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专业课初试经验.
东北财经大学MPAcc初试备考经验贴

东北财经大学MPAcc初试备考经验贴去年这个时候我考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论坛对我帮助很大,由衷感谢。
另外,本文仅供参考,还要与大家的切身实际相结合。
我只是一个普通二本学生,学习成绩也是中等,大三开始算是觉悟了,打算考研,因此考研大半年的时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初试结果,英语:60 ,联考:155 ,总分 215 。
在东财排名78,东财分数很密集,每个分数都会有将近十人左右。
下面谈一下我的复习备考经验。
一、考研注意事项1.首先你要明白专业硕士是什么,这个百度和论坛里有很详细的说明。
如果你是个数学白痴还想要上个比较好学校的研究生的话,建议考专业硕士。
因为楼主自习室里好多优秀研友最后都折在了数学上,我也是在学了高数将近半年的时候放弃了。
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训,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目标不要定太高,身边太多血淋淋的例子让我认清这一点,所以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给自己定位好。
当然,如果你有那样的实力,还是要向心中理想学校冲刺的。
最后,不要轻视专硕。
不要以为你不考高数,不考专业课就可以放松,你可以每天比别人少学一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相信分数不理想的同学都是因为看轻了专硕,你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一刻也不会停止,所以你怎么学,自己看着办。
2.考研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从6月份开始复习足够,战线不用拉太长,后期会疲劳。
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把他定义为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说来简单,谁能坚持下来谁最后就是胜利者,别管能不能考上,只要你努力过后坚持把最后一科考完,那你自己可以对自己有个完美的交代了。
我的建议是找一个或几个相对来说意志力坚定的研友,多多少少可以约束自己。
考研时没有节假日的,什么圣诞节元旦都跟你一毛钱关系没有,养成习惯坐住板凳,我是每天早6:30到晚上10:00,不算起早也不贪黑。
去学习还要强调一个词就是效率,这点我做的不好,因为我每天中午基本要睡2,3个小时,在自习室是出了名的能睡,因为每天下午都是固定学英语,这也是我最后英语没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原因所在,希望后面的人能吸取这个教训。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初复试经验

小女子今年顺利考上东财会计学硕,为了感谢论坛,在此奉上初试、复试经验,希望能给15的学弟学妹点帮助。
一、先说初试:1.英语:73分,不是特别高,但也还好,经验告诉我一定要多多积累单词,考研英语阅读是王道,而掌握英语阅读,单词是基础,试想单词都不晓得是什么意思,怎么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答题点呢?背单词我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单词,大家百度一下,有那个背单词的表格,坚持住,单词量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
做了很多英语阅读,发现其实还是有规律的,多数情况下,题目是按照顺序出的,我的经验是先快速看一遍题目,再带问题看文章,边看文章边做题。
不过每个人的方法不同,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才最关键。
对了,英语阅读一定要坚持,至少每天两篇,真题做到精读,模拟题做到泛读就好,主要是为了保持英语的语感,不至于在英语时间特别紧张的情况下,速度不够。
英语除了阅读,作文也尤为关键,不过作文在12月份着手就来的及,小作文每种练一篇,大作文写下正面,反面,双面的模版,每种练3篇,应该问题就不大了.英语还有的就是完型,新题型,翻译:完型性价比太低,短时间提高幅度太小,耗时太多,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果断放弃。
翻译:单词是关键,另外看看各种从句的形式,在精读真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一部分练习了。
新题型嘛,这个题型真的很恶心,要么就错好多,要么就一个都不错,练到要考试也还是没有什么提高,今年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的题型,分数可能就高一点了,所以对这个题型实在没有什么发言权。
(我的参考资料:背单词用新东方,有同学用红宝书也说不错。
真题和阅读理解的练习都是黄皮书,作文自己写模版前看了文都的作文什么什么,忘记了,反正是文都的,感觉好不错)。
2.政治:没过70,谨慎参考。
9月份开始看红宝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我没有买风中劲草的练习题),一直到11月份,这期间主要是对知识点理解,抓选择题,看一章,做一章选择题,做题我用的是肖秀荣1000题,任汝芬的我也用了,不过觉得题太死板,做到一半就放弃了。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考研复习经验我十分的开心我能够被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录取,考前我和室友打赌如果能够考上那么就要发一篇关于考研复习经验的文章,现在服从赌约来发表文章了,希望对想要报考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先和大家说一下报考会计学专业需要考的科目吧,①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三④经济学与管理综合学。
这几门只能和英语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数学和专业课是大家复习过程中最为困哪的了。
政治和英语,政治方面主要就是过一遍,在大纲出来之后在着重复习,我复习政治时候主要是复习肖秀荣100题、风中劲草核心知识点、肖秀荣冲刺8套卷、肖秀荣最后4套卷,这些资料在我学习政治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英语部分大家应该都清楚就做真题,题做多了就会无师自通,我的英语资料是陈正康老师的一整套英语资料。
数学,2门高分课程之一,我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复习,不希望错过任何一个题型,而且数学题型是很重要的,他都是一个模式的,考研的试卷和以前的试卷相比在题型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就是你的方法了,所以数学真题是重中之重,题做多了就会见多识广,一个题型做十遍,当你在做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我在数学的复习过程中主要是做李永乐《经典400题》、《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真题》,不会的题会给你解析的很明白,让你更容易掌握要点。
最后就是经济学与管理综合学这门专业课了,文理结合既有需要大量背诵的部分,也有思考解答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学长为我推荐的有天津考研网主编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综合(会计学)考研红宝书》,这本书不仅有考研的各项重点,还有大量的真题以及解析,可以让我更快的把这门专业课熟悉并且掌握重要知识点。
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能够考研成功,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也欢迎各路小伙伴积极报考,让我们的人生没有遗憾。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分科说吧,像英语和管理学我的假设前提是它的难度和出题方向没太大变动。
英语:花的时间最少的科目,考的还行吧。
1、它确实比英语一容易,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出题方向不一样不好比较,但我想难易程度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你基础还行(拿六级来比较就是500+把),完全可以在战略上藐视英语二的。
2、历年的真题意义不大,毕竟从管理学的英语到英语二区别还是有点的,至于英语一的真题,意义也不大,要做的话纯粹是练练手。
3、关键是单词,无论如何单词和词组是每天必背的,遍数越多越好的。
怎么背以及选哪本书就随便各人了,因为都差不多。
简单的说说我自己复习的过程,很早开始背单词了这个不提,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9月开始做黄皮书的英语一真题,先做10年的,感觉不像谣传的那么难,阅读就错了3个,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每天就是做一篇阅读保持手感,做完英语一就做英语二,中间每天背背好句子,基本每天在英语的时间在1小时的样子,因为实在不知该复习啥。
在整个过程中没报班没听课觉得没什么必要。
再说句阅读,个人觉得自己阅读还不错,其实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直接看文章,然后做题,反正时间足够了,中间除了排除法就没什么技巧了。
管理学综合:花的时间第二少的科目,每天2小时多一点。
先说数学:1、数学其实很容易,基本都是初中内容和难度,一个大四学生是别怕的。
2、有一本参考书足矣,随便哪本,我自己是陈剑的。
我从9月开始看了2遍,觉得书讲的还蛮详细的,自己要动手做,而且速度要有。
逻辑:从9月开始,每天30道题。
在此再次感谢wflwind学长,推荐了周建武的书,逻辑精点好像是,里面基本没讲解,全是题目,1400多道,大概3个月内完成。
1、逻辑有4个月的功夫,每天半个多小时足矣。
基本都后期30道能做到稳定错3道左右。
2、逻辑不需要太依靠概念,方法之类的,周建武老师的观点就是,用了所谓的方法越慢而且碍事,做逻辑题的最高境界是有题感,就是你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类型的题,但你就是能一眼看出答案,而且有时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
2019学姐一战考上天津财经会计专硕经验分享

2019学姐一战考上天津财经会计专硕经验分享20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叫TX,今年一战天津财经大学的全日制mpacc,初试分数233分,面试成绩230,成功上岸。
回过头来想想从准备初试到复试结束,将近一年的时间,付出很多努力,也走过很多弯路,所以想写下这篇经验谈,总结自己的这一年的经验教训和收获,同时也希望能给下届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与帮助。
一、考前准备1.择校这些年考研压力逐渐变大,我认为在考研初期就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分数,至少也应该有一个大致分数区间,然后在分数区间内找几个目标院校,有高有低。
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动力,虽然说随着学习进度我们的目标院校会发生相应调整,但是有一个目标范围不至于在择校前过于焦虑无法做出选择,并且一旦确定想要考研的决心,在过程中就不要动摇。
当然,如果有老师能够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学校推荐,压力会比较小,也会更有信心。
我之所以选择天财是因为我本科就是在天财就读并且是会计本专业,我很喜欢母校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并且想在天财继续学习。
当前考研形势确实严峻,之前也有很多学长学姐考名校失利,而且天财的会计专硕排名也比较靠前,虽然初试分数比较高,但是好在复试课程在本科学习中也接触过,综合考虑之下我还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本校。
2、备考资料选择(1-2月份)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报考研培训班,就在B站、考研帮上看up主们的考研经验贴,看她们推荐的英语管理类联考的书,然后我就买来了,发现虽然别人推荐,但是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慎重选择,要从海量信息中挑出最适合自己的。
当然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报个辅导班,系统学习。
二、复习初期(3-6月份)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时间并不算早,会计专硕要学的内容相比之下没有很多,为了能保持好的状态,我不想拉太长的战线,同期我还报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和会计初级考试,当时的想法是可以借助初级考试温习复试的专业课,这样我就可以在初试之前投入全部精力学习初试的内容,所以我在3-6月份只进行了英语单词的学习和数学的第一轮学习。
2021广东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在考研的这一路走来有许多收获和体会,中间也走了不少弯路,现在通过这篇文章记录下来,算是对这次经历的一个总结,现在成绩也出来了,复试结果也出来了,更改了一些内容,算是来回报社会啦!会计专硕管综分为数学、逻辑、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
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是简单一些的。
关于数学管综的数学都考的是初高中数学,甚至都有小学数学,但是出题方式比较活,所以还是会有几题难度偏大。
数学就是多刷题,推荐《萤火虫公众号》公众号,内容比较详细,然后就是每天坚持做题,真刷几遍题。
数学建议备一个错题集,将错题归类整理。
在大量的刷题后,你慢慢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可以将薄弱点按章节归纳整理,在考试之前在好好复习错题本,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还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
关于逻辑我先看的宋立老师《管综数学全讲》这本书,然后就开始做题。
使用的是曼巴考研的资料,逻辑知识点比较详细,知识点归纳得简单易懂,大部分都是题,比较像题库,但是我比较适合直接从题目中找解题方法和思路。
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刷题方式,对于逻辑学的很是重要。
逻辑里面的论证题部分很坑,因为逻辑里的真题没有正式的官方答案,经常会有一些很有争议的题出现,这个时候就只能靠大家讨论,所以一定要多刷题选定自己认为对的思路了,这样才能在做题的时候少走弯路。
关于写作作文分数提不上去还是在于练习过少,写论说文与高中时候的议论文相比要难一点,因为不能说空话,不能喊口号,主要难在速度要快,所以还是需要练习。
主要是要多写,练速度,有效性分析至少练习五篇,论说文最好十篇以上。
小作文比较简单,有较为固定的结构,多练习即可。
大作文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及反复的修改,因而要尽早准备,备考前期可以看一些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平日里对于热点问题要先自己独立思考,最好用文字写出来,因为想明白和用文字表达清楚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多的关注平时的热点新闻,写作部分,主要是用了李凡老师的《管综写作手册》。
关于英语英语方面,《一本单词》背诵持续背诵;进入8月份,开始做英语考研真题,我看了《木糖真题手译版》的真题,并没有看其他的材料,我把英语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反复做了很多遍遍,开始的时候也是做的错到怀疑人生,标记好自己不会的单词,然后发现我的语法出了很大的问题,考研的时候长难句分析还是非常重要的,后来我就按照步骤一天一篇阅读的一个一个的做,重点长难句也背了一些,对照答案整理出来,再划上答案中标注的比较好的句子,再逐题逐选项分析答案,这个过程是很慢的,还好那段时间坚持了下来。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初试、复试经验谈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初试、复试经验谈大部分人都关心的是江财复试那么我就把复试先说吧。
复试去年改革后专业课考试和政治放到了复试进行。
江财的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政治笔试,英语听力与口试及综合面试四部分。
专业课专业课的考查范围同学术型会计初试内容相似,参考书是江财的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公司财务学。
江财的专业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理论,今年复试150分中有95分是理论题,所以各种理解和背诵很重要。
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江财学术型初试真题,真题是会反复出现的,今年复试题中有两道简答考的就是和2010年的简答中或有事项一题及论述题会计计量属性类似的,论述题考查资本成本的作用也是往年真题中所考过的。
建议初试一结束就应该立马开始看专业课。
从初试到复试共有三个月,充分利用好这三个月看教材,反复做真题背真题,就能在复试专业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政治全日制MPAcc改革后将政治考核归属到了学校,由学校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和题型,一般为闭卷考试,上海地区有些学校是开卷考查,东北地区一些学校是政治面试,不同学校情况不同。
江西财经大学是闭卷考试,考前一星期左右会出考试大纲,考查范围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是政治经济学和中特部分的政治、经济理论。
全日制MPAcc 在政治上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江财校考政治全部都是简答分析论述题,不考选择,每题尽量多写一些。
英语口试口语学习在于平时多练,大一大二学校的英语角每次都可以去,英语就是一种交流工具,熟能生巧,说的多就自然就会了,太久不用又很容易忘。
初试结束后,去网上搜了各种复试英语话题和自我介绍,自己写话题。
考试前半个月起每天下午和同学练习一小时。
同时每天中午也会听听英语模仿背诵一些美文,纠正下自己的语音语调。
江财面试时老师人都很好,不会故意刁难人,问题大都从你的自我介绍中的爱好、感兴趣的东西出发,问我们所熟悉的话题。
总之一句话:Practice makes perfect.平时稍微花点时间说说英语,锻炼下自己的口才。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分享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分享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
复习全书看了两到三遍之后,大约是5月份,开始做题,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挫败 感,感觉知识都复习了,题还不会做。
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我记得我最开始的时候积分基本上都做不出来。
但是慢慢题做多了就有感觉了。
这个阶段我推荐的是张 宇老师的1000题,题的难度适中,而且题量足够。
不过1000题有个小小不足就是答案不够详细,有的题目比较难,即使看到答案也不知道怎么做,需要大家 进行讨论。
第二阶段是从7到9月份等到暑假的时候大家可以逐步减少数学的复习时间,开始复习专业课。
但是大家要注意,减少复习时间不是不复习,天津考研网多年辅导经验分析显示,作为首战的研友在专业课复习开始,迫切需要目标院校报考专业的学长指导。
考研专业课导学视频是由与天津考研网签约的资深硕博团队为广大研友倾力打造的独家权威专业课复习启动阶段指导视频,通过深度解析目标专业、制定合理复习计划、剖析考试科目重点等方面的指导使得研友对考试科目有总体的认识,对复习有清晰的思路,对考试有宏观的把握。
只是说没必 要每天6 7个小时都看数学,但是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知识的遗忘。
我建议大家可以报一下数学暑期强化班,对于知识梳理,漏洞补充等帮助还是蛮大的。
第三阶 段是从9月份到考研前。
等到9月份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花2到3周时间再看一遍复习全书,最后把知识点过一遍。
然后开始大量做模拟题,要成套成套的做,而 且要固定好时间,复习全书就当做字典,碰到不会的知识点再去翻阅相应的章节。
比较好的练习有合工大五套题,张宇老师的五套题,张伟老师的五套题。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MPAcc会计硕士心得分享(初试249)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MPAcc会计硕士心得分享(初试249)本帖最后由davivila 于2013-4-28 22:32 编辑写在前面的话:大形势:近几年,会计及审计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上线难度逐年增加,很多学校分数线涨幅较大。
另一方面,复试的难度同样很高,1:2,1:3甚至奇葩的1:7的复试比例让过线的同学安全感远低学硕,调剂也基本无望,全国高校mpacc报录比目测在1:10以上,相比今年研究生总体接近1:3的报录比高出很多。
个人情况:鄙人本科数学凯程生,初试复习三个月多,取得164+85的成绩,中财第一;复试准备两个月,表现一般,得79.1分,最终顺利录取中财,在这里把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
鉴于很多前辈已经就各科参考书和辅导机构的选择等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再赘述,也希望能讲一点对大家真正有帮助的东西。
因为都是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欢迎吐槽。
我的心得(分条呈现,凑10条):1、专硕是否适合高智商的人:举例来说,我了解到,报考中财往届的第一名来自北大,第三名是人大高材生,都是230+的高分。
我的观点是:由于联考综合对短时间内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智商高确实有很大优势。
当然了,一定要多花功夫,联考题目的总体难度没有很大,题目还是不会辜负肯努力有方法的人的,so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和考题特点慎重选择吧。
2、有人要问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管理类联考呢?个人有如下拙见:首先,联考的题量大思维强度大决定了解题速度是一切的基础,可参考个人在多年考试中的时间驾驭能力(速度可提升,但空间有限);其次,关注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知识能力,联考的知识量很小,短期内可弥补,但如果发现大量题目虽然懂得知识点却无从下手,也许会有麻烦哦。
3、考试的运气成分:正如论坛中很多人提到的,我也相信联考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而且只考两科的情况使得运气成分得以加大,不像学硕考四科那样容易分散风险。
比如今年的题目,英语单科的差距由于阅读题的难度太低而被严重削弱,而逻辑题的难度较大则放大了综合科的差距,非常适合一些综合强而英语弱的同学。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考研经验总结与分享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考研经验总结与分享考研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前人的经验,然后应用这些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成功。
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总结。
英语方面,这个我只做了真题,其他的都没做,什么黄宝书还有其他的都没做,个人觉得也没必要做,浪费时间。
这些书可能时间长了会提高英语水平吧,但是半年的时间,还有其他科要学,能提高多少呢?我不提倡做这些阅读是因为这些书出题方式与考研阅读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建立在把阅读完全读懂的基础上的,但答题时间就那么点,非常紧,如果不是那种英语非常好的学生是不大容易的。
再有一点,考研英语,个人觉得文章能读懂,但题不一定能做对,当然,文章读不懂,做错题的可能性更大。
我的英语很差了,刚开始文章压根就不知道讲些什么,百分之六十单词不认识,只能从头学了。
刚开始每天背3个小时单词,越到后期用时间越减少,等你看的遍数多了就越看越快了。
背单词不能指望一遍就记住的,要快速看,缩短看一遍的时间,反复看,等到最后,即使没有记住全部单词,但应付考研阅读是就够用了。
单词是基础,也很重要,这个不能偷懒哦。
但是光背单词也不行啊,人人都知道阅读是最重要的,单词只是阅读的基础,更何况即使单词都认识,阅读也不一定读懂。
这个我是买了一本长难句,又长又难又复杂,刚开始看的相当吃力,一个句子看半个小时,哎呦,郁闷死我了,但是越看越快。
这本书看了两遍,等看完这本书,开始看了真题,就会觉得真题的句子很简单,差不多都能看懂啦,虽然不是完全看懂,但是想要读懂文章的意思是够用啦。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单词都认识,文章都能读懂,但是题不一定能做对。
考研英语是有很多陷阱的,你看着很像答案的实际往往是陷阱的可能性更大。
我买了本名叫考试虫的书,这本书针对阅读A,研究答案长什么样的。
虽然这本书研究选择答案技巧,但是文章都读不懂的话,也帮助不大的。
说说政治吧。
政治我只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看个几遍。
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mpacc专业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付复试真题

我是二战考生,一站的时候就很羡慕那些成功上岸分享经验的人们,哈哈,这次终于轮到我了。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双非院校,会计专业,报考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mpacc,前几天拟录取了。
初试排名300+,复试小小逆袭了一点,最终排名100+。
上岸之后再回首,总结了一些关于“一战败+二战胜”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研途征战的你们一点帮助。
教训一选老师要趁早。
各位想必都在各大论坛、贴吧看过前辈的经验贴,说实话,选择老师真的是你进入考研的第一关。
一战的时候,管综-逻辑买了赵鑫全、老吕的书,网课也买了不少,但是我鬼迷心窍选择了一个叫做“MBA大师”的app,跟薛睿学逻辑。
结局惨不忍睹。
我认真学了几周后发现,在知识点全部讲完后,逻辑题只能看懂并做对10%,我就开始慌了,立马换老师。
第二个老师是老吕,当时已经七八月份,不断找寻老师的失败、异乡备考已经让我非常焦虑,我选择不再看任何老师的网课,管综三科直选老吕。
二战时候老师换了七七八八,简单对比一下。
①数学老吕换陈剑。
很多经验贴说陈剑的数学难,其实我跟了他之后真想抽自己两大耳光。
我挺喜欢陈剑的风格的,讲得细致、总结完整,他跟老吕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吕很少更新自己的题目。
吕可能更多强调他的母题系列吧,基础、暑期包括到后面的逆袭班,讲解知识点都用同样的例题,因为我自己在一战的时候并没有买很多题目做,相同的题目一遍遍做,因为给我造成一种我真的啥都会的错觉,这种错觉的坏处就是,当你上了考场,题型变换得你猝不及防。
一战数学滑铁卢,错了11个,导致我二战数学花精力时间最多,把陈剑的那本历年真题总结了好几遍。
另,一定要买陈剑讲真题的网课!相信我,比你自己单刷历年真题三遍都值得!②逻辑依旧跟老吕。
我觉得逻辑真是老吕三科中讲得最好的,跟他没问题。
二战也听过王诚老师的逻辑,但是跟着老吕练成的思维方式让我放弃了。
可能当你适应了一个老师的思维方式之后,其他都很难再如你意了吧。
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课个人经验

一战西财成功,作为一个从二本院校考来的,感慨万千。
初试总分是390+数学是135专业课125政治英语太烂了,不在这里献丑了。
从我的分数大家应该大概能明白,得分关键是满分为150的两门课数学和专业课,英语和政治真心不怎么拉分。
我就在他上面补充一点哈先说几个小问题1、辅导班我没有报辅导班,但并非我没有上辅导班。
我讨厌那些辅导班,一上课上一上午甚至有的还是全天,这样会上吐的,我听一个小时就听不下去了。
所以,我喜欢把辅导班的视频下下来每天插空的听几讲,慢慢的听完,个人感觉这样效率很高,如果喜好跟我一样的可以试试。
2、关于初级职称这几天好多人都在问我要不要报初级职称的考试。
这个问题让我真心不好回答。
我去年是考了,我们去年是十月底考的,我从十月出开始看书,只看的经济法,没有看会计,经济法还就看了轻松过关那本书,题都没怎么坐,每天就看或者背一个小时,最后两门都过了还都70+感觉还行。
不过我想说,这个真心浪费时间,十月那个月对我简直是煎熬,那时候英语做的一片糟,又要看初级不想钱打水漂了,大家都在讨论这招聘会,同时还在准备省注协会长奖学金选拔的考试,复习的一团糟心特别的乱。
所以,如果你基础扎实,对于税法像增值税所得税那些学的好,那就报吧,这样起码不会浪费你多少时间,但是如果这些税学的不好就算了吧,因为要么你要下很大的功夫,要么考了也是白考。
主要说一下专业课吧其他几门经验不在这里献丑当初开始准备专业课的时候真心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从何如何,也不知道西财专业课的难度,问了很多学长学姐可是还是一头雾水。
先说一下我用的资料:赵德武的会计学,彭邵兵的财务管理,这两本都有配套的学习指导,我都买了,不过看完觉得没什么用。
不过有一本邓亚光的公司财务的学习指导,后面的计算题坐着不错。
我在淘宝上买了电子版,附件太大了传不上来,大家可以买个电子版打出来看看。
除了西财的专业书之外,推荐看中级职称的会计,注会神马的资料没必要看专业课资料个人感觉没什么必要,不过可以找找真题看看,用法我后面会讲。
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会计硕士初试经历谈】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会计硕士初试经历谈】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初试总结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历总结考研是对我们的考验,想要获得成功,我们就需要通过加倍的努力,所以在学习中理解一些前人考研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进步学习效率,所以在我们应该重视经历。
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会计学考研初试经历总结。
英语其实英语我自己的经历不是很具备参考性,因为我的英语底子一直都很好。
我建议是翻译、写作、阅读这三个局部必须每个局部都买一本资料书,完形填空就不必要了,没空分值又小,而且完形填空实在是很难进步,我记得我高考的时候写完了一本完形填空的资料书,最后面对完形填空还是两眼一黑的状态。
翻译局部最主要的是看例文翻译的时候仔细去揣摩,怎样的句式怎样去翻译,然后记下来,下次就这么用。
不知道有同学会不会看一下华尔街日报中文网,FT中文网等媒体的文章,这些网站里面有些中文文章你一看就晓得是翻译的,你甚至都想得到英文原文的句式是怎样的,特别是开头局部!还有,真题记得都自己翻译一遍。
写作局部,小作文局部我采取的是按照归纳的八大应用体小作文等自己用google、bing等英文搜索引擎搜外国人的地道表达,然后全都总结记下来,并且把重要的句子划上下划线,尽量可以背下来。
图表作文图标作文其实就是雅思的小作文,我是把剑桥雅思上面的考官范文,以及英文世界搜到的八分、七分雅思作文下载下来,从中摘抄好的句子,分类记下来。
因为图表作文的构造其实挺死板的,比方开头一句写图表表示了什么事情,接着说明详细的数据,然后就是总的概括说明了怎样一种意义之类的,把构造弄好,每句话可以有模板的,当然,必须是自己的模板。
pS,G类雅思也有小作文的信,也可以拿来用。
阅读,这个没啥经历,主要还是看功底,对了,大家一定要背单词,单词全都背会了你的阅读一定会上一个层次的。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Mpacc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2014考上东财mpacc,为往届生,二战。
本科院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二本生。
初试:13年考了183分,排名550,英语67,综合116。
14年考了222分,排名121,英语73,综合149。
一、进步39分,为什么?第一,题的难易度绝对有关系,考场上的题是不是合适你会直接影响结果,不像学硕那样固定,cc的风险很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第二,有些学科要抓住不放手,对于我而言,理科生,作文从小到大能不跑题实属罕见,英语语法错误一大堆,而我逻辑性又不太好,所以必须狠抓数学和英语阅读。
由于今年题比较简单,数学错了2,英语阅读错了3,貌似逻辑错了10个,作文偏题了,要不然不能这点分。
说这么多的目的就是告诉后来人,需要有强科,强科很强,弱科不弱,才能稳进复试,不然风险很高。
在这里强调下,我数学已经把数学5本练习册做了10遍(一战加二战),单词背了15遍(一战加二战)。
所以,很多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想轻松不累,还想得到好成绩,做梦去吧!二、对于用书方面:1.数学先讲数学,我用的是数学分册(对于高中底子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建议做做),高分指南,名家详解,k(以前的冲刺十套卷),真题,大家可以选择其中的几本,个人认为高分和名家必选。
2.英语单词用的是星火联想记忆法,阅读建议先做英语一的张剑黄皮书阅读专项(基础班),这里强调不要太在乎对多少,哪怕全错也没关系,要的是精做,即先自己做,然后对答案,然后结合后面译文自己把文章全部翻译一遍,不认识的新词记到本上作为单词量的扩展,最后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看看自己怎么错的,有能力的同学再剖析一下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坚持一个月,你的英语会突飞猛进。
单词建议到考前至少背了7遍,语法嘛,我没发言权。
3.逻辑建议到淘宝买个视频,看一下逻辑中关于“形式推理”那部分的知识点,记住这部分是有知识点的,不是靠感觉的。
但非形式推理,个人认为是天生的,保持一定做题量就ok了。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视频里陈剑的数学可以看看,有很多方法可以参考,但仅供参考,有很多巧方法不见得用得上,尤其在考场上,建议多留意一些通法,笨一点没关系,能做出来就行,比如应用题设x和y。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经验2012年CC考试改革,初试只考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这让当时已经准备了一个半月的政治的楼主很是尴尬。
改革之后也感觉压力骤增,因为初试不考专业课和政治,导致更多的其他专业的考生来跨专业考研,倒不是说跨专业考研的就不行,但是难免有不少人有投机心理(好吧,我承认我考CC也是投机心理,因为我的高数不是很强势),我觉得联考和英语二基本上受过高等教育的考到及格分都差不多没什么问题,这样无形中就增大了我这个本科会计专业的压力了。
多想无益,原本存在一点的专业优势也不存在了,还是只能从起跑线老老实实的复习。
首先是联考,先说数学吧,联考数学基本上是高中内容,比高考数学还要简单那么一点,因为不存在大型计算题。
楼主高中数学还行,高考数学140左右,但是隔了几年时间还是有点遗忘,所以就把机工版的《数学分册》和北航版的《数学高分指南》给仔仔细细的做了一遍,高分指南做完了之后我还看了几遍,总之基本上问题不大,相信各位考研的高材生一定没问题,但是有一点要切记,勿眼高手低!可惜了楼主在正式考试时数学遭遇了滑铁卢,整整郁闷了两个月,考前的模拟考我都是最多只错三个的,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了,现在也不想提了。
还有一点就是做数学时要把握好时间。
其次是逻辑很多同学看到逻辑二字就会感到头疼脑袋大,其实逻辑没有你想得那么恐怖,至少你认真学习了,联考中的逻辑还是可以应付的。
很多同学害怕逻辑多半是因为形式逻辑,一开始我也蛮没底的,形式逻辑我看了也头疼,但是楼主把几年来的联考真题翻出来看了看,发现其实联考中的形式逻辑考的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与实际联系的非形式逻辑,说透了只要有点正常逻辑思维,普通人都可以做出这些非形式逻辑的一些。
当然还是要认真准备了,楼主复习逻辑主要是看机工版的《逻辑分册》,有不少人说机工版的编的比较混乱,确实有点,因为书比较厚,但知识点很全(我看的是2011版的,2012版的薄些,好像就是把习题剔除了不少),但是楼主表示仍然一页一页的把逻辑分册看完了,并且一题一题的把习题做完了,特别是形式逻辑部分,痛并快乐着,纠结的想史。
西南财经大学财会学硕考研心得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财会学硕考研心得分享转眼间,考试已经过了快两个礼拜了,时间过得好快。
还记得8号考完试以后回到寝室,当时寝室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室友,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在聊天,感想教训牢骚,BLABLA……我俩都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是按着方案准备,其实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的,刚开始是从数学课本开始,但是看得少而且不精,所以复习量约为零。
回想一下10个月的备战,虽然不能说是特别辛苦或是怎样,但确实是类似苦行僧般的生活。
这一届好多人考研,大概从大三开始,就开始弥漫考研的气氛了。
我俩都觉得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考试那两天感觉很儿戏地就过了,终究学了多少,得到了多少,最后又能收获多少,可能都不清楚了。
我考的是西财的财管,室友考东财的会计。
室友是典型水瓶座,有点优柔寡断,而且容易想太多,有点爱发小牢骚。
她从大一开始,成绩就很好,我觉得她专业课其实学得还是挺踏实的。
顺便提一句,我们本科学的会计。
东财的会计专业课考得挺难的,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
今年又加了一本管理会计,所以室友学得很崩溃。
她不止一次提到过,考专业课感觉就是拼运气,考试前复习到了就好,复习不到就没方法了,除非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学得很精很透彻。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不认同。
但是后来我们一起做过一些东财的真题,虽然没到注会的难度,但其实是接近的,考得很细很细。
而且学过中财的童鞋应该都知道,刚学完可能觉得不难,时间一长,就容易忘,有的知识点就是要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只是说后期再拣起来会容易些。
说一下我自己。
我从三月份开始准备,报了一个数学的根底班和政治的全程,报的考研网校。
先从数学说起好了,考研网校的春季班我记得是4月中旬还是4月末开始的吧。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春季班有10天左右的课,大概是二分之一的高数,四分之一的概率和线代。
我是在老师讲课之前把数学课本看了一遍,用的是最经典的那几本教材,总逛论坛的童鞋应该知道是哪几本,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我当时是买了11年的数学大纲,对着来复习,这样就可以防止看得不够细或者复习的内容太多。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第二名拟录取。
总分401.政治68,英语一82,数学三123,专业课128.我的心路历程:为什么考研呢?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呢?这是我被问过的最多的问题,因为身边的人选择的都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重大或者川大之类,甚至我的老师也这样建议我。
为什么呢?被问的多了,我也开始认真去想了。
首先,我本科是会计学专业,我发现会计学专业毕业的人太多了,大学四年自我感觉自己并没有成为一个很专业的人,我希望我能站在一个更高一点的平台上,所以,我打算考会计学的研究生;其次,选什么样的学校呢?首先考虑的是,好的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性强的财经院校呢,我选择后者,各有各的优势吧;最后,为什么选西财呢?专业性+地域,专业性强,位于成都。
I like it.That is all.我的二战历程:我是二战,而且两次都是选的西财的会计学。
二战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还有对生活的态度。
I am not afraid of tomorrow for I have seen yesterday and I love today.一战: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自从决定考研,每天都充满斗志与莫名的自信,每天早出晚归,三点一线,也有一起战斗的室友。
那时候,自以为自己准备得足够全面,我一个人看的书都堆满了窗台,估计是全教室书最多的一位了……最终的失利给我的打击很大,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可也给我了一个很大的警醒,真的有那么难吗?不,并不难。
真的尽力了吗?不,足够努力,但未尽力。
方法不对,观念不对。
我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考的观念,以为准备得足够全面和足够努力就可以。
大错特错!首先,时间不允许,高考可是准备了三年,而考研,最多一年的时间;其次,高考试卷已经非常熟悉了,还有老师指点,我们基本上是跟着走就对了,而考研不是。
时间有限,我意识到了方法与效率的重要性。
选择二战,我只有这个念头。
二战: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考研初试382分考生分享高分经验

2016考研初试382分考生分享高分经验本人报考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虽然学校非985,211,但是会计专业非常的不错,本人二战,初试成绩382,英语62,政治65,数三130,专业课125,复试的不怎么好,不过还好录取了,在考研期间,一直关注考研论坛,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想写一写自己的学习心得,算是回馈论坛,回馈坛友,谢谢各位学长学姐的帮忙(在此说明,都是自己的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学习重要的还是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学习的时间比较短,13年的前半年在打工赚生活费,到7月的时候回到老家的一个大学附近找了房子和自习室,八月份陪女友旅游,9月份正式进入学习,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月最少有一个星期是出来玩,散心的,所以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就三个月多一点,我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在多,而在效率高,还有就是要有好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我女友就是在考研期间经常鼓励我,让我的心理少了很多的压力,在这里再次的谢谢我的女友,好了不多说了,说说学习经验吧政治:个人觉得政治的性价比最高,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拿到60分左右的分数,我觉得够了,我不喜欢背,就是一遍一遍的看,学其他学科累的时候看,刚开始可能三五天看一遍,到最后半个月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够2个时看一遍,这种方法我觉得很管用,越看越熟,我今年政治考了65分,这也只是60多分的建议,不过为其他学科节省很多时间,如果想考高分,还是要按部就班的系统的背诵英语:其实今年考试我也比较担心英语,去年考试我的英语只考了40分,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考试前手都在出汗,还好,今年考了62分,我的英语复习资料很简单,我每天都会去背诵单词,关于真题,我想说好好的对待真题,真题我留了12.13年的两套,在最后一个星期做,其他的都是做了6遍,我觉得只要有时间,真题做的遍数越多越好,开始的时候可能觉得有点困难,很多单词不认识,不过随着做题的增加还有自己看的词汇,会觉得越来越容易,其他的预测题我一套没有买,因为第一年买了很多的预测题,做过后觉得偏差太大,做还不如不做,有真题就足以;关于作文我是背了三遍模板,一个中立的,一个积极的,一个批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专业课初试经验
2013-05-28
会计学专业课一共考四门――中级财务会计、审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
就整体而言,四门的比重差别不是很大,没有哪一门是可以忽视的。
考卷上四门是分开考的,不会把知识点融合起来复杂的考,所以只要把每一门各成体系、融会贯通便可。
一、先说中财。
中财的复习主要围绕参考教材展开即可,习题册可作为检验巩固的工具,来查漏补缺。
个人觉得习题册最后的跨章节练习册挺不错的,能够检验出很多不扎实的地方。
习题册本身没有答案,但是在考研论坛上都是能下载的到全套答案的。
关于中财的题型,在课本上大多是以分录和计算的形式出现,但是在考卷里却并不尽然。
东财会计对专业课的要求标准是理解掌握,也就是说,并不是叫你把分录背下来,而是应当掌握业务的处理原则与规律。
所以,看书的时候,应该去理解那些文字的内容,探寻其中的道理。
中财是所有科目里重点最多也最没重点的一科。
或者说,可以说整本书都是重点。
最常考的考点主要有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长股投、存货的确认和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和处置、收入的确认、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费用、现金流量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需要掌握透彻。
但是并不代表其他的不太重要甚至不重要,中财的教材可谓是处处藏考点,每一处都马虎不得,哪怕是基本概念。
中财的综合性很高,知识点也容易混,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列表格,相同点不同点分门别类、对比分析,容易记忆得多。
二、其次是审计。
很多没学过审计的同学,看审计的感觉就是翻开书哪儿哪儿都通俗,合上书哪儿哪儿都忘了。
这种感受再正常不过了,审计本来就跟其他的学科学习思路不一样,也就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
审计的练习册难度都较小,适用于基础的练习和理解,但是不代表可以不重视,以往有些年份的真题就是从习题册里出的原题,所以建议考前如果有时间,还是大致过一遍比较好。
对于审计的课本,乍一看是没什么头绪的。
我的建议是先通读,对审计先后有一个整体的的认识,形成框架感和体系感,再往里一点一点的填内容,不
要一开始就急着记忆,那样只会越记越乱。
如果对审计语言实在无感的同学,建议结合CPA的审计思路来复习,在网上下载一份近几年的审计视频或者音频,结合轻松过关一等等,理解的就会容易很多。
至于CPA教材和考研参考书目之间的差异,自行调整一下就可以。
也就是说,没必要把CPA的内容全部看完,二者对照着重掌握参考书的部分就行。
不过一般来说,CPA的重点,只要参考书上有的,一般也都是重点,照着背就可以了。
可能很多人擅长记忆,但也一定有许多人不擅长记忆,而审计有些专业的甚至艰涩的表达就成为那些不擅长记忆同学的死穴。
但无论如何,审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就如同做会计分录时你不能自己创造会计科目,审计语言也不能滥用,关键的审计词汇和语句还是应当加以记忆。
因此学习审计,建议常常朗读背诵,而不是死盯着书看;建议自己通过编排口诀、整理顺序甚至使用图形和图画来帮助咀嚼消化这口艰涩的食粮。
审计中比较重要的章节主要有3、4、6、7、8、9、10、11、12、13、14、15、17章。
验资以前考过一次,看一看比较好。
三、然后是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门,没有太深奥晦涩的知识点,也没有太多需要记忆的东西。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使用。
建议将每种方法都彻底理解并进行分类比较,考试的时候才不会乱了阵脚。
各种方法的考法比较多样,并不仅仅局限于计算,还常常会考简答和论述,因此要将它们的特点、步骤、重点等等都了然于胸才行。
此外,有些同学不太重视后面定额法、成本分析等章节,实际那些章节也非常重要,不能忽视。
成本会计的课本有的地方看着有点乱,因为也没写清楚哪些数据是已知的,哪些是算出来的,所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这时候配套练习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议将成本会计的练习册认真做,保证每一道题都掌握。
做到了这一点,考试里的业务题就没问题了。
成本会计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的内容:成本的分类容易出简答;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的分配、标准成本制度和成本分析,以上这些比较容易出业务题;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容易出论述和简答,业务题出的不太多,不过也出过。
四、最后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至今为止仅考了两年,题量不是很大,也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当然以课本和习题册为中心一定是最保险的。
管理会计最令人头疼是许多的方法和公式,应对的建议还是画表格。
用表格的.形式归拢在一起,整理的过程就是背的过程,也是集中精力的过程,因为你要从文字中提炼,就要思考怎么安排怎么方便对比,所以也是思考的过程。
而有些公式看着无章可循,其实课本上的公式都是推导完的公式,一般而言是
难以记住的。
最好是根据原理找到原始的等式或者方程式,再带入已知量,便可以解出未知量。
管理会计的题型其实并不多,只是有些题型稍显复杂,好在每种题型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或者命题者的发挥,最好的办法是多做几遍,理解加记忆,连续几遍就能将各个题型轻松拿下了。
管理会计的重点其实并不明晰,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2,3节)短期经营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存货控制。
建议按照练习册上的学习要求来确定重点,学习要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出题老师的关注点。
个人认为,专业课与基础课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计划性,看几本,看几遍,都要计划好,每天完成多少计划量,先细致的分好,每天努力完成。
此外,四本书第一遍看的时候要一本一本的进行,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想通和理解,但是第二遍开始一定要两本或者三本同时进行,这样才不会生疏,并且形成体系感。
至于具体的遍数和每天需要花费的时间,我想每人天资各异,也不能统一而论,只要做到了透彻理解和掌握,就可以了。
五、考研真题
真题里大部分题型在教材和练习册里一般都能找到并联系,只有简答和论述很多同学觉得无从下手。
我觉得大致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要把05年往后的真题里的简答和论述全部掌握。
其次,把与真题里类似的教材里的内容掌握。
比如,真题里考过一次交互分配法的步骤与特点,那就把所有的辅助成本分配方法的步骤和特点都掌握。
再次,自己要按照这个思路猜测教材里会考的内容,并且在无法全部背下来的时候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关键的点。
比如,要考你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你首先得知道那叫做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法,然后得说清楚成本是如何计量的,计划成本还是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是如何计量的,是合同价、市场价还是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等等。
最重要的是,你理解了所有的知识点,即便是你无法准备,那到了考场上你依然可以写出来跟答案贴近的东西。
毕竟每年的重复率有限,还是会考到很多你准备不到或者教材里都没有明确给出答案的题目。
关于很多同学询问真题有没有答案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真题的作用主要在于研究出题思路,而且会计准则一直在变,以前的标准答案现在也未必标准。
而且真题的知识点在教材上都有,类似题目也都有,只要把教材相关内容掌握好就可以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题人在变,思路和要求也在变,自然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也在变。
以上只是个人在复习过程中一些经验,未必始终适用,也不敢谈指导,只希望能使后来人看了稍稍安心罢了。
最后祝福正在奋斗和准备奋斗的考生们,梦圆东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