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渠道逐漸實現多元化

我國長期以來都依靠財政收入來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單一的融資管道已經無法滿足城市建設所需的資金要求。 其中資本市場融資管道則包括公用事業類公司通過首次公 開發行、增資、配售股票、發行可轉換債券等。隨著金融 融資工具和方式的不斷創新,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管道將會 更為複雜。
3.
2002年至今,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進一 步深化階段:
Biblioteka Baidu
(1) 由中央政府主導 (2) 2002年一月, 國家計委指出要積極鼓勵 非國有經濟在更廣泛的領域參與服務業發展, 並放寬外貿, 教育, 文化, 公用事業, 旅遊, 電信, 金融, 保險, 中介服務等行業的市場 准入 (3) 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 熱力, 供排水等城市管網首次對外開放
三、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的經驗
(一) 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是改革的基本取向

我國原有的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是由國家包攬,是一種集中決策 模式,難以發揮個體的影響力。通過釋放存量資產市場、開放 增量資產市場等方式逐漸開放市場,非政府資金被逐步引入基 礎設施建設領域。
(二) 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必頇充分調動各經濟主體的積 極性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開放和發展 的經驗總結
1.競爭是提高城市公用事業效率的根本途徑。
2.完善的監管體制是城市公用改革順利進行的 保障。 3.政企分開,產權明晰是培育獨立的市場主體 的必要條件。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開放和發展 的經驗總結
4.科學合理的價格機制是促進城市公用事業健 康發展的關鍵。 5.注重節能,環保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用技 術進步帶動產業發展是城市公用事業未來發 展趨勢。
(4) 從2003年開始對各類資本全面開放公用 事業行業 (5) 2005年二月, 正式以國家政策的形式允 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 (6) 總括來說, 公用事業在管理和監管機制, 放寬市場准入, 引入非國有資本, 建立特許 經營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大幅度改革 (7) 轉移重點到行業市場監管, 推動行業優 質服務

(五)相關制度建設滯后 缺乏明確的分類改革目標、社會信用評估體系尚未完全建 立、政府監管和規制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加大了社會投資 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五、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與發展 前景


(一)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的目標 希望透過鼓勵社會資源、外國資本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 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多元化的融資主體結構,行程多元化的 融資管道結構。
CH22.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發展
前言: 城市居民享用城市公用事業服務的水平是衡量 一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 顯示一國城市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一.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總體發展水平
城市公用事業主要是指城市這一特定空間地域範 圍內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城 市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 供氣, 集中供熱, 城市道 路和公共交通, 環境衛生和垃圾處理,以及園林綠化 等 1. 水務業: 總括來說, 供水與污水處理接有長足的進步

整體而言,此時期主要還是以政府方法,以行政性手段作 為資金的來源,市場機制作業不明顯。
二、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體制改革的 成就
(一) 城市基礎設施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1978年 城市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為12億元,而到了 2007年 到達了6422億元,為1978年的535倍。城市建設固定 資產的年增率維持在20%以上的水準。
城市公用事業存在問題即面臨挑戰
(一)高速的城市化加劇城市公用事業的矛盾。
(二)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使得城市公 用事業產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更具複雜性。 (三)我國城市公用事業地區發展不平衡。
城市公用事業存在問題即面臨挑戰
(四)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對城市公用事業提出 了新的要求。 (五)城市公用事業改革發展成效不顯著,公用 事業改革缺乏總體目標和統籌考慮。

(三) 融資方式相對匱乏 大部分主要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方式中國都使用過,例如: 企業債券、IPO、BOT、TOT、PPP、ADR、ABS。但由於制度 改革落後,一些新融資方式和現行法規存在衝突。

(四)投資結構不合理 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區域結構不合理,部分經濟指 標落後的省份,城建資金都低於水準。 2.資金投資使用結構不合理,重新建、輕維護;重項目、 輕配套的傾向。

2. 城市公共交通: 主要是公共汽車以及出租車業, 在許多項目上,例 如: 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 都有快速的成長
3.
垃圾處理業: 20世紀80年代以前,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 以簡易填埋的方式處理. 在2005年的時候, 城市垃圾處理廠已發展到471座, 垃圾集中處 理率51.70%. 城市園林綠化: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 面積以及覆蓋率均穩定成長.
為了改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城市基礎設施事業單位 需要需要財政負擔的局面,地方政府有較強的動力推動城市基 礎設施建設融資機制的變革。其次是社會資本的積極性。公用 事業雖然利潤不高,但具有現金流回報穩定、收益風險低的特 點並且未來隨著收費機制的進一步到位,其資本回收率還有可 能進一步提高。

(三) 穩步推升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體制變革的基本 策略 穩步推升是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特有策略,通過試點取得經 驗,取得規律後,逐漸複製成功的結果並調整創新的路徑, 有利於防止很大的誤差,也可以閉眼盲目的決策所帶來的 改革風險和成本。

四、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的問題和困 難
(一) 投資量相對不足 相對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要求,城市市政公用設施 的投資量仍然不足,每人平均享用的設施水平仍然 不高。

(二)融資結構不合理 不少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是由國營企業壟斷, 1992~2003年,政府的資金來源約占70%左右。而使 用外資、社會公用資金和其他資金的比例相對較低。
城市公用事業發展與政策建議
(一)加強對城市公用事業改革的總體指導和統 籌協調。 (二)推進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的同時,防止政 府公共服務職能弱化。
城市公用事業發展與政策建議
(三)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公用事業的區域發展 政策及行業標準 (四)採取有利措施,減少公用事業產品價格上 漲對低收入戶群的影響 (五)注重節能,環保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 大汙水處理及垃圾處理行業的投資力度。
二.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與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 共歷經了三個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世紀80年代, 中國城市 用事業改革起步階段:
(1) 早期城市公用事業普遍採用政府投資建設, 國有 企業壟斷經營, 與虧損由財政補貼的傳統經營模式. (2)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開始推行價格改革, 以水務 業為例, 超計畫用水必頇繳納加價水費, 城市生活 用水逐步取消包費制, 改行按量收費制. (3) 此時尚未觸及城市公用事業傳統的經營模式.

第二階段(1987~1999年) 此階段的特點除了”兩項資金”作為穩定的資金來源外, 還加入了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費等等 項目。

*1987年 國務院提出了改革城市建設體制 *1989年 國務院提出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收入扣除 土地出讓事務費用,全部上繳財政部,其中20%作為土地 開發建設費用,其餘40%上繳中央財政,60%留給地方財政。
2.
20世紀90年代至2001年, 中國城市公用事 業改革全面展開階段: (1) 政府逐步放寬城市公用事業市場准入,包 括外國資本, 一方面打破行業壟斷, 引入競 爭機制; 另一方面緩解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負 擔. (2) 城市公用事業融資渠道不斷拓寬, 融資方 式不斷創新, ex: 各類股份公司, 國際BOT招 標,以及發行市政建設債卷. (3) 這一階段內, 加快了價格管理體制的法制 化與規範化.
CH21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 體制改革與發展
組員:
余長晏 張璟偉 李彥民
一、中國城市基礎融資方式改變路徑

*1949~1978年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單一政 府財政解決,資金的來源是國家預算的播款以及公 用事業附加、工商稅附加、房產稅等等。
第一階段 (1978~1987年) 此階段的特點是通過稅收方式改革設立城市維護建 設法項稅。1980年,提出”綜合開發城市”方針。 1985年,國務院取消了過去的工商利潤提成、工商 稅附加,並開徵了”城市維護建設稅”。公用事業 附加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構成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城 市基礎設施建設基金的主要來源。

(二)城市基礎設施融資主體逐漸實現多元化 *一些地方組建了”城市投資開發建設公司”等政府 性的建設資本主體,部分省市也通過了合約承包、 合資、合作、參股、特許經營、BOT、TOT等方式吸 引民間資本來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

*這一時期,市政設施市場化改革全面實施。通過改革, 政府逐漸開放城市基礎設施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逐 漸形成資本多元化格局。此階段出現土地收入、負債建設 和經營性項目服務收費等方式成為城市基礎設施資金來源 的主要渠道,資本市場、信託市場以及外資等資金來源成 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的重要組成部位。市場機制 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多元化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格局逐漸 形成。
4.
5.
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
在早期, 城市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占全 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不足3%, 占GDP的比重 不足1%。從1992年起, 該比重逐步地增大, 到2007年, 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 投資6422億元,占全國的比重4.68%。儘管如 此, 與先進國家地區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二)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體制改革的路徑 1.進一步放開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2.推動市政企事業單位改制,建立多元化產權結構 3.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建立政府與市場聯動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 資機制 4.建立穩定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 5.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法規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