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心电图测量方法与正常心电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波:除III和aVR导联外,其它导联正
常Q波时限<0.04s,电压小于同一导联R波 的1/4。V1、V2导联不应有q波,可呈Q S型。意义: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
低电压、异常Q波(下、后壁心梗)
异常Q波(下、侧壁心梗)
异常Q波(前间壁心梗)
V1~V3导联
(五)J点
J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随S-T段移位。
(三)P-R间期
意义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正常成人P-R间 期0.12~0.20s。与年龄、心率有关。表 P-R间期延长见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缩短见于预激综合征、房室交界区心律。
P-R间期:上正常,下延长
目录 基本 测量 正常 变化意义 房室大 心梗 缺血 心律失常 心脏病 电解质 分析法
(六)S-T段
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任何导联下移不应 超过0.05mv;在V1~V3导联抬高不应超过 0.3mv,其他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意义 S-T段下移见于心肌缺血、损害、洋地 黄作用、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 S-T段上抬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 包炎、变异型心绞痛和室壁膨胀瘤。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下:合并完右
S-T段下移
室壁瘤引起的持续ST段抬高
急性心包炎所致的ST段抬高
S-T段上抬
(七)T波
形态:T波圆钝平滑占时长,前支较长,后 支较短。 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若V1 导联T波直立,V2、V3导联T波就不应倒置。 电压: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临床意义:T波低平、 双向或倒置见于心肌 缺血、损害、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 及心室内传导阻滞等。T波高耸见于急性心肌 梗死早期和高血钾。
异位起搏引起电轴偏移示意图
2
1
左室起源电轴右偏
五、心电图各部分正常范 围及其变化的主要意义
(一)P波
①形态:多数导联呈钝圆形,有时可有轻 微切迹, 切迹双峰间距<0.04s。 ②方向:P波在aVR导联倒置,Ⅰ、Ⅱ、 aVF、V4~V6导联直立,其余导联不定。 ③时间:P波宽度<0.12s。 ④电压:肢导联<0. 25mv,胸导联< 0.2mv。 ⑤临床意义:P波增宽见于左房肥大或心 房内传导阻滞,电压增高提示右心房肥大。逆 行型P′波,多表示激动从房室交界区逆行向心 房传导。
正常QRS波群
QRS宽(上右室大、中左室大、下右束支阻—
—V1或V2导联呈M形、特征性改变)
QRS宽(上左束支阻、中预激、下室早)
形态与电压
胸导联:正常人V3R、V1及V2导联为rS型, R V1<1.0mv;V5、V6导联呈qR、qRs、Rs型,R V5<2.5mv;V3、V4导联呈RS型,R/S接近1。 从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 S波逐渐变小。 钟向转位:如果过渡区波型出现于V1、V2导联, 且R/ S比例仍向左递增,表示逆钟转。如果过渡区 波型出现在V5、V6导联,且R/ S仍向右递减,表 示顺钟转。 肢导联: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RaVR <0.5mv;超过此值为右心室肥大。RaVL <1.2mv ,RaVF <2.0mv,超过此值为左心室肥大。 Ⅱ导联 主波常向上。
第二节
心电图测量方法 与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
0.2S
1S
定准电压
1mv 10mm
1mv
5mm
二、心率的计算
目测法
1S
计算法:60/R-R(或P-P)间距平均值(S) 查表法:637页
心 电 图 各 波 段 间 期 的 测 量
室壁激动时间(VAT)
V1
V5
四、心电轴
全部瞬间综合向量进一步综合而成 的总向量,总方向,总趋势,常与其中 最大向量方向一致。
低血钾
U波增高(低钾)
正常心电图
P波的方向示意图
aVR aVR
—
+
正常 P波
+
逆P
—
Ⅰ
Ⅱ aVF
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6
Ⅲ aVF
Ⅱ
P高尖
P
P宽双峰、后高
右 房
左 房
右房大
左房大
P波:上正常、中变宽、下变高
逆行性P波
窦P
(二)Ta波
心房的复极波。电压小,与QRS 、S-T重叠,不易察觉。仅在房室传导 阻滞、心房肥大、心动过速等情况下 可见;使P-R段下斜或S-T段的J点压低。
正常QRS波形
钟向转位(上图顺钟向转位-过渡区波型出现于V5、V6导联,下
图逆钟向转位-过渡区波型出现于V1、V2导联)
低电压:6个肢体导联中每个QRS波群正
向波与负向波的电压绝对值之和均小于0.5mv ,和(或)每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正向波与 负向波电压的绝对值之和均小于1.0mv。临床 意义: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 心肌损害、胸腔积液、气胸、少数正常人等。
aVR
P
0.12~
P-R
0.20s
QRS S-T T 交界性异位搏动形成示意图
Ⅱ
WPW图解
预激的心电图
预激综合征(上:间歇性)
交界性早搏
P-R间期缩短
(四)QRS波群
时间
正常:成人 0.06 ~ 0.10s,婴童 0.04 ~ 0.08s。V1 导联R峰值VAT<0.03s, V5导联VAT<0.05s。 意义:QRS波群时间或VAT时间 延长, 见于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及 预激综合征。
± 180
0
Ⅰ 0
心电轴目测法
振幅法
窦性心律
逆P
电轴偏移
心电轴临床意义
心电轴+30°~+90°,电轴不偏; 正常心电轴0°~+90°。
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婴幼儿、垂直位心脏、 肺气肿、右室肥大、左后分支阻滞、广泛心 肌梗死、左室起源室速等。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左室肥大、左前分 支阻滞、右室起源室速等。
T波改变
高血钾
低血钾
洋地黄 作用曲线
左室肥厚 伴劳损
心肌缺血所致的冠状T波
T波改变
T波增高
ST-T改变
原发性ST-T改变:凡心室除极程序正常而 ST-T异常者,多提示心肌病损。
继发性ST-T改变:凡心室除极程序异常而 ST-T发生相应改变者,不一定有心肌损害。
原发性ST-T改变(QRS时间正常)
继发性ST-T改变(QRS时间延长)
(八)Q-T间期
范围 Q-T间期与心率密切相关。0.32~0.44S。查表。 Q-Tc=Q-T/ R-R。最高值0.44S。 临床意义 Q-T间期延长见于心肌损害、缺血、心室 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心肌炎心肌病、低血 钙、低血钾、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奎尼丁、 胺碘酮药物作用。 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和洋地黄作用。
Q-T间期延长(低钙)
QT延长引起猝死的机制
QT
( 洋 地 黄 作 用 )
间 期 缩 短
(九)U波
正常:
U波与T波方向一致,低于同导联T波,V3 导联较清楚。T-U段。 意义:
U波大于1/2T波为增高,最常见于低血钾, 也可见奎尼丁、洋地黄、肾上腺素应用后。 U波倒置见于高心病、冠心病、心肌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