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旗袍的服饰渊源及其国际化趋势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旗袍经过了怎样的变迁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旗袍经过了怎样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d1e28e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6.png)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旗袍经过了怎样的变迁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起源于上海的民国时期。
起初,旗袍是一个宽松、围腰的连衣裙,被称为“长衫”或者“广袖长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旗袍逐渐演变成了现代华美独特的服饰。
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广东地区。
在清朝乾隆时期,广东园林里的女子就开始穿着短衫长裤,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广东旗袍的雏形。
这种旗袍以绸缎为材料,宽松舒适,特点是袖口和下摆都用丝丝编织成的彩带装饰。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地区的旗袍开始流传到上海。
上海是旗袍的重要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在当时上海已经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倡导西方现代化的思潮对旗袍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的文化融合和外国文化的冲击,使旗袍开始接纳西方的设计元素,逐步演变成了注重剪裁和轮廓线条的现代化款式。
到了20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流行于上海的社交场合。
享有盛名的旗袍店“马应龙”成为了旗袍制作的代表。
这些店铺聘请了一批有才华的设计师,他们将上海的时尚与传统的中国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旗袍款式。
旗袍在30年代的上海达到了顶峰。
那个时期,旗袍不仅是上流社会女性的标志,还成为了国际上认可的时尚符号。
各种时尚杂志和电影都展示了旗袍的华丽和精致。
同时,旗袍也进一步融入了西方的风格,采用了更多的人字领、立领和紧身设计。
但是,在近年来,旗袍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旗袍在国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旗袍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注重舒适性和个性化。
现在,旗袍既可以作为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场合,也可以作为休闲服装穿着在日常生活中。
总的来说,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瑰宝,经历了从广东到上海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再到现如今的复兴和创新。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女性的优雅和美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
关于中国旗袍的介绍
![关于中国旗袍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14a6f3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2.png)
中国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风格。
以下是关于中国旗袍的介绍:
起源和历史:旗袍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起初是满族人的传统服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旗袍逐渐成为了广大华人女性的时尚选择,并在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期达到了巅峰的流行。
设计特点:旗袍采用修身的剪裁,突显女性的曲线美。
它通常具有高领、右侧斜开的襟扣、合身的上身和修长的裙摆。
旗袍的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简洁,展现了端庄、典雅的气质。
材质和装饰:旗袍常使用丝绸、棉布、缎子等优质面料制作,以保证其光泽和质感。
旗袍的装饰通常包括刺绣、绣花、玉石装饰、扣子等,以增添华丽感和个性化。
区域特色:中国各个地区的旗袍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风格差异。
例如,上海旗袍以其典雅大方的风格而闻名,广东旗袍则更注重色彩的鲜艳和细节的繁复。
现代传承:尽管现代时尚趋势的改变,旗袍仍然保持着特殊的地位。
它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常常在特殊场合如婚礼、庆典、演出等穿着。
同时,许多设计师也将旗袍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现代旗袍风格,使其在国内外的时尚舞台上继续发展和演进。
中国旗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的风格,展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和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时尚服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旗袍的变化趋势
![旗袍的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83236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a.png)
旗袍的变化趋势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起源于清代,并在20世纪初流行起来。
它具有独特的设计和优雅的风格,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在款式、材质和穿着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旗袍的变化趋势。
首先,旗袍的款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期的旗袍设计简单,廓形贴身,长至膝盖或脚踝,袖子修长,领口合身。
随着时代的进步,旗袍逐渐融入了西方的设计元素,形成了现代的旗袍款式。
现代旗袍设计独特、多样,有长袖、半袖、花袖等不同款式,同时还有各种领型和裙摆长度选择。
同时,旗袍还融入了各种装饰元素,如刺绣、花朵和珠片等,使得旗袍更加美丽而华丽。
其次,旗袍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
早期的旗袍主要采用的是丝绸这一传统材料,丝绸的光泽和质感与旗袍的设计完美结合,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随着工艺的进步,今天的旗袍材质也非常丰富多样,除了丝绸,现在还有化纤材料、纯棉、真丝和麻等等可供选择。
然而,无论是何种材质,旗袍都保持了它的华贵和高质感。
此外,旗袍的穿着方式也有所变化。
早期的旗袍主要是通过系带来维持固定,使得整个服装更加合身。
而现代的旗袍则引入了更多现代化的穿着方式,例如拉链、纽扣和搭扣等等。
这些改变让旗袍穿起来更加方便,也更符合现代女性的生活习惯。
此外,旗袍的穿着场合也有所扩展。
早期的旗袍主要是作为传统的礼服或正装,穿着于重要的场合和节日活动中。
然而,现代的旗袍已经成为了一种多样化的时尚单品,适合各种场合的穿着。
无论是参加晚会、婚礼、舞会或是宴会,旗袍都可以展现女性的优雅与魅力。
总的来说,旗袍的变化趋势是多样化和现代化的。
它不仅从款式、材质和穿着方式上有所改变,还适应了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
尽管旗袍的变化多样,但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依然被保留和传承着。
旗袍在时代的变迁中,从过去的传统服饰转变为现代时尚的代表,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流行与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流行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d85c580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9.png)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流行与演变传统服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与时代发展的见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服饰旗袍在近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的特点与流行、以及旗袍的演变与现代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起源可追溯到清朝时期。
清代早期,汉族女性主要穿着褙子、襦裙等宽松的服装,而满族女性则流行穿着束腰收脚的旗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服装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汉族和满族特色的旗袍。
清末民初,旗袍逐渐普及并成为女性主流服装。
这主要得益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风气的转变。
那个时期,西方文化与思潮的涌入使得中国社会开始接受新观念,人们开始崇尚现代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
而旗袍以其独特的设计与华丽的面料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时尚女性的首选。
二、旗袍的特点与流行旗袍作为一种独特的女性服装,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是其剪裁精致合身。
旗袍的设计注重曲线美,能够凸显女性的身材优势,体现出女性的温婉与妩媚。
其次是丰富多样的样式与款式。
旗袍可以根据不同场合和季节的需要进行变化,例如有长袖旗袍、官服旗袍、夏装旗袍等。
同时,旗袍的花纹和装饰上也往往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从历史的角度看,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达到了巅峰时期,成为社会上流女性的时尚标志。
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旗袍成为了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同时,电影、明星和时尚杂志的推崇也进一步推动了旗袍的流行。
三、旗袍的演变与现代设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旗袍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接触到更广泛的外来文化,这对旗袍的设计与流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旗袍在保留经典元素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从而赋予了旗袍更多的年轻化与时尚感。
现代旗袍的设计更加注重舒适度和多样性,既可以符合传统的审美要求,又可以满足现代女性对穿着的个性需求。
旗袍社会实践报告
![旗袍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0c6d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b.png)
一、引言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旗袍的魅力,我们组织了一次旗袍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我们试图揭示旗袍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二、旗袍的历史渊源1.起源旗袍起源于清朝末年,最初是满族妇女的日常服饰。
由于满族女性崇尚自由,因此旗袍设计注重舒适、宽松,便于行动。
随着满清政权的衰落,旗袍逐渐传入汉族女性中,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2.发展民国时期,旗袍经历了从宽松到紧身的演变过程。
这一时期的旗袍款式多样,色彩丰富,成为女性展现个性的重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经历了短暂的沉寂期,但在改革开放后,旗袍逐渐复兴,并成为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三、旗袍的文化内涵1.审美观念旗袍以曲线美为特点,强调女性的柔美和曲线。
这种审美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婉约派”美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
2.礼仪文化旗袍在穿着时要求女性端庄、稳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旗袍的穿着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3.象征意义旗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团结一心。
在国际舞台上,旗袍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女性的魅力。
四、旗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1.时尚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旗袍逐渐融入了时尚元素,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现代旗袍在设计上更加注重简约、大气,同时融入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使得旗袍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具时尚感。
2.创新设计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现代旗袍在面料、款式、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例如,采用环保面料、加入现代元素、运用立体剪裁等,使旗袍更具个性化和实用性。
3.旗袍文化传承为了传承旗袍文化,许多设计师和学者致力于旗袍的研究与推广。
他们通过举办旗袍秀、讲座、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旗袍的历史、文化和魅力。
五、旗袍社会实践调查结果1.旗袍认知度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旗袍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旗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旗袍各种调研报告
![旗袍各种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197f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旗袍各种调研报告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以其独特的剪裁和华丽的绣花装饰而闻名。
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和复古的风格,旗袍在时尚界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旗袍的调研报告,以下将从历史渊源、设计特点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旗袍的历史渊源十分悠久。
旗袍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叶,当时的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旗袍逐渐普及开来,并成为中国女性最重要的时尚象征之一。
旗袍以其贴身的剪裁和优雅的曲线展现女性的柔美和端庄,而且适合各种场合和身材类型的女性穿着。
其次,旗袍的设计特点独具一格,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旗袍独特的剪裁方式,能够将女性的身材优势展示得淋漓尽致,并强调腰部的线条美。
此外,旗袍通常会使用丝绸、缎子等高质量的面料,再加上精细的绣花和刺绣装饰,使得旗袍具有华丽而又充满珠宝感的外观。
同时,旗袍也在现代汲取了一些西方时装的元素,创新设计,如现代旗袍的剪裁和颜色搭配等也给人一种时尚感。
最后,旗袍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前景。
旗袍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女性喜爱的传统服饰,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和人们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增加,旗袍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
很多国际时装设计师也开始将旗袍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此外,旗袍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个性化的追求使得旗袍越来越受到年轻女性的欢迎。
综上所述,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的代表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
其独特的剪裁和华丽的装饰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且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我们相信旗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能够成为时尚界的亮点之一。
2024旗袍介绍
![2024旗袍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7362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f.png)
旗袍介绍•旗袍起源与历史发展•旗袍款式与特点分析•旗袍面料与制作工艺探讨•旗袍搭配技巧与穿着建议•旗袍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旗袍品牌推荐及购买指南旗袍起源与历史发展旗袍最初源于清代满族人的传统服装“旗装”。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经过上海等地的改良和发展,逐渐演变成如今熟知的旗袍样式。
20世纪初,受西方裁剪技术的影响,旗袍开始变得更加贴身和展现女性曲线。
起源背景及时间清代旗袍民国旗袍30-40年代50年代以后历代变迁与流行元素01020304宽松、平直,注重色彩和图案设计,反映满族文化特色。
逐渐收腰,展现女性身材曲线;流行高领、斜襟、盘扣等独特元素。
旗袍进入鼎盛时期,各种面料、款式和图案层出不穷,成为当时女性最时尚的服装之一。
旗袍逐渐退出主流服饰舞台,但在特定场合和文化活动中仍被穿着和展示。
现代社会中旗袍地位旗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被广泛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和传统文化活动。
许多设计师将旗袍元素融入现代时装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东方韵味的时尚单品。
旗袍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被众多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所喜爱和追捧。
在国际舞台上,旗袍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喜爱。
许多国际知名设计师和品牌也纷纷推出具有旗袍元素的时装系列,进一步扩大了旗袍的国际影响力。
在国内,旗袍被视为传统服饰文化的瑰宝,深受各年龄层女性的喜爱和尊重。
国内外影响力及认可度旗袍款式与特点分析传统款式概述传统旗袍的经典元素,体现中式盘扣的精致工艺。
右衽大襟的独特造型,彰显东方女性的婉约韵味。
贴合女性身材曲线,展现婀娜身姿。
方便行走的同时,增添一抹性感风情。
立领盘扣斜襟设计修身剪裁侧边开叉融入时尚元素创新剪裁手法多元色彩搭配面料材质更新现代改良设计方向如蕾丝、镂空、刺绣等,使旗袍更具现代感。
运用撞色、渐变等色彩组合,丰富旗袍的视觉效果。
采用不对称、拼接等设计,打破传统束缚。
选用新型面料,如真丝混纺、亚麻等,提升穿着舒适度。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cdd6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4.png)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旗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之一,起源于清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时尚之一。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朝。
旗袍最初源自中国传统的汉族服饰“襦裙”,也叫“大袖襦”。
在明朝时期,女性的襦裙通常由上衣和下摆组成,上衣的袖子比较宽松,下摆则比较宽阔。
襦裙的制作材料多为丝绸,颜色也以明亮的色彩为主。
在这个时期,襦裙主要被富贵人家的妇女所穿着。
随着历史的发展,襦裙逐渐成为民间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
在清朝时期,因为满族的统治,满族的服饰风格渐渐影响了华族,从而对襦裙进行了改良。
女性的襦裙变成了高领、紧身的上衣,袖口也更加收紧,下摆则逐渐略微收窄。
这种新的襦裙,被称为“靴裙”。
进入20世纪3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旗袍开始进入现代人们的视野。
上海成为旗袍的发源地之一。
当时,社会风气渐渐开放,女性开始追求自由和个性。
旗袍凭借其独特的剪裁和华丽的图案,成为时尚女性的首选。
与此同时,许多设计师也开始对旗袍进行改良和创新。
他们加入了西方服饰的元素,并注重细节和廓形的设计。
旗袍的颜色也更加丰富多彩,注重纹饰的金银刺绣,使得旗袍更加美丽动人。
著名的旗袍设计师李寿康更是将旗袍的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并成为旗袍设计的奠基人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旗袍成为一种标志着现代女性的时尚服饰。
不论是参加政府活动、社交场合,还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旗袍一直风靡一时。
旗袍穿来穿去,使得中国女性尤其是上海女性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尚的多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畅通,旗袍逐渐被时尚界所遗忘。
西方服饰的大规模进入使得旗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最近几年来,旗袍又开始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具有浓厚中国国际时尚色彩的民族服饰。
旗袍在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时尚设计的元素,重新焕发出了青春活力。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服饰发展的一个缩影。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4028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d.png)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起源于清朝晚期的上海,经过多次改进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之一。
旗袍最早起源于民国时期的大正时代,当时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交融,使女性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时期的旗袍为一种基本款式,有着宽松的裁剪和多种颜色的斜襟,非常适合运动和舞蹈。
1929年,世纪之交商业凤凰杂志推出了一种新式旗袍,为其加上了褶子和小尖拎,注入了更多的东方元素。
这一次改进使旗袍更加具有中国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1920年代至1940年代,旗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改良的旗袍设计更突出了女性的曲线和身材,非常凸显优雅的魅力。
并且,旗袍的流动性和简单的线条设计使其不仅适合正式场合,也适合日常生活。
这时期的旗袍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戏剧和时尚杂志中,成为了当时的时尚潮流。
然而,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旗袍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由于社会主义的思潮影响,传统服饰被视为封建残余,人们普遍选择穿西式服装。
旗袍逐渐式微,甚至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象征。
但是,旗袍在这一时期的衰退并没有被完全消除,可见在宴会、婚礼等正式场合,人们仍然喜欢穿着旗袍。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复兴运动,旗袍再次得到了重视和关注。
人们重新认识到旗袍的美和优雅,且开始尝试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相融合,使旗袍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旗袍以更多的样式和材质呈现在舞台上,成为中国和国际时尚界的热门时装。
同时,旗袍还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展示了中国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旗袍从起初的一种简单的设计不断发展和改良,经历了起伏和辗转,但始终保持着中国女性服饰的传统和魅力。
如今,旗袍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并且在国内外的时尚界中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中国旗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旗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edbb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6.png)
中国旗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一篇:中国旗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近年来,中国旗袍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中国旗袍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旗袍行业的历史与背景中国旗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是顺应时代潮流而逐渐演变而来的。
旗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满族的传统服饰,后来经过改良和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旗袍风格。
旗袍以其简约、优雅的特点,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饰。
二、中国旗袍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旗袍行业已经逐渐走出了低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旗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旗袍的设计与时俱进,融入了现代元素,更加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
在市场方面,旗袍行业的销售额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各大电商平台的崛起,为旗袍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同时,旗袍的国际市场也在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欣赏和购买中国旗袍。
三、中国旗袍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中国旗袍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技术的进步为旗袍设计和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如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数字化打印技术,旗袍的设计创新更加便捷,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旗袍行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同时,市场营销也是关键,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旗袍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应该与时俱进,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让旗袍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旗袍行业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提高,旗袍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旗袍发展总结发言稿范文
![旗袍发展总结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2aa67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8.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回顾和总结旗袍的发展历程。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
在此,我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旗袍的发展总结。
一、旗袍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旗袍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汉服,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当时,汉服主要以长袍为主,分为上衣和下裳两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逐渐演变出各种款式,其中以“对襟衣”和“马面裙”最为典型。
到了唐代,由于女性地位逐渐提高,汉服开始向女性服饰倾斜,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唐装”。
2.发展(1)宋代:宋代是旗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时,女性服饰以宽松、简约为主,旗袍的款式也逐渐趋于成熟。
宋代旗袍的特点是领口较高,袖子较长,下摆较宽,呈现出一种端庄、典雅的风格。
(2)明代:明代是旗袍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明代的旗袍以宽大的袖子、高领口、长裙摆为特点,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同时,明代的旗袍还出现了“披风”和“云肩”等装饰,使旗袍更具艺术魅力。
(3)清代:清代是旗袍发展的巅峰时期。
清代旗袍以满族服饰为基础,融合了汉族服饰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清代旗袍的特点是高领、窄袖、长裙摆,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装饰元素,如盘扣、流苏、云肩等。
(4)近现代:近现代,旗袍经历了从封建束缚到自由发展的过程。
民国时期,旗袍开始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逐渐变得简洁、大方。
新中国成立后,旗袍成为女性服饰的代表,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旗袍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时尚界的热门话题。
二、旗袍的传承与创新1.传承(1)传统工艺:旗袍的传承离不开传统工艺。
从面料选择、剪裁设计、缝制工艺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今,许多传统工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使旗袍更具历史底蕴。
(2)文化内涵:旗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词、绘画、音乐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旗袍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旗袍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2.创新(1)款式创新:为了适应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旗袍在款式上进行了不断创新。
中国民族服饰旗袍研究
![中国民族服饰旗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656e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9.png)
中国民族服饰旗袍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旗袍一直以其优美的线条、典雅的颜色、简洁的剪裁,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服装。
旗袍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的一种,其源于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对中国民族服饰旗袍进行研究,以探究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1. 旗袍的历史渊源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旗人妇女首次穿上旗袍,旗袍在宫廷宴会和娱乐活动中被广泛地采用。
经过长期的发展,旗袍逐渐普及到一般市民之中。
1920年代,随着时尚和文化的进步,旗袍逐渐变得流行起来,并成为上海时装设计的代表。
2. 旗袍的创作和样式旗袍是一种套在身上的紧身衣服,有着多种款式和不同的颜色。
它紧束于胸腰部位,大大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
旗袍的着装风格具有优雅、静谧、婉约等特点,给人以干净、洁白的感觉。
旗袍的颜色和图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蓝色象征清新明亮,紫色象征神秘和思考。
3. 旗袍的文化内涵旗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家族传统、地域和风俗习惯。
在古代中国,人们会将其家访衣着喜好的文化传统由祖母、母亲转交到女儿手中,教授她们如何挑选并制作旗袍。
这堪称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
旗袍的独特韵味和民族风情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旗袍之美已被中国民众广泛认知,并成为国内外爱好者的追求。
现在,旗袍已不单单是一种传统服饰,更成为文化熔炉中的璀璨明珠,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和悠久历史。
综上所述,旗袍作为传统的民族服饰,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值得挖掘的。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民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将其打造成为中华领土上重要的文化品牌,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进程。
近代旗袍演变的特点趋势
![近代旗袍演变的特点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b0344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c.png)
近代旗袍演变的特点趋势近代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之一,在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变革。
旗袍作为一种特定的服饰,其风格和变化受到了历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种演变过程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旗袍的发展历程、设计风格的变化以及时尚趋势等方面来简要介绍近代旗袍演变的特点趋势。
首先,近代旗袍的演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快速地现代化,各种西方文化和时尚风潮也开始进入中国。
这使得中国传统服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改变。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西方的影响,传统旗袍开始进行改良和演变。
旗袍的长度逐渐缩短,样式也变得更加紧身,注重修饰女性的身材曲线。
这一事件标志着旗袍向近代时尚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旗袍也发生了更大的改变。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随着电影和广播的兴起,旗袍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时尚代表。
一些有名的女演员如尹洁仪、聂耳等尝试了不同样式的旗袍,使它成为广大女性的梦寐以求的服饰。
这一时期的旗袍增加了更多的装饰和细节,流行起蝴蝶结、花边、褶皱等元素。
同时,由于时装设计师们对旗袍的改良和创新,旗袍的款式越来越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场合的需求。
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和文化革命,传统服饰成为官方压制的对象。
在这个时期,旗袍的流行度下降,人们开始着装趋向于更加简单、朴素的风格。
然而,旗袍并没有消失,一些民间艺术家和设计师积极保护和传承旗袍的传统,并将其融入到当代的服饰设计中。
他们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工艺实践,使旗袍在这个时期重新焕发了生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旗袍再次成为时尚圈的焦点。
设计师们开始将旗袍与国际时装趋势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样化、多元化的旗袍款式。
例如,一些设计师将传统的旗袍元素与现代的剪裁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具时尚感的旗袍设计。
同时,一些独立设计师倡导可持续时尚,利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并通过与手工艺人的合作,将传统的旗袍工艺与当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旗袍礼仪国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旗袍礼仪国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67b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6.png)
旗袍礼仪国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旗袍是一种代表华夏文化的传统服饰,以其独具魅力的设计和绣花工艺而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旗袍礼仪在国外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本文将对旗袍在国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旗袍在国外的现状1. 旗袍在欧美地区的受欢迎程度逐渐上升。
随着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增加,西方市场对旗袍的需求也在增长。
许多国际时装秀上出现了旗袍的身影,并且在好莱坞等西方电影中也频繁出现了旗袍的元素。
2. 旗袍在亚洲地区的市场份额较大。
作为旗袍的发源地,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对旗袍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
尤其是日韩,旗袍在这些国家的时尚界已经成为主流,许多年轻人愿意穿着旗袍参加各种盛会。
3. 旗袍在非洲和南美洲等地的市场潜力巨大。
这些地区的文化与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旗袍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
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些市场,通过开设专卖店和参加国际展览等形式进行推广。
二、旗袍礼仪的国际化特点1. 融汇中西文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旗袍礼仪逐渐融汇了中西方文化,使其更具全球化的特点。
在设计上,旗袍结合了传统元素和国际时尚的潮流,推出了更具现代感的款式。
在礼仪方面,旗袍礼仪注重尊重对方文化差异,以和谐友善的态度赢得国际间的认可。
2. 弘扬东方文化。
中国旗袍被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优雅、华丽的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旗袍礼仪的国际化努力将助力于推广和弘扬东方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制定适应不同文化的礼仪规范。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的礼仪习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旗袍礼仪需要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规范。
例如,在西方,旗袍的长度要适度,露肩设计要避免过分暴露;而在亚洲,旗袍可以更具个性化,颜色和图案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
三、旗袍礼仪的未来趋势1. 个性化设计将成为主流。
随着时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旗袍礼仪的设计也将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设计师将充分利用面料、颜色和图案等元素,推出更具个性化的旗袍款式,以满足消费者对独特性的追求。
旗袍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旗袍的变化趋势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275c4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e.png)
旗袍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旗袍是中国传统民族服装之一,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时代变迁,在外观、材质、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下面将从起源、发展、流行趋势等方面详细介绍旗袍的变化趋势。
首先,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当时是满族人民穿着的一种民族服饰。
早期的旗袍以宽松的剪裁和细致的刺绣为特点,富有中国传统的华丽和典雅之美。
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近代化的进程,旗袍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20世纪初,旗袍逐渐取代了汉民族妇女的旗装,成为中国妇女的主要服装之一。
同时,腰身收紧,裙襟收缩,以突出女性的曲线美。
这种紧身剪裁的旗袍,称为“英国味”。
在这个时期,旗袍逐渐成为时尚女性的时尚选择,成为上层社会女性的流行服装。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进一步演变为更加修身的款式,腰部线条更加明显,体现出女性的纤细曲线。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变种款式,如更短的旗袍、露肩旗袍等,迎合了当时时尚的需求。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旗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949年以后,旗袍的设计与裁剪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例如,取消了高领,改为低领或无领设计,以适应夏季的炎热天气。
此外,旗袍的领子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V领、圆领、方领等多种设计,使得旗袍更加多样化。
到了19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对旗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旗袍逐渐演变为时尚的夜宴服饰,各种新颖的设计和创意被引入,如剪裁更加合身、颜色更加丰富、面料更加多样化等。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旗袍品牌,如“南派三叔”、“上海茉莉”等,为旗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旗袍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和时尚的代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影响,旗袍逐渐融入到世界时尚舞台,成为国际时装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旗袍的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有更多的国际设计师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使其更加时尚和具有国际化的魅力。
旗袍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旗袍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324f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f.png)
旗袍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旗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旗袍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旗袍的历史进行总结,并介绍旗袍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和影响。
一、旗袍的起源旗袍起源于清朝晚期,最初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被称为“瑶妃服”。
它的特点是紧身上衣、立领和裙摆的宽松样式,充分展示了女性的曲线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旗袍逐渐流行起来,并成为了中国女性的时尚代表。
二、旗袍的演变1. 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旗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胸前的纽扣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侧开的扣子。
裙摆的长度逐渐减短,展示了女性的美腿。
同时,各地的传统文化和工艺也融入到旗袍的设计中。
2. 解放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象征,因此不再是主流的时尚风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旗袍重新流行起来。
设计师们开始将旗袍与新颖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三、旗袍的影响1. 社会影响: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的代表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够被人们所认可。
不仅在时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文化交流:旗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同时,旗袍也和其他国家的服饰进行了交流和融合,形成了新的时尚风格。
3. 经济价值:旗袍作为一种时尚产品,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旗袍的生产和销售对于相关的产业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总结: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起伏和变革。
从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到现代时尚的代表,旗袍通过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和创新。
它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通过对旗袍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旗袍文化内涵介绍
![中国旗袍文化内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1c398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a.png)
中国旗袍文化内涵介绍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被称为“国花衣冠”,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历史渊源、设计特点、寓意象征和传承演变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阐述旗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历史渊源旗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民国时期,最初是男性的军装。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改良和发展,成为女性的主要服装。
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旗袍逐渐成为上海滩上流社会女性的时尚潮流,后来传到其他地区,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
二、设计特点旗袍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剪裁和细节处理方面。
旗袍特别注重女性的曲线美,紧身上部展现了女性的上身曲线,下部则延伸成裙摆,端庄而优雅。
旗袍的领子通常呈直角形状,袖子简洁明快。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良,旗袍的样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传统款式到现代时尚元素的加入,更加丰富多样。
三、寓意象征旗袍承载着丰富的寓意象征。
旗袍的紧身上身展现了女性的婀娜多姿,下部裙摆的展开则象征着女性的温柔和魅力。
旗袍所体现的是女性的美丽和柔情,充分彰显了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
同时,旗袍也承载着女性的自信和坚强,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与力量。
四、传承演变旗袍在传承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各种风格的旗袍都有所发展。
例如,北京旗袍、广东旗袍和上海旗袍等。
每个地区的旗袍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点,体现了中国各地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同时,现代旗袍也在设计上进行了革新,融入了各种时尚元素,使旗袍成为现代女性时尚的代表。
五、影响和重要性旗袍不仅仅是中国女性的服装,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自信和美丽,是中国女性的象征。
同时,旗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代表着中国古老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旗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被广泛运用于舞蹈、戏曲和电影等艺术表演中,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美。
总结起来,中国旗袍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女性服装。
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女性的美丽、自信和坚强。
中国旗袍背景总结
![中国旗袍背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d782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d.png)
中国旗袍背景总结1. 简介中国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旗袍起源于晚清时期,经过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旗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优雅的线条,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目光。
本文将对中国旗袍的背景进行总结,探索其历史、风格和影响。
2. 历史背景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
当时,中国传统女装主要是长袍和褙子,略显笨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开放,入境外文化的影响开始流入中国,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于是,旗袍开始流行起来。
旗袍最早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传统服饰。
当时的旗袍呈现出典雅的设计和精致的工艺,受到了社会上层人士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扩展,旗袍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时尚。
3. 设计风格中国旗袍的设计风格独具特色,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和端庄。
3.1 剪裁旗袍的剪裁非常注重女性身材的线条和曲线美。
通常,旗袍的上半部分是修身的,强调女性娇小的腰身和曲线。
下半部分则呈现出自然垂坠的效果,让女性的身材更加动人。
3.2 面料旗袍的面料多种多样,包括丝绸、棉织物和化纤材料等。
其中,真丝被认为是制作旗袍的最佳面料,因为真丝不仅质感柔滑,还能更好地展现旗袍的流线美。
3.3 色彩中国旗袍的色彩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红色、黑色、蓝色和绿色等。
其中,红色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旗袍颜色,象征着喜庆和幸福。
4. 影响中国旗袍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对世界服装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文化传统中国旗袍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
旗袍的设计和工艺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和智慧,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时尚界中国旗袍在时尚界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国际红毯还是时尚杂志封面,中国旗袍都经常出现。
其独特的设计和优雅的风格吸引了众多时尚爱好者和设计师的关注。
4.3 旅游中国旗袍也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在中国,很多旅游景点都会提供旗袍租赁服务,游客可以穿上旗袍拍摄照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旗袍的服饰渊源及其国际化趋势陆洵异(江苏南通职业大学成教处,江苏南通226007)摘要:民国前旗袍的主要变化和演进是在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之间完成的,民国期间才达成了满、汉两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就是“对内融合”的表现;民国期间旗袍的改良是“西风东渐”即吸收外来服装造型方法的结果;旗袍所参与的“国际化”过程及其变化结果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服装史上两次大规模对外交流实现的。
旗袍的“国际化”促进了中国居民衣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服饰物与穿着机能的改进即为其具体体现。
民国前旗袍等中国服装的主要演变方式是在中华民族内部的一种纵向的传承,而在民国后大量吸收了西方服饰造型的内容,在演化方式上也由横向的传播替代了纵向的继承。
旗袍的由离体到紧体、由平面到曲面、由连袖到装袖的变化就是这种横向传播的典型。
关键词:中国旗袍;服饰渊源;国际化趋势中图分类号:TS9411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3)12—0478—03收稿日期:2003-10-20作者简介:陆洵异(1963-)女,江苏海门人,江苏南通职业大学成教处实验师,主要从事中国服饰史研究。
一、“袍”与“旗袍”的渊源及其一般特征11“袍”与“旗袍”的渊源上古代的中国服装可以分为造型结构上的上下分离的二段式服装“上衣下裳”制和上下连体的一段式服装“深衣制”,这两种形制预示了以后中国服装发展的两大趋向。
诞生于秦汉时期的“袍”实际上就是“深衣”的直接继承者。
“旗袍”是中国东北地区以满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的一种上下连体式服装。
它是伴随着这些民族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形态的不断进步而诞生和演进的,如果把旗袍放到中华民族的整个服饰体系之中,那么显然它应该是袍的一个分支。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袍”、“旗袍”与希腊的CHITON 、罗马的TO G A 、埃及的KALASIRIS 等都属于连体的一段式服装,虽然“袍”与“旗袍”是包裹型、别的那些是挂覆型,事实上这时一段式服装的形成是各个文明体系各自独立演化的一种巧合,而非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服饰史上这是一个有国际关系而无国际交流的时代。
21“袍”与“旗袍”的一般特征通过比较最容易将特征表述清楚。
旗袍与汉族的“袍”在功能上是有区分的:汉袍起初是作为深衣的一种内衣而穿用的,以后才演化、升格为外服,而旗袍、蒙古袍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袍一直就是作为外服来穿用的。
旗袍与汉族的“袍”在造型上是既有区分又有类似:区分之一是汉袍通常不开衩而旗袍都开衩,区分之二是汉袍通常无领而旗袍通常有领。
类似之处是双方都是宽大离体、衣片连袖的平面裁剪结构,这也是中国传统服装一贯的结构方式。
二、“旗袍”的对内融合与“国际化”“旗袍”的形成首先是中华民族内部各地区、各民族服装交叉辐射的结果———这种对内融合可以按其时间与对象分为两个步骤。
11第一步是北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满族是由历史上的女真族演化而来(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族),在其跨越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沿革中,与北方的蒙古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交往十分密切。
他们曾经都是行围打猎的游牧民族,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他们又大都活动于祖国的东北方,有着类似的生存环境。
这些类似的客观条件使他们在着装上也作出了一个共同的选择———都以上下连体的一段式袍服作为自己的外服,同时密切的交往又使他们互相注意到彼此服饰上的长处并加以借鉴,从而使这些“袍”在外观上越来越接近。
21第二步是满、汉之间的融合这次融合的发生时间是辛亥革命后的20世纪20至40年代。
辛亥革命前,汉族妇女为了与清朝政府推行满族服饰相对抗,情愿放弃了同样有着漫长历史、并一直在延续穿用的汉袍,而重新穿起了古老的二段式总24卷第12期2003年12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1Humanities &S ocial SciencesVol 124No 112Dec 12003服装“上衣下裳”———表现为上袄下裤或上袄下裙的形式。
相反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却令人值得玩味地接受了“旗袍”,但问题是这时的“旗袍”已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改变。
这种改变就是,在20年代末,在欧美服装造型的影响下,进一步发生了减短衣长、收紧腰身的变化。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开始在腰线处向里收拢,使旗袍的轮廓线一改以往的直腰直线式为收腰曲线式。
应该注意到,“收腰”这个特征是民国前的旗袍所不具备的,也是所有中国以平面裁剪方式来造型的传统服装所不具备的。
这个变化,是吸收了西式服装造型的结果,是民国时期中国服饰文化“国际化”的大潮流的体现。
当时的画家兼设计师叶浅予先生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中西方服装进行交流、走向共同的迹象。
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就意味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勿需讳言,比中国早一步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西方代表着“现代”———故空间上的“外”影响“中”,同时也有时间上的“今”影响“古”的意思。
由此可见,汉族妇女这时所接受的旗袍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旗人所穿之袍”,而是具备了西式造型特征的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上下连体的一段式服装。
所以甚至有专家提出了对旗袍的概念的新界定:“旗袍却仅仅指民国至现代的那种以立领、收腰、开衩等为特征(不一定同时具备)的女袍,或者说是中国式的ON E PIECE DRESS……”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旗袍对内融合的第一步主要是与北方少数民族产生联系,没有什么国际关系的问题。
而旗袍对内融合的第二步却与当时服饰上的“西风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吸收外来造型方式的过程与满汉融合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反过来说,不经过旗袍的“国际化”过程就不会有20世纪30和40年代旗袍在全中国妇女中的大流行。
三、“旗袍”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化”旗袍所参与的国际交流在20世纪按时间顺序也可以划分为两个步骤。
11第一步是20世纪上半叶的对外交流这次服饰上的对外交流实际上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广泛而深刻的种种对外交流的一部分。
早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被迫通过租界地、开放城市等形式允许外国人来华进行传教、办学、行医等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中国本身也委派留学生出洋学习西方的“格致”。
通过这一“进”一“出”,西方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西方的生活方式被引进到了国内,其中也包括衣生活方式在内。
这里对旗袍的影响又包含了以下两方面:一是用西式服装的造型方法对旗袍进行改造,使旗袍完成了从平面塑形到立体塑形、从无省到有省、从宽大的连袖到合体的贴身袖再到装袖的变化。
当然,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并非是同步进行的,比如收腰在前,装袖则在后。
二是以西式服装的穿着方式与旗袍进行结合,比如在此期间出现了内穿旗袍而外穿西式大衣、出现了上穿旗袍而下穿玻璃丝袜、高跟皮鞋等“中西合璧”的装束等。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这次的对外交流只是一种单向的联系———即中国一方作为“接收者”片面地引进作为“放送者”的西方的服饰文化,而未建立一种互动的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关系,当然这是有着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
21第二步是20世纪下半叶的对外交流这次对外交流的发生时间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这期间中国引进了外国的牛仔裤、滑雪衫等服装品种,引进了外国的镶拼等设计方法,引进了外国的中性化风貌、军装化风貌等穿着方式,而同时中国也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了中国的民族服装与现代服装。
1986年9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了巴黎国际成衣博览会,参展作品94件,其中32件签订了供货和代销合同;1987年又参加首届香港国际成衣博览会,参展作品348件,签订合同20多份,成交金额273万美元。
随后,我国服装界又不断组团参加巴黎、香港等国际成衣博览会,将中国服装卓有成效地向海外展示和促销。
而这其中旗袍正是主打产品,是代表中国民族服装形象的象征物。
另一方面,来中国进行业务活动的外国大师们“在回巴黎的路上也并非是空手的”,马克・伯汉、伊夫・圣罗朗等设计师都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中国风”作品,而这些作品中的中式立领、腋下盘扣、两侧开衩等一看便知是来自旗袍的影响。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的交流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而非是单方面的,中国和外国互相作为对方时尚的“接受者”和“放送者”,实现了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国际间交流。
同时,还形成了一种“回返式”的新的交流方式———即旗袍等民族服装被外国设计师引用后,所形成的“中国风”作为一种国际时尚再重新影响中国。
这与直接继承中国的传统是不同的,因为这中间已“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想象,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趣味”。
最近两年在南京、香港等地出现的“中第12期陆洵异 中国旗袍的服饰渊源及其国际化趋势479装热”就包含了这样的意味。
四、“旗袍”的融合、交流与“国际化”问题的思考11关于“旗袍”的对外交流意义的思考这个意义含有对内对外两个方面。
对内而言又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中国妇女服饰物的现代化,交流之前穿传统服装的中国妇女的主要服饰物是耳环、手镯、戒指、发簪等,交流后则更喜爱与现代服装相匹配的手表、眼镜、围巾、胸针、箱包等现代服饰物的使用;二是促进了服装造型的机能化,合身了,袖窄了,衣短了,行动效率提高了———在本质上已“现代化”和“国际化”了,这是停留在田园式的自然经济社会中不可能发生的改变;三是产生了对传统服装等级制的冲击,封建社会中对服制有着不可逾越的严格规定,而改良后的旗袍却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都能穿的一件外衣,只不过因衣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穿什么”仅是一个人的嗜好与消费水平,而不代表血统与名份。
对外而言旗袍是中国民族服装的杰出代表,在20世纪下半叶的对外交流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作为“中国风”的主角,它已成为了国际时尚的一部分,对提升中国服装的艺术形象、开发利用传统设计理念、完善中国出口服装设计以提高附加值等具有深远意义。
21关于“旗袍”与历史上中国服装演化方式的思考鸦片战争前,中国服装是与世界其他文明体系相平行并列、独木参天的一棵大树,因而其主要演化方式是在于内部的传承和融合。
传承是时间上后代对先辈的继承,比如袍服就有着数千年不变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融合是空间上不同地区与民族间的相互吸收,比如“马褂”,它由汉族的“半臂”演化为满族的“坎肩”,再加袖子演化为满汉皆穿的马褂。
这期间尽管也有一些外来的东西,如印度服装曾经与他们的宗教一起传入中世纪的中国,但结果都被中国服饰传统的巨大惯性所消融,最终还是被纳入了纵向传承的轨道。
民国前后,外来的横向的传播代替了内部的纵向的继承。
这一段时间虽然短暂,但中国服饰传统因此而所发生的改变却是巨大的和革命性的,旗袍的改良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至此,中国服饰存在的根基由以往的中国传统的一元性而演化为具有亦中、亦西的二元性。