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汇总(上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上册第六单元一、字词积累炫耀称职妥当滑稽呈报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踉踉跄跄庇护虚荣较量凯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了解3.童话及其特点4.“寓言四则”作者及出处三、理解分析1.皇帝的新装分析故事情节层次,理解文章主旨找出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说真话?骗局揭穿后,为什么皇帝大臣仍然装模做样的把戏演下去?2.郭沫若诗两首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区别理解两首诗的主题思想背诵这两首诗,并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3.女娲造人复述课文,找出作者想象再造的地方找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概括女娲形象特点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理清文章情节发展步骤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主旨)5.寓言四则口头复述这四则寓言了解这四则寓言的寓意第五单元一、字词积累风筝堕落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抹攥逮怦怦树杈寒颤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嗅各得其所摩衍叠摇摆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惊讶无端至爱笑嘻嘻俄而欣然二、了解1.鲁迅及其作品2.泰戈尔及其作品3.冰心及其作品4.刘义庆及《世说新语》三、理解分析1.风筝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感受一个伟大作家的心灵,及对教育和家庭的忏悔。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2.羚羊木雕找出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文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此类事情?3.散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细节描写并体会作者表达的亲情品味最后一句,理解其深刻含义4.诗两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主题。
并背诵理解:《金色花》篇末含蓄的诗句,《纸船》中“爱”“悲哀”的含义5.世说新语两则背诵。
字、词、句的理解及课文的翻译学习古今异义的词语;区别“君、家君、尊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散文:1.形散神聚。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
1.写作基础知识:
(1)词语的准确使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2)句子的基本要素: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的概念和用法。
(3)语段的组织:课文中的短文都是由一段段组成的,要求学生学会
整理材料,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语言。
2.课文及词语解析:
(1)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够根
据课文进行复述和总结。
(2)生词解析:对一些生词进行解析和理解,如:寄予、承载、伴随等。
(2)文章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能够分辨文章的类型并读懂相关的内容。
4.课文中的情感:
(1)情感的表达: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怒、哀、乐等,能
够准确地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
(2)对情感的理解:理解并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的原因和内在动机。
5.语言点:
(1)词语的比喻意义: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的比喻意义,如:爱
情的火焰、蔚蓝的天空等。
(2)修辞手法:例如夸张、对比、排比、设问等,能够读懂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作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人教版第一部分:古诗文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辛弃疾内容概要:描述了诗人在黄沙道中夜行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豪迈儿女情长的气节。
2. 《春晓》诗人:孟浩然内容概要:描写了清晨春天的景色,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绝句》诗人:杜甫内容概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忧虑,对社会的痛心疾首。
4. 《静夜思》诗人:李白内容概要: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亲人的心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
第二部分:古代散文1.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内容概要:通过对登高远眺的岳阳楼景观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风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2. 《初到中山》作者:王阳明内容概要:描写了作者初到中山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感悟。
3.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故居》作者:朱自清内容概要:记叙了诗人孟浩然的故居,通过对诗人及其诗作的介绍,反映了古代文人风度与古代文化传统。
第三部分:文言文名句、成语和歇后语1.名句(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论语》)(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酬张少府》)(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枫桥夜泊》)(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静夜思》)2.成语(1)画蛇添足(2)井底之蛙(3)守株待兔(4)杞人忧天3.歇后语(1)井底之蛙,自以为海(2)画蛇添足,挂羊头卖狗肉第四部分:古代故事1. 《愚公移山》内容概要:讲述了愚公与家人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把挡住去路的两座大山移走的故事,展现了愚公敢于拼搏、不畏艰难的精神。
2. 《伯牙绝弦》内容概要:讲述了琴师伯牙因悲伤至曲,弹琴无音,弟子阿尔皿终于理解了师傅的心意,亦能使弦有声的故事,展现了师徒之间的真情与理想境界的人物。
第五部分:现代散文1. 《向华山送别》作者:徐志摩内容概要:描述了诗人离开华山的情景和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不尽一切背离公正的知识应当被称作为诡计而不应当被称作为智慧,而且即便是临危不惧的勇气,如果它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出自于知识的目的,那也应当被称作厚颜而不应当被称作勇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人教版1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文学常识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文章思想内容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重点词语颠沛流离(diān pèi ) 商酌(shāng zhuó) 累赘(léi zhuì) 朦胧(méng lóng)拖沓(tuō tà) 妥帖(tuǒ tiē) 譬如(pì rú)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4.重点问题(1)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答:①待人厚。
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
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
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答: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初一语文)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字词菜畦桑葚油蛉缠络斑蝥臃肿蟋蟀珊瑚确凿收敛脑髓鉴赏觅食罕至竹筛倜傥秕谷鼎沸书塾宿儒蝉蜕锡箔叵攒成菜畦斑蝥好高骛远二、感悟中心1)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2)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描写,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三、重点句解析1、如何把握“先生”这一形象?为人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
和蔼可亲,爱护学生。
博学,但受封建思想影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较束缚儿童的发展。
2、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给百草园增加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第一自然段中,“确凿”“似乎”两个词是否矛盾?不矛盾,因为它表达了两种意思。
“似乎”是指作者对那次见面印象不深刻;“确凿”是指追忆童年生活,那种快乐历历在目,故用肯定的语气。
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字词衣襟掸子徘徊肿胀栅栏骊(lí)歌叮嘱恐惧花圃抽屉廊檐玉簪花蒲公英知交半零落二、感悟中心通过对“我”参加毕业典礼前后过程的描写,及其所引出的爸爸对“我”教育的一系列回忆,刻画了一个严厉而慈爱的父亲形象,也表现了“我”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真正体会到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写出了一份爸爸和女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厚重情感。
三、重点句解析1、“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连续两次写到“快回家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我”急于想回家向爸爸汇报一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的心情,以及对爸爸的挚爱的感情。
3、"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爸爸的眼里让“我”严格要求自己,爸爸的鼓励也让“我”坚强。
当爸爸去世时,“我”的镇定意味着“我”已成熟。
4、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梳理资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下列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骊(lí)歌泯(mǐn)然人迹罕(hǎn)至B、环谒(yè)玉簪(zān)花秕(bì)谷敛(li ān)财C、臃(yōng)肿攒(cán)成栅(zhà)栏书塾(sú)D、鸡毛掸(dǎn)子倜(tì)傥菜畦(wā)弥(mí)漫2、根据意思写出本单元出现的四字词语。
(1)少有人来。
()(2)形容人声喧闹。
()(3)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不明确。
()(4)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的散文集《》。
(2)《爸爸的花儿落下》的作者是(地区名)作家林海音,本文节选自她的小说《》。
(3)《丑小鸭》的作者是(国别)的(作家名)。
我们在初一上学期学过他的另外一篇作品《》。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哲理短诗的作者是,他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
4、请你阐释下面一句的含义。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在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含义:5、先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选自《未选择的路》(1)在这首诗“路”可以有哪些含义?中,答:(2)诗人为什么要“久久伫立”?答:6、课外选读古诗词填写。
(1)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2),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7、请写出各组黑体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A、稍稍宾客其父()他的成绩比我稍好一些()B、即书诗四句()军书十二卷()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倍受社会关注()D、或以钱币乞之()请你星期六或星期天来我这里学习()8、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父爱的感受。
例句:父爱是夏日里的一棵树,在炎热时为我们撑起一片凉爽的绿荫仿写:第二单元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
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供大家查阅。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截至2023年7月,2024年的七年级下册语文书还没有发行,无法获取其确切内容来整理学习资料。
不过可以先以现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为基础提供一些通用的学习资料整理思路:
一、字词积累。
1. 生字词。
2. 词语辨析。
- 近义词辨析,像“懊悔”和“悔恨”的区别。
二、文言文学习。
1. 实词虚词。
2. 文言文翻译。
3. 文言文背诵与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 分析人物形象,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
2. 散文阅读。
四、写作。
1. 记叙文写作。
- 学会选材,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 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如开头、中间叙事、结尾抒情或总结。
2. 描写方法运用。
- 描写人物时,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 描写景物时,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动静结合等手法。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 ( 节选 ) 》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背记手册 第6单元 语文基础知识
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
描写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感情变化、性格品质。
环境
描写
社会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场景等;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表现人物性格;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突出、深化主题。
续表
表达方式
叙述
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人物
描写
外貌描写
对人物容貌、衣着、神情、体态等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感情、性格等。
语言描写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性格品质。
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在某种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性格品质。
知识梳理一 记叙文阅读知识
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线索
物线:以某一件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事线: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人线:以人物为线索。地线:以地点变换为线索。时线:以时间为线索。感情线:以情感变化为线索。
补叙
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作用:有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人称
第一人称
便于抒情,真切自然,能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包括:
一、文言文篇目
1.《古诗十九首》:《登高》、《望庐山瀑布》、《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2.《论语》:《学而》、《为政》、《八佾》等。
3.《孟子》:《离娄上》、《公孙丑下》、《尽心上》等。
4.《诗经》:《关雎》、《卫风·木瓜》、《周南·关雎》等。
5.《左传》:《襄公世子》、《僖公十三年》、《昭公二十六年》等。
二、现代文篇目
1.散文:《沁园春·长沙》、《极简宇宙史》、《小荷作品集》等。
2.小说:《红楼梦》、《家》、《白鹿原》等。
3.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独在异乡为异客》、《将进酒》等。
4.新闻报道:《武汉疫情》、《振兴东北经济》、《南极无人区发现新物种》等。
5.科普读物:《时间简史》、《寻找时间的解答》、《生命之旅》等。
三、字词、句型等
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句式: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等。
3.词汇:常见的汉字、词语、成语、俗语、诗词、典故等。
4.语法: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5.写作技巧:修辞手法、段落结构、语言风格、文体特点等。
以上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还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XXX、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记叙文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
6.描写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包括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包括正面(又叫直接)和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包括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和引用。
14.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和结局。
15.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7.议论文的三个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18.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包括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包括立论和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包括总分总、总分和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和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包括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和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的用法包括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和插说。
24.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者…。
也,为…。
是,“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被动句(“于”“见”“为”“受”“被”“受……于”)、省略句(承前,蒙后,自述,对话“人物/曰:….”)、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疑问句。
25.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根底知识梳理第二单元1.易错字音诧.〔chà)异 郝叟.〔sǒu) 踱.〔duó)步 磨损.〔sǔn) 祈祷..〔qí dǎo) 钥匙..〔yào shi) 惩〔chéng)罚 挚.〔zhì)痛 嗥.〔háo)鸣 斑斓.〔lán) 谰.〔lán)语 镐.〔gǎo)头 亘.〔gèn)古 蚱.〔zhà)蜢 机杼.〔zhù) 可汗..〔kè hán) 哽.〔gěng)住 2.易错字形澎湃.. 气魄. 狂澜. 懊.悔 喧.闹 怪诞.污秽. 田垄. 默契. 戎.机 红妆. 云鬓.3.多音字屏⎩⎨⎧ píng〔屏障〕bǐng〔屏气〕 强⎩⎨⎧qiáng〔坚强〕qiǎng〔强迫〕 jiàng〔倔强〕奔⎩⎨⎧bēn〔奔波〕bèn〔投奔〕 柏⎩⎨⎧bó〔柏林〕bǎi〔柏油〕帖⎩⎨⎧tiē〔服帖〕tiě〔请帖〕tiè〔字帖〕匙⎩⎨⎧shi 〔钥匙〕chí〔汤匙〕 4.形近字⎩⎨⎧锯〔jù〕:锯子剧〔jù〕:剧烈据〔jù〕:根据⎩⎨⎧帖〔tiè〕:字帖贴〔tiē〕:粘贴 ⎩⎨⎧谰〔lán〕:谰语斓〔lán〕:斑斓澜〔lán〕:波澜⎩⎨⎧绕〔rào〕:缠绕饶〔ráo〕:富饶娆〔ráo〕:妖娆 ⎩⎨⎧涌〔yǒng〕:涌现踊〔yǒng〕:踊跃俑〔yǒng〕:陶俑九曲连环 浩浩荡荡 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1.比喻: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准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似拿着一把翻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拟人: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 超详细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超详细第一单元: 语言运用作文技巧- 使用恰当的连接词来衔接句子和段落- 使用具体的描写词语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小说阅读-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题,掌握作者的意图- 可以研究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第二单元: 古诗文赏析古诗文的艺术特征- 古诗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美感- 古诗文的用词精炼、意境独特- 研究欣赏古诗文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唐诗欣赏- 研究欣赏唐诗的韵律和意境- 了解一些著名的唐代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尝试自己写一首简单的唐诗第三单元: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通过故事情节来表达主题- 记叙文要有明确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开头- 可以研究一些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小英雄雷锋》赏析- 阅读《小英雄雷锋》这篇经典的记叙文-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感人故事- 思考雷锋精的启示和影响第四单元: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要简明扼要地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用途- 说明文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和结构来表达- 学会提取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和总结归纳阅读说明文《羽毛球的由来》- 了解羽毛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研究羽毛球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思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第五单元: 动漫人物漫画创作动漫创作的基本要素- 研究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动漫人物形象- 可以尝试画一些简单的漫画片段喜欢的动漫人物介绍- 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包括他们的形象、个性和故事背景- 分析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些动漫人物- 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动漫人物形象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全册》的一些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1(.(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一、重点字词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褶zhě裙颦pín蹙cù粲càn然嗔chēn视叱chì咤zhà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点拨:“嗔”不要误读成zhēn。
2.解释下列词语。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嗔视:生气地看。
(3)叱咤:形容威力极大。
(4)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来。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2)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点拨:所填词语体现了“蛇舞”的动作特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三、文学(文体)常识《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
《观舞记》由正题与副题组成。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人教版包括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和诗歌。
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为了考试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下面将结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800个汉字的完整文章,内容涉及古诗词、文言文以及经典散文等。
文章将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这些内容,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首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中包括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71年)的中秋时节。
词以婉约委婉的语言,描绘了一副家国相思的画卷。
苏轼对国家充满热爱,对中秋仲秋之夜的怀念凄然动人。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同时又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体现了词人的高度情感和独特艺术性,堪称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
其次,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还包括了文言文《岳阳楼记》。
唐代文学家范仲淹以其辉煌的政治才能和优美的文学才华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辉。
《岳阳楼记》是其代表作之一,文字流畅、形象鲜明,富有诗意和魅力。
这篇文言文描绘了岳阳楼的壮美景色和历史渊源,并从中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展现了作者豪迈激昂的气概和卓越的文学才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接着,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中还包括了古诗词《登鹳雀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远眺,眼前茫茫一片山水田园,令人心旷神怡。
登高望远,眺望千里,诗人心远地深地把握了这一壮美景色。
这首诗以壮阔的胸襟写尽了大自然的壮美,以开阔的宇宙视野,揭示了诗人超然的思维境界,堪称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
最后,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中还包括了鲁迅的《野草》。
这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散文集,其中蕴含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对人性的深刻观察。
鲁迅在这部作品中借助小说的手法,向读者分析揭示了民国社会的种种丑陋和黑暗,并寻求社会进步和人文精神的解脱。
这部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堪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经典。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第一单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文篇1.《伤逝》:以唐代杜甫的《春望》为引子,通过状物描写,表现自然万物依然春意盎然,而人类却抱愁涂炭的情景;用“既”“则”“又”等连接词表达情感。
2.《赋得古原草送别》:通俗易懂,通过“暮春”描写大自然,反衬人类的悲苦之情;通过用“伤离别之心”评价古代人文化内涵。
3.《小石潭记》:通过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评价了生命的可贵和虚无。
二、常识篇1.风景①风景:指风光、景色、风貌等。
②描写风景的方法:⑴形容词法:如美丽的、雄伟的等。
⑵对比法:如山峦连绵和深谷幽深。
⑶排比法:一层一层或一朵一朵地展现。
⑷夸张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的景色更为壮观。
⑸象征法:艺术家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心中的情感。
2.感受狭义上的感受指的是人的感情体验;广义上则包括感官的体验和认识过程的感受。
三、应用篇1.推广公园活动2.在文学作品中找到描写风景的片段3.对如何表达感受所创作的作文等。
第二单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文篇1.《突围》:为了避免被水淹没,译者和现场民众合作对围巾上下功夫,做出了让人敬佩的成绩。
2.《白雪爱晚》:以“雪”为主题,展示雪的特色,调动读者“世界一片白”的想象。
3.《过零丁洋》:哲理人生感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沟通。
二、常识篇1.雪①雪:是指自天空中以雪花形式降下的气态水,下雪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描写雪的方法:形容词法、对比法、排比法、夸张法、象征法、递进法和其他多种方法。
2.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类的发展源于自然环境。
②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③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和变革。
④人类在享受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三、应用篇1.仿写《过零丁洋》。
2.团队合作,拿到囧囧森林的小红花。
3.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等。
第三单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文篇1.《阳光小区》:饱含医者仁心、邻里和睦、传递正能量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第 2 页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第 3 页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语带双关。
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
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第 4 页 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第3课丑小鸭童话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讪shàn笑吐绶shòu鸡沼zhǎo泽木屐jī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
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
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丑小鸭》是一第 5 页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
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
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
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
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第4课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萋qī怀恋liàn 幽寂jì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第 6 页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这首诗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物。
描绘了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运用了第 7 页象征手法: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第5课伤仲永文言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第 8 页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
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
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成才的关键因素。
第 9 页◇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通假字:“扳”通“攀”,牵,引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6课黄河颂新诗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哺bǔ育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第 10 页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P.43 注释①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2.“望”字统领全诗第7课最后一课小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 气氛fēn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第 11 页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