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发展

合集下载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高强,李鹏进来源:《开发研究》2012年第01期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缺口较大、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资不平衡、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性体现不充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设施维护运作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我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必须以投融资市场化改革为目标,通过转变投融资理念,调动生产积极性;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协调发展不同城市;通过重塑投融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价格机制和强化资金管理体制,确保资金合理高效使用;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制。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1-0117-06一、引言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1]。

它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通常也称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市政建筑和公用事业两类,即自来水、煤气、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等[2]。

1959年Mschauer.Dd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过专门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供求不足,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造成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有效投入不足,即建设资金短缺,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

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模式和渠道创新方面。

试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试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 ・ ”期 间,我 国各类基础设施建 设获得 了空前的发展。但 由于长期投入太低 ,历史欠帐太多 . 九 五 基础设施领域仍然是国 民经济 的薄 弱环 节 究其深层原因 ,主要在于基础设施领域体制 改革滞后 ,至今 们是垄断性行业 ,投资渠道单一 ,投资效率低下 。因此,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 .扩充其资金来 源 ,提 高资金使用效率,对落实 中央提 出的 “ 十五 ”期 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的战略部署非常重要


现行基础设 ] 沲投融资体制描 述及评价
解放 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 资基本上实行 的是政府包揽、财政投入 的高度集中供给资本的制
度。改革开放 以来 ,随着各行各业的投 资体制的转化,基础设施的投 资体制及投 资来源也发生 了些变化 , 财政投入 比例不断降低.信贷 资金投入有 了大幅度 的增长,形成 了以财政集 中供给资本 与单一的 以银行 为主体 的间接融资体 系相结合的投 融资体制 。以我国城 市建设资金来源情况为例 ( 见表 1 。 ) 表1 :我国城市维护和建设资金来源构成
何 国梅
( 重庆 社 会 科 学 院 ,重 庆 40 1 ) 0 0 5

要 :我国各类基础设施建 设至今仍是垄断性行业 ,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效率低 下;
因此,应 改革基 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 制,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 。 关键词 :基础 设施 投融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F . 9 8 0 5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15 2 0) 07 q 9 8 (0 2 叭一 0 卜O 0 3
维普资讯
重压三峡学院学报——J R LOFC ONG NGT R EG G SU V R I Y OU NA H QI H E — OR E NI E ST 20 0 2午 第 1斯 第 i 8眷— — oi2 0 VL & N 02 oI

《2024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范文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有限,需要通过各种融资模式来筹集资金。

BOT融资模式作为新型的融资模式之一,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

二、BOT融资模式的概述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是指政府通过与私人企业合作,将某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移交过程交给私人企业负责,以此实现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BOT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的现状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交通、水利、环保等领域,许多项目都采用了BOT融资模式。

通过BOT融资模式,不仅可以解决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BOT融资模式也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市场化发展。

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的优势(一)减轻政府财政压力通过BOT融资模式,政府可以将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交给私人企业负责,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这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私人企业通常具有更高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BOT融资模式,私人企业可以参与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从而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基础设施服务的满意度。

(三)促进市场化发展BOT融资模式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市场化发展。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改进。

同时,BOT融资模式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五、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的挑战与对策(一)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关于BOT融资模式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BOT融资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昆明为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昆明为例
二 、 明市开发建 设资金 支持 的实证分析 昆 目前 昆明市 的城镇投资 中约 有 7%左 右的 投资 是 0
由国有和集体经济完成的。在资金来源方面,%来 自 4 国家预算内资金,8 2 %来 自国内贷款, 5 %的资金都 约 9 是投资主体通过 自身筹集。昆明市的基本建设支出在 20 年 到 20 00 07年 之 间 波 动 较 大 。特 别 是 20 00年 到 20 年基 本无 明显变 化 , 增长 了 5. %。这 也是 昆 05 仅 06 明市 近年来 经济社会 发展 速度 过慢 的一 个原 因 。所 以
非货币出资部 门的价值评估存在问题较多, 大多融资 平台的资产负债 比偏高, 其大多资产都是政府部门划 归 的存 量基础 设 施 资 产 , 乏 流 动性 和 持续 的现金 流 缺 人 。这 就使得 银行 开始收 紧对 地方 政府 融资平 台的信 贷授信 规模 , 资平 台本 身 的融 资风 险也 在加大 。 且融 第三, 自筹资 金 不 足 。 由于 目前 城 市 基 础设 施 项 目的投 资主体 绝大多 数是地 方政府 设 立 的代表 地方 政 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 , 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 的 财政拨款与少部分的存量经营性基础设施项 目的投资 收益。而绝大多数 的基础设施项 目投资规模 大、 回收 周期长, 很多资金投资沉淀在项 目上, 无法有效盘活 , 企业获得的资金量也依然有限, 绝大部分的资金还得 依 赖政府财 政拨款 。这就 造成 了当前城 市基 础设 施 建 设对 政府投 资 的较 大依赖 。


启动了8 亿元公司债券的发行工作。相对于昆明的地 方财政收入水平 , 如果按传统的融资方式 ,09年昆明 20
政府 性项 目融资规模 至多 能达 到 20亿元 左 右 。但 昆 0 明市 政府 大胆 创 新 开展 多 渠 道融 资 , 府 性 项 目融 资 政 工作 取得历 史性突破 , 1 到 1 , 仅 月 0月 昆明政府 性基础 设施 、 会 事业 和土 地 储 备 开 发 等 项 目, 过 银 行 贷 社 通 款、 信托 、 债券等各类融资方式, 累计新增到位融资资 金 890 亿 元 , 元化 、 0 .9 多 多渠道筹 集建设资 金的格 局逐 步形成 。 近年来 , 虽然 昆 明市 政 府在 城 市基 础 设 施 投 融 资 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 了很 大的进步, 城市基础设施产 业 得 到了快速 的发展 , 依然 面 临巨 大 的压力 , 资 风 但 融 险也在逐 渐增加 ,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第一 , 财 政投 融 资 能力 依 然 薄 弱 。政 府财 政 政府 投 资 的绝 对数 量较 低 、 占政 府财 政 支 出 的 比重 也 同样 偏 低 。20 09年昆 明地 方 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2 16亿 0. 元 , 中只有 4 . 元用 于城 市公 共 基 础 设 施建 设 , 其 25亿 占比 2 % 。这 就形成 了当前城市基 础设 施建设 国家预 1 算 内投资 比重 偏低 , 与城市基 础设 施大 多属 于 “ 纯公 共 物 品” “ 或 准公共 物品 ” 特性不相称 的矛盾 , 市财 政 是城 支 出范围“ 缺位” 的突出表现 。 第 二 , 行信 贷 融资 难 度 加 大 。在 目前 国 内资本 银 市场制 度不健 全 的现 实条 件 下 , 传统 依 赖银 行 的间 接 融资渠道 , 然是 目前城 市基 础设 施 建 设 的主 要 融资 依 渠 道 。但是 由于 目前我 国法 律 尚不允 许 地方 政府 直接 作为借贷主体或为其它借贷活动提供直接担保, 地方 政府一般都是通过设立地方性城投公 司, 作为政府 的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需求和挑战。

为了推动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进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一、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投资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其次,资金筹措方式单一,主要通过发行债券、贷款等方式来融资,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再次,项目评估和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项目出现投资回报不理想的情况。

最后,投融资体制中存在着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导致项目推进的效率较低。

二、改革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针对现有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进行以下改革。

1. 多元化投资主体应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还应提高层层政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管理,确保项目的稳定资金来源。

2. 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债券和贷款融资外,还应积极创新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

可以考虑引入股权融资、租赁融资、项目债券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来。

3. 完善项目评估与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评估,全面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和风险情况。

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

4. 加强部门合作与协调在投融资体制中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确保项目推进的高效率。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加强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推动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改革效果预期通过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我们可以预期以下一些改革效果。

首先,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参与将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快项目的推进进度。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将增加项目的融资资源,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道路、桥梁、给排水、燃气、电力等各种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生产力以及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却是一个难点,本文就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现状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承担融资和投资,但是,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了,城市发展的速度更快,城市化程度也加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政府的财政支出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因此,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显得异常重要。

二、融资途径2.1 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人合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领域中比较流行的融资模式之一。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共同投资建设设施。

PPP融资具有赢利性强和风险分摊的特点,具体来讲,PPP模式将工程设计、建设、运营与服务全部交给专业服务公司或工程管理公司完成。

这种模式能够结合政府和私人部门的优势,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2.2 发债融资发债融资是指由政府或企业发行特定的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方式能够通过银行、资本市场等途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能够分散风险和缓解用地压力,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当然,发债融资也要遵循合规合法的原则,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2.3 吸引外资吸引外资也是一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途径。

外资能够带来专业技术、先进设备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对于促进市场化经营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吸引外资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法律框架的完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提高国际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外资资源。

三、建设基础设施的难点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_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及制度变迁共28页文档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_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及制度变迁共28页文档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_国内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及制度变迁
•26、我们像鹰一样,源自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及案例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及案例分析
◆ 乐观模式:不设偿债基金,则每年只需要归还利息
β* =(1-Ft/INCt)[i/2(1+INCt-1/INCt)] 假定利率为6%,可测算maxβ约为13.4274。
二、我国地方政府的举债情况
我们以南京为例,测算2007-2013年南京市城市建设政府性负 债的最大负债规模(其中2009-2013年的各项城建资金是通过平均 增长率估算出的):
1960—1980
联邦德国
世界银行调查部分发展中 国家比例
1976—1980 1980—1990
联合国推荐发展中国家的 比例
1.17—1.75 2.08—4.16 1.70—1.90 2.00—8.00
3.00—5.00
5.98—10.23 6.41—12.85 7.30—9.00
20
>10
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背景与现状
二、我国地方政府的举债情况
我们把政府债务的偿还方式分为保守模式和乐观模式两种,并分 情况讨论:
◆ 保守模式:设置一个偿债基金,除了利息外,每年还需要归还
一定比例的本金。 maxβ =(1-Ft/INCt)[1/n+i/2(1+INCt-1/INCt)]
假定平均偿还年限为15年,利率为6%,可测算maxβ约为6.0856;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相关理论

价格改革

Ⅰ类项目
公共收费制




Ⅱ类项目
营 性


Ⅲ类项目

政府补贴制


政府购买服务制

图 1 项目类别的经营性转化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相关理论
基于项目区分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融资模式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融资模式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融资模式【摘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传统投融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

为此,公私合作模式、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PPP模式以及绿色金融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应运而生。

这些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PPP模式成功运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绿色金融在城市绿色交通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投融资模式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模式的问题,还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推进。

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应共同努力,推动新型投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以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公私合作、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PPP模式、绿色金融、新机遇、合作推动。

1. 引言1.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道路、桥梁、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才能够保障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基本需求,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设先进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进入城市,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现有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一、资金来源单一: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常由政府完全承担,而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税收和债务,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创新路径_张德兰

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创新路径_张德兰

INTELLIGENT CITY智能城市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创新路径张德兰连云港源运实业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随着社会各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呈现了规模性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也出现了不同模式,其中也伴随着一定的投资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基本现状,对如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完善和模式的转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撑。

关键词:城市基础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路径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是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功能匮乏、融资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市场角色与政府角色的界定关系,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越来越低,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制度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重点对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相关问题研讨出几点投融资模式创新路径,希望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改革带来一定帮助。

随着国家对城市发展中各项政策和经济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以一种稳健的步伐迈进。

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根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模式传统,融资效率低等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

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无法进行明确的市场还是政府主导的角色确定。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的绊脚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急切需要出台新的辅助政策和措施。

本文正式从这一关键矛盾出发,通过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现状的彻底剖析,根据长期的经验总结和研究。

对如何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总结。

一、国内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融资过程中的基本状况国内目前基于城市的基础设计建设所进行的投融资方式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一)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方式政府主要的投融资方式主要指的是政府通过出台一些列的融资政策和信用支撑服务,再联合一些其他手段的融资方式进行的投融资。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高速公路、高铁、工业园区、机场、港口到通信、供电、供水、排污等各个方面。

这些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中国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和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背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改善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来保障大规模的经济的发展,到促进城镇化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力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举世瞩目。

根据成果,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铁路长度也已经居世界第二、建设的港口空港新村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这些成就直接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当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包括了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海洋港口、大型工业园区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在正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和新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实现智慧化及智能化的方式为实现经济体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中国在一些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也会促使设施建设培育出新的发展机会,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掀起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与发展针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深化改革,努力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再向前推进。

2019年,中国政府提出设立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呼吁,通过政府引导、多方投资和金融创新等多种方式,扩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渠道,并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占GDP比重。

同时,中国也在补齐基础设施领域的短板,加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外合作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投资的最大来源国之一。

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掘进海外市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对外投资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施工工艺、智能技术等方面领先于世界水平。

最新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精品

最新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精品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关系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制于其投融资体制。

近年来,江苏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改革不配套、融资单一、政府债务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仍然存在,因而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一、江苏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成效社会资本广泛涉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近年来,江苏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交通产业基金、企业债券信托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2015年,全省公路、铁路、航道等方面民间投资近600亿元,占比达31%。

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开放,全省81家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中29家实行市场化运作,190多座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近100家实行市场化运作,115家管道燃气企业中有86家由民间资本控股,民间投资还参与投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基础项目。

在能源领域,全省50%以上的加油站、45%以上的加气站、60%以上的储油库、70%以上的光伏电站,均由民间资本独资或参股建设。

在通信领域,南京、南通等城市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通过购买政府服务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免费WiFi建设。

政府融资平台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通过有关国有企业、开发园区或设立城建开发公司等方式,组建政府融资平台,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交由融资平台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政府以财政和土地出让收益为平台公司做担保,进行城建项目融资。

多年来,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但是,近年来政府融资平台普遍遇到瓶颈制约,部分平台负债率过高、财务状况不佳,有的已失去再融资能力。

广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

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主要是税收和征收的专项费用。

浅究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弊端问题与新发展模式

浅究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弊端问题与新发展模式

浅究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弊端问题与新发展模式摘要: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基础设施投资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其投资需求大与建设资金短缺、民间投资制度成本高与政府投资经济效率低等诸多矛盾,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消除现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如何增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与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模式中图分类号:f294;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1-0-01一、现有投资渠道以及存在问题1.财政直接投资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地方财政拨款,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公共事业附加等专项资金。

但对全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来说,两项资金全部相加的总额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相比较也相距甚远。

财政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计划投资的需要。

2.政府间接投资政府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授权其直接控制的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来进行项目的投资,其投资资金主要通过融资解决,其融资渠道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从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获得的优惠贷款。

包括地方政府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贷款。

一般说来,这类资金的利率低、期限长,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求筹资成本低、使用期限长的特点相匹配,因此这类贷款是地方政府积极争取的资金。

但由于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市场前景和市场供求规律的科学预测,加上管理手段的落后和汇率波动风险,造成目前利用外资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下,还本付息困难。

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

这类贷款主要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

一般说来,这类贷款金额可观,客观期限较长,担保方式简单,而且不必与具体项目匹配,但也存在项目管理手段落后,使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三是商业银行贷款。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问题及措施

和安全生产水平 ;其次 ,应该对 基本农 田的数量与质量 的动态 成 ,只 网点 ,指导农 民科学施肥 。唐 山市 变化进行监测与统计 ;再次 ,根 据不同区划的 自然与经济 因素
特点 ,采取不 同的保护技术 :如中部地区主要发展耕地质量 保 地形复杂 ,农 田地力差异大 ,而且随着有机 肥施用量 的相对减 持技术 ,防止耕地地力 因高产 高收而耗竭 ,北部地 区发展 中低 少 ,片面施用 化肥造成土壤退化 ,土壤保墒 蓄水能力降低 ,有 产 田改造技术 ,东部地 区发展 防沙植被、抗旱节水技术 ,南 部
为主控制投资活动全过程 的计 划型体制没有得到根本转 变 ;投
的调整 。二是政府投资管理不 到位 ,宏观 管理体系不健全 。表
融 资 机 制 也 存 在 着 不 少 深 层 次 矛 盾 ,没 有 实 现 良性 运 转 。 城 市 现 在 管 理 职 能 上 分 散 ,政 府 对 市 政 、公 用 基 础 设 施 的 投 资 管 理
深 的 行 业 ,相 对 于 其 他 行 业 ,是 改 革 最 为 滞 后 的部 门 。有 关 投 式没有根 本改变 。目前项 目决策制度仍是 由各级政府 的审批权 融 资 体 制 改 革 的众 多 措 施 仍 在 传 统 体 制 的框 架 中进 行 , 以 政 府 限构 成 ,审批 的 方 式 和 内容 还 没 有 随着 投 资 的 多 元 化 做 出 相 应
3 .搞好 农 田环境 污染监测 ,提高耕 地质 量。 由于盲 E施 l 肥 ,片面追求 产量 ,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带来 一些 不容忽视 的问
解 决的问题 ,均属农 业公益 服务 而且都需要 财政 的大 力支 持。
因此 ,政府 应提供专项资金 ,确保耕地生 产能力稳 步提高 ,遏 题 :一是环境 污染。 由于地下水 、地表水 富营养化 ,特别是地 止 土壤 肥力 递减 ,在针对不 同作物 、不同区域 建立 长期定位监 下水硝态氮 含量超标 ,污染了地下水源 。使 用的肥料含有重金 测点 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保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中的投资和融资策略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中的投资和融资策略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中的投资和融资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道路、桥梁到水电站、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单一的财政来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因此,投资和融资策略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投资策略1. 多元化投资来源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无法独自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多元化投资来源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

除了政府投资外,引入社会资本、外资投资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都是可行的选择。

通过吸引多元化的投资来源,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

2. 长期稳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因此,投资者在考虑基础设施项目时,应该注重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长期合同、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等方式,吸引长期稳定的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可以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回报。

3. 风险分担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补偿机制,承担一部分运营风险,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感。

二、融资策略1. 发行债券债券是融资的一种常见方式,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融资策略。

政府可以发行基础设施债券,吸引投资者购买。

债券的收益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债券本身具有较低的风险,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2. 吸引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获得融资支持。

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贷款、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帮助政府筹集资金。

3. PPP模式公私合作(PPP)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基础设施融资方式。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因此,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问题阐述1. 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和银行借贷,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的发展。

2. 融资方式不够灵活当前,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为债务融资和公私合作,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应所有项目的需要。

部分项目由于规模较小、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很难吸引债务融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导致融资渠道狭窄。

3. 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中,涉及的风险较多,包括政府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

现行体制下,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无法有效促进各方合作。

二、改革思路1. 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行股权融资工具等方式来增加融资渠道,降低政府财政压力。

2. 创新融资方式为了满足不同项目的融资需求,应积极探索创新的融资方式。

例如,可以设立基础设施专项基金,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可持续的融资支持。

3.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为了降低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4. 加强政府监管在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管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对项目的审批、审计和监管,避免出现投融资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推动途径1. 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加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审批和监管,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各种困难:融资功能减退,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相应的偿债机制,导致政府负债率持续增长,出现信用危机;企业没有自主选择项目的权力,把有成本的资金投资于周期长的公益项目,无法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政府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监管体系不健全,不能按出资人制度规范投资行为,导致建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资金使用率低。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投资主体不明确、投资市场体系发育缓慢、融资渠道狭窄方式单一、投资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密切相关,而这些无一不是源于现有的单一政府投资行为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比例过低,投资总量不足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增长相反,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偏低,投资总量明显不足,历史欠账多,导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世行发展报告曾建议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15%,占GDP的3%-5%。

而我国从1952年到2003年的51年时间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计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8%,只占GDP的1.88%,远不及世行推荐比重,投资比例过低,资金不足。

2.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不明确由于路径依赖,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某些领域还在充当唯一的投资者,导致这些领域缺乏市场经济因素,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资金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00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含两项资金)城市建设投资总额719亿元,十四年间增长了5.4倍(1991年为134亿元)。

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急剧增大,预算内投资占城建资金的比重由1991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27%,再加上各种政策性收费再投资,政府投入占城建资金的比重仍然很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研究》范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研究》范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巨大,单一的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其快速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社会资本参与等。

政府投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财政压力逐渐增大,单一的资金来源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因此,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成为必然趋势。

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但同时也带来了融资风险和管理难题。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的问题(一)融资渠道单一尽管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这导致资金来源不均,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稳定需求。

(二)融资风险高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大,融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融资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这导致在融资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的措施(一)拓宽融资渠道为解决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债券市场、推动PPP模式等。

同时,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金融工具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二)降低融资风险在融资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以投融资模式创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以投融资模式创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经CHINESE INDUSTRY &ECONOMY中国产经Chinese Industry &Economy摘要: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突出重要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缺口较大等投融资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建设进程及质量。

为此在“六稳”、“六保”背景下探究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文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创新投融资模式的重要意义,提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思路,以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但资金短缺等问题长期存在。

随着我国放管服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具有突出现实意义。

一、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一)投融资渠道窄工程性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可分为:能源供给、给排水、道路交通、通信、环境卫生以及城市防灾等六大系统,细分门类多,涉及投资主体广。

整体上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以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等传统投融资模式为主,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等市场化融资占比仍有待进一步提升[1]。

随着新基建的到来,基础设施的属性更加复杂多元,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迫切需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展投融资渠道。

(二)资金缺口较大城市基础设施以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为主。

公共产品的市场化融资能力较差。

准公共产品一般投资回收期长,短期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也难以满足建设及升级等建设需求,在融资上也容易受限,不容易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青睐,社会资本及民间资本也多持观望态度。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新开发和城市更新叠加,传统基建升级和新基建投入交织,资金缺口大的困难预期长期存在。

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投资策略

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投资策略

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投资策略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地政府竞相发力的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更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融资和投资策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进行综合融资。

在融资中,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控和资金投入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而金融机构则可以提供贷款、股权等不同形式的融资支持。

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来源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向国内外发行国债、提高公共服务费用等方式筹集资金。

但是,政府资金有限,只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部分,需与社会资本合作来共同承担融资责任。

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银行可以通过投放贷款的方式,提供长期资金支持,降低投资成本;而股权投资则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融资结构,降低社会资本的风险。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策略在融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灵活的投资策略。

在选择投资方向时,需要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

同时,需要考虑到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一种风险投资,同时也可以实现资产的长期价值增长。

在投资前,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政策支持、投资规模、回报预期等。

同时,需要制定投资计划和分散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资产收益率。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策略还包括投资形式的选择和投资组合的构建。

在投资形式方面,可以选择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组合方面,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同时也能够抓住更多机会。

总之,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和投资策略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忽略的关键问题。

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合作,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支持,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
在早期, 城市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占全 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不足3%, 占GDP的比重 不足1%。從1992年起, 該比重逐步地增大, 到2007年, 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 投資6422億元,占全國的比重4.68%。儘管如 此, 與先進國家地區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三)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渠道逐漸實現多元化

我國長期以來都依靠財政收入來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單一的融資管道已經無法滿足城市建設所需的資金要求。 其中資本市場融資管道則包括公用事業類公司通過首次公 開發行、增資、配售股票、發行可轉換債券等。隨著金融 融資工具和方式的不斷創新,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管道將會 更為複雜。

2. 城市公共交通: 主要是公共汽車以及出租車業, 在許多項目上,例 如: 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 都有快速的成長
3.
垃圾處理業: 20世紀80年代以前,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 以簡易填埋的方式處理. 在2005年的時候, 城市垃圾處理廠已發展到471座, 垃圾集中處 理率51.70%. 城市園林綠化: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 面積以及覆蓋率均穩定成長.

(二)城市基礎設施融資主體逐漸實現多元化 *一些地方組建了”城市投資開發建設公司”等政府 性的建設資本主體,部分省市也通過了合約承包、 合資、合作、參股、特許經營、BOT、TOT等方式吸 引民間資本來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

*這一時期,市政設施市場化改革全面實施。通過改革, 政府逐漸開放城市基礎設施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逐 漸形成資本多元化格局。此階段出現土地收入、負債建設 和經營性項目服務收費等方式成為城市基礎設施資金來源 的主要渠道,資本市場、信託市場以及外資等資金來源成 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的重要組成部位。市場機制 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多元化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格局逐漸 形成。
城市公用事業發展與政策建議
(一)加強對城市公用事業改革的總體指導和統 籌協調。 (二)推進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的同時,防止政 府公共服務職能弱化。
城市公用事業發展與政策建議
(三)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公用事業的區域發展 政策及行業標準 (四)採取有利措施,減少公用事業產品價格上 漲對低收入戶群的影響 (五)注重節能,環保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 大汙水處理及垃圾處理行業的投資力度。
CH22.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發展
前言: 城市居民享用城市公用事業服務的水平是衡量 一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 顯示一國城市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一.中國城市公用事業總體發展水平
城市公用事業主要是指城市這一特定空間地域範 圍內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城 市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 供氣, 集中供熱, 城市道 路和公共交通, 環境衛生和垃圾處理,以及園林綠化 等 1. 水務業: 總括來說, 供水與污水處理接有長足的進步
CH21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 體制改革與發展
組員:
余長晏 張璟偉 李彥民
一、中國城市基礎融資方式改變路徑

*1949~1978年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單一政 府財政解決,資金的來源是國家預算的播款以及公 用事業附加、工商稅附加、房產稅等等。
第一階段 (1978~1987年) 此階段的特點是通過稅收方式改革設立城市維護建 設法項稅。1980年,提出”綜合開發城市”方針。 1985年,國務院取消了過去的工商利潤提成、工商 稅附加,並開徵了”城市維護建設稅”。公用事業 附加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構成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城 市基礎設施建設基金的主要來源。
城市公用事業存在問題即面臨挑戰
(一)高速的城市化加劇城市公用事業的矛盾。
(二)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使得城市公 用事業產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更具複雜性。 (三)我國城市公用事業地區發展不平衡。
城市公用事業存在問題即面臨挑戰
(四)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對城市公用事業提出 了新的要求。 (五)城市公用事業改革發展成效不顯著,公用 事業改革缺乏總體目標和統籌考慮。

整體而言,此時期主要還是以政府方法,以行政性手段作 為資金的來源,市場機制作業不明顯。
二、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體制改革的 成就
(一) 城市基礎設施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1978年 城市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為12億元,而到了 2007年 到達了6422億元,為1978年的535倍。城市建設固定 資產的年增率維持在20%以上的水準。



(二)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體制改革的路徑 1.進一步放開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2.推動市政企事業單位改制,建立多元化產權結構 3.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建立政府與市場聯動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 資機制 4.建立穩定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 5.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法規體系

(三) 融資方式相對匱乏 大部分主要的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方式中國都使用過,例如: 企業債券、IPO、BOT、TOT、PPP、ADR、ABS。但由於制度 改革落後,一些新融資方式和現行法規存在衝突。

(四)投資結構不合理 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區域結構不合理,部分經濟指 標落後的省份,城建資金都低於水準。 2.資金投資使用結構不合理,重新建、輕維護;重項目、 輕配套的傾向。
二.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與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以來, 共歷經了三個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世紀80年代, 中國城市 用事業改革起步階段:
(1) 早期城市公用事業普遍採用政府投資建設, 國有 企業壟斷經營, 與虧損由財政補貼的傳統經營模式. (2)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開始推行價格改革, 以水務 業為例, 超計畫用水必頇繳納加價水費, 城市生活 用水逐步取消包費制, 改行按量收費制. (3) 此時尚未觸及城市公用事業傳統的經營模式.

四、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的問題和困 難
(一) 投資量相對不足 相對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要求,城市市政公用設施 的投資量仍然不足,每人平均享用的設施水平仍然 不高。

(二)融資結構不合理 不少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是由國營企業壟斷, 1992~2003年,政府的資金來源約占70%左右。而使 用外資、社會公用資金和其他資金的比例相對較低。

(五)相關制度建設滯后 缺乏明確的分類改革目標、社會信用評估體系尚未完全建 立、政府監管和規制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加大了社會投資 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五、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與發展 前景


(一)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的目標 希望透過鼓勵社會資源、外國資本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 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多元化的融資主體結構,行程多元化的 融資管道結構。
三、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的經驗
(一) 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是改革的基本取向

我國原有的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是由國家包攬,是一種集中決策 模式,難以發揮個體的影響力。通過釋放存量資產市場、開放 增量資產市場等方式逐漸開放市場,非政府資金被逐步引入基 礎設施建設領域。
(二) 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改革必頇充分調動各經濟主體的積 極性

第二階段(1987~1999年) 此階段的特點除了”兩項資金”作為穩定的資金來源外, 還加入了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費等等 項目。

*1987年 國務院提出了改革城市建設體制 *1989年 國務院提出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收入扣除 土地出讓事務費用,全部上繳財政部,其中20%作為土地 開發建設費用,其餘40%上繳中央財政,60%留給地方財政。
(4) 從2003年開始對各類資本全面開放公用 事業行業 (5) 2005年二月, 正式以國家政策的形式允 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 (6) 總括來說,公用事業在管理和監管機制, 放寬市場准入, 引入非國有資本, 建立特許 經營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大幅度改革 (7) 轉移重點到行業市場監管, 推動行業優 質服務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開放和發展 的經驗總結
1.競爭是提高城市公用事業效率的根本途徑。
2.完善的監管體制是城市公用改革順利進行的 保障。 3.政企分開,產權明晰是培育獨立的市場主體 的必要條件。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開放和發展 的經驗總結
4.科學合理的價格機制是促進城市公用事業健 康發展的關鍵。 5.注重節能,環保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用技 術進步帶動產業發展是城市公用事業未來發 展趨勢。
為了改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城市基礎設施事業單位 需要需要財政負擔的局面,地方政府有較強的動力推動城市基 礎設施建設融資機制的變革。其次是社會資本的積極性。公用 事業雖然利潤不高,但具有現金流回報穩定、收益風險低的特 點並且未來隨著收費機制的進一步到位,其資本回收率還有可 能進一步提高。

(三) 穩步推升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體制變革的基本 策略 穩步推升是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特有策略,通過試點取得經 驗,取得規律後,逐漸複製成功的結果並調整創新的路徑, 有利於防止很大的誤差,也可以閉眼盲目的決策所帶來的 改革風險和成本。
3.
2002年至今,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進一 步深化階段:
(1) 由中央政府主導 (2) 2002年一月, 國家計委指出要積極鼓勵 非國有經濟在更廣泛的領域參與服務業發展, 並放寬外貿, 教育, 文化, 公用事業, 旅遊, 電信, 金融, 保險, 中介服務等行業的市場 准入 (3) 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 熱力, 供排水等城市管網首次對外開放
2.
20世紀90年代至2001年, 中國城市公用事 業改革全面展開階段: (1) 政府逐步放寬城市公用事業市場准入,包 括外國資本, 一方面打破行業壟斷, 引入競 爭機制; 另一方面緩解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負 擔. (2) 城市公用事業融資渠道不斷拓寬, 融資方 式不斷創新, ex: 各類股份公司, 國際BOT招 標,以及發行市政建設債卷. (3) 這一階段內, 加快了價格管理體制的法制 化與規範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