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衰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脏器功能衰竭》PPT课件

类患者属于复苏失败。
病死率极高,二个器官衰竭者约20~30%,
三个器官衰竭者为70%,
四个以上者几乎达90 ~ 100%。
整理ppt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原发病
1、感染、细菌移位 2、组织损伤及/或坏死 3、缺血、缺氧、休克、心 肺复苏术后
整理ppt
3
二、发病机制
(一)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该类物质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及
破裂、微粒体肿胀和崩解、线粒体凝聚、
溶酶体破裂及水解酶类释出、核膜破裂、
染色质和RNA释出、DNA交链及断裂,使
细胞溶解坏死,细胞“断子绝孙”而
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
整理ppt
16
(六)花生四烯酸(AA)的衍生物:
AA
Ca2+
活化磷脂酶A2
非活化磷脂酶A2
游离AA(进入胞浆) 脂氧化酶
诊断书写格式:应包括原发病、受累器 官的数目及严重程度。例如:
支气管肺炎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外周循环、肺、心、肾功能衰竭期,肝、 脑功能衰期早期,凝血、代谢、胃肠道功能 受损期)
整理ppt
32
表 1995年重修MOF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受累脏器
诊断依据
评分
外 无血容量不足:MAP=7.98Kpa(=60mmHg); 1
SIRS是由严重的生理损伤和病理改变引发 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在临床上, SIRS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SIRS,即脓毒血 症(sepsis);
另一种是由非感染性病因,如多发性创伤、 细胞损伤、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DIC、急性 胰腺炎和药物热、缺血缺氧等引发的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

七、MODS的诊断依据
诱发因素: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复苏延迟及 大量坏死组织存留或凝血机制障碍等;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体温>38℃或<36℃;心率 >90次/分;呼吸>20次/分或过度通气使 PaCO2<32mmHg;WBC>12×109/L或<4×109/L,该 标准偏宽,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三、病因
组织损伤: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 休克:创伤出血性体克和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脓毒血症、腹腔脓肿、急性坏死性胰腺
炎等。 大量输液、输血 药物使用不当:去甲肾上腺素、抗生素、激素等。 心跳、呼吸骤停 诊疗失误:高浓度吸氧、正压通气、PEEP使用。
四、诱发因素
诱发MODS的主要高危险因素
4、早用或足用抗氧化剂
如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
(二)控制感染
尽量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 避免交叉感染 改善免疫功能 选择性消化道污染 早期外科处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
1、尽量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 ➢ 留置导尿易发生菌尿症;
➢ 外周静脉置管超过72h,感染发生率大大提高; ➢ 深静脉置管菌血症发生率较高,漂浮导管留置3d
➢ 加强心肌收缩力:应用洋地黄 。
➢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应用血管扩张剂。观察血压、 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 使用利尿剂:监测电解质变化。
➢ 辅助循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室转流、心脏 起搏器等。
(四)呼吸支持 1、保持气道通畅 ➢ 应用祛痰剂,稀释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 ➢ 昏迷病人采用负压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气管造口等。 2、纠正缺氧 ➢ 采用鼻导管给氧,神志不清者采用面罩给氧。 ➢ 必要时机械通气。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课件

密切监测呼吸功能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 度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呼吸衰竭的征象。
循环衰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脉搏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循环衰竭的 征象。
保持体液平衡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量和速度,维持体液平衡。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了解微循环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循环衰 竭的征象。
特点
多器官功能衰竭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发 展,涉及多个器官,且各器官之间相 互影响,导致病情复杂多变。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等。这些病因会 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导致多器官功 能衰竭。
发病机制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炎症反应失控、免疫系统失调、 内环境紊乱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器官功能逐渐衰竭。
观察黄疸和出血倾向
观察黄疸和出血倾向,了解肝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肝功能衰 竭的征象。
限制水和药物摄入
根据病情需要,限制水和药物的摄入量,以减轻肝脏负担。
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
观察意识状态
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 反射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神
经系统功能衰竭的征象。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 入性肺炎。
病情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以及各器官的功能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
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包括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预防措施与健康宣教
预防措施
针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常见诱因 ,如感染、创伤等,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以降低多器官功能衰 竭的发生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优质ppt课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与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 ,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促进患 者的康复。
06
案例分享和展望
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 息。
治疗方案
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包括药物使 用、手术操作等。
机体在遭受外界刺激时,凝血功能异常激 活,导致微血栓形成,影响组织器官的灌 注和氧供。
疾病过程中的器官互动
01
肺与心脏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负担加重,引发右心
功能不全。同时,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也可影响肺部气体交换。
02
肺与肾脏
肺部炎症和感染可引发肾脏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全。而肾脏功能不全时
疗和护理
治疗原则
01
02
03
早期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 早期治疗是关键,可以有 效地控制病情进展,降低 死亡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 考虑年龄、基础疾病、病 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综合治疗
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 疗,包括药物治疗、机械 通气、血液净化等,以提 高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药物,如抗生素、 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 ,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氧合 ,减轻呼吸肌疲劳。
血液净化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血液净化可以清除体内的 毒素和多余水分,维持内 环境稳定。
护理措施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多脏器衰竭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症状
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
体征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氮 等)、电解质检查等异常。
面色苍白、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
治疗措施及预后评估
治疗措施
针对病因治疗,如解除梗阻、控制感染等; 支持治疗,如透析、营养支持等。
预后评估
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综合评 估。部分患者可恢复肾功能,部分患者需长 期透析治疗或进行肾移植。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等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疼痛等肝 功能异常表现。
诊断依据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了解病情和症 状;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 、便常规、肝功能等;影像学检查, 如B超、CT等。
治疗措施及预后评估
治疗措施
针对病因治疗,如改善缺血缺氧、控制炎症反应等;对症治疗,如止吐、止泻、保肝等 ;营养支持治疗,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
VS
评估方法
多脏器衰竭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评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临 床评估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 进行判断;实验室检查可反映患者的生理 功能状态和内环境稳定情况;影像学检查 则可提供直观的器官结构和功能信息。
02
呼吸系统衰竭
呼吸功能减退原因及机制
肺部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措施及预后评估
治疗措施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纠正缺血缺氧、代谢异常等;给予神经保护剂、营养支持 等治疗;积极好,重症患者预后较差,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预 后评估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05
消化系统衰竭
消化功能减退原因及机制
跨学科合作和转化医学
多器官功能衰竭优秀课件

SIRS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 全身持续高代谢(high metabolism) ; • 高动力循环(hyperdynamic circulation) ; • 多种炎症介质的失控性释放。
SIRS的主要表现
• 体温>38℃或<36 ℃ ; • 心率>90次/分; • 呼吸>20次/分或PaCO2 <32mmHg(4.3kPa); • 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0109/L,或幼稚 粒细胞>10%。
肺易受累的原因
❖是循环血液的重要滤器 ❖是呼吸与代谢的重要器官
肺脏
(一)肺功能障碍机制 1、肺是全身静脉血液的滤器 2、肺富含巨噬细胞,在促炎介质的作 用下释放细胞因子(TNF,IL-1) 引起级联放大。
(二)主要病理变化和ARDS 肺部急性炎症导致呼吸膜损伤。 肺泡微萎缩、透明膜形成、肺泡内 毛细血管DIC、肺水肿
MODS的病因
30%
70%
全身感染 其他
全身感染的原发病灶
10% 40%
50%
肺 腹腔 其他
非菌血症性临床败血症
(二)非感染性病因
Noninfectious Causes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一、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Wil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代偿性抗炎 反应综合征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指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 疫功能降低和对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 炎反应。
炎症反应学说
MODS是SIRS和CARS免疫失衡的严重后果。 三阶段:1、局限性炎症反应阶段
多脏器衰竭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5
胃肠道监测
在颅脑损伤中的下丘脑下部和脑干损伤或者由于应用大量激素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至胃 肠道出血。
(1)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应在2天内插胃管,予营养充分、易消化、保护胃粘膜的食物。
(2)每日常规监测胃液pH值,当pH值<3时,应高度怀疑应激性溃疡的可能。
(3)避免使用某些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如水杨酸类。考虑由于激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立 即停用。
精选ppt课件
9
二、发病机制
组织缺血 再灌注损伤
二次打击 或双相预激
炎症反应失控
MOF
基因调控
肠道屏障 功能破坏
精选ppt课件
细菌毒素
MOF机制学说 10
三、临床表现
分期
临床表现
MOF
诊断标准
精选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一般情况
三、MOF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
1期
2期
3期
4期
正常或轻度烦躁
急性病态,烦躁 一般情况差
精选ppt课件
18
一般护理
3、营养支持护理
①胃肠内营养
②胃肠外营养
③关注营养状况的各项指标
精选ppt课件
19
病情观察
重症监护,动态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 评估MOF的病因,掌握病程发展规律,进行预见性护理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度指甲色泽等
了解各脏器功能衰竭的典型表现和非典型变化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遵医嘱记录每小时出入量
有效地进行呼吸管理,是预防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是 抢救呼吸衰竭的关键所在 。 (1)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需要可放置口咽通气管、持续氧气吸入、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若检查血气分析为呼吸衰竭,可给呼吸机辅助呼吸。 (2)严密观察呼吸的变化,定时做血气分析,连续血氧饱和度(SaO 2 )监测,呼 吸衰竭主要靠血气分析结果来诊断 。 (3)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空气温湿度,吸氧时保持氧气有效湿化,使氧气经过 装有蒸馏水的装置,或给予雾化吸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内滴入湿化液(0.9% 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5mg),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严格无菌操作。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科普讲座PPT课件

常见于重症病人,尤其是感染、创伤和大手术后 。
பைடு நூலகம்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 、缺血、免疫反应等。
这些因素可以独立或共同作用导致器官功能的衰 竭。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
MODS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是常见的现象,发生率 约为20%-30%。
死亡率随受影响器官数量的增加而上升。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科普讲 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2. 为什么会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3. 何时考虑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4. 如何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5.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定义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指多个器官或 系统在病理情况下功能失调的状态。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 竭?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
关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进行早 期评估。
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减少风险。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优化病人管理
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严格监测,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包括适时的营养支持和防止感染。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为什么会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识别
MODS的早期识别可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 检查来实现。
及时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何时考虑治疗多系统器官功 能衰竭?
何时考虑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意识模糊 等。
这些症状提示多个器官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பைடு நூலகம்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 、缺血、免疫反应等。
这些因素可以独立或共同作用导致器官功能的衰 竭。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
MODS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是常见的现象,发生率 约为20%-30%。
死亡率随受影响器官数量的增加而上升。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科普讲 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2. 为什么会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3. 何时考虑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4. 如何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5.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
什么是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定义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指多个器官或 系统在病理情况下功能失调的状态。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 竭?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
关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进行早 期评估。
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减少风险。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优化病人管理
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严格监测,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包括适时的营养支持和防止感染。
如何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为什么会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识别
MODS的早期识别可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 检查来实现。
及时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何时考虑治疗多系统器官功 能衰竭?
何时考虑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意识模糊 等。
这些症状提示多个器官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衰竭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0
常见的MODS
• 代谢功能衰竭 • 凝血系统功能衰竭 • 免疫系统功能衰竭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
PPT学习交流
11
致死性组合
肾+肺 呼吸+代谢 心+肺;等
PPT学习交流
12
三 死亡率
• 单系统:25% • 三系统:85% • 四系统:100%
PPT学习交流
13
【病因】
• 多器官衰竭虽是创伤和手术后常见的现象,但 它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PPT学习交流
18
5. 医原性因素
在危重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如输液不当,或使 用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常能加深脏器的损害而 促使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PPT学习交流
19
• (二)发病机制
• 1. 多器官衰竭虽是创伤和手术后常见的现 象,但它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2. 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防御性反应一方 面可稳定自身,另一方面又损害自身。
PPT学习交流
6
概念的提出试图描述这样的临床过程: 在急性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似乎与 原发病不直接相关的远隔器官的功能损 害,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呈序贯性发展, 而病人的死亡原因往往不能用单一器官 功能的损害来解释。
PPT学习交流
7
以前曾认为,当感染发生后,机体的炎 性反应作为“抵抗能力”的主要部分与感 染进行抗衡。但忽略了烧伤、急性胰腺 炎早期无细菌感染,却出现严重的全身
PPT学习交流
26
3. 肝脏功能不全对其它脏器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16
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外伤、休克、产科疾病 均可诱发DIC,在各种组织和脏器的毛细血管 内形成弥漫性微血栓,引起出血坏死和脏器功 能不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一)
MOF死亡率
4个以上脏器 4个脏器 3个脏器 2个脏器
90%----100% 85%---90% 60%----70% 20%-----30%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二)
MOF常见病因
●严重创(烧)伤或重大手术 ●各种类型休克 ●严重感染,尤其是腹腔内感染 ●心脏呼吸骤停 ●各种医源性因素 ●潜在易发因素如高龄、免疫低下、营养不良、慢性病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
MODS发病机制
2. 氧自由基
是一化学性质非常活跃的物质,机体受到损伤时产生过多或消除 过少时,在体内蓄积,造成细胞“断子绝孙”,从而导致脏器功能障 碍。
3. 其它
DIC 氧供需及能量代谢紊乱 血管张力异常 心肌抑制因子释放…….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四)
MOF脏器发生比例 根据临床病例统计:
<2g/L 延长>3s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心脏:
心率增快、心肌酶升高、心律失常 、 心脏停止
代谢:
血糖失衡、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
基础护理
● 病室环境整洁、安静
开窗通风,必要时紫外线消毒 限制陪探视人员 病室其他人员的管理
尿肌酐
正常
176.8umol/L >176.8umol/L
尿量>40ml/h,血肌酐>176.8umol/L,尿比重≤1.012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肝:
内容 转氨酶 血清胆红素
早期 >正常值2倍 >17.1umol/L
后期 >正常值数倍 >34.2umol/L
肝性脑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胃肠道:
轻 腹部胀气 肠鸣音减弱
中枢系统:
中 腹部高度胀气
肠鸣音消失
重 麻痹性肠梗阻 应激性溃疡出血
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凝血系统:
内容
轻度
血小板 <100*109/L
纤维蛋白原
正常
PT、TT
正常
中度
≥2-4g/L 延长3s
重度 <50*109/L
…….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五)
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知晓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剂量 ●知晓有效的护理方法 ●严格遵医行为 ●医护要相互扶持,共同参与患者诊治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六)
营养支持
目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底物,维持组织
器官功能结构,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节代谢 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六)
1.滴速:从慢到快,50ml/h滴注
4-6h 后,患者耐受好,则
以25ml/h递增。
●肠内营养(胃肠道功能衰竭禁忌)
◆营养液:配置无菌
2.监测胃残留: 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潴
现配现用
留量≥200ml应暂停或减慢速度;潴
开启冰箱保存,2留4量小≤1时00有ml效增加输注速度20ml/h况
(概念、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一)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是指机体遭受一种或多种严重应激因素24h后, 2个 及2个以上重要器官呈累加或连锁形式出现的急性功能衰 竭。
强调:
1.原发致伤因素是急性的,而继发器官远隔原发伤部位。 2.致病与发生MOF必须间隔一定时间(>24小时)。 3.器官功能损害是可逆性的,发病机制被阻断,功能可恢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三)
病情观察
●知晓患者病情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 ●监测基础生命体征 ●重视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价各项仪器监测指标 ●熟知各管路作用
前提条件:大量的知识储备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四)
掌握并熟练应用各项操作技能
●CPR ●人工呼吸器 ●除颤仪 ●肾替代技术(血滤、血浆置换等) ●肠内营养 ●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 ●各有创操作护理(深静脉管、有创血压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
MOF发病机制
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
各种原因直接损伤细胞,内源性介质(细胞因子、 血管活性肽、花生四烯酸等)释放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 综合征(细胞变性坏死、器官功能受损、免疫系统破坏 等)。
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发。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
SRIS诊断标准
晚期 >28次/分
≤50mmHg <200
实性改变 >1/2肺野 呼吸紧迫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肾:
分类 少尿型
内容 利尿剂
轻度 不用
中度
重度
用(尿量增加) 用(尿量不增)
尿量
40ml/h
<40ml/h <20ml/h(6h以上)
非少尿型
尿钠
正常
20-30mmol/L
>40mmol/L
◆体温>38℃或<36 ℃ ◆脉搏>90次/分 ◆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2 <4.3kpa ◆白细胞计数> 12×109 /L或<4×109 /L或中心杆状核细胞
(未成熟细胞) > 0.1 ◆ 若为感染诱发,还必须具有活跃的细菌或病毒或真菌感染
的确实证据。
SRIS的严重程度与MO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温度37-38℃ 3.输注浓度:从低到高
◆肠内营养方式:脏器衰竭患者多初选8%用-10持%续输注
◆ 输注护理:
维持可达20%-25%
4.输注总量: 初500ml/d 3-5d达维持量2000-2500ml/d
肠内营养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食管损伤 护理:选材合适 温柔对待 局部皮肤保护 密切观察管内异常 代谢并发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血糖失衡 护理:监测指标 及时发现并报告
各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肺、肾、肝和凝 血系统为最高,心功能不全最低!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肺:是MOF发病过程中最容易最早受到损害的器官
项目 RR PaO2
PaO2 /FiO2 X线片
早期 >20次/分 ≤70mmHg
>300 可正常
中期 >28次/分 ≤60mmHg
<300 实性改变 ≤1/2肺野
减少感染的风险!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
基础护理
● 床单元
床铺 床下 床头
预防不良事件!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
基础护理
● 患者
三短六洁
良好沟通的开始!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二)
安全管理
认真评估 及时标识 采取措施 随时上报 注重交接
警惕压疮!坠床!烫伤!自杀!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一)
MOF死亡率
4个以上脏器 4个脏器 3个脏器 2个脏器
90%----100% 85%---90% 60%----70% 20%-----30%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二)
MOF常见病因
●严重创(烧)伤或重大手术 ●各种类型休克 ●严重感染,尤其是腹腔内感染 ●心脏呼吸骤停 ●各种医源性因素 ●潜在易发因素如高龄、免疫低下、营养不良、慢性病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
MODS发病机制
2. 氧自由基
是一化学性质非常活跃的物质,机体受到损伤时产生过多或消除 过少时,在体内蓄积,造成细胞“断子绝孙”,从而导致脏器功能障 碍。
3. 其它
DIC 氧供需及能量代谢紊乱 血管张力异常 心肌抑制因子释放…….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四)
MOF脏器发生比例 根据临床病例统计:
<2g/L 延长>3s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心脏:
心率增快、心肌酶升高、心律失常 、 心脏停止
代谢:
血糖失衡、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
基础护理
● 病室环境整洁、安静
开窗通风,必要时紫外线消毒 限制陪探视人员 病室其他人员的管理
尿肌酐
正常
176.8umol/L >176.8umol/L
尿量>40ml/h,血肌酐>176.8umol/L,尿比重≤1.012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肝:
内容 转氨酶 血清胆红素
早期 >正常值2倍 >17.1umol/L
后期 >正常值数倍 >34.2umol/L
肝性脑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胃肠道:
轻 腹部胀气 肠鸣音减弱
中枢系统:
中 腹部高度胀气
肠鸣音消失
重 麻痹性肠梗阻 应激性溃疡出血
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凝血系统:
内容
轻度
血小板 <100*109/L
纤维蛋白原
正常
PT、TT
正常
中度
≥2-4g/L 延长3s
重度 <50*109/L
…….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五)
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知晓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剂量 ●知晓有效的护理方法 ●严格遵医行为 ●医护要相互扶持,共同参与患者诊治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六)
营养支持
目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底物,维持组织
器官功能结构,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节代谢 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六)
1.滴速:从慢到快,50ml/h滴注
4-6h 后,患者耐受好,则
以25ml/h递增。
●肠内营养(胃肠道功能衰竭禁忌)
◆营养液:配置无菌
2.监测胃残留: 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潴
现配现用
留量≥200ml应暂停或减慢速度;潴
开启冰箱保存,2留4量小≤1时00有ml效增加输注速度20ml/h况
(概念、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一)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是指机体遭受一种或多种严重应激因素24h后, 2个 及2个以上重要器官呈累加或连锁形式出现的急性功能衰 竭。
强调:
1.原发致伤因素是急性的,而继发器官远隔原发伤部位。 2.致病与发生MOF必须间隔一定时间(>24小时)。 3.器官功能损害是可逆性的,发病机制被阻断,功能可恢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三)
病情观察
●知晓患者病情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 ●监测基础生命体征 ●重视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价各项仪器监测指标 ●熟知各管路作用
前提条件:大量的知识储备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四)
掌握并熟练应用各项操作技能
●CPR ●人工呼吸器 ●除颤仪 ●肾替代技术(血滤、血浆置换等) ●肠内营养 ●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 ●各有创操作护理(深静脉管、有创血压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
MOF发病机制
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
各种原因直接损伤细胞,内源性介质(细胞因子、 血管活性肽、花生四烯酸等)释放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 综合征(细胞变性坏死、器官功能受损、免疫系统破坏 等)。
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发。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
SRIS诊断标准
晚期 >28次/分
≤50mmHg <200
实性改变 >1/2肺野 呼吸紧迫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肾:
分类 少尿型
内容 利尿剂
轻度 不用
中度
重度
用(尿量增加) 用(尿量不增)
尿量
40ml/h
<40ml/h <20ml/h(6h以上)
非少尿型
尿钠
正常
20-30mmol/L
>40mmol/L
◆体温>38℃或<36 ℃ ◆脉搏>90次/分 ◆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2 <4.3kpa ◆白细胞计数> 12×109 /L或<4×109 /L或中心杆状核细胞
(未成熟细胞) > 0.1 ◆ 若为感染诱发,还必须具有活跃的细菌或病毒或真菌感染
的确实证据。
SRIS的严重程度与MO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温度37-38℃ 3.输注浓度:从低到高
◆肠内营养方式:脏器衰竭患者多初选8%用-10持%续输注
◆ 输注护理:
维持可达20%-25%
4.输注总量: 初500ml/d 3-5d达维持量2000-2500ml/d
肠内营养
◆ 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食管损伤 护理:选材合适 温柔对待 局部皮肤保护 密切观察管内异常 代谢并发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血糖失衡 护理:监测指标 及时发现并报告
各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肺、肾、肝和凝 血系统为最高,心功能不全最低!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
MOF临床表现 肺:是MOF发病过程中最容易最早受到损害的器官
项目 RR PaO2
PaO2 /FiO2 X线片
早期 >20次/分 ≤70mmHg
>300 可正常
中期 >28次/分 ≤60mmHg
<300 实性改变 ≤1/2肺野
减少感染的风险!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
基础护理
● 床单元
床铺 床下 床头
预防不良事件!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
基础护理
● 患者
三短六洁
良好沟通的开始!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二)
安全管理
认真评估 及时标识 采取措施 随时上报 注重交接
警惕压疮!坠床!烫伤!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