 目的与 网络有关 联的青少 年 实施的犯罪行为。从 网络引发的犯罪 案件看 ,无论 是受害 人还是犯罪人 ,基 本上都是青少 年。网络的最大受 众是青 少年 ,网络也对青 少年存在 不同程度 的影 响 ,因网络引起 的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l 、犯 罪年龄低龄化 。某 市中级人 民法 院统计 分析 表 明,在 2 2件 6 的网络犯罪案件 中,年龄最小 的刚满 1 o人 4 岁 ,最大的不 足 1 7岁 ,其 中 1 岁 的 5人 ,占 8 3 ; 4周 .% 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和 1 5周岁到 1 7周岁 的各为 2 0人 , 均 占 3 .% ;1 33 7周岁的 1 ,占2 %。家庭状况主要为 5人 5 中等家庭。 2 、犯 罪动机 简单 ,手段 凶残 ,暴力 犯 罪居 多。青 少
收稿 日期 : 09 0 — 6 20 — 8 1 作者简介 :杨 柳 (95 ) 18 一 ,女 ,辽宁沈 阳人 ,苏州大学社会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9
心理 、消极 的模仿心理、盲从和从 众心理 、逆反心理和报 复心理以及无视法律 、法制观念淡薄及 自暴 自弃 的心理等 使花季年龄的青少年天空蒙上 阴影 。
浅谈我国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二 、 算机 网络 犯罪成 因探 析 计
.
大地震后 的 5月 1 8日,江苏省昆山市红十字会 网站被黑客
窃取该 网站后 台管理账号和密码后 , 将原 网站页面替换成虚 假页面, 并把 正常赈灾 捐款 银行账 号篡改成其 个人账号实施
势。 有人预测 , 在今后我国的计算机犯罪将会大量发生 , 从而
成 为 社 会危 害性 最 大 的一 种 犯 罪 。研 究 网 络 犯 罪 的 特 点 , 分
析网络犯罪的形成原 因, 对于有效地打击和预 防此类犯罪将 发挥着积极 的作用。 网 络 犯罪 的概 念 及 特 点 分 析
一
保全难 、 涉案 主体身份确定难 、 银行账户查询难 、 聊天记 录取
行为。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犯罪现象 。 他除一般犯罪学特征 外, 还具有其本身 的特点 : 第一 , 罪科技含量 高 , 犯 手段多样化 。与传统犯罪相 比 , 网 络 犯 罪 的 目标 大 多针 对 网络 系 统 中存 储 的 数 据 及 其 运 行 系统 , 案离不开计算机 网络知识和技 术 , 作 行为人没有 较高 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是很难侵入或破坏 网络系统的。 他们通过 互联网开设 网站 、 网店 、 博客 、 坛 , 论 发布虚假 中奖信息 、 建立 收费 Q Q群 等方式 , 输入非 法指令来 篡改 、 伪造 他人 的银行 账户和信息卡等 , 实施盗窃 、 诈骗 、 破坏等行为 。如去年汶川 I
诈骗 。
第二 , 犯罪过程隐蔽性强, 侦察取证难度大。 作为一种以 高技术为支撑的犯罪 , 网络犯罪具有 瞬时性 、 隐蔽性 的特点 。
网络犯罪及其防控对策
具有共 同性 ,等 等 。阀络犯 罪的特 点是在 网络 犯罪状 况 的基础
卜 『络 犯罪 的较 深层 次 的 理解 。通过 对 网 络犯 罪 特 点 的认 对奴 J 识 ,人 们可 以总结 出 网络 犯罪 的一 般规律 。只 有充分 了解 和掌
作 用 的 非法 行 为 。 ”欧 洲合 作 与 发 展组 织 将 计算 机 犯 罪定 义 为 : “ 自动数据 过程 中 ,任何 非法 的 、违反 职业 道德 的 、未 在 经 批准 的行 为都是计 算机 犯罪行 为 。”我 国公 安部 公共 信息 网 络 安 全监 察局 的定 义是 :“ 以计 算 机 为工 具或 以计算 机 资产 为 对 象实施 的犯 罪行 为。” 日本学 者板 仓宏认 为 : “ 计算 机犯 罪 是 指 与计 算机 相关联 的一切 反社 会的行 为 。”澳 大利 亚学者 把 计算 机犯 罪称 为计算 机滥用 ,并 把计算 机犯 罪行 为解 释 为与计 算 机有关 的盗 窃 、贪 污 、诈 骗 、破坏 活动 。而我 国 台湾学 者 习 惯把 计算 机犯 罪 称 为电脑 犯罪 。 … ~ ”从 笔 者所 查 阅的 资 料来 看 ,学者 们 的意见 基本 出入 不大 。 笔者认 为计算 机犯 罪虽然 主要 表现 为网 络犯罪 ,但 是 网络
的运 行 安 全和 信 息安 全 ,以及 利 用 互联 网实施 的 其 他刑 事 犯 罪 ,严 重危 害社 会 ,应 负刑 事责 任 的行为 。
网络 犯罪 的分类 会 因划分 角度 的不 同而出现不 同的分类 ,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网络使 现实生 活变 得资 源共享 、信 息 自由 。 但 是 ,也正是 网络 的开放 性和资 源共 享性使 『 为犯 罪 提供 了 斓络 个新 的平 台 ,在生 活 中 日渐产 生 了一种新 的犯罪类 型一 网络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的网站以及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 使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网络管理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0 9 (0 9 0 .7 .2 10 .5 2 2 0 )80 70
中图 分类 号 : 6 9 D 6
一
、
青少年 网络 犯罪 概述
互 联 网上的 很多有 害信 息成 了青少 年精 神世界 的污染源 , 甚
民群 众 的生命 财产 安全带 来 了灾难性 的后果 , 以造 成直接 或 间 方 式对 喜欢 猎奇 的青少 年来 说 , 有极 大 的诱 惑力和 欺骗 性 , 可 具 容
接 的 巨大危 害 。 二 、 少年 网络 犯罪 的原 因分析 青 当代青 少年是 受互 联网影 响最大 的群体 , 成为 我国 网民 的急 易使他 们认 同并模 仿 , 产生冲 动和 迷失 , 引发对 现实 的不满 , 进而 丧 失进 取 、 斗 的内在精 神 和意 志 。 奋 旧
的超越 时 空性 , 便使 得侦 破 的难度越 来越 大 。 寻 求虚 拟的 幸福与 快乐 , 易导致 一部 分青少 年对伦 理道 德和 整 容
第三, 网络犯 罪 的破坏 性大 , 网络犯 罪 不仅对 计算 机 系统 本 个 社会 规 范的怀 疑 , 甚至 漠视 , 很可 能 因此误 入 网络违 法犯罪 的 身的安 全构成 了威胁 和损 害 , 且还给 国家经 济和 社会发 展及人 歧 途 。 西 方那 些享 乐 、 而 “ 奢侈 、 冒险 、 激 、 自由等 不健康 的生活 刺 性
至纵容、 庇, 包 客观 上为 犯罪 的发 生提 供 了场 所 。
3 家庭 环境 的不和 谐 . 由于体 制 的变 迁 , 出现 了残 缺 家庭 、 问题 家庭 、 下岗家 庭 , 双
论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
青少年 网络犯罪 的个体 因素包括心 理因素 、生理因素
和伦理 因素 三个方面。
1 理 因 素 . 心
生活角 色与 网络虚拟生活角 色的混乱。由于无 法正确认识
自我 , 少年就容 易走 向偏执 , 目认同 自己喜欢 的事物 , 青 盲 形成 网络心理障碍 , 甚至形成犯罪心理。强
2生 理 因 素 .
从生理上看 , 青少 年进 入青春期后 , 对新 事物 会出现敏
感而且渴望获取 的反应 。 他们在这一 时期好奇心强、 渴望得 到他人 的认可 , 是 自制力却 显得较弱 、 但 对新事物缺 乏理性
第 3卷 第 4期 2 1 年 4月 01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科 学 教 育 版 ) Junl f h eg nvr t fceP & euai ) oraoC fn i sy ¥i A U e i n  ̄ d ctn o
V0 . . 1 3 NO4 Ap .01 r2 1
已经成 为人们 的一种时 尚, 而在 庞大的网 民群 体中 , 青少年
现, 给他 们提供了一种 全新 的虚拟社会环境 , 网络 中的聊 在 天 、 流可使 他们不受 时闻和空 间的束缚 , 交 甚至在网络 中人 们互不认识却 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 自我、甚至改变 自己在 平常生活 中的人 格特点 。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 了实现 自
罪 的对 策。
关键词 :青少年 : 网络犯 罪; 防对策 预
中图 分 类 号 : 9 04 D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3 3 ( 0 1 0 - 16 0 17 — 2 12 1 )4 0 1— 2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张皓瑜(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摘 要:在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日益智能化、隐蔽性强以及成本低和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其的打击力度。
文章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净化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从而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对策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日益智能化、隐蔽性强以及成本低和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尤其是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必须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更好地采取对策,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
1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为了更好的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公平正义。
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其的打击。
计算机网络犯罪之所以屡屡得手,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过分依赖高新技术,加上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很多网络犯罪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
二是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犯罪分子也从传统的现实作案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作案中来,将犯罪分子个体力量扩展的同时导致国家和政府力量被削弱,缺乏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震慑而引发网络犯罪;三是计算机网络防范技术水平有限,很多运行的网站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而引发网络犯罪;四是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成本低加剧了犯罪侦破的难度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2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2.1 犯罪主体的多样性以前,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属于所谓的“白领犯罪”,是少数计算机专家的专利,有人甚至把罪犯称之为“天才”。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犯罪,这是由网络较差的可控性决定的。
2.2 犯罪手段的复杂多样性和先进性科技迅猛发展使得犯罪手段也随之水涨船高,犯罪人总是比大众能更早、更快地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去实施犯罪。
网络犯罪的概述
⽹络犯罪的概述⽹络犯罪是指⾏为⼈运⽤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攻击,破坏或利⽤⽹络进⾏其他犯罪的总称。
⽹络犯罪作为科技时代⽹络技术不断进步所带来的负⾯产物,在近些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络犯罪的⽅式、⼿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公安、司法机关侦查、审判及有效的惩罚犯罪带来了诸多不便。
⼀、⽹络及⽹络犯罪概述1.⽹络犯罪的概念⽹络犯罪是指以⽹络为犯罪⼯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为。
在现实⽣活中,⼈们往往把⽹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的⼀部分进⾏介绍,可以说,计算机犯罪是由计算机犯罪发展⽽来,但并不等同于计算机犯罪。
2.⽹络犯罪的特点⽹络犯罪作为⼀种新兴的⾼科技⼿段的信息犯罪,这类犯罪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犯罪实施中使⽤了计算机、⽹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特性,尤其是⽹络技术对犯罪的实施、完成起了决定性作⽤。
即在犯罪过程中计算机、⽹络等信息技术对于犯罪的事实、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2)⽹络犯罪严重危害社会信息安全。
⽹络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主要是危害信息的处理、储存等的安全。
(3)⽹络犯罪具有危害扩散性。
⽹络犯罪在其危害领域、危害对象、危害结果都具有⼴泛性。
(4)⽹络犯罪的空间的虚拟性。
⽹络空间是看不见的,⽹络上的交流是通过⼀种数字化的形式进⾏完成,这就导致了⽹络犯罪在空间上具有虚拟性,其通过虚拟空间进⾏犯罪,⼀般都会跨越⼀定距离甚⾄跨越国界进⾏犯罪,且往往犯罪⾏为地与结果地不是同⼀个地点。
⼆、⼤学⽣⽹络犯罪的现状公安部公共信息⽹络安全监察局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案侦查利⽤计算机⽹络犯罪案⼰超过10万件,其中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案件的70%以上,在这70%中⼤学⽣犯罪约占17%,且呈上升趋势(⼀)⼤学⽣⽹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学⽣⽹络犯罪数量逐渐上升,根据⼤学⽣⽹络犯罪的现状可以归纳出⼤学⽣⽹络犯罪主要由以下⼏种形式:1.⽤计算机⽹络进⾏⽹上欺诈交易2.利⽤计算机⽹络进⾏盗窃等侵害他⼈财产的犯罪3.利⽤计算机⽹络建⽴淫秽⽹站,传播淫秽信息4.利⽤互联⽹散布反动⾔论,危害国家安全5.制造⽹络病毒,造成社会恐慌根据⼤学⽣⽹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归纳总结出⼤学⽣⽹络犯罪⼀般会涉及到刑法中的如下罪名: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私罪、破坏⾦融管理秩序罪、⾦融诈骗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分析与预防对策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分析与预防对策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着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等基本特征,犯罪主体的是青少年,乃至未成年,加之网络犯罪手法的多样性,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年轻化,客体智能化。
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比例占很大一部分,而且逐渐升高,这与青少年的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青少年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技能,所以很容易掌握网络运用。
在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出于争强好胜等心理,便利用网络侵犯公共信息安全青少年常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公共信息系统,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二)网络犯罪具有虚拟性。
通过网络虚拟性的外衣,实施各种现实的犯罪。
如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绑架、等传统型的犯罪。
据统计,因在网吧玩游戏或浏览黄色网站而直接导致犯罪的占青少年犯罪的33.5%,而这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实施犯罪时提供了伪装空间和便捷的途径。
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地址等隐蔽起来,然后实施犯罪行为。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危害严重性。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各有不同,但是危害性却极大。
青少年利用网络制作、传播、出售淫秽物品。
一方面,青少年自身成为淫秽物品的受害者,同时也有受害者变成了传播淫秽物品的主体,有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有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青少年属于正在成长阶段,社会应尽可能给与引导、保护。
青少年的网络犯罪是由社会、学校、家庭、网吧等多重因素因素导致的,其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青少年上网比例高、网龄长;上网次数频繁,上网时间长;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强,认同度高。
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正好符合了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可以从网络中能找到补偿的空间,来削弱成长中的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产生矛盾,使得青少年成为网络的主要人群,但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使青少年对网络聊天的言论缺乏约束,道德和责任感减弱,法律意识淡化,犯罪感缺乏。
网络犯罪的原因、类型及治理策略
网络犯罪的原因、类型及治理策略二十一世纪被称为信息社会, 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诸多便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 网民在享受网络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网络犯罪所引发的苦恼。
据统计, 20XX年, 我国的网民数量就已高达7.31亿之多, 同年遭受网络犯罪侵害的网民比例则高达70.5%。
网络犯罪在财产、隐私、精神等方面已经给网民造成巨大损害, 针对网络犯罪的有效治理刻不容缓。
一、网络犯罪的界定关于网络犯罪的界定, 在理论界存在认识上的分歧, 尚未达成共识, 基于自身研究需要和学科背景, 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 行为说行为说认为, 凡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犯罪行为即为网络犯罪。
此观点以犯罪行为的发生场所为界定标准, 将网络空间视为网络犯罪行为发生的唯一场所,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该学说又可分为广义说和狭义说, 广义说认为, 凡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侵权行为都应归属网络犯罪范畴;狭义说则认为, 网络犯罪专指在网络空间里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
行为说侧重对犯罪行为发生场所的探讨, 忽略了行为发生于现实生活而危害结果发生于网络空间的个别现象, 不具有全面性, 例如, 当面诱骗被害人(多为老年人) 到银行汇款的犯罪事件。
(二) 因果说因果说主张, 凡危害结果皆因网络行为导致的犯罪都可界定为网络犯罪, 即使危害结果发生于现实生活, 但其与某种具有危害性的网络行为具有逻辑上的因果性就可认定该行为属于网络犯罪。
例如, 遭受电话诈骗而将金钱汇出的即属适例。
因果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掩盖了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区别, 即未能指出网络犯罪在工具或手段上与传统犯罪存在的差异。
(三) 工具说工具说也称手段说, 主张网络技术或网络设备应作为评判网络犯罪的核心, 脱离网络技术或网络设备支撑的犯罪行为, 不宜将其归为网络犯罪之列。
本文持工具说观点, 因为,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 其与传统犯罪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手段或犯罪工具的新颖性, 即网络信息技术、网络设备的存在是促使网络犯罪产生、发展的必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纲网络犯罪的含义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
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人们充分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悄然而至。
在互联网上,“黄”流横溢、“黑客”猖狂、赌场遍布、大肆贩毒、欺诈不断、盗窃财物、传播邪说、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散布反动言论,internet成了犯罪的温床,不断地滋生各种各样的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除了引言与结语外,主体内容有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策。
摘要:网络犯罪的含义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
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人们充分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悄然而至。
在互联网上,“黄”流横溢、“黑客”猖狂、赌场遍布、大肆贩毒、欺诈不断、盗窃财物、传播邪说、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散布反动言论,internet成了犯罪的温床,不断地滋生各种各样的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关键词:网络高科技黑客信息病毒一、引言国际互联网络是英文 internet的中文表示,它是由全球许多计算机组成的,并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
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人类正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
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交互网络、万维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虽然internet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如同在现实中一样,犯罪也不可避免的在其中蔓延开来,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的含义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原因关于网络犯罪的产生原因可作多角度的分析。
以下从黑客文化、网络技术局限、法制建设滞后、抗制条件薄弱和社会观念误区等方面作些探讨。
(一)黑客文化对网络犯罪者的影响黑客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其内容包括:1、对计算机的使用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和完全的2、所有的信息都应当是免费的3、怀疑权威,推动分权4、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和美5、计算机将使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道德准则来源于60年代青年人自由不羁、反抗既有体制的观念和精神。
尽管黑客行为对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只是意味着破坏,但“黑客们都是病态的电脑瘾君子,他们无法控制自身的不负责任的强迫性行为”。
并且,按照传统,黑客们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是敢于超越规则的精英分子,个个胸怀大志,都自认为是新的电子世界的拓荒者。
还有,黑客们对当今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有背于他们的理想强烈不满。
一方面热衷于炫耀自己的电子技术才华;一方面蔑视所有的法规。
黑客精神的这两个方面正是针对计算机犯罪和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犯罪的观念根源。
(二)网络技术局限使网络犯罪者可大显身手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设计目标和技术追求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早期计算机革命者们基于对理想的追求,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在对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心研究和发明创造中,在注重计算机的大容量、微型化、便捷化的同时,较多考虑的是计算机的兼容性和互联性。
倒是看似有害的一些黑客行为才促使计算机安全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有所发展进步。
但黑客们和计算机革命者抱定的是同样的宗旨,追求的都是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一种技术理想,所以,从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技术,微机互联、信息互通方面技术越来越进步,而互联计算机的信息阻隔技术、为信息占有者守护信息的技术等却一直没有能真正成熟起来。
人们在享受全球性的即时通讯和信息查询的欢乐的同时,不得不承受自己所掌握占有的信息数据随时会被他人窃取甚至篡改的痛苦。
当然,如果当初的计算机革命者们首先关注的是信息安全,很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出现针对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完全是因为有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可避免的技术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同样能说明针对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因网络技术局限的存在的必然性。
事实上,自计算机革命开始,针对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黑客行为一直存在,只是在当初的20余年中,这些黑客行为并没有被指称(规定)为犯罪。
黑客行为在早期不被规定为犯罪,一方面是因为它实际上有利于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事实上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早期黑客行为所侵害的计算机(网络)及其信息数据的拥有者本身也大都是追求信息共享理想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探索者,他们并不认为对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侵入就是一种犯罪行为,而当时的社会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更缺乏对黑客行为的完整认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化,不仅全社会对之逐渐形成明确的完整的认识和观念,而且电子信息网络的社会化,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信息数据的拥有者扩展到政界、商界以至家庭,黑客行为对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数据的侵害就不再得到容忍。
基于电子信息占有者们不愿自己占有电子信息的权利受到侵害的共同的观念,社会为保护电子信息占有者电子信息占有权不受侵犯,就必须把黑客行为规定为犯罪,用刑罚来阻止这种行为的再度发生。
(三)法制建设滞后放纵了利用网络的犯罪为保护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网络的安全,打击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各国政府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法制建设工作。
到了90年代,世界各国的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规皆已比较成熟,这些法规基本上都是针对黑客性质的犯罪的。
以1994年美国颁行的《计算机滥用修正案》为例,大致就可以看出这类法规的共同特点。
《计算机滥用修正案》是目前美国联邦关于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刑事立法,其打击重点是未经许可而故意进入政府计算机的行为,没有将大量的利用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包括进去。
我国有关计算机的立法始于1991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但这只是个保护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规。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才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进行保护的法规。
97刑法法典的第285条、第286条和第287条则对某些计算机犯罪作出了规定。
第285条规定的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的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7条规定的则是几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即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犯罪行为。
前两条规定大致囊括了美国《计算机滥用修正案》所规定的6种犯罪行为,而后一条规定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目的在于在打击防控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这一条的规定过于粗略,在利用计算机犯罪、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犯罪越来越普泛化的今天,这样粗略的规定不仅不能适应打击和防控犯罪的需要,而且会因规定内容中的具体列举过少,妨碍对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实施的其它各种犯罪的打击。
(四)抗制力量薄弱不利于网络犯罪防控法律将黑客行为犯罪化,紧接着的工作就应该是追究实施这类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然而这种追究工作谈何容易!“真正成功的计算机侵入不会留下任何追踪线索,监控记录会被删除或修改,文件的读取时间会被改变,被读取的数据不会受到任何破坏。
没有追踪线索,也就没有犯罪证据。
正因为这种犯罪行为的本质,根本无法估计这样‘完美无缺’的犯罪行为已经发生了多少次,尽管计算机安全系统工业内部认为这样的犯罪行为曾发生过很多次。
”事实上,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资料都会保留下一份最后一次被读取的时间记录,包括数据资料的子目录也会保留下一份最后被读取的时间记录,即使数据资料被删除,子目录的时间记录也不会消失。
所以,被非法读取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被非法存入数据资料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皆会留存下丰富的法律证据。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证据皆不易被察觉。
与日常生活中的犯罪行为不同,针对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犯罪不一定会造成受害人在物质上的损失。
那些利用病毒或逻辑炸弹实施的犯罪行为,受害人注意不到犯罪行为的发生,而在犯罪结果显现时至关重要的证据信息也遭到破坏。
即使针对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行为被察觉到了,一些受害者也不愿报案。
这一方面因为一些受害公司担心报案会给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信誉造成损害,从而失去自己的客户;另一方面是因为即使报了案,侦查部门也很难查出作案者,很难取得可靠的证据证明确是其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五)、社会观念误区妨碍着网络犯罪的防控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没有中心,没有所有者,没有人对它有占有关系,没有任何官方的组织者、管理者或控制者。
网络世界是一个正在形成着的无中心的社会,是一块谁也无法控制的自由意志的伊甸园。
对此,一种观念是欢呼依靠数字化世界的年轻公民的影响,将分权心态由网络世界逐步弥漫于整个社会,使那种集中控制的传统生活观念成为明日黄花,网络世界无中心问题涉及人类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层次问题。
在中国,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的使用还不够普及,网络世界无中心问题的观念性影响还不太明显,但网民社会的匿名性、无制约性已经促成了不少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中国的网民队伍正在扩大,面对无中心的网络世界,人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说在人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不发生什么变化的情况下,他们在无中心的网络世界中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社会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另一种观念误区是认为这些技术是未来技术,代表着世界的未来,而尚未切近目前的现实。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社会中大多数的中老年人皆不急于去掌握使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的技术,但他们都积极地要求并督促自己的子女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
中老年人的普遍的观念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社会的基本的倾向。
这种社会倾向就是:重视对青少年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培养教育而忽视让中老年人了解掌握使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的技术。
这种由观念倾向导致的教育偏向,使得全社会中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人绝大多数是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